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娇白了母亲一眼,“您就住这里吧,到了白天,光是墙壁就能把人眼睛晃晕。”

的确如此,刘彻给的这一间金屋虽然家具齐备,但到了白天根本就不能呆在屋里,陈娇在上林苑里的这几天,住的还是刘彻自己的阳明殿。

大长公主就不喜欢陈娇说话的语气了,“阿彻这么疼你,你以为这间屋子下来要多少钱?我看四五百万金都止不住!还这样说,言下之意,好像这份礼不厚似的,在阿彻跟前不许这么说话,免得寒了天子的心。”

从前为了治病,九千万钱花了也就花了,四五百万钱虽然骇人,但也还没到陈娇出不起的地步。陈娇想要和母亲抬杠,又觉得坏了她的兴致也不好,她只好无奈地说,“我又不是孩子了,当然知道在阿彻跟前该怎么说话,您就只管放心吧。”

又让人,“把太子叫过来,陪着外祖母去他的住处走走。还有当利公主,也都喊过来好啦。”

天家出行,气派是大的,刘彻带着陈娇先来,后头跟着的还有太后并众妃嫔,陈娇难免要去侍奉太后,在宜春苑里找了一处风景宜人的地方,众位宫廷命妇坐下来听曲子看歌舞,等刘彻去猎了野味回来,大家赞颂一番刘彻的勇猛,再把这几只兔子烹饪了吃掉,才算是享过了模范般的天伦之乐。

王太后年纪大了,心境也越来越平和,现在已经绝口不提朝廷里的事,对陈娇当然也越来越和气——她一直都不知道刘彻为什么忽然和她疏远,还当是因为田蚡的表现。这件事和陈娇倒没有太大的关系,人在失意的时候,还是懂得感念雪中送炭的人的,现在虽然陈娇有了金屋殿,太后也没和往年一样泛酸,反倒是第一个提起来,向着长公主赞许陈娇,“也就是皇后才配住在里面了。”

王夫人、李夫人,刘美人等后宫佳丽,没有一个人敢在面上露出一点妒忌,都忙不迭拍陈娇的马屁,“娘娘非但贤惠大度,更是宠冠后宫、艳冠群芳,天下除了娘娘,有谁还更配得上殿下的痛爱呢?”

陈娇只好微笑以对。

还是隆虑长公主为她解围,“韩将军身体不好,不曾随陛下去行猎,不如我们请他过来,让他说说战场上的事吧。”

大家称赞陈娇,也都称赞得口干舌燥的了,现在正好有个出口,当下都齐声赞是,于是王太后命人请了韩嫣过来,这一次,她是真的和颜悦色,未曾笑里藏刀了。

韩嫣便低垂着眼,在一群贵妇欣赏的目光中,稳重地说了几件西北的趣事,众位贵妇人都听得很入神,王夫人、李夫人等后宫姬妾,看韩嫣尤其专注,眼睛里好像恨不得伸出一只手来,能把韩嫣抓到自己的屋子里去,那就是最好了。

这几个妃嫔的确也都不是很得宠,其实在后宫中,就是再得宠又如何?除非到了和陈娇一样的层次,不然,也就是几个月内能够陪伴在皇帝身边,接下来等待她们的,就是长达一生的孤寂与忍耐了。王夫人和李夫人至少还有个女儿可以排遣,更多的没有封号的宫人,只能等到白头了,才有机会或许被放出宫去。

陈娇忽然间连欣赏韩嫣美色的兴致都已经失去,她心不在焉地听着这低沉而动人的声音,讲述着一桩又一桩故事,纯粹是出于自己的本能,分析着这故事间透露出的信息:李广和卫青的关系,几个大将军之间的纷争……

回过神来,又暗笑自己实在是习惯成自然:事到如今,前朝的事根本轮不到她来操心,只要有几个代理人能为太子、为陈家说话,她在后宫中的地位,几乎就永远不可能动摇。刘彻的宠爱,不过是锦上添花。

说来好笑,从前她想要刘彻的专宠,想要他的第一个孩子,最终却终老于长门,而事到如今,在她已经不需要刘彻的宠爱,只需要刘彻的一点最基本的情分时,她得到的却要比要求得更多得多,几乎想要再找出一桩她应该得到而得不到的东西,都已经很难。

陈娇望着自己腕间的玉镯,一下就走了神,等韩嫣说完故事,领了赐下的酒水,又再告退了,小丑伶人们上来演了另一出滑稽戏,她才回过神来,重新参与到了盛宴中去。其虽然当红,但却依然不骄不躁的大家风度,免不得又惹来了一场挖空心思的赞叹。

等到日薄西山时,阳明殿那里才送来消息:刘彻今日一无所获,才进了山林,就被京城送来的公事给绊住了手脚,今晚是不能过来侍奉太后用饭了。

母慈子孝的好戏不用上演,王太后看得出来,是松了口气的——她好像已经饿得很了,连忙遣散大家,只留下三个女儿陪她吃饭。大长公主又要回去看她的董君,陈娇于是一个人上了辇,回到阳明殿前,一时又不想进去,免得打扰刘彻谈公务。她踌躇之下,见到韩嫣在阳明殿外站着,便吩咐楚服,“把韩将军叫过来吧。”

韩嫣很快就过来给陈娇行礼,“娘娘平安康健。”

“你也平安康健。”陈娇不动声色地说,她又看了看左右,见靠得最近的楚服,还在一丈之外,便用玩笑的口吻讲,“这个伤倒是好,看不出来不说,也没损伤你的容貌和元气,看你康复得还是不错的,以后是真不能上战场了?”

韩嫣眼神一闪,他抬起眼来平静地看了陈娇一眼,笑了。

“有卫将军在。”韩嫣说。“也用不着我。”

看来,韩嫣在北疆也是真的历练出来了。陈娇禁不住一声笑,她又是赞赏,又是惋惜地说,“其实也不必如此,我是准备放你走的,能为国家多一员猛将,也是好事。”

“娘娘对嫣的数次提点,嫣始终不敢忘记。”韩嫣平静地说。“上阵杀敌,固然是一生夙愿,但能进能退,才是英雄本色。没有娘娘的护航,我哪里能到前线去呢?忘恩负义,是韩嫣所不屑为的。”

这话已经说得很透了,陈娇自然明白韩嫣的意思,她点了点头,轻声说,“放心,一家人,不会委屈你的。”

她始终还有几分看人的眼光,卫青的谦恭谨慎不是她看出来的就不说了,韩嫣的秉性,也的确没让她失望。如今韩卫一文一武,一内一外,对陈家已经是最理想的结果,这一次布局,却是没有输家。

韩嫣不在意地点了点头,他大胆地抬起头来看了陈娇一眼,又有些欲言又止,陈娇还以为他究竟还想索取更多承诺,便微笑说,“楚服是自己人,你但说无妨。”

可韩嫣踌躇再三,却始终还是没有开口。陈娇莫名其妙,她看了韩嫣一眼,便欲转身离去。

“娘娘。”

才走了一步,就终于听见了韩嫣的声音。

这声音和他平时说话的语调还不一样,有几分迷幻的沙哑,像是喝过了酒,从心底逃出来的一句真心话。

“娘娘还记得几年之前。”韩嫣低声说。“我问娘娘,您自少受到两宫宠爱,及自长大,富有四海,宠冠六宫,却为什么总是不开心、不快乐。”

“当时娘娘告诉我……”他说,而陈娇不禁闭上眼,和他一起回答。

“因为快乐对我来说,暂时还是一件奢侈的事。”

她一下又有了几分泪意,而在远处,金屋殿随着夕阳映出了一道极为刺眼的光芒,她听见韩嫣的话,温柔却又残酷,就像一把最锋利的匕首,一下就插到了她心中最深处。

“当时娘娘处境已经足够优越,但却的确还有危机四伏。如今娘娘坐享金屋,膝下抚育太子,六宫中无人能和您的宠幸抗衡,甚至连太后都已经失宠。”韩嫣问,“还有什么事是您办不到的,什么东西是您得不到的,为什么您拥有了一切,却还是不开心呢?”

这句话,险些将陈娇完全击垮,她忽然发现,这十多年来,自己算到了每一步,算好了每一步,可却从来没有算过自己,她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开心。

“是啊。”她低声说,在那一团刺眼的金光中居然万念俱灰,她用尽了全身力气,才保持了皇后的尊严,没有捂住脸低头哭泣,她只是低沉地说。“现在快乐对我来说,或许不再是那么奢侈的问题了。”

87、消遣

“太子殿下。”重重宫人见到刘寿出来,先都矮了半截,恭谨地伏在地上行礼,“殿下安好。”

刘寿冲她们淡漠地点了点头,并不动声色。

或许是因为养在陈娇身侧,他年纪越大,性子和养母也就越像。小时候发自天然的热情好动,渐渐为重重礼规束缚成了淡漠而疏离的礼貌。不要说在这群宫人跟前,就算在父亲身边,随着年岁的长大,他也渐渐地少做儿女态,有了成人的样子。

“阿寿今年都十三岁了。”刘彻和陈娇抱怨的时候,陈娇就笑盈盈地说。“你十三岁的时候,都已经开始准备婚事啦。他自然也要有个大人的样子喽。”

“一转眼也就十三年了。”他父亲拍了拍刘寿的肩膀,也不无感慨。“可比我当年还要幼稚得多了!孔安国、董仲舒他们和我说,你在课上还经常同老师争执?”

他母后就只在一边笑着看皇帝教太子,自己并不出声。

自从刘据被立为太子之后,他就真的搬出了椒房殿里,住到了尽善尽美的上林苑中。这几年来,上林苑和京城渐渐接壤,从宫中过去已经非常方便,与其说那是皇家别院,倒不如说那是御花园的一部分。刘彻待太子当然是如心头肉,他把刘据安排在宜春苑居住,方便他和招揽来的各地贤才多亲近亲近,以便“近朱者赤”,令刘寿得以学习到他们的美德。

不过,刘据还是经常回去椒房殿拜望母亲,等到了夏冬两季,陈娇和刘彻往上林苑里避暑避寒的时候,他就更经常去母亲身边侍奉了。

和老师争执这件事,刘据私底下就问过母亲的意思,母亲当面没说什么,过了几天,楚服私底下和他说。

“娘娘以为,太子年纪不大,还是张扬些好,即使天性谨慎,也不必事事小心翼翼。”

刘据深以为然,自从有话直说,先生们虽然往上告状,但这种无伤大雅的小事,他父亲肯定也是不会在意的。

虽然母亲从来都寡言少语,甚至有时有话也不直说,但刘据从未觉得自己离开过椒房殿的羽翼,无论什么时候,只要见到楚服,见到椒房殿的宫人,他就好像回到了家。

金屋殿建成三年,其实根本就没有住过人,镀过铜的金砖,夏天被太阳晒得滚烫,到了冬天又过于冰冷。母亲也就是经常过去走走坐坐,她曾经和父亲在阳明殿住过一两年,但这一次过来,是自己主动要求住到了凉风殿里。

“孝期还没过,避讳些好。”当时母亲是这样解释的,不过在刘据看来,这就是她又一次言传身教,教自己如何防患于未然了。

母亲今年毕竟已经三十一岁了。

眼看凉风殿到了眼前,刘据就收敛了思绪,微微露出一抹笑来,徐徐地进了院子,正好和楚服迎面碰上——这个大宫女自从刘据搬出椒房殿,就一直贴身在他身边伺候,但和椒房殿的联系,却依然是众所周知的紧密。

两人目光相碰,都加深了笑意,楚服轻声说,“陛下人在。”

刘据便知道他父亲是又来找母亲说话了:自从祖母过世,父亲的心绪就一直有几分烦乱,刘据来的时机不巧,偶然还听到过几次,父亲和母亲的私话。

“毕竟是母亲。”父亲低沉地说,“想到临去这几年,母子两个人居然这么生分,我就实在是不好受!”

母亲轻轻地叹息了一声,并不曾说话,父亲又添了一句,“可想到这宫中子嗣稀少,除了一个阿寿之外,这些年来再没有儿子……我也不是不怨她!”

刘据当时就有几分心惊肉跳,他慢慢地退出了宫殿,连一丝声响都不敢发出来。第二天见到父母,都有隐约的惊讶,就像是浸透了骨髓的一块冰,经晚都没有化,回头想来,简直还残留一丝凉意。

他本来还给修成君几分面子,现在已经渐渐和他疏远。不用母亲提点他也能想明白:自己的降生,肯定是母亲和母后共同抗争的结果,出身椒房殿嫡系,能在祖母手底下养到这么大,真是不知费了母后多少心思。要再往深想,连母亲的去世,都难说是不是祖母在背后推手。身为唯一皇孙,刘据这几年来是走到哪里红到哪里,可从他渐渐懂事以后,就觉得祖母对他,是不如别的亲戚热络的。

人心就是这样,一颗疑惑的种子,只要有了合适的土壤,便能自己发芽成长,渐渐地纠结进了心底。才不到半年时间,刘据对于依附王太后生存的修成君金仲,已经没有什么太好的脸色。

不过这一次,父皇母后之间倒不是再说什么不能被人听见的话题,刘据走近了几步,就听见父亲的声音。“守孝三年,那是没有的事,不过也要等到明年才好办亲事。你看,是不是到了给阿寿说亲的时候了?”

刘据一下就怔住了,他毕竟年纪在这里,对男女之事也不是没有好奇,便又放慢了脚步,可惜这里不是他熟悉的椒房殿,他父母亲是早发现了他的脚步。他父亲一下就笑了,“这个刘寿!偷听!”

时年而立,他父亲是要比从前更沉稳得多了,他蓄了两撇工整的胡须,看起来要比几年前刘寿刚记事的时候威严了不少。他还记得那时候自己跌跌撞撞在椒房殿里学步,父亲因为什么事进来,一把抱起他打了几个转。那时候他衣袂飘扬间,在强烈的光照中,面孔就像是个大孩子,当时刘寿总觉得他应该是自己的哥哥。但现在他就很难想象父亲会作出这种事来了,他就像是一头刚刚进入壮年的雄狮,即使是和妻儿呆在一块,有了几分天子柔情,可也始终都有莫测的威严在。而这份威严又建立在他对朝政的牢牢把握之上,每一次刘寿见到父亲,一开始总有几分窒息:他无法想象自己能长成父亲这样的男人,威严莫测,手段变幻多端,天下,似乎只是父亲手指间的一个玩具而已。

他母后也捂着嘴微微地笑,又叫人,“来给阿寿摆个位置,让李延年准备一下,等阿宁醒了,我们来看新歌舞。”

过去这三年里,后宫平静无事,刘寿又住到了宜春苑里。或许是因为母后闲居无聊,又不愿和那些美人争风吃醋,反而自降身价。她也开始有了那么一点儿不大模范:开始把兴趣转向玩乐。

后宫诸事,自然不在话下。皇后沐邑,供奉多年积累下来,也是金山银海,刘寿出去了,刘宁年纪又还小,刘彻忙于政事,虽然对椒房宠爱不减,但有了空暇,有时候也要临幸几个美人解闷。对陈娇的新爱好,除了王太后有一定微词,宫中上下人等,都是乐见其成:他们也都的确因此而受惠良多。

刘寿还好,父亲往椒房殿的脚步明显就更勤快得多了。母后这个人,做什么事都要做到最好,就连养孩子都不例外,刘寿还记得小时候在椒房殿里睡午觉,听到楚服姑姑和母后说,“小公主近日脾气见了骄纵。”

“他们外婆养而不教,我不要这样。”母后当时的语气是很惆怅的。“虽说懂事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但也不能和鄂邑公主一样,小小年纪,就养成了欺凌弱小的习惯。以后不许让她们姐妹单独相处,免得阿宁跟妹妹学坏。”

就连一个放在她膝下的公主都这样看待,不要说刘寿了。现在她不再过问朝事一心避嫌,把前朝留给了韩大夫和卫将军发挥,自己钻研取乐之道,成果还能不彪炳辉煌吗?

杂剧就不多说了,短短一年间,从民间寻访来一百多个离奇的故事,编排成了剧目轮番上演。平阳长公主过来椒房殿的次数明显增多了,有时候看得入神,连饭都顾不上吃。伎乐教坊这一百多个杂剧伶人,在京城权贵人家里是红得不得了,谁都争抢着上门演戏,要看“皇后新剧”。

歌舞也不必说,张骞历经多年,从西域满载而归,非但父皇见他,刘寿也见他,就连母后都见了他几次,又要走了两个女奴送给李延年。李延年潜心钻研了半年,手中的这一支舞女队,又成了全城红人。西域胡舞,跳得刘寿都有几分花了眼。

不过,母后毕竟管得严,他也没敢把这妆容精致,仙女似的讴者舞姬,给拉到自己的榻上去——他也实在是有几分不敢,他不知道这些女儿家到底是看中了他的身份,还是看中了他这个人。他毕竟不是父亲,他没有这么一个青梅竹马一路走来的结发妻。

还有各色杂耍、玩具,各种各样精致的首饰……在过去的三年里,母后就像是换了个人,她几乎是疯狂地追逐着这些消遣,就像是要把过去十多年间的娱乐一下追回来,虽说没有误过正事,但刘寿却还是有几分担心。

或许是因为没有一个亲生的孩子吧,生活毕竟就没有主心骨,再抱养一个弟弟妹妹,也许能好得多。

他曾这样思忖过,但又觉得并非如此:刘宁虽然也有快十岁了,但却还和小时候一样可爱贴心,也真的很得到母后的喜欢。

他也安慰过自己,或许这就是母后应有的样子,和所有的长安贵妇一样,纵情声色玩乐……只要开心,又有什么不可以?

但此时此刻,当他望着父皇身边的母后,他始终觉得他在看着一个不快乐的女人。或许她穿着天下最贵重最华丽的深衣,佩着最轻盈最精致的步摇,享用着天下最豪奢的富贵。但刘寿还是能从她的眉眼感觉得出来:他母后,大汉最尊贵的女人陈娇,始终并不开心。

88、刺激

陈娇也的确开心不起来。

曾经有王太后在她头上,有卫子夫需要她提防,刘彻的心意还需要捉摸,陈家在朝堂上还孤立无援,田家虎视眈眈正要崛起,而卫家还无法为她所用的时候,她根本已经久已忘怀了快乐这两个字。要不是韩嫣近乎执着地在十年前十年后都问了她一样的问题,她也从不觉得自己是需要快乐的。

可回心一想,也并不奇怪,她这一辈子自从懂事以来,又有什么时候是快乐的呢?她从来都不快乐,在她最甜的时刻,她头顶也永远都蒙了一层阴影,如果她货真价实是前世转生还好,那么她到底还是快乐过的,她还能记起那声音和她叙述的故事,在她意气风发的少女时代,那一个陈娇的确是快乐的。可这一个陈娇呢?她自己呢?

她根本就不知道意气风发是什么滋味,她已经太习惯深谋远虑,太习惯委曲求全,就是在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再担心的时候,就是在现在她已经站到了这个不可置疑的高位上,她的一生已经不可能再完美的时候,她也总是情不自禁地想:我终究是会老的,阿彻能和卫子夫白头,可未必能和我白头。别看现在阿寿一枝独秀,太子之位似乎稳稳当当的,可他毕竟是生得太早了,二十年之后,阿彻才刚五十出头,太子就已经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了。到那时候……

孩子生得太早,是好事也是坏事。想来当年卫子夫,恐怕就没有这个烦恼了。

陈娇就在心底轻轻地叹了口气,她振作起精神,抬起眼望向了徐徐进殿的杂耍伶人。

这种声色之欢,倒的确是能排遣人的忧思,可看多了其实又都还是一个样,陈娇看着看着就走了神,她把头靠在刘彻肩上,望着这演滑稽戏的侏儒,唇边一缕笑意,却是谁都能看得出来,多半还是出于礼貌。

刘彻一开始还专心看戏,见太子频繁回顾母亲,倒是留了心。他低声在陈娇耳边问,“是不喜欢?”

陈娇这么多年来,对他的情绪是何等熟悉?她立刻就听出了刘彻话里那微微的无奈:能做的都做了,还是不开心,这也实在是不能怪他了。

馆陶大长公主在下侧了侧身子,冲陈娇投来一瞥,陈娇也能读得出她话里的意思:闲来无事,不要破坏气氛,扫皇帝的兴。

“是早上醒来就有点头晕。”她轻声在刘彻耳边说,“又在想阿寿的婚事。”

太子对母后频繁的回顾,立刻就有了第二个解释,刘彻片刻前的无奈和疲倦一下就全化成了笑意,“这小子,私底下缠着你问东问西了?”

陈娇看了刘寿一眼,笑着并不出声,等刘寿转开眼了,才低声说,“儿子在这里,一会再说吧。”

虽然刘寿年纪也不大,但十三四岁,是该要为他物色太子妃了,不说别的,就算是教识宫中礼仪,筹备婚礼,这随随便便,也都要一两年时间。现在不物色好人选,等到刘寿十六七岁的时候再来操心,岂不是要二十多岁才能成亲?皇太子就是这么麻烦,要是在婚前弄出了庶长子,以后就有得好折腾的了。本来已经宁静的后宫生活,说不定还会再起波澜。

刘彻也觉得陈娇说得有道理,人散了以后就和陈娇商量,“孩子到了会惦记女人的年纪,还是要定下婚事,拖得太慢,也不成体统。”

他又问陈娇,“你觉得几个姐姐家里,有没有不错的女儿?”

看来,还是想走当年的表亲结姻之路,这样一来,刘寿的太子位肯定也就更加稳当了。

“大姐家里不说了,她一辈子就一个曹襄,二姐生的两个女儿都像父亲。”陈娇很无奈,“至于三姐,就陈蹻那个德性,你安心让他做太子的岳父?天都不要掀了,本来就是舅舅了,再来一重岳父身份,太子有话也难说,倒是更难做人了。”

换句话说,就是陈娇嫌陈蹻是个猪一样的队友,再说,“三姐也就是一个男孩,虽然有几个女儿,那都是滕妾所出,身份也上不了台盘的。”

她就和刘彻捧着脑袋发愁,刘彻开玩笑一样打趣陈娇,“别的事,你都是气定神闲早有准备,怎么这么大一件事,你和我一样没有主意?你仔细阿寿怨你这个做母亲的疏忽呢!”

要是在从前,这多少还有些忌讳在里面:刘寿怎么说是当朝太子,陈娇这个养母,恐怕没有权力自说自话地就定下了他的婚事。不过这几年来,韩嫣在中朝官的位置上干得有声有色,渐渐有成长为实权重臣的样子,卫青更是时有斩获,现在朝廷已经开始安排酝酿下一次对匈奴的会战,他自然是当仁不让的领军大将。而卫家、韩家虽然看似有自己的主意,彼此间往来也并不密切,但逢年过节,是一定要到陈家府上拜望的。两个主母,也经常出入于宫廷,和陈娇聊天说话。陈娇虽然从不问政,可军政双方面受到重用的,都是陈家出身的佞幸外戚,刘彻非但没有忌讳,甚至是根本就没想过要忌讳似的,对陈娇的信任也就可见一斑了。这句话,倒不是试探陈娇,是真心觉得她应该及早为刘寿物色妻子才对。

陈娇自己都觉得自己的确是疏忽了一点,这几年来日子都不知道过到哪里去了。回头看来,只有一团绚烂多姿花团锦簇似的狂欢,可就是这狂欢,夜深梦回的时候想起来也极没有意思。恍恍惚惚之间,只是纠缠于空虚两个字,日子再好,她也过不出滋味来。

“你总算是活过了。”她就在心里羡慕地对声音说,“就算你的一生再不完美也好,你纵情地活过呀,而我呢?我……”

那声音便久久地沉默了,如今陈娇有了大把时间和她说话,可她却再很少回应,就像是一个跳了太久的舞女,虽然还慢慢地旋转,但这舞姿也已经变形走样,不复当年的踌躇满志,当年的精神。

过了许久许久,她才低弱而惋惜地说,“你如今拥有我想要的一切,阿娇,你为什么还不快乐呢?可你为什么却一点都不快乐?”

是啊,换作是她,想必她是会快乐的,她人生中所有的缺憾都得到了补偿,她拥有了刘彻毫无保留的怜惜和痛爱,她拥有了一个低调又强大的娘家,她拥有了两个虽然依旧并不成器,但也在逐渐成长起来的哥哥,将来即使母亲去世,想必也不至于捅出那天大的漏子,被刘彻借口收拾。她什么都有了,锦绣前程似乎一眼铺得到头,只要刘寿安宁稳定,就算刘彻爱弛又如何?夫妻二十年,情分还是在的,而总有一天,她和刘彻中有一个人会先去的……

她不是没有想过,在夜深人静,在最僻静最安宁的静室里,是的,她有想过,这念头就像是一星火,在她心底划过。如果,如果等阿寿再长大几年,等到他显示出了能和皇帝之位匹配的才具之后,令刘彻……

但也就是一闪,紧接着无数问题,就像是潮水一般地狂涌了上来:你能肯定刘寿就是个能和刘彻媲美的君主吗?你能肯定换作是他上台,就可以继续驱逐匈奴,完成本应该在刘彻手上完成的大业吗?后宫中的事就应该止于后宫,插手在废立生死的问题里,你是想做高祖吕太后吗?

而最后的两个问题,更是令陈娇都要痛彻心扉:你能舍得吗?他对你何止不差,他是对你很好!

而就算干成了这一切,你在长乐宫长寿殿里安顿下来了,成为这个帝国最尊贵的女人了,到那时候,你又能、又会开心满意吗?

她觉得她是不能的,这几个问题根本就是矛盾,如果刘寿能够匹配得了皇帝的位置,他必定不是个轻信的人,而他们之间毕竟隔了一个贾家。到时候她还不是要担心?就算这是刘彻的安排,一旦揭发出来,刘寿会信吗?

后宫中的女人,想要求一个全然心安,不过是痴心妄想,陈娇一直很清醒地意识到眼下的状态,是她一生人所能得到的最大安宁与快乐,她就是不知道她为什么在这么完美的环境里,却依然是一点都不开心。

馆陶大长公主也觉得纳闷。

“你还有什么好愁的?”她问女儿,做母亲的人总有几分特权,说话可以更加直接。“现在连我都是什么也不愁了,你又还有什么好愁的?”

她也的确要比什么时候都来得更加快乐和自信,从前在逆境中所特意作出的,浮夸的、喧嚣的喜悦姿态,在眼下这种坦然的笑意中,就显出了浅薄与单调。陈娇忽然间觉得释然了一点:虽然落到长门一步,也不是没有母亲的功劳,但她也不过是一个人,她也是在极力挣扎着想帮她。

“我……”她说,倒是有了诉苦的心情,可还在思索的时候,眼神又不禁被这森森林木里偶然闪现的一角衣袂给吸引了注意力,她轻声喝道,“是谁在!”

结果,知道避无可避,慢吞吞走出来的,却是有份陪在窦太主身边的董偃。

二十多岁,正是青春年少最美的几年,陈娇看着他都觉得有点刺眼:他是还要比自己更小几岁。她看了母亲一眼,没等母亲说话,就笑着挥了挥手,“我要独自走几步。”

便体贴地避开了这略微尴尬的一幕,独自进了林苑深处,茫然地浏览着这清幽的景象。不知不觉,连自己都迷了路,不知走到了哪里,又听见隐约有笛音传来,便寻觅了过去。还以为是李延年带着他的人在排演,结果走到近处一看,却是一个绯衣男子背她而立,正徐徐弄笛。

陈娇望着他的背影,远远的,不知不觉,也许是被笛音迷住,她的心有点乱了。

89、一次

能在皇家园林中弄笛的人,身份是无论如何也低不到哪里去的,陈娇站在一株大树边上,试着从那人的背影来推测他的身份:或许是刘彻近几年来的宠臣吧。江充、主父偃,又或者是出使西域回来的大英雄张骞……随着年岁的过去,这些厉害人物一个接着一个地冒了出来,而陈娇也不像是从前那样,对前朝的事了如指掌,甚至还能经常见到这些当红的大臣了。刘彻毕竟已经亲政很久,他对朝廷是玩得越来越得心应手,再也不像从前那样,遇到大事,就要把陈娇寸步不离地带在身边,求一个心安。

在他对她越来越好的同时,他也越来越不需要她了,陈娇也说不清自己对此是什么感觉,她早想到这会发生,也早就做好了准备:自己这一生,唯独答好刘彻这一题就行了。就眼下来看,这一题她答得近乎完美无缺,纵是将来再入长门,那也是非战之罪,她本人已经做到最好,再也没有努力的余地了。

而此时此刻,当她站在这里,望着那风度翩翩的绯衣男子,吹奏着一曲欢快的笛音时,有一个想法忽然轻轻地挠了挠陈娇的心尖尖,就好像有一道声音在她耳边说:“你也可以呀。”

坐享天下美色,你为什么不可以呢?被人不知道,她是在宫廷里长大的,她难道不知道吗?高祖吕太后当年和审食其的事,宫中上下又有谁不知道呢?只是这件事毕竟不光彩,才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的记载。就是当年秦王赵太后和吕不韦、嫪毐之间的风流韵事,不也就这么发生了?只要再等几年,等卫青和韩嫣再成长一些,等到霍去病脱颖而出,等到刘寿长大,等到刘彻恰到好处地去世,等到她真真正正成为一个无法被打倒的太后……

那时候,她也不过才将将四十岁而已,母亲在这样的年纪,还享用了董偃呢,为什么她就不行呢?为什么她身边的权贵女子,没有一个不是纵情声色、任性而为地享受着自己的人生。就连隆虑长公主都有自己的老情人,而只有她,身份最尊贵,心计最出众,甚至连长相、连手段都为众人之首,却只能这样不快乐地打发着自己的生活,注视着刘彻在花丛中流连,自己却只能做他一个人的女人呢?

她从来都不相信贞洁,在这时代也几乎没有贞洁这个说法,她为什么要这样亏待自己?她也可以享受美色,如果美色能让她快乐,她为什么不能?就好像现在,四周空无一人,在这阔大的上林苑里,即使她身为皇后,要被人寻到也没有那么容易,她完全可以放纵自己,同这个令人心动的绯衣男人来一场露水情缘,又会有谁知道呢?就算是为了自己的性命,恐怕这位吹笛的才子,也不可能会将这件事泄露出去,她自己就更不必说了。短短的一场放纵,至少可以试验出这一点:新鲜的美色到底能不能让她快乐。

陈娇忽然间想要听到声音的评论,她想要得到她的提醒,又或者是盼望着她叹息着许可这片刻的放纵,但声音却好像沉睡了过去,她听不到她的一点动静,连那吹拂一样的呼吸声都不曾有,环绕在她身边的只有一片寂静,这一片被笛音强调得更为明显的寂静。

她忽然又紧张起来,心若擂鼓,甚至难得地感觉到手心为冷汗浸湿。陈娇觉得自己像是忽然变成了一个孩子,她明知道自己可能把手中这精致的、昂贵的、无价的宝物打破,可又禁不住要握着它走上一条悬在高空中的绳索。

她已经很久很久都没有感觉到这样的兴奋了,几年来,她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正在活着,还没有提前老去。

她吞了吞口水,又抚平了衣间的皱褶,轻轻地走出了林子,开口称赞。“好笛音。”

这笛音也的确好,悠然自得、满是欢快,隐隐激愤之意,不过藏而不露,却又似乎横亘曲中,点明主人心中并非没有丘壑,只是生性洒脱,并不以忧愁为念。

那人为她声音所惊,笛声蓦然断止,他转过身来。果然仪表堂堂、剑眉星目,很是风流倜傥。他讶然抬起一边眉毛,和陈娇对视了有顷,似乎也为陈娇忽然的出现而惊讶。

是啊,他就像是闯进了陈娇的一个绮梦中,而陈娇又何尝不是闯进了他的梦里?这么一个华贵佳人徐徐自山林中走出,称赞才子笛声。恐怕很多精怪故事,也都是如此开头的。他望着陈娇的眼神里,一开始也有片刻的迷蒙与心动,随后——随后——

陈娇却觉得一桶冷水当头浇了下来,她润了润唇,勉强地笑道,“我道是谁,原来是东方朔。”

她是见过东方朔的,对方当然也还记得她的容貌,明白她的身份,他一下就跪下去,矮了半边身子,恭谨地说,“娘娘。”

刚刚浮起的绮思就像是一朵白云,一下就被狂风吹走,刚才他背过身吹笛时候带给陈娇的那所有心动与心乱,似乎一下也跟着被吹到了天边,现在他再不是一个潇洒写意的神仙形象,又成为了一个追名逐利,在权力场中打滚的所谓名士。他知道自己的身份,陈娇也知道他的身份——他是注定仰望自己的人。

她一下就很有几分索然寡味,她又恢复了从前以往的雍容形象,点头笑着说,“起来吧,我一个人散步,结果走迷了路,这是何处?你能为我唤辇车来吗?”

东方朔露出吃惊之色,“娘娘是从宜春苑方向散步过来的?这一片山林中虽然没有猛兽,但前几天还是有狐狸、黄狼出没,您没有出事,实在是万幸。”

陈娇自己都吓了一跳,她回头略带好奇地看了看这片林地,“好在没有出事!”

东方朔便把笛子□腰间,急匆匆地安排,“我这就找人为娘娘传话,请娘娘少待!”

他疾步离去,不片刻,便有几个少年侍中低垂着头匆匆过来,将陈娇请到了附近葡萄宫里稍坐——这是新近修成,新近得名的宫殿,要不是这一次偶然过来,陈娇都不知道上林苑里有这么一大片地方,种植着她和刘彻都颇为赞许的西域葡萄。

“倒是想要浏览一番!似乎正是结果的时候。”她就和身边陪侍着的侍女说话,又和气地问她,“今年多大了?什么时候进上林苑来服侍的?”

“今年十三岁。”那小姑娘显得活泼大胆,“就是附近农家的女儿,现在苑中为侍中大人们洒扫,一个月也有二百钱的工钱!”

从她的神色来看,二百钱是这小姑娘心中的高薪了。能够在这些高贵的侍中大人们身边服侍——或许因缘际会,还能得到谁的看中,成为他身边的侍妾,对她来说,那就更是想都不敢想的殊荣了。

陈娇就握着嘴,呵呵地笑起来,她拍了拍小宫人的肩头,和声说,“嗯,你很有福气,也很有运气!”

其实想想看,她身边的人一向也都和这小姑娘一样快乐,毕竟她是个不错的主人,给的总是比底下人想要的多上一点。就是楚服,这几年来陈娇也不是没有提过,把她放出去结婚,甚至还开玩笑一样,想把她许配给东方朔,做个一年为期的夫妻。还是楚服自己推拒了,宁愿在宫中享用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贵。

小宫人年纪毕竟小,皇后位份,对她来说过于高不可攀,她反而忘记了害怕,被陈娇夸一下就活跃起来,陈娇问一句话,恨不得能答十句。

陈娇就和她打听,“侍中大人们住在这里的时候,少不得有不少风流韵事吧?”

“那是不少的!有时候听说,陪在陛□边的时候,说不定就会为公主、翁主们看中,转过天就被接到长安城中去,又或者是在上林苑里,也有不少隐秘的地方……譬如说……”小宫人兴奋得双颊通红,和陈娇说了几处确实僻静隐秘的地方,左右一望,又压低了声音。“就是韩王孙那样的高官,听说有时候也会在上林苑里过夜呢。不是和侍中们,就是和……”

她似乎一下想到了陈娇的身份,便又住了口,显出了惴惴不安的样子来。陈娇倒并不意外:刘彻要是改了性子,不碰男人了,她才要吃惊呢。她笑着说了一声,“不必怕,你随便说,我随便听——”

不过也没多说几句,凉风殿就来了几十个人,抬了辇车来接陈娇回殿。还有卫士前导——还是韩嫣、卫青亲自带队。卫青更把刘宁带在身边。

“父皇还找母后来着。”刘宁扑进母亲怀里,一边说一边笑,“和大长公主出去散心,大长公主人回来,您倒是不见了。上林苑又大,要是真的走丢了,把上林苑翻过个来也要好几天呢。父皇等了大半个时辰,阳明殿都要翻过来了,还好消息送得快,母后没往别个方向走。是走到葡萄宫了,父皇这才安宁下来,就算这样,要不是丞相预备觐见,恐怕也是要亲自来接。”

人没亲自到,却派了一个就要出发去边境的大将军,一个位高权重的,大有上位为御史大夫希望的两千石高官来接,要说刘彻不宠爱痛惜陈娇,那这个人也就真的不知道宠爱和痛惜两个词应该怎么写了。

陈娇拉起女儿的手,冲两个姻亲笑着说,“给你们添麻烦了。”

这两个姻亲都跪在地上,一脸心悦诚服,“娘娘过分客气,微臣不敢当。”

卫青与韩嫣,已经是这些侍中需要仰视的对象,而在小宫人眼里,这些侍中大人已经够了不起了。她没有想到,陈娇还能令这两个人中龙凤,流露出这种钦服的表情。她大张着口,呆在了原地,陈娇见她呆态,不禁噗嗤一声,吩咐左右,“这个小姑娘颇为有趣,你们调.教一番,让她到我身边服侍,给我解解闷吧。”

说着,便在众人簇拥之下登上辇车,又弯下腰来分别和韩、卫寒暄了几句,这才握住女儿的手,半合上眼睛,在一片辉煌的锦绣中,徐缓而轻声地说,“起辇吧。”

这声音虽微弱,但却无异于万石钧旨,人群顿时随着她的这三个字动了起来。而陈娇略微回视,瞥见东方朔高大的身影跪伏在人群一角——他却不老实,还抬起头来看她。

两人眼神相触片刻,就又分了开来。陈娇又支起下颚,若有所思地望向了在前头为她开道的两位重臣。

90、鸳鸯

“皇后走失事件”,似乎给宫廷中带来了不少笑料,刘彻知道来龙去脉之后,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以后出去的时候多带几个人服侍,免得下回你走错方向,那就真的直接走到崇山峻岭里,出不来了。”

陈娇也难得地动了情绪,“个个都笑话我娇生惯养,没了人在身边,连路都找不回去……我又没有看过上林苑的沙盘,也不知道这附近的地形,连凉风殿附近有什么宫殿都不知道,走丢了那能怪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