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太后意思,总不能让大老爷太后面前无能。

可大老爷和老爷子关系很僵。

哪怕老爷子有心让步,却也受不了大老爷颐指气使。

“既然是常顺告诉你,自然是太后首肯。”大夫人道,“不如,我去和老爷子说说。往常我话,老爷子还是能听一两句”

大老爷眼睛骤然亮起来。

“对对,老头子还能听你一句半句。”大老爷道,“明日从宫里回来,你就去,只当瞧辰哥儿,顺便说说太后意思,让那老头子别顽固了。惹恼了太后,连瑾姐儿也要失宠。”

大夫人道是,心里却叹了口气。

这一家人,怎么也团结不到一处。

各怀心事。

大夫人娘家时候,她父亲也是老大,两个叔叔对她父亲很是尊重,什么都听老大吩咐;两个婶娘,是把大夫人母亲当婆婆。一家人和睦团结。

嫁到了顾家,大夫人极力拉拢全家,只希望一家人能和和气气。

可后,事与愿违…

到了现,一家人越发渐行渐远了。

到了七月二十。宫里来了旨,请外命妇进宫,参加三公主洗三礼。

宋盼儿和大夫人约好了,一同进宫。

太后也特旨,请了二夫人进宫。

宋盼儿起了个早,去了三元坡胡同。

大夫人衣着一品诰命服侍,雍容华贵;二夫人一身孔雀蓝缂丝褙子,富丽堂皇;可他们一向比,宋盼儿这三品诰命服饰。显得晦涩。

“七妹,你也去吗?”送大夫人到垂花门口五姑娘看到顾瑾之,有点羡慕。

“你七妹是去给娘娘问诊,又不是去玩。”大夫人对五姑娘道,“你和嫂子们家里”

三奶奶也笑着给顾瑾之打了招呼。

吃了顾瑾之药已经四个月多。她痛经毛病消失了。

这个月月事前日应该来,却推迟了两日。

三奶奶心里有种很好预感,却没有吱声。怕万一不是,很尴尬。

她也笑着,送了众人出门。

三公主洗三礼,德妃景和宫,由谭贵妃主持着。内外命妇围了满满当当。

三公主出生重六斤七两,头发浓密乌黑,眼睛水灵灵,已经看得出像皇帝模样。

这倒叫人意外。

宫里大皇子和大公主、二公主。多像各自母亲。

只有三公主,眉眼像和皇帝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

皇帝高兴又添了层,昨日就赏了三公主好些东西,还说过几日要给三公主封号。

大公主和二公主至今尚未封号。

大夫人听说了这些。心里微安。

大老爷要是知道了,只怕怒火要减几分。

顾瑾之站母亲宋盼儿身后。安安静静。

不远处,有个小小宫女,暗中给顾瑾之使眼色。

顾瑾之就丢开了众人,跟着那小宫女到了角落里说话。

“娘娘请您进去”小宫女把顾瑾之往德妃内殿引。

顾瑾之就跟着,进了内殿。

德妃躺床上,头向里偏。听到脚步声,她转过来脸,眼睛微红,脸颊尚未余泪。

顾瑾之忙上前问:“娘娘哪里不舒服吗?”

德妃露摇了摇头,语气里有些恨意:“…大伯母诓骗我,拿了些安胎药,说是顾家祖传秘制药,吃下去保证生皇子。还说什么当初舍不得给大嫂用,就是为了将来给宫里娘娘。她全部都是骗我。早知道这样,当初我就不该吃辣”

原来大伯母当初是这样哄骗德妃好好吃饭。

“娘娘,三公主很可爱,长得和皇上一模一样。”顾瑾之道,“女儿听话懂事,将来陛下对三公主疼爱,不会少,您放心”

“要是个皇子,就疼了”德妃道。

她这个弯子里,绕不出来。

诉说了一番,她才伸手,让顾瑾之号脉,看看身体如何。

顾瑾之号了片刻,说一切正常。

德妃微微点头。

有内侍进来说,禧平侯夫人想进来瞧瞧娘娘。

禧平侯是大伯父封号。

因为德妃进宫了,所以皇上封了大伯为禧平侯…

想到大夫人诓骗她吃辣,害她生了女儿,德妃心里怒意灼,道:“让她进来。”

然后厉声对顾瑾之道,“你出去!”

顾瑾之觉得,对付德妃,大伯母加有经验。

她也没什么好担心,就道了是,出了内殿。

走到门口时候,她遇着了进来大伯母。

顾瑾之就给大伯母使眼色,然后低声道:“娘娘心情不善”

旁话,也没机会多说,就错身而过。

大夫人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听到顾瑾之这么一句提醒,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

她笑了笑,举步进了德妃内殿。

——————

我近作息乱七八糟,改不过来怎么破?第三啦,大家晚安,咳咳,或者早安~~~

第211节做局

三公主的洗三礼,由高挑纤细的谭贵妃主持。

她抱着锦缎襁褓里的三公主,笑容恬柔温和,眉宇间满是贤妻良母的温柔;帮谭贵妃打下手的,乃是生了大公主的张妃。

张妃原是淑妃妃位,江南佳丽,娇俏婉约。她看着三公主,眼睛柔得能滴出水来,看亲生女儿也不过如此。

其他几位贵人,个个带着欣喜。

她们看着三公主,好似看到了至宝,一个个满是喜欢。

顾瑾之便觉得,这才是宫妃。

她们从太子府到皇宫,身经百战,每个表情都拿捏得恰到好处…

和她们一比,德妃完全不够看的。

顾瑾之就暗想:这段历史,也许和自己记忆中的家谱不同。德妃要是能母仪天下,她得多好的运气?

这皇宫里,有了运气,也要能抓住才行。

站在衣香鬓影的大殿角落,顾瑾之安静看着人群的热闹,脸上挂着笑,心里想着心事。

日光从窗棂映照进来,落在光可鉴物的地板上,泛出稀薄的霓虹。

院子里一株四季秋海棠,正开着艳的花,花姿优美,妖娆柔媚。彩蝶在花丛蹁跹,引得花枝颤颤,似斜插了步摇、逶迤而行的佳人。

“…你喜欢四季海棠?”身后突然有人问。

顾瑾之一回眸,就瞧见了苏嫔。

苏嫔悄悄挪到了顾瑾之身边,小声和顾瑾之说话。

她见顾瑾之眼睛看着院子外头,就开口道。

顾瑾之回神间,只见众人都围着三公主,单独她落在后面,就上前几步,和苏嫔低语:“花开得好。宫里的海棠,比我们家的开得艳”

苏嫔在宫里好几年了,记忆中的娘家有些模糊。

外面的海棠是不是和宫里的一样她一时间拿捏不准。

听到顾瑾之这般说,苏嫔也不能肯定她是不是谦虚,就笑着道:“你喜欢的话,本宫院子里还有几株到时候叫人搬给你。”

“宫里的东西能搬出去吗?”顾瑾之问。

苏嫔微愣,继而失笑。

顾瑾之也笑了笑。

宫里的东西,哪怕是赏赐的,也要记录在案。

苏嫔平常赏人东西,也是赏宫人,一时间就没太在意这茬。

“回头散了,本宫跟你说几句话。”苏嫔笑着道语气里有些亲热。

她定是要说苏如清的病。

顾瑾之道是。

中午宫里赐了宴。

宴席过后,宋盼儿和二夫人也进了内殿,看了一回德妃。

德妃神色淡淡的,见到二夫人也不怎么亲热。

二夫人眼睛却有点湿润。虽然在家的时候,疼德妃不及五姑娘,却也是至亲的骨肉。一年多没见过面,倏然见到,心里自然就起了涟漪不禁眼泪汪汪的。

德妃看了她一样,唇角噙了冷笑。

“有什么好哭的?”德妃开口便道,“是本宫没生皇子让你们没占到便宜吗?”

宋盼儿就尴尬不已,一时间进退不得,只得垂首立在一旁。

德妃说话,跟带了把刀子似的。

很尖锐。

宋盼儿就知道她生了公主心里不快。

可这是深宫大院,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被人知晓。德妃居然跟在娘家一样,说话毫无分寸,不知隔墙有耳。

宋盼儿心里就暗暗替她捏了把汗。

德妃进宫就是二品妃位,只在谭贵妃一人之下,皇帝对她也算不错。而后没过多久,就压了众妃子一头怀了身孕。

她没吃过亏,根本不知道宫里的险恶。

宋盼儿也怕被迁怒,心里颇不是滋味。

而二夫人,被德妃说得愣住了。

她忙给德妃跪下,道:“娘娘这话,民妇如何当得起?民妇是很久没见着娘娘了想念娘娘”

说罢,心里发酸,果然眼泪更甚。

当着宋盼儿的面被女儿骂,她很难堪;想着母女分别,她更心痛。她是想拿女儿争气,可并不是不在乎女儿的生死。

她也疼德妃的。

只是,一旦二夫人自己和五姑娘跟德妃用了冲突,二夫人先选择自己、再选择五姑娘,而后才是德妃。

“不用跪本宫!”德妃冷声道,“什么不能常进宫?是不是要本宫向陛下给你讨个诰命,好让你时常进来?”

二夫人倒也不至于傻得听不出这话的反意,忙道不敢:“娘娘,民妇绝无此等贪念”

“快扶起来!”德妃不理她,只对小宫女道,“要是被人知道,扣上一顶不孝的帽子,本宫要被压死了!总不省心…”

二夫人眼底的泪未干,不等小宫女扶,自己站了起来,尴尬满面得通红。

宋盼儿一直没抬头。

等德妃发完了脾气,她和二夫人一齐告退。

出去的时候,二夫人走得很快,不愿意和宋盼儿同路。她心里想着方才德妃的话,全部被宋盼儿听了去,越想越牛

宋盼儿回到偏殿的时候,顾瑾之已经出去了。

“大嫂,瑾姐儿呢?”宋盼儿悄声问大夫人。

“去坤宁宫给太后娘娘问安了。”大夫人道,然后又看了眼二夫人,低声问宋盼儿,“见着娘娘,说了什么?”

她是想知道二夫人说了什么,有没有说混账话惹娘娘生气。

宋盼儿轻咳一声,坐正了身子,低声道:“回去说吧。”

大夫人心里就有数了。

顾瑾之在坤宁宫,恰好宫人送了三公主的小衣裳来。

满满二十几套,用金盘拖着,一套套请太后过目。

“…皇上特别高兴,说众多儿女里,独独三公主像他,喜欢得不得了,特意叫给三公主做衣裳。还说前些日子忙,大公主和二公主尚未封号,这次正好一起赏了。

”太后对顾瑾之道“哀家也瞧了一回,果然是跟皇上小时候一模一样,哀家就想起皇上小时候的事,一转眼长这么大了…”

太后也颇为感触。

她同样很高兴德妃生了公主。

太后虽然不插手朝事却也害怕顾延韬一日日坐大,到时候皇帝按捺不住他。要是德妃再添了皇子,只怕顾延韬将来会插手储位之争。

如今是公主,最好不过的。

“等礼部定了日子,就赐封号,授金册。”太后喜欢道。

顾瑾之不知道该接什么,便在一旁含笑听着。

说了片刻的话顾瑾之瞧着景和宫那边也该散了,就起身告辞。

结果,苏嫔来了。

“禧平侯夫人到处找七小姐呢。”苏嫔笑道,“她们要准备回去了”

顾瑾之就告辞。

“臣妾送送七小姐,回头再来瞧二公主。”苏嫔对太后道。

太后知道她想问苏如清的病,就宠溺笑道:“去吧去吧…”

从坤宁宫出来,沿着甬道而行。

高高的院墙,遮掩了阳光有阴凉落在身上,沁人心脾。

“前日建宁侯夫人进宫,跟本宫说了如清。说如清两边的脸全黑了甚是骇人。又说七小姐亲自配了药膏,又开了方子,外敷内服。如清那脸,大概什么时候才能好?本宫问了建宁侯夫人,她也说不清楚,只说再过几个月”苏嫔问。

顾瑾之道:“我五月中才给苏小姐用药的,至今才两个月。她脸上的肿,也慢慢消散了。只是留下的黑影,只得用药慢慢调理,急不得的。冬月之前应该能恢复六成的容貌…”

这跟建宁侯夫人的说法一致。

苏嫔就知道建宁侯夫人没有故意瞒她,舒了口气。

她对顾瑾之道:“舍妹这病,多谢七小姐!”

顾瑾之说了句不用客气。

苏嫔就一路上,将顾瑾之送到了景和宫。

大夫人等人正在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