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哥儿…你…到底怎么了?”春瑛看着周念的脸色变来变去,更加好奇了,睁大了眼盯着他看。

周念望了望她,忽然觉得自己是在自寻烦恼。春儿还是个孩子,真心实意地担忧着自己,自己想那么多有的没的,实在是不应该。先前的情形如此紧急,她也是为了救自己。于是他便放缓了脸色,微笑道:“没什么,你看看外头的火可灭了,若三清有空便让他来,他懂一些治伤的手段。”

春瑛听了转身跑到窗边,间三清已经把火扑息了,正在整理烧焦的杂草,忙叫了他一声,三清便往屋里来了。看着三清用干净的布条替周念清理伤口,她忽然想到,刚才周念表现得那么怪异,难道他脑子里是在转“男女授受不亲”的念头吗?她有些想笑,强自忍住了,借口要看李攸回来了没有,匆匆避了出去。

周念见她离开,微微松了口气。虽然春儿没有再碰他,可是在姑娘家面前袒露身体,哪怕只是一截小腿,也足够让人窘迫的了。他有些庆幸,春儿不是那种羞答答娇怯怯动不动就脸红的女孩儿,从头到尾都关心着他的安危,没有因他的狼狈而产生什么想法,不然他可真的无地自容了。

不过…他是不是该教给春儿一些避讳之事?在他面前到罢了,若是在别人面前,也是这般大咧咧的,始终不太妥当…

春瑛带着李攸转了回来,后者已带来了一瓶药汁,又贡献了一块干净的手帕,草草替周念包扎一番,便让三清搀扶着他,一起下山回到了竹梦山居。

山居了已经简单地整理过了,但还能卡到被打破的茶杯等物,架上的书都被翻得乱成一团,原本放在房间角落的两个大木箱也都被掀起了盖子,里面的书本乱七八糟的,还有几本被撕破了丢在地上。春瑛放下手中的木盒,扫了里间一眼,发现连床铺都没能幸免。

三清低骂一句,便出去整理了。李攸阴着脸环视周围,闷声道:“我对他们说,正打算天气暖和了搬过来小住,好好读书,便特地叫人来收拾了屋子,可那个梁杉却不肯相信,硬说住在这里的一定是你,若不是你把亲笔书信手稿都收起来了,只怕就要被他拿住把柄了!”

周念道:“春儿方才抱下山的匣子里装的就是手稿,还有我的私印。我也是怕被他认出来,才将手稿带走的,其他物件倒无所谓。”他扫视屋中一眼,微微苦笑:“只是可惜了这些东西,有不少是你特地搜罗了送来的…”

“那不值什么!”李攸浑不在意地摆摆手,双眼射出一道精光,“只是你在这里住了十来年,一直平安无事,怎会忽然来了探子,又来了官兵?莫非是我们家里有人泄密?!”

周念动了动嘴唇,终究还是没出声。李攸却陷入了沉思,脸色越来越难看。春瑛看看前者,又看看后者,终于忍不住举起手:“有件事…我想问很久了…为什么你们那么怕梁太师派兵来抓人?难道说官奴不可以留在侯府里吗?”

周念苦笑,李攸没好气地瞪她一眼:“你这笨丫头,说的什么傻话?!没入官中的人,除非是在教坊等地,不然都是要做苦工的!念哥当年是被判到了山东的盐场,若真的去了,只怕早已小命不保,是我们家悄悄找人将他换下来,藏在府里。若是叫官兵搜到了,不但我们家要落个窝藏的罪名,连念哥也会性命不保的!”

春瑛吃了一惊:“什么?!”那么侯府的主人们隐瞒周念的事,不仅仅是怕周家的仇人来追杀了?她忽然注意到李攸方才的一句话:“三少爷,你方才说…找人将念哥换下?当年念哥儿不是还小么?你…你们找了什么人呀?那人被送到山东的盐场去了?!”

“好象是一家逃难的。”李攸侧头想了想,“那个父亲犯了事也被判到盐场去了,母亲带着儿女改嫁,大儿子不肯跟去,说要去陪伴自己的父亲,我父亲便安排他顶了念哥儿的名,听说其父已没了,他倒是平安无事地活到如今呢,也算命大了。”他煞有介事般,仿佛只是在说一个很不寻常的故事。

春瑛心里非常不舒服,瞥了周念一眼,见他眼中微微露出不忍与愧疚,才觉得好受了些。她想了想,便问:“那念哥儿以后怎么办?继续藏在府里,还是另外找地方搬走?”

“当然是另找…不,不行”李攸忽然改了主意,他们搜不到人,说不定正等在府外,侯着念哥出去呢!还是得在府里住着。我记得园子后头还有两三个空院子,打扫一下就能住人的,念哥先搬过去住着,待风声过了…

“攸哥儿!”周念抬头淡淡地看了他一眼,“那会惊动太多人的,更何况,他们来了这么一遭,府里是瞒不下去了。”一有风吹草动,定会被府里的男女仆妇发觉的。

李攸闻言有些黯然:“真不知道是哪个告的密…无论如何,你不能被他们抓了去!”

春瑛已经抓住头绪了,踌躇片刻,才道:“其实…为什么一定要偷偷住在府里?不可以光明正大地住吗?如果…侯爷以某种名义将念哥调入府里做仆人什么的…”

“你胡说啥呀?我们家怎会让念哥为仆?!”李攸不等她说完便反驳了回去,两眼瞪得老大,但他很快就醒悟过来了,“你是说…依次为借口?”

春瑛瞪了回去:“那当然了!难道侯爷和三少爷会真让他做仆人吗?!只不过是让他能光明正大地住在府里,别人来搜多少遍都不怕而已!”

周念脸色有些变化:“尽管如此,我周家一日未平反,梁太师等人又怎肯放过我?”

“他是太师呀!哪里管得了那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春瑛朝他眨眨眼,“你不是正在山东盐场做苦工吗?只要身份不变,到哪儿还不是一样?侯爷身为长辈,不忍心见晚辈受苦,见案子都过去这么多年了,皇上宅心仁厚,说不定肯把你从山东调回来呢?京城附近可有容纳官奴的地方?等你‘回来’了,侯爷要调一个人进府当差,不会很难吧?”这样一来,不但周念能过上安稳些的生活,那个可怜的替罪少年——或许该称之为青年了——也能摆脱原本的噩运了。

李攸露出了笑容:“妙极!如今皇后娘娘有孕,为了给未出世的小皇子祈福,皇上下诏大赦天下,也不奇怪,更何况只是减轻犯眷刑罚?”

周念心动了。一直以来,他想的都是替父亲平反,替家人脱罪,根本不愿意谋求所谓的大赦,可眼下平反有望了,若是因拘泥而坏了大事,反倒得不偿失。如今不但皇后怀的胎儿可以成为大赦的借口。甚至再过两个月,便是太后的四十大寿,若是以此为由,不知道恪王与梁太师等人会有什么想法?

他的嘴角慢慢翘了起来,再看李攸,眼中也隐含着笑意。

春瑛左右看看他们俩的表情,倒有些糊涂了,不管她的办法是否可行,他们也没必要笑得那么诡异吧?

无论是李攸还是周念,都没对春瑛的法子进行表态,前者也只是说会回去跟侯爷商量,若真要进行,那还得寻机将周念送出去,再接回来。这事儿要细细琢磨才行,不能有一点失误。

他见天色不早,便叫上春瑛回去了。春瑛看了看周念的伤,又环视周围一圈,才跟在他后面出了门。周念忙叫住她:“春儿…”春瑛回头:“什么事?”周念沉默了一会儿,才淡淡笑道:“没事了,今日…多谢你…”

他的确是该感谢春瑛,若不是她报信及时,他恐怕是走不脱的,又是多亏了她想出另一个法子,把原本钻了牛角尖的他唤醒。看着她犹带泥灰的衫裙与手上的红痕,他有些愧疚,只恨自己不能帮上忙:“回去记得擦药…不用记挂这边,有三清在呢。”

春瑛笑了,点点头,转身走了,却又想起另一件事。三清好像也受了伤呢,只是没听他提起,等会儿回去问问有没有好药,下回来带给他吧。

回到浣花轩,等得心焦的梅香等大丫头们一见李攸就扑上来了,他只来得及低声交待一句:“记得我的话。”便被她们簇拥着往后院去。

十儿与夏荷则拉起春瑛的手问:“你这是怎么了?一副狼狈的样子。”

春瑛干笑两声,照着回来的路上跟三少爷对好的口供,道:“跑得时候摔着了,差点走不动呢,后来才好了。”又忙忙转移话题:“你们瞧见官兵了吗?我在路边看着他们过去了,可真吓人!”

“看见了看见了!”“他们来做什么的?”

十儿与夏荷吱吱喳喳地讨论起来,不一会儿,紫藤、容儿和小凌也加入了。春瑛暗暗抹一把汗,趁人不备,便悄悄回了自己的房间。她记得秋玉给过她一瓶药,不知道合不合用…

才换上了干净衣服,梅香已经得了李攸的指示,送了两瓶药过来,还嘱咐她:“别让伤口沾水,忍两天就好了。园子里…你暂且不用去,先养几日吧。”

“咦?”春瑛有些担心,“那他们…有人送东西去吗?”

“有,放心。”梅香警惕地望向门外,“我先回去了。”她起身往外走,正好遇到曼如从外头进来,一脸意外:“咦?梅香姐姐,你也来了?”梅香点点头,便走了出去。

曼如脸色有些不自在,勉强笑着对春瑛道:“听说你半路上摔着了?怪不得我回来时没见着你呢,那时我满心都想着三少爷的衣裳,倒忘了你,真对不住…可后来我送衣裳去时,人都不见了,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春儿你瞧见了么?”

“我也不清楚。”春瑛干笑着起身,“对了,我这身衣服都脏成这样了,怎么办?要洗了再送回去吗?”

“这…只怕要找浆洗房,在我们院里只怕洗不干净…怎会脏成这样?你摔在什么地方了?”

“就是路边…”春瑛匆匆抱起衣服,连药都顾不上擦了,便冲了出去,不顾曼如在后面叫自己的名字。

她曾去过浆洗房,就离大厨房不远,穿过花园时,正看到原本青翠的山上黑了一块,仍然在冒烟。她脚下顿了顿,便继续往前跑。

眼看着就要道浆洗房了,斜对面的角门却忽然跑出一个人来,春瑛脚下一时刹不住,与那人撞了个正着,双双跌倒在地。她身上吃痛,忍不住叫:“谁呀?没瞧见有人吗?!”定睛一看,却愣住了。

居然是久不见的冯莲姐。

(多亏了大家,某L在时隔一年后又重新回到了粉红票榜前十…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今日特地多码一点送上)

第三卷 高门 八十、悄悄发生的变化

莲姐身上穿着有些旧的丫头服饰,料子显然比春瑛那身粗绢衫裙要差一些,头发倒是挽的整整齐齐的,也戴了几样金珠钗环,脸上抹着淡淡的脂粉,衬得她的模样更显俏丽。

自从她进府,春瑛就再没见过她了,现在看来,似乎个子长高了许多,脸蛋也圆润了,但双眼中的血丝与脸上隐隐透出的憔悴之色,却暗示着她的境遇没想象中好。

莲姐见了春瑛,有些意外,又有些尴尬,站起身拍拍裙上的尘土,却低下头不说话。

春瑛爬起来,迟疑了一下,便问:“莲姐?好久不见了,你也是来浆洗房的?”她望向对方空空如也的双手:“来领衣裳?”

莲姐闷闷地应了一声,似乎不愿意跟她多聊,抬脚就往浆洗房的方向走。春瑛叫了一声,没叫住,心里很是疑惑。

当初莲姐进府前,总是一脸愧色地望着她,一再向她道歉,好象真的抢了她的工作似的。但她心里清楚,就算没有莲姐,她也不肯去二少爷身边服侍,现在更是确定这一点。她原本还稍稍担心过,莲姐进府后会被那个变态二少爷折磨,不过二少爷与三少爷不和,连丫环们都不敢私下有来往,她就没有多事去打听。可莲姐见了她,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表现?这里前后又没有别人在。

她不解地走向浆洗房。那里其实是一个大院子,三面房屋环绕,院中有水井、水池,十三四排晾衣竿子,十多个婆子媳妇挽高了衣袖在做活,有的洗衣,有的上浆,有的在熬制浆衣用的米,有的将洗过的衣物抻平晾晒,忙得热火朝天。左面厢房前,莲姐正跟一个婆子说话,似乎起了口角,声音越说越大声。

莲姐骂道:“衣裳送来四五天了,怎的还未洗好?!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整日只会偷懒耍滑!”

“哟,姑娘,话可不能乱说!”那婆子抽出头发上的一根赤金簪子,剔了剔牙,也不知道吐了什么东西出来,才闲闲地道:“你也不睁大眼瞧瞧,咱们满院里有多少衣裳要洗呀?不但老太太、侯爷、太太、少爷、小姐们的衣裳要送过来,连各位管事和管事娘子们,我们也要侍候的,更别说还有你们这样的大姐们。成日都停不了手,手上被水泡得都掉皮了,偏偏还被人说在偷懒,真是冤死了!”

从厢房里走出另一个婆子,靠在门框边斜斜打量莲姐一眼,撇嘴道:“我们给主人家洗衣裳,是本份,谁家小丫头也来凑热闹?若全府上下,不管谁的衣裳都要送过来,我们连饭都不用吃了!说我们偷懒?说风凉话倒容易,有种自己来试试呀?”

莲姐气得涨红了脸:“你…你们胡说什么?!我要的是二少爷的衣裳!二少爷明儿要出门,可衣裳送过来好几天了,也没见人送回去。”我不过来问一声,你们居然说还没洗?!我不管!二少爷恼了,吃亏的可是你们!“

先前那婆子先是变了脸色,却很快又笑了:“原来是二少爷的?我说呢,咱们原也没有替小丫头洗衣裳的先例。只是这些天侯爷屋里送了好多衣裳过来,还有官服,都是急用的,老太太要去王府,太太又接到别家府里做客,不然就是请客人上门,堆了好些贵重的衣裳要浆洗呢。二少爷若是不急,就先穿别的对付对付,等我们闲了再替他洗,如何?”

“你!”莲姐的脸又涨红了,窒得说不出话来,半日才冒出一句,“你们这是要造反?!二少爷一定会生气的!”

她来去就只有那几句,婆子们也不怕,只是笑说:“我们也不敢惹二少爷生气,只是实在没空洗,要不姑娘带回去自己洗?”气得莲姐直跳脚。

春瑛大感讶异,记得以前二少爷可是人人都惧他三分的角色,又因为在老太太、侯爷面前很得宠,府里的仆人谁不巴结他?象这样明显的推诿之辞,更象是对大少爷说的。她早听说二少爷科举没考中,让老太太和侯爷很失望,可是他仍然是这个家里的少爷不是吗?虽说没中进士,但也还是举人,这些婆子怎么敢这样得罪他?

倚门的婆子发现了春瑛,只一眼,便记起了她是谁,忙换了笑脸迎上来:“这不是三少爷院里的姑娘么?到这里来有何贵干?啊!三少爷那件宝蓝袍子已经洗好了,我这就去拿!”

春瑛睁大了眼,看着她一阵风似的卷进屋里,又一阵风似的卷了出来,捧上一叠折的整整齐齐的衣物,认得那正是三少爷前些天穿过的衣服,有些呆滞地接了过来,才把手上抱的衣裙递过去:“今儿前头接驾,我原换了这身衣裳,摔了一跤,都弄脏了,姐姐们说要送到这里来洗,不知…”她犹豫地看了莲姐一眼,浆洗房在一般情况下不负责小丫头的衣服,这点她是知道的。

那婆子却笑吟吟地接过了衣裳:“这事就交给我吧!保证很快洗好!不过…洗好了是还给姑娘,还是直接交回给管事?”侯府每回出动这种丫环制服,都是重要场合,过后总会洗干净统一收起来的,浆洗房早有经验了。

春瑛想了想,便选择让她们交回给管事,那婆子非常殷勤地应下,另一个婆子则插好了簪子,用同样亲切地语气说:“前儿你们院里的兰香姑娘和晨儿姑娘送了几件衣裳过来,还有胭脂姑娘的一条石榴裙,我们已经在洗了,只是这几天活儿忙些,只怕还要耽搁两天,姑娘回去替我们说一声吧?就说实在对不住,我们会尽快洗了送回,请姑娘们勿怪。”

春瑛哑然,干笑两声:“好…我回去就跟她们说。”她有些不太习惯,侯府里的婆子一向嚣张惯了,什么时候对她这样客气过?

莲姐显然也不太习惯,睁大了双眼,看的眼圈发红,咬咬牙,冲那两婆子呸了一声,便转身走人。春瑛顿了顿,对那两名婆子笑了笑,便也退了出去,远远追上莲姐,叫住她:“你跑什么呀?又不是不认得我!”

莲姐冷笑着回头:“我知道你如今得意了,当初我真象个傻子,若早知道你有门路进三少爷的院子,我还用得着给你陪不是么?!但我劝你别太嚣张,如今她们都奉承你,巴结你,早晚有一天,你也会像我似的,人人都瞧不起!”说罢扭头跑了。

春瑛只觉得莫名其妙,她什么时候得意了?又有哪里嚣张了?别人冷落是别人的事,骂她干什么?

她在原地生了一会儿闷气,决定不理了,说到底,冯莲姐不过是一个跟她不算很熟的邻居,她何必多管闲事?

回到浣花轩,她把话传给了兰香,又送上三少爷的袍子,便径自回房间去了。十儿她们不知又聊起了什么话题,一群小丫头挤在床边,谈得热火朝天,见春瑛进门,十儿便跳起来拉着她问:“春儿,你可记得,咱们院子外头,西街口那边,好象有个卖花婆子常常过来摆摊,是不是?”

春瑛一头雾水:“卖花婆子?你是说掉了两颗门牙那个?是呀,她每隔三五天就会来一次,不过平时听说都在隆福寺那头做买卖。”

“那就是了!”十儿回头对紫藤道,“你方才说的那种琉璃小珠子,我曾在那卖花婆子处见过,明儿咱们托人去找她,买上几大包,再买些铜线,也串了花来玩,如何?”

紫藤没说话,却转头对容儿挑了挑眉,容儿翘翘嘴角,抚上鬓边:“我这可是在金珠坊买的,足足花了五钱银子呢!你当人人都有这么好手艺,能串出好看的珠花来?”

春瑛留意到,容儿头上戴了一个精致的珠花,层层叠叠,足有五六层花瓣,每一层都是深浅不一的红,看起来就象是一朵盛开的小牡丹花,却是用琉璃珠子串成的。她有些明白小丫头们在说什么了,抿嘴笑了笑,坐到自己床上,一边拿药擦伤口,一边听她们说话。

紫藤受不了容儿那脸得意的模样,当即便拍板:“好!咱们几个凑钱去买,先买一包试试,我就不信,凭咱们绣花儿的手艺,串几颗珠子,还会串不出来!”夏荷拍着手高兴地大叫:“好啊好啊!我也要玩!”十儿扯了她一把,眼里却亮晶晶的,显然也很是意动。小凌犹豫着看了容儿一眼,也笑着凑上一份。乡儿则自告奋勇去联系跑腿的人。十儿回头叫春瑛,春瑛问明每人只需出一百文,想了想,便也加入了。

一群小丫头说得兴高采烈,甚至还把其他的丫环也吸引过来了,众人都在议论要串什么样式的珠花,哪里有前几天那种惶惶然的模样?梅香从窗外走过,见到这个场景,微微一笑,便走开了。

与浣花轩里的欢乐气氛不一样,此时二少爷所居的映月堂,却是另一幅景象。

冯莲姐跪在正屋前的地面上,头垂得低低的,大气都不敢出,等待着屋里的主人发落自己。其他丫头都离得老远,生怕惹祸上身。

“那些婆子说没洗好,你就这样回来了?”二少爷李敞阴森森地挤出这句话,莲姐颤声答了一个“是”,便被屋里扔出来的墨砚砸中肩膀,墨汁污了大半件衣裳,疼得她几乎要掉下泪来。

李敞骂了一句“滚”,她便忙不迭爬起身跑了出去,却好运地躲过了接着砸过来的黄铜镇纸。

李敞喘了几口粗气,烦躁地把桌面上的书往地上甩,再朝上头踩了几脚。

他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他是落榜了,可那又如何?与他一般年纪的居然都不常有,更何况是进士?全京城的贵介子弟,有几个比他更有才华?!别的不说,光是自家府上那两个所谓的兄弟,老大是个野种,压根儿就没读过几年书,老三还是个小屁孩,从来都不肯好好念书的,他已经很优秀了,考不中,不过是运气不好,考官不识货罢了,那些人凭什么瞧他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