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冯淑媛自己却开心不起来。

路边已经摆了许多的珍奇花卉了,有个从西域来的商人因为听说荣昌侯的妹妹及笄,特意搜罗了许多名品花卉来赠送。

因为有一株五龙团太过珍贵,还特意从冰窖里搬出了一大块冰来,凿成一只箱子似地形状的冰洞,用来盛放保存。

冯淑媛正跟家中姐妹在后院的秋千上打秋千,她胆子大,向来又最是掐尖要强,用足了戾气,荡得极高极远,衣袂飘飘如同将要乘风归去。

她胆子大,可是伺候的人却胆子小。

伺候的嬷嬷和丫头们吓得脸都白了,纷纷劝她下来。

连她的妹妹们也都被吓得脸色惨白,急忙高声喊她停住。

冯淑媛却不肯听,闭着眼睛越发用力,四肢舒展如同一只翱翔于空中的飞燕,体态轻盈又优美。

可惜底下的人都没心思欣赏,抬头看着炫目的太阳,只觉得眼前一阵阵的发晕。

直到此刻,冯淑媛才停住了,缓慢的降低的速度,而后在秋千离地不远的时候从上头一跃而下站稳了脚。

这一手功夫固然让人拍案叫好,可是更叫人害怕,伺候的王嬷嬷等人连忙迎上来,见她没事才松了口气。

到底是长久伺候她的老嬷嬷了,王嬷嬷想了想,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轻声抱怨:“姑娘这也太大胆了些,哪有这样打秋千的?!您都差点儿要飘过咱们家院墙去了!这可不是要吓死我们!”

冯淑媛跟她妹妹们长得都不大像。

妹妹们都是圆脸杏眼,标准的贵女模样儿。

她却偏偏长得更像是父亲一些,一双眼睛狭长,眼尾上挑,说是丹凤眼又不全是,侧目看人的时候,不怒自威,无端现出一点刻薄来。

她此刻看旁边的王嬷嬷的时候,面上却难得的有了一点儿真切的笑意:“哪有那么严重?打秋千我认第二,京中就没人敢认第一了,您放心吧,出不了什么事。”

说是这么说,王嬷嬷有些无奈:“您啊!凡事只怕万一,要是真的出了点儿什么意外,您这及笄礼还要不要办了?好容易盼到了的。”

是啊,冯家风雨不断。

从太祖时的风光无限的荣昌侯到了后来差点儿被一锅端,又到后来选对了隆庆帝有了从龙之功再度辉煌,再到冯贵妃的事,冯家形势一路急转直下。

再到现在,真是一波三折。

冯淑媛脸上的笑意渐渐的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无穷无尽的冷淡,连目光似乎都透着冷,淡牵了牵嘴角嘲讽的笑了一下,问她:“帖子回了吗?”

众人都低了头,替她拿帕子擦手的擦手,替她擦汗的擦汗,王嬷嬷便小心的回:“已经送来了,才刚送来的,说是会来。”

她有些不明白,见冯淑媛嘴角的笑意加深了一些,便问她:“姑娘做什么要答应去请寿宁郡主?”

没有外人,该说的话便不用藏着掖着,王嬷嬷低声道:“姑娘何必这样,本来跟寿宁郡主并无什么仇怨的,这会子人家肯定也看出咱们来者不善了…寿宁郡主是个难对付的,您不是也说她是个难得的聪明人吗?再加上她现在有平西侯和林三少撑腰,什么地方到不了?”

不是亲近的人不会这么掏心掏肺的跟她说这番话,冯淑媛也并不生气,垂了头冷笑:“这有什么办法?一位是尊贵的公主殿下,一位是如今即将入主中宫的德妃娘娘,哪一个我们冯家得罪得起?别说是让我得罪卫安,让我当这把杀人的刀了,哪怕是让我就地去死呢,我难不成能不答应?”

别傻了,官大一级尚且压死人,何况还大这么多级呢。

王嬷嬷便忍不住低声叹气摇头。

“永和公主也真是…只是到时候怕您会被牵扯进去。”王嬷嬷还是忍不住担忧:“平西侯可不是好惹的,还有林三少,到时候哪怕真是寿宁郡主倒霉呢,只怕我们也少不了麻烦的。”

“那怕什么?”冯淑媛脑子里里把这些账目和关系都算的清楚的很,轻描淡写的说:“我是替谁做事,就算是沈琛林三少不知道,难不成永和公主和德妃娘娘心中没数?我既然替她们除去了心腹大患,她们总得保全我吧?”

总不至于让她当了刀杀了人,又让她出去替死。

真要是这么做了,冯家哪里还敢一心一意的帮着彭德妃?

彭德妃自己心里也清楚的,所以冯淑媛对于这个倒是一点儿也不担心,也的确是没什么好担心的。

秋千已经不动了,旁边种着的石榴花扑簌簌的随着风往下落,看的人有些心烦,冯淑媛皱了皱眉,便跟王嬷嬷交代:“再给卫家送盆花去吧,就说…是永和公主亲自赐下的,我转赠了她,希望她喜欢。”

这是警告也是威胁,让卫安别想着不来,卫安那么聪明,应该会明白的。

聪明人之间要表达喜欢还是敌意,多的是法子。

王嬷嬷俯首应了是,又问她:“外头侯爷也请了相熟的知交来呢,那还请不请平西侯?”

“请啊。”冯淑媛笑的轻飘飘的:“为什么请?姑姑是怎么死的,您忘了吗?他要替他母亲和父亲报仇,所以要姑姑姑父身败名裂又死的凄惨,那我现在要替姑姑姑父报仇,不一样也是名正言顺吗?就让他看一看,他的花心风流,到底是怎么害死他真正心爱的人的,这不是很好吗?”

他自己任性,先要去招惹永和公主,而后又要把永和公主弃如弊履。

他以为永和公主毕竟只是个公主,闹不出什么大事来,那是他全然不了解女人这样的动物。

第789章 暗喻

女人这种东西,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最好还是不要得罪。

因为男人往往还会计较得失,认真的考虑一件得不到回报的事是不是该去做,可是女人却从来不会去想这些。

对他们来说,喜欢了便就是喜欢了,一旦喜欢,便太容易投入太多的精力,忘却了自己。

被爱的人固然是幸福的。

可是一旦这爱变成了恨,或是她爱的人不爱她,那这件事就又变了性质。

女人的嫉妒,厉害起来,足以毁天灭地。

何况永和公主还是一个刚刚失去了方皇后庇护的女孩子,对他来说,现在要她失去沈琛,那就是在要她的命。

女人心狠起来的时候,从不会顾忌自己的将来,什么事都做的出来。

王嬷嬷打了个冷颤,觉得自家姑娘对人心思的揣摩果然已经更上层楼,又不由得有些怅惘:“若不是因为那件事,若是贵妃还在,您也不必这样苦心孤诣的筹谋…”

冯淑媛的脸色便一点点的变了,眼里终于有刹那的软弱和复杂。

是啊。

如果冯贵妃和三皇子没出事,如果荣昌侯没死,如果原先的平西侯沈亮和冯夫人没出事,冯家就不会落到这个地步。

她就不必去把彭德妃的家人给带回来供着捧着,更不必对着彭德妃谄媚,好话说尽。

太子的位子,原本该是三皇子的。

现在横行无忌的,也该是他们冯家。

可是什么事就怕去想当初,她眨了眨眼睛逼走眼里最后剩余的一点儿犹豫,皱了皱眉:“这些话以后不必再说,说了也没意义。”

王嬷嬷知道她心里伤心,低低的应了一句,又问她:“到时候闹起来,只怕我们不好搪塞卫家,其他人不足为虑,只是卫老太太不是好相与的。她要是急了,只怕什么事都做的出来。”

“不必急。”冯淑媛站定了吸了口气:“她能找谁的麻烦?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人是永和公主逼着我请的,请了以后也是永和公主要对付的,说穿了,我只不过是个失察的过失罢了,难不成我还能跟公主抗衡?风雨也落不到我们头上。”

也正因为既可以报复沈琛,又能独善其身,她才乐意充当这把刀的。

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她没理由拒绝。

正说着,外头便传来了消息,说是宫里来了姑姑,专门赏赐东西的,王嬷嬷便急忙替她重新梳洗换装,跟在她身后去见了德妃娘娘宫里的彭嬷嬷。

因为时常进宫去跟彭德妃请安做伴,她对彭嬷嬷已经很熟稔了,见了彭嬷嬷便笑的露出两只酒窝,笑盈盈的便要行礼。

不管怎么说,冯家这位姑娘向来见人便三分笑,对人又温和有礼,实在是个惹人喜欢的主儿,又替彭德妃照顾着家里的弱小们,因此彭嬷嬷便也笑起来:“最近亳州进贡了一批轻容纱,纱质细腻,触手如同摸了一团云雾,远看又如同天上彩霞,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娘娘念叨着您,一共就得了四匹,便挑了一匹冰蓝色的,一匹湖绿色的,让我来给您送来,说是让您在及笄那日穿。”

冯淑媛便急忙受宠若惊的道谢:“这也太贵重了…臣女如何敢领受…”

彭嬷嬷面带微笑,伸手握住她的手拍了拍,一脸的意味深长:“这话怎么说?您是娘娘最中意的后辈,既是你及笄,难道娘娘还能小气了不成?尽管收下才是。”

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自然不可能再推辞,冯淑媛便继续一脸受宠若惊的道了谢,再恭恭敬敬的请彭嬷嬷用茶。

彭嬷嬷端了茶啜了一口便又放下,似是随口问她:“不知及笄礼布置好了没有,可还有什么要帮忙的?若是有,姑娘可千万别客气,娘娘心里是疼你的。”

这是在问卫安那边会不会有变故。

冯淑媛亲手给她续了茶,摇头微笑:“承蒙娘娘恩宠,再无不妥的了,不过一个及笄礼,办的这样隆重,荣昌侯府上下已经受宠若惊,怎么还敢再有要求?还请娘娘放心,我一定不敢丢了娘娘的脸面。”

彭嬷嬷脸上的笑意更加深了一些,眼里透出些欣赏来,似乎只是闲谈似地,轻飘飘的问她:“那不知到了那一日,及笄典礼完了之后,可还有什么其他的玩耍安排没有?京中萧条了这样久,也是时候有点喜事来冲一冲了,该玩的尽心才好。”

冯淑媛会意,便朝着旁边的王嬷嬷点了点头,从王嬷嬷手里接了一份薄薄的薛涛笺来,恭敬的递给了彭嬷嬷,一面又解释道:“已经定好了,及笄礼完毕,便打算去打马球的。”

打马球?

大周崇尚马球和蹴鞠,女子也多有涉猎,可是自从擅于此道的明皇后去世之后,玩的人便渐渐的少了,都怕犯了忌讳。

已经很多年没见过公侯伯府的姑娘们大张旗鼓的打马球赛了,彭嬷嬷一听便怔住了,看了冯淑媛一眼,思量了片刻便道:“马球这项玩意儿恐怕有些危险。”

冯淑媛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笑了一声,才道:“公主师从方皇后身边的肖姑,肖姑又是出了名的马球高手…”

彭嬷嬷顿时便心领神会了,朝着她露出一个微笑来,而后便道:“既然公主也有此雅兴,那到时候娘娘自然该赐下彩头来,还望诸位姑娘玩的开心尽兴。”

冯淑媛温和的笑起来:“臣女一定不负娘娘厚望,尽量周到的兼顾到各位贵女,不堕了娘娘的名声。”

真是个聪明又会揣度人心思的人,怪不得彭凌薇对她赞不绝口,彭德妃对她也极为欣赏亲近。

话说的云遮雾罩的,却又能表明心迹,实在不是个善茬儿。

彭嬷嬷心里稍稍放下了担忧的心-----有个这么厉害的帮手,说不得这件事还真的没那么难成功。

若是真能对付了卫安又不牵扯出宫里,那就是去了彭德妃的心魔了,这对于彭德妃来说,可是莫大的功劳,也是得她欢心的大好机会。

第790章 试探

自立了太子之后,朝局便渐渐安定下来。之前皇陵地动的事三法司已经查出了个结果,有罪的尽数领罪,有功的也都得了赏赐,加上福建那边传来捷报,在福建延坪县剿灭倭寇三百余人,俘虏倭寇大名一人,京中的气氛便又和缓了许多。

与此同时,晋王那边也开始节节败退。

先是在攻打南昌之际遭遇南昌知府和百姓的拼死抵抗,损失甚重。

后来又在鄱阳湖遇上临江王的护卫军,以一万八千人对临江王一万人,大败而归。

好消息接连传来,郑王也上书说晋王损失惨重,一时龟缩广昌,已经许久没有大动作,他正加紧跟临江王商议平叛的事。

隆庆帝总算是露出了真切的笑意,拿了郑王的奏疏给内阁众人看。

首辅和次辅便率先跪了下来,山呼万岁,恭喜隆庆帝。

隆庆帝摆了摆手:“打仗最苦的总是百姓,恭喜朕做什么?该替百姓们开心!”

又传令京城免除宵禁十日。

因为心里高兴,他对着林淑妃便更加的和颜悦色。

出了方皇后的事之后,他心里对彭德妃不知道怎么,总觉得中间有了一层隔膜。大约是对方皇后也真心疼爱过,只要想起她为何会一步步走上绝路,心里便不可避免的有了愧疚,对彭德妃也就多了一分抗拒。

反倒是林淑妃,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不争不抢的,安安分分的,从来不做出格的事,让他觉得放心,加上林淑妃现在的肚子越来越大,即将临盆,他也就更愿意往林淑妃宫里来。

林淑妃照旧是温温柔柔的,见他开心,也只是温和的笑着,不多过问。

这样的态度更让隆庆帝觉得舒心,他便主动的把临江王出兵的事告诉了她,又道:“老五是个好样的,没辜负朕的期望。”

林淑妃便连忙敛衽恭喜隆庆帝。

隆庆帝摆摆手让她起来,一时不知为何叹了口气,有些怅然若失:“一个个的尽都来恭喜朕,朕有什么值得恭喜的?就算是这场仗打赢了,对江西和附近的百姓们来说,也没什么值得开心的,他们今年的收成都泡了汤…之后要忙的事情还多着呢。”

越是经历这些事,他就越疑心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当皇帝,当初冯家跟明家推他上位的决定又是不是错了。

到了如今,一步步走来,身边的人死的死散的散,竟真的没有一个旧人了,他闭了闭眼睛。

林淑妃看出他的惆怅和疲累来,静静的走到他身后,替他按压起太阳穴来。

隆庆帝眼睛没有睁开,隔了一会儿,却忽然伸手一把捉住了林淑妃的手,轻声道:“你身子不便,这些事不要做了。”

又朝着她笑起来,伸手去摸她的肚子:“孩子还动的厉害吗?”

他盼着方皇后的孩子开始,便时常伸手去感受孩子在肚子里的动静,到了彭德妃的时候,也是这样。

到了林淑妃这里的时候,他又更少了一份急切,多了一分期许,因此又格外的耐心。

从这个孩子会在肚子里动弹开始,他便开始感受他的存在。

林淑妃笑起来,忽然又哎哟了一声瞪大眼睛:“圣上,他又在踢我呢!”

果然,隆庆帝很快感觉到手掌心处传来一阵震动。

他忍不住微笑起来:“这样调皮折腾他母亲,定然是个小子!”

新生命总是容易带来喜悦的,隆庆帝又欢喜起来:“等他出来了,朕替你好好收拾他”

隆庆帝的儿子少之又少,是无比珍贵的,哪怕是生他们的妃嫔们,也没有敢随意就打骂的理儿,这是隆庆帝在开玩笑,林淑妃便抿唇笑着不说话,隔了好一会儿,才有意无意的道:“臣妾还有一件事,忘记禀报您了。”

隆庆帝抬了抬眉毛:“什么事?”

“是我弟弟的事。”林淑妃说着便叹了一口气:“他是个死心眼儿的人,看上了人家姑娘,可人家姑娘却看不上他,我正犯愁呢。”

隆庆帝素来是喜欢林三少的,林三少又在他眼皮子底下长大,他对林三少多了几分亲昵,闻言便忍不住也笑起来了:“平常看着稳重,其实却是个孩子!既然喜欢人家姑娘,便该早来禀报你这个姐姐,请朕赐婚。这圣旨一下,就不管喜欢不喜欢了。可既然没有来请赐婚…”

隆庆帝看了淑妃一眼,伸手拉了她在身边坐下叹了口气:“便是真心尊重人家姑娘意见,人家既然不喜欢,便算了,没得最后没成佳偶,倒成了怨侣,你说呢?”

他知道林三少喜欢卫安。

也知道沈琛同样喜欢。

现在是已经做出决定了。

林淑妃从来就没有忤逆过他的意思,现在就更不会,对着隆庆帝叹了口气无奈苦笑:“臣妾也是这么说,人家姑娘不喜欢,又有什么法子?成了也过不了好日子的。”

她说着,蓦然将话题拐了个弯:“臣妾倒是也挺喜欢寿宁郡主,只是终究是要看缘分的,有些事缘分没到,确实是没法子。原本臣妾还想着,再问问寿宁郡主,可现在也不必问了。”她看着隆庆帝,轻声道:“郑王妃说,寿宁要去参加荣昌侯府大小姐的及笄礼,她都还有这个心思,可见丝毫不曾为此事纠结犹豫过,既然如此,强扭的瓜不甜的。”

荣昌侯府?

隆庆帝挑了挑眉:“荣昌侯府大小姐及笄,关卫家什么事?朕记得,卫老太太不是说要领着寿宁去福建看她大儿媳妇和孙儿孙女吗?”

林淑妃伸手拿了个苹果替他削皮,不甚在意的点头:“是啊,听说原本都打算了十五动身的,可是收了荣昌侯府的帖子,便推迟了时间了。听郑王妃说…”

她迟疑了一瞬,仿佛是在考虑该不该说,片刻后才咳嗽了一声:“听说那天永和和永清也去,恐怕是因为不敢拂了公主们的面子,所以才推迟了出行的时间罢?”

隆庆帝没有开口,表情也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第791章 急报

过了片刻,隆庆帝才伸手接过了林淑妃手里的苹果,咬了一口就放在一边:“冯家这么大的面子?不过一个及笄礼罢了,怎么连堂堂郡主都要为了她推迟行程?”

林淑妃便笑了:“听说是因为永和也要去,因此冯家姑娘才下了帖子,求寿宁郡主留下观礼的。”

隆庆帝一听便明了,冯淑媛再风光,卫安也不见得买她的账,可是若是永和出马了,那就又不一样了。

他挑了挑眉,问林淑妃:“你觉得寿宁跟沈琛配是不配?”

问到这里,林淑妃便不自觉的皱了皱眉,似乎是认真的想了想,才道:“配还是不配的,这我怎么好说?在我看来,自然是我弟弟最好的…”

这是大实话。

隆庆帝忍不住便笑了:“只可惜,你看你弟弟是个宝贝,人家寿宁瞧不上,又有什么法子?”

他似乎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了,正好外头安公公急匆匆的来了,他便站了起来叮嘱林淑妃:“好好保养身体。”

林淑妃低声应是,恭恭敬敬的起身送他出去。

安公公便一面扶着隆庆帝下了台阶,一面垂着头说:“兵部尚书徐安英接浙江急报,倭寇屯兵三万余,似乎是准备反攻。”

隆庆帝的脸色便霎时变了,之前想着去找永和公主说的话也霎时抛到了脑后,立即便去了太极殿。

这里徐安英和钱士云等人都已经到齐了,见了隆庆帝便急忙起来行礼。

隆庆帝免了,竟徐安英双手捧上来的急报看了一遍,便冷笑:“刘必平这是什么意思?!”

之前福建上报,无一不是捷报,都说是重创倭寇,福建布政使司还上奏称赞这是不世之功,可是现在,浙江沿海竟有大批倭寇横行。

浙江总督明言说这批倭寇乃是从福建流窜过去的。

刘必平到底是在做什么?!

徐安英也立即拱手禀报:“刘必平每每跟朝廷伸手要银两,都是夸口说大捷,而巡按御史竟也无一字实话禀上,福建官场腐败可见一斑…”

刘必平俨然已经掌握了欺上瞒下的精髓了。

一面跟朝廷哭穷伸手要钱,一面借助着倭寇这个借口,拥兵自重。

他哪里是打倭寇?

分明就是故意留着倭寇和那帮海贼,好稳固地位的!

隆庆帝看着眼前的急报,忽而伸手扔在了地上:“此等逆贼!”

大殿里一片死寂,一时竟没人敢开口说话。

隆庆帝气怒也是有道理的。

这么多年,刘必平就是仗着会用人,也确实控制住了福建境内的倭寇,护着福建境内的百姓不被倭寇骚扰,因此才站稳了脚跟。

有句话一直在朝廷里流传-------朝廷无一日不可无东南,东南无一日不可无刘必平。

这话是有些道理的。

可是越是到后来,刘必平的胃口就越是大了。

自从先后端掉了易家跟彭家之后,刘必平就好像反而没了掣肘,仗着朝廷陆续出了成王和晋王的叛乱,也仗着朝廷跟晋王开战,福建筹措的大量军饷,竟越发嚣张。

只是太嚣张了,有些事就藏不住了。

就如同这一次,那些倭寇终于已经被刘必平喂得脑满肠肥了,已经不满足跟刘必平那点子私下交易了,已经把目光瞄向了江浙。

一片沉默里,还是陈御史先开了口:“刘必平原本就是福建人。”

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让众人都懵了,不知所以的朝他看过来。

还是钱士云反应最快,斟酌了片刻才道:“向来当官不回故里…他是夏首辅举荐的人,也是夏首辅的门生。”

所以他能回福建任一地总督,刘家又原本就是当地大家族。

他混的更加如鱼得水了。

到了现在,已经尾大不掉。

福建俨然是他们刘家的地盘了。

隆庆帝冷笑了一声。

众人都急忙跪在了地上。

“年年开口跟朝廷要钱,福建一年的军费就是多少银子?!他刘必平再大的胃口,吃的下这么多?!”隆庆帝重重的将手里的奏章扔在了地上:“他就算是吃的下,不说地方上的御史,布政使司那些人,就说朝廷里,就没有知道的?!”

这话说的就是诛心了。

分明是在说朝廷里有跟刘必平相互勾结的人。

“竟就误朕如此!”隆庆帝哼了一声,语气里含着暗潮汹涌:“若不是这次闹了出来,就算是派了沈琛去,建了市舶司又有何用?!”

话说到这里,再不接话是不成了。

众人都把目光落在首辅身上。

最后还是蒋首辅伏在地上仰起头来:“东南倭寇不断肆虐进犯,北边有鞑靼虎视眈眈,江西又有晋王作乱…刘必平固然狼子野心,可是如今却不是能动他的时候…”

话说的难听了些,却是实实在在的实话。

眼下这个时候,要牵扯出刘必平来,就势必要震动整个东南官场,还不只如此,朝廷里也不知要牵连多少人,夏松当首辅多年,门生遍布朝野,之所以夏松倒台没闹出太大的风波来,一是因为夏松毕竟还活着,二便是因为夏松虽然倒了,可是隆庆帝却显然顾虑着朝局,并没有不顾一切的深挖,给人留了余地。

可是一旦要查刘必平。

这余地就势必是不能再留了。

那到时候,涉及进来的人会是何其的多?

而到时候事情既闹出来了,朝廷不查,寒了百姓们的心,一旦彻查,又让百官闻风丧胆,朝野震动,到时候就是骑虎难下的局面。

蒋子宁说的是正理,刘必平是绝不能动的,至少这个时候,绝不能动。

钱士云也紧跟着蒋子宁朝隆庆帝磕了几个头,恳切的道:“圣上,首辅说的有理…此事事关东南大局,牵扯太广,一旦彻查,就势必震动朝野…”

那就不能彻查了。

可是不能彻查,刘必平这个蠹虫,就留着他胡闹?

就算是朝廷不彻查,浙江的倭寇,百姓跟朝野就闻不到不对劲?不知道福建的猫腻?

怎么想都是一团乱麻,看着都知道难以善了,好像从哪个地方走,都已经是死棋了。

第792章 重任

不管福建那边究竟情形如何,至少浙江这边的紧急军情是耽误不得的。

这仗到底打不打,怎么打,浙江那边都还在等兵部和内阁的命令,徐安英有些焦急了:“浙江原本同样也是饱受倭患骚扰,如今福建那边的倭寇也都流窜到了浙江,现在浙江情势危急至极,这场仗该不该打,还请诸公商讨出个主意来…”

平湖盘踞的那帮倭寇入境之后便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最丧心病狂的是竟在深夜屠杀了一整个村的百姓。

这行为实在是恶劣至极。

而更叫隆庆帝觉得恼怒和面上无光的,是浙江境内这些民兵们被砍伤砍死的竟也有三千多人!可是倭寇总共也才三百多人!

这无异于狠狠的在朝廷面上甩了个响亮的耳光。

隆庆帝冷静下来,一双眼睛如同鹰隼一般,紧盯着钱士云和徐安英,片刻后才转开了目光,问他们:“依照各位卿家的意思,该当如何?”

福建那边刘必平现在不能光明正大的查,可是浙江这战役总是要打。

否则,要是真的浙江出了什么事,晋王那边刚消停下去的气势恐怕立即就又会起来。

绝不能如此。

蒋子宁跟钱士云两个人对望了一眼,又都不动声色的移开了目光。

蒋子宁成了首辅,新任的户部尚书是他的人,他知道户部如今有多艰难-----福建军费一年比一年多,浙江和江西也都伸手要钱,更不必还有北面的鞑靼…

而钱士云却敏锐的察觉到了隆庆帝的心意。

他知道隆庆帝的决心,也知道隆庆帝必然是要打这场仗的,深思熟虑之后便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转身问徐安英:“你是兵部尚书,你来答,依你看,浙江如何?”

徐安英仔细的想了想,小心的答道:“浙江总督周云逸是个有本事的,倭寇之前之所以不侵犯浙江,也有浙江是周云逸镇守的原因。”

言外之意,若是给足了周云逸补给,这场仗是可以一战的。

隆庆帝便把目光投向了一直没开口的薛子明:“户部以为如何?”

薛子明想了想,便道:“回禀圣上,户部去年收上来税银一共五千一百万两,原本的开支预算是四千二百万两,实际上却支出一共五千八百万两,亏空…七百万两…”

去年一年到现在,黄河大水,九江决堤,晋王谋反,四皇子去世,到处都是要用银子的地方。

加上福建浙江军费,北边边防军饷,有这样的亏空也是正常的。

众人便都沉默下来。

隆庆帝便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问他:“户部的难处,朕自然知道。可是非常时期,自然有非常之法,难道就没了法子?就让浙江的将士们饿着肚子去打倭寇,去保家卫国?!”

意思就是一定要打了。

薛子明谨慎的用余光瞥了一眼蒋子宁的脸色,见座师几不可见的点了点头,便拱手慨然答道:“回圣上的话,臣请派钦差南下巡盐,厘清盐税,充作国用。”

盐税…

那就是要让那些盐商们出血了。

隆庆帝马上看向蒋子宁,不假思索的点头:“准奏!”

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盐税固然可解一时之急,可是打仗所需耗费银两又岂是盐税便能解决的。

隆庆帝便等着薛子明继续说。

果然,薛子明即刻又伏下身子去,慷慨激昂又尽量平静的道:“臣还有所请!福建官场沆瀣一气,贪腐严重。如今虽不能大张旗鼓的去查,可也不能就此放任不管。”

他伏在地上磕了头,端端正正的拱着手一字一顿的道:“臣请圣上立即让平西侯走马上任,开建市舶司,筹措军饷!”

隆庆帝便眼睛一亮。

连带着众人也都看向了薛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