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坐下歇了半会气,便听得那妇人的脚步走了进来,他睁眼,看到她手中的水盆,顺势扫过那粗糙的手,想及这阳奉阴违,全身上下无一处精致的粗妇就是他的正妻,他的眉毛就不自主地皱了起来。

当那妇人折了帕子往他脸上拭来,他不快地往后退了退,待冰冷的帕子让他稍感舒适了一些,他这才顿住了脸,随得了她去。

“去房中歇息一会罢。”那妇人开了口,汪永昭听得她那声音此时听来还算顺耳,便“嗯”了一声。

待到躺下,听得那妇人叫人请大夫的声音,汪永昭便昏睡了过去。

“怎不让他就这么得了?”

汪怀善探过半边身子,看着江小山给他那父亲大人喂药,小声在他娘耳边轻轻地道。

张小碗搬了凳子坐在离床有半丈远的地方,听得小儿的话后,拉了他的手站在了她的面前,半抱着他不语。

待看到江小山又费了一碗药,她摇了摇头,站起了身。

刚走了一步,就被儿子拉住了手。

看到他朝她摇了摇头,张小碗无奈地笑了,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发,轻声地与他说,“他现今不能有事。”

“那以后呢?他有事你还救?”汪怀善不解,轻轻与他娘耳语。

“看情况。”张小碗微笑。

看着她带笑的眼,汪怀善这才没再为难她,松开了她的手。

张小碗上前,端起了另一碗药,便掐住了汪永昭的下巴,灌进去了半口药,手又大力地往上一推,合上了他的嘴,掐住他的下颔处,强迫喉咙吞咽下了药便才松手,如此便继续喂他下一口。

药是灌下去了,但那一掐一推再狠狠一掐的手势,别说江小山看得吓了一大跳,连没想到他娘手劲这么狠的汪怀善也小吓了一跳,瞪着眼睛看着他此时仿若天仙下凡的母亲。

一碗药,张小碗没用多久就给灌完了,不算麻烦,她用的是灌她儿子药时的办法,也算是根据经验来的,自然管用。

可以说,对汪永昭的手法她更简洁,或者说粗暴一些,她力道用得重了一些,不像对儿子那般小心翼翼,加之汪永昭也不是小儿,潜意识一配合,这药算是一滴都没剩。

“可有看到?”张小碗把空碗放到盘中,便朝江小山轻声地温声问道。

江小山“啊”了一声,张着嘴,一时之间完全没领会过来。

“可有看到我刚刚是怎地喂药的?晚间便如此喂就好。”张小碗温婉地说道。

江小山把眼睛都瞪圆了,结巴道,“大…大夫人,我…我不敢…”

就是给他吃了熊心豹子胆,他也不敢!

他敢这么掐大公子的下巴,回头大公子就敢这样掐了他的脑袋,让他的脑袋离了他的身子。

大夫人可真是太爱说笑了。

别说江小山不敢,连旁边听了他娘如此说道的汪怀善也吞了吞口里的口水,稍有些不忍地看了眼对他还算好的江小山。

真是好可怜,这男人这么暴躁,要知道他一个下人这么喂他喝药,绝对会拿了他的马鞭把他的脑袋揪下来。

汪永昭醒来,透过糊纸的窗看得那天色,并不看得出是什么时辰,他下了地,倒了碗水喝,这才打开了门。

这时天色黄昏,恰在酉时。

他上前走了两步,才发现身上着的是新裳,他低头扯了腰带看了看那里裳,那剪裁与练武时那小儿透出来的里裳一致,想来是出自那妇人的手。

旧伤已隐,汪永昭也不再像先前那般烦躁,便也不再觉得那妇人一无是处,提步再往前走了几步,转道去了前院,就听得院子那妇人的声音隐隐带着笑意说,“可不要在先生面前打空翻,要是伤着了先生,瞧我不打断你的腿。”

“无妨,无妨…”那老者的声音笑着如此道。

“才不会呢,娘亲,你看,你看…”

汪永昭走至此次,正好看到那小儿在空中翻了两个翻空,轻巧地落在了那孟先生的身边。

随之,他见到那妇人大笑着拉着了他的手,把他抱到身前,拿着帕子擦了他脸上的汗,并吟吟笑着说道,“愣是这般顽皮,先生教了你这么多礼法,也没见你听过娘几次话。”

“我可听话呢,娘,你瞧罢,我这就不翻了。”那小儿嘿嘿笑着道,刚说完,竟张了嘴,嗷嗷地说,“娘,可渴了。”

那妇人竟抬手拿了桌上水碗送到了他的嘴边,汪永昭看到眉头都皱了起来。

如此溺爱,如何成大器?

恰时,那小儿往他这边看来,一看到他,那脸上此时的笑便消失无踪,即而成了那带着嘻嘻哈哈的戏谑顽笑。

汪永昭未多看他,眼睛一移,对上那妇人的眼。

那妇人脸上的笑倒没消褪,只是眼睛的亮光慢慢地沉了下来。

一切都变了。

汪永昭的心此时猛地像是被人狠狠地捶了一拳,他站在原地半刻,便又若无其事地往前走。

他们不喜他,又如何?

一人是他的妻,一人是他的子,他们再不欢喜他,他也是他们的天。

瞧得他靠近,张小碗微笑着起了身,朝他道,“大公子醒来了?可有好点?”

那男人瞧她一眼,未理会她,只是朝孟先生拱了手,“孟先生。”

孟先生随即也起身回了礼,弯身拱手,“汪总兵大人。”

“孟先生多礼。”汪永昭拂了手,让他落坐。

这时那妇人移了位置,让出了那座位,汪永昭便落座了下去,这才对着那妇人道,“去准备晚腾罢。”

那妇人笑着应了声“是”,退步离去。

那小儿却瞪了他一眼,汪永昭扫了一眼他,未理会他,抬头往那天边的红霞望去,“正是好景,先生好生雅兴。”

孟先生拿了茶壶,朝怀善道,“去罢,泡壶粗茶过来,我与你父亲喝上半盏。”

“是。”对先生,汪怀善是恭敬的,他接过茶壶,便提了壶往那灶房走去。

他便走远,孟先生与汪永昭说道,“怀善虽颇有些顽性,但天资甚高,说来真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汪永昭闻言微微一笑,转脸看向孟先生,“先生也与鄙人说这等话,想来也是有觉我亏待了他们母子。”

孟先生摇头,见他如此开门见山,他抚了抚须,叹道,“总兵大人何须出此言,天资慧敏者必自尊甚高,这小儿对你如此戒备,也因之你对他有所不喜,不是无因,总兵何须与亲儿介怀?”

汪永昭闻罢不再出声,等那小儿拿了茶壶过来,恭敬地倒了茶,端与了他与他先生,才面呈霁颜。

待到晚间,汪永昭沐浴完,去书房写了信令是江小山送去了家中。

待出了书房的门,回了卧房拿了他放在此的剑,欲要去那后院的空地练剑。

刚走至那通往后院的拱门,走上弯道,就听得不远处的空地那边传来了那妇人的声音。

只听那妇人轻轻柔柔地在说,“娘不是欲留他住在此,且不先说他是你的父亲,与道义上赶他不得,另道他教你的那些武艺,他便也算得上你的师父,来日就算你与他誓不两立,有你死我活这天,在这天之前,你便也还是要真敬他几分。”

“他算得上我什么师父?”这时躲至暗处的汪永昭听得那小儿竟如此不屑道。

“儿子…”月光下,在暗处的檐壁处探出眼睛的汪永昭见那妇人蹲□,拿过了那小儿的剑放至一旁,双手扶住了他的身,满脸肃容,“你刚操练的十二道剑法是谁教与你的?”

“我…”那小儿吱唔了一声,便不语。

“他兴许不是个好父亲,但他有此翻武艺,不说他教与了你,就凭的他这翻本事,你也必须要敬他几分,你心中万般瞧不起他,你可知为何靖王爷都要对他忌惮三分,可知为何释了他的兵权,他手下还…”那妇人说道此,眼睛竟直直地往汪永昭隐匿的这边瞧来。

汪永昭下意识又隐了半步,收回了视线。

这时,他却听得那妇人的脚步往他隐藏的这边走来,不过几步,他就听得那妇人轻声地说,“可是大公子来了?”

汪永昭听得皱眉,抬头往上看了看,试算了下以自己的身法探上那临空树枝,不被发现的成算。

算罢,发现离树太远,破绽太大,那妇人的气息这时也散之不去,她竟站在了那处。

汪永昭恼怒地暗哼了一声,从暗中角落走了出来,朝那妇人怒色斥道,“一介妇人,这口舌竟是如此不干不净,妄谈言语,你这是何来的胆子?”

他此句话愣是说得有些声厉内荏,张小碗未在他眼内瞧出怒色,便大了胆子轻声地说,“是妇人妄言了,还请大公子恕罪。”

说罢,朝怀善看去,示意他退下,让她来收场。但那厢汪怀善却没了会他娘的意思,只是面露奇怪,看向汪永昭说道,“你一个堂堂的总兵大人,千军万马都统率过,偷偷摸摸地躲在角落偷听我娘与我说话作甚?”

谢谢大家的打阅,多谢多谢:

我心归处扔了一颗地雷

117

117、最新更新 ...

“你看到我有偷听?”汪永昭这时一笑,上前几步,抓起了汪怀善的脖子往空中一扔,怒道,“重练。”

“练就练…”汪怀善弓身一个翻跃,落到地上,拿起了他的剑,便演练起了剑法。

汪永昭看罢一眼,也操起他的剑,一道舞了起来。

张小碗见罢,微微一笑,去了那灶房,打算弄些宵夜。

路中遇罢那起来倒水喝的老奴,重扶了他进门,给他倒了水进来。

等他喝完,张小碗给他盖好薄被出门时,那老奴抓了抓她的手,闭着眼睛含糊地道,“大夫人,你做得很好,小公子跟着他那是条路。”

说着就翻过了身,俨然入睡。

张小碗笑了笑,轻轻地合了门,重去了那灶房。

夜间子时,张小碗煮了粥,炒了两道肉菜,一个青菜,抬着去了后院,摆放在了桌前。

井边洗好脸和水的两人走了过来,不待张小碗招呼,一人各占一边,拿起筷子就夹起了菜。

汪怀善吃得极快,简直就是在狼吞虎咽,张小碗见罢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吃慢点,要不肚子疼。”

汪永昭闻言不满地看了她一眼,等口中饭食咽下,他不快地说道,“慢什么慢?日后军中有军情,哪有什么时辰让他吃慢点?这肚子这么娇贵,你何不一辈子都把他养到膝下。”

他说话如此难听,张小碗微微一笑,又把那话左耳进右耳出。

等到他吃完饭,去了那前院,汪怀善对着他的背影就是一阵呲牙咧嘴。

这时,又跃到他娘的背上,问他娘,“娘,你可还背得起我?”

“背不起了。”张小碗笑着说,稳稳地背着他收拾着桌上的碗筷。

“唉,我终究是长大了。”汪怀善利索地爬下,端起了她娘手中的碗盆,拿着往那水井去。

到了井边,张小碗坐在井檐,微笑地看着他打水洗碗。

汪怀善忙着洗碗,抬头间,见他娘看着他笑,他便也笑了起来,像逗他娘似地问,“可是觉得我可好了?”

“嗯。”张小碗笑着点点头。

“这不算什么,”汪怀善摇头晃脑地说,“等过几年,我就给你买处大宅子,还买几个丫环,你就可以享清福了。”

“娘,你还有没有什么想要的?”

“娘想想…”

“你上次也如此说道,快点想啦,急得死人。”

“娘真要再想想。”

张小碗笑着说道,见眼下他的碗洗好,便站起了身,又与他一道走去那灶房。

汪怀善把碗盆摆好,对张小碗说,“明早这些我搬去前院,你可不要动。”

现在后院的灶房没再开火,都开在前院,有时他们在后院吃饭,也是前院端过来,现下后院的灶房也就空闲了下来,偶尔东西放在这里,隔日也是拿到前院去用的。

汪怀善生怕张小碗又多干活,特地叮嘱道。

“知晓了。”张小碗点点头,牵了他的手送了他上床。

“娘,”一到床上,汪怀善就打了个哈欠,“你夜间要是喝水,在隔壁叫声我就好,我起来给你倒。”

“知晓了。”张小碗温声地道,待她给他盖好薄被,床上的小儿就已经睡着了,打起了小鼾。

她不禁失笑,起身把他明日要穿的衣物整理好放到床边,这才吹了油灯,带上门去了隔屋就寝。

大凤朝永延三年九月,汪怀善年满十三岁。

他那天的生辰比往年的任何一个生辰都要热闹,张家全家都来了,汪家的几个兄弟也来了,银虎营与黑狼营也来了不少人,家中的宅子挤不下这么多人,汪永昭领着这些人去了另处的宅子,让汪怀善一人跑两地敬酒,这才把酒席办了下来。

待到他生日过后,大凤朝的天气也冷冽了起来,这时冷冽起来了的不仅仅只是天气,朝中的形势也是如此。

夏朝的新皇登基不满一月,突起攻势,夺下了西北的云州,沧州二城。

永延皇封老将陈云飞为定国将军,赐他兵印,拔军收复云,沧二州。

可惜陈云飞成也老将,败也老将,行军半路,就一命呜呼了。

下面八百里急马回朝禀报后,以旧疾托病在叶片子村躲皇帝的汪永昭跟身边的妇人冷笑了一声,道,“死得倒是及时。”

他一脸说不出的讥俏,张小碗笑而不语。

汪永昭也只是找个人说句话,并不指望她懂得什么,说罢就继续看着手中的兵书。

那报讯的人还站在屋中,有些窘迫地看着这时停下手中针线活,微笑看着他的张小碗。

“下去吧,灶房里熬了羊汤,你去喝上几口,再灌上一囊再走。”张小碗微笑着与他说道。

那报讯之人已连续几日当着她的面给总兵报过讯,已与她有些熟敛,听罢这言朝她略为感激一笑,抱拳施礼就退了下去。

这时汪怀善正大步进入,一进门就对他娘说,“王爷说了,让我再候上一会。”

张小碗闻言皱了眉,“都与你说过了,不许再提这事。”

汪怀善看她沉下了脸,不敢再靠近,便坐到了汪永昭的另一侧。

“王爷还说什么了?”汪永昭翻过一页,漫不经心开口道。

“说皇上不准备把兵印交给他,也不交给你…”汪怀善说至此,那脸色也沉了下来,“怕是要到军中人马大损,他才会松口。”

他说罢,汪永昭未发声,依旧好整以暇地看着他手中的兵书。

见他不语,汪怀善又等了等,见他还是不说话便忍不住开口问道,“要是大东,苍西都失,您也不请命吗?”

“请什么命?”汪永昭又翻过一页,淡淡地道。

“到时夏人一入,东西两州的老百姓流离失所,全都无家可归,您也不请命吗?”汪怀善说到此怒火一起,大声地说了起来。

“我无兵权,也无统帅之职,与我何干?”汪永昭抬头轻瞥了他一眼,淡淡地说,“皇上都不急,你这小儿急的哪门子的急?”

“你…”汪永善听后怒瞪了他一眼,转头便对张小碗说道,“我去找先生去。”

说着不待他娘回话,大步就往门外走去。

他走后,张小碗也无心手中的针线活,她苦笑了一声,小声地朝汪永昭道,“可否能托您一事?”

“说。”看着兵书的汪永昭又翻过一页。

“到时他非要上那战场,能否请您让人拖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