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爷也紧跟着道:“凡事不要冲动,若是有什么难处,一定要写信回来,我们虽然未必能帮的上多少大忙,可是总也有些本事,总会想法子的。”

第838章 风浪

船上的日子是很无聊的。

初时还能看外头的风景觉得新鲜,可是日子一长,那风景就显得千篇一律了,加上船行的慢又晃,更是觉得船上的日子难熬。

因为坐不惯船,大家的精神都不大好。

尤其是卫老太太,她年纪又大了,一天天的眼看着就憔悴了下去。

虽然孙兴带着老大夫也在船上,可是开的药老太太总是喝不下去,就算是喝了下去,被这水浪一颠,不久也都尽数吐了出来。

卫安急的厉害。

玉清跟蓝禾她们也都有些受不住,却还是撑着精神来安慰卫安:“听老大夫说,没坐惯船的人都是这样的,等到时间久了,适应了便好了,您也不要太过担心。”

卫安却仍旧不放心,老太太最近也唯有酸的东西能入口,她就亲自去厨房做山楂糕和酸枣糕给卫老太太当点心吃。

卫老太太当天果然多吃了几块糕点。

花嬷嬷开心的不行,跑过来告诉卫安卫老太太能吃得下东西了。

卫安这才放了些心,想了想,又叫了厨娘来,叮嘱她晚上做一道酸笋鸡皮汤,多放些辣椒,做的鲜香扑鼻,又让人食指大动。

卫老太太晚上因为这道汤开胃,终于难得的喝了一碗汤,又吃了一小碗米饭,而且竟还不吐,安稳的去休息了。

卫安这才放心。

她自己是不怕坐船的,上一世头一次坐船去江西,她也没有晕船过,可是她却见过别的人晕船,知道晕船难受,也多少知道些能缓解的法子。只是这些法子都因人而异,她试了许多,到如今才发现改善吃食,尽量挑合卫老太太口味的菜能改善卫老太太晕船的症状。

忙了一整天了,卫安却并不休息,径直去了另一个船舱。

她的船舱隔壁便住着谭喜和赵期两个人,赵期他们隔壁又安置着林跃和何胜他们。

至于镖师们,全都在二楼住着,如今都在巡逻。

她一进门,谭喜跟赵期都站起来了。

不仅他们两个人在,旁边还有何胜跟何斌两个人,显然他们都是在商量事情,聚集在一起等着卫安的。

“怎么样,有发现了吗?”卫安一进门便在上首坐了,见何胜跟何斌两个人手里拿着一封信,便挑了挑眉发问。

何斌显然是正要找卫安的,听卫安这么一问就点头:“有一点。”

他上前将那张纸交给卫安,皱了皱眉就道:“我们已经出来三天了,这三天里,一直跟着我们的船总共有五艘。”

何胜也在一旁插嘴:“这其中,有两艘是官船,是给晋地巡抚衙门送冰的,一艘是南下去江西接贡品的。还有三艘,都没打出名号来,这一路泊在码头,他们也并不曾亮牌子,并不争先。”

卫安就嗯了一声。

“是一直跟着我们,我们停他们也停,我们走他们也走。”谭喜就做了总结:“可是一下子出动三艘这么大的船跟着我们,不怕暴露目标吗?”

卫安伸手在船上点了点,忽而便问:“虚虚实实,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是在故弄玄虚。”

她顿了顿,便道:“正好,楚景吾那里还没线索,既然有人主动愿意给我们送一点消息来,那就成全他们。”

何胜和赵期都目光发亮的看着卫安。

卫家大船上的灯亮了整整一晚上,等到第二天早上,便停靠在了就近的码头,说是要补充给养。

说是补充给养,可是除了那些丫头婆子和粗使的小子下去了之外,还下去了不少的人。

这其中,有几个镖师。

更重要的是,一直跟着卫安的那些心腹,之前一直在使唤那些镖师的几个一看就知道身上的功夫绝对不低的人,他们也下船了,并且很快就混入了码头川流不息的人群里。

不简单!

一直跟着卫家大船的几艘船里的其中一艘便挂上了灯笼。

不一会儿,那艘大船里同样出来了几个打扮低调的人,绕过码头川流不息的人群,分散在了人群里。

整个过程非常快,快的令人反应不过来。

可是一直盯着这艘船的几个人却交换了一个眼色,有一个便迅速从船头下去,进了船舱,跟卫安禀报进度:“姑娘,上钩了。”

玉清正给卫安倒了杯参茶,闻言就松了口气。

看来卫安是猜对了,真的有人在京城盯着卫家的动静,算准了卫家会去救沈琛。

那也就是说,真的是熟人。

不过不管怎么样,自家姑娘聪明的很,她一定会有办法的。

卫安喝了茶,便轻声问:“另外两艘船有没有动静?”

镖师摇了摇头:“另外两艘船并没有派人下来,只是…”他想了想,才说:“只是另外两艘船的人都好似跟着这艘船的,这艘船停,他们也停。”

“派个人去打听打听消息,看看另外两艘船到底是什么来路。”卫安吩咐了一句,便又道:“其他的,他们会告诉我们的。”

镖师应了是,急忙出去。

卫家大船停了大半天了,再买什么补给,也不该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尤其是在他们已经耽误了这么久的情形之下。

肯定是卫家发现了什么,否则不会派那么多人下去。

挂了灯笼的那艘船上,也有人正在临窗眺望。

他看的是卫家的船。

立了许久,也看不见卫家的船究竟有什么动静,他正准备转开目光,可是不一时,他忽然发现不对劲了-----卫家船头刚才还林立的那些镖师顿时少了一半。

不对…

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才对,那些镖师们保护的可是卫老太太跟卫安,怎么会擅离职守?

这三天他们一直跟着,知道卫家行船的规矩,这帮镖师们的规矩严明,若是没有得到准许,是绝不会做出这种举动的。

那么就是说…

他正这么想着,就发现又有一批人下了船。

都是镖师打扮,好像并没什么不对的。

可是他又很快发现了不对-----那帮镖师里头,大多都是身形高大的,可是其中竟有几个身形瘦小纤细的…

第839章 引出

他立即便站了起来发现了不对,整个人都严肃了起来,忙吩咐人:“来人!”

人很快就涌进来了,都身着短打,一看就知道是长期在江湖上混迹的,对着这个男人恭恭敬敬的行礼:“大人,怎么了?”

“下船!”那人皱着眉头言简意赅的说了一句,就道:“卫家肯定是发现了什么,快下船跟着他们!”

领头的那个穿着短打的粗壮汉子就有些迟疑的看了他一眼:“大人,可是我们是负责跟踪她们的,若是沈琛没跟她联系…”

“恐怕已经联系上了!”他冷笑了一声:“否则他们好端端的,在这里停船这么久?你们没看见他们的人分作几批下去了吗?连卫安也亲自下去了,卫安这个人,从来不做无用功,她肯定是发现了什么,别说那么多了,快跟上去!”

他既然都已经这么说了,底下的人不能不听,虽然那个领头的还是有些反对的意思,可是终究还是什么都没说,悄无声息的跟着他下了船。

这个地方他们并不熟悉,是个不知名的码头,下来以后那个男人就吩咐人去打听。

那么大一帮人走在一起,不可能无声无息的,总会有人看见。

而且刚才自家也有人跟了下去,他们应该也会留下记号才是。

果然,走了一段路之后,就有人发现了自己人的标记,连忙过来禀报:“大人,发现了踪迹,是往那边去了。”

那个男人没有迟疑,果断的跟了上去。

穿过一条长街,再往左边转了个弯,便到了一处平房面前,门上了锁,可是那门是破的,锁却是全新的,分明是刚刚才换上去的。

而标记到了这里戛然而止。

很显然,人都进里头去了。

可是自己的人呢?没道理他们会擅自行动的,怎么留了标记人却不见踪影?

他这么一想,只觉得心中一凛,立即打了个激灵,便要下令撤退。

可正在这时,长街两头都出现了不少镖师,看那装扮,分明是出自同一家的镖师-----那是卫家请的镖师。

上当了!

那人暗暗叫苦,可是却来不及了,门吱呀一声从里头被打开,那锁啪嗒一声摔在了地上,紧跟着林跃和赵期便出现了,冲他笑了笑,做了个请的手势:“我们郡主已经等了阁下许久了,请进吧。”

他们人多势众,且显然从一开始停船开始就是为了引出他们来,早有准备,那人权衡了一会儿,知道现在打起来只会更加糟糕,引来更多人,只好踏进了门。

卫安就在院子里,听见声音就转过头来,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一瞬,就笑了:“我当是谁,原来真是熟人。”

她笑了笑,准确无误的叫出了此人的名字:“易公子,怎么,彭家男丁尽数都斩了或是流放了,怎么你竟还好好的?”

他是彭家的女婿,之前二夫人痛骂的那个负心汉。

卫安知道易家跟彭家倒霉后就没再关注过他们,没想到这个人竟活了下来。

易二往后退了一步,眼珠子转了转,卫安知道有船跟着他们,知道不能闹大又不能引人注目,所以就使了这招引蛇出洞,他们现在是入了卫安的圈套了。

他迅速反应过来,就摇头撇清:“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不知道吗?”卫安冷笑了一声:“若是不知道,那也挺好的,原本我还以为来的是哪路神仙,正伤脑筋不知道该如何对待,可是现在知道是老熟人,就实在太好了,知根知底,也用不着麻烦,直接将公子送去官府就可以了,公子你说呢?我记得当初三法司已经定案了,易家跟彭家的男丁,凡是年满十八以上都要斩立决。你当初应该满了十八岁吧?”

她笑了笑,眼底却一片冷漠:“既然你说不知道,那也正好,就让衙门帮忙审一审,你到底是怎么脱身,又怎么能够出现在这里,跟着卫家的船到了这里吧,如何?”

易二心里无限懊恼,被卫安说的脸色越发的苍白。

来之前就已经得过嘱咐的,知道卫安难对付,上头也千叮咛万嘱咐过,沿途只需要找机会,严密盯着卫家的船就行了,不能有什么举动。

可是跟了三天了,卫家也没发现他们的存在,他就有些得意忘形了。

今天卫安又做了一出这么逼真的戏码。

先是装作得了什么消息的样子,彻底亮着灯谈事,第二天就又停靠在了最近的码头,镖师和卫安的心腹门通通出动。

做出一副他们知道了什么的模样,引得他让人下去。

然后卫安又故意让他知道她也下了船,这样一来,他就更以为是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消息,也跟着下来,落入了卫安的圈套。

听卫安的意思,她只是为了引出他们来,好多找一条线索的。

她也不知道他的身份。

可是现在却全部暴露了。

卫安姿态悠闲的欣赏着易二的脸色,再看看他身后的人,轻声道:“对了,我刚才出来的时候还曾吩咐过我的管事,让他去衙门报案,说在后头船上发现了海寇。你们说,若是衙门的人去查,会查出什么?”

易二惊疑不定的看着伟岸,心里希望卫安说的是假话,可是理智却又告诉他卫安绝对是做得出这种事的人。

她早就做好了准备,想要借着这条线来揪出幕后的主使,从而救沈琛。

他转开了头,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卫安就嗤笑了一声,显得有些讥诮:“我的话向来不喜欢说第二遍,易二公子是聪明人,应当知道欺瞒朝廷会是个什么下场,到时候不仅是你,帮你的人一样会受到牵连,到时候你说或者不说,结果都是一样的。”

卫安转动着手里的一串琉璃珠子,很快又道:“只是,你也知道我忙着救人,不如这样吧,我们做个交易,你透露给我一点消息,沈琛到底在哪里,我就放你们走,你看这个交易划算不划算?”

第840章 脑残

易二皱着眉头看着卫安,似乎是在思索她的话说的是真还是假,一时之间不能立即下定决心。

他知道卫安的话说不通,卫安怎么可能能放过他?

卫安知道易二的顾虑,便轻声道:“你也是替人办事,这条船是你最大吧?你应当能作主的,只要你透露给我我想知道的消息,我就可以放过你。到时候你照样可以回去复命,这件事不会有人知道…”

她循循善诱:“这个交易很划算的,你仔细想一想,要是不说,那就是玉石俱焚,到时候你就算是回去也得不了好下场,可是你说了,就不会出事…”

这些话都是空话虚话和套话,其实都是站不住脚的。

可是易二显然是被卫安说的怕了。

他见识过卫安的手段,说设计彭家跟易家,毫不犹豫的就把易家和彭家连锅端了,何况自己现在技不如人,被人引了出来,发现了真实身份。

卫安甚至不用对他怎么样,只要借口有海寇让衙门查船,他就会被认出来是早该死了的易家的钦犯。

到那时候,他照样是个死。

而且他还活不到那个时候,到时候上头就会以他泄密无能为由而杀了他。

他迟疑了一瞬,还是警戒的看向卫安,问她:“你到底想知道什么?”

卫安就笑了。

“不多,我只需要知道,这回沈琛是怎么被劫走的?去了哪里?”卫安看了他一眼,抬手做了个手势让他在自己对面坐下,神情冷静:“顺便我还想问一问,你们打算怎么处置我。”

易二咽了一口口水,他其实知道卫安是他得罪不起的人,卫安这个人,不用看就知道她难对付。

不仅难对付,只要想起从前她是怎么把彭家跟易家一网打尽的,他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毛骨悚然。

这个对手实在是太可怕了。

他深吸了一口气,抿唇道:“有些东西我不能告诉你,否则我到时候一样是一个死字。”

卫安笑着点头:“所以我没问令你为难的事,我已经想到了。”

易家跟彭家有关联。

彭家能在冯家的帮助下留下一些人苟延残喘,那易家为什么不能?

当然,彭德妃是不会做这种事的,她在深宫,手不能伸那么长-----那个时候还有方皇后在宫里对着她虎视眈眈呢,她不会做这种留下话柄的事来给自己添堵的。

那还能有谁呢?

既想要她跟沈琛死,又要在这从中得力,还需要救下易家的人来为自己所用的人…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卫安嘴角牵出一个淡淡的嘲笑。

临江王妃还蠢成这样,一心一意的要对付沈琛,却不知道,真正该引以为威胁的瑜侧妃的网都已经张开了。

瑜侧妃不简单。

知道沈琛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楚景吾,就干脆除之而后快。

若是她没有猜错,最后这个黑锅还会是临江王妃来背。

到时候瑜侧妃就可以一箭双雕。

正想着要一箭双雕的瑜侧妃微笑着在棋盘上下了一子,而后就抬头对临江王温婉的笑:“臣妾输了。”

临江王哈哈一笑:“大意失荆州了,你原本是能赢的。”

瑜侧妃只是垂头微笑。

正说着,外头便有人来请临江王,急急忙忙的,脸色不大好看。

瑜侧妃垂下头,她向来从不多嘴过问前头的事。

临江王便快步出去了。

等他出去了,瑜侧妃才慵懒的让人将棋盘收起来,起身换了一身衣服以后便道:“请四爷进来。”

下人不敢怠慢。

楚景行死了,现任世子楚景吾在京城,三爷沈琛已经另立门户成了平西侯,现如今在临江王身边,就数楚景谙最得宠爱,又不恃宠生娇,这回在九江水灾面前,还很是吃得苦,跟着将士门一起抗洪,七天七夜不眠不休,差点累垮。

楚景谙来的也快,他向来是尊重母亲的,虽然刚刚才从前头回来,可是听见母亲这里传召,立即便来了。

他已经是个大小伙子了,因为常年跟着临江王混迹行伍,相比较起楚景吾他们来,少了几分书生纨绔气,多了几分粗犷。

可是这也仍然不影响他的俊美。

瑜侧妃貌美,他像母亲,脸就先生的好看,加上还能干,谁都喜欢他。

此刻他进了门就先笑朝母亲笑起来,说是饿了,问母亲这里有没有什么吃的。

瑜侧妃也跟着笑起来,眼里都染上了真切的愉悦,回头吩咐丫头去准备点心端上来,素白的手替儿子将有些散乱的发髻理了理,替他正了冠,而后才微笑着问:“可还顺利?”

临江王替朝廷打仗,楚景谙在里头也出了不少力,也因为这个,临江王更加喜欢这个儿子。只是最近九江出了水灾的事,临江王便让他回来处置水灾的事了。

楚景谙点了点头:“知府大人派了人帮忙,灾民都已经安置妥当了。”

瑜侧妃点头笑,赞叹了一声摸了摸他的头:“你这样上进,母妃便放心了。”

楚景谙仰着头朝母亲笑了笑,见瑜侧妃欢喜,便又问她:“母妃的事进展的顺利么?”

瑜侧妃的手便微微顿了顿,收起来靠在了引枕上,微微摇了摇头:“我想,大约是不大顺利的。”

楚景谙不明白,肃然了脸色看向母亲,见她虽然这么说,可是面上却半点担忧的神情都没有,就有些不明白,喊了一声母妃,便问:“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了?”

瑜侧妃伸手从引枕底下摸出一封信来递给儿子:“若是按照这上头的来说,是顺利的。可是…对手是卫安跟沈琛,事情进展的太顺利,反而就不顺利了。”

这话容易把人给绕晕,可是楚景谙却并没有晕,他很明白他母妃这话意味着什么,飞快的把京城的来信看了一遍,他便有些不解的问瑜侧妃:“母妃,沈琛那边有没有消息传来?”

他其实不大赞成母妃在这个时候动沈琛的,因为沈琛如今毕竟是钦差,身边有许多人,一动他就牵连甚广。

第841章 目的

而且沈琛自己聪明不说,还有个卫安在背后帮忙。

可是他也知道瑜侧妃的顾虑有道理,一个沈琛已经足够让他们很是疲于应对了,要是再加上一个卫安,实在是很难对付。

倒不是真的要针对沈琛跟卫安。

可是那个前提是,沈琛能支持他们母子俩。

可是事实证明,这么多年以来不管瑜侧妃如何费尽心机,沈琛的天平始终没有朝他们倾斜过一丝一毫,他一直死心眼的支持着嫡出的那两个。

楚景行那么对他,他都能忍得住,到最后不得不杀楚景行了,还把楚景吾护得好好的。

就算是临江王妃再怎么厌恶他,沈琛自己做人自有自己的底线和标准,他是绝不会做出不利于楚景吾的事情来的。

可是问题是,作为瑜侧妃的儿子,楚景谙当然也想朝世子的位子努力努力。

那沈琛就是摆在通往这条路的一颗大石头,如果再加上卫安的话,这条路就会被彻底挡住。

只能除之而后快。

他将信放下,跟瑜侧妃道:“我看您猜对了,这件事情并不顺利。”

瑜侧妃嗯了一声。

“原本是个挺好的计划,可是沈琛那个人鬼精鬼精的,他那么顺利就落了网,恐怕是已经察觉出下手的不是我就是王妃,因此才故意上钩的。”瑜侧妃有些头痛:“而卫家那个丫头…她也不是好对付的,我让易二跟着她,现在想想,恐怕一定不是她的对手。”

沈琛带着那么多人,没道理会那么简单就被人得手,唯一的原因就是他纵容了整件事的发生。

消息传回来的时候,瑜侧妃就已经觉得不对了,因此并没有再进一步的举动-----她倒是想要有,可是她已经失去沈琛的消息了。

那帮人已经彻底失去了联系。

所以卫安去东昌府,她也让易二跟上,根本不是为了什么把卫安也一网打尽,而是为了通过卫安,看看能不能找到沈琛的。

能找到沈琛的话,那还有些法子。

可是若是找不到…

瑜侧妃有些烦躁,在儿子面前没有什么可隐藏的,她认真的道:“母妃这回实在是使了一个太拙劣的手段,我太小看沈琛了,挑的人也实在太不中用,那帮人一定已经反被沈琛控制了。”

楚景谙的脸色沉下来,却还能保持风度和镇定,他认真的思索了一会儿,便问瑜侧妃:“上回您跟我说过,那些人都是您的亲信。”

瑜侧妃紧跟着便点头:“是母妃的人,他们绝对信得过。因为他们的性命,都是母妃捡回来的。”

这帮人是海边的百姓,因为实在活不下去了跟倭寇换粮食,而被当时立功心切的县官打成了海寇,险些丢了性命,后来实在没法子就真的下了海做了海寇。

后来被抓,是瑜侧妃碰见了,把他们救了下来。

瑜侧妃还替他们保全了家人,替他们的家人安排好了去处,他们从此以后就对着瑜侧妃死心塌地了。

既然信得过…楚景谙又问:“母妃您当初对他们的交代是什么?”

瑜侧妃眼里便飞快的闪过了一丝杀机,冷冷的道:“我跟他们说过了,片刻都不能耽误,直接杀了沈琛。”

直接杀了沈琛。

这是母亲的作风。

她才不会做什么用沈琛来引卫安上当的这种蠢事,沈琛要是真的死了,卫安一个人能成的了什么气候?

她们想要对付卫安多的是机会和时间,而他们最不缺的也恰恰就是时间。

如果那帮人得手了,应该立即就会有消息传回来。

可是没有,那帮人好像就从此在世上消失了,一点消息都没有传回来。

因此瑜侧妃才意识到了不对,并且疑心沈琛是给他们下了套,把他们给反控制住了。

也因为这个,她才想到要借卫安来引出沈琛。

京城发生的事,临江王府收到消息向来是很快的。

何况临江王对暗叹甚好,很是宠爱她,有什么事基本上都不会瞒着她。

她也因此知道沈琛喜欢卫安,而且还跟临江王写信,说是想要求娶卫安。

这件事临江王同意了。

恰好郑王和卫阳清都来了江西,临江王因为这件事还很高兴的宴请了他们两个,探听他们的口风,替自己的儿子说好话做脸。

瑜侧妃也是因为这个,知道卫安跟沈琛两个人的关系。

从前只觉得卫安是沈琛有力的盟友,现在才知道原来他们俩竟还有这么一层关系在。

瑜侧妃觉得很有威胁感,因此动了手。

她想的是,到时候把事情栽赃在临江王妃身上-----大家会信的,因为临江王妃因为楚景行的死而陷入了疯狂,她对深沉的呃憎恶已经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

临江王因为这件事跟她发生过许多次的争吵。

可是收效甚微。

最近为了这件事,临江王跟临江王妃的关系急转直下,降到了冰点。

这个时候,说临江王妃杀了沈琛,大家都会信的。

何况就算是不能嫁祸临江王妃,也可以推到刘必平头上-----王府的人都知道沈琛这回去福建是代表的什么,是为的什么,也都知道刘必平是个危险的人物。

他肯定是有动作的。

原本瑜侧妃应该要有耐心的,因为刘必平也可以除掉沈琛,而且不会给她带来任何麻烦和怀疑。

可就是因为贪心,想要嫁祸给临江王妃,她走了一步臭棋,一步她从前绝不会走的臭棋。

想到这一点,瑜侧妃心情变得很差。

楚景谙替母亲分析:“如果沈琛真的制住了他们,那他没理由还不出现的。”

瑜侧妃还是不大相信:“他也有可能在放长线钓大鱼,想要把我给引出去。”

她也的确是不大慎重,派出了易二。

易二不该派出去的,他对海上的事情倒是的确知道的很清楚,在海上别的事情上可以利用,可是让他去对付卫安跟沈琛,他实在是太嫩了,绝不是他们两只狐狸的对手。

沈琛如果真的是想要放长线钓大鱼…

那他们就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