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

“姑娘要不要买些香?”

我掏出一锭银子给她:“这些我全买下,山脚下湿气重,婆婆还是早些回家吧。”

卖香的婆婆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并没有高兴的样子:“姑娘生得俊俏,心肠好,容易招恶鬼,这些香全买了也好,全烧给菩萨,保姑娘平安。”

老婆婆说的话好生奇怪,我没有多想,拿了香就往山上走,空气里满是醉人的桂花香。这山里野生的桂花和镇子上的不一样,香得妖艳,师父最喜欢这种桂花酿的酒。

2

说是庙,其实就是个尼姑庵,一个面容清瘦的女子在门口扫落叶。我上前去行礼:“小师父,我是几十里外的清水镇来山上祁福的。”

“施主请随我来。”小师父是个随和的女子,立刻带我来到东厢的客房,屋子打扫得很干净,有淡淡的檀香味。她帮我安排了行李说:“贫尼法号明月,师父法号慧清,今日天色已晚,贫尼去帮施主弄来斋饭早些休息,明日师父会在佛堂帮施主们祁福。”

我谢过明月师父,吃过斋饭就早些休息了。

也许是换了生地方的缘故,这一觉我睡得极其不安稳,隐隐听到耳边似乎有姑娘家的啼哭声,仔细一听,却有鸟儿在窗外呜咽。次日,天刚蒙蒙亮,我换了白色的劲装找个清净的地方练剑,在西厢房后面有一个很小的花园,满园菊色争艳,好不热闹。负责打扫院落的师父们还没有起身,我在半空中挽了个剑花,舒展一下筋骨,便开始练习。

那个女子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她惊讶地“啊”了一声,手里的茶壶掉在青石的小道上,“啪”地一声,水花四溅。我的剑锋正指在她喉咙一寸开外。见状,我收了剑问:“真是抱歉,吓到姑娘了。”那姑娘慌忙蹲在地上收拾茶壶的碎片,说:“不怪姑娘,是小女子太冒失了,坏了姑娘的雅兴。”她收拾起碎片,抬起脸,我这才看见她晶亮的眼睛红肿不堪,仔细一看,眼中还泛着泪光。

“姑娘有什么伤心事么?这么失魂落魄的,亏我剑锋收得快,否则就多了一个冤魂。”想想刚才那一幕,我还心有余悸,这姑娘走路也是没有声音的。

“说来话长,也只是小女子命苦。”她叹了口气,强颜欢笑:“这茶都撒了,我再去厨房里换一壶来。”说着就急匆匆地走了。

她离去的脚步还是很轻,我扫兴地回东厢房里换了衣裳,明月师父送来了斋饭,并说:“师父已经在佛堂等候姑娘了,用完斋饭就可以去做祁福之礼了。”

佛堂中中央,观音菩萨手托宝瓶,端坐莲花,那微磕的眉眼仿佛在俯视世间万物。我跪在蒲团上恭敬地上了一柱香。姑娘们慢慢地都来齐了,有七个,其中一个是早上遇见的那个冒失的姑娘。她的眼睛依旧是红肿的,低着头,心事重重的样子。

慧清大师已是知天命之年,少言寡语,带我们坐在佛堂里颂经。

是很普通的经文,娘偶尔也会念起。

我听得不耐烦,一回头,却不见了刚才的姑娘,她的蒲团上空空的,还在膝盖清晰的轮廓。每个人都闭着眼,我悄悄地起身出去四处张望,那抹纤细的身影一拐弯就进了后院。我亦步亦趋地跟了去,她推开西厢房的一个门进去。我走到门边,正欲敲门,只听见屋内传来“咣当”的板凳倒地的声音。我心里暗叫一声不妙,推门,三尺白绫在房梁上打了个死死的结,那女子如木偶般悬挂在半空。手里的暗器飞出,女子嘤咛一声摔到地上眼泪先落了下来。她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说:“姑娘,你救不了我,还不如让我死了好。”

“这好端端的为何要寻死?”

“你若帮不了我,说出来,岂不是让小女子再伤心一次。”

“不妨道来,事在人为,姑娘不要太悲观了。”

那姑娘擦了把眼泪,我扶她坐在床边,她叹了口气,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讲出来她自缢的原因:“小女子叫紫玉,家在观音山脚下的一个村庄,世代靠种地为生。去年八月,经过媒婆的一番说导,我爹将我许配给了邻村的一个大户人家的公子,那媒婆将那公子说得天上有地上无,我爹一开始是不信,可是,那公子亲自登门拜访,果真是人中之龙。当下,小女子就心生爱恋,就应了这门亲事。就在前几日我上山之前,我去集市上卖一些手工的绣品,竟然又遇见了那公子,那公子怀抱一美娇娘,我一时气不过上前质问,那女子竟说,她们已经成亲两三载了,而且那公子并不是那大户人家的儿子。原来,那大户人家的儿子是个无赖,长得奇丑无比,他爹就拿银子给那公子让他代替他的儿子来相亲。事到如此,我除了嫁给那无赖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说到这里,紫玉已经泣不成声。

我点点头暗骂那没有良德的媒婆和人家。

“姑娘,既然你不能帮我,还不如让我死了算了。”

我笑:“这区区一件小事还难不到本姑娘。”

“什么办法?”

“我代替你嫁,这不就成了,反正他们家的目的是娶一如花的新娘,进门的是谁就不重要了吧?”

聪明如紫玉已知我心中有了计策不再悲戚,额头也舒展起来。

我先嫁过去,紫玉趁夜色逃到外面的亲戚家去,当天晚上我就逃走,田家见了没新娘肯定要去梁家找,这时候梁家一口咬定女儿嫁过去了,并可以在晚上就请村长来喝喜酒做证人。于是可以名正言顺地跟他们家讨女儿了,这个时候,田家是哑巴吃黄连,有苦也说不清了。

3

次日,我随紫玉下山时并没有惊动庙里的师父们,按照规矩,姑娘没呆满七日是不得下山的,否则就视为不吉。

我不相信那些东西自然不在乎。

村口立着石碑上面刻着:梁家庄。紫玉说,这便是她们的村子了。由于是白天乡亲们都去干农活了,村里几乎没见几个人,紫玉的家就在村口,很简陋的篱笆围成的墙。我们进屋,紫玉的娘在床上躺着,屋子里有一股很浓的中药味。

“娘。”

“紫玉,你回来了。”紫玉娘看见我,满脸的皱纹都挤在一起:“真好的姑娘。”紫玉的娘亲真是老得不相话,四五十岁的人竟然有八十岁的容颜,长期的病痛和困难的生活已经早早地剥夺了她生活的朝气。紫玉介绍说:“娘,这位小姐是我的救命恩人,玉儿有救了。”

“真的?”紫玉娘听见了竟然挣扎着要下床下跪。我抢先一步扶住了她:“大娘,如烟和紫玉同生为女子,能帮上忙就是万幸了。”紫玉娘只是一直抹着眼泪点头,紫玉不自在地说:“我去给娘煎药。”

不久,紫玉的哥哥和爹就从田里回来,见了我止不住地叹气,只说了一句,田家的家丁上午捎来口信,这个月初八就要迎娶了。

今日初六,后天便是初八了。

紫玉的哥哥叫阿牛,是个老实的汉子,家里穷就一直没有娶亲。田家来迎娶的前一晚上,我在紫玉的房间了梳妆,大红的喜服着身,紫玉帮我细细地画眉。

“如烟姐姐真是美若天仙,可惜了。”紫玉叹气。

“怕我摆不平这件事吗?你按照我的吩咐做,肯定没有任何闪失。”

“恩,紫玉记得了。”

“几更了?”

“三更了。”

我点头,落上大红的喜帕。紫玉出去,一会儿,一个粗重的脚步声进来,葱花的香味飘开来。

“阿牛哥?”

“如烟妹妹,按照风俗,新娘上轿前要吃一跟喜面,表示将饭碗留在娘家了。”

我接过面条,咬一口,面条有一股怪怪的味道,是一种药材的味道,这碗经常盛药,味道仿佛沾在上面似的。

外面渐渐地热闹起来,看热闹的乡亲都起来了,喜娘尖细的声音老远就听得到:“新娘快出来上轿吧!”

我出了门,记忆中,去看新娘的小伙子们会起哄,女人们会笑着说一些吉祥话,可是,这个村子的乡亲安安静静地围在门口,我从盖头下看到他们穿着白布的鞋子,心里的疑惑蔓延开来,这不像是看喜事,反而像看丧礼一般。

这感觉来得突然,没等我想出个所以然来,轿子俨然已经走了几里地了。唢呐滴滴答答,闹得人心烦,我觉得越来越不对劲,可是只是猜测而已。

终于又听见了人群的声音。

几个孩童在村子口等轿子来,见了大红的轿子就一边追着跑一边拍着手唱:

真新娘,假新娘

真的新娘不上床

假的新娘妖怪藏

真新娘,假新娘

真的新娘烧开水

假的新娘汤里放

我听得头皮发麻,这童谣似乎在暗示什么,又听不出个所以然。长这么大,我从来没有遇见这么诡异的事情,仿佛,这一切都是已经安排好的仪式和圈套就等我这个猎物投奔其中。我觉得不对劲了,眼前发黑,四肢软软的一点力气也提不上来,耳边还有孩童们天真的声音一遍又一遍地响起,只是越来越遥远:

真新娘,假新娘

真的新娘不上床

假的新娘妖怪藏

真新娘,假新娘

真的新娘烧开水

假的新娘汤里放

4

紫玉身上白色的丧服那么刺眼,她哭得梨花带雨,然后拿出一把牛角到在磨刀石上一寸寸地磨,锅里的水已经烧开了,里面散发出浓浓的药材味。她一步步地朝我走来,手上的牛角到闪闪发光。我没有一丝力气,只能眼看着她走过来说:“如烟姐姐,这天仙汤也只有用你的肉做出来才叫极品。”

我惊叫一声醒过来,脊背上都是汗水。

房间是观音庙的东厢房,香炉里的烟气袅袅,厢房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明月师父端着一碗汤药进来。

“你醒了?”

“是谁救了我?紫玉呢?”

“施主,你已经昏迷了四天了,一直高烧不退,嘴巴里念着紫玉的名字,看来,真的是受了惊吓。”明月师父叹了口气:“善哉善哉,人生苦短,紫玉施主执意要寻短见,也是她造化,施主就不必过于难过了。”

我惊讶地睁大了眼睛:“紫玉死了?”

“四日前,本来师父在佛堂里为各位施主祁福,可是一转眼不见了如烟和紫玉两位施主,就派贫尼去厢房里看一下,没想到,在紫玉施主的房间里,她已经自缢了,而施主你惊吓过度晕倒在了厢房门口。”

我嘴巴张了半天:“那紫玉的尸体呢?”

“在冰窖,那本是夏日放食物用的,却不想成了藏尸之所,阿弥陀佛。”明月师父摇摇头就离开了。

以明月师父的说法,那天我跟紫玉到西厢房以后,她就已经自缢死了,而我看见她死后吓晕了过去。可是,这怎么说也说不通,死人如烟见过,也亲眼见过恍惚上的打打杀杀,岂是那么容易就吓晕的。

我离开房间,去了主持的厢房。

门虚掩着,我走到门口,还未敲门,只听见一个浑厚的声音说:“进来。”

我进去,慧清大师把佛珠放下,微微笑着问:“施主身体无恙了吧?”

“如烟很好,让大师挂念了。”

“恩,本寺院出现这种事真是惊扰了各位施主,可是那紫玉实在是想不开,就随她去罢。”

慧清大师和明月师父口条惊人的一致。

我不再多说什么,退出厢房就去了佛堂,一个女子正在上香,却不见了其他人。女子的筋骨奇佳,目光炯炯,眉目似曾相识。她看见我,问:“姑娘你醒了。”

我点头:“让大家担心了。”

女子一点也不陌生,报上自己的姓名:“我叫沈素心,还请多多指教。”

“断臂公子沈若素是你什么人?”

“正是家兄。”

我笑:“没想到在这里也能遇见我二姐夫的妹妹。”

“莫非姑娘就是传说中美若天仙的柳三小姐?”沈素心像孩子似的蹦起来:“我说怎么就瞧着面善呢!”

我问:“你也是来祁福的吗?”

沈素心看了一下周围确定没有隔墙之耳说:“不是,我是来查案的。”沈素心是很有名的江湖捕快,朝廷管不住的无林纷争,由江湖捕快来管,江湖虽然是武林人士的江湖,但是,烂杀无辜的也会被列入黑名单被江湖捕快声讨。

“查案?其他姑娘们呢?”

“每年都有来这祁福的姑娘失踪,我最近闲得很,所以才来看看。其他姑娘都下山游玩去了,听说山下有个当地的很特别很宏大的祭祀,她们很好奇都去看了。”

“祭祀?”

“别说这个了,你怎么会被一具尸体吓晕呢?也太夸张了。”

我叹了口气:“这就说来话长了,事情也很悬乎,仿佛做了一场噩梦般。”我将事情的经过跟素心细细道来,她仿佛听见了天方夜潭般:“你是说,你还帮那位紫玉姑娘出了代嫁的点子,而且,还嫁到了田家,然后就头脑发涨什么都不知道了?”

“是的。”

“怪不得我对这几天的印象这么模糊呢。”

“怎么说?”

“就是明月师父说的紫玉几天前的死是发生过,可是根本不记得细节是如何,也不记得紫玉的脸,我的记忆力一向很好,不至于衰退到这种地步。”

素心的脸色变得煞白,想必她当捕快这么久从来没遇见这么离奇诡异的事。我也觉得头皮发麻,这相当于很多人同时失忆或者出现幻觉。佛堂上的菩萨仍然端坐莲花,双目微磕,这世间的事她看得清楚,却如何为我们指点迷津。

5

我和素心决定下山去找那个记忆中的村落,说是记忆是因为,我的意识里开始相信我也许是真的做了一场噩梦,那真实经历的情节在脑海里越来越模糊,真怕一觉醒来就什么都没发生过。

离开的时候明月师父在扫庙前的落叶。她看了我们一点,又磕下眼,什么都没说。素心大声说:“山下的祭祀好好玩,昨天贪睡都没去。”

“是啊,来庙里几日都没下过山,看看也好呢。”我们一路说说笑笑得下山,山下的卖香婆婆还在,她见了我微微点头,问:“姑娘要买香吗?”

“不呢。”我说:“婆婆,我们下山看祭祀之礼呢。”

卖香的婆婆冷哼了一声说:“有什么好看的?”

“这祭祀是全年庆丰收的大祭祀,又如何不好看呢?”

卖香的婆婆只是冷冷地挑了挑嘴角,脾气忽然大得很:“去吧去吧,都是不知死活的丫头。”说完就把头扭到一边再也不理我们了。

我碰了一鼻子的灰也不好再问什么,拉着素心急匆匆地走了。

一路打听着附近的村民,果然找到了梁家村,我发现自己的记忆真的是越来越不好了。村口并没有那户篱笆围成的人家,而是一个很简陋的茶馆,几张桌椅搭在树阴下,坐着几个下了晌的农民,小二迎上来问:“两位姑娘,来碗凉茶吗?”

“好。”我坐下,沈素心蹲下用手捻起脚下的土,皱眉,又站起身来,用力地剁剁脚,向我摇摇头。土是实的,没有翻开的痕迹。

小二提着茶壶过来,一边倒茶一边说:“两位姑娘好面生,是不是为了看祭祀而来。”

“正是。”沈素心说:“听说这地方的祭祀很有特色,我们刚好在观音庙,赶上了,就下来看看。”

小二一听就来了兴致:“不瞒两位姑娘说,小的我正是为了来往看祭祀的人开的茶铺。这特色是的确有特色,传说邻村的那块丰收石原来是像一个小山峰一样耸得很高,可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慢慢地就被消磨成一个大碗的形状。人们为了防止各路小鬼看丰收眼红来年捣乱就每年就用丰收石那个大碗来煮一锅肉汤,必须是鸡鸭鱼牛羊猪这五类牲畜的肉放一起煮上三天三夜,等到八月十四日,临近的乡亲们都会端着自家的碗来盛碗汤带回家,放在门口,等妖怪们来分食,八月十五日,会带着妖怪们喝剩的汤去禾边倒掉,表示来年风调雨顺,八月十六日最后一天,乡亲们会聚在丰收石前跪拜一天,感谢上天赐予他们丰收。今天正好是分汤的日子。”

“原来是这么回事,谢谢小二哥了,不知这去丰收石的路怎么走?”

“两位姑娘顺着这条大路一直走就到了。”

路上有很多乡亲托着碗,微眯着眼睛,一脸虔诚的表情。

“素心,我确定,刚才那个茶馆就是紫玉的家。”

“可是,却又说不通,为什么会一夜之间那屋子就像被搬走了一样一点痕迹都没留下呢?”

“这的确很奇怪,不过,你可以闻一下你刚才捻过土的手指,是不是有一股很淡的药材味。”

沈素心闻了一下:“的确,还有长白山老人参的味道呢。”

“长白山老人参?”

“是的,记得去年我受了重伤,元气大伤,我爹亲自去了长白山找那些有灵性的人参,因为正宗的长白山人参很稀有,那味道也很独特,所以到现在我还记得。”

“那么,这么稀有珍贵的药材,紫玉家怎么会弄得到?”

“天知道。”沈素心揉了揉眉心。

丰收石果真像小二说的那样是个大碗的形状,它的形成并没有多么的特别,而是这个地方常年潮湿,水气凝聚在岩石边上变成水珠就会掉下来,时间长了,滴水穿石。我和沈素心跃到一棵大槐树上藏起来,因为两人的装扮的确太显眼。村民们都跪在丰收石前,排着队,一个一个地去盛汤,舀汤的是一个村长模样的老者,那汤已经被煮成浓白色,里面翻着几块皮肉,并没有什么特别,可是我却忽然想起一个童谣。

真新娘,假新娘

真的新娘不上床

假的新娘妖怪藏

真新娘,假新娘

真的新娘烧开水

假的新娘汤里放

那汤慢慢地少了,有更多的皮肉漏出来,我捂着嘴巴干呕起来,仿佛那汤里皮肉是一个惨死的姑娘。

回到庙里天色已晚,佛堂里没有人,那些唧唧喳喳的姑娘的声音也没从厢房里传出来。我和沈素心对望一眼都觉得奇怪,客房的灯都是灭的,只有慧清大师的厢房亮着灯。我敲门,是明月师父开的门,有几个姑娘坐在蒲团上,脸色苍白似受到惊吓。慧清大师敲着木鱼,声音凌乱。

我不自在地开口:“大师?”

木鱼声停下,一声长叹:“施主们回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