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补救

楚景谙跟瑜侧妃一时都沉默下来,心情都很差。

沈琛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得知了瑜侧妃以后,是不会留后患的,一定会把证据都送到临江王那里,让临江王自己决断,而一旦到了那个时候,他们这么多年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他们苦心孤诣的得到的一切,也就都会烟消云散------临江王有个逆鳞,那就是沈琛。

楚景行是怎么死的?怎么一点点失去了临江王的欢心以至于不得不自己另外拉拢势力,而一步步走上了绝路的?

一开始就是因为得罪了沈琛,让临江王不喜了。

而临江王妃现在跟王爷感情冷淡疏离,也是因为在对待沈琛的态度上有分歧。

一旦临江王知道了他们竟然设计沈琛,想要沈琛的性命,他是不会容情的。

至少楚景谙以后想要代替楚景吾,那是不可能了。

瑜侧妃想到这一点,眼眶就忍不住红了。

她拉着楚景谙的手,将下唇都咬破了,嘴唇里充裕着浓重的血腥味,一字一句的道:“让你背负着庶出的身份,已经是母妃对不住你…”

可是当年瑜侧妃不是上赶着去做妾的。

她也是个怀春的少女,也曾有过喜欢的人,憧憬过如何过好相夫教子的生活。

她是被彭家卖了。

继母带着她去当时的巡抚家里做客,她的裙子湿了,要换新的,然后她撞见了正在里头午睡的临江王。

当天夜里她就一顶小轿被送进了临江王府,成了临江王的妾室。

可是她原本的人生不该是这样的,她也是千金小姐,她从小受到的教导不是这样,她该嫁做别人的正妻。

可是她却只能一辈子当妾,就连以后有那么一丝希望扶正,她也要对着先头的王妃们执妾礼。

她也不是过不了这种日子。

可是直到她的儿子出生。

她才发现,她可以忍气吞声被人瞧不起,被正室为难。

可是当这些委屈落到她的儿子头上,她就无法忍受。

有些差别是从细微之处体现出来的。

不管是洗三还是满月还是抓周,她的儿子跟嫡子都是不能比的。

她是侧室,她知道分寸,也知道这些都是理所当然,所以她也知道怪不得谁,怪就怪她自己命不好,做什么不好,非要当了人家的妾侍。

可是等到后来,儿子渐渐长大,他明亮的眼神里头渐渐的多了疑惑茫然,多了害怕惊恐,多了对嫡兄的谨慎和小心翼翼。

她终于有些忍不得。

等到后来,有一次看见六岁左右的楚景行拿那么小的楚景谙当马骑,她的儿子在楚景行身下眼泪汪汪。

她终于就明白了。

不争,她的儿子就会跟她一样,一生都被人摆布,没有自己的人生,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

她是从那一天开始下定了决心的。

也是从那一天开始,她终于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娘家,再也没把娘家放在心里过,她借助娘家的力量,也借临江王府的小恩小惠绑住娘家,开始渐渐的给自己和儿子打算。

这么多年来,她也不是没有回报,她真正做到了,很多事都做到了。

润物细无声,她渐渐的挑拨了楚景行和楚景吾兄弟不和,渐渐的把儿子教导的算是优秀,也逐渐的更进一步的将临江王哄的开开心心。

她好不容易才得到了这些,好不容易才走到这一步,绝不能输。

从前是一无所有的赌徒,赢了输了无所谓,可是拥有的多了,就不能忍受失去了。

楚景谙握住母亲的手,见母亲焦急不安,就轻声安抚:“不会的,不会的,母妃,不会到那一步,你先不要自己吓自己。”

瑜侧妃渐渐的在他的安抚下冷静下来,接过了帕子擦脸上的泪水,而后才道:“那边失去了消息,易二那个蠢货肯定不是卫安的对手,我们有麻烦了。”

楚景谙很知道如何宽慰母亲,握了握母亲的手,轻声细语:“有麻烦就解决,至少现在麻烦不是还没找上门来吗?”

他也不是嘴巴上说一说便行,很快深思熟虑了一阵之后就提出了办法:“父王这边,现在京城来的信他虽然都要亲自看,可是替他收拾整理书信的是詹师傅…”

楚景谙没有傲气,对待藩王府的属官还有百姓们都平易近人,大家时常夸赞他贤良,都喜欢这个阳光又宽和的少年。

詹师傅是藩王府的讲官,从京城跟来的,后来渐渐的成了临江王的心腹,京城来的那些书信,都会由他整理保管。

他是讲官,可是藩王府里如今只有一个楚景谙,他等于是楚景谙的师傅,一步一步的把他带到现在的,跟楚景谙的情分非比寻常,如果是楚景谙要求他帮忙,他是一定会帮的。

瑜侧妃明白过来儿子的意思,微微蹙了蹙眉:“你想拦截信件?”

这倒不失为一个权宜之计,可是一旦被戳穿了,那会牵连詹师傅不说,还会让临江王对楚景谙和她的信任彻底崩塌,王爷会以为他们母子拿他当猴耍,会觉得她们居心不良,早就已经培养好了奸细,跟楚景行一样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

这是一招险棋,瑜侧妃不知道该不该真的落子。

楚景谙却摇了摇头:“不能这么做,要是拦截了信件被父王发现,那我们也跟杀了沈琛没什么区别了。我的意思是,让詹师傅密切帮我们留意京城和沈琛送来的信件,若是一旦发现沈琛送了信,我们就能知道他的情形,我们不能拦截,可是却能将信件拖延几天送上去-----江西乱的很,就算是信件迟些送来,也是常事。到时候我们可以争取一点时间,先处置了沈琛。就会避免许多麻烦。”

瑜侧妃稍稍放了心,觉得儿子说的是,犹豫了一会儿又问:“那易二那里呢?我做错了,让易二去跟着卫安,卫安一定会发现的,到时候卫安也会有她自己的途径给郑王等人送信求援,或是让郑王告诉王爷。”

第843章 应对

瑜侧妃很是慌张,偏偏这个时候,门还被敲响了,丫头在外面急忙说,临江王妃身边的江嬷嬷来了。

瑜侧妃有些不大耐烦,可是却还是强撑着笑脸,请了江嬷嬷进来。

王妃最近身子不适,王府的许多事都要瑜侧妃来帮忙,她虽然帮了忙,可是却并没得什么好处,王妃总是防着她跟防贼差不多,总是要让江嬷嬷过来查岗。

果然,江嬷嬷进来瞧见楚景谙在,也半点都没有惊讶,自若的给楚景谙请了安,便笑着说道:“王妃说,过几天就是郑王的寿辰,他如今在咱们这里,咱们就该尽地主之谊,还请侧妃看着办理。”

瑜侧妃在心里皱了皱眉头。

郑王的寿辰,临江王妃是不愿意沾手的,她觉得卫安害死了他的儿子,自然而然的也就恨上了一直纵容卫安的郑王。

可是这件事又不得不办,否则会让临江王更加恼怒,所以王妃就把事情推给她了,想要让她出头,然后自己占好处,在王爷面前全了面子。

她很快就答应下来,跟江嬷嬷寒暄了一阵,才问:“不知道王妃还有没有别的吩咐?”

江嬷嬷自然说没有,又笑着看着瑜侧妃,感叹道:“王妃说,她身子不好,真是辛苦侧妃了。”

临江王妃的确是大病了异常,可是这病早就好了,大夫都说她要时常出来走动,自己想得开,病才能好。

可见是心病而已。

可是现在她说自己病重,瑜侧妃也只好跟着笑:“王妃病了,协助理事,这也是我们当做的,不敢谈什么辛苦。”

江嬷嬷笑笑,回去便跟临江王妃说:“瑜侧妃一口答应下来了,并没有推脱。”

临江王妃淡淡的嗯了一声,眼圈底下一层厚厚的用粉也遮不住的乌青格外的显眼,自己拿着热帕子敷上去了,舒服的叹了一声,才冷笑:“既然喜欢讨好他们,就让她去,反正事情是她做的,可是这主意却是我的,他也不能说我不贤良。”

这个他自然指的就是临江王了,江嬷嬷叹了一声气,凑上前替她将热帕子拿下来,又重新在热水里浸泡过,重新替她敷上,轻声道:“您也不能总这么跟王爷拧着来,您不想想别人,也想一想世子,现如今,那边可虎视眈眈呢。”

临江王妃一直还算是镇定的情绪忽然就崩塌了,她猛地直起身来,啪嗒一声将湿帕子扔的老远,通红着眼睛冷笑:“他用的上我?他有他那个当平西侯的哥哥就成了,他眼里还有我这个母亲?!”

母子之间也已经生了嫌隙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从前临江王妃都是一样看待的,只希望他们兄弟俩可以守望相助,可是没想到,最后楚景行却死了。

还是楚景吾跟沈琛的主意。

这让临江王妃心里无法释怀。

在她眼里,是沈琛挑拨了这两兄弟不和,是沈琛调唆了楚景吾,造成了这一切。

她恨沈琛固然恨的咬牙切齿,可是对自己的儿子也是失望透顶。

这么狠心的对亲哥哥,她只要想到,心里就一阵阵的发冷,觉得齿冷。

她的儿子已经变了,成了沈琛手里的傀儡,沈琛在后面怎么提线,他就在前面怎么动作。

一点一点的,变成了如今面目全非的模样。

江嬷嬷小心的俯身捡了帕子,叹了一声气,也不敢再去给她敷眼睛,只好道:“世子毕竟年纪还小呢,当年他跟大爷的感情原本就不好…”

她是伺候王妃的老人儿了,知道王妃只是嘴上骂的狠。

说到底,她只剩下楚景吾这么一个嫡亲儿子了,再怎么生气,她都不可能会放弃楚景吾的。

果然,临江王妃抿了抿唇,没有再如之前那么激动了。

江嬷嬷便循序渐进的劝道:“他对您还是孝顺的,从来也没忘记给您写信,劝您保重身体。他也说了,当初的决定,是实在没了法子,大爷他…有的事情,做的的确是过分了,王爷他也不能容他…”

说这些还有什么用,一个都已经死了。

临江王妃心里很清楚,这些不过是让自己心里好受一点的借口罢了,她心里知道的,楚景吾就是想杀了楚景行。

可是现在,想这些没用了。

她总不能连另一个儿子都不要。

静默了半响,她忽然问:“那边有消息传来吗?”

她能主动说些别的,不再说这些让人无法接话的话题,江嬷嬷求之不得,松了口气,急忙就道:“有的,薛长史说,已经想办法了。”

她说起这个,刚才还觉得轻松了一些的心情又蓦然沉重起来。

说起来,真是见了鬼了,自家王爷在前头打晋王,这后头,自家王妃竟然跟晋王身边的红人有来往。

这要是被王爷知道…

江嬷嬷很害怕,尽量壮着胆子说出自己的忠告:“王妃,您跟薛长史来往,要是被王爷知道了…”

临江王妃的表情很是冷淡:“我跟他来往了吗?”

江嬷嬷被堵得哑口无言,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临江王妃心里却不能平静。

她真是恨沈琛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沈琛死无葬身之地才满意。

可是他的丈夫把沈琛看的跟亲生儿子没有区别,她的小儿子也中了沈琛的迷魂汤,对他言听计从。

她想要杀了沈琛替自己的大儿子报仇,哪里有那么简单。

除了薛长史能帮她,还有谁能帮她?

薛长史她是知道的,是儿子的心腹。

当年就一直很得儿子的信任,儿子说过的,薛长史可以相信。

薛长史说过了,一定会替楚景行报仇,沈琛这次去福建是九死一生,他说过有办法让沈琛永不超生。

为了这句话,她才挣扎着好了起来。

她一定会等的,等到沈琛死了,她也就能原谅小儿子了,小儿子肯定是受了沈琛的蒙蔽和蛊惑,才会对哥哥这样狠心,等到沈琛死了,她就可以瞑目,也可以说服自己,从今以后不再提这件事了。

第844章 灭口

临江王很快就从朝廷的邸报里得知了沈琛在东昌府失踪的事,他急的上火,上了奏折请朝廷全力侦查之外,还亲自派了人去。

他对沈琛向来是重视的。

就算是出了楚景行的事,也没有影响他对沈琛的感情和判断,他一直都很喜欢沈琛,把沈琛当成儿子一样。

沈琛出事,他着急的厉害。

除了他,郑王也跟着着急上火了------他倒不是替沈琛着急上火,他是在急卫安的事。

他也收到京城来的消息了,知道卫安跟卫老太太也上路了之后知道卫安这必然是去帮沈琛了。

可是沈琛这回遇上的恐怕不是小麻烦。

能在锦衣卫羽林卫眼皮子底下掳人,这不是一般的本事。

最重要的是,东昌府知府不敢耽误,已经下令全境搜查,可是却并没有半点蛛丝马迹。

他们这些人心里都清楚,朝廷心里也清楚,这件事,很大的可能性是福建那边派人做的,为的就是阻止沈琛去断他们的财路和生路。

可是朝廷偏偏又找不到证据。

郑王皱着眉头,觉得胸口发闷,问临江王:“沈琛不是有那么多武功高强的心腹吗?他们竟然也同样一点消息都没有?”

找不到沈琛,自己女儿的性格他是清楚的,怎么可能罢休。

可是找沈琛多危险啊?

他立即就来找临江王商量对策了:“十有八九是刘必平下的手。”

临江王也知道,他面色很是难看,刘必平这个人是不会做那些无用功的,沈琛又之前就得罪过他,真要是他,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杀了沈琛。

联想到沈琛失踪距离现在已经几乎有十来天了,他的一颗心就直直的往下沉。

要是没事,沈琛没理由不来信报平安的,可是沈琛都失去消息这么久了,连汉帛等人也写信回来求援。

临江王心情不好,跟郑王也商量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去了后院瑜侧妃那里,心里却还是烦躁。

瑜侧妃给他按摩,耐心又温柔,也并不多问一个字。

临江王心情好了许多,半响才叹了一声气。

都是因为临江王妃不喜欢沈琛,以至于沈琛现在出了事,他都没个可以诉说的地方。

他休息了不久,很久就又去书房了-----沈琛出了事,他不可能坐着不管,要商量应对的办法。

瑜侧妃却狠狠地松了口气,沈琛竟然真的一直都没有送信回来。

沈琛没有送信回来,她的人也没有送信回来,这帮人竟一起失去消息了。

这让她知道肯定是出了什么事,可是到底是什么事,她也不敢确定。

正这么想着,楚景谙就进来了,一进来就跟瑜侧妃道:“易二他们的确是被卫安给发现了,您猜的对。”

瑜侧妃目光看着儿子,等着他继续往下说。

楚景谙见瑜侧妃镇定,就知道她是心里已经做好了准备,便又跟她说:“还有,卫安大约是已经知道他背后的关系,并没有通报官府,只是准备让人把易二送到父王这里。”

杀人也是不现实的,卫家的关系网还没有那么厉害,杀了人就意味着会多很多麻烦,卫安因此选择把易二送回来交给临江王做主,同时也提醒临江王,他的身边照样不太平。

瑜侧妃的心提了起来很快又放下,知道儿子既然知道,就肯定是做了准备了,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易二原本是想瞒着我们他被卫安抓住过的事的,可是被发现了,便和盘托出了,说他告诉了卫安,卫安也知道沈琛在哪里失踪,知道我们派出去的人的特征了。”楚景谙敲了敲桌子,骨节修长的手指显得很是好看,他用手指又点了点自己的额头,闭了闭眼睛才又重新睁开眼睛说:“不过这些都不是很要紧,因为沈琛是真的失踪了。”

母子连心,她很快就明白过来儿子的意思:“除了我们之外,还有人选择了在那个时机动沈琛。”

楚景谙脸上带着促狭的笑意,简直要忍俊不禁了:“是啊,时机挑的刚刚好,而且不止是一方势力。”

他对瑜侧妃道:“沈琛杀了那帮人。”

瑜侧妃就愣住了。

没料到儿子的话题转的这么快,她一时还有些跟不上节奏,等了许久,才渐渐的反应过来了,觉得喉咙哽了一下,才问:“他们死了?”

楚景谙点了点头,虽然觉得可惜,可是到底是因为没有泄漏出更多的秘密,因此庆幸还是多一些,漫不经心的道:“沈琛应该是将计就计,原本是想要通过他们的口套出幕后主使的,只是后来遭遇了意外------他遇见了追杀,因此没有办法顾及这些人了,这些人又缠着他缠的厉害,他一来要脱身,二来要防止这些人落入外人手里-----他是知道,这些人是跟临江王府脱不了关系的,所以才把他们给杀了。”

在那个时候,还能这么果断并且杀了那么多人。

足可见沈琛的实力和他的可怕之处。

当初楚景行那么忌惮他,实在不是没有原因的。

瑜侧妃沉默了一瞬。

那些人跟着她的时间很久了,忽然听说他们死了,她还是觉得有些难过。虽然他们死了,意味着她之前的那些担忧就都可以烟消云散了。

她叹了口气,随即又拧了眉头:“要是让沈琛逃了,他到最后还是会找我们算账的。”0

楚景谙倒是没有她那么担心,笑了笑就道:“母妃,那是后来的事了,而且他就算是知道,并且要找我们的麻烦,也没有证据了,易二已经被我安顿好了,其他的人都死了,他找不到证据,便不会轻易的动我们,何况,他恐怕很难逃过这一劫了。”

瑜侧妃不明白。

楚景谙便干脆把话挑明:“沈琛失踪,追杀他的人不止是一方的势力,他现在的处境说得上是危机四伏。这样的形势下,他能不能活着,实在是很难说。”

说很难说,是因为卫安毕竟赶去了,这中间又会有许多不确定的变故。

第845章 坚决

瑜侧妃已经彻底明白了儿子的意思。

她忽然异想天开:“会不会…王妃那里也派了人?”

两人都沉默了一瞬,知道这个可能性其实很大。

临江王妃恨沈琛真是恨得牙痒痒的,也根本连避讳都不避讳临江王了。

男人很难发现女热的不对,可是女人却往往很清楚女人细微之处的不对劲,譬如瑜侧妃就发现,最近临江王妃因为沈琛跟临江王争吵的次数就逐渐减少了。

前些天竟然还能让江嬷嬷过来催促她替郑王想一想操办寿辰的事。

现在想来,会不会因为沈琛都要死了,所以她才觉得大仇反正都要报了,干脆就做好人还缓和跟临江王的关系?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楚景谙笑了笑,眯了眯眼睛露出一点嘲讽:“那就更好了,这么多方势力要沈琛死,沈琛还能活吗?”

要说恨,其实他们母子俩都不讨厌沈琛。

相反,小时候瑜侧妃还是很喜欢沈琛的,觉得这孩子可怜,跟自己一样,都是不能选择自己命运的。

小时候楚景谙还总是爱跟在沈琛屁股后头,沈琛会玩喜欢玩,是个孩子王,连属官们的孩子都喜欢跟着他。

只是后来临江王妃介意,一再的说什么嫡庶之分嫡庶之分的事,楚景行又封了世子,瑜侧妃怕到时候孩子玩耍的时候没有分寸,弄伤了楚景行,便不再让楚景谙跟着他们玩了。

沈琛毕竟是在临江王妃那里养大的,跟楚景吾两个人好的比跟亲兄弟还要好,渐渐的就自然而然跟瑜侧妃她们这一房疏远了。

真是有些可惜了,否则的话,沈琛是个很好的助力,他们根本不会动杀了沈琛的心思的。

当然,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楚景谙收起了这些感慨,一面站起身来:“母亲,不说这些了,我手里如今也有些人可用,我会派他们去东昌。万一…若是有万一,那就让他没有这个万一!”

他怕瑜侧妃担心,又放低了声音温和的道:“何况,这么多势力一起朝沈琛下手,我们的人又都已经死了,不说他能不能指证我们,就说他能不能分清谁到底是谁的人都难。您别为了这件事担心了。”

她的儿子真的越来越稳重了。

瑜侧妃心里开心,想着儿子这么小却能这么稳重,又道:“这些事倒是不必操心,可是还有一件事,却是不论如何都要操心的。”

楚景谙嗯了一声,有些茫然的看向自己的母亲。

“就是你的亲事。”瑜侧妃知道儿子准备要走了,却难得的没有放他走,拍了拍身边的椅子让他坐下:“你也年纪不小了,最近王妃之所以把王府的事情丢给我处理,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跟王爷吵架,另一部分原因却是她其实开始给世子琢磨世子妃的人选了。”

选一个合适的妻子,做什么事都会事半功倍,反之,不堪设想。

瑜侧妃问楚景谙:“你有没有考虑过这回事?”

楚景谙还真的被问住了,他咳嗽了一声,有些少年人的羞赧:“母妃,现在不是提这些的时候,父王现在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候,我自然要帮忙冲锋陷阵的。”

他不是一般的孩子,他知道所有的事都有代价和报偿。

现在他的价值跟他往后的价值,不可同日而语-----他父王的志向不小,等到真的有那么一天,他也会跟着水涨船高,到那个时候,自然会有更好的供他选择,他没有必要现在就把自己的将来定下来。

正妻这个位子,是很重要的,小妾可以常换,可是正妻不可以。

否则的话,他以后要是后悔了,别人就会说他凉薄,薄情寡义,会对他的名声也造成很大的影响。

既然如此,不如干脆就等一等,他反正等的起。

瑜侧妃就知道儿子的意思了,欢快的笑了起来,带着点母亲看儿子的自豪:“你说的是,南昌城里的女孩子,都配不上你。等以后,自然会有更好的。”

也不是。

南昌城中现在南昌知府是蒋子宁的儿子,他的女儿便年纪相当。

只是,要看人家看不看得上他。

据他所知,王妃似乎对蒋知府的女儿也很看重,经常让蒋家姑娘来家里做客。

不过楚景谙没有再提起来,现在这些事都不是要紧的,他现在最该做的呃,是把父王交代下来的事做的尽善尽美,其他的事,他不必多想,父王就会更加替他想。

他笑了笑:“母妃以后不要说这话了,让别人听见,还以为咱们轻狂。”

瑜侧妃知道他说的是临江王妃那边,笑了笑便点了头,等他出去了,才靠在引枕上发呆。

楚景谙说的是,现在沈琛能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还是两说,有时间担心沈琛,不如在王府多花点心思。

现在临江王暂时偃旗息鼓不再对着晋王穷追猛打了,他是在拖。

他是自己自己的心思的,一旦要是把晋王彻底给打趴下了,那朝廷很快就会转过头来猜忌他,他是唯一的强藩了。

依照隆庆帝素日的行为,他就算是不反也会真的被逼反。

现在已经进入了僵持的时候。

瑜侧妃知道很快那一招棋子也要用上了。

临江王从来就不甘心屈居人下的,何况隆庆帝间接算得上害死了他妹妹长乐公主,他蛰伏隐忍了这么久,忍辱负重才到了今天。

离他实现抱负的日子不远了,她也该更加替自己打算,替儿子铺路。

想了想,她吩咐丫头:“去看看王爷回来了没有。”感情都是一点一点被消磨光的,临江王妃一次一次的因为小事跟临江王吵闹不休,临江王已经很烦躁了。

她不会这个时候做什么事来让临江王厌恶,但是她可以比临江王妃更温柔,更帮得上忙。

临江王跟隆庆帝不同,他是很注重嫡庶和规矩的,也很重视嫡妻,要把临江王妃踩下去,她要花费更多的功夫和力气在他身上。

第846章 思量

卫安从易二那里得到了那些人的特征之后就没有停留,派人将易二放了,便重新上船加紧赶路。

听了始末的卫老太太很是担心:“那个易二,你放了他,是个隐患。”

她看着满桌子的菜,却并没有胃口吃得下去,忧心忡忡的看着卫安皱起了眉头:“安安,你这回百密一疏,你想一想,你的人怎么看的住易二呢?他肯定会回去报信的。”

卫安就笑了笑,替卫老太太夹了一块花菇鸭掌,难得的有些俏皮的歪着头冲着卫老太太笑了:“祖母误会了,我根本就没有派人押送易二去临江王那里,因为我知道,就算是押着他去,也说明不来什么问题,易二是被他们控制的,他就算是死,也不敢说出幕后指使。我也知道幕后的人肯定很快就反应过来了,会来找他,我不过是给自己留一点时间。”

卫老太太敏锐,卫安稍微一提醒,她就知道了卫安的意思:“杀了易二的话,瑜侧妃那边肯定不肯善罢甘休,反正你已经知道了,他们肯定会把事情闹大,让官府介入,这就跟对付沈琛的招数是一样的,看准了你不敢声张,而且你现在还要忙着去救沈琛,现在要是杀了他们,会徒增很多麻烦。”

盛夏已经过去了,透过船舱看出去,处处都看得见岸边已经染上了金黄的树叶,卫安收回目光嗯了一声:“是啊,现在不是跟他们斗的时候,放了易二,大家都心照不宣。”

卫老太太就笑了笑放下了手里的筷子:“不止吧?你肯定还想到了别的东西,否则以你的性格,不会放的那么轻易。”

卫安对着卫老太太向来是有一说一的,也就承认了:“我心里清楚,瑜侧妃应该没能把沈琛怎么样,易二没有说谎,要是真的杀了沈琛,瑜侧妃就不必派他来跟着我了。显然沈琛没落在他们手里,沈琛是有别的麻烦。”

卫老太太也沉下了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要是不是瑜侧妃的人,那恐怕就真的是刘必平的人所为,刘必平此人能量大的很,东昌虽然距离福建千里之遥,可是也要当心。”

哪里是当心那么简单。

卫安正要说话,玉清便急忙进来轻声道:“姑娘,汉帛回来了!”

汉帛之前是去取楚景吾从京城寄来的信了。

她们现在在船上,很多消息都收的不及时,楚景吾在京城,消息会更灵通些,沈琛失踪是大事,他是钦差,他失踪了,朝廷也是急的。

卫安立即让汉帛进来。

汉帛半刻耽误都没有,行了礼就把信拿出来递给了卫安,还不忘提醒她:“一些是世子的,还有一些世子说是三少给你的。”

卫安没有耽误,拆了信就看起来。

楚景吾在信里说朝廷已经督促东昌府知府加紧查清钦差失踪的事,沈琛是在高唐州夏津县的驿站失踪的。

夏津县知县已经只差挖地三尺了,可是最终也没找到沈琛,反而是当地百姓,在一处湖泊旁边发现了许多无名尸体。

楚景吾在信上还注明说,夏津县和朝城县都有百姓反映说是有一批说着他们听不懂的话的不明身份的人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