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梦里起身,半睡不醒之间发狂,很恐怖。

顾瑾之就没有再打扰。

她跟简王告辞。

简王让世子妃送一送顾瑾之。

世子妃就把顾瑾之送到了垂花门口。

她低声和顾瑾之说:“我婆婆这病,不太想闹得满城皆知。今年我们家,发生了点事,您也是知道的。再添了这些事,家里也难得安宁。”

简王府的小郡主之事,闹得满城风雨。

再添上王妃的怪病,简王府就要像唐家一样,成为众人的谈资。

而简王府,不想太过于显眼。

他们在京里,是不符合祖制的。

再闹出更多的事,那些酸腐的文臣,非要参奏一本,让他们必须回河南去,只怕连皇帝也拦不住。

皇帝未必不喜欢他们放弃护卫军,留在皇帝眼皮底下。

可皇帝也不敢维护简王而不顾祖制。

简王府在极力减少存在感。

顾瑾之点点头,道:“我知道了,您告诉王爷放心,我不会乱说话的。”

世子妃笑了笑。

回去的路上,顾瑾之忍不住想,简王府名声不太好。特别是简王本人,有点纨绔草包的名声在外,可能是他们府上让传出去的。

目的就是为了让简王留在京师。

简王留在京师,到底是躲避河南的什么事,还是另有目的?

朱仲钧应该知道。

只可惜,他不在京城。

想到朱仲钧,顾瑾之的心微微一寒。

她无力的扶额。

如今再想和他退亲,太后就要彻底得罪了。

这都不是重点。

重点会给皇帝误会,以为她是想进宫才和朱仲钧退亲的。为了避免成为三宫六院的金丝雀之一,目前嫁给朱仲钧是最好的选择,唯一的选择。

时代对女人太不公平。

再努力,路仍是那么窄。

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被选择。

######

她从简王府回到家,宋盼儿脸上带着笑,看着她。

把顾瑾之看得莫名其妙,问她怎么了。

宋盼儿就拿出了礼部的檄文。

皇帝已经下旨,让庐阳王回京了。

再过一个月,朱仲钧就要多京城了。

顾瑾之听了,没有露出欣喜的表情。想到朱仲钧离京那天,她哭得那么厉害,宋盼儿对她现在的愣神有点不解。

“瑾姐儿,你不高兴?”宋盼儿问她。

顾瑾之回神,笑了笑:“没有,我很高兴。九月就要成亲了,他也要回来准备准备。只是,这次回来,他应该不能住在咱们家,我在想这个”

宋盼儿有点不信。

顾瑾之的确不是在想这个。

她是在想,皇帝下诏让朱仲钧回京了,那么上次他想吻她,只是一时意气之起吗?

事情太过于顺利,反而叫人惴惴不安。

顾瑾之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不安。

放佛总要发生点什么。

这种预感很强烈。

她从母亲那里出来,往自己的院子,一路上随步而行。

丫鬟跟在她身后,不敢打搅她。

顾瑾之走着走着,等她回过神来,她已经到了外院的花园子。

当年祖父的书房就在这里。

如今只剩下孤零零的三间小屋,矗立在绿荫间。

#######

简王当着顾瑾之的面,不好说什么。等顾瑾之一走,他叫人去请了彭提点来。

彭提点很快就赶到了。

“你看看这个方子,能不能给王妃用?”简王把顾瑾之开的方子,给彭乐邑看。

彭乐邑看了起来。

顾瑾之方子里,桃仁是主药。

桃仁只要是祛血瘀的,配合了赤芍药,活血化瘀;而陈皮、桑白皮等,都是行气之药。

“这是副活血行气的药。”彭乐邑道“这是顾小姐开的方子?”

简王点点头。

彭乐邑道:“顾小姐以为王妃乃是气血凝滞”他给王妃诊断,一开始以为是气血虚,还补血过,会不会更加造成了气血的淤积?而后,他又以为是胆气虚。

他一直给王妃补。

到了后来,王妃表现出有点郁结。他以为是肝气郁结,用了些逍遥散,结果王妃病情发作越来越频繁。

感情他一开始就南辕北辙了?

彭提点脑袋嗡了下。

“可用的”他脸色不太好,好半晌才挤出几个字。怕简王多想,他解释道“不成想,顾小姐的医术出神入化到了这等地步,彭某佩服。”

简王狐疑看了他一眼。

他看得出彭提点的紧张,能想到原因。

他也不说破。

谁都有犯错的时候。

简王从来不置闲气。

他点点头,打发了彭乐邑回去。

丫鬟熬了药,给王妃喝下去。

当天夜里,王妃又半夜起来。这次,她起来做针线活,口里念念有词,说着世子爷小时候的事儿。

简王陪着折腾了一夜不敢睡。

到了天明时分,又喝了一剂药。

她睡到了半下午。

等她再次醒来的时候,她不是像平常那样发愣。

她使劲瞧世子爷。

放佛认识,又记不起来。

这大有改善。

简王就知道顾瑾之的药,起了作用了。

第294节复诊

患上精神分裂症的原因很多,很复杂。

而且有三成的可能治不好。

也有一成的可能,治好之后又复发。

前世的时候,顾瑾之看过三例。

那三个病人都是西药治疗无效,走投无路,才求助于中医。

她治好了两例,失败了一例。

失败的那例,那个病人形成精神分裂症的原因,是因为十八岁的独子出了车祸当场死亡。从此,她就经常幻想儿子还在身边,最后就得了病。

治好之后,她清楚记得儿子死了,依旧痛苦。

她的痛苦,是任何药物都无法解决的。

治好了半年后,她又复发了。

他们家就将她送到了疗养院。

后来顾瑾之就不知道她怎样了。

而另外两例,没那么严重,诱因虽然痛苦,却不至于无法解决,治好就没有复发。

简王妃为什么会得这种病,顾瑾之不知道。

肯定有个原因的。

要么是先天遗传的,要么是后天病变的。

#######

简王妃吃了七天的药,夜里能安卧,不会半夜起来做些诡异的事。

白天她虽然脑袋清楚,却总说累,想一个人静一静。

她不太愿意和家里人说话,只想一个人默默抄佛经。

药吃完了,简王府又把顾瑾之请了去,让顾瑾之给简王妃复诊。

简王妃不肯出来。

简王只得请顾瑾之去佛堂给王妃诊脉。

简王妃见顾瑾之进来,犹豫了下。出来涵养,她礼貌的停止了诵经,和顾瑾之说话…

她笑容端庄,不肯多露一分神态,声音温婉道:“麻烦顾小姐。这些日子,你也很忙吧?”

一副和顾瑾之拉家常的架势。

顾瑾之道:“还好,不太忙。”

简王妃便笑:“我病糊涂了。你的婚礼,都是礼部准备,你们家里的确不用准备什么。皇家娶媳妇,场面大着呢。你怕不怕?”

顾瑾之就笑:“我是无知者无畏。倒也不知道怕。”

简王妃也笑起来。

“当年我嫁给王爷的时候,也是九月份。我们倒是有缘。”简王妃忆往昔,“我记得那年,兵部尚书是正使。吏部尚书是副使。吏部尚书主婚…”

她把婚礼的过程。叙述了一遍。

皇家迎娶正妃,礼仪繁复,比普通人家娶亲要麻烦得多。

不过照简王妃说得。也不用紧张怕出错,到时候宫里会有女官在一旁提点她的。

顾瑾之是来看病的,不是来叙家常的。

可简王妃用这种态度,表明她不想瞧病。

她滔滔不绝说着她当年成亲的过程,步骤一步不落的讲了个便,就是想让顾瑾之受不了先走。

说完她成亲,又说简王的两名偏妃进门的礼仪。

她事无巨细的说着皇家婚礼的奢华繁复。

顾瑾之又不能打断她。

等她说完,已经一个半时辰了。

顾瑾之一直含笑听着,偶然插一句。

简王妃见自己的计策不奏效,心里无奈叹了口气。

等她终于说完了,顾瑾之才道:“…您的病情已经缓解了些。我再替您把脉,开个方子。吃了七剂药,病尚未痊愈。”

简王妃只得把手给顾瑾之。

顾瑾之认真替她把脉。

简王妃看着她认真的模样,道:“你很老城,沉得住气,不像个小丫头。”

“我娘也这样说。”顾瑾之笑道,“我小时候,我娘总说我是个傻的…”

简王妃就彻底放弃了。

这姑娘的确不像个正常人。

跟她说话,她没有半点正常人的反应。

顾瑾之诊脉完毕,又要看王妃的舌苔。

简王妃这次没有二话,让她看了。

看完之后,顾瑾之照例说了些鼓励她的话:“已经快痊愈了。再吃几剂药巩固下病情。”

简王妃点点头。

顾瑾之就从小佛堂出来了。

简王和世子爷夫妻等人正等得焦急。

“怎么这样久?”抢先开口的,是个焦急的女声。她声音清脆婉转,说话又急,顾瑾之就看向了她。

这女子,跟世子妃年纪相差无几,梳着低髻,头上没有任何金银,一支简单的木簪绾发。身上着藕荷色提花褙子,银白色素面细葛布长裙。

脂粉不施,素面朝天,打扮得非常朴实。

这王府里,一个体面的管事妈妈都比她的穿戴好。

看她穿成这样,应该是和离归宁的思柔郡主…

顾瑾之没见过思柔郡主,第一次听说她的名字,还是宋盼儿跟顾瑾之说,思柔郡主跟她说宁家的八卦。

所以,顾瑾之对她的第一印象,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子。

如今,虽然素净,她脸上也没有阴郁,非常紧张她母亲的病,紧紧逼问着顾瑾之。

顾瑾之这些念头在心底转了下,道:“王妃跟我说了点旧事,所以耽误了。”她把王妃讲述婚礼的过程,说给了简王等人听。

简王、世子爷夫妻和思柔郡主都莫名其妙。

“说这些,做什么?”世子妃没忍住,问。

顾瑾之道:“不知道。我的愚见是王妃不太想瞧病,所以顾左右而言他,希望我识趣,自己先开。我不太识趣,王妃也没说什么,让我诊脉了。她恢复得很好。”

简王等人皆大大松了口气。

王妃抵触大夫的这个行为,身为丈夫的简王、身为儿女的世子爷和思柔郡主都不明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