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三少要南下去巡盐,她之前就有事要提醒他,只是一时想不起来,直到昨天才琢磨出其中关窍,因此立即就想写信告诉他。

蓝禾接了信,正要出门,就见青鱼来了,少见的带着一点儿凝重的请卫安过合安院去。

早上请过安了,要说去陪老太太说话,二老爷三老爷之前还在卫老太太房里,卫安便知道是有什么事,镇定的点了点头,换了衣裳并没有丝毫拖延就去了合安院。

有些意外的是,一进门就瞧见了楚景吾。

楚景吾是很少过来的,他身份特殊,跟谁交往都容易让人多想一些,他自己也很明白,因此一直都很注意这些。

能让他暂时不顾这些忌讳,肯定是有很要紧的事。

而这很要紧,又事关卫家,能让楚景吾来卫家找卫家商议的事,卫安心里一紧-----沈琛。

果然,楚景吾一见了她就站起来,虽然努力抑制却还是焦急的说:“二哥出事了。”

出事了。

卫老太太和二老爷三老爷都脸色难看。

沈琛是天使,是钦差,口含天宪,亲往福建去,可是现在,不过上路了第五天,就出事了。

这是在打朝廷的脸-----朝廷竟派个这样无能的纨绔去福建市舶司!

这也是在打临江王的脸-----教出个这样的儿子!

刘必平就跋扈到了这个地步,他是看准了现在朝廷不能拿他怎么样吗?!

早在楚景吾出现的时候,卫安就知道大约是沈琛出事了,现在楚景吾说出来,她也并没有惊讶,沉默了一瞬而后就问:“什么时候的事,出了什么事?”

楚景吾就急忙道:“昨天晚上,汉帛回来的,说是在东昌出的事…”

算一算脚程,沈琛他们风雨兼程,这几天的路,差不多是到东昌了。

卫安还算镇定,嗯了一声就抬起头问他:“汉帛呢?让他来见我。”

楚景吾有些失了分寸,在他心里,他二哥比大哥要亲近的多,他自小是跟着沈琛一起长大,沈琛待他好,他也待沈琛好。

什么骨肉亲情,在他眼里实在没有这相处十余年的感情来的重。

因此得知沈琛出事,他就慌了,竟然一时没想到这些,如今卫安镇定自若,还能立即看出他心绪不稳,他就立即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从头浇到了脚,瞬间就清醒了。

是了,现在这样子于事无补,他越是慌忙就越是容易出错。

因此不过片刻他就镇定了下来,应道:“是,我让汉帛过来。”

卫安又问:“只有汉帛回来了吗?朝廷派了锦衣卫和羽林卫护送,他们没理由都出事了吧?”

这些羽林卫和锦衣卫虽然有些是荫职,可也多的是凭自己能力选上去的,尤其是锦衣卫,功夫都高,总不能就被人一锅端了。

楚景吾到这时已经彻底镇定下来,一一的回答卫安的话:“是在东昌驿馆出的事,当天晚上二哥用了饭食之后就去休息了,谁知道第二天便不见了人影,在他住过的房间里发现了迷香。当天晚上锦衣卫和羽林卫都睡死了,后来查过剩饭,也都有蒙汗药。他们不敢耽误,先在四处查访,有没有什么可疑之人,后来一无所获,便派了人回来报信,汉帛是单独跑回来的。”

迷香,蒙汗药。

这些人是早有准备。

二老爷和三老爷忍不住悚然而惊:“平西侯是钦差,可是他出行是要赶路的,难以计算脚程,谁能把他的行踪算的这么准确,竟然还能提前埋伏准备迷香等物?这可不是能随意就做成的事。”

楚景吾皱了皱眉。

“也不难。”卫安冷静的分析:“福建不只是有一个刘必平,还有许多人,他们的利益都是一体的。一个人做这件事或许难了些,可是要是多方势力混合在一起,想要破坏朝廷往福建派钦差,就不是那么天方夜谭了。”

卫老太太很是敏锐:“你的意思是,福建的人?”

卫安点了点头又摇头:“也未必,或许…是倭寇。”

倭寇?!

开什么玩笑。

山东境内虽然也偶然有倭寇流窜,可是规模比起福建和浙江沿海地方来说,实在可以忽略不计了,怎么可能会是倭寇做的?

而且要是真的是倭寇动手,那动静怎么会如此小?

这不合常理!

“要什么合乎常理?”卫安看透了他们的想法,轻飘飘的冷笑了一声:“刘必平纵容海盗,之前又勾结彭家和易家走私,这合乎常理吗?他坐收倭寇和海盗送上来的银子,这合乎常理吗?”

都是不合乎常理的,可是有人指出来吗?没有。

刘必平就是看透了这一点,知道朝廷没有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如今还不会跟他彻底撕破脸,因此才这么肆无忌惮。

楚景吾就忍不住咬牙切齿:“总要他付出代价!”

可是现在不是想他们会付出什么代价的时候,楚景吾现在更担心自家二哥的安全,就急忙问卫安:“出事是在两天之前,这两天,汉帛是没命的跑回来的,两天时间…”

两天时间可以发生很多事,比如说,沈琛到底还活着没活着,都是问题了。

二老爷和三老爷都听懂了,不由得都面露担忧看向卫安,心里突的跳了一下。

卫老太太的面色也不好看,皱着眉头没有说话。

离得这么远,什么情况都不知道,就算是想要安慰安慰自己说肯定没事,都没这个底气。

第835章 活着

众人都已经担心的不行了,卫安却还稳得住,现在这个时候,稳不住也没有法子,她仔细的想了想,就让楚景吾先把汉帛带过来,让他自己进宫里去。

钦差失踪了,还是在锦衣卫羽林卫的护送之下,这怎么说都是大事,楚景吾知道了事,第一件事该是进宫去请求援助的,若是被人知道他第一件事竟然是跑来了卫家,那这件事就难说得通了。

楚景吾到了此刻就已经完全的冷静下来,点了点头,飞速的回去安排了。、

汉帛来的时候,眼睛还是红的,这两天他是不眠不休的赶路,根本不敢有片刻的耽误,生怕一耽误,自家侯爷的命就没了。

侯爷出事,他心里是背了极大的心理包袱的。

可是一见到卫安,他就有些忍不住了,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郡主救救我家侯爷!”

沈琛在他心里一直是无所不能的,可是这回却这么轻易就被人给抓走了,他心里实在是害怕的厉害。

他也知道福建那边的局势,要对付沈琛的是一个庞然大物,跟以往经历的事都不同。

卫安冷静的让旁边的谭喜扶他起来,问他:“一路上有没有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不管是什么事,只要有些异常的。”

汉帛知道卫安的性子,她从来不是无的放矢的人,问什么话就一定是有目的的。

他很仔细的回想了一阵,才犹豫着回忆起来:“头一天的时候,永和公主差人来给侯爷送过一封信,侯爷并没有看,也没有给那个人回信,就让那个人滚了。”

卫安点了点头,继续问:“还有没有?”

汉帛很努力的继续回想了一阵,又瞪大了眼睛:“还有一件,到东昌府之前,侯爷说,东昌府不大太平。”

不大太平。

沈琛也是个极聪明的人,他如果说不大太平,就肯定是发现了什么。

发现了什么之后,还会没有防备让人得手吗?

这不是沈琛的作风。

唯一的可能性,是沈琛明明知道有事发生,可是却放任了这件事发生。

可是为什么呢?

若是真的是刘必平派来的人,沈琛该知道,他是没有活路的…

心思急转之间,卫安忽然想到了之前汉帛说过的,永和公主给沈琛送过信的事,她忽然就问:“沈琛接到了那封信之后,是不是就写了信给我,而后还让雪松送回来了?”

汉帛愣愣的看着卫安一时反应不过来卫安是什么意思,但是他却是很配合的,卫安问了什么,他就很努力的回想,很快就点了点头:“没错,永和公主送了那封信之后,侯爷就开始给您写信了。”

卫安嗯了一声,让汉帛就呆在原地:“你再仔细想想,还有什么不对劲之处,我去拿个东西。”

汉帛答应了,不知道为什么,对上了卫安这双仿佛什么都能看透的眼睛,他忽然又不那么慌张了。

卫安好像是知道自家侯爷怎么了。

知道了,既然郡主都不慌张,那就肯定是有法子的,最差最差,侯爷也肯定是还活着的。

只要还活着,就有办法。

当年那么艰难的情况下,侯爷都能去江西找王爷,那还是在侯爷小时候呢!他就能安排好一切,何况是现在。

他放心了,听卫安的话,坐下来仔仔细细的回忆整件事情。

卫安却已经到了自己卧室,翻开那个装着沈琛送信回来的匣子,拿出沈琛的信,仔仔细细的再读了一遍。

第一封仍旧没什么问题,怎么看都是沈琛述说心意的话。

而第二封。

沈琛是说永和公主的事。

之前卫安没怎么放在心上,现在经过汉帛的提醒,她才察觉出不对。

沈琛在信里,说了永和公主服食五石散的事情之后,还提过一句,说是挺有趣的,他赶路赶得很急,可是永和公主的人却能轻易的追上他,而且知道他下榻在了哪里的驿馆。

那不过是第一天!

这说明什么?

说明沈琛也是心里有数的,他知道他被人监视了,或者说,他知道有人在打他的主意!

卫安又将信翻来覆去的看了一遍,陷入了沉思。

永和公主派去的人,哪怕是公主的亲信,又怎么会知道钦差的行踪?

沈琛这一去本来就危险,所以隆庆帝才派了羽林卫跟锦衣卫护送,就这样还怕不够安全,能让公主的人随意打听到行踪吗?

除非…

沈琛是在提醒他,永和公主身边的人有问题。

有问题,可是永和公主的脑子看起来实在不像是做大事的人。

她也就会争风吃醋而已了,这是卫安给她下的评价。

那就不是她。

她也的确是不会害沈琛。

那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她的那个亲信,根本就不是为了去送信,而是为了去确定情报准确不准确,沈琛的行踪到底是不是如同报上来的那样的。

他只有见到了沈琛才安心,才确定情报准确。

这帮人谨慎到了如此地步。

卫安皱着眉头,仔细思索。

现在永和公主被发落去了普慈庵思过,她的那些宫人,很大的可能都被处置干净了…

那么,哪里还能找到线索呢?

想起之前永和公主对付自己,卫安又皱紧了眉头。

这两件事之间,会不会有联系?

假设真的有那么一个人,想要她跟沈琛两个人都死…

她冷静的开始在纸上写下这些人的名字。

刘必平。

临江王妃。

这两个一个是早就结下大仇,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那种,另一个是早既对沈琛怀有芥蒂,而今又因为沈琛死了心爱的大儿子,都有动机。

如果是刘必平,那沈琛不会撇弃锦衣卫跟羽林卫,就算是身边有内奸,他也绝对有不犯险,揪出内奸摆平风波的本事。

那么,很大的可能不是刘必平,只是想杀沈琛,却又不想暴露身份的人。

而且很可能还让沈琛心生迟疑,不能撕破脸对付的那种。

难道竟真的是临江王妃?

如果真的是她,那她可就真的实在是太蠢了,简直就是在自毁长城。

第836章 危机

她想了整整一个时辰,才出了门。

谭喜跟林跃都等在外头,见了她就急忙迎上来,都有些担心的看向她,喊了一声姑娘。

林跃抿了抿唇:“姑娘,让我去吧。”

卫安就看了他一眼。

这个孩子跟她差不多大,从他还没进府做事开始,就先替她办事了,相处到如今,她已经很自然的将他当成了亲近的朋友。

她静静的挪开眼睛,摇头道:“不,不是时候。你们先替我去办别的事。”

不是时候?

现在沈琛不是已经危在旦夕了吗?

在锦衣卫和羽林卫的眼皮子底下被掳走,肯定是凶多吉少了。

可是现在姑娘却说不急,不是时候?

他们两个对视了一眼,都有些不明所以。

可是卫安的话他们向来是听的,便立即肃然了脸色应是。

卫安就轻声道:“我知道谭喜你跟三教九流都混的熟,你跟赵期去查一查,想办法知道,永和公主那天派出城去的人,跟回来的是不是同一个人。”

进出京城的城门都是要登记的。

尤其是这种公主派出去出差事的人。

凡是走过必定留下痕迹。

谭喜愣住了,却很快应了是,飞快的走了。

林跃就有些茫然的问卫安:“姑娘,那我呢?我要做些什么?”

不做些事,他心里不安。

卫安便微笑着道:“替我准备马匹,我要去东昌府!”

林跃彻底愣住了。

而此时的卫老太太和二老爷三老爷听见消息也不比他好多少,先反应过来的卫老太太立即皱眉:“这不成!你一个女孩子,手无缚鸡之力,就算是骑术好些,那也只是在女孩子里头比!你能帮什么忙?!”

二老爷也鲜少的旗帜鲜明的表明了态度:“绝不能去!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都还不得而知,你一个女孩子去了那里能帮什么忙,只怕帮不上忙,反而还添了乱!”

三老爷更是紧跟着道:“是这个道理,平西侯遇险,我知道你心急,可是就算是再着急,你去了东昌府又能帮什么忙?”

“我能的。”卫安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冷静,平静的看向卫老太太和二老爷三老爷,声音虽然轻但是坚定:“祖母,二伯三伯,这回对付沈琛的未必就是刘必平和倭寇。就算是刘必平真的有如此大的本事,能够隔省杀死钦差,他也没有必要挑这么近的时候。在东昌府对付沈琛,太冒险了,他该等沈琛到了他势力范围之内再动手的,依沈琛赶路的速度,真正赶到他的势力范围之内,也就是四五天的事了。他难道不能等这四五天吗?”

二老爷有些愣住了,而后才反应过来看着卫安:“你的意思是,动手的另有其人?”

卫老太太也沉默了一瞬,而后便想起什么似地看着卫安:“你觉得是沈琛熟悉的人?”

她其实怀疑的也是临江王妃,只是没有立即就说出口罢了。

卫安就笑了笑,只是那笑意实在不像是开心的样子,连眼底都是一片冰冷。

“现在我还不知道,不过能让沈琛忌惮被朝廷知道的,总是跟那边脱不了关系。”

那边,指的是临江王府吧?

那沈琛是去做什么了?

三老爷仔细的想了一遍,非常努力的跟上了卫安的思路:“沈琛知道事情有问题,也知道被人盯上了,可是因为这些人要是被扯出来也会扯出临江王来,因此他顾忌这一点,所以才故意将计就计,被人抓走了?”

可是这说不通啊。

不…

他反应过来了,说得通的。

如果那些人是为了杀沈琛,但是的确又是临江王府的人呢?

临江王妃…

三老爷便忍不住在心里感叹了一声,同样都是女人,怎么有的就能跟卫安这样这么能干,凡事举一反三,走一步能看后头的八步,而有些就只会在后头拖后腿?

卫老太太终于出声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沈琛自己就应该心中有数,他安排雪松来给你送信之后又返回去,也是给自己留后路,他们之间自有自己的联系方法,雪松回去应当能找到他,他自然有办法脱身,你为什么还要去?”

卫安知道卫老太太是在担心她,同时阻止她犯险,沉默了一瞬,才轻声道:“得去的。”

她叹了口气,看着卫老太太:“现在不是刘必平,可是消息传出去之后,很快就可以是了。”

很快就可以是了?

二老爷和三老爷他们很快就明白了卫安的意思-----听见消息之后,刘必平恐怕也会立即去人,他们也是巴不得沈琛死的,甚至可能已经在后头设置好了陷阱的,现在听见沈琛被掳走了,一定会让人立即跟上去,对沈琛斩草除根。

卫老太太就叹息:“就算是这样,也不必你亲自去,谭喜他们去了,也是一样的。”

她自己也知道自己是在说气话,谭喜跟赵期再厉害,很多事也不能自己作主拿主意,得请示过卫安以后再决定。

要是卫安不在,他们就得让人送信回来请示卫安,这样的话,还不知道会损失多少好的救人的时机。

因此,卫老太太说完了这一句,自己反倒是又皱起了眉头,许久才眯着眼睛道:“罢了,要去便去罢。”

她见二老爷和三老爷都急忙出声喊了自己一声,就看向他们:“反正我们也是要去的,现在不过早一步罢了。”

三老爷就更不赞同了:“您的意思是,您也要跟着安安一起去吗?”

原本卫安去他们都万分担心了,现在还要搭上一个卫老太太,风险也就成倍增加,这样让人实在是无法接受。

卫家不能失去卫老太太这根定海神针。

否则的话,就如同一盘散散沙,被人一捏就散了。

卫老太太嗯了一声,镇定自若:“便一起去吧,我们一同去,人也多一些,也更安全一些,否则安安先去了,我后头上路,谁就能保证不会把我当成威胁她跟沈琛的目标呢,躲来躲去,还不是白忙一场?”

老太太向来头脑清楚。

第837章 远行

卫老太太向来是个说到边做到的人,想了想,问卫安还有没有什么要交代的,若是没有,立即便让二老爷和三老爷去准备船只了。

东西是早就已经收拾好了的,原本就准备立即上路。

而别的事情也已经由三夫人和二夫人准备妥当了,要是上路,只要她们说一声,就可以立即动身,不会延误什么。

卫安便点头:“还有一件事,再等一等,傍晚出发。”

卫老太太答应了。

不一时谭喜就回来了,这么些年以来,靠着沈琛和林三少的刻意栽培跟培养,他跟赵期何胜他们默契更胜一筹之外,本事也增长了不少

人脉网培养了这么些年也起了作用。

高层的人他们自然是攀不上,可是那些底层的,看守城门一类的兵士,他们早就已经有目的性的结交了不少,就是为了防止到时候出城进城的时候受到盘查。

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他很快就跟赵期兵分两路,查出了那天永和公主派出城送信的人。

“姑娘猜对了,送信的人跟回来的人,竟然不是同一人。”谭喜有些不明白的看着卫安:“姑娘,这些人到底是什么人?”

送信的是一个人,回来的却不是同一个了。

谭喜能判断,是因为字迹不同。

人的字迹相差成这样,虽然签的名字是一样的,可是绝不可能是同一个人。

卫安就心中有数了。

永和公主应该并没有参与此事,她确确实实是不知道的。

也不是她身边的人自作主张。

是她的人被人当了工具,别人应该是恰好要查沈琛的行踪,查到了以后又要亲自确认过情报准确,因此刚好趁着永和公主那里有人去找沈琛,转而趁机杀了永和公主派出去的人,伪装成永和公主派出去的人去见了沈琛。

所以回来的就不是同一个了。

有了这一点线索,也不是那么难查了。

卫安提笔写了封信交给谭喜:“想法子交给临江王世子,让他务必查清楚这人是谁。他回来以后一定是要先去跟永和公主交差的,算一算时间,又刚好是在永和公主为难她的那一天,在荣昌侯府。那人总会露出些蛛丝马迹。”

谭喜急忙应是。

卫安便又道:“送完了信便立即回来,我们傍晚便出发,去东昌府。”

谭喜就知道这是要去救沈琛的,并没有诧异,大声的应了一声是,立即跑出去办事了。

玉清担忧不已,看着谭喜走了,上来端了一盅参汤给卫安,轻声道:“姑娘你不怕吗?”

一天都提心吊胆的,卫安的确是有些疲倦了,端起参汤喝了一口,才问她:“怕什么?”

玉清抿了抿唇,最终还是决定实话实说:“平西侯忽然出事,他身份特别,以后时常可能就会遭遇这样的意外,您不怕吗?”

过这样的日子,以后岂不是都得提心吊胆?

卫安就笑起来了,她从前一直觉得日子很长,人生也很长,一眼望不到尽头又不可省略的一生真是让人觉得不堪重负。

直到她想了想要是跟沈琛携手过这一生的可能性。

这些害怕和烦恼忽然就没有了。

有一个可以信任,且不讨厌的人走这一生,比起一个人单打独斗要幸福的多了。

她的人生原本就不可能一帆风顺。

从一开始,她出生之前,她的母亲就已经被人陷害,而那些陷害她们的人从不认为他们自己是错的。

她从小到大,都活在别人的算计或是恶意当中。

与天斗与人斗其乐无穷,她早已经习惯这样的生活了,如果还有沈琛做伴的话,这样的日子就更没什么可怕的。

玉清见她不说话只是笑,有些不明白,却知道她是打定主意了,也就不再多说。

卫安做事向来是有自己主见的,她决定了的事,少有更改的。

既然如此,她们这些早就已经决定过要跟着她的,就更不能打退堂鼓了。

二夫人和三夫人很快也分头过来了,因为走的太匆忙,她们很是有些担心,交代卫安一定要好好照顾卫老太太,遇上危险一定要回来报信之类。

二夫人还是不放心:“你们带着的人手只怕还是不够…”

可惜现在卫瑞并不在。

卫安却笑了笑:“够了,镖局有镖师跟着,我们自己身边也带了之前的老家将,人已经足够了。”

她知道二夫人和三夫人是放心不下卫老太太,便安慰她们让她们放心:“我不会把老太太陷入险境的,二伯母三伯母不必担心。”

二夫人叹了口气:“我们不是这个意思,老太太自己也说过了,哪怕没有这样的事,她也是要去福建的,不过早几天晚几天的差别。我们不过是替你们担心罢了,毕竟现在是风口浪尖的时候,扯上平西侯的事,就得罪了要对付平西侯的人。”

其实卫安对这两位伯母都很有好感。

她们都是最普通的人,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计较得失,可是却从来都有自己的底线,做事向来不会偏激。

你待她们好,她们也就待你好。

人心没有那么坚硬,才能让人相处起来舒服。

卫安想到这一点,静静的听她们的叮嘱,一一的都很慎重的答应了下来。

等到晚间送行的时候,二夫人和三夫人实在不放心,也跟着一起到了码头送行。

二老爷和三老爷再三叮嘱跟着同去的卫玠:“家中能跟着去的唯有你了,你是哥哥,一定要照顾好祖母和妹妹。”

卫玠不明白为什么行程一改再改,推了之后又提前,可是他却知道三老爷和二老爷的叮嘱之重要,抿了抿唇,神情肃穆的应是。

二老爷便又深深的看了卫安一眼,轻声道:“安安,一路顺风。二伯父等着你回来,到时候给你开二伯父藏了多年的梅花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