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仲钧知道,假如他不出手,他一直隐忍,想用其他更妥当的方法收拾谭宥,他能做到,可顾瑾之心里会怪他。

依着顾瑾之的修养,她不会说出口,但是在她心底最深处,她会觉得朱仲钧是为了保全自己,不肯替她拼命。

所以,朱仲钧去拼命了。

他当然想杀掉谭宥。

万一杀不了,至少让顾瑾之知道,他愿意为了妻子而拼命,可以不顾一切去保护她,为她流血。

前世的经验告诉他,他的爱意如果不用最极端的方式表达,顾瑾之是不会明白的。

她心里的秘密,也不会告诉他的。

最终,那些秘密,还是会成为她的隐疾。

那些隐疾,会要了他们婚姻的命。

朱仲钧不想再和顾瑾之貌合神离。他想和顾瑾之好好过日子,做对恩爱夫妻。他也是考虑了良久,才决定出手,收买蒙古游兵去对付谭宥。

蒙古游兵的存在,在西北边防驻守过的人可能知道。除此之外,不会有人知晓有蒙古游兵这股子势力。

朱仲钧也是从后世的书上了解到的。

那批蒙古游兵,谭宥是查不到他们的身份的。他还能去边关找人来验尸不成?

哪怕他查到了,他能怀疑到朱仲钧身上的可能性也很小,毕竟朱仲钧没有在西北从军。

虽然最后受了重伤,朱仲钧这次出手的目的还是达到了。

顾瑾之对他坦言相告了,虽然她没有说全。

第三更。真的是太晚了,都到早上了。好了我去睡了,么么大家。

第363节 挽留

这场暴雪,比预想得还要严重,一连下了三日三夜,出门的积雪能淹没到腰上。

近几十年,京里也没有这样的大雪。

付家庄的房舍,很多都是老房子了,屋脊墙壁没那么结实,不少人家房舍被压塌,顾辰之和林翊搭建的两间茅草棚也塌了。

像牲畜的棚舍,更是倒了很多,不少牛羊马匹被压死。

顾家祖宅也有些年景了。只是,一开始建房子的时候,正是顾家最兴旺的时候,横梁用的是最好的木头,又保养得不错,几乎没有坍塌的。

“…等雪停了,再盖一间。”林翊比较心疼他的草棚,去看了一回,全部被雪埋了。他看着很不舍,转脸对顾辰之道。

顾辰之笑起来:“还盖?过不了几个月,就该回去了…”

林翊微微沉默。

顾辰之看出端倪,问他:“你想留在这里?”

林翊没有立刻接话,他报以微笑回答。

顾辰之想到了凌大夫。

凌大夫这一死,付家庄这附近的十里八乡,连个赤脚大夫都没有。百姓生了病,除了自己扛着,就是求神拜佛…

林翊想留下来,做个赤脚大夫,解百姓疾苦,顾辰之是很赞同的。

他又觉得可惜。

林翊是良师益友,顾辰之非常尊重他。顾辰之回城里,肯定会再开药铺的,假如林翊能跟过去帮忙,顾辰之感激不尽。

但林翊留下来。对百姓又有益处,顾辰之的话就没有往深处说。

头顶鹅毛大雪纷飞,处处银装素裹,也不知何日才能停歇。

弟兄二人往回走,不过几步就到了顾家祖宅。

进了内院,只见正屋烧了炕,烧了暖炉。

热炕上铺着锦被,腿伤未愈的朱仲钧半躺在炕上,眼睛满含柔情看着顾瑾之。而顾瑾之。正在和丫鬟们做针线,口里有一茬没一茬和朱仲钧说话。

任谁都看得出,朱仲钧非常爱顾瑾之。

顾辰之和林翊相视一笑,进了屋子。

顾瑾之听到脚步声,忙放下针线,带着丫鬟亲自舀了热腾腾的水。给顾辰之和林翊洗脸。

“草棚倒了吗?”顾瑾之问大哥。

顾辰之笑道:“这么大的雪,草棚又没有横梁,能不倒?好在咱们没什么东西在里头,只有几张桌子板凳。等雪停了,看看搬出来还能不能用…”

哪有半分侯府大公子的口气?跟乡下小农似的,那么珍惜东西。

顾瑾之忍俊不禁。笑道:“大哥过得这样节省,大伯、大伯母和大嫂知道了。只怕要心酸的。”

“颗颗粒粒都是用双手换来的,能节省就节省些,也不丢人。”顾辰之笑道,“我爹知道,只有高兴的份…”

朱仲钧也笑。

他觉得像顾辰之这等身份的衙内,可以在京城横行霸道的。谁能想到,顾辰之在乡下住茅草棚。粗茶淡饭,几张桌椅也心疼不已?

林翊看了眼顾辰之。目露笑意。

洗脸完毕,丫鬟秋雨端了茶上来。

顾辰之和林翊坐到了太师椅上,问顾瑾之和朱仲钧:“刚刚你们聊什么?”

“…京城都这么大的雪,塞北只怕更大。今年又有牛马羊要冻死。塞外的百姓没有五行八作,只养些牛羊马匹跟咱们交易。冻死了牲畜,他们没法子过活,又要入关抢劫。况且居庸关前不久地龙翻身,不知工事建好了不曾,能不能蒙古人。”顾瑾之把她和朱仲钧的话题,告诉了顾辰之和林翊。

等她说完,顾辰之已经一脸沉重。

顾瑾之的话,说中了大家的担忧。

今年真是流年不利。

“安南国才有胜仗,正是士气大振之际,我倒是觉得不必担忧。”朱仲钧见顾辰之和林翊没有话顾瑾之的话,就帮着打了个圆场。

林翊笑了笑。

顾辰之则叹了口气。

正到了午膳的时辰。

大家用了午膳,外头就有人来请林翊和顾辰之。

庄子西头有人被掉下来的梁子砸了,尖锐的木桩钉入肩膀,一拔就喷血,家里人无计可施。

林翊听说,忙和顾辰之背了药箱,出门去了。

“这两日,庄子上总有人受伤。”顾瑾之感叹,“这场雪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停…”

她正在念叨着,又有丫鬟进来,说城里派了马车来了,有个小子在外头等着,要进来给王妃请安。

“是谁?”顾瑾之问。

“是司笺。”小丫鬟回答。

顾瑾之忙让请进来。

片刻,司笺快步走了进来。他带着斗笠,穿着蓑衣,脚上却是一双长靴,尽管已经湿透了。

他跪下给顾瑾之行礼,就说明了来意:“这么大的雪,夫人怕乡下米粮菜蔬不够吃的,就小的送了些来,马车已经停在外院了…”

顾瑾之大喜。

“送了多少?”她问司笺。

“有半车的白菜,两扇猪肉,二十只活鸡、二十只活鸭、五只野山鸡、一大块野猪肉。”司笺一一回答,口齿清晰,说起话来不结巴,分外流利,“还有一车米和面,一车炭。”

顾瑾之含笑点头,笑着道:“辛苦你们,冒雪送过来。”而后又问,“家里都好?”

“十一少爷有点风寒咳嗽,其余都好。”司笺回答。

小十一从小就体弱多病。

一变天,小十一就要风寒感冒,顾瑾之也没放在心上。

她点点头,喊了海棠:“去取些碎银子来,赏给司笺和一路过的小子们打酒吃。”

海棠道是。

司笺忙跪下谢恩:“我替小子们谢王妃赏。”

顾瑾之摆摆手。让他起身。

海棠很快就拿了钱出来。

她先将一块二两的碎银子交到司笺手里,笑着道:“这二两碎银子,你置办些酒水、买些几斤熟鸡和熟肉,给小子们吃。这一吊钱,你自己打酒吃。”

司笺道多谢海棠姐姐,又谢了一回顾瑾之。

顾瑾之就道:“把东西卸了,你们早些赶回去,免叫夫人担心。替我们请安,就说我和王爷都好。再过些日子就回城,夫人勿记挂。”

司笺一一记下。

他转身去了。

等司笺走后,朱仲钧笑着道:“这小子当初在药铺的时候,我看着他就不错。如今更好。他是你的陪房吧?”

顾瑾之点头:“是的。”

“以后到了庐州,给我使唤如何?”朱仲钧问。

“好啊。”顾瑾之笑道,“庐州那个寄绮。你给我使唤…”

朱仲钧失笑。

顾瑾之这语气,跟吃醋似的,让朱仲钧很开心。

而后,他正色道:“那个寄绮,来历不干净。放在你身边,你对付她。岂不是烦心?还是留给我使唤吧。”

顾瑾之故意板了脸,道:“这是舍不得么?”

“嗯。”朱仲钧点头。笑道,“舍不得你操心…”

顾瑾之哈哈笑。

她展眉微笑的样子,似有阳光照在她脸上,朱仲钧的心田也宛如骄阳普照,温暖又明亮。

他以为再也见不到顾瑾之这样的笑。

思及此,眼睛发热。

碰到顾瑾之的问题,他就多愁善感。

他微微撇开眼。收敛好自己的情绪。

到了半下午,雪终于停歇了。

李婶带着她的儿媳妇和丫头进来。说要回去收拾收拾屋子,看看能不能弄出个小草棚,先住下。

顾瑾之佯作不悦,道:“您也太客气了。春上我在这里,您时常送些菜蔬给我,我也没跟您虚套。如今举手之劳,您却就这样客气,分明就是小瞧了我,当我是个冷面冷心的。化雪更冷,草棚怎么住,岂不是要冻死人?

若是还记得往日交情,就安心住下,等这雪化尽了,把房子修葺好了再回去。我和王爷要回城过年,大少爷和林先生却要留下。你们大家一处过年,他们两个,也有人准备热菜热饭,吃得团圆饭,你们也方便,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顾瑾之要留李婶一家人到过年。

李婶见她分外真诚,又说了这么一席话,再推辞显得虚假。

他们一家人的确没地方安身。

李婶带着她儿媳妇和女儿们,跪下给顾瑾之磕头,谢了顾瑾之的大恩。

“您做得菜饭好吃,王爷吃得喜欢。我们在这里,您就劳累给我们做几日饭,我和王爷心里感激不尽。”顾瑾之又道。

李婶连忙道是。

她就等于在顾家祖宅做工了。

顾瑾之没提给她工钱的事。

说定之后,李婶带着孩子们出去了。

顾瑾之回了里屋。

她打算坐下和海棠、秋雨做些针线,怎奈太冷了,又见炕上烧得暖和极了,她也想上炕。

“海棠,你留意外头,有人进来说一声。”顾瑾之对海棠道。

乡下到底不同于在顾家的时候,夫妻俩白日对头坐在炕上,总有点不妥。

海棠道是。

顾瑾之就钻到了炕上的锦被里。

她坐在另一头取暖。

海棠问她:“王妃要看什么书?”海棠从家里来的时候,把顾瑾之搁在床头的两本医案带了过来。

顾瑾之笑道:“不拘哪一本拿给我就是…”

海棠就拿了本给她。

朱仲钧坐着坐着,就睡着了。

屋子里静悄悄的。

“…王妃,酉初一刻了,摆膳吗?”海棠突然出声,打破了屋子里的沉寂。

顾瑾之抬头,见紧闭的窗牖里透进来敞亮的光,还以为时辰尚早。听海棠这么一说,想着外头都是雪光,映衬在窗户纸上,才如此明亮的。

“这么晚了,大少爷和林先生回来了吗?”顾瑾之问。

海棠摇头,道:“外头说没有…”

顾瑾之眉头蹙了蹙。

第364节 勒索

顾辰之和林翊出去两个多时辰了。

庄子里难道砸伤了很多人?

“怎么去了这么久?”顾瑾之嘀咕了一句,喊了海棠,对她道,“你出去吩咐一声,让石仓带着人去找找。若是还有病家,就等着;若是闲坐,叫大少爷和林先生回来吃饭。”

海棠道是。

她快步走了出去。

很快,她又回来,对顾瑾之道:“已经吩咐下了,王妃…”

顾瑾之点头,又喊了秋雨,让她去厨房交代,等大少爷和林先生回来再开饭,饭菜别凉了。

秋雨领命而去。

顾瑾之问朱仲钧:“等一等没关系吧?”

朱仲钧笑了笑,道:“我又不饿,等等吧。”

顾瑾之又坐回去看书。

约莫过了一刻钟,二门上的小丫鬟又进来回禀。

海棠出去,问什么事。

“王妃,石仓说大少爷和林先生不在庄子西头。下午来找大少爷和林先生看病的人家说,他们不过两柱香的功夫,就止住了血,然后走了。石仓沿路问了问,有人看到大少爷和林先生出了庄子,说是去凌家庄给凌大夫上柱香…”海棠问明白了,进来说道。

上次李婶说凌大夫死得可怜,顾辰之等人皆有恻隐之心。

今天又是凌大夫停灵的最后一天。

顾辰之和林翊两人念着有点薄交,就冒雪去上香。祭拜祭拜。

顾瑾之想,这个时辰也该回来了,外头天都要黑了。乡间的路,又是大雪天,黑了天就更加不好走的,那两人怎么还不见影儿?

“那去凌家庄找找…”顾瑾之对海棠道,“天都快黑了,外头又是这种天气。凌家庄里这里有好几里路,别是路上滑了。”

海棠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