张氏直摇头,“刚才还听见他娘哭呢,说咋还不醒,看这样子估摸着得明日才能醒过来了,唉!”

东生这事一出,张氏已暂且忘了糟蹋了两亩油菜的痛苦,只顾得同情人家起来。

次日,方老爹和村里几十个男丁在罗里正的带领下去了县城服徭役,去的大都是年纪稍大一些的。年轻力壮的都去石头山挣钱去了,谁愿意去服徭役,为公家做事又没有钱,所以都不舍得让家里干重劳力的人去。

洛生则去了石头山,这是他头一日去,在泽生的再三嘱咐下,他戴了个斗笠去了,惹得一路上的人都笑话他,说又没下雨,戴啥斗笠。

洛生照搬泽生对他说的话,说这样安全,可以护着头部,不容易被乱石砸到。这下大家都不笑他了,再一想到东生的事,个个觉得有理,不少人还跟着说,明日他们也要戴斗笠去。

泽生和小茹去地里播种麦子。虽然小茹以前不会,但在这些日子里,她也见过别人是怎么种的,真心觉得不难。

何况泽生会播种,她在旁看着,一会儿就学会了,而且还熟练得很,干起来一点儿也不比泽生差。

因为只播种半亩麦子,才费一个上午,他们就齐活了。小茹心里不禁感叹,其实种田种地什么的,一点儿都不难,就是身体累点。前世的她是动脑子动多了,成天不是做表格,就是整理文件,或写报告,那种绞尽脑汁的感觉可真是不好受。

如今多干些体力劳动,她倒觉得痛快。这样既不用担心坐多了办公室会发胖,脑袋也不会累得晕晕乎乎。

当然,若长久干农活,她也会受不了,毕竟她不是靠体力过日子的那块料,所以她才想着要做买卖。农闲时做买卖,农忙时,干些农活,两样配合着来。

中午回来时,他们俩见东生家的院门口有不少人进进出出的,都是本村的人。

他们立马明白了,东生醒了!

此时,张氏和瑞娘一人手里拿着一斤糖和一斤面,走出自家的院子,要来看东生。村里一直有这么个习俗,哪家有人受了重伤或得了重病,各家各户都要带着薄礼去看望一回。

有的人觉得想要送份薄礼过去,还得先跑腿去买,买回来再送给人家,这样费事且不说,收礼的人家根本吃不完这些,最后还是要将这些拿出去换钱或换别的东西,所以有些人干脆就送个五文或六文钱,这样彼此都方便。

“泽生,我们是像娘和大嫂那样送东西过去,还是直接送钱?”小茹瞧着家里没有挂面,也没有白糖了,只有一斤红糖,觉得不太适合送。

泽生想也没想就答道:“送十文钱吧,他家现在不缺这些东西,只是缺钱花,估计一日都得赊好些钱的药呢!”

泽生和小茹带着十文钱,来东生家了。

进了东生的屋,他们本以为见到的会是东生清醒的模样,以为他已无大碍了,只是得慢慢养伤而已。

可是,当他们见了东生,被东生的神情有些吓到了。因为他看上去是那么的麻木、呆滞。

他被家人扶着坐了起来,背靠着床头。他两眼浑浊,呆呆地看着前面。泽生和小茹来了,他也没多大反应,眼神缓慢地朝泽生和小茹这边瞧了过来,然后就一直盯着他们俩发愣。

他这种呆而空洞的眼神,叫小茹看了有些害怕。

芝娘在细细地给东生换着缠头的布,神色凄凉。

“东生!东生!”泽生坐在床边唤着他。

东生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似的,丝毫没有反应,仍然傻愣愣地看着泽生。

小茹见了发慌,急问道:“芝娘,东生他怎么了?他啥时候醒来的,说过话么?”

芝娘悲悲戚戚地说:“上午郎中没走多久,他就醒了,一家子正高兴着呢,却发现他不笑,也不说话,就一直这样发着愣。我爹说,等明日郎中来了,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不知吃药能不能吃得好。但我娘说,东生可能是受了惊吓,说得找巫婆来跳大神,给东生去去邪。泽生,你是读过书的人,你应该懂的,跳大神灵不灵验?”

泽生没想到芝娘会问他的意思。他本着自己从来不迷信的性子,说:“哪里能信这个,当然得听郎中的了。跳大神若真的灵验,这世上还需要郎中做甚,病人也都不用吃药了!”

芝娘十分相信泽生的话,听他这般话,顿时就急了,“我娘她已经去找巫婆了怎么办?”

泽生实在不想掺和她家的事,怕因自己这么一说,又惹起她家起什么纷争,又道:“既然你娘去找了,就由着她吧,说不定跳大神真能去去邪。”

芝娘被泽生这两种说法,弄得有些迷糊了。

泽生也是没办法,若他在这里说跳大神不灵验,待东生娘回来了,肯定会骂他扰事的。

泽生懒得理芝娘,看着眼前的东生这般发傻不说话的样子,甚是着急,他晃了晃东生的肩膀,直叫:“东生,你说句话呀!东生!”

东生仍然呆愣地看着他,没有任何反应,眼珠子都不怎么转动。

芝娘见了又呜咽起来,“泽生,你这样叫根本没用。我们都叫他一上午了,他好像根本听不见,就连大小解都不会,还要我…”她说不下去了,由呜咽变成哭泣了。

泽生见芝娘哭哭啼啼的,烦得皱起眉头,准备让小茹来安慰她两句,却见小茹脸色有些惊慌,一直上下打量着东生,像是在琢磨什么。

泽生碰了碰小茹的胳膊肘,问:“你…在想什么?”

小茹一惊,回过神来,她看了看在旁的芝娘,不好直说心里的想法,只是吞吞吐吐地道:“没…没想什么。”

泽生最了解小茹了,知道她是有话不好当芝娘的面直说。

泽生站了起来,将十文钱递给了芝娘,“芝娘,我和小茹先回去了,你可要好好照顾东生。”

芝娘看着手里的十文钱,有些感动,别人家都只送五六文钱,泽生却送了十文,她红着脸道:“你家的油菜…”

“算了,现在还提那事做甚。”泽生转身与小茹走了。

芝娘抹着眼泪,怔怔地看着泽生与小茹并肩走了出去。她羡慕这一对,又嫉妒这一对,特别是泽生的背影是那么的好看。再看着眼前发傻的东生,她突然嚎哭了起来。

尽管她哭得惊天动地,东生仍然没有反应,傻傻地看着她,看着她的眼泪如决了堤的河。若放在以前,他说不定会爬起来好好揍她一顿,可是现在,他什么也不想做,什么也做不了。

泽生和小茹来到自家的院子后,泽生就追问:“小茹,你刚才是不是想说什么?”

小茹犹豫了一下,道:“泽生,你听了可不要以为我危言耸听。我感觉东生可能是脑袋被砸坏了,说不定…以后他就一直会这么傻下去。”

泽生有些惊愕:“不会吧,说不定郎中来看过后,给他配上对症候的药,过不了几日,东生就能好起来呢?”

小茹摇了摇头,叹气道:“我瞧着难,就怕他会永远这么下去了。”

泽生愣着神,“你的意思是…他可能一辈子都会是个傻子?”

“我只是这么猜测。”小茹也不敢确定,她只是觉得东生这状况明显是大脑神经受损,他已经没有什么意识了,就是比植物人强些。

泽生双眼有些湿润,儿时的伙伴、隔壁的邻居,如今有可能会变成傻子,他心里十分苦涩。

小茹见泽生心里难受,便转移话茬道:“泽生,下午我们还去采些野棉吧,要凑够做两件棉袄的才好,然后我们稍早点回来剥花生,明日是赶集的日子,可别又忘了做多味花生,像上次那般手忙脚乱的。”

泽生点头道:“好。”他心里在想,是啊,得把自家的日子过好,生命如此脆弱,得过好现在的日子,可不要像东生那般,好日子还没过上,就遇到这种倒霉的事。

想到这些,泽生又道:“有了昨日挣来的钱,明日再去赶集,我们手里的钱就不少了,后日就去县城进货吧,多进一些。”

泽生这突然其来的振作,让小茹有些始料不及,她微微笑道:“好,多进些。”

吃过午饭后,他们也没休息,就准备去山上采野棉。他们走出村子,来到大路上时,见对面走来一位同是赶集做买卖的妇人,她与小茹的摊子近便,早已熟络了。

这位妇人愁眉苦脸地道:“茹娘,以后我们要赶集做买卖可得费劲了,赶集的那个场子挪了地方!”

小茹和泽生顿时愣住,“挪哪儿去了?什么时候的事?”

“挪到姚家村了,可比以前的那个场子远十里地呢!你们说这不是祸害人么!”妇人气愤地道。

小茹惊道:“姚家村?这也忒远了点吧!以后恐怕大家都去镇上那几个铺子里买东西,不愿去赶集了。”

“可不是么,这不是叫我们这些做买卖的没了生路么!听说这块赶集场地被一户富贵人家买下了,好像是要盖大院,都怪那个看风水的假道士,说什么那是块风水宝地。就因为这一户人家,耽误全镇的人赶集,当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也不知那个田吏长是怎么同意的!”这位妇人越说越来气,气得想骂人,突然觉得当着别人的面说田吏长的坏话可不好,便又立即住嘴了,当官的她可不能得罪,要被人传了去可不好。

小茹思索一番后,却道:“换了地方后,我们南面的这些村子愿去赶集的人肯定会少很多,但北面那几个大村的人特别是姚家村,愿去赶集的就会比以前多了。因为以前北面那几个村离得远,来赶集的少。说来说去,赶集的人不会少,就是我们做买卖的得多跑路了。”

这位妇人恍然大悟:“哟,茹娘说得没错,我竟然没拐过弯来!只要买卖能继续做,多跑十里地,我也是愿意跑的!”

这下妇人不恼了,开开心心地与茹娘唠了几句,就各自忙活去了。

在山上采野棉时,小茹脑子里就一直在寻思着村民们赶集不方便的事。

她手里有一搭没一搭的扯着野棉,突然心生了个胆大的想法,“泽生,你说…若是我们在方家村大路边开家小铺子,这附近四五个村,再加上更南头的那几个村,会不会就不愿跑路去镇上了,或去姚家村赶集了?来我们开的铺子里买东西,多近便呀!”

“我们开铺子?”泽生惊得两眼直愣,他还从来没想过自己要开店铺,也觉得小茹此时这个想法有些异想天开。

小茹见泽生那样,噗哧一笑,“瞧你,这就吓着你了?还是读过书的人,这点事情就吓着你了,不就是说开个店铺么,又没大夸海口要买下整个镇子!开了铺子后,无论刮风下雨,我们的买卖都能做,难道你想一直挑着担子上门卖?”

泽生见小茹说得轻松,很纳闷,疑惑地问道:“可是我们没有本钱,也没有铺子呀?哪能是想开就能开的。”

小茹遥望着山下方家村的路口,指着问道:“大路边那间破土屋是哪家的,怎么没住人?我们可以把这间房屋租赁下来,修缮一下。”

泽生远远地瞧了瞧那间破落的土屋,“那是邹寡妇的公爹庆大伯的,如今庆大伯一直在他的二儿子家住,你打算租赁这间破土屋?这间也太破了,西边墙都要倒了。”

“这土屋破成这样,租赁的钱肯定就低,我们好好修缮一下,开铺子是没问题的。”小茹心里打着如意算盘。

“可是你别忘了,我们没有本钱。”泽生仍然觉得这个想法有点离谱。

“所以我们得赶紧多挣些钱,多挑几次担上门卖,赶集也一次都不能错过,等到腊月,也能存一些钱,在年前将铺子开起来,刚开始货少是肯定的,我们卖一点钱出来就赶紧去进货呀。年前家家户户都要买年货,可是挣钱的好时候,一定得在年前将铺子开起来!”小茹越说越带劲,越说越有信心。

泽生被小茹说得心痒痒的,“那好,今晚我就去和庆大伯商量租赁的事,他肯定想不到会有人愿意租赁他那间又破又烂,他自己都不愿住的破屋子。”

小茹之所以这么有信心,还是想到前世她家小区门前的那家小卖店,虽然超市离得也不远,但附近几个小区的人如果只是买一些小东西,还都爱去那家小店买,图的就是个近便,听说那家小店生意很不错的。

到了晚上,做好多味花生后,泽生就去庆大伯的二儿子家,这时庆大伯正准备上床睡觉。

他见泽生来找他,实在有些纳闷,他眯着一双老花眼,仔细打量着泽生,确定是他没错时,便打趣道:“泽生,你这小子,出世十八年了都没跟我多说过几句话,如今娶了娘子,怎么还记起我来了?”

泽生笑了笑,恭敬地道:“大伯,我来是想租赁你那间屋子的,就是大路边的那间。”

庆大伯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说啥?”

泽生又大声地对着他的耳朵把刚才那句话重复了一遍。

庆大伯被泽生的声音震得直往后退,嚷道:“你别那么大声,我耳朵好使,你说什么我听得都清楚着呢!我的意思是,你要租赁我那间破屋子干啥,我自己都不愿住。你若有用处,就拿去用吧,还扯什么租赁?”

“那哪成,怎么能白用呢!”泽生就将想开铺子的事说给庆大伯听了。

庆大伯倒是个脑子活络的人,听泽生这么说了,不但不吃惊,还大夸泽生脑子好使,“泽生,你这主意不错,后生可畏呀,你可比你爹和你哥都强。你要做买卖的话,我这破屋子就不能白给你用了,一年就…六十文钱可好?”

“一年六十文?”泽生惊呼。

“怎么?嫌贵呀,嫌贵的话那我就不租了。”庆大伯故意装傻着笑道,他知道泽生是没想到会这么便宜,一个月才合五文钱。他只是觉得自己那间屋子扔在那儿也是扔,都破得快倒了,完全就是一个废屋子,如今能一年收个六十文钱也不错。

泽生赶紧谢道:“谢大伯,我哪能嫌贵呢,是我承你的人情了。”

“哎,也别那么说,六十文钱也能买好些肉吃呢!你可得将那屋子好好修缮,否则会很危险的,特别是刮大风的时候,可别墙吹倒了,合着连你铺子里的货一起给吹跑了!到时候大家满地捡你的货,就不要钱了,哈哈…”

庆大伯平时就爱说笑,这下又把泽生逗乐了,“大伯,你放心,我肯定会修缮的,否则哪敢搬进去。”

此事说定了后,泽生就说等过些日子将租赁契子写好,送给他过目,互相摁手印。

庆大伯直笑道,怎么听上去像卖身,还画押呢!不过最后他还是听泽生的,这些过场还是要走的,免得以后遇事扯不清。

泽生回家后,见小茹不在家,而东生家门口十分热闹,一群人都围在那里看,当然,小茹也在其中。

泽生刚走近东生家的院子前,便听得院子里发出一阵怪怪的声音,呜呜啊啊的!只见一位巫婆披头散发,拿着一个火把满院子疯跑,嘴里胡乱叫着。

泽生不禁皱眉头,巫婆这模样,一看就是装神弄鬼!还弄得院子里乌烟瘴气的,哄得东生一家人及围观的人团团转,以为她真的找到了恶神,拿火把烧它呢!

小茹似乎闻到了泽生的气息,她回头一看,见泽生就在自己身后,她靠了过去,极小声地说:“你瞧巫婆这么瞎折腾,能有用么?听说来一次得八十文钱,还说至少得来五次,东生才会好转,这明明就是骗钱,人家都遭祸了,巫婆还趁火打劫。”

小茹也知道当地的习俗,知道分寸,所以没有当别人的面这么说,只敢小声在泽生面前发发牢骚,她看着东生家这场面,心里实在对这位巫婆厌恶至极。因为她的声音极小,周边的人的注意力又都在巫婆身上,否则他们还不知要怎么骂小茹呢。他们大部分都是相信巫婆的,平时哪家有祸事,大都要请巫婆的。

灾消了,说是巫婆跳大神灵验了,若灾还没消,就说是请巫婆的次数少了,没有压住恶神,然后哭着说都怪自家没钱。极少极少的人会认为是巫婆在装神弄鬼。泽生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偶尔在爹娘面前说不信这个,还遭爹娘的训斥呢,怕他胡说八道,惹了神灵。

泽生拉着小茹回家了,进了自己的屋,他才叹气道:“由他们去闹吧,只有闹过,他们才心安,若不闹一回,东生又没好起来,他们心里更难受,怕是因为不舍得花钱,东生才不会好。待明日周郎中来了,看他怎么说,还不知到时候郎中的话,他们信不信呢。”

小茹靠在泽生的怀里,喃喃地道:“以前我还真够讨厌东生的,他不仅粗蛮,还打女人。我也挺不喜欢芝娘的,感觉她这个人让人见了就不舒服,一副让人可怜的样子,却仍然止不住地做错事,还不安份,总是…”她不好说出芝娘总偷偷瞧他的事,便打住了,“唉,如今东生这样了,他们这一对该怎么过日子啊?”

泽生叹道:“日子不好过也得过,严家村有一个瘫痪在床二十多年的人,他的娘子不但伺候得他好好的,还将三个孩子拉扯成人,如今各自都成家了,日子都过得还不错。”

“就怕芝娘是撑不起来她这个家的。不说他们了,你刚才去庆大伯家,事情谈妥了么?”

说起这事,泽生立马从抽屉里找出纸笔,磨着墨,“嗯,谈妥了,六十文钱一年,我还跟他说好了,要写个租赁契子,摁个手印。”

“六十文钱一年?也就是…一个月才五文钱,泽生,你是越发的能干了,怎的这么会压低价钱?”小茹又惊又喜。

泽生用手抚平着纸,嘴角轻轻上扬,微笑道:“瞧你说的,好像我多么奸诈似的。不是我会压低价钱,是庆大伯自己说的价,他可不是个坐地起价的人,心里实诚着呢。”

小茹坐在他身旁,瞧着他写租赁契子的那副模样,清俊的脸宠,认真的神情,真的是好看极了。她一边痴看着他,一边遐想着他们俩将店铺开起来,然后过着红红火火的日子,脸上禁不住露出美美的笑容。

不知过了多久,泽生用手在她眼前挥了挥,笑问:“在想什么美事呢,该上床睡觉了。”

臭名昭著

东生娘请来的那位巫婆可能是担心跳大神费的时间太短,与那八十文钱不太相称,怕被人家说,所以硬是疯闹到大半夜才算消停。

泽生与小茹被吵闹得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可能是心里想着赶集新的场地比以前的远了十里地,脑子里牢牢记着要早早起,所以,尽管他们都没睡好,大脑还是及时唤醒了他们,比平时早起了一个时辰。天还没亮,他们就起床做早饭了。

趁天色蒙蒙亮,他们就开始赶路去姚家村赶集了。因为来得还算早,又是第一次在这里赶集,很多人还不知情,先是去了以前的场地,见那里没人,才再往这里赶,所以泽生和小茹比较幸运占了一个极佳的地方。

买卖也进行得十分顺利,不到中午就卖光了,走之前,小茹又在地上划了一个“占”字。虽然早早卖完了,因为路远,他们到家后时辰也不早了。家家户户都吃过午饭出去干活了。

到家后,他们俩就听到隔壁哭天喊地,原来是周郎中上午来过,说东生这辈子估计也就这样了,若有一日能恢复原状,那就是老天开了眼,或是东生上辈子做了福。

东生娘还不相信,她只相信巫婆的,说跳五次大神就能好。

但是芝娘相信泽生说的,因为泽生昨日说巫婆那一套不管用,否则就不用找郎中,也不用吃药了。

所以她从上午到下午已经哭晕了好几次。哭晕了后,不知过了多久又醒了,醒了再哭,哭着又晕。

当然,她不是为东生而哭,而是为自己剩下的大半生而哭,她不想守个傻子过一辈子。

东生娘嫌她哭得太凄惨,会给家里带来更多晦气,就拿火钳抽她,越抽她就越哭得惨,以此循环。

泽生与小茹听得心肝一颤一颤的,实在听不下去了,两人就一起去租赁的那间破土屋里好好瞧瞧,该怎么修缮,到时候里面该怎么摆放货物,他们俩一起商量着来,还拿着纸笔写写画画。当然,是泽生写写画画,她只在旁边看着,偶尔不露声色地指点一下。

到了晚上,东生家又是闹到半夜,附近几家没有谁能睡得踏实。但谁都不好有怨言,毕竟他家忙活的是大事,无论结局怎样,心里有了安慰和期盼,这日子才能继续过下去。

第二日,泽生和小茹又是起个大早,因为要去县城进货。

小茹将钱往身上仔细地收好,拿起昨夜泽生写的进货单,她突然说道:“泽生,我们昨夜商量了那么久,竟然忘了一样十分好卖的东西了。”

“哦?什么?”泽生挑眉问道,他还没明白过来。

“我们可要进一些便宜的粗布来!”小茹拿出笔,“来,你快加上,别到时候又忘了。”

泽生拍了拍脑袋,“对啊,最近几乎家家都要做棉袄,需要买布的肯定很多,我们怎么能把这件事忘了。”泽生接过毛笔,赶紧加上。

他写好后刚放下笔,张氏和瑞娘就进来了,还真是巧,她们进来要说的就是布的事,让泽生和小茹多进些布回来,她们要买来做棉袄。

“你们还要买什么,到时候送给你们一些就行。”泽生爽朗地答道。

瑞娘可不敢承这个情,“那哪行,可不能白要你们的,你们挣钱也不容易,不是还要开店铺么?正缺钱呢!”

张氏朝泽生笑着训道:“瞧你,还说要做买卖呢!送这个送那个,你们岂不是要送得连裤子都没得穿?做买卖可得精打细算,记住了么?”

泽生呵呵笑着说:“好好,不送就不送,按本钱给你们总行了吧。”

小茹紧接着道:“娘,你放心,我们肯定能将买卖做好,以后凡是自家人买,就都按本钱算。”

“这还差不多!你们要是能将买卖做好,日子过得像模像样,我和你爹脸上也有光呢!”张氏说完就和瑞娘一起出去了。

泽生和小茹收拾得差不多了,赶紧上路。

这次虽然进的货比上次多,好在动身得早,也没有耽误时间,总算赶在天黑之前到了家。

接下来几日,他们都是挑担卖货,卖完了再去县城进货,遇到赶集的日子他们也不错过,虽然很忙活,他们干劲却十足,为了能早点将店铺开起来,卯着一身的劲。

东生家请巫婆跳了五次大神后,东生并没有丝毫的转变。东生娘哭着问巫婆是怎么回事,巫婆说是因为这次恶神太凶狠,还是做法的次数不够多,应该再多做五次才行。

东生娘咬咬牙同意了,可是第六日巫婆并没有来。巫婆让人带话给东生娘,说她要化身去天上驱除恶神,三个月后才能回来。

巫婆知道东生毫无转变的希望,便逃之夭夭了。反正她又没有个固定住所,常年四季都在外奔走。她说三个月后再回来,也没有人真正去追究她的下落。当然,绝大部分人是真的相信她化身去天上了。

东生娘不但不认为自己是上当受骗了,还信心满满地等着巫婆在天上收拾恶神,待她三个月后回来,东生就有救了。

东生爹倒是有些怀疑,怕是上当了。东生娘见他怀疑,还大骂他,说他怎敢辱了巫婆,污了神灵,这可对东生没好处,这下东生爹也不敢再乱怀疑什么了。

巫婆要化身去天上除恶神的事一下子就全传开了,越传越真,简直是神乎其神,还有人将巫婆如何与恶神搏斗都描绘得有声有色,好像有谁亲眼见过一样。

此事从本村传到别的村子里,再传及整个镇。如此传了几日后,慢慢的就没有什么新鲜感了。再慢慢的,提起这件事的人就少了,都说等三个月后再看吧,看巫婆会不会胜利归来。

方老爹服了十日的徭役回来了,这时泽生和小茹俩也挣了不少钱。

方老爹得知泽生和小茹要开铺子,十分高兴,觉得儿子可比他眼界宽。他见泽生小两口太忙活,没空修缮那间破土屋,就说帮他们修缮。

泽生听了很是感动,可是他不好让爹白白帮着他,毕竟已经分家了,不能光帮衬着他一家,不公平的话会惹大嫂不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