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忘记定时间了--幸好今天发现的早,先更一章,六点左右还有更~~~大家可以一起来猜剧情啦,咱们都别走寻常路好吗~~~继续求收藏求推荐,爱你们,么么哒。

第27章 端倪

生计倒是不要紧,李嬷嬷说过的,以后会把他们一家都安排在长宁郡主在江南的庄子上,让他们能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要紧的是娘的病,娘她的哮喘很严重,若是真的能有好大夫…秋韵咬着唇,很是挣扎。

卫安上一辈子跟安和公主和彭凌薇打了一辈子交道,斗了一辈子心眼,早已经修炼的如火纯清,如何看人,如何抓人软肋,如何对症下药,都心知肚明,看秋韵这模样,就轻声道:“只是不知道你们以后在哪里住着?若是离得近,我倒是可以趁着这次堂会求一求外祖母…”

衍圣公家的堂会,为数不多的朝中仅存的超品诰命都请了,镇南王妃是会给他们这个面子的。

秋韵不知道卫安怎么能这样体贴周到,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多谢小姐大恩大德…”她是个别人不要的弃婴,大冬天的被人扔在雪地里,要不是养父母发现了她,她早就被冻死了,别的事她都能拒绝,可是事关养父母的,她就算是死,也不能放弃一丝机会。

卫安浅笑着摇头,听她说了个地址,回头让蓝禾记下来,又有些为难:“可你知道,我向来是不受母亲喜欢的,李嬷嬷她要是知道了,肯定要告诉母亲…”

秋韵心里一突,抬眼看了卫安一眼,见她一脸为难和难过,忙摇头摆手:“奴婢知道,奴婢知道…当初清荷姐姐就是多说了一句话就被撵出去了,我不敢乱说话的,您放心。”

清荷…?卫安不大记得了,好奇的问她:“清荷是谁?”

她如今才想起来,汪嬷嬷也说是在自己八个多月的时候才来的身边伺候自己,那之前呢?那之前伺候她的奶娘和丫头们呢?

秋韵擦了擦脸上眼泪,有些懵懂,却又恨不得在卫安跟前极尽所能的表达自己的忠心和真心:“就是…就是郡主身边的大丫头,很有体面的,在您身边当大丫头,我和春云夏雨几个都是她带出来的,只是后来她在您跟前说了不该说的话…”

卫安忽而觉得自己的人生好像并没有自己想象当中的那么简单,她原本以为死过一次之后再重来,她的人生轨迹应当已经很是明了清楚-----改正错处,努力同父母修补好关系,避开渣男,一辈子顺顺当当的。

可是好像不是这样。

她的母亲长宁郡主从她还是个婴儿的时候就已经对她很嫌弃了,就如同汪嬷嬷说的那样,她高烧的时候也看不见长宁郡主的影子,有一次长宁郡主来看她,她哭的厉害,长宁郡主就把她的脸都挠花了,她哭的撕心裂肺,连老镇南王妃也被引过来了…

还有清荷,她到底说了什么,才会瞬间失势被赶走?

李嬷嬷同秋韵又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端坐在桌子面前,人还看着秋韵,思绪却飘得很远,好像只剩下了一副躯壳留在这里,直到蓝禾轻轻的俯身在她跟前喊了一声七小姐,她才又重新抬起头来。

“秋韵,我昨晚半夜起来了。”她看着秋韵手一抖差点没拿住手里的包袱,一向甜糯得如同蜂蜜一般的声音放软了一些,循循善诱:“你能不能告诉我一声,你当时为什么跟李嬷嬷出去?我在窗户旁边看见了的,你同李嬷嬷出去了…”

她一双漆黑如墨的眼睛紧盯着秋韵不放,声音也绷得紧紧的,带着些哽咽:“是不是母亲因为普慈庵的事情生了我的气?我…”

秋韵原先的害怕去了七八分,看见卫安哭,不知道为什么觉得自己心里也难受的很,连忙摇头。

卫安就紧跟着又道:“我不舍得你,秋韵…我听汪嬷嬷说,你家里情形不好,你在我身边虽然受气,可是至少衣食无忧,月银和赏钱还能省下来给你母亲治病给你弟弟上学,可是一旦出去了,你们怎么过下去呢?李嬷嬷她给你想好以后怎么办了吗?”

秋韵被卫安这一哭给哭懵了,要她相信卫安这眼泪是为着舍不得她而流,实在有些艰难,可是卫安实在太会说话了,她脑子被搅合得有些糊涂,仔细思索了一阵才明白过来卫安话里隐藏的深意。

先是抛出能治她母亲病的大夫,然后跟她说舍不得自己,再层层递进说到李嬷嬷未必可靠…七小姐…好重的心机啊!

她有些毛骨悚然,卫安已经知道她跟李嬷嬷出去过的事,她给的这些好处,只是来换自己的投靠。

而自己如果不说…

如果不说?

卫安轻轻的在桌上敲了敲:“我是很想知道李嬷嬷到底跟你做了什么的…我很疑惑为什么母亲不喜欢我,觉得李嬷嬷要同我的贴身丫头勾结,大约同我母亲脱不了关系。若是你实在不肯告诉我,我大约就只能去找祖母了…”

卫老太太最不喜欢长宁郡主!

而且一旦惊动了旁人,那李嬷嬷肯定要跟对付清荷一样先来灭她的口!

她根本就没有不说的权力,说了,如同卫安说的那样,卫安还能给她想个别的法子安身立命,治她母亲的病,最不济也能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不叫李嬷嬷知道她已经吐了口,可是如果不说,她就只有死路一条,甚至还可能连累家人。

她匍匐在地上,心跳如擂鼓,紧紧抱着怀里的包袱,如同竹筒倒豆子一样把李嬷嬷要她做的事都说出来:“我也不知道那根骨头是干什么用的…”她极害怕:“可我没敢怎么样您,就是偷偷拿绣花针在您指头上刺了一下,是趁着您睡着的时候,没伤着您的…”

卫安不是不经世事的小姑娘,什么糟乌事她都看过听过亲身经历过,拿着根骨头要把她的血滴在上头,看能不能相容,是为了什么,她再清楚不过了。

滴血验亲?!

好啦好啦~~对大家的脑洞真的五体投地,你们赢了!继续求收藏求推荐,卫安和还没出现的男主开始卖萌求票啦~~~

第28章 验证

远在千里之外的长宁郡主并没察觉到自己这番作为会给当事人带来怎样的冲击,她满心欢喜的在花园里的凉亭里坐着,目不转睛的看着不远处正打秋千的女儿。

卫玉珑站在秋千上,小小少女看不清眉眼,身形却美的出奇,隔着假山,长宁郡主也能听见她欢喜的如同银铃一般的笑声。

这是她的女儿,是她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宝贝疙瘩,哭一声就让她难过万分,笑一笑就能令她烦恼尽消的灵丹妙药,她唇角控制不住的上扬,眼睛都在发光。

葛嬷嬷站在亭子底下足足半个时辰,终于还是下定决心预备上二楼去同长宁郡主交差,可脚才刚迈开,不远处的卫玉珑就如同一阵风似地刮了过来,惹得一众丫头婆子跟在后头心惊胆战的喊着姑娘。

长宁郡主更是惊得站了起来,形容大变,几步走到楼梯前,一把捞住了额头上还带着一层薄汗的女儿,少见的出声呵斥她:“跑这么快做什么?要是摔着了留了疤,看你往哪儿哭去…”

卫玉珑半点不怕她,一双杏眼瞪圆了去看她:“当然是往您这儿哭呀!”

长宁郡主拿她没有办法,气的笑起来,拿手指轻轻往她额头上一戳,把她带到桌旁坐下,亲自替她拿了帕子擦汗,又看着她喝了茶解渴,这才笑着问她:“累不累?今天中午叫厨房做了你喜欢吃的荷叶鸡,还有你最爱吃的樟树清汤…”

卫玉珑满足的笑起来,一双眼睛笑的弯成月牙,一转眼瞧见侍立一旁的葛嬷嬷,又惊喜的喊了一声:“嬷嬷回来了?”

葛嬷嬷是长宁郡主的奶娘,如今也已经是将近六十的人了,在长宁郡主跟前向来得力,卫玉珑同她向来很亲近,前些日子葛嬷嬷被长宁郡主派去京城送节礼了,卫玉珑已经两个月没见到她,如今乍然见到,很是欢喜:“外祖母和祖母都好吗?伯父和堂兄堂姐妹们好不好?”说完又停顿一下,满眼期待的望着她:“还有长姐,长姐好吗?她什么时候来豫章?”

卫阳清如今才是头一年来江西,之前他的座师就提醒过他,他大约是要在江西留任一任做满六年的知府才能拔擢的。

既然要留六年,当然该把长女接来,卫阳清之前已经同长宁郡主提过几次了。

卫玉珑转头看向长宁郡主:“母亲,什么时候把长姐接来?我已经一年多没有见到她了…”她说着,有些惆怅:“咱们一家人总是聚不到一处,之前是因为怀了我,您和父亲去沧州的时候不能带着长姐…父亲在沧州就熬了六年…好容易回了京城,咱们又没待多久就随父亲来了豫章…”

她很是苦恼:“我看彭家小三和海家小四都有姐姐,就我没有…”

真是被郡主捧在手心里养大的,半点风浪也没见过,葛嬷嬷满眼都是慈爱的看着卫玉珑,轻声哄她:“这事儿郡主心里自有分寸,您别着急。可别羡慕人家有的,您瞧瞧海家姑娘可有咱们大少爷这么疼妹妹的哥哥?才刚我从前头过来,听说大少爷回来了,还带着一只不知从哪儿弄来的鹦鹉,是彩色的,可漂亮了,听说还会说话…”

卫玉珑眼睛亮亮的站起来:“当真?我要去瞧瞧!”

长宁郡主看了葛嬷嬷一眼,连忙吩咐卫玉珑身边的丫头嬷嬷们都跟紧了,又回头吩咐大丫头书玉:“一同跟着,告诉大少爷,叫他警醒些,别叫鸟儿抓伤了小姐。”

目送着人欢欢喜喜的走了,长宁郡主才转过头,手还扶着栏杆,眼睛却盯着葛嬷嬷问:“怎么样?”

葛嬷嬷就摇了摇头:“对上了…”

对上了?!长宁郡主被这这句话惊得面色煞白,回过神之后就满心都是恼怒,惊怒之下实在有些控制不住,啪嗒一声把桌上价值不菲的一套大观窑出的青花瓷套杯全部扫落在地,保养有度不见纹路的手也不小心被割出了一道血口子。

可她顾不得这些,两只手紧紧攥成拳头,连青筋都凸显出来也没有知觉:“真对上了?!”

葛嬷嬷朝着丫头们摆摆手,看着她们鱼贯下了楼,才上前把长宁郡主握成了拳头的手给掰开,一面叹气一面道:“郡马老早就已经坦荡的告诉过您的…”

“可我总以为他骗我!”长宁郡主在葛嬷嬷面前哭的像个小孩子:“我的孩子怎么会死呢?!怎么会死呢!”

怎么会死呢?她初初怀孕就请了擅长千金科和小儿科的太医来守着,院子里连洒扫的婆子都是粗通些乡村医术的,她保养得宜,她在丈夫的呵护下过的无忧无虑,又远在建州没有婆母碍眼,过的不知多好,她的孩子怎么可能生出来就夭折?!

她不信!卫阳清说一千遍一万遍她也不会信!

她握住葛嬷嬷的手,眼里迸出仇恨的光:“嬷嬷,我要杀了她,我要杀了那个孽种,那是个孽种!”

葛嬷嬷眼皮一跳,阻拦的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长宁郡主就站起来了。

“哪里有这么巧的事?就是书上才有这么巧…不,连书上也不会有这么巧的事…是她骗了五哥,是她骗了五哥的!一定是她杀了我的孩子…”

她抓住葛嬷嬷的衣襟痛哭失声:“嬷嬷!那是我的第一个女儿!那是我的第一个女儿!”

那时候人人都说她肚子扁而圆,一定是个千金,她已经有嫡长子站稳了脚跟,同卫阳清一心一意的期许着这个女孩儿的到来,可是…

她浑身都是汗,揪着葛嬷嬷的手觉得自己也透不过气来:“嬷嬷,我答应过了的,我答应了的,我答应让五哥收养她的孩子,就当,就当我生的是双胎了,一样能掩人耳目的…”

今天三更哦,拼了老命了,求收藏求推荐各种求,然后小小的求下打赏,老规矩啊,单个打赏到和氏璧的加一更…求舵主求塘主,快来承包我的鱼塘啊!!

第29章 厌恶

她死死咬住下嘴唇,咬的嘴唇都开始泛白了也不肯松开,直到被葛嬷嬷心急的摇晃了几下才回神,失魂落魄的垂下头,声音细弱而尖锐:“我分明答应了的…”

这是葛嬷嬷一手带到大,又亲眼看着成家立室生儿育女的孩子,葛嬷嬷眼睛一热,知道卫安的身世在她心里一直是个怎么也解不开的心结,心疼万分的如同过往那般拥住她,一面摩挲她的脸:“郡主别这样想…您想的太吓人了…”

卫阳清就算是对明鱼幼再愧疚,怎么可能会为了明鱼幼扼杀自己的亲生孩子?虎毒还不食子呢,何况卫阳清这样喜欢郡主,更喜欢郡主所生的孩子,她看着泪眼朦胧好似承受不住的长宁郡主,连声劝她:“您忘记了?当初您快要临盆的时候,郡马他多高兴啊?那天他听说您因为暴雨被困在塘山的万安寺里回不来,又惦记着您快生产了,连夜冒着倾盆大雨领着大夫和稳婆一路疾驰而来的…”

长宁郡主不哭了,神智已经全然不见,垂着头半响才讥诮的笑了一声,声音低不可闻:“究竟是来看我的,还是来看明鱼幼的?”

葛嬷嬷悚然而惊,察觉到长宁郡主话中深意,只觉得全身的鸡皮疙瘩都冒起来了。

当初明鱼幼是被郑王困在万安寺的,建州万安寺,向来是有渊源的,多少犯了错的贵族女眷都被往那里送,美其名曰是同菩萨做伴,净化心灵,其实说透了,不过就是让她们伴着青灯古佛了此残生罢了。

明家出了事之后,郑王这个胆小鬼就巴不得把明鱼幼弄死,正好借着死了个小妾的由头说明鱼幼善妒,残害他的子嗣为由,把明鱼幼送去了万安寺。

长宁郡主是因为听了卫阳清的劝才好心去看她的,听说她月份跟自己差不多,却瘦的不成人形,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带了不少东西去了,谁知道原本打算当天去当天回的,莫名却下起了暴雨,暴雨里她身怀六甲不好赶路-----出了不是谁也担待不起。

就只好在万安寺住了几天,这一住,孩子就生了,还就如此凑巧,跟明鱼幼同一天生产。

葛嬷嬷打了个寒噤,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安慰长宁郡主:“不会的不会的,郡主您别多想了…”

长宁郡主没有说话,眼神幽深晦暗,闪着意味不明的光。

若是易地而处,她换成是明鱼幼,未婚夫被人抢了,被迫嫁了个一无是处的凉薄丈夫,还被逼得走投无路,差点儿一尸两命,为了肚子里的孩子,她会不会求一求唯一的希望-----同在建州的表兄?

当然会,而且若是能借着机会把间接害了她一辈子的人也同样拖入痛苦的深渊,那当然就更好了。

“我要杀了她!”长宁郡主目光冷冽,神情冷漠:“让她多活了十年,她照样要下去陪她那个娘亲,她要给我的女儿偿命!”

葛嬷嬷原本还相劝一劝长宁郡主的-----她跟卫阳清的婚事来之不易,当年遭了多少阻力,卫家从上到下就没有赞同的,卫老太爷和卫老太太甚至没有喝她的媳妇茶,等到明家出事,卫老太太更是连见都厌烦见她了,明着告诉她和卫阳清,若是指望着她这个老太太多活几年,就别在她跟前碍眼。

熬了这么多年,才眼见着快熬到头了,这个时候,若是和郡马起了嫌隙…

镇南王府已经不是以前那个镇南王还在的时候的镇南王府了,如今镇南王府也就是老镇南王妃还在隆庆帝跟前有些脸面,承爵的镇南王根本就只是个虚爵,有势力没势力,什么都没有,同长宁郡主的感情也实在一般。

长宁郡主又因为夺了明鱼幼的亲事闹的满城风雨而被人腹诽,她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可是没料到郡主开口,没怪郡马,没怪卫老太太,却只恨上了卫安。

葛嬷嬷松一口气,又提起了一口气:“郡主,您听我一句…事到如今,还是算了吧。说一千道一万,当初老奴是亲自看过了抱出产房的大小姐的,是真的…嘴唇都是乌青的,在您肚子里呆久了…”

她不怕长宁郡主的冷眼,是是实实在在的为了长宁郡主好,轻声道:“没有您想的那样吓人,郡马她也不是这种人呀,只是到底他是个宅心仁厚的人,本来就觉得对不住明家对不起明家小姐,明家小姐又那样苦苦哀求,还拿性命要挟,他就顺势…这些他都跟您说过的呀!”

都说过了的,卫阳清从来也没否认过卫安不是他们的亲生孩子,甚至还纵容长宁郡主对卫安的冷待,长宁郡主想着眼不见心不烦,他也就干脆把卫安留在了京城,这十年来,卫安同他们夫妇相处的时间总共也不超过一个月。

“有些事都是天意,实在怪不了谁。”葛嬷嬷重重的叹口气:“您不喜欢她,还如同以前那样远着她就是了,以后等她年纪到了,再给些嫁妆,把她嫁出去了,也就完了…不必弄的这样血腥…她也不过才是个孩子,她又不能左右大人们…”

葛嬷嬷不讨厌卫安,不过是个孩子,一年到头都见不上一面的,就算是被养的骄纵跋扈,可是说的难听点,还不是因为有人生没人养,没人教?

何况她再讨人厌,也只是个什么都做不了的孩子,伤不了任何人。

就譬如此刻,只要长宁郡主动动念,她的一生就几乎注定了。

长宁郡主没听进去,女人全心全意投入一段感情,爱上一个男人的时候,会原谅他的任何错误,给他不符合自己心意的所有行为找借口。

就如同现在,她不恨卫阳清,一点都不恨,只恨明鱼幼和原本就不该来这世上的卫安。

大概九点左右更新第三章 ,继续求收藏求推荐啦…

第30章 报复

夏日的豫章格外的热,闷热的天气叫人半点不动弹也汗湿了衣裳,地上的花草也被晒得蔫蔫的没有生机,长宁郡主盯着底下的花草看了一眼,忽然站了起来。

葛嬷嬷吓了一跳,忙不迭的冲上去抱她:“郡主,您可别…”

长宁郡主哭了一阵又吼了一阵,向来娇软的嗓音都哑了,眼底是一片看不到底的暗沉,顿了半天溢出一声冷笑:“我别什么?”她反身看着葛嬷嬷,面上半点情绪也不露出来,如同谈论的不过是一只蝼蚁的生死:“她不是我亲生的,她娘害死了我女儿!就算我女儿真的是在娘胎里憋死的,那也是她命硬,那也是明鱼幼和她命硬,克死了我女儿!”

她想着那些替女儿缝制的小衣裳,替女儿准备的屋子,眼泪毫无预兆的又溢满了眼眶:“我辛辛苦苦怀胎十月,可我女儿死了,明鱼幼的女儿却还活着!明鱼幼还要我替她养!我是杀了明家全家吗?!明鱼幼凭什么让我替她养女儿?!”

明鱼幼凭什么?!

她不过就是一心想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而已,难道这也错了吗?!卫老太太对她冷眼相待也就算了,母亲也责怪她也就算了,为什么老天还要夺走她的女儿?!

葛嬷嬷知道自家郡主的性子,落枕难忘终其一生也就生了这么一个女儿,向来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宝贝的不得了,旁的事都能忍,就是不能叫女儿受了半点委屈。

长安长公主当年跟长宁郡主起了争执,他也要专程到圣人跟前争个高低。

圣人同老镇南王感情非同寻常,性子又宽厚,也就一笑了之罢了,为了安抚老镇南王,还专程把他的宝贝疙瘩封了郡主,收了她当义女。

这样金尊玉贵千娇万宠养大的女孩儿,性子怎么能不娇纵?心心念念挂在心尖上的少年郎,家世匹配人才品貌也都相得益彰,偏偏只是定了亲。

她怎么能让?怎么肯让?用尽了一切办法要老镇南王成全她。

老镇南王没办法,放下老脸去同卫老太爷和卫老太太说,却又无功而返。

长宁郡主就一根绳子要吊死,吓得老镇南王腿都打颤,他老了,不是当年驰骋疆场所向披靡的将军了,膝下就这么一点血脉,破了点皮也要心疼,怎么可能忍心看着她去死?

于是去求了圣人。

圣人没有立即就准,他是知道明家同卫家有婚约的,先问卫家的意思。

卫家也是不肯的,可偏偏卫阳清年少气盛,听说郡主为了他寻死,自己一封信写去了云南明家,明家得了消息,半刻也不耽误,立即就来人要接明鱼幼回去。

…都是多年前的往事了,葛嬷嬷垂下头叹息一声,替长宁郡主掰开揉在一起的手:“郡主,可别任性。”她压低了声音:“现在不是先皇那时候了…王爷也去世了…”

换言之,已经不是她为所欲为的时候了。

她现在要是动了卫安,固然是出了一时的气,可是以后呢?

卫老太太不会善罢甘休的。

卫阳清也要同她生出嫌隙。

这天下的人都要指着她的鼻子说上一声毒妇。

隆庆帝可没先皇那样仁慈和善,更没有宽待老臣的心,但凡有,明家也不会满门俱灭了。

“没有必要的事。”葛嬷嬷半眯着眼睛:“就当养了只小猫小狗,不喜欢了,扔在一边就是。犯不着为了她伤心难过。现在也就是老王妃愿意理会她,其他有谁正眼瞧她的?您要是实在不满,就写信同王妃说一说这事儿…她会替您出气的。”

若是连老镇南王妃也知道了卫安不是长宁郡主的亲生女儿,那卫安在这世上就真的是狗不理了,一个人这样活着,孤苦无依,到死都不知道自己心心念念想亲近的亲人其实最想她死,一辈子活在对亲人的求而不得里,还不够叫人消气吗?天大的气也该消了。

长宁郡主偏不,她坚决的摇头冷笑:“不行的…那母亲会怎么想五哥?五哥以后怎么在母亲跟前做人?不行的…”

她单手撑着头很是烦恼:“等一等…再等一等…她怎么配叫卫安这个名字?这是我女儿的名字!”她说着站起身来:“嬷嬷,你去,去把明鱼幼的坟给我…”

葛嬷嬷不明白为什么从前虽然娇纵却善良的主子会变成这副模样,明明想得到的都得到了,明明顺风顺水,怎么还会这样对一件明明早就已经知道了的事大动肝火。

她没动弹,站在原地如同看一个无理取闹的小孩子那样看着长宁郡主:“您瞧,嬷嬷给您说的道理您半点都没听进去,郡马每年都会去祭奠的…您真要同郡马闹一场吗?”

长宁郡主是不敢闹的。

女人的爱同男人的爱不一样。

男人再爱一个女人,过了新鲜劲,得到了也就淡了,时间越久越淡。

而女人不同,女人只会随着时间的增长岁月的流逝和容貌的变化而愈发的陷下去,好像是中途回头,从前的付出都白费了一样。

她们付出的越多,就越难放手,何况这世道对女子尤其苛刻,男子和离修休妻死了妻子,再娶再寻常不过,可就算是律令允许,女子这么做,也是要遭人白眼的,儿女们也要被人指指点点。

卫阳清从前为了她能跟家族对着来,是真的喜欢她,可是再喜欢,也没有阻止他有别的妾室通房,虽然不多,仍旧扎在长宁郡主心上。

她不能没有卫阳清,儿子和女儿也不能没有父亲。

她沉默了又沉默,忍了又忍,终于从喉咙里溢出一声冷笑。

如果现在不能对她做什么,那么,怎么才能最大限度的让自己好过一些,让女儿在地底下能好过一些呢?

有的。

让她看着别的孩子有的东西羡慕嫉妒,却偏偏得不到。

把她接来自己身边,看看自己对别的孩子甚至庶出的孩子们如何宠爱亲近,却唯独对她避如蛇蝎。

这样一点点摧毁人的自尊心和信心,对一个心智未全的孩子来说,才实在是最好的报复。

更完了,三章啊~~~看在新书期我也这么努力的份上,继续求收藏求推荐…

第31章 秘密

卫安还没等到最狠的报复,已经先以惊人的速度消瘦下去,就像是一支极速枯萎的昙花,先前眼里亮闪闪的光熄灭的飞快,整个人萎顿得不成样子。

汪嬷嬷心急如焚,偏偏她家姑娘又是个要强的,问她出了什么事又什么都不肯说,只是见天的往合安院的小佛堂里跑。

她问蓝禾卫安到底在小佛堂做什么,是不是不经意开罪了卫老太太,心里着急的不知如何是好,好容易最近这阵子得了卫老太太一点青眼,日子都好过了许多,眼看着姑娘也重新焕发了生机,整个人越变越好,如果真是得罪了卫老太太…

蓝禾今天没同卫安一同去合安院,可是她知道卫安是去做什么的,对着汪嬷嬷连忙摇头:“不是得罪了老太太,姑娘是去捡佛豆去了…”

不止是捡佛豆,卫安仿佛是在小佛堂里生了根,成天成天的呆在小佛堂里,耐心至极的捡佛豆,捡完了一簸箕又是一簸箕,捡完了佛豆就开始抄经书,短短几天而已,竟然已经抄了四五本经书,每本都抄了三四遍,仿佛永不会疲倦。

她想起卫安的异常是从秋韵说出李嬷嬷拿了骨头要验卫安的血开始,面上有些为难。

虽然汪嬷嬷同卫安关系极亲近,可是小姐都没说的事,必定是有缘由的,她定下神来,很耐心的哄着汪嬷嬷:“姑娘心里有分寸的…老太太最喜欢能静的下心来礼佛的姑娘了…”

卫安不止能静的下心,她简直太能静的下心了。

卫老太太从没见过任何一个这个年纪的小姑娘能在小佛堂一坐就坐一整天的,更没见过不知疲倦的捡着佛豆抄着经书的千金小姐。

就好像…就好像她除了做这些,就不知道做什么了一样。

连当年的明鱼幼也做不到这么心如止水。

事出反常必有妖,卫安这个姑娘,从有小心机却叫人厌烦,从骄纵跋扈却脆弱异常,变成如今这么沉默好似看透世事的样子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

都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好像忽然就变了。

卫老太太透过窗户看着跪在佛前,跪得端正笔直如同一竿翠竹一样的小姑娘,看着她脸上虔诚至极的神情,看着她小小的身子在蒲团上伏下去,不知道为什么,忽然觉得卫安满身都是伤口。

花嬷嬷顺着老太太的目光看过去,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有些酸。

到底是什么样的难事,能把一个小孩子逼到如今这副田地啊。

卫安自己也不知道。

她上一世到死都以为母亲不喜欢自己是因为自己名声太差,是因为自己不够优秀,不够豁达,不够懂事,她其实早就想死了。

早在听见彭凌薇和彭采臣说他们如何利用自己的时候就想死了。

可她没有,她是要死的,可是总想着要替家人报仇。

她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哪里来的毅力,一直同安和公主和彭家的人虚已委蛇,一直对安和公主笑脸相迎,对着彭凌薇伏低做小,一点点耗干了他们的疑心,不动声色的把他们送上了死路,如果不是因为怀揣着对母亲的愧疚对女儿的内疚,她活不到那么久的,或许也就不会再重生了。

可是等她满腹期待满怀欣喜的发现自己重来了一次,想着一定要同母亲很亲近的时候,她却忽然发觉,她母亲怀疑她不是自己的孩子。

这个发现实在太毁天灭地了。

会拿骨头来验,说明长宁郡主已经有了怀疑的对象。

秋韵说她的血是能滴进骨头里去的…那李嬷嬷也一定知道了,那母亲也一定知道了…

她有些想笑,滴血验亲根本就是不准的,上一世她就听彭采臣说过了,滴血验亲全是狗屁,要是想血不相容,加点白矾就是了,若是想血相容,也多的是法子。

可又有点想哭。

母亲怀疑自己不是她的孩子,那说明自己真的有可能不是母亲的孩子-----母亲总不会无凭无据的就怀疑她的身世,总是发现了什么才会这样做。

那她是谁的孩子呢?那根骨头的主人究竟是谁?

如果她不是长宁郡主的孩子,那上一世长宁郡主对她的冷淡也就有了足够的理由了-----谁愿意帮别人养孩子呢?亲疏有别,有血缘的和没有血缘的就是不一样。

可是如果她真的不是长宁郡主的孩子,那为什么上一世长宁郡主发现了她串通彭采臣也还要保住她的性命,还要让她好好活下去?

这不合常理。

她想的头都有些痛了,嗓子里像是塞了一团厚厚的湿棉花,痒的难受堵的难受。

母亲要是知道自己的血能和那根骨头相容,会怎么想她呢?

一定会想,这是个孽种,这是个鸠占鹊巢的孽种吧?

那根骨头的主人又是谁?父亲的通房?姨娘?旧情人?

她觉得自己很想哭,眼泪却一点也掉不出来。

她很努力的想这一世活的光明正大一些,想要做一个好人的。

可是如果她拥有的一切都不是她的。

如果她想爱的,想报答的,想亲近的这些亲人都不是她的。

那她该怎么办?

她想不通,跪在佛祖面前,诚心诚意的同佛祖请愿。

她从来都不想依赖神佛,可是到这一刻,除了依赖神佛,好像半点别的办法都没有。

能不能仁慈一点,她要的不多,不敢要太多。

只要一件事就好了,只要一件就好。

请您保佑我就是长宁郡主的孩子,请您保佑我不要再走上一世的老路…

我可以很努力的,

付出什么都可以。

别让我活到最后才发现自己又同上一世一样可悲,受尽白眼污秽满身。

她想着,又想起从前外祖母总是搂着她说的一句话。

当你尚在年少,你所吃的苦,流的泪,经受的苦难,都会变成照亮你前行的光。

她不知道自己身上到底隐藏着多少秘密,可是却很清楚不管有多少秘密,她也要努力生活的好的道理。要吃的苦该吃的苦,上一世她都已经吃过了,多难走的路也赤着脚忍着痛走了过来,如果她的身份是她的原罪…

这世上也没有什么事能阻止她变得强大。

她想要的一切,一定要通过自己的手得到。

----写在文后,卫安是个经历很奇特的女孩子,她跟小宜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小宜虽然没有母亲,可崔氏对她的好大家都知道,卫安不一样,她从小是被母亲冷待长大的,这样的小姑娘大家应该都知道,是有些性格缺陷的,很容易走极端。

这样一个小姑娘,是不会甘心等死的,她会因为前世的经历怀有愧疚而对长宁郡主心存期待,却不会因为这份期待就引颈待戮,所以大家不要急啦,而且剧情不走寻常路啊~~~

第32章 兄长

卫安并没有矫情太久,她想不明白很多事,可同样也想的明白很多事。

重生的路途并没有她想象当中的顺利,她的人生轨迹也不如她预知的那样顺当,可是能因为这个就不走了吗?

如果不走下去,她为什么值得老天重新给她一次机会再来一次?

上一世的经历已经叫她极为清醒明白,人生可以有很多种失败,可以失败很多次,可是唯有一种失败是绝不能容忍的,那就是不战而败。

若她是长宁郡主的孩子,那自然皆大欢喜,她仍旧只要想尽办法替母亲和卫家解决难事,让卫家这一世繁荣昌盛。

若她不是长宁郡主的孩子…她也该知道自己究竟是从哪里来,究竟是谁。

摆在面前的路很难走,可是再难走也不会比上一世的路更难走了,那样艰难的环境她都熬过来了,还在乎眼前这点苟且吗?

她迎着天边的鱼肚白睁开眼睛,由着汪嬷嬷替她穿好了衣裳,照常去小佛堂陪卫老太太念经捡佛豆做早课。

可是卫老太太今天并没在小佛堂,守着小佛堂的董嬷嬷因着她最近常来而同她亲近许多,摇着头冲她道:“老太太身子不舒服…”

卫安这才后知后觉的想起来,卫老太太应该是同上一世一样,为着朝廷里的风波担心的,她当然不担心自己的生死,却担心自己的处境会叫卫玉敏和卫玉枚的处境变糟,因此一连好多天都心情不好忧心忡忡。

精神高压之下,加上后来卫玉敏的事,这才走上了绝路。

卫安想起这件事,缓缓的吐出一口气------要趁着隆庆帝还在的时候,把明家的事彻底定下来,把卫老太太择出来,隆庆帝还对卫老太太宽容异常,可是等到楚王上位,他可没那样的好心肠了。

她从小佛堂转去正院的时候,恰巧碰见请安出来的卫琨。

卫琨是老太太教养长大的,很懂规矩,就算是心里厌恶卫安不知进退,可最强烈的表达方式也不过就是给她讲个鬼故事吓她罢了,迎面碰见她素净着脸的模样,一时竟有些愣怔。

京城的小姑娘们爱打扮,年纪小的,虽然脂粉用的少,可是唇脂却是绝不能缺的,点一点在唇上,气色不知好了多少,人人都爱用,卫安尤甚,老镇南王妃又宠着她,给了她不少宫里赏赐下来的贡品,她总是炫耀似的每天都要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