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东宫里,礼乐相迎。

太子着太子冕服,正位端坐,接受朱仲钧和顾瑾之的四拜礼。

礼成,太子赏赐礼物给顾瑾之。

顾瑾之接受,又行两拜礼。

所有的礼仪都完成。

太子撤了正坐,引顾瑾之和朱仲钧到偏殿说话。

“六叔大喜。”太子私下里,对朱仲钧笑道。“今年六叔喜事连连。既身子好了,又成家立业。侄儿给六叔贺喜。”

“谢太子。”朱仲钧道。

“听闻六叔小时候武艺超群,师傅们经常说起。如今六叔回京,也鲜有空闲等侄儿这儿登门。以后往里往常。咱们切磋切磋。”太子又道。

他的口吻非常成熟。

和一年前的那个小孩子相比,如今的太子爷,换了个面孔。

朱仲钧笑了又笑,恭恭敬敬接了太子的每句话。

“…时辰不早,六婶还要回门,侄儿不虚留六叔、六婶。”太子笑着端了茶。

顾瑾之和朱仲钧起身告辞。

从东宫出来,亲王的象辂早已听在午门。

朱仲钧带着顾瑾之,到了午门口,乘坐象辂。

八匹马拉着的象辂,过了御桥。一路到了承天门。

过了承天门。就出了皇城。

仪仗清道。红毯从紫禁城门口,一路铺到了顾家。

不少百姓拦道围观。

吵吵闹闹的,象辂缓慢往顾家而去。

象辂是个像小房子的马车。非常的宽敞。

顾瑾之和朱仲钧坐在车里,朱仲钧就跟顾瑾之感叹太子:“…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我才一年没见那孩子,他大变样。如今真有点少年老成,很有太子的模样。”

顾瑾之笑了笑,道:“谭家是下了功夫的。”

而后又想起自己的四姐夫袁裕业,现在做了太子的讲师,顾瑾之心头闪过些许异样。

曾经对袁裕业的好感,这几年都消耗得一干二净。

袁裕业应该是对顾家诸多不满的。

不知道他背地里偷偷投靠谭家没有…

“…太子的几个讲师里,有一个是我四姐夫。”顾瑾之道。

朱仲钧笑了笑。道:“你大伯安排进去的人?”

“谁知道他现在是谁的人呢?”顾瑾之道。

朱仲钧不解。

顾瑾之笑了笑,也没有多说什么。

亲王妃回门,回门礼在辰时就送到了顾家。

宋盼儿一边拿着礼单看,打发时间,一边等着顾瑾之。

她看着礼单:花银三百两、杂色紵丝三十二疋、北羊四只、酒四十瓶、果四合、壶瓶一对、酒注一对、盂子一对、贽礼盘二面、盘盏二副、托里胡桃木碗四个、楞边胡桃木托子四个、托里胡桃木钟子一对、撒盏一对、葫芦盘盏一副、茶匙一双、匙一双、箸二双、汁瓶二对、茶瓶一对、汤鼓四个、按酒楪一十二个、果楪一十二个、菜楪一十二个、朱红戗金大托盘二面、朱红戗金馒头肉盘四个、小车子一乘、四角铜凤四个、红紵丝车衣一副、顶裙沥水顶里紫罗带全锦坐褥一个、黄绵布骨子黄绢里绵花装红平罗车衣一副、顶裙沥水顶里绢紫罗带全、锦靠褥二个、绿紵丝边黄绵布骨子黄绢里绵花装红素油绢雨衣一副、红油仪仗木架二座…

这些东西,宋盼儿看在眼里,根本没过心,唇角却堆满了笑。

身为母亲,她是不敢乱猜疑顾瑾之的。

可安排了回门,足见这桩婚事成功了。

上次的失踪,对顾瑾之的婚事没有影响,最开心非宋盼儿莫属。

才两天不见,她度日如年,只等顾瑾之回来团聚。

到了巳时,回门的尚未到,顾家众人却都来齐了。

大夫人、二夫人带着大奶奶、三奶奶、五姑娘、惜姐儿、怋姐儿先到的;而后,嫁到唐家的二姑娘顾玥之也到了;四姑娘顾珊之是最后才到的。

看到大夫人和二夫人,顾珊之有点不自然。

她只是站到了三奶奶夏氏身边。

她们妯娌俩最是亲密。

到了巳正,仪仗终于到了。

顾家众人纷纷到了正厅。

按礼,顾延臻出正厅,迎接顾瑾之和朱仲钧。而后,朱仲钧先行,顾延臻随后,顾瑾之最后。

到了正厅,朱仲钧先给顾瑾之的父母跪下行四拜礼。

顾瑾之的父母要站着受礼。

朱仲钧行礼毕,顾瑾之的父母要回两拜。

拜毕,朱仲钧坐正中。

顾家其他人都要给朱仲钧行四拜礼。

朱仲钧坐着受礼。

礼毕之后,顾瑾之才进入正厅。

顾延臻和宋盼儿坐着,受顾瑾之的四拜礼,不会答礼。

顾瑾之四拜礼之后,顾家其他人不用给顾瑾之行拜礼,彼此家礼即可。

第346节写信

回门行了礼,众人进了内宅,顾家没有置办酒席,仅仅是薄茶待庐阳王。

上房的东次间见,庐阳王主座,大伯顾延韬陪坐。

沿炕一排的太师椅上,顾延臻坐了首位,宋盼儿次之,顾瑾之再次之;二伯、大伯母、二伯母顺次之。

剩下的人,纷纷端了锦杌,就地乱坐了一通。

屋子里挤满了人。

大家说了一会儿话,大伯母就笑着起身,对众人道:“老三家这园子,原本是预备给长公主的,造得精巧无双。我带着你们瞧瞧去。”

这是要把众人引出去,给顾瑾之和庐阳王一个歇息的机会,也让顾瑾之和父母亲近亲近。

大家都明白,起身跟着大伯母出去了。

屋子里就只剩下顾延臻夫妻、朱仲钧夫妻和大伯顾延韬。

等人都走了,顾延韬就问庐阳王:“这些日子,皇上圣体安康,太后凤体祥和?”

庐阳王道:“是,都好。”

顾延韬欣慰点点头,又问顾瑾之:“在宫里见到了娘娘么?”

顾瑾之说见到了。

她还把德妃说三公主坐到花盆里装桂花树那件事,告诉了大家听。

宋盼儿笑。

大伯和顾延臻也忍俊不禁。

“…娘娘什么都好,三公主也好。”顾瑾之最后道。

大伯点点头,道:“久不在朝,我甚是想念陛下。”

说罢。有点唏嘘。

朱仲钧忙道:“皇兄也时刻惦记着您。朝中政务繁忙,皇兄时有感叹:若是顾阁老在朝,朕岂会这般捉襟见肘?这是皇兄的原话,我半字不撒谎的。”

“陛下谬赞了。”顾延韬朝着紫禁城的方向拱了拱手。而后又问顾延臻,“…老爷子的书房,有人打扫么?我想去拿些东西。”

他也要借故出去。

顾延臻道:“画琴一直在照看。”

画琴是老爷子生前的小厮。

顾延韬点点头,起身走了。

顾延臻送他出了院门。

屋子里没了外人。

宋盼儿就不顾忌什么,起身坐到了顾瑾之身边,拉着她的手,反复搓揉道:“在宫里吃得好不好,歇得还安稳,择床么?”

说着,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

“娘。我都好。”顾瑾之反握住了母亲的话。

看着宋盼儿就要落泪的样子。顾瑾之的心先酸了一半。自己的眼眶也湿了。

这才几日不见啊?

怎么感觉离别了很久?

“娘瞧着你瘦了…”宋盼儿道。

一语刚出,泪珠儿就滚落下来。

母女俩抱头哭了一回。

顾延臻送完了大伯,又回来。看到顾瑾之和宋盼儿哭了。他也唏嘘。

朱仲钧撇了撇头。

哭了片刻,宋盼儿忙道:“快别哭。大喜的日子,应该高高兴兴的。若是不在孝期,今日就要请了满家子亲戚,来热闹热闹。如今,冷冷清清的,只有家里这么几个人,委屈你们…”

“什么委屈?”顾瑾之带着鼻音,笑道,“一家人才贴心。请了那么多不熟悉的。疲于应对,有什么真情?”

宋盼儿欣慰一笑,拍了拍她的手。

朱仲钧也忙道:“岳母,这样甚好。”

宋盼儿笑,又对朱仲钧道:“王爷打小就在我们家,一个女婿半个儿,我们都当你是自家孩子。今日,我要跟王爷说句心底话:我和你岳父这一生,就只有瑾姐儿这么一个闺女,养得比儿子还有精贵,往后她到您府上服侍王爷,有什么不到之处,王爷多担待…”

朱仲钧听了,正要说他一定会好好对顾瑾之的,就听到宋盼儿继续道:“…她若是不好,王爷骂她就是了,别打她…”

说到最后,鼻子一酸,声音又变成了哭腔。

明知朱仲钧不会动手打顾瑾之的,宋盼儿仍是说了这么一句。

顾瑾之好不容易收敛的眼泪,顿时滚将下来。

千言万语,都抵不过这一句里头的深情。

顾瑾之又依偎在母亲怀里,哭了起来。

出阁那天,礼仪太多,没时间哭嫁。

今日把眼泪都补了回来。

朱仲钧忙站起身,对宋盼儿道:“岳母宽心。小婿起誓,自此后,敬重瑾姐儿,别说打,就是重话也没有一句。”

宋盼儿含泪点头,让朱仲钧坐下。

朱仲钧这才坐了回去。

顾瑾之犹在抹泪。

正悲伤难抑的时候,出去的煊哥儿和琇哥儿又进来了。

两人给父亲问安,又给朱仲钧和顾瑾之请安,这才站在地下。

顾瑾之抹了眼角,冲煊哥儿和琇哥儿招手:“过来,到七姐跟前来。”

琇哥儿看了煊哥儿一眼。

煊哥儿就不顾了,一下子扑在顾瑾之怀里。

顾瑾之接住了他,紧紧搂着他。

“七姐,你还走吗?”煊哥儿问顾瑾之,“往后都住在家里么?”

顾瑾之不知如何回答。

顾延臻就咳了咳,道:“煊哥儿。”

煊哥儿知道自己失态,松开了顾瑾之,站直了身子,眼睛红红的,看着顾瑾之。

他的问题,顾瑾之不知如何回答,一时间哑口。

琇哥儿则远远站着,有点生疏。

宋盼儿冲煊哥儿招手,道:“你过来。”

煊哥儿就走到了母亲身边。

宋盼儿如实相告:“…七姐是出阁了,往后不住在家里。”

煊哥儿匾着嘴巴,很是委屈。

这个时候,大伯母带着众人回来了。

说了片刻的话。快到了午膳时辰,大家起身告辞。

宋盼儿也起身,亲自去安排午膳。

顾瑾之和朱仲钧留在顾宅用了饭。

饭后,朱仲钧陪着顾延臻闲聊。顾瑾之则和母亲在内室,说着体己话儿。

“祝妈妈她们,早已去了庐州。等你到庐州的时候,她们照样服侍你。”宋盼儿道。

顾瑾之点头:“娘,您别担心。我这么大的人,难道不能照顾自己么?”

而后,她悄声对宋盼儿道,“若是有了身子,前三个月正是不稳的时候,太后岂会舍得我车马劳顿去庐州?我累着不要紧。若是伤了孩子…只怕会留我的。这一留。就是一年半载了。”

宋盼儿眼睛大亮。

顾瑾之心里却发苦。

她和朱仲钧。新婚之夜都没有做完就停下了,根本不可能受孕。不知第二次是什么时候。

要想借着怀孕不走,下个月就必须要有动静了。

想到这里。顾瑾之后背一阵寒意。

心里的恶心感,顿时就涌上了,怎么都控制不住。

宋盼儿却没有留意到顾瑾之脸上浅浅的变化。

她笑着道:“正是这话。你要争气些。若是有了身孕,就能留大半年。没有生了孩子就走的,至少得歇个一年。这么一来,就能在京里两年了。”

顾瑾之笑着,附和宋盼儿的话。

宋盼儿顿时就开心不少。

顾瑾之不由打趣她:“娘,您当初嫁到京城的时候,外祖母也这样舍不得您吗?”

“那时候你外祖母都过世五六年了。”宋盼儿道,“若是她在。自然也是哭得死去活来的。”

顾瑾之不妨,说了这么的错话。

她忙把话题转了过来。

“…娘,我想过秦叔叔写封信,您派个人送过去。”顾瑾之突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