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村长回答:“这是大耘公祖传下来的东西,前几天他把这个放在我这里,说是等他去世后,就把这个交给你。”

“为什么交给我?”

“大耘公没有其他亲人了,他早把你当作了自己的孙女。”

江不予双手微颤,看着手上不厚的两本残书,感觉分外沉重。

“你收着吧。”村长道,“咱们村除了苏蔺,就你学识高,这书给其他人也是浪费。不然大耘公当年也不会不学习这些东西。”

江不予看向过世的大耘爷爷,默默地将书贴在了胸口。

江不予现在还不知道,苏田村之后过世的孤寡老人,全都将自己的遗产留给了她。其他村民也没有眼红,因为这些老人过世后,田地和房屋都收归了村里,他们本身也多数没有积蓄,最后留给江不予的只是一些祖传下来的老物件和一些有纪念价值的东西。在其他村民眼中根本不值一文。

而江不予,不管收到了什么,都以孝女的身份为这些老人送了终。

后来,她被苏田村的人称为“苏家之女”,意为苏氏一族公认的女儿。

这都是后话了。

大耘公的葬礼,只有村长、村里的老人和平时来往比较多的一些邻居参加,虽低调,但一切程序都比较齐全,大部分费用都由江不予承担了。

处理完这些后,江不予有好几天都难受着,把准备好好查看老人留给她的书籍的事情都搁置了。

倒是圆圆很感兴趣地翻了几次。《大华针灸术》里面配有人体穴位图,这正是这本书的珍贵之处。要知道,这个时代大多数大夫对穴位都还没有多少认识,更不用说绘制这样详尽图例了。可见,大耘公的先祖一定是一位了不起的医者,可惜后继无人,再珍贵的书籍都成了无用之物。

庆幸地是,这本书传过几代,最终落在了江不予手中。更庆幸地是,有个小子对它很有兴趣。

突然见圆圆拿着根小木棍直往手上扎,江不予忙喝止:“圆圆,你干什么?”

圆圆拿起手上的书,道:“很好玩。”

江不予把书拿过来,正是那本《大华针灸术》,里面有好几张插图,标注也十分详尽。暂时不论这本书的可行性有多大,单说著书人这份细心就值得敬佩。

翻了几页,看到圆圆睁着大大眼睛看着自己,江不予合上书本,严肃道:“这书你以后必须在我的陪同下一起看,要做试验也要我在场,知道了吗?”

“哦。”圆圆乖乖地点头,其实刚才翻了几遍,那本书的内容已经被他记住了…

见这个皮小子这么听话,江不予满意地点点头,决定今晚做他最爱吃的土豆泥。可惜,若她知道自己儿子在想什么,别说做好吃的,说不定还要胖揍几下呢。

秋去冬来,不知是天气遽然转凉,还是老人的去世,整个村子的气氛都有些低迷。

特别当朝廷的第二次征兵令不出村长所料地如期而至时,村民的心更是如同被冬雪冻住一般,冰凉冰凉的。再征召一次,苏田村就真的只剩下一些老弱妇孺了。

可恨的战争!村民们无不悲怒。

这次诏令的期限是大年过后的第五天,到时候会有官员来村子统一记录名册,带人入军。但刚到冬至,就有几个官兵红光满面地来到了村子。

村民们无不用排斥和冰冷的眼神看着他们,一路上诡异的寂静。

这几个官兵本来都是一脸笑容,但见此情景也不由得郁闷起来,暗想这个村子没事吧…

“咳!请问,苏蔺苏公子的家在何处?”一个官兵顶着压力向一个路过的村民打听道。

这村民理都没理,加快几步进了自己家,“砰”地一声把门关了。

几个官兵一时愣住,其中有一两个忍不住想发火,不过被领头的阻止了,他们只好憋着气再另外找人询问。结果居然没几个人愿意打理他们。

正当他们快忍无可忍时,终于有一人主动过来打起了招呼。

“几位官爷辛苦了。”声音清雅柔和,顿时让几个憋屈的爷们舒服了不少。循声望去,发现竟然是个面貌清秀、气韵雅致的女子。

“小娘子有礼。”领头的官兵客气道,“我们是特地从都城来此,寻找苏蔺公子的居处的。不知小娘子能否告之。”

来人正是江不予,她闻言眼中闪过喜悦,心想这回看来是有好消息了。

她道:“几位远道而来,实在怠慢了,请跟小女子来。”

几个官兵相互望了一眼,都有种松了口气的感觉。

几人一边跟着江不予一边忍不住询问:“为何村民们对我们如此…”

江不予笑道:“请几位官爷不要见怪,前不久刚颁发了征兵令,村民们可能以为你们是来统计人数的。”

众人恍然,领头的那位看了看江不予,问:“姑娘觉得我们不是?”

“若是的话,那么一定会有本地里正带路,而且不会单单只询问苏蔺一人。”

领头官员笑笑。

这时,苏蔺家到了,苏珉正好从里面走出来,见到江不予带着几个官兵过来,下意识地问:“怎么,现在就要入伍了?”

“不是不是。”领头官兵连忙道,“阁下一定是苏蔺公子的兄长吧?我们是特地从都城过来给你们道喜的?”

“道喜?”苏珉这个时候还没转过弯来。

“是的。令弟通过了殿试,名列地榜第三十五名,并被认命为魁州河陵知县,年后便要赴任。”

苏珉先是呆住,随后大喜,拍住这位官兵的肩膀,大声道:“真的?我弟考上了?做官了?”

领头官兵连连点头,对他的激动表示理解,要知道一旦嫡亲有了官身,不但光宗耀祖,还能免除兵召。

苏珉高兴过头,撇下这几个官兵就冲进了屋里,显然是去给自己的父母报喜了。

江不予笑着摇了摇头,对面前这几个面色有些尴尬的官兵道:“几位别站在这里了,进屋去休息下吧。”

几人在江不予带领下进了屋,迎面便见一对夫妻走了过来,看座的看座,倒茶的倒茶,摆干果的摆干果。

见这一家人都有些不知道说什么了,江不予便替他们询问:“几位是先行过来报信的吧?不知苏蔺何时能回村?”

一官兵回答:“我们是连夜赶路过来的,相信苏公子还要两三天。”

木叔一听,高兴地搓着手,激动道:“太好了,三郎就要回来了。”

木婶也不住地多谢老天保佑。

江不予将苏珉带到一边,低声道:“这几位可能是你弟弟将来的属下,赶了这么长的路,肯定累了,你应该马上给他们安排晚饭和休息的地方,他们应该会住在你家等三郎回来。”

苏珉立反应过来:“你说的对,我都高兴糊涂了。”

说罢,连忙去招待这几个官兵不说。

江不予见没自己什么事了,便悄悄地退了出来。这个时候,快乐是属于他们一家人的,待到明天,村长定然会将这个好消息通告全村,那又将会是一个无比热闹的场面了。

这个好消息,来得真及时…

第22章 无题 …

两天之后,收到苏蔺很快即将到达村子的消息,他的父母以及村长等人都早早地来到村口,顶着风雪翘首以盼正主的到来。

足足等了一上午,才见远处一辆驴车缓缓驶来,除了驾车的车夫之外,驴车前座还坐着两人,穿着打扮和前两天来到村子报喜的官差一样。

驴车刚在村口停下,就见苏蔺神一脸清气爽地跨下车,看见迎接自己的父母和村民们,立刻快步上前,然后被众人围在中间,簇拥着朝村子里走去。

江不予站在不远处,笑容满面地看着,缓步跟在后面。可以想见,今晚必然有一场欢宴,苏蔺在村民眼中算是真正的出人头地,他家的地位也不同一般了。

这次的宴会江不予没有参加,只是在家里陪孩子玩游戏。她知道,等苏蔺应酬完后,一定会来找她。

谁知,这回江不予料错了。

七、八天之后,苏蔺都没有来。听其他村民说,这些天除了应酬其他村民之外,他还忙着招待前来恭贺的同窗和邻村几个大户的见礼,偶尔还会接受别人的邀请进城喝酒赏景。

总之,忙得脚不沾地。

江不予表示理解,便也没过多关注了。

但是,在过年的这几天,苏蔺除了大年夜和家人一起守岁之外,之后几天都在漆斗城与一干官员富商聚会。

江不予知道,年后不久,他就要去魁州河陵赴任了。难道他不想看看由他带头提议建办的学舍吗?

心里存着这个疑问,江不予循例带着孩子给相熟的人拜了年,然后给孤寡老人送些礼物。

过年这些天,没有学习任务,有不少孩子还是经常跑来学舍玩乐。

江不予得空便跟他们玩在一起,兴起的时候还教他们堆雪人,打雪仗,休息时便请他们吃点心。当然,每次玩乐过后,她都会给孩子们煮玩热汤或者要求他们回家泡泡澡暖暖身体,否则染上风寒就不好了。

这天,江不予正带着一群孩子在学舍院子扫雪,一身整洁的苏蔺姗姗而来。

他冲着江不予微微行了个礼,道:“嫂子,新年好。这阵子太忙,都没来得及好好拜会下嫂子,实在失礼。”

“没关系,你如今有了官身,应酬自然多了一些。”江不予不在意地笑笑。

苏蔺走进来四处打量着。江不予领着他进室内参观了一下,略略介绍了几种教学娱乐设施。

苏蔺默默地听着,偶尔点点头。参观完后,他说:“学舍虽然不大,但东西还算齐全。就是…”

“就是什么?”

“请恕我直言,这毕竟是学习的地方,增加过多的玩耍物件似乎不太妥当,有失严谨。”

江不予一愣,暗想当初他对团团他们学习的环境挺赞同的,怎么这会又不妥了?

苏蔺继续道:“这次我在都城应考时,对都城的大气颇有感触,也去那里有名的书院参观了几次,真是比漆斗城书院的规模气派许多,难怪那里的学子个个都气度不凡。”

“国之首府,自然不是一般小城市可比的。”江不予淡淡地说了一句。

“是的。”苏蔺又左右看了看,道,“所以在下觉得这个书舍应该再整修一下,就算不能与都城的书院相比,但也要有规有矩,这样才能教出出色的弟子。”

“等等。”江不予听着感觉有些不对劲,她问道,“三郎,若重新整修书舍,是不是准备聘请新的夫子了?”

苏蔺一顿,笑道,“何必聘请新的,以嫂子的才识,完全可以胜任夫子一职啊!”

江不予有些不确定地说:“三郎,当初我可是说了,我只负责给孩子们启蒙,再深入的学习还是必须请一个学问比较好的读书人。”

“嫂子,你也知道村子的情况,恐怕出不了那么多钱来请人。虽然我已有官职,但在还没有上任之前,我也没有俸禄支援。所以,只好继续交给嫂子了。观这些学生的言行举止,与我赴考之前大有不同,可见嫂子确有其能力。”

江不予皱了皱眉,暗暗观察了一下苏蔺的表情,似乎颇有些理所当然。他说没钱请人,倒让她突然想到,苏蔺回来时坐的驴车是从哪里来的?她记得,当初他赴考的路费都是村民们凑的,才十几两,来回路费加上吃喝用度,就算再节俭也只少不多。

想来,苏蔺要么得到了某些贵人的资助,要么就有朝廷委派官职时的奖励…

算了,这些都不关她的事,她只想弄明白学舍的事情。

她再次表示:“抱歉,我肯定无法教给孩子们更多的知识,我自己有几分才学我自己清楚。”

“嫂子未免太妄自菲薄了。”苏蔺夸道,“在下敢说,咱们村方圆数百里的女子,都无人及得上嫂子你。”

江不予不为所动:“这不是及不及得上的问题。我也只是认识几个字,给孩子们启蒙自然尚可,但将来他们若想考取功名,就定然需要一个有经验的先生来指导。”

苏蔺有些讪讪,叹道:“原来嫂子如此不愿意教导村里的孩子。在下一直以为嫂子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奇女子,不想也与其他人一般无二。传道授业是件造福后世的大好事,嫂子为何还要如此推三阻四?”

江不予气乐了,冷笑:“三郎也知道嫂子是一介女流,本来堂而皇之地做起夫子就已经不太妥当了,你还要我帮助这些孩子功成名就吗?”

对于教孩子识字,她本来还挺乐意的,她喜欢这个村子,喜欢这帮朴实勤劳的孩子。可是现在听苏蔺说的这些话,未免太想当然了。他只要动动嘴,却要求别人负起责任并且做出牺牲。

她平时要料理家事,照顾苏何氏和孩子,哪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到教育事务上?

为什么只是出去几个月,这个少年就变得有些陌生了?

江不予心里不是滋味。

苏蔺沉默了半晌,沉声问道:“嫂子真不愿意继续做夫子?”

“不愿意。”江不予摇头。

“那好,在下也不多说了。确实是在下强人所难了,我会请村长另择人选的。”说罢,苏蔺便告辞而去。

江不予松了口气,若能请到合适的老先生倒是不错,她甚至可以资助一些钱粮。

不过,再次让江不予瞋目的是,苏蔺似乎根本没和村长提起这件事,因为没过几天他就带着四个官差,在村民们的欢送下,前往魁州赴任去了。

紧接着村长还特意给她送来村民的一些礼物,表示孩子们来年要继续拜托她了。

江不予表示无语。本来她对苏蔺还挺有好感的,结果被他摆了一道。这让她不得不怀疑当初他提议办学堂是不是有什么目的。

苏蔺是可以一走了之,但现在江不予却不能像他一样,随便甩手不干了。若真这样做,她必将受尽村人的指责。也许苏蔺就是想让她这样骑虎难下。当初这件事确实也是她自己考虑不周,但是她做事不喜欢半途而废,既然已经招来了麻烦,就想办法解决吧!

看来,得扩大产业了。只有让村子富起来,孩子们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

之后,江不予变得更加忙碌。她与秋子熙商议决定,在村中租种几亩地,用来培植鲜花、白绮(土豆)、灯椒和几种口感最好的野菜。

前期,有秋子熙的协助,种子、帮工都一步到位。半年后,除去还给秋子熙的那一部分,这些作物还给江不予带来了一笔不小的收入,算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始。于是她又和村长商量,带动一些村民开垦新的土地,扩大种植。不过因为村里的大多数壮丁都被征召入伍了,所以江不予只能从村外雇佣劳动力。这些人大部分是流民或者难民,雇佣费用很低,有的甚至只要有口饭吃就满足了。

苏田村别的没有,粮食和空置的房屋却不缺,足以承受这些人的开销。

随着各种新事物的推广和雇工的进入,苏田村开始变得越来越有人气,村民们也慢慢从亲人远赴战场的阴影中走出来,开始更加积极地生活。

江不予依然会抽空教村里的孩子识字,并且发现有几个孩子表现很突出,特别是村长的孙子苏驭和秦叔的儿子秦悦(二宝)。

于是江不予向村长和秦叔提议,送这两个孩子到漆斗城的青松书院学习。

作为漆斗城唯一的书院,青松书院已有五六十年的历史,书院的历任山长和先生都是颇有学识的长者,教学严谨负责,培养了不少有志考取功名的学子。

村子里的田园书舍,江不予决定将之作为启蒙的小学堂,通过启蒙的孩子再进入正规的书院,必然比其他人学得更快。以后随着识字的孩子越来越多,她甚至可以将书舍交给他们自己打理,边学边教,相互促进。

“可是,一下子送两个,负担似乎有些大。”村长在听了江不予的提议之后,颇为意动。

秦叔也犹豫道:“前两个月刚刚新开了几块地,雇了几个人,手上没有多余的钱银。”

“要不再召集大家凑份子?”事关自己孙子的未来,村长也不淡定了。

江不予立刻摇头:“还是尽量不要麻烦其他村民了,现在都是困难时候。”想了想,她又道:“这样吧!我手头上现在还算宽松,先由我支付二宝和苏驭两个月的束修。待两个月后,地里的作物换了银两,再还给我。”

村长秦叔二人都知道江不予和漆斗城的秋子熙有合作关系,早些时候就赚了不少钱,确实有能力帮这个忙。

于是两人咬咬牙就同意了。

相隔数年,苏田村终于又有了走近书院的孩子。在秦叔带着两个孩子前往漆斗城时,大家都用羡慕和期望的眼神目送他们离开。

“娘,书院是很好玩的地方?”圆圆好奇地问,“比我们的书舍还好吗?”

江不予笑道:“是啊,那里有很多老师,很多书籍,很多朋友。将来你们也会去的。”

“那,那里有娘亲吗?”

“呵呵,到时你们哪里还需要娘亲?”

圆圆的脸皱成包子样:“不好,圆圆最需要娘亲。”

团团在一边直点头。

江不予蹲下来,捏了捏他们的小脸,笑道:“娘亲也很需要你们,娘亲是不会离开宝贝们的,以后你们进书院,娘就在书院旁边住下,好吗?”

“那,小小呢?”

江不予立刻抱过小小,亲道:“小小当然也和娘亲在一起。”

“那,奶奶呢?”几人一起问。

“都在一起,都在一起。”

江不予牵着他们,边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边朝家的方向走去。

一大三小四个身影在朝阳的映照下,带着晖光,显得分外和谐而温馨…

第23章 小小的话 …

边城的战争依然进行得如火如荼,在各地都笼罩在祸乱的阴影中时,苏田村却迎来了几次丰收。白绮、灯椒等作物的高产,给村民们带来了想象不到的收益。有的村民准备再扩大种植,想着明年说不定就能盖个新屋。

对此,江不予表示赞同,以目前离国的市场来说,苏田村的这些产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即使各地都开始大面积种植,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达到饱和。

“阿予,过完这个年,咱们也把房子再整修一下吧?”苏何氏一边缝衣一边提议,“几个孩子都快5岁了,再睡在一起不太合适。”

“婆婆说的是,我也有这个打算。”江不予拿着新衣在小小身上比了比。嗯,不错,待会让苏何氏再在衣服中间缝一只兔子口袋就更可爱了。

“圆圆要最大间。”圆圆首先划下自己的地盘。

江不予取笑道:“你一个人睡大间不怕吗?”

圆圆哼哼:“圆圆最勇敢了…不然,我把大间分一半给娘吧…”

团团在一边哧哧地笑,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