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大约坏人也是有心的,她就算是坏,也不能免俗的有七情六欲,而且不幸的是,她是个极自卑的人,自卑到旁人就算是对她笑一笑,她也恨不得替他做些什么。

对着卫玠,她更是一点脾气都没有的。

她还记得卫玠抛下长宁郡主他们来陪她,讲了一晚上的笑话,给她剥了一晚上的瓜子。

他就算是被长宁郡主打发出去游学了,也不会忘记给她写信,告诉她这世上还有许多值得爱的东西。

这样好的哥哥,是被她亲手害死的。

她的眼泪几乎在一瞬间就夺眶而出,她有很多话想告诉卫玠。

比起这一世才亲近起来的卫老太太,比起上一世早该已经去世了的老王妃,卫玠才真正是她心里的那根支柱。

可是到了真正见面,她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憋得脸通红。

二夫人实在觉得心里发酸,不由自主拿帕子遮了眼睛。

当了母亲以后,实在有些看不得孩子们受苦。

卫老太太冷冷的看了长宁郡主一眼对长宁郡主更加喜欢不起来。

这样一个没有心肝的人,也实在不值得人喜欢。

她朝底下的卫玠淡淡笑了笑,又朝卫安伸手:“好了,这样大了,明天又是好日子,可不兴这样哭的…到祖母这里来。”

她把卫安搂在怀里,似笑非笑的看了长宁郡主一眼:“阿玠可真是懂事,是个会疼妹妹的好孩子,你教的很好。”

她一面说,一面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直沉默的卫玉珑和卫玉珀一眼。

这两个小孩子也不是省油的灯。

一屋子都没人敢再说话。

卫老太太夸卫玠疼妹妹懂事,就是再说当母亲的长宁郡主不懂事,长了耳朵的人就听得出这个意思来。

一回来就弄得剑拔弩张的,就连最玲珑的三夫人也有些无措。

卫玠缓缓看了母亲一眼,很希望她就坡下驴。

在他眼里,卫安毕竟是他妹妹。

可是长宁郡主就算是脸都已经憋得通红了,也仍旧不肯松口,丝毫不肯退让的看着卫老太太,很自若的受了这个称赞:“老太太过誉了,阿玠向来是懂事的。”

她连看也不想看一眼卫安。

这个野种本来就不该出生,她命硬,她娘的命偏偏也硬,活活的克死了她的女儿。

而现在卫老太太竟然也因为她对自己冷嘲热讽。

她咽不下这口气,对着明鱼幼的女儿,尤其咽不下这口气。

长宁郡主装无知,卫老太太冷冷的看了众人一眼,目光就落在了三夫人身上,轻声朝她道:“摘星楼那边既然都布置好了,你跟你嫂子就领着孩子们都过去罢,我有几句话同老五媳妇儿说,待会儿再过来。”

二夫人三夫人连忙同声应是,互相看了一眼,招呼着孩子们往外走。

卫玉攸早已经跟卫玉珑腻在了一起,看看卫玉珑又看看卫安,心里有种奇异的怪感。

刚才长宁郡主无声羞辱卫安的时候,她是极开心的。

可是三夫人帮卫安说话,她又觉得心里不舒服,觉得卫玉珑顺眼起来。

现在灯下看卫玉珑,发觉卫玉珑十足是个美人胚子,她又有些不高兴起来了,皱着眉头去看身后的卫安。

卫玠却正跟卫安说话:“小七,我给你带了许多东西,等会儿吃完饭了,再带你过去挑…”

卫老太太隐约听见,眼里的冰雪似乎消融了一些,转头对上长宁郡主的时候,却又是满面冷淡了。

“这些年…”卫老太太见长宁郡主回头认真听自己说话,顿了顿就道:“我向来是不愿意见你的。”

长宁郡主面色就有些难堪。

她当然知道,从前她就算是再小心讨好,卫老太太也的确懶怠见她。

“可今天我见了你。”卫老太太声音沉着,面容冷静:“不是因为觉得往事以往,更不是心里没芥蒂了,只是看在卫安不是你亲生的面上,既然不是亲生,你待她差,也是无可厚非的…”

她笑了一声:“只是既然不是你亲生,有些话我们还是说清楚好些。”

第203章 警告

长宁郡主端正的坐在卫老太太下手,垂头悠然的看着自己葱白的手指,半响才轻声反问卫老太太:“母亲是在警告我吗?警告我对卫安好些?”

果然狗都是会闻味道的。

这明家人的味道,隔了这么多年了,隔了代了,卫老太太却也仍旧能闻得出来。

可是那又怎么样?

她根本不放在心上。

她也一辈子不会让卫老太太知道这个真相。

她眼神转厉,却一瞬间又把情绪收敛干净,老老实实的冲卫老太太自陈道:“您放心,您的意思我知道了…”

她说:“我厌恶卫安,不是因为她不是我肚子里出来的。而是她母亲来路上就不正…”她有些不怀好意,骂卫安的生母骂的极狠:“这样不知廉耻又没有心肝的贱女人生出来的孩子,会是什么好的?怕是从根上就黑了…”

简直口不择言了,什么话都敢说。

花嬷嬷皱了皱眉头,实在忍不住,轻声道:“郡主,您说话可别这样…老太太在这儿呢。”

从前的长宁郡主至少还是自持矜贵的,怎么现在成了这副模样?什么脏的臭的都敢说。

卫老太太却若有所思。

等长宁郡主出去了,回头吩咐花嬷嬷:“想法子打听打听,安安的生母究竟是谁,怎么这样不被她待见。”

卫玉珀也是庶女,可是也没见长宁郡主这样容不下她。

难道是卫阳清实在爱极了卫安的娘?

那倒是…

卫老太太想了想长宁郡主桀骜不驯的模样,缓缓勾了勾嘴角,若是真的,那卫阳清也有旁的上心的人,就能让她对别人上心第二次、

只要卫阳清不对长宁郡主言听计从,老王妃那里又跟长宁郡主有隔阂,到时候长宁郡主怕就要收敛多了。

花嬷嬷哎了一声应下来,服侍卫老太太换过了衣裳,这才扶着卫老太太出门去摘星楼。

那边的卫阳清似乎早有所料。

其实他跟长宁郡主就算是不用外人来怎么样挑拨,已经有了隔阂了。

大约是少年有婚约的缘故,长宁郡主总是对明鱼幼格外针对。

他答应明鱼幼把她的女儿养在自己身边之后,长宁郡主心里的疙瘩就种下了。

可是在卫阳清看来,就算是种下了疙瘩,就算是跟大人有嫌隙,长宁郡主也不该这么对待一个小孩子。

他跟二老爷三老爷寒暄了一阵,很是感慨的喝了几杯酒,听他们说起最近发生的事。

半响才感觉自己额际开始渗出冷汗来了。

楚王…

竟果然是楚王…

他咳嗽了一声,正要再细问问,那边的卫玠他们却过来了,他只好笑着住了口。

三夫人安排的宴席很不错,因为卫玉琳她们这些小孩子毕竟是在外头长大的,她还专程去了狮子楼那里定了豫章大厨做出来的清汤。

三老爷笑着让五老爷尝一尝:“也不知道跟你们在南昌吃的一样不一样。”

卫五老爷和卫玠都笑着尝了。

过了片刻,卫阳清又偏头看了一眼一条走廊连接着的清风明玉楼,垂下头来笑声问卫玠:“你母亲那边…怎么样?”

卫玠抿唇摇了摇头。

卫阳清目光就深邃了些,又带了些挥之不去的烦躁和厌烦。

其实不过就是一件小事,孩子毕竟无辜,而且对身世一无所知,为什么女人们总是能在这样的小事上纠缠不休呢?

简直不可理喻。

正出神,二老爷已经捅了捅他,就跟他说起卫安的事来:“安安是个好孩子,你们…”他笑了笑:“五弟,你别嫌当哥哥的管的多,毕竟是个孩子…你们还是要上心些。”

卫五老爷连忙应是,又有些惘然的问:“二哥三哥似乎都很喜欢她?”

这可真是有些出乎意料之外。

之前卫安不是人厌狗憎吗?

二老爷提起卫安就满面是笑:“是啊,是个好孩子。”

三老爷小声说:“是个难得聪明的孩子,之前阿敏和曹安的事,全亏了她。五弟,你可真是揣着一个宝贝啊,得对她好些。”

卫安是个绝对知道好歹的人,三老爷看了二老爷一眼,两人都笑了。

他们帮卫安说话,照着卫安的性子,是只有感激的。

在他们看来,卫安会讨卫阳清的喜欢那简直是必然的,毕竟有什么隔阂过不去呢?毕竟是亲父女,卫安连他们都能收服,何况是自己亲生父母了。

说这些话,完全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卫阳清却惊讶的瞪大了眼,完全不知道二老爷三老爷是什么意思。

京城和地方上音信不通,千里迢迢的,他知道的消息实在是很少,再加上忙着离任的事,更是顾不上打听京城的消息,现在完全听不懂二老爷三老爷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做曹安的事亏了卫安?

他再音信不通,曹安倒台的消息还是知道的。

可是这跟卫安有什么关系?

他百思不得其解,三老爷却已经站起来了,又朝他使了个眼色:“五弟,该过去敬一敬母亲的酒…老人家嘴里不说,心里其实还是惦记你的…”

二老爷也站起来:“是啊,一家子,也没什么好避忌的,团圆家宴嘛。”

五老爷自然是想亲近母亲的。

可是出了明鱼幼的事之后,他就知道母亲心里有个结是很难解开的了,而明鱼幼的死,更是让这个本来就难解的结直接变成了死结。

他在心里叹了口气,站起来拍了拍卫玠的肩膀:“二哥三哥说的是…”

卫玠顺从的跟着起身,他如今还是不能喝酒,就让丫头倒了茶,跟着父亲去女眷席面。

卫阳清觉得二哥三哥变了许多,他又在心里很好奇。

毕竟不是同胞所出,他从前总觉得跟二老爷三老爷走不近,知道他们心中都有各自的打算,可是这次回来,却好像不是这么回事了,二老爷三老爷好像芥蒂全无了,竟然事事都开始替他着想。

太阳并没有打西边出来,二老爷三老爷也不可能是摔坏了脑子,他们这是怎么了?

前后态度如此之大,是因为什么缘故?

可惜他如今刚刚回京,跟家里的关系又向来不好,一时实在无从打听。

第204章 风波

侯府的风景向来是不错的,毕竟是当年卫家的老太爷出生入死才换来的荣耀,定北侯府的布局跟布置就算是比起王府来,也不遑多让。

这些年来住惯了地方上那些不大讲究的宅子,再重新回到这样的环境里,连心气不顺的长宁郡主也难得的有了一丝惬意。

她看着紫金色的鲛绡账,再看看博古架上的摆设玩器,再看看窗前那张大桌上点缀的两瓶绿梅,心中的气彻底的平下来了。

她嫁人之前过的就是这种日子,无忧无虑,吃的玩的都要最好的,永远不用担心生活中琐碎的烦人的事。

可是嫁人之后就变了。

婆婆的不喜欢,丈夫对前未婚妻的愧疚,总是把她逼得小心翼翼的过日子i。

可恨的是,就算她提心吊胆的伺候讨好卫老太太,就算是她生下了长子卫玠,也阻止不了卫老太太长久的冷待。

而去了地方上以后,要花钱的地方就更多了。

子女们的教养,丈夫的仕途,家里一棒子的人,通通都是要花钱的地方。

她的嫁妆再庞大,也禁不住这么开销。

她觉得她嫁给卫阳清是委屈了的,不仅委屈,而且是万分委屈。

卫阳清能升官,在江西这次水灾中能得优等的考评,凭的是什么?除了他本身确实勤奋,也有她银子的功劳。

她付出了这么多东西,也不图什么回报。

在她心里,甚至儿女们也要靠后些,只要卫阳清一心一意的对待她,她就算是为了他肝脑涂地也是愿意的。

偏偏卫阳清一面用着她的嫁妆,享受着她的好处,让她给他养子女,一面又要觉得她恶毒…

她烦闷的吐了口气,转头去问葛嬷嬷:“人呢?”

吃完了晚宴,在卫老太太那里一刻都没能多呆就被打发出来了,长宁郡主只好先回了房,把卫阳清留在了卫老太太的合安院里。

更可怕的是,连卫安和卫玠他们,也都在那里。

只把她一个人孤零零的赶出来…

长宁郡主才刚平复几分的心情又坏了。

葛嬷嬷是最知道她心事的,小心翼翼的伺候着,听她问话也早有准备,笑了笑就道:“还在合安院呢,瞧时辰还早,大约还有一阵子。”

说着见长宁郡主又皱起眉头似乎要生气,连忙朝外头使了个眼色,书玉会意,立即跟端玉带上了门出去外面守着了。

刚刚回来,这院子里头伺候的下人也不知道底细,实在是不宜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来。

她叹口气劝长宁郡主:“我的郡主啊…你就稍微忍忍…今时不同往日了…”

从前至少还有卫阳清的怜惜和帮助,可是现在,卫阳清显见的是厌恶了长宁郡主了。

那长宁郡主还能靠谁呢?

子女又还没长成。

而且就算长成了,毕竟卫阳清也是卫玠和卫玉琳的爹啊。

长宁郡主会过意来,忍了半响才冷笑了一声,缓缓靠在身后的椅子上,舒了口气说:“知道了,去打听打听。”

她睁开眼睛看着没出声在收拾她首饰匣子的倪嬷嬷:“去打听打听京城最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她转了转眼珠又笑了:“去找五小姐身边的人打听打听,凡是关于七小姐的事,我都要知道。”

卫安这个贱种,到底是怎么能一步步避过她设下的这么多陷阱,变得这么人见人爱的?

这简直不可思议。

她总觉得这里头有许多猫腻。

可当时毕竟远在南昌,又在气头上,而且和定北侯府的关系也不好,很多事都打听不出来,也就只能罢了。

现在却近水楼台了,该知道的,一定要知道才行。

倪嬷嬷应声出去了。

葛嬷嬷觉得自家郡主变得比在南昌的时候更加…狰狞了,犹豫了片刻才开口:“郡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纠缠呢…”

长宁郡主不能不纠缠,她冷然的挥了挥手打断了葛嬷嬷的话:“别说这些了,我心里有分寸。”

她怎么会有分寸呢?她恐怕根本不知道分寸两个字是怎么写的,否则,要是真的懂分寸的话,回来了怎么头一件事就是给卫安下马威?

她明知道卫阳清的心事,却还故意去挑衅卫阳清,非得让卫阳清心里难受。

葛嬷嬷不敢再说,可是还是打起精神提醒长宁郡主:“您就算是真的不喜欢她,也多的是机会,日子长着呢,不必把事情弄的这么僵。”

她见长宁郡主无动于衷,就加重了一点儿语气:“而且,我看老太太…不止是老太太,这一家子的人好似都十分喜欢七小姐。”

这可是怪事,还是得打听打听清楚才行。

之前算计过卫安那么多次,不都是失败了吗?

长宁郡主嗯了一声,她当然也发现了这一点,所以才让倪嬷嬷重点往卫玉攸那边去打听。

可别小瞧了小女孩儿们的嫉妒心,今天卫玉攸对着卫安时费尽力气才遮掩住的恶意,她这个过来认可是看得清清楚楚的。

而卫玉攸又恰好是三夫人的嫡女。

三夫人是个疼女儿的,又是如今这府里掌着中馈的,很多事根本瞒不过她,而她要是知道,卫玉攸肯定知道的也不会少。

要知道卫安的情况,先从卫玉攸身上下手再合适不过了。

长宁郡主说声知道了,又问起给老王妃准备的东西来:“准备好了没有?别出了什么岔子。”

说起老王妃,葛嬷嬷就更加担心了,她上回从京城回去的时候,差点儿被老王妃那番话吓破了反,后来也如实把话告诉过长宁郡主了。

可长宁郡主并不以为意。

她说,老王妃就算是个真的傻子,总不会把一个外人看的比亲生女儿还重要。

道理倒是这么个道理,可是当初老王妃的脸色,葛嬷嬷却怎么也忘不掉。

她回过神来说已经都准备好了,就听见长宁郡主又吩咐了一句:“嫂嫂的也准备好。”

嫂嫂…?

葛嬷嬷反应过来这个嫂嫂指的是娘家那边的镇南王妃,而不是这边的几个夫人,就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第205章 立场

卫老太太留卫玠和卫玉珑卫玉珀全然只是让他们在隔壁屋子里几个丫头伺候下玩了一晚上,卫阳清却留在了自己屋子里。

这么多年过去了,中间隔着这么多条人命,当然无所谓原谅不原谅。

她永不会原谅的。

值得庆幸的是,卫阳清幸好还算有那么一点儿良心,在她把京城最近发生的事都说完了之后,就有些失态的看了卫安一眼,失声道:“是安安?!”

是卫安?!

怎么会是卫安?!

他的头有些懵,一时反应不过来。

当年明鱼幼从郑王府里出来,是因为接到了一封密信。

那封密信后来证明了并不是隆庆帝的,那是谁写的?

谁这么想郑王和明家出事?

他这么多年总是不敢去想,可是却也悬着一颗心。

因为知道舅家和自己亲哥哥的死或许都有蹊跷,可是却并不敢多问,总觉得心里很是不安。

现在听说连大侄女的婚事都是有人在做手脚促成的,他一时真的愣在了原地,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卫老太太一下子说了太多事,这么多信息他一时实在消化不了,整个人就显得有些呆滞。

这一切的幕后黑手如果都是楚王的话,很多话倒是说得通的…

他还在发呆,卫老太太已经咳嗽了一声。

花嬷嬷已经把茶递上来了,卫老太太不大愿意看见卫阳清,却还是强忍住心里的不快,只是不正眼去看卫阳清,低沉着脸冷笑了一声。

“我也不知道我这个母亲到底还是不是你母亲,我说的话你又肯不肯听。”她说:“毕竟从前我的话,你总觉得是要害了你的。”

卫五老爷被挤兑的脸一阵白一阵青,垂着头不敢说话。

他在想卫安的身世。

现在楚王又继续朝卫家下手了,而且卫家已经跟楚王彻底撕破了脸。

那卫安是郑王女儿的事,能不能说出来?

他几乎有跟卫老太太说清楚,引得卫老太太谅解他一二分的冲动,可是随即又立即闭嘴了。

这事情实在太大。

郑王的态度还不明朗----其实就算明朗也没什么用,郑王毕竟是最没存在感的一个藩王了。

而楚王还好好的活着。

不仅好好的活着,楚王当年肯定也做足了准备,他是让人撺掇了隆庆帝的,隆庆帝对明家的忌讳只怕一直都在。

现在云南那边又闹的厉害,卫安的身世真要出来了,恐怕卫家才是灭顶之灾的时候-----到时候,楚王毕竟会剑走偏锋破釜沉舟,把当年伪造的那封云南明家托付明鱼幼保存玉玺的信公开,到时候,卫安有几条命都不够死的。

他想起这一点,才偏头去看卫安。

卫安长得和明鱼幼很像。

又很不像。

明鱼幼始终是娇俏的,可爱的,那双眼睛一看就如同会说话一般,灵动非常。

可卫安不同,卫安的样貌并不让她盛情令人,炫耀夺目,这是个安静的有些过分的孩子…

他叹了口气,已经到口的话又缩了回去,伸手朝卫安招了招手。

“父亲对不住你…”他蹲下来看着卫安,诚恳而认真的摇头:“是父亲不是,是父亲荒唐…”他双手扶着卫安的肩膀,看着她,又好像是在看另外一个人,声音低低的下了保证:“父亲一定会对你好的…”

他是真的想对卫安好。

不管是为了良心上过得去一些,还是内心的愧疚感作祟,他对卫安,就算是不能跟对卫玉珑那样的全心全意,可是要说真心,是有一二分的。

卫安没说话。

上一世她的父亲在她记忆里就没什么印象,是个很模糊的人,她对于卫阳清的感情,全都是在觉得自己害死了他以后,臆想出来的愧疚。

这愧疚年复一年如复一日的堆积,最后终于让她爆发,把自己和彭采臣乃至安和公主都炸的粉身碎骨。

她自以为这份恩情,她上一世已经报了。

而这一世,卫阳清实实在在的没对她有什么恩情。

卫老太太不想再听卫阳清说这些没用的话,看看天色不早了就让他歇着:“刚回来,明天还要去拜你岳家,我也乏了,你出去吧。”

不待见归不待见,可到底看在卫安的份上,她愿意让他们培养培养父女感情。

可是卫安和卫阳清名义上是父女,说到底也只是陌生人而已,就连出了门也没话好说,两个人都尴尬得如同台上唱戏的丑角儿。

卫阳清最后还是叹了口气,让卫安早些回去休息,自己转头领着人回自己的院子。

可大约他的确是不大擅长处理家事的,回了院子才发现,卫玉珑和卫玉珀卫玠都被他落下了,他皱了皱眉头,知道回去又是一场风波,干脆也就不回长宁郡主的正房,自己去书房了。

长宁郡主却气了个胃疼,她一脚把脚底下正踏着的火笼踹翻,冷然看着屋子里伺候的下人手忙脚乱的收拾东西。

葛嬷嬷看着一地狼藉只好叹气,出门去了一趟才回来哄她开心:“少爷小姐都被老太太房里的黄嬷嬷亲自送回来了…”

她知道长宁郡主的弱点,无非就是在儿女身上,尤其是卫玉珑,是她的心肝命根子,说到她们,长宁郡主的脾气总是会收敛些。

果然长宁郡主熄了火气,半响才让葛嬷嬷打赏黄嬷嬷,又让人去通知卫玉珑她们不必过来请安。

冰天雪地的,老婆子和那个死鬼都不心疼她的孩子,可是她做母亲的却不能不心疼。

葛嬷嬷一一都答应了。

长宁郡主就彻底冷静下来,沉声问她:“就算是秋韵她们全都走了,难道那屋子里如今就铁桶一个了?总不能什么都没打听出来吧?”

葛嬷嬷只好把已经说过的话再重新说了一遍,有些为难的看着她:“都是老太太和老王妃给的人…很稳妥可靠…”

当然很稳妥可靠,否则这么多时间,他们在南昌也不至于当个瞎子聋子,竟连卫安的任何一点儿消息都探听不到。

长宁郡主冷笑了一声。

她好像把卫安这头待宰的猪喂的太肥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