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了!你后来又是如何加入天师教,此次怎又不肯离开,以致入监?”

邵玉娘潸然泪下。

“当日救了我的船主,乃是天师教的一个头目。便是因此,我才加入教中。”

“那头目当时便觊觎我,我一个弱女子,如何反抗?想着高郎君你瞧不起我,长公主不容我存活于世,我又失了身,怎还有脸再回去寻你?只能含恨忍辱,委身于人。这些年,我被迫无奈,也做了些错事。但早就心生厌倦,不想再过这般日子了。奈何一入教门,又怎能轻易脱身?去年,我又被派去京口发展教众,迫于上命,还得罪了李穆。我早就追悔莫及,一心想要退出,却又不敢,怕教中人要对我姐弟不利。正好朝廷下令,不准天师教的人停在建康,我便偷偷留了下来,想借此躲过他们的控制。不想又被官府的人抓了,说我图谋不轨,一番拷打,将我投入了死牢。”

“这些日,我被打得半死,又病得厉害,浑身没有半点气力。我原本以为,我就如此死在牢里了。没有想到,竟还能再见到高郎君你的面……”

邵玉娘哀哀恸哭,整个人瑟瑟发抖,最后哭得软倒在了地上。

高峤望着,心烦意乱,忽然想起自己答应妻子,今日要早些回的。定了定神,道:“我知晓了。我会和人说的,将你从勾决单子里销去。你安心吧,先在此养着身体。我还有事,先去了。”

他转身要走,邵玉娘突然伸手,一把抓住了他的腿。见他低头望来,慌忙缩回手,怯怯地道:“高郎君,求求你,千万不要叫长公主知道我还活着……先前我在京口,曾和她偶遇于路上,当时我挡了她的道,我本想退让的,奈何我当时坐于辇上,被身后教众推着前行,身不由己,长公主大怒,险些掀翻了我的坐辇。我很是怕她……她对我更是恨之入骨……若是叫她知道当日那女天师就是我,我还活着……”

她仿佛想起往事,脸上露出一抹恐惧之色,默默垂泪。

高峤眉头紧皱,转身走了出去。

那狱官还在外头等着,见高峤出来,忙迎了上去。

高峤吩咐他,暂时将里头那个女囚转到干净些的女牢里,再叫郎中给她继续看病,务必好生照看。

狱官便明白了。这女囚或是十分重要,或者,是和高峤有些故旧,看她虽半老徐娘,倒也风韵犹存。自不敢多问什么,连声答应。

高峤出了死牢,心事重重地回到家中。

此时天已黑透,萧永嘉的寿筵也近尾声了。

高峤得知高雍容来了,其余女眷,也都是自家人。那县主也是认识的,不必避讳。匆匆换衣,压下满腹心事,匆匆赶去寿堂。

洛神知母亲一直在等父亲,久等却不见他回。母亲看着还没如何,自己心里是真的着急了,正想起身再去前头瞧瞧,忽然,远远瞧见父亲身影出现在了堂外,正往这边来,忙迎了出去,低声埋怨:“阿耶!今日阿娘生辰,你说好要早些回的,怎又回得如此晚?阿娘一直在等你!”

“怪阿耶不好!怪阿耶不好!你莫恼!”

高峤忙小声向女儿赔罪。

洛神回头看了眼正和边上县主在说着笑的母亲,轻声笑道:“我是不恼。就怕阿娘心里恼了,嘴里却是不说。等下客人走了,阿耶记得好生向阿娘赔个罪。”

高峤点头,入内,停了下来。

里头的人,也都看到他了,一齐瞧了过来。

高峤向高雍容行了个简礼,对众妇人笑道:“今日阿令生辰,我本该早回,奈何衙署里又出了点事,被绊住了。有劳诸位过府替她庆生,她有孕在身,不能饮酒,我代她敬诸位一杯。”

早有一旁仆妇替他送上满杯。高峤饮了,众人便都叫好。

怀德县主却不肯轻易放过,要他再饮一杯,向萧永嘉祝寿。

当着众人的面,高峤有些拉不下脸,但见萧永嘉靠坐那里,笑吟吟地看着自己,厚着张老脸,也说了祝词,又喝了酒。

满堂大笑。

县主却还不作罢,说他连今日竟都迟归,要再喝一杯,方显他赔罪诚意。

高峤满口答应。县主叫人取来一只海碗大的杯,往里咕咚咕咚地倒酒,满了,端着,要高峤喝下去。

妇人们恍然,都跟着起哄。高峤一边笑,一边不住地看萧永嘉,投去求助的目光。

萧永嘉心里原是有些恼丈夫的。说好要早回,迟便罢了,事情再忙,何至于竟连个消息也不记得派人回来说一声。但此刻见他被县主如此捉弄,猜他急着赶回,晚饭必是没吃,已是空腹喝了两杯酒,这一大海碗再下去,腹胃怕要受不住。便看向一旁的阿菊。

阿菊会意,正要上去替高峤解围,却听高雍容已是先开了口。笑吟吟地道:“今日伯母生辰,伯父竟也迟到,原本当罚。只是伯父乃是被我朝廷之事给绊住的。若真要罚,本该罚陛下与我才对。不如由我代伯父喝了这一杯,好叫伯母消气。众位意下如何?”

说着,端了自己面前的酒,笑着看向众人。

县主和妇人们见皇后都如此开口了,也就作罢了。见高雍容喝了酒,纷纷喝彩。

萧永嘉看了眼高雍容,笑了笑。

高雍容又道:“伯母身子重,想必乏了,大家今夜便先乐到此处,下回有机会,再聚如何?”

寿筵已是闹了有些时候,妇人们见高峤回了,本就有意告辞,听高雍容开口,点头,纷纷起身,又叫萧永嘉不必出来相送。

萧永嘉怎肯托大?被女儿挽着胳膊,亲自将客人送出去。

高雍容再三地叮嘱萧永嘉,好生保养身子,又叮嘱洛神记得常来宫中走动,道自己很是想念她,终于坐上停在门外的凤车,去了。

萧永嘉又送走其余人,被女儿扶着回来。没走几步,便见丈夫迎了出来。

高峤叫女儿回房歇息,自己扶住了萧永嘉的胳膊,小心地道:“阿令,今日你累了吧?我送你回房去。”

第112章

一回房,高峤立刻向萧永嘉赔罪。

萧永嘉倒也没恼,只问他吃了晚饭没。得知他果然还空着肚子,埋怨了几声,便叫人送来先前特意替他留好的晚饭。

高峤揣着满肚子心事,又何来的胃口。胡乱吃了些作罢。阿菊领下人来服侍家主就寝。两人收拾完,也是不早了。

萧永嘉对自己的一头长发一向很是爱护,每晚睡前都要反复梳通,才会上床。

今夜也是如此。

高峤坐在床沿上,望着妻子在镜前梳着她那一头垂落的长发,背影专心致志,似乎并没打算追问今晚迟归之事,原本忐忑不安的心情,终于慢慢平复了些,胡思乱想了片刻,想到今天她生辰,自己如此叫她等了一晚上,她却连半句责备也没有,不禁愧疚。压下心事,起身走了过去,来到她的身后,将梳子从她手里拿开,将她整个人抱起,送到床上,放躺了下去。

萧永嘉如今已有七八个月的身孕,肚子隆挺。

高峤放平了她,手掌轻轻抚她小腹,柔声道:“你的头发已经很好了,不必再如此梳理。今日应当累了,歇息吧……”

萧永嘉点了点头,顺口般地又问:“景深,今日可是出了什么烦心事?”

高峤心里“咯噔”一跳,一时不敢和她对望,借着帮她盖被的空,视线避开了,说:“会有什么麻烦事。只是衙署里日常罢了,有些事紧急,不可留到明日。我一时忙碌,竟忘了时辰……”

萧永嘉望着丈夫的一张脸,摇了摇头:“你哄我。平常你也不是没有晚归过。我瞧得出来,今晚你回来,和平常不同。你有心事。”

高峤心里发慌,脸上却依然勉强地笑:“阿令,你莫多心,我何来心事?只是今日是你生辰,我说好早些回来,却又晚了……”

他声音渐渐轻了,望着萧永嘉投向自己的那两道带着审视似的目光,终于沉默了。

“要是朝廷里的烦心事,你不想说便罢,我也帮不了你什么。睡吧。”

萧永嘉不再多问,自己躺了下去,闭上眼睛。

高峤望了她片刻,慢慢地跟着也躺了下去,却如何睡得着觉?眼睛一闭上,脑海里便全是今夜和那邵氏见面的一幕,心底思虑重重。忽觉身畔妻子翻了个身。睁眼,见她背朝里,一只手压着腰。急忙驱散了心中杂念,伸手过去,掌心贴于她后腰之上,替她来回抚揉。

过了一会儿,萧永嘉转脸道:“咱们的这个孩子,比从前阿弥在我肚子里时,要皮了许多,有时把我折腾的……”

她叹气,眼中却满满全是笑意。

“我好多了。你也累了,不必替我揉了。睡吧。”说着,又顺手替丈夫理了理鬓角,指端温柔,又带了几分亲昵。

高峤望着着她,想她替自己怀着孩子,最近月份渐大,腰酸腿肿,晚上都睡不好觉,却无半句怨言,对自己还如此温柔体贴。那邵氏的事,若还是瞒着她,倒显自己心虚似的。

只要和她说清楚了,想必她便能理解。

高峤胸口慢慢发热,只觉再也忍不下去了,说:“阿令,今日我确实遇到了件事。我若和你说了,你不要生气。”

萧永嘉嗯了一声:“我就知道你有事。说吧。”

高峤定了定神,鼓足勇气,终于把自己去了死牢、见过邵玉娘的经过说了一遍。见妻子的神色从乍听到邵玉娘这名字时的惊诧转为错愕,最后沉默下去,久久不言,慌忙解释:“阿令,你千万不要误会!她还活着,我确实高兴,但绝无半分别意!只是想着当年她对我毕竟有恩,后来虽做错了事,但也罪不至死。这些年她的经历,我方才也和你说过,很是坎坷,如今被投入死牢,更是阴差阳错,一场误会……”

萧永嘉忽然抬眸,打断了他的解释。

“罢了,你不必如此紧张。你当我还是从前年轻那会儿吗?她没死最好。省得我心里总觉欠了人什么。”

高峤终于松了口气,感叹:“阿令,你真好。我原本就是怕你多心,这才没有回来就和你说。你信我就好,我放心了。”

萧永嘉问了几句邵玉娘的情况,得知她入狱后被拷问,如今病得很重,高峤已叫狱官另给她安排牢房看病,点了点头。想了下,又道:“她应是恨极了我吧?在你面前,可有说我不好?”

高峤立刻想起邵玉娘指认妻子派人杀她之事。

他下意识地不相信。但看那邵氏,也是信誓旦旦,不似是在说谎。

一来,事情已是过去了这么多年,人活着就好,高峤实在不想为这个和妻子再起纷争。二来,也有可能当日,是那些朱氏的人见邵氏姐弟跳水逃走,为嫁祸,才故意如此说话,引出了邵氏的误解。

“她怎会恨你?又怎会在我面前说你不好?你莫多想了。”高峤哄道。

“方才你说她做了天师教的香主。她从前可是去过京口?”萧永嘉问。

高峤一愣,含含糊糊地道:“应是去过的……”

萧永嘉出神了片刻,慢慢地道:“景深,她未在你面前说我的不好,我却要先做个恶人了。她既去过京口,我便想了起来,先前我在京口遇到的那个蒙面女香主,想必就是她。记得当日我和她相向而行,遇在道中,要她让道,不算错吧?她分明知道是我来了,还故意冲撞而来。你说,她恨不恨我?”

高峤忙道:“这个她向我解释过的。说当时她坐于辇上,被信众推涌着前行,也是身不由己,这才冒犯了你。她亦很是惶恐。阿令你大人大量,莫和她计较了。”

萧永嘉淡淡一笑:“从前她对你有救命之恩,后来因了我的缘故,险些丢了性命,侥幸逃生之后,这些年如你所言,过得又如此坎坷。如今既遇上了,你帮她一把,也是应该,我不会反对。方才和你提这小事,不是要和她计较,而是想提醒下你,莫忘了先前天师教在京口都做过什么。当时被敬臣阻止之后,为报复,还派人刺杀,敬臣和阿弥险些遭难。”

她自嘲般地一笑:“大约是我做惯了恶人,心眼又小,看别人,难免和自己一样。并无别意,只是提醒下你。”

高峤一愣,迟疑了下。

“你说得在理。但她一个女子,死里逃生,沦落到天师教中,一些事情,想必也是身不由己。她自己也是说了,她早想脱身,做回个寻常百姓,奈何入教已深,先前一直难以摆脱,这才被迫做了违心之事。此次之所以违抗朝廷命令,私自留在建康以致被捉,也是想要趁这机会匿身脱教……”

他顿了一下,看着妻子。

“人孰无过?我是想着,先叫她把病养好了,事情查清楚。倘若她真的洗心革面,痛改前非,便成全她,给她安排个稳妥的去处,也算是了结从前和咱们的是非恩怨。”

“阿令,你放心,我心里有数的,绝不会做对不住你的事。”

高峤加重了语气。

萧永嘉望了丈夫片刻,笑了笑,说:“我知道。”

……

萧永嘉的生日过后,洛神在家中又住了些天,照着原本的计划,收拾起行装,打算接下来去京口那边住几个月。

说起来,自己这个儿媳,在嫁人后,都没怎么侍奉过婆婆。也幸好阿家人好,从不计较这些。

临行前的晚上,洛神去萧永嘉房里陪她说话,叫阿菊这趟不必随自己,留在家中照看母亲最是重要。

萧永嘉笑道:“我一切都好。你不在家,还是让阿菊伴着你,我才放心。”

阿菊看了眼萧永嘉,似乎欲言又止。

洛神又劝了几句,萧永嘉却坚持让阿菊同行,洛神知道母亲关爱自己,只得作罢。回房后,阿菊又来检查侍女们收拾好的行装,以免有所遗漏。

洛神看着她的背影,微微出神。

母亲自打生日过后,似乎有点反常。

她看起来其实和平常也差不多,但洛神就是有这种感觉,她似乎带了点心事,有时自己陪她说话,她听着听着,就会走神,仿佛在想什么。问她,她却又笑着说是无事,言笑如常。

她忍不住问:“菊嬷嬷,我阿娘这几日可是有事?方才我见你在她跟前,似想说话。”

阿菊停了手中忙碌,转过身,看了洛神一眼,犹豫了片刻,摇头。

洛神原本还是不大确定。问出了口,见阿菊这等反应,愈发肯定,这几天一定发生了什么事。于是屏退了人,说道:“嬷嬷,你不要瞒我。阿娘若真有事,她不方便和我说,你一定要叫我知道。难道我是外人吗?”

阿菊再也忍不住了,走到她的身边,小声地道:“小娘子,你如今大了,有件事,我告诉你也无妨!实在是太气人了!”

她靠到洛神耳畔。

“从前长公主和相公不和,小娘子你不是想知道缘由,曾多次问我,我却不肯告诉你吗?那时我觉着你小,怕你不懂,不敢叫你知道。如今你也大了,告诉你无妨。全都是被一个姓邵的贱人给害的!”

“那个贱人,如今竟又回来了!”

洛神一愣。

阿菊愤愤不平。见洛神一脸的不解,便把当年高峤北伐带回邵氏姐弟,长公主为报答,将邵玉娘接入府中,以贵客之礼相待,不想邵氏却趁着长公主不在,爬高峤的床,事发之后,引长公主大怒,逼她回江北,半道被人劫拦最后跳江的整个经过,说了一遍。

“原本以为死了,没想到竟还活着,入了天师教。从前咱们在京口,不是有个女天师吗?那人就是她!装神弄鬼,做尽了坏事,如今竟还有脸露面又缠上高相公!最可气的是,高相公还信了她那些鬼话,把她留在建康养着身体!”

“叫我看,就是那贱人见天师教没前途了,见不得长公主的好,才故意把自己弄得如此凄惨,不过就是认定高相公心软,记着当年那么点救命之恩,又缠了上来!这种不要脸的贱人,爬床脱衣服的事都能干得出来,到了男人面前,嘴巴又跟抹了蜜似的,黑得能说成白的。偏男子还就信这一套。小娘子你说,气不气人?”

萧永嘉的原话,自然不是这样的。甚至叫她出去打听消息时,情绪也是平静的。反倒阿菊自己气得不行,这会儿说起来,咬牙切齿,连声音都在发抖。

洛神简直是震惊了。

这么多年来,她一直很想知道,父母到底为何不和。可惜从前没人和她说。后来父母和好,这个困扰她多年的谜团,慢慢也就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

她没有想到,今天竟从阿菊嘴里说了出来。更没有想到,这竟然就是这几天导致母亲情绪反常的原因。

“菊嬷嬷,你先莫气。你和我说清楚,这几日到底又是怎生一回事?”

洛神终于反应了过来,急忙安抚她,又追问了一句。

阿菊长长地吐出一口气,稍稍平复了下心情,这才又继续道出原委。

三天之前,高峤回来告诉萧永嘉,狱官上报,说邵氏病得很重,继续待在牢里怕是不妥。他知照了主管此案的萧道承,暂时将人提出,安置在了外头的一处住所里。

萧永嘉把事情告诉了阿菊。阿菊打发人去看,回来说那地方位于建康东郊,周围很是僻静。那个邵氏的弟弟邵奉之也跑了回来,照顾邵氏。

“你瞧着吧。她就是瞧准了高相公心软,记人的好。这回好不容易又巴住了,病必会越养越重。等她能走,怕是要到猴年马月了!”

阿菊冷笑着道。

洛神这才彻底弄清楚了来龙去脉,一时沉默,没有说话。

“罢了罢了,不说了。好在高相公这回没有瞒着长公主,事事告知。料那贱人也掀不了什么风浪。小娘子你心中有数就行。长公主也是不想叫你知道的。”

阿菊检查完了行装,样样不缺,合上箱盖,转身对着洛神说道。

洛神想了一会儿,说:“菊嬷嬷,你去告诉阿娘一声,我还是在家再伴她几日吧。过几日再去京口,阿家应也不会见怪。”

……

阿菊走后,洛神出神了良久。

原来这么多年以来,在父母不合的表象之后,竟然还横亘着如此一桩往事。

以她对父亲性格的了解,想必这许多年来,在他的心里,那个邵玉娘的死,一直是块心病。

虽然当年邵氏做出过那样的事,但在父亲的眼里,错不致死,即便后来得知那些被派去劫她的人和母亲无关,对于父亲而言,负疚之感,想必始终未曾彻底消去。

如今,他以为早已死去的人竟复生了。父亲必定如释重负。

洛神觉得自己似乎能够理解父亲如今的做法。

但是,理解归理解。想叫她在这个问题上和父亲站同一立场,这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

姓邵的女人,竟然就是当初在京城名动的那个蒙面女天师!

退一万步说,即便没有京口的事,洛神对这个女人的复活现身,也是抱了极其抵触的态度。

父母两人在蹉跎了那么多年之后,好不容易终于和好,再几个月,母亲就要生产了。

她无法容忍这个女人在这种时候突然又现身,夹在父母的中间。

洛神太知道父母的性格了。

阿耶大约也是记取了当年的教训,这回终于没有隐瞒阿娘,坦坦荡荡,但他却是个认死理的人。在他的眼里,邵玉娘或许依然还是当年那个对他有恩,因为一时犯错而遭到过度惩罚的女子。她侥幸死里逃生,这些年经历坎坷,诸多无奈,境况可怜,需要他的相帮。

阿娘也不再如当年那般冲动了。对于阿耶的举动,她看起来很是通达。

但在她的心里,又怎么可能真的一直如此毫无芥蒂下去?

不是洛神信不过父亲,而是信不过那个女人。

就凭邵玉娘当初在京口干过的那些事,洛神真的无法相信她是完全无辜的,只是被迫行事。

更何况,如今还用如此凑巧的方式,在父亲面前死而复生,博得他的同情,还顺利地落下了脚。

洛神没法拿善意的目光去看待这一切。

她觉得邵玉娘别有用心。至少,对自己的父亲,她绝对怀了不可告人的心思。

阿菊那最后的顾虑,正是洛神的顾虑。

或许,也就是阿娘的顾虑。

可是这种话,连阿娘都不好对阿耶明讲。更何况是自己这个做女儿的。

无凭无据,叫她怎么开口提醒父亲,这个女人极有可能居心叵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