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弈见她高兴,心情也随着她愉悦了几分,他颔首道:“让江泰和周芳跟着你。”

幼清笑着点头。

等宋弈放了碗筷,她送他出门,宋弈回头望着她,依旧忍不住叮嘱道:“除了回井儿胡同,别的地方暂时别去,若你实在想出去走走,等我休沐了我再陪你好不好。”

“知道了。”幼清指了指停在门口的轿子,“快走吧,免得时间不够路上太赶了。”

宋弈捏了捏她的鼻子,拉着她的手放在唇边啄了一下,扬眉笑道:“我走了。”便上了官轿出了门,幼清笑着回房,和周长贵家的在房里窸窸窣窣的正理衣裳,便带着人又去了井儿胡同。

赵芫被迫躺在床上,方氏和赵夫人两个人坐在床前的杌子上,已经商量到请哪个稳婆好,满月酒用哪家的喜饼,百日宴用哪家的攒盒,赵芫满脸无奈的听着她们说话,幼清和薛思琪不动声色的跑了出去。

“娘和赵夫人可真是厉害,大嫂才怀身孕,她们就已经想到百日宴了,若是听她们再聊下去,恐怕连请哪个夫子启蒙,将来定哪家的姑娘都得商量妥当了。”她拉着幼清,“反正你也不急着回去,去我房里坐会儿吧。”说着,就拉着去了智袖院前头的罩院里。

“我和你说过没有。”薛思琪盘腿坐在床上,望着幼清笑眯眯的道,“孙继慎定亲了。”

幼清就想到了郭大奶奶,好奇的问道:“是吗,定的谁家的姑娘?”薛思琪回道,“好像是他伯母娘家的侄女吧,定的是明年的日子!”

“那你呢,你伤心了?”幼清望着薛思琪,薛思琪闻言摆手道,“我有什么伤心的,我是替那个姑娘不值,嫁给这样的人,往后日子肯定过的乱七八糟的。”话落嘻嘻哈哈的笑了起来。

可见她是真的放下了。

幼清想到了廖杰,廖杰毕竟年纪大一些,和孙继慎这样的毛头小子比起来,似乎更为冷静一些,就如昨天他看到薛思琪似的,也没有多少的反应…不过他若真有反应,她们又该觉得他轻浮了,幼清想想失笑,薛思琪瞧着她样子奇怪,问道:“你想什么呢,一个人傻笑!”

幼清掩面而笑:“过几天你就知道我笑什么了。”她话落,绿珠走了进来,笑着道,“太太,周妈妈来了,说是有事找您。”

“请她进来。”幼清皱了皱眉,她才出来小半天,周长贵家的就追了过来,难道是家里有什么事?

周长贵家的进了门,见着幼清和薛思琪行了礼,她回道:“太太,严府的大奶奶来了,您不在家,她也不走,奴婢不敢赶人,您看…要不要回去看看。”

严大奶奶来了?她来做什么,幼清蹙眉站了起来,和薛思琪道:“我先回去,姑母和赵夫人那边你替我说一声,我就不过去打招呼了。”

“严大奶奶就是昨天那个给你使绊子的吧?”薛思琪腾的一下站起来,“走,我和你一起去,我倒要看看,她有什么三头六臂,今儿还敢登你的门。”

幼清按着她坐下:“她今天来不会是来找麻烦的,你放心好了。再说,她和别人不同,你若是过去和她吵了,明儿大家可都知道了薛家有位二小姐那是泼辣跋扈的,你往后名声还要不要了。”

薛思琪一愣,幼清笑着道:“放心吧,家里也不是我一个人!”说着,便带着几个丫头出了薛府回了三井坊。

一进门,蔡妈妈就迎了过来,指了指宴席室里头轻声和幼清道:“太太,那位严大奶奶正在里头坐着呢,奴婢上了茶她也没喝…您看,要是您不想见,奴婢想个法子把人轰走?”

幼清摆摆手,进了宴席室,果然就看到严大奶奶端坐在宴席室的罗汉床床上,上身穿着一件正红色对襟立领广袖,下面是条柳绿的裙子,梳着牡丹髻,髻顶上一只赤金满地娇分心,一支点翠的水玉华胜…只是脸色似乎不大好,虽敷了粉可依旧能看得出脸上的黯淡和眼底的青黑。

这是昨晚没睡好的缘故?幼清也不客气,似笑非笑的站在门口,望着严大奶奶问道:“大奶奶是稀客,今天来是有何指教?”

严大奶奶也看到了幼清,她穿着件寻常的烟霞色比甲,头发挽了个纂儿,别了支碧玺石花钿,简单大方又显得很精神,严大奶奶就想到了昨天严志纲和她说的话,心里顿时恨的不行,便冷嘲热讽的道:“正好路过,便进来坐坐?怎么,宋太太不欢迎?”

幼清不看她,在椅子上坐下来:“嗯,不欢迎!”

“你!”严大奶奶瞪眼,又冷嗤道,“没家教!”

幼清将茶盅往桌子上一搁,似笑非笑的道:“大奶奶这话说的我可听不懂,你拜帖也不送一张,趁着我不在家就进了我家门,如今还在这里一副主人的样子,反倒说我没有我家教。”她说着一顿,道,“你有话就说话,没话说就请走!”

严大奶奶就拍了桌子一副要发怒的样子,就在这时,一直站在她身边的一位婆子咳嗽了一声,严大奶奶听着一愣,立时就跟霜打的茄子似的,含糊其辞的道:“我不走!”又憋着气道,“昨天的事,是我认人不清莽撞行事,我向你赔礼道歉。”

是来道歉的?看来昨晚严安没有将圣上哄好啊,若不然依严安的姿态,断不可能叫自家儿媳过来向她一个七品官的太太赔礼道歉,更何况,昨儿他们还吃了大亏…只是,单这点就让严大奶奶亲自登门赔礼,似乎也有点过了。

“我还没见过有人道歉也能这样趾高气昂。”幼清打量了一眼严大奶奶,忽然站了起来,怒气满面的拂袖道:“周妈妈,送客!”话落,头也不回的出了宴席室。

丢了严大奶奶一个人在宴席室里,脸色忽青忽红的精彩纷呈,指着门口对身边的婆子道:“您看到了吧,这世上就是有这样给脸不要脸的人。”

“大奶奶,奴婢没聋也没瞎,听的清楚,看的明白。”婆子冷笑一声,“您还是回去和大老爷还有大爷解释去吧。”话落,昂首挺胸的出了门。

严大奶奶气的跺脚,眼泪在眼睛里直打转,跟着婆子出了门,站在院子她朝着正屋里呸了一声,心头骂道:“长的一副狐狸精的样子,自有天会收拾你!”可心里骂着,她嘴上却是喊道,“宋太太,昨儿可真是误会,姐姐在这里向你赔礼道歉了,你就原谅我吧。”

当然没有人搭理她,严大奶奶又道:“你若是不原谅我,我这心里真是比死还要难受啊!”她自说自话的,“你今天若不原谅我…我…我就今儿就死在这里给你赔罪了。”说着,顶着头就朝一边的墙上撞去!

院子里宋家的下人各忙各的,没有人上来拦她,严大奶奶作了样子可没有人捧角,这独角戏实在唱不下去,啐了一口讪讪的出了门,门外方才那个婆子讥诮的看了她一眼,上了后头的马车!

严大奶奶站在门口是进也不是,出也不是,她今儿是严志纲勒令她来的,还说她若是不叫宋太太原谅她,就让她滚回娘家去…

可是…

严大奶奶愤愤然冷哼了一声,上了马车!

“路大哥。”幼清并没有回房,而是去了后院,将路大勇找了出来,吩咐道,“你去棋盘街打听看看,今儿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严大奶奶忽然来道歉,应该不止是做给圣上看的。

路大勇应是,过了约莫一个时辰才回来,幼清急着问道:“怎么了?”

“听说两淮盐运使带着六百人今天一早到的太仓,可是却被人堵在了太仓!”路大勇说着微顿,幼清问道,“严安呢,什么反应?”

路大勇摇着头回道:“严阁老从昨天进去后就没有出来,小人没有打听到他什么反应。不过赵大人那边却是生了怒,连上了两封奏疏,要求应天巡抚调遣兵力,将所有将运河上纠众闹事的不法之徒就地正法,以儆效尤!”

幼清微微颔首,这是赵作义在发泄呢吧,幼清蹙眉道:“你去找找江淮,问问他严安今天在做什么。”

路大勇应是又出了门,直到下午才回来,幼清刚吃了午饭,请了路大勇进宴席室说话,路大勇回道:“小人见到了江淮了,他说老爷正在西苑。严阁老昨晚提出要圣上南巡,说圣上登基多年,操持政事为国为民实在辛苦。应该出去走走,散散心,也解疲劳!”

“那圣上呢,答应了?”幼清问完,路大勇回道,“圣上没有立刻答应,只说劳民伤财,有这个钱他还不如多练几副丹药强身健体,才是根本!”话说这一顿,又道,“不过,江淮说圣上到底还是有些心动的。”

这就是严安为了哄圣上高兴出的主意啊,幼清冷笑了声,又道:“那没有传出去,今儿严大奶奶登门道歉的事情?”

“传了,外头的人这会儿都知道严大奶奶登门道歉了,还说您原谅她了,亲自送她出门的呢。”路大勇气不打一处来,觉得严府的实在是厚颜无耻,“要不要出去辟谣,若不然他们也太得意了。”

“不用了。”幼清摇头道,“外人怎么看待并不重要的,重要的还是圣上对严安的态度,他若是相信了我们去辟谣只会显得我们小家子气!”

路大勇想想也对,没有再说。

西苑中,圣上指着严安道:“朕一向信任你,交给你办的事,朕从来不会多疑多问。所以,你就当朕好糊弄是不是,当朕不知道是不是?”

“圣上英明,老臣从来没有瞒骗过您任何事,老臣对圣上的忠心,天地可鉴哪!”严安心头震撼不已,以往圣上常有责备他的时候,比这还难堪的情形他也经历过,但多数都是他替圣上背黑锅,骂一骂也就过去,可是这一次他感觉却是不同,圣上是真的生气了。

“那你老实告诉朕,太仓县令来的那封弹劾宋九歌的奏疏,是不是你子虚乌有捏造的?”他时候想了想,觉得这事儿确实蹊跷,“还有陶然之的扶乩!朕就说宋弈无权无势的,无端端的还能算出他能惑乱朝纲,真是无稽之谈!朕还觉得纳闷,昨儿事情都和宋九歌有关,连着她太太去郭府也被你彭氏揪着了,你说,这些事儿是不是都和你有关。”

严安一怔,立刻就明白了宋弈肯定和圣上说了什么,他皱眉回道:“此事老臣并不知情,只是将奏疏送进来而已,至于陶真人的事,老臣就更加不知道了。宋太太那边,一早上彭氏就上门给宋太太赔礼去了,宋太太也原谅她了,这都是误会啊。”

圣上冷哼一声,道:“这事儿朕给你记上,往后再有这样的事,不要以为朕每次都能纵容包庇你,你给我好自为之!”他说着站起来,冷声道,“陶然之的账,朕会亲自和他算!”他说完,便拂袖出了门。

这边,陶然之在常公公口中听到了圣上训斥严安的话,心里惶惶不安,圣上不杀严安那是在意料之中,而不代表不会杀他,那扶乩的事情,根本就是严安吩咐他的做的,到最后却成了他一个人顶罪。

陶然之愤怒不已,可又没有胆子真去做什么,他深知他在这西苑能落脚,除了严安没有人能保护他。

“真人!”陶然之的常随给他添茶,小心翼翼的道,“严阁老是次辅,又是宠臣,他有法子哄得圣上听之任之不动杀念,徒弟觉得您也不差,这么多年圣上在丹药上多依赖您,既如此,您也有法子哄得圣上对您听之任之不动杀念啊。”

陶然之听着心头一动,颔首道:“你小子总算说了句人话。”便迫不及待的去了丹房,刚到门口就与张茂省对面撞上,陶然之喝道,“你在这里做什么?”

“闲着无事,出来走动走动。”张茂省挑眉望着陶然之,“陶真人可真是敬业,这么晚了还要炼丹?”

陶然之冷哼一声,啪的一声关了丹房的门。

第二日一早,幼清刚起身江淮就赶了回来,幼清见到他奇怪的道:“怎么一早回来了,是老爷的换洗衣裳不够吗?”

“不是。”江淮回道,“圣上今早吃了陶然之的丹药呕了一口血,现在正人事不知昏迷着,老爷让属下回来和夫人说一声,这两日他约莫是回不来,让您先去薛府住几日,等他从西苑出来再去接您回来。”

圣上呕血了?幼清心惊,点着头道:“你告诉老爷不用担心我,让他安心在西苑就成。”又道,“我再收拾几件衣服你给老爷送去!”

江淮应是,拿着衣服匆匆去了西苑。

------题外话------

今天不知道说啥,决定去睡一觉,好困!

151 黑手

西苑中静谧的可怕,朝中大员悉数聚集在万寿宫外,静待太医诊断的结果。

严安疾步去了西苑后的牢房,这里废弃已久,今天倒是为陶然之开了锁头,严安让人开了门,就看见陶然之狼狈的坐在角落里,一脸的灰败!

听到脚步声,陶然之欣喜若狂的抬起头来,望着严安道:“老大人,老大人救命啊!”

严安负手站在陶然之面前,怒指着陶然之,怒道:“让我救你,我怎么救你,你自己做的事情那个你自己都不知道,蠢货!”

陶然之虽然不满严安把他当下人似的骂,可现在不是讲究这个的时候,他痛哭流涕的拉着严安回道:“贫道炼丹十几年,什么时候放什么药早已熟练于胸,绝不会出人任何差池的,所以,这件事阁老您一定要救贫道啊。”

严安恨的牙根痒痒,道,“我救你谁来救我,这件事会不会连累到我犹未可知,我岂敢这个时候去救你。”话落拂开陶然之。

陶然之是真的害怕,双腿哆哆嗦嗦的打着颤:“那贫道怎么办,怎么办!”圣上虽没有性命之忧,可吐血是事实啊,这回要是严安不保他,他肯定是必死无疑,他还不想死!

慌乱中,陶然之想道了张茂省,他一个激灵和严安道:“贫道昨晚进丹房时正好和张茂省撞上,贫道当时还觉得奇怪,他来丹房做什么,现在想想,说不定就是张茂省做的手脚。”他其实也不知道张茂省在什么地方做了手脚,好好的丹药练了无数次了,每一回都安全顺利的很,今儿怎么就出这么大纰漏了呢。

“张茂省?”严安冷漠的看着陶然之,“你可有证据,证明此事和张茂省有关?”

陶然之摇着头,他确实没有证据,却又不死心的道:“但是贫道可以肯定,这件事肯定是他做的,除了他,这个宫里没有人会想要置贫道于死地。”他出不去,若不然一定将张茂省揪出来。

话说的是没错,可是你要有证据才成,严安没心思和陶然之说话,冷冷的道:“我只能保你圣上今日不杀你,其余的事我无能为力,你好自为之吧。”话落,拂袖而去。

牢房的门却未锁。

严安什么意思,陶然之愣在原地,什么叫保证圣上醒来之前不抓他。

他看着洞开的牢门发了会呆,忽然就明白过来,严安这是在暗示他逃走。

对,逃走,这个时候只有逃出去才能保住一条命,否则,他绝对没有生路。

想到就做,陶然之顺着严安走过的路,一路跟着他顺利的出了牢房,路上即便有人见到他也只当没有看见,陶然之回到自己的房中迅速卷了些必要的东西,夹着包袱重新溜了出来。

今天西苑的守卫由赖恩亲自带队巡视,陶然之在各处转悠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出去的机会。

太医院一众太医聚集在万寿宫,在寝殿中不知讨论了多久,终于出了一副药方,强行喂圣上喝了下去,直到下午,圣上终于醒了过来…外头守着的朝臣得知圣上暂时没了性命之忧也终于松了口气,各自回衙门当差去了。

虚惊一场。

可圣上醒来虽醒来,但呕血却没有停止,几乎是每隔小半个时辰就会呕血不止,他虚弱无力的扶着床板,脸色惨白中透着青灰,死气沉沉目无光彩,钱宁和张澜看的心里直发怵,立刻让人去请严阁老来。

圣上则睁开了眼睛,无力的望着跪在床前头挤挤攘攘的人头,道:“朕平时养你们做什么的,关键时候一个都用不上!”

圣上是吃丹药吃亏了身子,现在又遇到了丹毒,哪是一副药两副药就能好的,现在这种情况,最好是施针先将呕血的症状止住,然后再慢慢吃药调理…可是施针的事谁敢开口,要是扎疼了扎错了可都是要杀头的。

他们宁愿被圣上骂一顿,也要求稳,保命才是关键!

所以,无论圣上怎么骂,连着太医院院正一起十几个人,都是一副样子的跪在地上,求圣上息怒,求圣上吃药!

“滚,滚!”圣上拍着床沿,对钱宁和张澜喘着气道,“把人都给朕轰出去,我看你们都巴不得朕就这么死了才好,你们就高兴,就省心了是吧。”

并着钱宁和张澜一起,万寿宫中所有人都跪了下来道不敢。

圣上没力气听他们花言巧语:“都走,都走!”话落,将钱宁和张澜一起赶了出去。

殿中空荡荡的,圣上孤零零的躺在床上,望着头顶的帐子气的七窍生烟,可喉头的腥甜还是让他忍不住呕了几口血,严安匆匆进了门,见圣上呕血立刻上去给他顺着气,又是拿痰盂又是端漱口水,圣上终于舒服了些,看着严安蹙眉道:“朕看你也巴不得朕立刻死了才好。”

“圣上。”严安老泪纵横,“臣恨不得替您受这份罪才好,臣恨不得将您的不适转嫁在臣身上才好,圣上啊…”他趴在床沿上哭的撕心裂肺。

圣上相信他说的话,要是他真的死了,就凭严安对太后和皇后的态度,也足够他死一百次了,可是圣上心里还是气不过,指着严安的鼻子骂道:“一个鲁直,贪了朕那么多银子,一个陶然之,差点要了朕的性命,这两个人可都是你举荐给朕的,你让朕如何相信你!”

“圣上,臣识人不清,是臣蠢钝,臣甘愿受罚!”严安捶地,懊悔不已。

平常严安这般哭的时候,圣上看着心里是高兴的,觉得这个世上只有严安一个人真正将他当做皇帝对待,什么事都会为他考虑,眼里也只有他这个圣上,不像夏堰,眼里是先有百姓再有大周最后才是他的生死。

若是有一天他死了,严安必死无疑,受尽世人唾骂,可是夏堰等人却不同,换了一个人坐在他的位子,他一样忠君爱国,一样为社稷百姓忙碌。

这种感觉,他很不喜欢!

所以,这么多年他对严安宠信有加。

但是,今儿看到严安在他面前哭,他真是厌恶的不得了:“你走吧,走吧,朕不想见到你!”

“老臣走不得,老臣想留在这里陪着圣上。”严安知道,这个时候是表忠心的最佳时候,他若不像儿子似的床前尽孝,就等着圣上好了和他算总账吧。

圣上没有说话。

严安则高兴的将痰盂端出去又换了个新的痰盂进来,洗了手给圣上添茶,喂他吃药…

圣上又咳了几口血。

严安大怒,喊着太医院院正进来:“这药吃了没有用,你们快想点别的法子,若是圣上有什么事,你们一个都活不了!”

太医院院正是新上任的,姓于,单名一个呈字,他见严安如此说,立刻紧张的回道:“真的没有好法子了,下官开了三剂药,圣上只要连着喝半年,呕血症就一定会痊愈!”

半年,吐半年的血还有人?严安目眦欲裂抬脚就要踹于呈,就在这时,门外常公公喊了声:“宋大人来了!”

严安收了脚,于呈赴死的心终于落在了实处,他感激的看向宋弈,宋弈朝他微微颔首,道:“于大人先出去吧。”于呈如蒙大赦,也不管圣上同意不同意,一骨碌爬起来出了门。

“宋大人”严安似笑非笑道,“你让于院正送出去,谁来治圣上这呕血症?”

宋弈朝严安抱了抱拳,撩了帘子进了里头,圣上虚弱的躺在床上望着宋弈,喊道:“九歌,你来了!”宋弈行了礼,在床边轻声道,“圣上此刻感觉如何?”

“朕感觉很不好。”圣上恨恨的道,“朕恨不得立刻将陶然之千刀万剐了,但是朕现在不能,朕要等朕好了,亲自审他,亲自一刀一刀将他宰了!”圣上说着已经有气无力,虚虚的阖着眼睛,他勉力睁开,望着宋弈道,“太后和皇后可来了?”

“来了。”宋弈站在床边低声道,“四位皇子都到了,在西苑呢。”

圣上微微颔首,道:“让他们都回去,朕不想看到他们。”他们守在这里可不是关心他能不能康复,而是等着他什么时候死。

“是!”宋弈点点头,转身出去和钱宁低声说了几句,钱宁应是而去,宋弈又重新回来,严安望着他,道,“宋大人平日计谋层出,此刻圣上龙体欠安,你怎么没有办法了。”

圣上闭上了眼睛,宋弈根本不理严安,低声和圣上道:“圣上,您可信微臣?”

圣上缓缓睁开眼睛,打量着宋弈,想了许久点了点头:“朕随朕左右,却从不邀功请封,也从不溜须拍马,更不曾道别人长短…朕相信你的人品,更相信你对朕的忠心。”

宋弈微微颔首,道:“臣略知玄黄之术,若圣上信得过微臣,微臣可为您施针。施针后呕血便可止,但身体亏损得需长久的调理!”

“不行!”圣上还没说话,严安立刻打断宋弈的话,“圣上龙体怎可让你儿戏,太医都素手无策,你一个黄口小儿只略懂医术就敢给圣上施针,若有差池怎么办,你便是死一百次也无法恕罪。”

宋弈面色淡然,胸有成竹的望着圣上。

“怀中。”圣上摆手示意严安不要说话,他看着宋弈,问道,“朕只问你一句,若朕一直呕血不止,朕还能活多久?”

宋弈想了想,直言回道:“若呕血不止,只用药物调理,以圣上的身体至多半年,若此刻呕血止住,再吃药调理,圣上定能长命百岁!”

圣上重新闭上了眼睛,仿佛在思考要不要冒险一试。

严安指着宋弈,咬牙道:“宋九歌,你胆子越发的大,这件事,老夫绝不能答应。”他说着,指着门口,“你立刻出去,否则老夫定以弑君之罪将你关进天牢!”

宋弈不为所动,轻笑着望着严安,自始自终不打算和他解释。

“你!”严安大怒,抬脚就要外头走,要去传人进来,身后,圣上开口道,“怀中,住口!”

严安猛然停了下来,圣上已经望着宋弈,道:“那你试试。”他说着一顿,又道,“朕相信你的人品,你从不在朕面前道人长短,也从不邀功请赏,朕信你品性高洁,也信你对朕的忠诚,朕信你!”

宋弈朝着圣上微微一笑,道:“圣上放心,微臣若无十分的把握断不会拿您的龙体儿戏!”他说着,自袖中拿了针包出来,在圣上的床沿坐了下来。

严安紧张的不得了,一方面他不了解宋弈的医术,若是圣上真有个三长两短的,那他肯定是陪着圣上第一个死的人,另一方面,他更害怕宋弈真的将圣上治好,那往后,他再想动宋弈,就更加的困难了。

宋弈一旦成功,他就很有成为第二个宋墉,第二个严安,甚至…比他们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严安有些害怕,他上前按住宋弈的手:“宋大人,你可想好了,这一针下去,后果如何!”宋弈朝严安微微一笑,拂开他的手低声道,“阁老何时见下官儿戏过?”话落,银针干净利落的落下去。

严安在一边望着圣上,不停的问道:“圣上,您觉得如何,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没有。”圣上回道,“朕感觉很好,仿佛胸口的窒闷都好了许多。”

严安额头的汗滴了下来,心里面已经猜到结果了…他看着宋弈娴熟的动作,忽然有个念头浮了上来…陶然之有句话说的很对,术业有专攻,陶然之炼丹十几年从未有失手的时候,为什么独独这一次失了手,还是在给圣上的丹药上失了手呢。

还有宋弈,以前是听说他懂玄黄之术,可读书之人多少都懂得一些,便是他也能开一些简单的药方,对症下药,但宋弈这个样子,明显不是略懂而已…他会不会早有预谋,就等着这一天?

或者说,陶然之出事的丹药,会不会就是宋弈做的手脚呢。

胡思乱想间,等他再反应过来时,宋弈已经有条不紊的收了针,他给圣上号了脉,微笑着道:“已经没事了,圣上休息一会儿,下午再喝一次药!”

“朕真的觉得舒服很多。”圣上顿时高兴的不得了,“九歌,你什么时候学的医术,朕怎么不知道,比那些太医可要管用多了!”

太医不是不会,而是不敢,宋弈微微笑道:“微臣学医的时间比读书的时间长。不瞒圣上,微臣当年科举不过花了几年的时间,而其他的时间都在研读医书了。”

圣上一阵大笑,指着宋弈道:“你这是在和朕说大周的科举不过如此,别人十几年寒窗,你不过几年就能轻而易举的高中?!”明显对宋弈更信任了许多。

“还求圣上恕罪。”宋弈语气轻松,连着圣上的心情也顿时轻快了几分,胸口的窒闷一扫而空,他高兴的对宋弈道,“你治好了朕的病,说吧,你要朕怎么赏你,要什么都可以,只要你开口。”

严安在一边目瞪口呆,却不敢反驳。

“微臣什么都不要。”宋弈云淡风轻的道,“圣上能龙体安康,才是微臣最想求的。”

圣上高兴不已,望着宋弈越发的欣慰满意。

严安直皱眉,谁说宋弈不会溜须拍马,瞧他说的话哪一句不是?!

“怀中,你回去吧。”圣上望着严安,道,“朕这里让九歌守着就成,你回去忙你的事。”

严安心头凉了半截,圣上却已经不看他和宋弈道:“你去告诉赖恩,让他将陶然之好好看守着,等朕好了非剥了他的皮不可!”

宋弈颔首应是。

严安沉默的退了出去,钱宁迎了上来,紧张的问道:“老大人,您怎么出来了,圣上现在如何?”

“你们进去看看吧。”严安说着,视线如利箭似的望向于呈,冷哼了一声,拂袖大步而去!

钱宁莫名其妙的看看严安,又回头看看张澜,张澜昂着头,嘴角却露出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幼清听着江淮说着西苑的情形,她虽知道宋弈若没有十分的把握绝不会冒险,可还是出了一身的冷汗,如今听江淮说完,她的一颗心才真真实实的落了下来!

宋弈应该早有此打算,若不然他不会一开始就让江淮回来告诉她这两天会留在西苑无法回来。

“夫人放心,爷心里有数,不会有事的。”江淮笑看着幼清,幼清朝他笑笑,当年严安以一篇他和宋墉都熟悉的青词,让圣上对宋墉生了不满,此后,宋墉不管在政事上做什么决定,严安必会反对,而圣上一开始赞同宋墉,到后来便渐渐偏向了严安!

昭宗在世时整日游山玩水无心朝政,所以朝中大事都是内阁票拟决定的,本朝圣上也无心朝政整日炼丹,可他却要参与和干涉内阁中的每一项决议,通过内阁掌控朝堂,正因为如此,圣上的决定和喜好就显得至关重要…

发现这个捷径和规律的是宋墉,她听方明晖说过,宋墉虽对圣上颇有微词,可还是会为了讨得圣上的欢喜和支持,而每天熬夜写清词,后来严安也是,他几乎有两年的时间完全不作为,就一味埋头写出各种各样辞藻优美华丽的清词。

这样做很有效果,严安挤走了宋墉,他成了圣上面前最得信的人,此后,不管他推举谁排挤谁,不管他做了什么样的决定,圣上都会赞同支持,只是可惜,严安没有成为第二个宋墉!

她忽然明白了宋弈当初为什么要决定十年后再回京,大周,只要圣上还活着一天,这样的局面永远不会改变…会有第二个宋墉,也可能会第二严安,甚至第三个,第四个。

幼清感慨万千,却又忍不住激动…将来严安倒台,若让圣上再造就一个严安,那不如宋弈站在那里,即使他不会成为第二个宋墉,可也绝对不会是第二个严安!

“我知道了。”幼清微微点头,笑道,“你告诉爷,我在家里等他!”

江淮一愣,点了点头:“那属下回去了。”说着出了门!

朝堂上,因圣上病倒,原本因要商量如何应对秦昆在太仓被“暴民”所困的决议耽搁下来,严安派人四处找夏堰商讨此事,可四处找不到夏堰,严安便亲自手书一封前往应天府,要求应天巡抚立刻派兵镇压,不计生亡务必要将太仓之事迅速平息。

信出去的第二天,也就是九月二十八日,都转盐运使同知何觅一封求朝堂重查两淮盐运的奏折进了万寿宫,圣上靠在龙榻上读完了奏疏,他越看脸色越沉,啪的一声将奏疏摔在床榻上,对张澜道:“去把内阁的人给朕找来!”

张澜知道事关重大,立刻遣人去会极门外传召内阁六位阁老,半个时辰后由夏堰领头,严安等人进了万寿宫。

“你们看看。”圣上将奏疏丢给夏堰,“看看上头都写了什么。”

夏堰捡起奏疏细细一看,脸色顿时大变,望着圣上道:“圣上,奏疏中所言若是真的,那两淮盐运是早已经烂了根茎,不清不足以平民愤啊。”

严安心里打了个激灵,忙将奏疏翻出来看,顿时大怒,原来上面写的皆是指秦昆伙同他人私自印盐引售卖,私自勒令盐场额外多开采盐,甚至还提到景隆三十一年,秦昆曾向朝中预支了一百万盐引…

这些事,怎么会变成奏疏到圣上跟前!

“朕是知道朕为什么这么穷了。”圣上眯着眼睛,面上杀意浓重,“给我查,朕要看看他一个两淮盐运使有多大的能耐,到底吞了朕多少的银子!”

严安拿着奏疏出列,劝着道:“圣上,您如今龙体未愈,千万不要生气,免得伤了龙体。”又道,“此事,微臣以为真假难辨,不如下一封手谕责问秦昆,一人道长两人道短,若偏听何觅一人,难免会有疏漏和误会。”

圣上的目光猛然转向严安,一字一句的道:“这个秦昆,也是你推举的人吧?”圣上话一出,不等严安说话,夏堰立刻就道,“是,这个秦昆就是严阁老的得意门生之一,与鲁直一起,深得严阁老器重!”

夏堰打狗随棍上,故意将鲁直拉出来和秦昆做对比!

果然,圣上怒道:“这件事你给我一边老实待着,若是叫朕知道你参与其中,定叫你滚回老家种田去!”

严安噗通一声在圣上面前跪了下来。

当日,内阁决议由都察院河南道监察御史崔冲挂印,巡视扬州,督查两淮盐运使,由云南道督查御史监督户部彭尚元查清景隆三十一年后,两淮盐运使所有账目往来。

而此时,秦昆依旧被困在太仓,进出不得!

十月初一,自户部所记账目查出,秦昆确实于景隆三十年预支了一百万盐引。

两淮盐场每年产盐量约三百万斤,每引一百三十斤盐,合计约两千三百万盐引。每引价值二两银,交税银二两,预支则需交税银三两,秦昆预支了一百万的盐引,便要向朝廷交税三百万两,但户部账上却只有当年两淮盐运使所上交的一百六十万两,时隔三年后,剩下的一百三十万两白银,依旧打的是白条,挂着账未清。

圣上拿着结果,似笑非笑的看着彭尚元问道:“你来和朕说说,朕每次与你拿钱时,你说国库空虚莫说十万便是五万也拿不出。”说完,怒瞪着彭尚元,冷笑道,“这一百三十两你告诉朕是什么,去哪里了?”

“圣上。”彭尚元额头的汗簌簌的落,他回道,“此事微臣实在不知。这几年两淮盐运税额渐减,盐场屡遭倭寇强袭损失惨重,两淮每年将本年税额交清已是不易,这旧年的账他们不是不想添补,而是无能为力啊。”

“无能为力,好一个无能为力。”圣上说完,又道,“很好,这一百三十两足可见证何觅奏疏中所述事情的真实性,朕便等着崔冲的结果出来,到时候这些账一笔一笔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