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好了,便记起了之前被打发走的卫安,回头去吩咐肖姑:“看看永和和寿宁在做什么呢,天气也冷,让跟着的人小心伺候,别叫她们冻着了。”

又跟卫老太太寒暄:“是什么时候动身?只有您领着寿宁去吗?”

这话问的很细致,卫老太太沉住气一一都答了,笑了一声又道:“毕竟大儿媳妇也在惠州,便想着过去瞧瞧,若是有机会,在有生之年,还打算回云南去…”

云南正是明家的祖籍,方皇后沉默了一瞬才道:“您有心了,必定能实现的。”顿了顿又说:“等这事儿了了,本宫送您仪程。”

这是在说,到时候会帮忙促成此事。

是投桃报李的意思。

卫老太太谢过了方皇后,便安心的等卫安回来。

永和公主不是个好相处的人,公主之尊难免傲气,她又跟仙容县主她们关系很是不错,卫老太太并不放心卫安跟永和公主待的太久。

卫安却连永和公主的面也没有见到。

那个叫做什么粉雪的宫娥领着她到了偏殿永和公主的住处,便说要进去通报消息。

这一报就是大半个时辰,她一人留在偏殿中站得沾了一身的雪。

殿中种着一株巨大的可由四五人合抱的合欢树,风一吹叶子扑簌簌的往下落,廊下挂着的鸟儿们似乎都被这冰天雪地的天气冻得懵了,窝在笼子里蔫蔫儿的没有精神。

足足再站了有小半刻,粉雪才又急匆匆的跑出来冲卫安行了个礼,抱歉的挠头:“实在对不住了郡主,刚刚我碰上刘司珍,帮她拿了花样子,便耽搁了…这就请您进去…”

宫里的宫娥们办事就没有这样没有分寸的,哪怕真有人要她帮忙,她也该找其他宫娥出来,不过就是报个信的事,说到底,其实就是里头的永和公主不大想见她罢了。

卫安心知肚明,却并不恼怒,轻笑着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

粉雪重重的松了口气,心里感激卫安的容忍,悄声道:“公主殿下心情不是很好,待会儿您小心些,不要提起平西侯…”

沈琛?

早就听说永和公主吃了沈琛好几次闭门羹,以至于永和公主发了大脾气,连她的伴读们都被她拒之门外。现在看来,雪松也不是信口胡言,胡乱说话的。

第625章 如愿

永和公主的寝殿布置得富丽堂皇又不失雅致,绕过琳琅满目的博古架,触目便是一张阔大的书桌,上头摆着怒放的水仙,中间以猫戏蝴蝶的图案的屏风隔开,显得生机勃勃又华丽。

粉雪领着卫安进了殿便不敢再留,转身出去带上了门。

卫安便直接对上了正在作画的永和公主的眼睛。

永和公主瞧见她目光便深了许多,上下扫了她一眼:“我听说你同平西侯关系极好?”

一来就问这样的问题?

卫安想到当时跟林三少和沈琛开的玩笑,心里叹了一声,想了想便道:“长辈之间互相有来往,因此认识。”

只说认识,不说交情,还特意注明是因为长辈认识,所以才有了来往。

倒是个谨慎的人。

永和公主停了笔,接过旁边宫娥递上来的帕子擦了手,意味深长的哦了一声:“当真只是认识?”

这种被人当贼审的滋味并不如何好受,卫安不可避免的有些厌倦,简洁的答道:“只是认识,不知殿下以为除了这个,我们还会有什么关系?”

这样当着一个未出阁的女孩子的面,一直追问她跟某个人的关系,实在是极为失礼且不礼貌的举动,让人难堪。

且不管怎么答,作为一个公主问出了这样的话,被人得知了,以后别人也会多揣测几分她跟沈琛的关系,对于她以后的名声影响极大。

卫安问完这一句,便不再看着永和公主的眼睛,而是静静的坐在旁边的椅子上,不再出声。

永和公主倒也不再追问了,看着自己的画静默了一瞬,才道:“这样说,临江王世子妃是在污蔑你。”

她用的是陈述句。

卫安更关注的是她所说的临江王世子妃。

仙容县主么?

她可真是不遗余力的想尽办法在给人织造麻烦啊。

这些女孩子们明明千娇万贵,又是金枝玉叶,明明不费吹灰之力便能活的很好了,可是总是不知道知足。

但凡有任何人违逆了她们,不照着她们的心思行事,她们便对你恨之入骨。

实在是被人惯坏了,以为这天底下的人都该是被她们践踏蹂躏的。

卫安哦了一声,既然永和公主故意说出仙容县主的名号来,她便也适时的表现的怒气冲冲:“怪道殿下问我这样的问题,原来是有人在背后挑拨离间!”

她冷笑着道:“我倒是想好好问问她,到底我是哪里得罪了她,她要这样红口白牙的冤枉人!”

永和公主便微笑着道:“既然是没有的事,何必管她?”

她虽然这么说,可是做出来的事哪里是不管的样子?

故意一来就问那样尖锐而不礼貌的问题,又故意引出仙容县主来,不就是等着她去找仙容县主的麻烦?

她要是不照着这位公主殿下的心意去找仙容县主的麻烦,那又是不识抬举了。

卫安便咬了咬唇。

等到正殿那边来了宫娥请她过去之后,便候着方皇后有了空,义正言辞的说了今天的事,表现的万分无奈又委屈:“世子妃传这样没有根据且又用心恶毒的谣言,中伤我的名声倒不要紧,可是她竟然调唆公主殿下来对付我…实在是利用了公主殿下的一片心…”

一片心这词用的极为微妙、

说是利用永和公主对沈琛的一片真心也可以,说是永和公主对仙容县主的一片诚心也可以。

这小丫头倒是深谙说话的技巧。

方皇后原本就有求于卫老太太,加上长安长公主最近原本就诸事缠身惹人厌烦,便皱了皱眉:“真是愈发的没了分寸了,这样的话也是可以信口开河乱说的,坏了人的名声!”

一面又让肖姑令人出去传口谕让临江王妃好好管教儿媳妇。

事情说的差不多了,方皇后便令人留饭。

卫老太太见时候差不多了,笑着推辞:“娘娘赐饭,是莫大的恩赐,原不敢辞,只是临行在即,确实事务繁多…”

既然这么说,方皇后便赏了东西,令她们出宫。

直到上了马车,卫老太太才吐了口气靠在软枕上问卫安:“好端端的,怎么告起仙容县主的状来?”

卫安便苦笑了一声,把永和公主的事说了:“公主想要我整治仙容县主,我若是拂了她的意思,岂不是又要另外生出事端来?再说,也确实该警告警告仙容县主了。”

不是什么事都能拿来挑拨的。

尤其是拿跟男子的关系来造谣,实在是居心叵测。

卫老太太有些厌恶的皱了皱眉头:“一对夫妻都是拎不清的。”

但凡是拎得清的,现在谨言慎行还来不及,哪里还会做这些多余的事?

仙容县主以为把卫安和沈琛的关系说的亲密便能让永和公主一同厌恶了卫安跟沈琛两个人,可是却不想想,永和公主是不是那么容易被调唆的人。

养在皇后身边的公主,身边多少嬷嬷师傅教养着长大?

若是真的这么蠢,早就活不下去了。

现在永和公主借着卫安的手打了仙容县主一耳光,还打的这样响亮…

卫老太太便苦笑了一声:“这对母女倒不愧是母女,都是惯会把事情推给别人做的。”

卫安便坐直了身体听卫老太太说方皇后刚才支开她时说了什么。

卫老太太也并没有耽误,把方皇后要她写奏折说是梦见了明皇后,明皇后托梦说四皇子乃是大皇子转世云云的话说了,末了才笑道:“这样的法子,亏她也想的出来。”

可不是,借死人生事。

也真是本事了。

只是方皇后这事儿办的不怎么磊落,可是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步好棋。

生死之事,鬼神之说向来很难说得清。

先帝登位之前还被传是真龙转世…

只是看人信或是不信罢了。

要是这事儿施展的好,朝中又有人帮忙造势,的确是一步好棋啊。

毕竟本来四皇子便是嫡出又占着长的优势,原本便该是名正言顺的正统。

若是再加上说明皇后托梦的幌子…

方皇后看来是想先发制人,赢得这场战争了。

第626章 料中

正月十一,因为临江王的封地九江遭遇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大风雪,冻死冻伤许多人,临江王上表请求提早离京赶赴封地。

隆庆帝允准,任命工部左侍郎欧阳正德为正使,随同临江王一同赶赴九江救灾安民。

终于得了明旨允准离京了,可是临江王妃还是开心不起来。

她两个儿子都不得不留在京城。

而且雪上加霜的是,方皇后还从宫中下了懿旨,申饬她管教不力,由着儿媳妇挑拨是非,卖弄口舌。

本朝还从来没有皇后下旨申饬过妯娌的。

她就成了独一份。

都马上要离开京城了,还被这样羞辱,临江王妃又气又急,险些病倒。

原本就因为大儿子的事跟丈夫起了矛盾,她前一天还在叮嘱儿子儿媳在京城要谨言慎行,转眼就被打了脸,气的不知如何是好。

连房嬷嬷也忍不住叹气:“世子妃也太沉不住气了…”

沉得住气就不会搬弄口舌,跑到永和公主面前说卫安跟沈琛关系暧昧了。

也不动脑子想一想,永和公主显然是对沈琛上了心了的,被沈琛拒之门外多少次?还是一次又一次的往沈琛那里跑。

仙容县主以为能借由这个在背后捅卫安一刀,却不想想,永和公主愿不愿意替她当这把枪------承认沈琛和卫安的关系,那永和公主自己成了什么了?

世子妃未免也太没成算了些。

临江王妃撑着头觉得头痛,矮个子里拔高个,跟李桂娘一对比,她之前向来对仙容县主是满意的,毕竟不管怎么样,李桂娘还总是做些错事,可是仙容县主却表现的贤良淑德多了。

可是没想到,这贤良淑德的儿媳妇一进门便送了她这么一份大礼,让她临走都抬不起头来。

“世子妃呢?”她放了手抬眼看了房嬷嬷一眼,声音有些低沉:“如今在何处?”

房嬷嬷弯了腰咳嗽一声:“在外间候着呢…”

宫中天使来过之后,世子妃就收到消息赶来了,一直在外头候着,只是临江王妃没心思,并没有见她。

“让她进来。”临江王妃瓮声说了一声,面容冷淡。

仙容县主到底怀着什么样的目的跟永和公主说了那番话她不管,可是这件事影响到了王府,她便不得不管。

原本她要离开京城了就提心吊胆,总担心两个儿子出什么事,要是仙容县主还是这样不知死活到处得罪人。

她这一颗心就更是别想安稳了。

房嬷嬷应了是,很快转身出去引了仙容县主进来,又径直退了出去关了门。

仙容县主一进门便西安给临江王妃跪下了,咬着唇万分委屈无奈的跟临江王妃磕头赔罪。

她只不过是想在永和公主面前吹点风,让永和公主厌恶卫安,并且也对沈琛死心而已。

谁知道永和公主竟然会去找卫安的麻烦,又把这件事捅给了方皇后知道。

宫中天使一来,她便知道事情不好了------原本她母亲现在就处境不大好,她丈夫又跟公婆吵的不大愉快…

她战战兢兢的跪在临江王妃跟前,一五一十的把自己的打算跟临江王妃说了,末了哭的不能自持:“我也没有想到这件事会成这样…”

临江王妃已经不想再听,她冷冷的看了仙容县主一眼,随即冷笑出声:“那之前郑王大婚之时出的事又怎么说?”

郑王大婚的时候收买梅家下人对梅莺下毒嫁祸卫安的事?

仙容县主睁大眼睛有些手足无措。

从那之后,临江王妃便从来没有再提起过这件事,她还以为临江王妃是真的不知道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她一时无话可说,沉默片刻后才道:“我是为了对付卫安的。”

想到临江王妃不大明白,她便干脆摊开来说,把之前和卫安的恩怨,还有卫安和沈琛的关系都告诉临江王妃:“郑王把卫安看的极重,卫安又跟沈琛关系亲近…”

这么说也说得过去,只是这么一来,事情就又牵扯到了沈琛了。

临江王妃头痛的更加厉害,终究没有再指责什么,只是苦笑了一声摇头:“就算是如此,可是你这样做也未免太蠢了,你对付了卫安吗?”

反而还被一状告到了方皇后面前,丢了这样大的脸。

仙容县主惶恐得厉害,低声认错。

临江王却并不大在乎这件事,出乎意料的并没有生气。

他越是冷静,临江王妃就越是害怕紧张,打发了仙容县主之后,听说临江王去了瑜侧妃那里,面色便不大好看------因为楚景行的事,临江王好像对她越发的疏远了。

最近去瑜侧妃那里的次数也渐渐增加。

大儿子心思深沉,小儿子觉得她偏心大儿子,心胸狭窄而不跟她亲近,连丈夫也因为这个缘故跟她离心。

现在好容易大儿子娶了媳妇儿,可是这媳妇儿竟也不是个能让人省心的,她实在是应接不暇,良久才把头埋在掌心里哽咽起来:“真是不让人省心…”

临江王也正跟瑜侧妃冷笑:“一个两个的,都不让人省心。”

瑜侧妃心中一动,知道他说的是世子和世子妃的事,真诚的道:“世子年少,难免有张狂的时候,世子妃又是县主之尊…往后再过些日子,也就好了。”

这安慰的话却没让临江王觉得安慰,他眉头皱的紧紧的,许久不曾松开。

楚景行行事没有章法而冷酷,现在看来他的媳妇儿竟也不是个拎得清的,还敢跑去永和公主面前撺掇永和公主对付沈琛和卫安,实在是居心叵测、

夫妻俩都这么心胸狭窄,以后要是真的是她们得势,那怎么可能会善待他其他的子女?

连一同长大的弟弟们也可以陷害的人,还能指望她们什么?

他背靠着椅背没有出声,许久才出声问瑜侧妃:“东西都收拾好了?”

瑜侧妃答应了一声让他放心:“都收拾的差不多了,您放心吧。”她顿了顿又道:“德妃娘娘那里…起哦前儿进宫了一趟,她那里准备的…也差不多了。”

第627章 准备

瑜侧妃一直跟德妃的关系很不错,自从彭家倒了之后,德妃对瑜侧妃就更加亲近了,凡事都要问她的意见。

这样也让她们的计划更顺利了许多。

临江王挑了挑眉问她:“德妃是如何想的?”

“原本还不敢轻举妄动,忌惮方皇后的身份,也不敢有那个胆子对四皇子下手。”瑜侧妃缓缓给临江王倒了杯茶,清了清嗓子道:“可是后来出了四皇子发病的事以后,情势就变了。我跟她说,自古以来就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隐疾还能当天子的,她也深以为然。”

一旦种下了野心,想要拔除就很难了。

彭德妃原本就跟方皇后已经势不两立,这回出了这件事以后,方皇后对彭德妃就更是横眉冷目,这股没有硝烟的战火烧的人人皆知。

彭德妃在委屈之余又万分愤恨,觉得方皇后是故意故技重施,又跟逼迫她早产发动生下五皇子的时候一样,是故意用苦肉计来陷害她的。

两方现在都对锦衣卫督办的四皇子发病一案极为关注。

临江王早有预料,彭德妃的反应也都在他的预计之中,想了想便笑了:“这样也好,省了我们多少事。”

隆庆帝幸运了一辈子,可是运气从他开始对扶他上位的功臣磨刀霍霍开始便好像用光了。

儿子们接二连三的出事,现在好不容易又生了两个儿子,可是又闹成这样。

偏他自己还总觉得事情没有严重到那个地步。

若是在早年他还对方皇后宠爱有加的时候,彭德妃其实也未必能这样有野心,是他自己逐渐偏心,开始宠妾灭妻,所以才导致两宫水火不容…

推己及人,临江王想起楚景行来,好容易放晴了的心情又变得一团糟,交代了瑜侧妃几句便去了书房,让人去请沈琛。

沈琛来的倒是快,临江王也没有跟他说多余的,只是道:“我们明天便要动身了,你差不多也要赶赴福建,这一路上要多加小心。”

沈琛很快应是,见临江王心事重重的样子,知道他是在担心楚景行的事,便道:“林三少在您走之后便会把楚景盟楚景迁的事报上去…”

说起这件事,临江王的脸色便变得更差。

楚景盟倒是死有余辜,可是楚景迁却完全是被牵连进来的,他嗯了一声,对沈琛道:“我已经跟三少说过了,不必牵扯楚景迁,就直接说楚景盟想要嫁祸世子取而代之,所以才收买了晋王妃的娘家人那个王供奉,想要栽赃在楚景迁头上。”

这样一来,好歹楚景迁还是能留下一条性命。

而楚景盟因为害了四皇子,肯定是活不成了的。

到时候晋王照样会怒火中烧-----他对这个儿子远比对嫡子上心的多,得知这个儿子的死讯,再加上细作挑拨,照样会闹出事来的。

一样能达到目的。

沈琛嗯了一声,又跟临江王说了卫安和卫老太太被宣召入宫的事:“皇后娘娘不知道从哪儿想出来的法子,想让卫老太太写密折上奏,说是明皇后托梦指点,四皇子是大皇子转世投胎,乃是真龙转世…”

临江王有些错愕,听到最后才若有所思的翘了翘嘴角。

方皇后看来是真的憋不住了。

楚景行这一手虽然阴损,可是客观来说,也是实实在在的有用,实实在在的激化了两宫之间的矛盾。

所以方皇后才连这个法子都想出来了。

他问:“卫老太太怎么说的?”

沈琛咳嗽了一声看向自己父亲:“她想问问您的意见,郑王的意思是,可以答应。”

临江王便明白过来沈琛的意思,拍了拍他的肩膀笑了:“你放心吧,我早已经跟你郑王叔谈过了。让卫老太太上折子便是。”

他顿了顿又道:“不必上密折,光明正大的上奏折就是了。让天下人都瞧一瞧皇后娘娘究竟是多迫不及待的想推儿子上位,也让圣上瞧一瞧。”

原本因为四皇子的病,隆庆帝便已经对方皇后很有意见。

而五皇子偏生乖巧又可爱,跟暴躁的四皇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感情都是培养出来的,隆庆帝跟五皇子之间的感情显然比跟四皇子的感情要深的多。

而德妃又吃透了隆庆帝的脾性。

现在一旦方皇后闹起来,只要再有人在中间推波助澜,很容易就会让隆庆帝警惕,觉得方皇后是在夺权。

这样一来,本来就混的水就更混了。

他叹了口气告诉沈琛:“你让卫老太太尽管放心,旁的不敢保证,可是到时候我一定会还明家一个公道的,让她写完了折子便去福建吧。”

这趟浑水趟一遍就够了,再继续留下来,只会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沈琛全都答应了下来,见临江王依旧愁眉不展,便问:“您还在为大哥的事情犹豫吗?”

“倒不是犹豫。”临江王扔了手里的一封公文在桌上,瞧着沈琛摇头:“只是在想,若是有一天他真做出无法原谅的事,我应当怎么处理。”

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光是想一想,就足以令人毛骨悚然。

临江王的意思是,楚景行会做出让人无法原谅的事…比如说,当真对沈琛或是楚景吾动手,甚至做的更多吗?

沈琛下意识的摇头:“他不会的。”她咳嗽了一声才看向盯着自己的临江王:“他是聪明人,知道要是这么做,就无法再回头了。至于出卖您…那更是无稽之谈了…”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难道楚景行还会不懂这个道理吗?

他不会做这么得不偿失的事的。

临江王似乎把楚景行想的有些太可怕了。

临江王神情便有些复杂。

反而是被算计的沈琛本人还对楚景行抱着一丝希望,而楚景行却一门心思的想要弄死他,这反差多令人觉得讽刺?

他冷笑了一声呼了口气:“但愿吧。”他说,又道:“只是什么事都是不能轻易就下决断的,一切便看他自己究竟如何决断了。”

选择什么,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这一点却绝不会变。

第628章 重病

仙容县主担心的食不下咽睡不安寝,在她眼里,楚景行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不管做什么都要努力做到最好不给人把柄。

就算是跟他父亲临江王的对抗,也在他的掌握之中,是他加以利用的一点。

可是她却不同。

她已经接连几次栽在卫安的手里了。

这回她还让王府丢了这样大的人,以至于方皇后亲自派人来申饬了婆婆,她只要想到楚景行到时候的反应,就忍不住灰心惶恐。

连袁嬷嬷除了震惊和失望之余也着实替仙容县主悬了一回心-----楚景行实在不是个好相处的丈夫。

你说要指望他对仙容县主这个妻子有多少情分,那更是几乎等于没有。

这样一个人,就像是之前长安长公主和自己担心的那样,不妨碍他的利益还好说,一旦影响了他的事,他恐怕就是第一个操刀剁了你手脚的人。

只是出乎她们的意料,原本应该暴怒的楚景行却对这件事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别说生气或是质问了,他连多问这件事一下都好像嫌多余似地。

仙容县主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更加小心翼翼,等到临近傍晚,一家人快要用饭的时候了,才试探着跟他说了今天的事。

楚景行却只是淡淡的嗯了一声,便道:“以后做事当心些。”

虱子多了不痒,他如今也不怕进一步惹怒临江王了,自然也就无所谓仙容县主丢了脸的事,何况仙容县主的确是因为厌恶卫安和沈琛,才做出的这事儿。

不管怎么说,总归这人蠢是蠢,却对他还有那么一丝真心。

比他的父母亲不知好了多少。

想到父母,他嘴角的笑意就又更加阴沉了一些。

临江王上午才叫了沈琛过来,不必想他都知道临江把沈琛叫来的目的,无非就是叮嘱他照顾好楚景吾,防备自己做出什么事来。

可是越是这样,他心里的冷淡和犹豫反而愈发的少了。

从临江王收走他的世子印信那一刻开始,他就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要是不杀了沈琛和楚景吾,他这一辈子都要被这两个人踩在脚底下了,而这绝不是他所能容忍的。

仙容县主受宠若惊,没料到楚景行竟然真的不生自己的气,小心翼翼的连忙应是,又道:“我以后行事一定更加谨慎小心…”

她实在是害怕又想亲近这个丈夫,所以做什么都小心翼翼,跟从前那个落落大方的自己仿佛不是同一个人了。

楚景行却并不是很愿意再继续这个话题,嗯了一声,面无表情的看了袁嬷嬷一眼,袁嬷嬷便跟着他进了隔间。

“那边还没有传消息过来?”楚景行有些漫不经心的看着自己的手指,一面抬头提醒袁嬷嬷:“已经又过了三四天了,不会出什么纰漏吧?”

长安长公主府的确是没人过来送消息,袁嬷嬷低眉摇头:“并没有收到公主府的消息…”

话音才落,仿佛就是为了印证楚景行的话,仙容县主身边的百灵便急匆匆的敲响了房门,惊慌失措的禀报:“世子爷,袁嬷嬷,公主府来了人…”

楚景行使了个眼色,袁嬷嬷便立即开了门。

百灵一进来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张皇失措的道:“公主府来了人,说是长公主不好了…”

也就是在几天之前,楚景行还跟仙容县主回了娘家回门,那个时候长安长公主尚且还好好的,现在才过去了多久,就忽然不好了?

袁嬷嬷也觉得蹊跷,咳嗽了一声,等百灵缓过了神,才道:“你慢些说,到底是怎么了?”

百灵被呵斥了一声才一个激灵清醒过来:“长公主昨天发了高烧,连夜请了太医诊治,可是不知怎的,病情急转直下,才刚管事过来说,长公主如今一直说胡话,驸马爷去温泉别庄了,大少爷又…”

袁驸马自从袁二老爷的事情闹出了之后便从长公主府搬了出去,而后便借口读书避到了城外的别庄,大少爷袁洪文更是个彻头彻尾的纨绔,什么都指望不上。

管事会跑来找仙容县主这个已经出了嫁的姑奶奶也是难免的。

袁嬷嬷看了楚景行一眼,楚景行已经站起身往外走了。

仙容县主失了分寸,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见了楚景行便迎上来:“世子,我得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