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嬷嬷是宫中的老人儿了,教导那些新进宫的女官们也是使得的,对着一个侯府千金也并不畏首畏尾,有些话说的并不客气。

至少足以令那些没经受过什么挫折的千金们明白利害了。

可是卫玉珀却始终能面上带笑,不管眼睛里透露出多少难堪,可面上的养气功夫却着实算的上好,竟硬是咬着牙低声跟她说一声嬷嬷说的是。

而后针线荷包和衣裳又流水似地送往她房里-----照旧连孩子的也没落下。

连崔嬷嬷也不由感叹一声卫玉珀能成大事了。

光是这份韧性和这个脸皮,就的确是常人所难及的。

卫老太太挑了挑眉,半响才嗯了一声,轻声道:“假以时日,嬷嬷看,能不能令她打消不该有的念头?”

崔嬷嬷便垂了头:“这番皇后娘娘给诸位藩王世子们做媒,想必十一小姐也听见消息了,她是个聪明人,会懂的。”

卫老太太便眯了眼睛。

能懂就好了,她吁了口气,令人送崔嬷嬷回去,等到外头说二夫人来了,便让人请了进来,笑着看她身后一眼,才问:“琨哥儿媳妇儿呢?她怎么没来?”

三夫人最近怀有身孕,难免对府里的事顾及不到,卫老太太便酌情让卫琨的媳妇儿和卫安一起给三夫人打个下手,管些事,减轻三夫人的负担。

二夫人对此自然是极为乐见其成的,跟老太太这里的感情更亲近些,领着儿媳妇来的次数也更加频繁了许多。

她笑了笑便道:“她身上不大舒服,媳妇儿便作主让她今天先不必过来了。”

卫老太太便点头:“明天还要出门去,事情繁多,既然不舒服,是该好好休息。”又问:“请大夫了没有?”

二夫人忙点头,有些喜不自胜:“已经着人去请了…”她欲言又止,看了卫老太太一眼又笑开:“娘,怕是…怕是有了。”

卫老太太一愣,片刻后连眉眼都舒展开了,忙让花嬷嬷去寻药材:“当真?那可得好好养着!快些拿我的名帖,明天去请太医来看。”

二夫人与有荣焉,又为自己儿子开心,又有些为难:“只是这样一来,她明天就去不成普慈庵了…”

“去不成不必去就是了。”卫老太太不以为意:“眼下这个时候,让她好好歇着才是最重要的。既然如此,明天你干脆也不必去了,留在家中照看着,老三媳妇如今毕竟也不大能理事,你留在府里,也好有个照应。”

二夫人垂头应是。

等她出去了,卫老太太才呼出一口气。

这样快,除去卫玉敏外,竟然也要有第三代了。

从今以后,日子也必然是要越过越好的,她咳嗽了一声,偏头去问花嬷嬷:“什么时辰了,安安还没回来?”

卫安下午的时候出门去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花嬷嬷一直让人留意着,卫老太太一问便摇头:“还没回来。”

第403章 嫡庶

可眼看着天便全黑下来了,卫老太太皱了皱眉头,转头问花嬷嬷:“都有谁跟着去了?”

卫玉珀正好在此时进来,先给卫老太太请了安,把替卫老太太做的抹额拿出来,小心翼翼的捧到卫老太太面前,带着些期许和紧张的说:“祖母,这是孙女儿给您做的抹额,也不知道合不合您的心意…”

她是花费了许多功夫做的,这几天不眠不休的,还得兼顾着功课,几乎熬的人都瘦了一圈儿,卫老太太看了她一眼,微笑起来:“你有心了。”

等花嬷嬷拿到她面前,她又看了一眼,上头绣着寿星公捧寿桃的花样,是秋香色的底子,光是寿桃便用了几色不同的丝线,看上去栩栩如生,的确是很用了心的。

她便点一点头:“我很喜欢。”

卫玉珀连眼睛都亮起来,喜不自胜:“祖母喜欢便好。”

外头有林海家的在外头谈了探头,翡翠掀了帘子出去又进来,轻声跟卫老太太道:“七小姐回来了。”

卫老太太才立即有了精神,连忙让人去请进来,又让人重新去厨房传饭:“怕在外头耽搁了,瞧瞧有没有她喜欢的胡辣汤,做一碗来。”

天气热的很,卫安最近饭量越发的少了,她很是不放心。

卫玉珀亮晶晶的眼睛便又一点点黯淡下去,站在一旁微笑着一言不发。等卫安掀了帘子进来,才上前跟卫安见礼。

卫安是不必去学堂上课的,卫玉珀看了她一眼,又重新垂下眼帘。

她总是跟家里的姑娘都不一样,可是就算是不一样,又能怎么?家里的人处处都偏袒她,她要什么,不必抬手就有了-----前几天郑王还给她送来了一箱子的东西,听说是书,怕她无聊,专程给她送过来的。

她一路披荆斩棘,踩着李桂娘等人扬了名,给家里惹了这么多麻烦,出风头的只是她,可家里却没一个人嫌她是个麻烦。

卫玉珀心里正酸涩难当,就听见卫老太太笑着问卫安:“怎么样,可用饭了没有?”

她什么都不关心,也不问问卫安究竟去做什么耽搁到这么晚,竟只担心卫安用饭了没有-----何等偏心!

卫安笑着点头:“用啦用啦,我是往怀仁伯府去的,难不成人家还会饿着我?祖母别总挂心我,您好好用饭了没有?”

怀仁伯府…

卫玉珀小心翼翼的插嘴:“姐姐去怀仁伯府啦?”

她对着卫安越发小心翼翼了,卫老太太看了她一眼。

卫安对着卫玉珀却很耐心,笑着点头:“嗯,去见了见丁夫人。”

庆和伯夫人娘家姓丁,听说从前是不姓丁的,只是家族前朝时为了避祸,把姓氏简化了,便成了丁姓。

卫玉珀一听就明白过来,知道卫安是去看那位未来的继母了,抿了抿唇笑了笑。

哪有继母会看原配留下来的孩子顺眼的?

卫安现在急着去献殷勤恐怕也没用。

她轻轻在心里舒了口气。

卫老太太已经开始絮絮叨叨的问起卫安在怀仁伯府如何的事来,唯恐她受了欺负,没人要她走,可卫玉珀就是觉得自己不当留在这里,急急的告辞出门。

梁嬷嬷便在她身后亦步亦趋的跟着提醒她:“姑娘,您不是来问七小姐,明儿穿什么衣裳的吗?”

卫玉珀站定了脚,回廊里的灯笼都亮着,四周亮堂堂的,可她心里却觉得漆黑一片,半响才冷冷的反问了一声:“还需要问吗?”

问什么呢?

问题不在于穿什么,问题在于身份。

在外人看来,她穿的再富丽堂皇又有什么用?卫安才是那个既占了郑王嫡女的位置,又占了定北侯府定北侯嫡女位置的那个。

她一个人占尽了两边的好处,谁还能瞧见不起眼的她?

梁嬷嬷跟上前叹了口气:“姑娘怎么总这样想?”

其实姐间哪里有那么多好比的?要真的比起来,最近卫阳清对着卫玉珀也不算差了,卫安那里倒没见怎么亲近。

何况卫安好,对卫玉珀也有许多好处。

还真是小孩子呢,只知道争那些没用的闲气,梁嬷嬷壮着胆子跟从前似地拽了拽她的衣袖,劝她:“姑娘想开些,七小姐待您也是好的,何必寻那些没用的气生呢?白的气坏了身子倒不好。”

倒不好么?

卫玉珀笑了笑没说话,反而快步领着嬷嬷丫头们回了屋子,开始寻起东西来。

梁嬷嬷苦着脸上前去问她找什么:“您说出来,我们也好帮着您找。”

卫玉珀站着想了想:“之前长缨公主府送来的帖子…”

她说着整了整衣裳:“寻出来。”

长缨公主府给她下了帖子,是以李桂娘的名义写的,来路很是奇怪,是卫玉珀过府去镇南王府见卫玉珑的时候,在镇南王府有人给她的。

之前卫玉珀都扔在一边的,梁嬷嬷有些困惑,却还是依言去给找了出来:“姑娘找这个做什么?咱们府上跟长缨公主府…一向不大对盘,姑娘还是谨慎些罢?明天是陈夫人家的法会,您不如想想明天的事?”

卫玉珀没说话,皱着眉头把那张帖子看了又看,又缓缓阖上了。

可她又要了纸笔重新拿了张花笺,给李桂娘写了封长信,让梁嬷嬷着人送出去。

李桂娘待她太热切了些,这热切让她觉得有些不同寻常-----之前李桂娘可只对卫安热切的虽然那是不好的热切的针对-----她总觉得李桂娘忽然又对她和颜悦色,也跟卫安有些关系。

心里不舒服和被忽略的感觉越发的浓厚,她直觉很不舒服。

在这个时候,再不做些什么,她实在有些无法忍受了。

长缨公主府不管是善意还是恶意,总归对着卫安是有企图的。

而在卫玉珀看来,总要让卫安身上沾染些不好的地方,她才能跟自己变成同样的人,甚至比自己再坏上一些------否则同样是卫阳清的女儿,到底凭什么呢?

梁嬷嬷不敢不听,叹了口气转身出去让人想法子送信,想了想,到底又往姚姨娘处走了一趟,姚姨娘听见便忍不住蹙眉。

女儿越大越是不听她的话,她已经全然不知道女儿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了。

卫阳清正好进门来,看见梁嬷嬷便笑了一声:“正巧,我得了个好玩意儿,你给阿珀带过去。”

第404章 提示

卫阳清给卫玉珀的是一对玉璧,玉色通透润泽,细看里头还有深深浅浅的流通的墨色,灯光一照华光异彩,姚姨娘连忙立起来摆手:“这个太贵重了…她一个小孩儿家,用不上这样贵重的东西…”

姚姨娘是当真担心,本来女儿的心便越发的大了,等卫阳清再这样纵容下去,恐怕心要越发的大…

卫阳清便摆了摆手:“这有什么?不过是些孩子们玩儿的东西。”

现在唯有这个女儿在他身边,又算是贴心了。

他想着,怅惘的叹了口气。

姚姨娘那些原本到了喉咙里的话倒不好再说了,皱了皱眉头,到底还是亲自往女儿房里去了一趟,问不出什么,只好交代她第二天去普慈庵要谨言慎行,不许闹出什么是非来。

卫玉珀眼里尽是不耐烦,冷冷的牵了牵嘴角,始终一言不发,等她说完了,才眉头也不皱一下的吩咐人把第二天要用的衣裳首饰准备好。

卫安今天去了怀仁伯府…

不知道丁家那位二十三岁也还未嫁出去的老姑娘,看见郑王这个莫名其妙多出来的继女会是个什么心情?

她这么想着,心情才勉强好了一些,总算是能闭上眼睛了。

汪嬷嬷也正跟卫安说起那位丁家姑娘来:“是个很知道礼数的…”她快手快脚的替卫安把头上的钗环都亲自给卸下来,笑着问卫安:“您觉得她好相处么?”

丁家姑娘二十三岁了也还未嫁出去,可是性情却着实很好,至少今天一整天下来,对着卫安,是足够的亲近的。

这亲近又并不敷衍和过分,不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是个知道分寸的人,怪不得郑王会同意这门婚事。

卫安笑了笑,不知道说些什么,片刻后才点头:“是好相处的…”

只是丁家姑娘好相处,她那位姑姑庆和伯夫人却不好相处,而丁家姑娘如果是个没主见的,往后总是不大好。

她洗漱完毕出来,玉清正好进门,轻声跟她说:“姑娘,赵期那边有急信送过来,林跃就在二门处等着…”

卫安便有些惊讶,皱了皱眉头,重新披了衣裳,想了想便让人把林跃叫到前头的花厅里。

林跃也不遮遮掩掩,一见卫安便直奔主题:“姑娘,赵期让我给您带个口信,说是明天的法会,让您小心些。”

这话传的有些没头没尾,卫安挑了挑眉,问他:“没了?”

林跃自己也一头雾水,挠了挠后脑勺点头:“赵期就是这么说的,还说什么日子碰的巧了,正好还是端王世子点长明灯的日子…他知道的就这些了。”

卫安嗯了一声,手指放在桌面上敲了敲,对林跃点了点头。

汪嬷嬷陪着卫安往回走,忧心忡忡的摇头:“没头没尾的,小心什么呢?这个赵期,也不晓得把事情说的清楚些,这么不上不下的,让人七上八下的没个底。”

卫安把这些日子发生的事在心里都过了一遍,心里倒并不是很担忧,明天普慈庵的法会是给卫玠相看陈绵绵而办的,她不能不去。

可是陈夫人为了避免相看不成功的尴尬,特意用了祈福法会做名目,请的人也都是些亲近的通家之好,陈家清貴,卫家勋贵,光是这两户人家去,普慈庵也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接待。

除了那些普慈庵挡不住的贵人们,还能出什么事?

外头月色正浓,汪嬷嬷下了窗户,让玉清和蓝禾好好伺候着,等到第二天又早早的起来,等着卫安梳洗妥当了,才寻了空隙问她:“咱们要不要把事情告诉王爷一声?”

好歹做个准备。

卫安意味深长的笑了:“是,嬷嬷给我去送个信。”

她进了屋,先跟卫老太太请了安,又陪着卫老太太用了饭,才扶着卫老太太去二门处坐车。

卫二老爷和卫三老爷没空,便由着休沐的卫琨和卫玠护送家中女眷出门。

卫老太太上了车便望着卫安问:“昨儿晚上夜深了,还有人给你送消息?是出了什么事?”

定北侯府自从恢复侯爵开始便又规矩森然,处处都要下钥的,晚上已经下钥了,又有人进了二门,不能不惊动卫老太太和三夫人。

卫安给卫老太太倒了杯茶,轻声道:“是我外头的一个掌柜,给我递了个消息进来,说是今天端王府也有人去普慈庵点长明灯。”

过生辰,往寺庙道观里撒钱点长明灯是常有的事,贵人们更有无寺庙不撒的成规,卫老太太蹙眉:“就为了报这个信,还特意半夜里跑一趟?”

怎么看怎么透露着奇怪。

卫安眉目仍旧平静,眼里却透着冷意。

这恐怕不是一盏普通的长明灯。

她笑了笑,捧着自己的差吹去了上头的浮沫,老老实实的告诉卫老太太:“恐怕这事儿跟我有些关系。”

她不等老太太发问,又摇头:“只是我的人也不知道到底是要出什么事,不过听见一言半语所以来提醒我罢了。”

卫老太太便有些厌烦的皱起眉头来。

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帮人当真是嫌日子过的太清静了。

马车里静默了一瞬,卫老太太才下了决断:“你不必去普慈庵了,到时候我同阿玠说。”

可是原先商量好的,要由她领着陈绵绵‘合理’的出现在卫玠面前,要恰到好处,又不能轻佻的叫他们彼此见一面,瞧瞧对方。

虽然是通家之好,毕竟卫玠从小长在外地。

卫安摇头:“祖母,若是我不去,他们的计划便要改变,若是波及了哥哥和您呢?倒不如去…”她神情更加的冷静,语气也并没有起伏:“躲得过一时,躲不过一世。何况我猜来猜去,其实也大约心里有点眉目-----我得罪的人,或是说想报复我的人,其实也并不多。”

想要她死的人就那么几个,其实是很容易算的。

而她手也有些痒----反正离京在即,有的是时间让人忘记她出过多少风头,这个时候,她不管闹出什么事,再过一阵子重新再回京的时候,这些人也忘得差不多了。

第405章 恰巧

到了普慈庵山下已经是申时二刻,山高路窄,已经不好再继续乘马车,一行人都下来换了滑竿。

今天除了卫安,卫家姑娘们只带出来了一个卫玉珀,她紧走了几步上前跟卫安一同扶住了卫老太太,小心细致的把卫老太太扶上了滑竿,才回头看着卫安笑:“七姐,我跟您一道坐吧?”

崔嬷嬷教导得显然很好,不过这么一阵子的功夫,卫玉珀身上原先独属于不得宠的庶女的那种小心木讷已经全部消失不见,谈笑间也极尽从容,比过往那个瑟缩的样子要好太多了。

她既开了口,卫安就不会拂了她的面子,轻轻点了头,提步上了滑竿。

坐在高处看风景,总是怡然自得的,卫玉珀开心的笑起来,扶住自己手边的座椅把手看着卫安,神态既诚恳又天真:“七姐,我还从来没有来过普慈庵呢!”她的脸因为兴奋而有些红:“听说普慈庵极为灵验!”

其实京城大多数都是庙宇出名,全是尼姑的庵堂几乎就没有能上的了台面的,可是普慈庵却例外,是头一个香火盛行的庵堂。

概是因为普慈庵里头的送子观音十分灵验的缘故。

卫玉珀难得这样开朗,卫安也并不想扫她的兴,倒是也说了一阵子的话,不知不觉便已经到了山门处。

已经有静慈师太在外头亲自候着了,见了她们连忙笑脸相迎,双手合十跟卫老太太恭恭敬敬的行了礼。

卫老太太笑了一声,扶着卫安的手下了滑竿,边往里头走边问她:“陈夫人她们可都已经来了?”

静慈师太便又看了卫安一眼,卫老太太上一次来已经表现的对卫安有些亲昵了,可终究没如今这样亲近,这位寿宁郡主倒真是个好运气的,糊里糊涂的,就什么都有了。

听见卫老太太问,才回了神笑:“早您一刻之前来的,陈夫人昨晚有些着了风寒,身上似乎不大舒爽,交代下来了,说是让我们务必在这里候着您,她自己先往后头换衣裳去了。”

卫老太太嗯了一声,也先往后头被安排好的小院里洗漱休息,才往前头去见陈夫人。

陈夫人早已经候着了,见了卫老太太便连忙迎上来:“没能亲自迎老太太,实在是我的不是了。”

在这次带女儿正式相看之前,她已经见了卫玠好几次,卫玠为人爽直,长得又清俊,难得的是身上确实没有一点儿勋贵家中男孩子们身上的那股子纨绔气,她经过几次接触下来,已经很是满意了,现在对着卫老太太的态度便又更热切一些,满脸笑意的问:“是府上二公子和三公子一同护送您来的?路上可还顺利么?”

她等卫老太太答应了,便又吩咐人去上素斋,轻声跟卫老太太说:“今天是给家里已经仙去了的婆婆来做法会,请的都是些通家之好,老太太能来,我这心里便踏实了。”

说完了又冲卫安和卫玉珀笑了笑:“郡主和十一小姐都来了,那感情好。普慈庵后院的晚葡萄到如今还有,层层叠叠的,险些要把葡萄架子都给压歪了,绵绵正吵着要找郡主您学着酿什么葡萄酒…现在正等着郡主您了。”

卫玉珀脸上笑意便一滞。

卫安是什么都会的,好似怪胎一般,不仅是合香还有投壶,连针线功夫都是一等一的好,她身上好似就没有不好的地方。

她心里有些窒闷,面上却也一派天真的笑起来:“我也正想跟着学,上回七姐酿的几坛子,比曾经在南昌喝过的还要甜,不独绵绵喜欢,我也喜欢的。”

陈夫人面上的笑意便更深了一些,这两个都是卫玠的妹妹,卫安不必说,卫玉珀看上去也是个好相处的,到时候女儿若是真的嫁过去,至少两个没那么快出嫁的小姑子不会叫她受什么委屈。

不一会儿外头便有小尼姑进门来,说是彭夫人也已经来了。

卫老太太挑眉看向陈夫人。

陈夫人之前可不曾说过,彭家也会来人。

说是请的通家之好,其实除了卫家之外,也只有一家到时候准备做中人的人家了,只是之前商定好了,若是一切顺利的话,便让钱士云的夫人来做媒的,或是梅夫人…

陈夫人便有些无奈,轻声告诉卫老太太:“昨天进宫去觐见,当时彭大夫人也在,听说我们家今天给家中亡母做法会,便说也要一同来…”

既然都在宫里,人家又说要送礼来,总没有直接就拒绝的道理。

卫老太太蹙起眉头来,才要说话,外头彭大夫人已经进门了。

一进门彭大夫人便先让人把五宝香烛还有几卷经书送上来,笑着对卫老太太和陈夫人说:“这是前些日子我们家中做法会时,阿薇手抄的经书,是她的一点儿心意,还请夫人不要嫌弃。”

她是知道陈家打着要跟卫家结亲的主意的-----卫阳清跟彭大老爷过从甚密,早在言语中透露过了。

而既然也准备跟卫家做亲,她自然要对陈夫人也友好些,因此昨天进宫觐见德妃,先去给皇后请安时,她便顺着竿子让陈夫人答应了她来法会的事。

“您言重了,高兴都来不及,哪里还敢嫌弃呢?”陈夫人让身边仆妇接过手,笑着赞叹了一声,再说上会儿话,外头静和师太便进来说是前头庵堂里已经准备好了,请陈夫人等人过去上香行礼。

陈夫人答应了一声,特意让卫安等人都往后头去找陈绵绵。

彭凌薇表现得和卫安极为亲近,卫玉珀走在卫安左边,她便揽着卫安的右胳膊,轻声朝她笑起来:“要酿葡萄酒?那可好了,每年我们家里的酒都没有适合我们喝的,我们家的酒都是外头买,金华酒荷叶酒倒是也都有,只是不知怎么的,味道总是不对,父兄们便不让我们喝了。”

卫玉珀跟在她们身后,安静得如同不存在。

卫安微笑着听她说话,眼里却始终清冷一片----彭家的到来,可就是个意外。

第406章 意外

彭凌薇觑着卫安的脸色,又笑起来:“我六哥就是个喜欢喝酒的,平时总爱四处去搜罗酿酒方子,曾经还为了找陕西白家的桃花酿的秘方一掷千金,被我父亲狠狠罚了一顿…”

彭六,彭采臣。

彭家人上一世对她这么热切的时候,在她前头给她挖了一个巨大的坑。

这个坑让她家破人亡,让她连当一个母亲的机会都没有,她摔得面目全非,付出的代价惨痛无比。

上一世是因为要给楚王办事,要给卫家栽赃一个罪名,好让临江王背上诛杀自己人的名声,那现在呢?

卫家还有什么彭家可图谋的地方?

或者说,彭家这一世这么接近她,还有什么别的目的?

卫安面上什么表情也没有,彭凌薇便又自顾自的笑起来:“说起这个来,更好笑的也还有呢,从那以后,我六哥便不敢再这样不务正业了,可是这爱酒的毛病却还是没改,只是他虽然喜欢喝酒,却极有分寸,平时从不喝醉的,别人都送了他一个外号呢,叫千杯不醉。”

她语气里带着自豪与骄傲,轻轻瞥了一眼卫安。

彭采臣也的确是足够优秀了,他们家中如今没有爵位,他便很下苦功苦读,以十二岁的年纪中了秀才,是一等一的好材料,他一进京城,便拜在了河东书院裴正英名下进学,天才的名声早就传出去了。

也是因为彭家的子弟们都这样的出色,所以方皇后才这样忌惮德妃。

卫安轻轻勾了勾嘴角。

卫玉珀却有些惆怅的叹了口气。

她当然听得出来彭凌薇话里话外夸自己哥哥的意思,可她也看得出来卫安的态度敷衍,甚至算不上敷衍-----卫安根本是全然没把彭采臣放在眼里的,彭凌薇说了这么多,卫安连一个字都没有多问。

她听过父亲谈论彭采臣,说若是卫玠有他一半的聪颖,卫家便有望了云云,这样优秀的少年郎,偏偏家世又这样好,还这样谦逊有礼…

可她盼不来的,人家根本不放在心里。

彭凌薇怎么说都得不到卫安的回应,不由有些泄气,心里想着卫安不识抬举,便不肯再多说了------她不愿意,自家哥哥还觉得卫安这种只知道出风头的蠢货配不上他呢!多稀罕似地!

卫安耳根子得以有了瞬间的清静,转过了几座小院便顺着青石小径到了葡萄架处,一眼看见了陈绵绵,笑着喊了一声。

陈绵绵已经等了好一会儿,见了她便惊喜的迎上来:“师太说我生辰跟祖母今年的法会犯冲,不好去冲撞了祖母,因此并不能去前头,没有迎你们,实在不好意思。”

哪里是犯冲,分明就是想着让她在后头呆着的。

卫安笑着摇头:“我们两家的情分,哪里还需要在意这些?”

又陪着她往葡萄架底下看了看,当真仔细的指使人摘了几串葡萄下来,让人去洗干净。

彭凌薇正跟卫玉珀说话,见状咦了一声:“真的拿来酿酒吗?”

“要是酿酒的话,这些怎么够?”卫安笑了笑:“让人洗了来吃。”

彭凌薇不免觉得有些无趣,看了葡萄架底下的石桌一眼,很有些失望:“那咱们就在这里枯坐着呀?”

陈绵绵便有些不好意思,她自己知道是来做什么的,可是却不能叫别人知道,有些为难的看了卫安一眼。

卫安捏了捏她的手,似乎是在思索,片刻后才冲彭凌薇笑了一声:“他们前头做法会少说也要两个时辰,的确是久了些,这样坐着也是无趣。不如这样,我同绵绵姐姐去问问静安师太,我之前来过,听说她们这里半山腰处有处高台,还有瀑布,可在那里放纸鸢,到时候问完了,再让人去前头问问长辈的意思,若是长辈们答允了,我们便一同去,如何?”

彭凌薇和卫玉珀都没说不好的意思,卫安便笑了笑,领着陈绵绵转过了回廊,出了小花园。

陈绵绵紧张得有些手心冒汗,看了后头一眼,握着卫安的手更加紧了紧,轻声问她:“四公子…”她顿了顿,忍着紧张问:“我是说,你四哥,他是个怎么样的人?”

陈绵绵的婚事已经是被耽搁了的,她去年便已经及笄了,到如今十六岁才开始说亲事,等到走完六礼下来,少说也有十八岁了。

这回方皇后也叹了气,跟她母亲说,说给卫家,也是不错的。

她知道,皇后姨母向来不听家里的话,这回开始附和起了家里的意思,就更说明这事儿要成了。

可是她还没见过卫玠呢。

长宁郡主又恶名在外,她很是担心卫玠会是跟长宁郡主一样的坏脾气。

转过小花园便是连接石壁的长廊了,卫安眼看着尽头处有一抹月白色衣袍,轻轻应一声:“总之,是个不错的人。”

陈绵绵垂着头,还没看见前头的人,低声期期艾艾的问:“那…那他脾气好么?”

竟只担心脾气不好的问题,她笑起来:“放心吧,我四哥的脾气…极好的…”

说话间转眼就已经到了长廊尽头处了,卫玠的脸恰好露出来,看见了卫安便急忙上前:“七妹,你要问的事已经办好了…”

陈绵绵的脸红的快要滴出血来,垂着头,鼓足勇气才敢抬头飞快的看了一眼。

这一眼便松了口气-----长得不差,不仅不差,还算得上好看,而且听他跟卫安说话,声音低沉好听,语气温和平缓,大约不会是个急躁的脾气差的。

怪不得父亲母亲都那样满意。

她拉了拉卫安的手,示意已经看完了。

卫安便冲卫玠点了点头,又问了一句旁的:“前头没有别的客人来了吗?”

如果前面没有再有别的不速之客的话,那彭家,大约就真的是这场法会唯一的意外了。

赵期提醒的那个要小心的事,莫非真的就跟彭家有关?

卫玠一怔,紧跟着便摇了摇头:“后来梅夫人也来了,除了梅夫人,已经没了客人了,山门处已经封了路了。”

第407章 里应

卫安若有所思,想了想,便说一声知道了,见陈绵绵垂着头半点儿不敢抬起头来,便轻声冲卫玠道:“四哥,既然如此,我们便先回去了。”

顿了顿,想起之前出来时找的借口,又问他:“我们想去山腰处那个宽阔的石壁上头放风筝,可是我们来时并没有带…四哥能帮忙想想法子吗?”

卫玠是个很宠爱妹妹们的哥哥,就连对着卫玉珀,也是一样的和颜悦色,但凡是他能做到的,就没有不应的。

从前为了哄妹妹们开心,他还会亲自做风筝,也花费不了多长时间。听见卫安这样说,便笑了一声:“这有什么难的?恰好今天我上山来的时候看见街边有卖风筝的,看着有几个式样很好,特意给你们留下了,这就差人去拿出来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