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虽烧得暖,用的却不是银丝碳,只把火盆搁得远些,开了窗透些风进来,散一散味道,雁姐儿别过脸去不肯看她,蓉姐儿却踩着塌坐到床沿。

两个丫头赶紧套上袄到耳房里头去,下人房哪里会烧这样的好碳,这两个夜里就在雁姐儿房里那张罗汉床上睡,这会子回去直搓手掌心。

一个捅捅另一个:“你说,咱们要不要去报给太太知道。”这院子别三个全叫看管起来了,石大

夫人得着吴太太的信,晓得王家还不知道,那便更不能留这三个,若是再嚷那么一嗓子,王家不知道也知道了。

蓉姐儿见她不说话,开了腔:“我问过了,他说没有。”

雁姐儿不意她一开口就是这话,扭过头来,睡在枕上怔怔望她,眼泪顺着眼角滑落,她还屏了声不肯哭出来,猛得抽一抽鼻子,竭力咬住唇。

她原是假病的如今也成了真病,面上苍白无色,死咬着下唇一片艳红,她那日醒过来就撑着身子问明白了,环儿坠儿两个伏在地上哭,那一包子茯苓粉,确是石家老三送来的。

怪不得石大夫人来看她,话里话外都是叫她安分些,却原来她身上早就担了这一桩事,在别个眼里她便是个下作人了,哭也哭过了,求也求过,却没人理她,一日三餐饭食衣裳样样都不少她的,却是把她关在这方小院里头,再不能见天日,连身边最亲近的三个人,都要被人送回姚家去了。

养娘自小把她带大,环儿坠儿两个跟了她从姚家出来,这时候再回去,哪里还有命活,在石家虽是寄人篱下,她们三个却再没有干过一件粗活,等发派回去,还不知落在哪个院子里。

雁姐儿坐起来,抱了被子拿袖子抹脸,直定定的看着蓉姐儿,半晌也没说一个字来,她也不知道说甚才好,心里却跟火烧似的。

她问过了,他说没有。

这个“他”字从蓉姐儿嘴里说出来,倒似一道炸雷响在雁姐儿耳边,他与她原本就是不相干的人,这辈子也没指望能在一处,她是生过妄念,以为他心上也有她,对她笑,给她送了药来,谁知不过是一场幻影,叫风一吹便散了。

徒留笑柄不说,还把自己困住,她扶了发晕的脑袋,一把扯住蓉姐儿的衣裳,心里从来不曾这么酸涩过,于她来说隔了云端的人儿,跟她身边这个却这样近。

看她披红挂金,一身绫罗锦绣,端坐着垂目看过来,而自个儿却睡在偏院里,蓬头散发,身边连个贴心的使唤丫头都不在,雁姐儿闭闭眼儿,重又睁开来,干涸的喉咙咽下这一份酸苦:“求你,求你,去寻石太太,把环儿坠儿放了出来。”

只说了这一句,便似支撑不住似的拿手撑住了褥子,蓉姐儿侧身看看她:“那是你大伯娘。”伸手扯过挂在衣架子上的绸袄,立起来给雁姐儿披到身上,双手压住她的肩:“你若留了她们,这辈子都不得好过。”

怪不得主子,便只能怪到丫环头上,石家大夫人如今只把三个下人送走,对外头说是几个下人欺负姐儿,事儿便怪不到雁姐儿头上去,有一半也是看的石老太太的脸面,若雁姐儿再这般行事,她到了年纪也只有被送回家由着嫡亲叔伯发嫁这一条路,哪里还有往日里思想的,靠着石家,往后要寻个厚道人家嫁出去,这辈子求个安心。

雁姐儿抖着嘴唇流泪,她不肯用水用药,两个丫头略劝一劝便罢了,这会儿眼睛里干的只流下两行泪来便再没水花了,粉面斑驳,俱是泪痕:“你不是我,我若拿她们换了安稳,这辈子便不得安稳了。”

蓉姐儿皱起眉头:“哪个叫你换,你好了,她们自然能好,你不好,她们一个也逃不脱。”一根绳上拴着的几只蚂蚱,一损俱损罢了。

看她还是一脸委屈的模样流泪,拧起眉头来:“我不耐烦说这些,这个手炉子给你留下,烘被子暖手还是拿出去换银子都随你,我去说一回,只这一回,再没下次。”

雁姐儿心里一喜,跟着又苦笑:“你如今是娇客,你说出去的话,自然有用。”

蓉姐儿眉头越皱越紧,转身出去,甘露一声都不敢响,听见里头没吵起来,把心咽回肚子里,拿眼儿瞅瞅蓉姐,只觉着再这么来两回她着肠子都叫急的绞在一处了,才要问两句便听见叹息声,这下也不敢再问了,全咽进肚子里,一路垂了头跟在蓉姐儿身边。

两个也不往学里去,而是去了石家大房拜见石大夫人,石大夫人看见蓉姐也是满面笑容,雁姐儿这事若是闹了出去,再没她好果子吃,不意这个姐儿主意竟这样大,瞧见蓉姐儿来了赶紧叫茶叫点心。

蓉姐儿坐定了先闲扯两句,什么院子里的梅花开的好,又说原在泺水江州不曾下这样的雪,石大夫人自她闷声不响的把环儿的事混过去,便不敢再拿她当孩子瞧,听见她扯闲话,也顺着往下说。

待用了一块点心,蓉姐儿才笑:“我看雁姐儿那里没个得用的人,伯娘你调教好了还把人给她发回去罢,教得规矩了便成,我看她药也不用饭也不用,人都瘦了。”

石大夫人听了一顿,环儿坠儿两个她是再不能留的,便是那个养娘,说着是奶了雁姐儿一场,也是个笨人,早早就该拘了她教她规矩,吹这阵子歪风,好株也叫吹倒了。

她没立时答应,蓉姐儿也不等她答,看看时辰到了,起来告辞往学里去,石大夫人着小丫头送她到门边,想了一回,叹一声:“罢了。”人给她留下,却再不许她出院门,连学也不再让她上,院门都不能轻易打开,一面加紧给儿子相媳妇,一面吩咐两个小丫头,一有风吹草动便来报给她知道。

石大夫人身边的嬷嬷啧了一声:“这么着倒不如把那几个送走。”她留了臂膀却再无用武之地,日日关在小院里,还能有什么上进的地方,石大夫人却是一声冷哼:“便是这样才好,看住一个院子,不比放人出来追着跑要容易的多。”

第134章 立规矩雁姐事定白蹉跎算盘纳妆

金陵的雪下的比江州大的多,入了冬便少有天晴的时候,看着天阴便立时有雪,一夜过去开了窗儿便是白瓦白砖地,防着天雪难行,隔三日才上一日学。

蓉姐儿再往女学里去时,雁姐儿那张桌子已经被撤了下去,她初病时林先生还问过几句,几个姐儿还结伴瞧过她,时候一长,也就少人问津。

这桌子一撤,倒又把事儿激了起来,庄家姐儿几个凑在一处论了几句,你推我我推你的往蓉姐儿面前来:“雁姐是怎么的了?可是生很重的病?”

几家姑娘俱都心思单纯,往常她在时不喜她说话行事,一回二回的诉苦还真心可怜她,回去还同自家娘亲叹一句可怜,等习惯了她事事都要捎带上一句,才蹙了眉头不肯与她相交。

说话听音,家里的大人头一回也跟着叹,二回三回便觉得可厌,这样的品性哪里还敢让女儿同她走得近,同石家几个夫人一走动,隐隐绰绰知道一些,便都耳提面命的叫女儿远了她。

如今她一病,眼见着是再不回来了,这几个倒又心软起来,扯了蓉姐儿的袖子:“我倒有十好几日不曾瞧过她了,她过得可好么?”

秦六姐耳根子最软,往常便是同她要好的庄家姐儿看着她,看见桌子叫撤走了,眼圈都红起来:“她大伯娘是不是真个待她不好?”

庄家姐儿赶紧扯一把她,压低了声儿:“要死呢你,这话也能说得的。”说着也巴巴的瞧着蓉姐儿,晓得她们走的近,也想探问一番到底如何。

“是真的病了呢,我上回便去瞧过了,人都瘦了一圈儿,想是要好好将养身子,叫她不挂念学里的事。”说到这儿还顿了一顿:“我看她被子又厚,火盆里的碳也足,外间还有个小炉子烧着。”

过冬天不过靠了这几样,她是客居身份,都已经隔了两辈的情份,石家也算待她不薄了。若是苛待些的,她生了这场病,只不把碳给足了,她这身子能撑个几天。

几个姐儿还是忧心,她们同雁姐儿处得时候比蓉姐还要长些,读了这些年的书,总有些香火情,便约定了下学后一齐去看她,就是林先生也托蓉姐儿给她带个点心盒子过去。

几个小娘子一道走,身后还跟着丫头,个个都拎了东西,西院少有这样的热闹,这回来开门的却是环儿了,接过东西,只道一只谢,眼睛躲着蓉姐儿,庄家姐儿挨着蓉姐儿立着,眼睛一扫,扯了扯她,示意她去看环儿的手。

手上全是冻口子,开了裂红通通的看着就骇人,蓉姐儿眼睛才扫过去,环儿就虚声道:“我便是这个毛病,到了冬日里手就开口,怎么擦油都没用。”

她跟坠儿两个实是受了一番苦楚,自小跟在姐儿身边,过的便是大丫头的日子,除了捏针动线端茶递水,哪里做过粗活计,便是来了石家,那些粗重活计也从没沾过手的,这回却叫石大夫人好好磨搓了几日。

旁的不论,只把她们往小院里头一关,也不干别样事体,只日日担满两水缸的水便是,可这一样就差点要了她们俩的命。

麻绳磨破了手,一条条的全是血印子,拿布包着去打水也还是一样钻心的疼,水缸虽只齐胸,要灌满了也不容易,环儿坠儿两个吃了这一回的教训,再不敢到雁姐儿面前去哭,回来了也被两个丫头牢牢盯住,不放她们单独跟雁姐儿一屋呆着。

心里自然不是不苦,私下里才报怨了一回“王家姐儿什么人嫁不得,怎么非跟咱们姐儿争”这话才一出口,夜里就被石大夫人身边的嬷嬷又带回了小院儿,这回去不是挑水,是劈柴。

这三个到这时候了才明白过来,不靠着石家,一天都过不下去,到了雁姐儿面前小心奉承着,再不敢提一句徐小郎。

雁姐儿也不再谈起,身边有依靠,她再不吃饭喝药,两个丫头就跪在榻上苦劝,慢慢人也精神起来,虽瘦得只余一把骨头,将养着些,也就养回来了。

几个小娘子进门的时候,她正临了窗描花,抬眼看见她们,搁下绣棚抿了嘴儿:“环儿,上茶。”坠儿装了些碟子,浅浅几盆炒货,难为还有三个一碟的冻梨,庄家姐儿见她这里虽不大,却干净暖和,斜了秦六姐一眼。

蓉姐儿走到榻上,挨着邢素姐坐下,雁姐儿看她一眼,垂下眼去,彼此说了些闲话,多是叫她好好养病,把身子养好了,还回来读书。

“若真还能同坐一室,便好了。”雁姐儿咬嘴唇苦笑,却不敢再说诉苦的话,她的院子里如今按了两双眼睛两对耳朵呢。

她还有两年就十五了,叔伯再不会拖下去,怕是赔一付薄奁草草把她嫁出去,如今看着同坐一室,往后就是云泥之别了。

她这句话出口,屋里立时冷了下来,又坐不多久一个个站起来告辞,蓉姐儿磨蹭一回,等着屋里没人了,看着窗框,两只手捏着衣角边,雁姐儿留住蓉姐却不开口,半晌才道:“还要多谢你。”

若不是她,环儿坠儿早已经回了姚家,身边一个贴心的也没有,蓉姐儿应一声,看她没别的话,侧过身去:“我过几日再来看你。”

雁姐儿当场应下了,一路把她送到门口,可等蓉姐儿再来却是闭门羹,再怎么敲都不开了,小丫头传了话出来:“太太吩咐的,怕把病气过给姐儿呢。”

石家老三不出一月便定下亲事来,蓉姐儿不知他看中雁姐,却听见石婵石娟两个说这个弟弟是猪油蒙了心,低声儿说了个雁字,蓉姐儿再往前她们却不开口了。

甘露自被蓉姐儿扯进这事里头,俨然成了蓉姐儿的最知意的人,看见她又探听,赶紧拦住了:

“姐儿,这便罢了,能瞒着一回,已经是天大的情分了。”

蓉姐儿闷闷应了一声,真个丢开手不再管又不忍心,想送些东西过去罢,石大夫人却一早就想着了,怕人说嘴,总不肯受。

甘露叫她远着些,到是个两全的办法,若她嘴松一点儿,石家也不能再容这个姑娘了,担了勾引石家哥儿的名声,便是回了姚家,叔伯知道她失了石老太太的看重,顺手发嫁出去,再没有哭的地方。

“娘,你嫁给爹,是为甚么呀?”蓉姐儿自小到大还不曾问过这个,秀娘正在给她点嫁妆单子,甫一听见还没转回来,蓉姐儿又问一声,她这才抬起头来:“这还有什么为甚,他来求,你阿婆阿公允了,那便嫁了。”

“他就没问问你,愿不愿意?”经了雁姐儿这桩事,她才懂了嫁娶,蓉姐儿把头凑过去靠在秀娘身上,茂哥儿拿了算盘拨珠子玩,听着“噼噼啪啪”的声响自个儿跟自个乐,举起来猛然摇两下,又放下来坐在大花毯子上头推了往前滑,屁股厥得高高的,算盘一滑远了,他就整个儿趴在地上。

回头看看娘跟姐姐正说话,没一个理他的,便自个儿站起来,走过去把算盘推回来,坐到地上又玩起来。

秀娘嗔她一声:“不许混说,这姻缘都是月老系的红绳子,一个绑住了你,一个绑住他,这才把天南海北两个人扯到了一处成就一桩姻缘。”

这些话她早早就知道,小时在泺水,夏夜里睡在竹床上纳凉便听阿婆同人磕牙,张家长李家短,这个有缘千里来相会,那个是无缘对面不相逢,听了一肚皮,这时候又被秀娘拿出来说,她便觉得有些搪塞。

茂哥儿瞧见娘跟姐姐说完了话,眼睛往他这里看过来,又厥着屁股往前拖,这回故意趴倒在地上,张了嘴巴挤了眼睛一付要哭的模样,秀娘真个当他摔着了,哎哟一声要站起来,蓉姐儿已经伸手点住他:“小东西,尽作怪。”

这下可好,茂哥儿还有甚话听不懂,只不会说,原是假哭的也抽抽哒哒觉着受了委屈,“哇”一声真的哭起来,秀娘拍了女儿的头:“真是,他便这些个心眼子,做什么惹他。”抱茂哥儿抱到怀里,他还扭着身子哼哼,叫秀娘哄好了,从她肩窝里抬头偷偷看着姐姐。

蓉姐儿冲他皱皱鼻子,伸出手指头刮刮脸皮,茂哥儿越发把头缩起来,竟也知道羞了,趴在秀娘身上不动弹,过一会再瞧他,已经含着手指头睡着了。

在亲娘这儿没问着,蓉姐儿又去问玉娘,才一进屋子,就看见玉娘房里开着箱笼,蓉姐儿大咧咧的往床榻上坐,伸头看见箱子里俱是夏日衣裳,问道:“玉娘,离夏天还早呢。”

玉娘冲她笑一笑,也不搭话,挨着她坐下,摸她的脸:“怎么,又闲不住了?”

蓉姐儿细细看她,皱了眉头:“玉娘,是不是月老忘了给你系绳子?”她知道算盘纳了妾,这事儿不该她问,却在心里记上一笔,等下回见着了徐礼,也要问问他的。

玉娘不意她会问这个,微一怔又还是笑起来,摸她乌光水滑的头发:“是,他忘了我,没给我系上红绳儿。” 玉娘说完这一句,又笑起来,眼波细细的,混不在意的模样。

蓉姐儿忽的抱住她的胳膊,慌了神:“玉娘,你是不是要走!”便是她也晓得玉娘心心念念要回泺水的,守着她那五张绸机过日子,平日里小丫头们在货郎担上添东添西,她一样也不肯用,胭脂水粉都是秀娘给的,身上来回也只秀娘给她做的衣裳,钱全攒下来,说是要回泺水置房子去。

玉娘摸摸她:“姐儿大了,定了亲,我再留着也是无用。”

徐家那头也出了婚书,抬了聘礼来,因着蓉姐儿年小,还未合期,可婚事已是定下了,聘礼摆了整整一院子,光是聘饼就有足一担,一个个比茂哥儿脑袋还要大,他被丫头抱着去看,伸就要抓,扑上去想啃,小蛮牛似往前冲,一个丫头抱不住,两个才把他抱开了。

还有两盒八式的海味盘,三牲四酒六生果八色糖,样样都是足对的,其余的钗环物件一半儿是徐家办的,一半儿是吴家添补上的,里头最难得是两对好茶饼,光一个茶饼便值百金,拿绣了龙凤的红绸包着盛在盒子里。

媒人还又送了一对活雁儿来,这对雁在徐家养了大半月,放出去也不飞,自个儿寻着王家院子里的湖,藏在长草里吃水面下的小活鱼。

王家回的礼是比着来的,并没有女家便次一等的意思,徐家几个夫人瞧见了都点头,张氏是最乐的一个,另两个先喜后又敛了色,她们两家的媳妇,却是按聘礼的一半儿送来的回礼,心里暗讽一声商户不懂规矩,又想着等这个财神娘娘进门,三房这个吸血虫便不用再吸自家的血了。

玉娘只觉大事已定,她说是孀居,实则连孀居都不如,便是蓉姐儿嫁人,也不能到场,还得避了出去,心里觉着不好触人的霉头,倒不如早早走了。

蓉姐儿听见她说这话,把她的胳膊缠得紧紧的:“玉娘不走,我定了亲,弟弟还没定呢。”说的玉娘失笑,伸手拍拍她:“我同你娘已是说好了的。”

第135章 定主意玉娘归乡杀水匪吴少升官

玉娘的事确是早就同秀娘说好,可她这时候提出来,秀娘便有些疑心她为着算盘纳了妾,她一直不允,可算盘一直等着,这回不等了,倒把前言坐实,难保她心中不酸。

算盘是王四郎身边第一等得力的人,他既张口说了那话,秀娘也只得把那个妾叫进来,看了一回说了些话,又给两匹绢。

原还当算盘是作给玉娘看的,等人进了门,秀娘便知不是,细条条的人儿,白净的皮子,低眉顺眼话也不敢多说,半坐了椅子,秀娘问她一句,她才答上一句,声音软糯糯,连眼睛都不敢抬,瞧着并不是个伶俐的。

细问方知是算盘在路上买来的,这姑娘家里遭了难,抱了包袱坐船头,一船适龄的女娘,算盘

坐船过去,眼睛从这些个女娘身上溜过,看见她冻得面色发白身子打颤,一眼相中了她。

算盘的身契早早就还了他,还领着去官府消了契,自此便是清白人,连着玉娘也是一般模样,早在秀娘许她绸机时,便是答应还她自由身了。

王四郎还盘了间茶铺后头的小院子,给了算盘住,一应事物都是全的,既是正经的房里人了,算盘还摆了一桌,请伙计们吃饭。

也怪不得玉娘要走,那个姑娘低了头和顺的模样儿,倒有六七分像她,宅子里这些个丫头婆子明面上只作瞧不出来,暗地里哪会不说,玉娘自家心里明白,便是这个双娘,心里只怕也是有数的。

一个住在茶铺后头的小院里,一个住在王家大宅,两个虽碰不到面,哪里又会不别扭,算盘这一记惹了秀娘生气,她不好说,便在王四郎跟前抱怨:“怎么这般行事,往常瞧着是个老成的,却把玉娘摆在哪里。”

哪知道王四郎混不当回子事儿:“这有甚,纳个妾嘛,外头那些不说小妾丫头,到一地儿置上一房,家里的正头娘子哪里知道,等死在外头了,七八房人家一处争产。”

秀娘一听立时怒了,站起来就去拎王四郎的耳朵:“怎么的,你也想着纳妾!”

他喝了酒,口里一喷就是酒气,身上发热,袄都穿不住,解了衣裳卧在罗汉床上,大着舌头说完呼哧呼哧就要睡,吃这一下到醒了醒神,把手一搂:“手劲倒没小,我这点子东西俱要留给茂哥儿,置房子纳妾还要顾吃喝衣裳,啧,赔本儿。”

说完便倒头睡过去,秀娘笑不是恼不是,抱了床被子过来给他从头罩到脚,拿热巾子擦了脸,脱了鞋袜,吹了蜡烛自个儿睡到床上去,心里还记挂着这事儿。

都说水滴石穿,算盘这是等不得了,他早早就到了年纪,可既等不得,又作甚不正经讨个娘子,非要纳这么个妾。等玉娘再来寻她,秀娘便叹了气许了她,冬天行船不便,叫她等了春日再走。

又把算盘叫过来,拿了八十两银子出来:“下回再去泺水,寻摸着买个小院子,屋子干净些宽敞些,小门小户倒不要紧,要紧的是两边住的人老实。”玉娘跟了她一场,又把蓉姐儿带到这么大,按秀娘的意思是再买两个小丫头跟着侍候她,总算这些年的情分有报偿。

算盘接了银子还奇:“太太,这房子是给谁住?”沈家早早就赁了新宅子,因着住的习惯了,还是在老街上,只把左近陈家的房子买了来打通,又把后头空着的院儿一并赁下来,加盖起来,前边五间铺面,到底三层,建了个三进的宅子。

他才说完便怔住了,心里立时明白过来,除了玉娘,这个家里哪个还要太太帮着赁房子。秀娘端了茶盅,去了浮沫啜一口:“是给玉娘,若是在大柳枝巷子里头能赁着最好,靠着我娘家,也好看顾她。”

算盘站定了说不出话来,半晌应了一声:“是。”

秀娘又追了一声:“只说是玉娘托你的,别叫人知道。”万不能叫那几个姑子知道,一个个的原就惦记着房子,要是知道秀娘给个下人还买了院子,怎么肯干休。

杏娘才送了信来,一个个扮着孝女贤婿,要过来金陵看望王老爷,那信上说辞恨不能帮着生病,可隔了一个城雪娘,也不过来瞧了两回,留下些毛豆芋头鸡蛋再加三斤红糖,到要秀娘回她五两银子的礼。

算盘再不说什么,垂了头出去,这桩事怕是这么揭了过去,秀娘可着劲的给玉娘塞东西,人心都肉长的,她帮了这许多,还叫她孤伶伶一个人家去,说起来便红了眼圈。

玉娘反倒安慰她:“太太安心,我是打定主意的,似我这般,嫁个差的侍候他汤水犯不着,嫁个好的伏低作小还自家心虚,倒不如独个儿过活。”前半辈子受了这些苦楚,再不想仰人鼻息过活。

蓉姐儿知道玉娘要走,只磨了她不肯,可往常对她千依百顺的玉娘,却怎么都不松口了,蓉姐儿趴在她身上:“玉娘,我离不得你,不是你在,我连回礼都绣不出来。”

男方给聘礼彩金,女家自然要回礼,里头最要紧的便是没过门的媳妇做鞋做袜,盛在盒里抬回去给男家,蓉姐儿手慢,亲事又定的急,鞋袜都是有尺寸的,哪里来得及做。

吴家给几个尺寸,除开徐礼那一身,从头到脚是她自个儿做的,给继婆婆张氏的那一份却是玉娘赶出来的,蓉姐儿的针线俱是她教的,怎么下针针角如何,再没有比她更清楚的,做出来放在一堆也分出来。

“姐儿若是定了性子,同我也不差什么。”玉娘摸了她的头发,蓉姐儿见这个说不动她,又指了茂哥儿:“你走了,茂哥儿要闹的。”

玉娘便又笑:“小人儿忘性大,我走了三五日也就好了。”

“可我不是小人儿了,我忘性不大。”不论她怎么缠,玉娘只是不应,蓉姐儿哭了一场,后头这些日子日日缠了她,连茂哥儿都似明白玉娘要走了,早晨起来先去玉娘屋里看着她还在,这才肯吃饭。

算盘那儿隔得一月送了契纸过来,他果然在大柳枝巷子里头赁到了房子,单门独院,契纸上写明了共有十间屋子,一个天井,有树有井,除开这些,他还在泺水乡下给玉娘买了十亩地。

秀娘不过给了八十两银子,哪里够置下地来,问他,他咬死了便说这是从八十两里头出的,因着别个急等银子用,这才把价压低了。

秀娘见他这付模样倒不知说些什么好,肚里又叹一回,把两银契纸给了玉娘,瞒下了不提,她却知道玉娘的心意,若算盘真个等下去,说不得玉娘就肯了,如今这番,倒不如不知。

等二月春风吹上柳梢,玉娘便坐上了去泺水的船,带队的就是算盘,来时两个结伴,走时,一前一后两条船。

蓉姐儿在屋子里哭的头疼,甘露兰针怎么劝都不肯用饭,大白跳到枕头边,拿舌头去舔蓉姐儿腮上的泪珠儿,秀娘又是劝又是拍,许给她一箱子一箱子的衣裳首饰,蓉姐儿还只哭,她晓得不该埋怨,还是忍不住:“作什么把身契还给她,还给了她,她就走了。”

人是长大了,可哭起来还跟小时候一模一样,一抽一抽,吸不上气的模样,仰了脸也不怕别个看,可等茂哥儿踩着塌脚爬到床上来,蓉姐儿就把脸别过去。

茂哥儿皱着眉头,犹豫着爬过去,小手软绵绵的拍在蓉姐儿身上:“姐姐,哇哇。”声音压在喉咙口,吐丝似的憋着,只当蓉姐儿挨着碰着了,这才哭成这样,小心翼翼的模样把蓉姐儿惹得想笑,眉头还会舒展开,就又抽起来。

茂哥儿果然跟玉娘说的那样,前五日还找,后来就知道她不在了,也不再找她,很快忘到了脑后,蓉姐儿就气他是个小没良心的,茂哥儿挨了训还不知为甚。

花朝前,吴家送了帖子过来请宴,却是吴少爷从总旗,升到了百户,这却是世袭的军职,吴家脸上立时风光起来,大肆宴请,把金陵城里头的富户一半儿都叫了过去,便是徐家也送了礼,徐三老爷原该去的,他却觉着升个武官没什么风光,只顺了礼,人不肯到。

吴少爷升的这样快,却是为着剿匪得力,金陵边上挨着许多渡口,将近年关水匪俱涌了出来,由个独眼的作首脑,昼伏夜出,专只掠抢过路商船,雪虽化了,天还寒着,夜里风急水大,专捡了一处窄峡,铁锁横在江面,看见官船便放了过去,看见商船,就拉起来铁链来,等着撞毁船只抢夺物品,张了鱼网在水下捞货,也不管死了多少人,只截了货物便走。

这伙水匪狡猾的很,两边都人有收风,知道混了官兵便不出来,俱是商人才拉起铁链,等着船散货入水。

那一片水面立时不再有船只敢行,既是在接壤处,两地俱派了人手过去,吴策讷便是其中之一,这烫手的山芋别个推还不及,他偏揽在身上,也不同家里说明,只说要出去几日,瞒得风雨不透,挑了二十多个手下,装作行商模样。

这事他看惯了,还会打得一手好算盘,穿了吴老爷的衣裳,戴了皮帽儿,别几个扮作担货的脚夫,在码头便一样样的打算盘,又作出十万火急的模样,逼得船老大说出走近路,再乔模乔样的请两个兵来,挂上官船的旗。

那帮子水匪早早就得了信,哪知是个计中计,船里人装着吃酒划拳,一到了峡口却忽的灭了灯火,那帮水匪点起火把寻船,只见得浅水处跳下人来,虽没抓着独眼首脑,却杀了十来个人,又活捉了二十来人。

破了水匪,还顺藤摸瓜寻到水寨,里头还有些商人家眷,一并儿全求了回来,缴得的货物金银装了三四船,上峰立时把他补了百户的缺,自此便是从六品的官儿。

家来时叫吴夫人抱了就哭,吴老爷虽气儿子一气不吭出去行这险事,却也老怀安慰,等那官服官印送了门,立时操办起宴席来。

王四郎怎会不喜,徐礼如今还是秀才,可他嫡亲舅家却出了个百户,早早带了人去贺,有知道王家与吴家是拐了弯的亲家,俱都打量起蓉姐儿来,她虽大方,却没心绪交际,寻了柳氏有意想问问怎么杀的水匪,柳氏却只尴尬一笑,招呼起客人来。

蓉姐儿见没人理她,又不耐烦去寻那些小娘子说话,吴家来得这样熟,自己带了丫头,让吴夫人身边的巧儿惠儿领着躲到暖阁里去。

她坐着无聊,大开了窗户,看见外头种的芭蕉绿油油,香绣球白团团的喜人,走到院里摘了一大朵香绣球,抛起来提脚当毽子踢,她脚上灵活,左右互换着踢起来,一个转身仰头正等着绣球落下来换一只脚去踢,就看见徐礼隔月洞门站在对面。

蓉姐儿一顿,那香绣球掉了个空,一路滚到徐礼脚边。

 

第136章 抛花枝蓉妞问妾细簪花徐礼明心

这一捧花香雪球开的白花,雪雪白紧簇簇的挨在一处,便似个大雪团子,蓉姐儿脚上还穿着小靴子,踢起来一点也不费力,往上一抛才踢了两下,细碎的白花着了力碎开来绕着密织金线绣合欢花的挑金裙儿飘。

徐礼一见就勾了嘴角,远远望过去便似细雪纷飞,她瞧着比冬日见那一回又高了些,脸颊却瘦了,下巴更尖,粉面含春,眼角眉梢俱是笑意,跳起来裙子鼓成半圆,一侧身看见他站在那儿,赶紧别过身去,把掖起来的裙子放到脚。

也不知是不是叫他瞧见自家这模样儿觉得羞了,规规矩矩把两手交握着垂在身前,垂了脸粉面微红,眼儿偷偷睨过去,不说话也不动弹,只头上系着的一双金铃儿还在一颤一颤的晃。

兰针还没把头探过去呢,甘露就一把拉住了她,巧儿惠儿两个见怪不怪,原还在心里头猜测表少爷甚时候来看这王家姐儿,哪里知道这么不经念叨,才说着,人就来了。

一屋子的丫头,徐礼自然不好近前来,三间小敞院儿开了六个月洞门,每个门的去处不一,他指指月洞门打个手势,先往后退去,隔着漏花窗立在门边等她。

蓉姐儿噘噘嘴儿,心里又想问他以后会不会纳妾,往前挪了一步,回头见丫头们并不曾瞧过来,巧儿惠儿两个正立在香雪球丛边,瞧着像是要摘花,兰针甘露一个在装点心碟,一个在给茶壶换水,她把裙角儿一拎,猫儿似的往前,拐过月洞门看着徐礼弯了眼睛笑起来。

徐礼把那个残了香雪球拾了起来捧在手中,不见的时候想见,见了却又不知要说甚,忍不住要多看两眼,蓉姐儿见他只笑不说话,弯着的眉毛蹙了起来,手往月洞门边开得正艳的红杏枝条上伸,拈了一朵在手里打转,抬头直通通的看着徐礼,问他:“你以后会不会纳妾?”

徐礼初时还笑,一听这话皱起眉头,急得上前一步:“是哪个又在你跟前混说?”经了雁姐儿的事,他是彻底怕了,也不知这事儿算是怀璧其罪还是算作贼惦记,别样他都不怕,可蓉姐儿那句还没出婚书却吓着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