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安也真是奇怪,她这么聪明,又知道这么多,难道就不知道多智近妖不是件好事?

她还知道这么多宫闱秘事,如果被任何有心人知道,她就难逃一个妖孽的名声,是要被活活烧死的,可是她竟然这么肆无忌惮,当着自己这个并不亲近的伯父一点儿忌讳都没有…

卫安当然是有忌讳的,可是她如今的身份,忌讳不忌讳的,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既然出身就已经不光明正大,既然她这样心心念念的人根本不曾在意她的生死,那她总是要替自己着想,走出一条路来的。

在完全能脱离卫家独立存在以前,卫家的庇护是很有必要的。

而卫老太太和卫三老爷,更极有必要,所以她如今不能藏拙,不仅不能,还要竭尽所能的表现自己的用处。

离不开,他们自然就不会想着抛弃她了。

她这一辈子,再也不会陷到要别人决定她人生的地步,要不要抛弃人,要怎么生活,全部要听她自己的心意行事,谁也别再想来约束她了,就连她原本打算愿意付出一切的长宁郡主和卫阳清也不行。

汪嬷嬷亦步亦趋的提着灯笼跟在卫安身后,生怕卫安磕着碰着,低声提醒她:“您小心些,前头可是小花园子,听说最近还发现过蛇…”

这样的唠叨总是让人心生欢喜的,卫安的脚步变慢了一些,片刻后才低声吩咐汪嬷嬷:“嬷嬷,您替我出去送封信吧?”

汪嬷嬷当然就没有不答应的,只是现在这时候,还能送信给谁呢?她疑惑的问卫安。

卫安却又不说话了,站定了在转角处看着天上已经即将隐进云层的月亮。

一个人真是太累了,她能借助的力量也有限。

那么,要不要改变上一世认识义兄的进程,提前找到义兄呢?

或许也不是不能,义兄上一世前半生过的很不如意,如果她提前找到他…或许很多事就不一样了…

小高潮要来了,可是我却生病了,真是心塞心塞心塞!!!不管了,明天定闹钟,哪里也不去,起早床码字~~~不然罚我一个星期不吹空调!!!

第111章 坦诚

夜深了,一直炎热的天气也变得温柔起来,四周微风拂动,月摇花影,卫安却只觉得身上都烫的厉害,过了好一会儿,才下定了决心,笑了笑告诉汪嬷嬷:“送给一个,能救我的人。”

卫老太太这一世对她足够好了,也再三的给她下过保证。

老王妃还是一如既往的对她好。

可是她都不能相信,完全不能相信。

连自己的亲生母亲都可以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事不能发生?

卫老太太或许是真心的,可她绝不会有卫家的生死攸关重要,更不可能有明家的切齿冤仇重要,真要到了那一天,很可能就是她被舍弃的那一天。

她一定不会再落到那个地步。

汪嬷嬷听不懂她说什么,只知道她说的这个人是极重要的,就连连点头:“那您尽管放心,我一定给您送到人家手里去。”

蓝禾已经打了温水上来给她熟梳洗,她梳洗完了就笑着朝汪嬷嬷摇头:“这嬷嬷就办不到了,您只需要去给孙掌柜送个信就行,那人在很远的地方,嬷嬷您是去不了的…”

汪嬷嬷没有迟疑,听卫安这么说应了一声是,立即就去了。

第二天的时候陈嬷嬷又替老王妃给卫安送东西来,送的是整整一匣子的珠宝首饰,陈嬷嬷欠着身子打开,欢欢喜喜的同卫安说:“这是今年嵌宝阁新画的图样,老王妃一早就送去了金子珍珠并海珠明珠,金子一共送去了四百两,银子送了三百两,海珠送了七十六颗,珍珠送了六十颗,还有三十颗粉珍珠二十颗淡绿珍珠,如今这些东西做的头面首饰通通都在这匣子里,老王妃说,让您先用着…”

卫安的眼睛没往匣子里看,手按在匣子上,啪嗒一声把盖子阖上了,神情复杂的看着陈嬷嬷说:“嬷嬷,这些东西我不能收。”

受不起了。

陈嬷嬷狐疑的看着她,仿佛没明白她是什么意思:“这是老王妃的一片心意…”

卫安却不再说了,想了想同陈嬷嬷说:“嬷嬷,您来的正好,我跟您过去一趟吧。”

陈嬷嬷就更觉得奇怪,片刻后才屈身应了是。

卫安同卫老太太说了一声,由二哥卫珹送着去了镇南王府。

镇南王府内院焕然一新,同镇南王妃在的时候又不一样,来往仆妇丫头们都极为守礼,卫安有些感叹。

不管怎么样,老王妃这一世把权力从镇南王妃手里拿回来了,那以后镇南王妃和镇南王就只有更恭敬的,情分这东西,有时候实在没有利益能来的长久。

老王妃正看着庄容描字,听说卫安来了,头一个反应是卫安怕是又在卫家受了什么委屈,撇下庄容回了院子,看见卫安好好的站着才松了一口气。

又问她:“怎么这个时候过来?”

卫安没敢靠她太近,曾经想好了要做的事如今真到了要做的时候,又显得尤为艰难,过了许久,等到老王妃有些惊怒交加的要让陈嬷嬷进来了,才跪在老王妃跟前。

卫安极少表现的这么生疏,老王妃看着她,默然半响,才问:“你是因为你表哥的事在怪我?”

卫安怎么敢。

自己人知道庄奉不成器,可是外人看来,再没有比庄奉更合适的人了,她抿着唇摇头,正要说话,外头陈嬷嬷就隔着帘子说南昌那边来人了,来的还是长宁郡主身边的葛嬷嬷。

来的这么快,林管事也才回来不久而已!葛嬷嬷看样子应该是在林管事出发之后就紧跟着回来了的,她没回定北侯府,直接来了镇南王府…

卫安叹了口气,伸手拉住了老王妃的手,轻声道:“外祖母,葛嬷嬷想告诉您的事,我也想告诉您,您不如先听我说一说吧…”

她担忧的没错,以她对长宁郡主的了解,很明白长宁郡主急怒交加下会做出什么事来-----长宁郡主是个没了卫阳清就不能活的人,卫阳清要是为了自己的事和她起了严重的争执,她的打算又的落空了,可想而知她会多么愤怒,而已经没法儿掩藏,又要出气,还不能造成太大范围的影响,让卫阳清暴怒,当然就是先跟老王妃告状,说出她不是长宁郡主亲生的事情来…

老王妃就坐定了没动,吩咐陈嬷嬷:“叫她等着。”

她很知道自己女儿的性格,这个时候让葛嬷嬷来,卫安又这样反常,自然不会有什么好事。

可是就算是真的有什么事发生,她也想听卫安说,不想听别人说。

卫安知道她的意思,即将出口的话就越发的艰难,可是再艰难,她也尽量的把话说的极为清晰明了。

老王妃整个人都懵了,坐在藤椅里,觉得卫安说的每一个字都好像是从重重叠叠的云雾里传来的,听不清晰。

过了很久,也不知道多久,老王妃才挣扎着问出了一声:“你说,你不是长宁的女儿?”

这也太荒诞离奇了,又不是写话本,怎么这样离奇的事都能发生?

卫安点点头,很冷静,既然最艰难的话都说了,接下来的也就不难说了。

当听见连庄奉的异常和李胜蓝的野心也是长宁郡主挑起的,老王妃终于有些忍不住,重重的咳嗽了几声。

她很知道长宁郡主的脾气,知道以长宁郡主的脾气,决计是做得出这样的事情来的。

可是她更觉得自己好像是在做梦,不然这样不切实际的事怎么可能就发生在自己身上?

而且卫阳清的话未免太可笑了。

同一天出生,哪有那么多同一天出生的人?

卫安出生的那一天,建州的万安寺里可还有一个人生孩子呢…

想到这里,她就又有些惊异的直起了身子,很是不可置信。

是事情真的有这么巧,还是有别的缘故?

她伸手打断卫安的话,难掩惊悸和震惊,神情复杂的说:“安安,你先别说话…你让我静一静…”

还是失算了,果然还是没扛住…又这么晚…

卫安和老王妃的关系有些难处理,所以大家不要嫌铺垫多~~

第112章 风险

葛嬷嬷在偏厅里等的有些焦急,当陪着笑脸听说里头等着的是卫安以后,面上神情就不自觉的变得有些难看起来。

原本以为可以随意当个小猫小狗随便乱扔的,没有攻击性的小姑娘,原来竟然也已经长了獠牙能咬人了。

她上次从京城回南昌的时候说起来就是因为卫安,想到这里,衣袖下的手又紧了紧。

她总觉得卫安现在变得有些难以捉摸,而偏偏就是这点难以捉摸实在让人心里不安又忐忑-----卫安竟然能知道她自己不是亲生的,还去告诉了卫老太太,让卫老太太去信质问卫阳清,质问长宁郡主!

这份心机委实算的上是惊人了。

还有李嬷嬷…葛嬷嬷的眼神沉了沉,觉得有些头痛,这个人跟在卫安身边那么多年,一直都没出过岔子,也确实把卫安养成了废物,可是不知道怎么的,竟然就被卫安拿捏在手里了。

这回居然还替卫安去送信,何其可笑!

屋里的自鸣钟铛铛的响,她被惊了一跳,回过神来才发现天竟然已经阴沉下来了,好像即将要下大雨的样子,不由去问陈嬷嬷:“老王妃这是跟表小姐聊什么呢…”

葛嬷嬷心里也在叹气,鸠占鹊巢,偏偏还不能说穿,实在叫人窝囊憋气的紧。

她这回回来,还发现如今内院的管事婆子们都是来老王妃院子里回话领命的,也知道了王妃被送去了普慈庵的事,还有庄奉…

这些事一件都没成…

也怪不得郡主生那样大的气。

更叫葛嬷嬷担心的是,就算是郡主抛出了要把卫安的身世和盘托出这样的狠话,也没能让卫阳清低头,这两人的关系是越发的差了,偏偏两个人吵架,难过的还是郡主,也不知道如今怎么样了。

长宁郡主当然很不好,从葛嬷嬷回南昌给她带消息开始,她就觉得自己仿佛是中了什么邪祟了,事事不顺心,万事不如意。

算计卫安的事没成就算了,葛嬷嬷回话的时候竟然还被在东次间小憩的卫玠听见了。

卫玠这个人向来天真幼稚的很,带着读书人的清高和傲气,他又不知道卫安不是他亲妹妹,只听见说葛嬷嬷坏卫安的婚事,就气的一佛出世二佛涅槃,气急败坏的来质问她,为什么要对卫安这样过分。

她当时气的差点儿晕过去,偏偏还有苦难言-----总不能跟卫玠说,卫安不是他的亲妹妹,卫玠的脾气…

好容易把卫玠给压了下去,谁知道事情却还没完没了了。

她还没来得及再去找卫安的麻烦,卫安却来找她的麻烦了,竟然敢撺掇卫老太太让林管事送信来南昌给卫阳清。

至今想起来当时卫阳清仿佛要吃人的样子她还觉得胃里犯恶心。

她做错了什么?

她觉得她什么也没做错?

自始至终她都没有答应过卫阳清要对卫安视如己出,她能容卫安活这么多年已经算是开恩,怎么可能还要让卫安抢了本来是她女儿的东西?

镇南王府啊…

如果没有她的这层关系,以卫家如今的地位,能攀得上这门亲事吗?

她不过是不想把自己的东西给一个鸠占鹊巢的外人罢了,到底有什么过错?就算是坏了卫安的名声…

一个家族都曾经叛国的人,能活着就已经该叩谢天地了,她自己的父亲都不要她,难道还敢妄想什么将来,指望什么荣华富贵?

可是卫阳清却听不得这些话…

长宁郡主疲惫的靠在圈椅里,倪嬷嬷一边替她揉捏肩颈,一边轻声劝她:“郡主放宽心罢,这几天都没有睡好,瞧您精神都差了许多…”

长宁郡主却半点儿也听不进去,她垂着眼皮问:“老爷今天还是歇在书房?”

倪嬷嬷连忙应是:“并没有去姨娘们那里,这几天一直都是歇在书房的…跟您闹别扭,其实老爷心里也难受着呢…您有时候也不要太强硬了…”

可是面对明鱼幼的女儿,长宁郡主没有办法做到心平气和。

她勾起唇角冷笑了一声:“他没去姨娘们那里,不是跟我闹别扭心里不好受,只不过是担心他的说辞被老太太看出破绽来罢了。你还不知道他吗?他要是真的为了与我生气难过,就不会连着几天不见我了…”

倪嬷嬷叹了口气,低声道:“说起来,您也是的,为什么要对李嬷嬷那样狠呢…”

卫阳清当时听林管事说李嬷嬷先来了一步而且并没见人之后,回来问了长宁郡主,长宁郡主却说卖去黑煤窑了。

长宁郡主脸色变得更加阴沉:“连个孩子都看不住,要她有什么用?!”

倪嬷嬷就不敢再说,停了一会儿才道:“那您也没有必要跟老爷针锋相对啊,他前脚打发林管事回去报信,您后脚也就让葛嬷嬷上京去告诉老王妃,这不是跟他打擂台吗?!”

“这不是他自己的说辞吗?”长宁郡主有些气愤难平:“她是个什么东西?!也配让我娘那么殚精竭虑的护着…现在卫阳清他自己兜不住了,为了圆谎给她编出了个身世,这不是正好?!既然他自己编了,我为什么还替他兜着?!那个小杂种…”

其实长宁郡主还是妥协了,她让葛嬷嬷上京,也不过是气愤不平,不甘心,可也没有把卫安是明鱼幼生的事情说出来,只是让葛嬷嬷照着卫阳清的话说。

虽然也是要让老王妃从此不再管卫安,却也没有将事情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屋里屋外都静的很,倪嬷嬷揉了一阵,低声问她:“那老爷那里…”

“不管他。”长宁郡主难得对卫阳清狠下了心:“祸不及出嫁女,可是为什么明鱼幼必须要死,为什么卫安的身份见不得光,他心里不明白吗?他保下了这么大一个祸患,给我和我的孩子们带来了多少风险?他究竟还有什么资格来跟我闹?!我能容忍到这一步,已经是看在孩子们的份上,再逼我…大不了就一起死吧…”

这么晚了,好险好险~~~

第113章 嫌隙

七月的南昌城热得如同一座火炉,正院前头那座巨大的葡萄架底下搭着一座秋千,向来是卫玉珑最爱去的去处,可是这几天她也不来了。

长宁郡主放完了狠话,又忍不住想起儿女来,口气稍稍温和了一些问倪嬷嬷:“大少爷呢?这几天还是没有出门?”

卫玠是个太正直的人,虽然她一直期望他成为这样的人,可是当他的正直和迂腐用在卫安身上的时候,就叫她格外的难堪起来。

倪嬷嬷察言观色,声音放缓了:“并没有,李家和彭家都送了帖子来,少爷也都回了。前天不是阴凉些,小姐想放纸鸢,他也不肯去…”

长宁郡主怒极反笑:“真是个书呆子!”又心疼女儿:“这几天我也没顾得上阿珑…她哥哥不肯陪她,她肯定气的不行了吧?”

正说着,外头卫玉珑的奶娘就着急忙慌的跑来回话,说是卫玉珑征用了厨房,去琢磨着给杨庆和卫玠熬鸡汤了。

长宁郡主教导卫玉珑是严格按照她自己的成长轨迹来教的,世家贵女们但凡是该学的东西一样也没舍得让她落下,连厨艺也请了南昌城里有名的师傅来教,可是会是一回事,平时谁又真的要这些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来下厨,她皱着眉头站了起来:“胡闹!若是弄伤了手了怎么办…”

一面说,一面气冲冲的领着人去厨房找人。

卫玉珑却早就已经弄好了,她是个极聪明的小姑娘,知道父母亲和哥哥在闹别扭,虽然不知道在闹什么别扭,却知道该怎么叫他们消气,让师傅熬了几罐鸡汤,给卫玠送去一罐,再给长宁郡主那里送去一罐,自己却抱着一罐去找卫阳清了。

卫玉珑向来是很得卫阳清欢心的,这个时候,卫阳清肯定心软了…长宁郡主立在小厨房外头,有些踟躇,迟疑片刻还是往前院去了。

总该有个人低头的。

而这么多年以来,她早已经成了习惯先低头的那一个了。

倪嬷嬷就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这两夫妻不管闹多重的矛盾,果然都绝不能在长宁郡主跟前说卫阳清的坏话,郡主对卫阳清的依赖俨然已经深刻到了骨子里了。

前院书房静的很,他在书房的时候,只要不是跟幕僚商议事情,向来是不喜欢人守着的,长宁郡主径直上了台阶,隔着窗户都听见了卫阳清略显冷淡的声音。

“新建和南昌县附近都还有灾民没有安置妥当,晚上我还有事,你先回去。”

连卫玉珑的撒娇都无济于事,口吻如此冷淡!

长宁郡主只觉得血气上涌,抿唇推门进去,勉力维持住面上的体面,对卫玉珑说:“阿珑,你先回去,我同你父亲有话要说。”

卫玉珑看出父母脸色都不算好,就踌躇着不肯动。

卫阳清却把手头上的书放在桌上,看也不看长宁郡主一眼,温和的冲卫玉珑道:“说的是,你明天不是说还要去彭家做客?快回去吧。”

等人走了,长宁郡主维持的笑脸才垮下来,几步上前,双手撑在卫阳清书桌上,咄咄逼人的问他:“怎么?!你究竟还想怎么样?!”

原本还觉得自己有恃无恐-----反正她知道卫阳清的秘密,卫阳清肯定得回来哄她,想着先让卫阳清低头,可是一见卫阳清这副模样,她心里的打算就又彻底落空,几乎是有些歇斯底里的又质问了一声:“我动那个小畜生,你心疼了吗?!连她爹都不心疼,你又不是她爹,你心疼什么?!”

卫阳清忍无可忍,皱着眉头看她一眼,起身将她一把推开:“我当初不是没有跟你商量过的,娉婷…”

他把手背在身后:“如果当初你说一声不愿意,我会想别的法子,不会把安安抱来我们身边充当我们的孩子养,或许把她安置在别的地方,她还能过的比现在好一些…”

长宁郡主就冷笑:“我如果不答应,那我成了什么了呢?当时你说是商量,可我若是不答应,你不会同我吵架?日后不会拿这件事出来数落我没有良心…?”

卫阳清神情就变得复杂,他甚至还笑了一笑:“原来你是这么想的…”

屋子里的气氛变得很是奇怪,长宁郡主对上卫阳清还没有如此害怕过,看着卫阳清的眼神就越发倔强,抹了一把眼泪咬牙切齿:“我没有对不住她!我看见她,就要想起我的女儿…”

“所以我也默认了你对她不管不顾!”卫阳清握着拳头压低声音:“收敛些吧庄娉婷,你说你没有对不住鱼幼,是,你没有对不住,你永远都是对的,别人有喜欢的东西,你也喜欢,不管怎么样,都要是你的,总要是你的…”

长宁郡主咬着牙齿冷笑:“你现在是后悔了吗?!”

如果他后悔了,从前那些算什么?!

卫阳清摊手看她:“我若是后悔,也是后悔我年纪轻不知事,竟然在家族风雨飘摇的情况下还只在乎我个人喜好…我不敢说是为了你…为了我的私心,我已经让母亲那样难过,已经让哥哥丢了性命,让大嫂成了寡妇,你知不知道从前外祖一家对我有多好…”

他少有的有些控制不住自己,口不择言的道:“如今我不过就是想保全外家的一点骨血而已,可你做了什么?!你真是叫我觉得自己看错了你…”

他这些年不是没有和长宁郡主说过道理,不是没有推心置腹过,可是长宁郡主永远阳奉阴违,他实在有些累了,也有些不知道该如何说下去,颓然的坐在椅子里叹了口气:“你这回让葛嬷嬷进京也好,从此以后安安不欠你们家了,老王妃不理会她了,你心里是不是恨意就少一点儿了?从此以后她只是我卫阳清的女儿,跟你没什么关系,就劳烦你放她一条活路,你若是还顾念我,还顾念儿子女儿的前程,就收敛些罢…”

在给你们准备惊喜,这次我是认真的…

第114章 祖孙

长宁郡主艰难的扯了扯嘴角,想要问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又一个字都问不出来。

卫阳清自己却不避讳,他坐在书桌旁边,声音很轻可很坚定的告诉她:“表妹到死也就求过我一件事,就是让我给卫安取名为安,让我代为收养她,或是把她送去乡下哪户人家寄养…我答应过她的,我当着她的尸首发过誓,安安如果死了,我也没有脸面活着。长宁…”他难得的喊了长宁郡主的封号:“这场闹剧就此为止吧,你身边知道这件事的下人,不如多送几个去黑煤窑…”

长宁郡主免白如纸,只觉得连嘴唇都开始发麻。

卫阳清紧跟着站起来看着她:“以后这家里,但凡有一个人再提起安安的身世,阿玠和阿珑他们就没有父亲了…你知道我做的到的…”

长宁郡主当然知道他做的到,当初明家灭族的消息传回来,卫阳清就在卫老太太院门口跪了整整三日,几乎没有中暑死了…

现在卫阳清是又拿命来逼她了,偏偏她还不得不吃这一套,她踉跄了几步靠在了门上,又飞快的拉开门走了。

京城里的老王妃却远没有女儿预想的那样轻易就跟卫安撇清关系-----卫安是她一手带大的,这么多年的相处早已经让她对卫安的情分深入骨髓,要一下子就撇的像陌生人一样,实在是太难了。

她自己一个人在屋子里坐了整整一个下午,夜幕四合,繁星点点了,才让人叫葛嬷嬷进来。

她有许多话想问,最后出口的却是:“你前阵子回过京城一次?李胜蓝跟庄奉做出见不得人的事,也是你一首促就的?”

葛嬷嬷没料到老王妃二话不说先问这个,腿一软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战战兢兢的应是。

在老王妃跟前她就没有在长宁郡主跟前有脸面了,神色惊恐的求饶。

老王妃笑了一声。

“现在我信安安不是她肚子里出来的了。”老王妃揉了揉自己的额角:“像是她的性子…”

说完了这一句,看葛嬷嬷噤若寒蝉,又问她:“我当初是在安安出世了以后几天就赶到建州的,如果说要换孩子,肯定是要在我去之前吧?”

葛嬷嬷不知道她到底想问什么,心里更加没底,含含糊糊的应是。

老王妃就垂头把玩腕间的佛珠:“可是我记得很清楚,府里好像没有怀孕了的什么歌女姨娘…这孩子,是不是来得太巧了?”

葛嬷嬷不敢说出卫安的身世-----长宁郡主来之前千叮咛万嘱咐过的,见老王妃这么问,忙把长宁郡主仔细交代过的说辞再说了一遍。

“是外室啊?”老王妃若有所思:“是哪里人?被你们姑爷安置在哪里?后来人去哪里了?”

既然是要做戏,当然就是要做全套的,卫阳清早就安排好了说辞糊弄卫老太太,当下葛嬷嬷就松了口气,连忙把老王妃的问题都给回了,又告诉老王妃:“郡主也是被气的不行了,这么多年,她为着这个连您也得罪了…却没讨到姑爷的好儿…”

老王妃神情不辨的哦了一声:“所以就用这么阴损的法子?毁人名声?”

葛嬷嬷被她的语气吓了一跳,缩在地上没敢答话。

“这么多年了,她早年的娇纵任性还是半点没有改。”老王妃觉得既讽刺又好笑:“因为我管束严厉,她跟我向来是不亲的,跟她父亲才亲…所以她就觉得我的死活无关紧要,在我眼前做这些小动作,一点儿也不怕气死我…”

这话说的诛心了,葛嬷嬷连忙摇头:“这,这怎么会呢?”她直起身子:“郡主天天念着您,也正因为这个,就更受不了这个妾生女鸠占鹊巢,得了您的心意…”

老王妃挥了挥手打断她的话:“所以她冷眼看着我宠了安安这么多年了以后,才来说出真相,她觉得感情是随时能收能放的?她难道不知道这是在拿刀子扎我的心?!”

葛嬷嬷就越发的急了,老王妃这性子也太奇怪了!卫安不是长宁郡主的亲生女儿,那就跟她半点关系都没有了,她怎么却还是口口声声的站在卫安那边?

老王妃冷眼看了她一眼:“你替我送封信给她。”

又让她出去。

陈嬷嬷早已经看出了不对,眼看着到了要用晚膳的时辰了,却也不敢提用膳的事儿,拿卫安来做由头:“表小姐还一直在偏厅等着呢…”

可从前百试百灵的灵药如今却显得没那么管用了,老王妃仍旧充耳不闻的发了好一会儿的呆,才让卫安进来。

卫安不敢说话。

她也知道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显得太假太多余了。

直到老王妃开口问她:“安安,你是不是早就觉察出不对了?”

卫安直视老王妃,不敢躲闪:“李嬷嬷私下跟秋韵说话的时候被我听见了,可是我也不确定…所以想见见清荷…”

老王妃嗯了一声,又扯了扯嘴角:“现在你可跟我没什么关系了。”

卫安没说话,喉咙发紧,眼眶发涩,好一会儿才恭恭敬敬的应是。

老王妃又道:“你老实告诉我,你为什么把这个事告诉我?既然你父亲都已经说了这事儿永远不会外传,你怎么会还要想到来跟我坦白?”

卫安衡量了一会儿,并没有说知道长宁郡主的性子,知道她肯定会来说,抿着唇看着老王妃:“不敢再心安理得的享受您对我的好…所以想跟您坦白…”

她很努力的没有哭出来:“怕到时候如果您知道我已经知道了,却并没有告诉您,就真的再也不理会我了…”

长宁郡主还没有一个孩子做的坦荡,老王妃勾起嘴角笑了笑:“好…”她看着卫安,招手把她叫到自己跟前,一如既往的慈爱的抚了抚她的脸:“你这样说就好…那这件事,我们就都当没发生过…”

人活着这一辈子真是太艰难了,她的亲生女儿远在千里之外根本没有办法奉养她,说的难听些,长宁从小跟她并不亲,可卫安却是她完完全全一手养大的,要真正论亲疏,不能说完全,可卫安的分量,真的不比长宁轻多少。

何况她已经老了,还能活几年呢?

人活着,总要有个念想的…

第115章 记情

卫安知道这是句假话,要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显然是不可能的,不管是谁都做不到,出了这样的事,虽然始作俑者并不是她,责任不在她身上,她没有选择的余地,可是中间毕竟是从此隔了一堵说不清道不明的墙。

可是宁愿要这样有残缺的好,也不要到时候假象被刺破以后分崩离析无法挽回的难堪。

她顺着老王妃拽住自己的手跪在地上,心甘情愿的磕了几个头。

夜已经深了,葛嬷嬷还在偏厅外头转悠,等到她出来就连忙迎上去,不着痕迹的打量了她一阵就陪着笑道:“姑娘,郡主有话叫我带给您。”

到底老王妃刚才听了卫安的身世都没发作出来,葛嬷嬷是个人精了,不敢对着卫安太过放肆。

汪嬷嬷很有些警惕,一面护着卫安一面想往前走:“太晚了,有什么话明天再说!”

她可不信郡主会有什么好话说出来,到时候脏的还是卫安的耳朵,伤的还是卫安的心。

葛嬷嬷有些恼怒,尽量压低了声音喊了一声:“七小姐!不管怎么说,到底您是记在了郡主名下的,郡主的话您都不打算听吗?!”

卫安就站住了脚,心平气和的看着她,沉默片刻后说:“母亲是不是让我好自为之,看清楚自己究竟有几斤几两,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伸手去拿,否则天是要收我这样不知好歹的人的?”

长宁郡主对付她的法子无外乎就是两点,刻意的冷淡和尖刻的嘲讽。

她上一世已经领略的很透彻了,曾经像是利箭一样插进心脏的话到了如今,说起来也不那样难以启齿。

只要长宁郡主不是她的亲生母亲,她这样的心机女,有什么是不能舍弃熬不过去的?

这些什么都不算。

葛嬷嬷却惊得呆住了,不明白为什么卫安竟然把长宁郡主要说的话说了个九成九,一时愣在原地没有动弹。

直到汪嬷嬷颤抖着身子拦在了卫安跟前,气急了红着眼圈说:“郡主心里有气,做什么冲着小孩子撒?当初她能懂什么?我只知道老爷已经三令五申过,此事不许再提,郡主却要这样耳提面命,生怕别人不知道这件事吗?”

葛嬷嬷还不知道卫安跟前这个奶娘竟然也有了这样的胆子,退后了一步理了理思绪,笑着冲卫安弯了弯身子:“不管怎么说,郡主到底是让您长到了如今…人总要知恩图报的,不说旁的,老王妃难道待您不好?就看在这个情面上,七小姐也应当看清楚自己的身份,便是老王妃仁慈,也不该得寸进尺不知分寸…”

汪嬷嬷越发气的厉害,抿着唇替自家姑娘委屈。

别人都说卫安变了,变得聪明又厉害,可是只有她知道,她一手带大的孩子这么些天从来没敢闭上眼睛。

卫安却轻轻的朝葛嬷嬷颔首:“你回去吧,请母亲放心,不该我拿的,我一分都不会要。”

葛嬷嬷嗤笑了一声,财帛动人心,何况是一个什么倚仗都没有的孩子,这话说的也太随便了一些。

可她话已经带到了,也无意在这个时候再惹老王妃心里不痛快,知道已经不能再说,笑着福了福身子:“您心里知道分寸自然就最好。”

见卫安要走,又最后提醒卫安一声:“郡主的意思,过些日子要把您接到身边去教养。”

汪嬷嬷一路都憋着气没说话,在这间专程为卫安布置的雅致又不失富贵精致的屋子里,竟头一次觉得有些如坐针毡。

好像再在这里多呆一刻,都成了葛嬷嬷嘴里那贪心太过,不知分寸的人。

好容易熬到了第二天告辞,汪嬷嬷才松了一口气,对卫安说:“以前最爱来王府,怕回家去。现在却巴不得快回家去了。”

处境不同,心态自然也就不同了。

卫安笑笑没说话,去同老王妃辞行。

陈嬷嬷陪着她进去,小心的看着她的脸色提醒:“几乎一夜没睡…”

老王妃见了卫安却精神尚好,朝她招了招手,问她:“要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