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凝是个自律的人,一个人的日子,不论寒暑都是天不亮便起床,在院子里静坐半个时辰,然后回屋打一套拳,沐浴之后再用早膳。

早膳过后便是四个侍女轮流为她教导礼仪、念书识道理。

下午则讲《世家谱》上所有的家族,要求崔凝必须倒背如流。崔凝最头痛的事情莫过于此,光是崔氏直系就几千人,还有各个大族之间通婚情况,关系错综复杂,甚至连出了五服的人都得记,更何况还有谢氏、王氏、郑氏、裴氏等等许多大族。

崔凝曾偷偷向凌氏抱怨过,但凌氏劝她好好记,并给她举了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方说以后嫁了人,一群贵妇聚在一起说起某家某位娘子如何如何,你若不记得世家谱,连别人说的是谁都闹不清楚!

我的天爷!苦哈哈的背这么一套,就是为了以后方便八卦?

很显然,凌氏的这个例子太简单了,一点没有说服力,崔凝完全不能够理解,《世家谱》仍然背的一团糟。

崔凝一直不得其他两名侍女的认可,多半是于此有关。

而对于崔凝来说最开心的时候就是晚饭之后到睡觉之前这段时间,约莫有一个时辰,她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通常她会看老夫人写的书。

老夫人的书数量不多,却种类繁杂,崔凝每看一本便觉得开了一回眼界。

族里对于崔凝的态度也在转变,刚开始十分严厉,到后来就不大过问了。

虽然是惩罚兴致的禁足,但就算是刚开始的时候,族里也没有阻止过家里对她的照顾,哪怕凌氏多送了几个伺候的侍女过来,也没有一个人跳出来反对,到了后来偶尔还会有族老出言关心她的学业是否能够跟得上族学里的进度,甚至崔凝提出想学香道,宗妇还特别大方的让一位调香师过来教授。

这么一看倒不像是禁足,而是对“差生”进行重点补习。

崔凝其实很享受这样的日子,唯一让她挂心的便是师门。

随着她越来越明白道理,就越清楚自己以前的想法特别幼稚,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深深的迷茫和恐慌,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藏在心底的惶然不安便会全部冒出来,这个时候,她就会想到魏潜。

想起他顺着蛛丝马迹找出到罪魁祸首,想起他从容的说出所有证据,让凶手无所遁形,她就觉得还有希望。——袖子明天就上架了,紧张…今天有事情耽搁了,明天上架之前会有补充加更在公众章节,(其实欠了三个加更),晚上更新的时候才会入v,求首定嗷嗷嗷…

第三十三章 再出佛堂(加更)

崔氏对外宣称崔凝与祖母感情深厚,当初小小的失态是因为悲伤过度,族里依着她自己的心愿,允许她在佛堂守孝三年。

崔氏并不在意有多少人相信这个说法,只要三年以后的崔凝是各个方面都合格的贵女就行了。

而崔凝没有令人失望。

这三年一晃而过。

除服这日,早春阳光大好。

崔凝一大早便在青心青禄的服侍下换了一套嫩黄缀蓝的衣裙,坐在屋里翻看《幽亭香谱》。

或许是因为练武的缘故,崔凝的听觉比一般人要好很多,院子轻微的窸窣声并没有逃过她的耳朵。

崔凝侧耳认真倾听,发觉一个轻轻的脚步正在靠近。

须臾,一个少女悄悄探头朝屋里看了看。

崔凝猛的抬头,冲她咧嘴笑了一下。

崔净低呼一声,抚着心口走进来,“原来你早就发现我了,反被你吓一跳。”

“难得见你这样活泼。”崔凝笑道。

崔净今年已有十六,生的面若芙蓉,雪肌玉骨,再加上她素来稳重得体,名声极好,颇有当年江左小谢之风,求亲的人快要踏破门槛了,可崔家半点不急。

崔凝正是抽条的时候,崔净有一个多月没见到她便觉得与之前又有所不同。

随着崔净年岁越长,学的东西便越多,除了需要完成族学的课业,凌氏还在家里给她安排了好几个师傅,专门教授她绣工、香道、厨艺等各个方面的技能,而凌氏这一年来渐渐将院子里的事情交给她来处理,整日忙的脚不沾地。

崔净瞧见地上摆着两口大箱子,“这些都是要带走的东西?”

“嗯,是还没有看的书。”崔凝道。

“你看了不少啊!”崔净惊讶的看了看书架上摆放的几百本书,“听说你还常常去大书楼里借书看?”

“我都是囫囵看一遍,有特别感兴趣的便仔细看看。”崔凝把《幽亭香谱》放进其中一口箱子,“咱们走吧。”

崔净闻言,便令几个小厮过来抬箱子。

姐妹两个便带上几个侍女慢慢走回家去,路上,崔净略显惆怅的道,“再过几个月,我便不用去族学了。”

“那不是挺好?”崔凝一想到自己多半要去上学,心里十分焦躁。

这三年里的每一刻与她而言都是煎熬,只能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去想一想现实。她告诉自己:离开的时候,师门正在遭受屠杀,她昏睡在崔家的那几天,一切就已经成定局了。希望逃过一劫的同门能够坚持下去,撑到她的能力足以找到神刀为止。

“妹妹!”崔净轻轻扯了扯她的衣袖,“你又走神了!”

“啊。”崔凝回过神来,“你说到哪儿了?”

崔净有些担忧的看着她,终是垂下头,没有说话。

崔凝见她这种反应,好像明白些什么了,于是挥手令侍婢都远远退开,“母亲与姐姐说过婚事吧?”

崔净身子一僵。

“是不是与凌…表哥?”崔凝笑着拍拍她的背,“姐姐不必担心,表哥很讨厌我,我也不喜欢他,若是整日低头不见抬头见,肯定要打起来。”

崔净慢慢抬起头,看着她道,“真的?”

崔凝迎着太阳,眼里盛满了阳光,脸颊上有浅浅的酒窝,“真的。”

“我还以为母亲哄我…”崔净长舒了口气,“这些天一直在想,若是你知道后,我怕是再也没脸再见你了。”

“姐姐替我上刀山下火海,我才没脸呢!”崔凝叹道。

崔净笑着捶了她一下,“哪儿像你说的那样!”

“这么说来,是已经定下了?”崔凝高兴的问道。

崔净仔细看了看她,见她非但不觉得难受反而解脱了似的,这才真正放心说出来,“一个月前定下的。”

尽管在这之前,父母都已经说过妹妹同意结束这桩婚约,可一个月来,她还是夜夜被噩梦惊醒,生怕是妹妹是被逼无奈才只好放弃。

崔净一直觉得妹妹自打失忆以后就变得不一样了,姐妹之间也不似从前那样亲近,万一再因此事姐妹反目成仇可怎么办?

崔净接手家务事近一年来,越来越沉稳,可是在这件事情上实在沉不住气,几番思量之后,觉得伸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还不如早早告知妹妹,万一妹妹怨怪,她也能早一天弥补,总比一直瞒着她好。

“姐姐可得答应我一件事情。”崔凝小声道。

“嗯?”

崔凝看看后边离得三丈远的侍婢,压低声音,“你嫁过去之后,帮我把表哥的刀都给我送来吧?”

“为什么?”崔净恍然大悟,“当初你闯进客院莫非就是因为这件事情?”

崔凝点头。

“可是那是他的东西,万一他不愿意…”崔净迟疑道,“我要怎么办?”

崔凝瞪眼,“我把亲姐姐都嫁给他了,凭什么还舍不得几把刀?”

说的好像在嫁自家闺女似的。

“呿!”崔净脸色唰的一下涨红,“你怎么越发像小弟了!”

“他呢?”崔凝也有好些日子没见到崔况了。

“被父亲拘在家里念书。过几日童子试,族里有意让几个孩子过去试试。”崔净道。

崔凝对崔况有一种盲目的信心,“他去考进士都够了,还考什么童子试!”

“真不愧是亲姐弟,他呀,同你说了一模一样的话,结果被父亲逮去祠堂里反省了一天。”崔净道,“我看父亲就应该放他去考,好教他知道什么叫天高地厚。”

“我去跟父亲说!”崔凝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样子。

两人回到家里,先去见了父母。

崔凝便迫不及待的跑去书房找崔况了。

外面春寒料峭,几个小厮举着扇子趴在地上烧地龙。

崔凝推门进去,滚滚暖热气扑面而来,只穿着一件单衣都不会觉得冷,崔况四仰八叉的躺在胡床上,手边的三足几上放着几盘精致的糕点,一杯乳白的羊奶冒着丝丝热气。

“二姐?”崔况一抬眼看见她,老太爷一样的招了招手,“来吃点东西。”

崔况十岁了,在崔道郁试用了各种方法之后,依旧没有变成活泼的小少年。

崔凝撇了撇嘴,捏了一块糕点塞进嘴里,顺手抢了他的羊奶喝了几口,才啧道,“不就是考个童子试吗?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要颐养天年呢!”

“你懂什么?我虽然是个天才,但也要小心应对,免得阴沟里翻船,教人看笑话。”崔况拢着袖子看她言行举止,皱眉道,“就这副德行,族里是怎么同意把你放出来的?”

第三十四章 崔况的媳妇(求首定)

“你懂什么。”崔凝塞了满嘴的糕点,心里觉得痛快至极,这三年整天在四个教导侍女眼皮底下,好久都没有这么放松过了。

崔况把糕点碟子朝她面前推了推,一手支着腮帮子,“后天我便要去考试,你有什么临别赠言?”

崔凝咽下嘴里的东西,“考个状元回来。”

“…”崔况无语的看了她半晌。

崔凝被他看的脊背嗖嗖泛凉,“祝你今年童子试,明年考进士。”

初唐的时候科举有五十多个科目,但是后来慢慢被淘汰了许多,如今主要考明经和进士两科。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可见进士要难考的多。

此时科举还没有特别复杂的制度,也没有年龄限制,只要先通过童子试,取得考试资格就可以进入书院、贡院,再由书院和贡院推荐参加科举。邢州的学政就是崔家人,有资格推荐考生的学院和贡院,到处都有崔氏的影子,所以至于考试资格这种东西,不过是走走过场。

崔氏让自家儿郎去参加考试,主要是想知道他们在同龄人之中究竟排在怎样的位置。

“明年不考。”崔况认真道。

“咦?”崔凝疑惑道,“为何?”

“约莫是没人同你说那件事情吧。”崔况往前挪了挪,与她道,“去年长庚兄参加参加科举。一举夺得状元之位,今年则是长渊兄参加,明年定是要轮到表哥了。他们三个特地错开。定是为了连续三年夺状元头衔,我若明年去参加,岂不是正与表哥遇上?”

“你怕抢了他的状元,令他难堪?”崔凝问道。

崔况瞥了她一眼,“二姐如此有信心,为弟很高兴,但是…你当旁人都是吃干饭的?”

“咳!”崔凝想想。也是失笑,“表哥看起来是挺有才。”

“我只是输不起。”崔况老成的摸了摸自己嫩呼呼的下巴。“像我这种天才,若没有第一相配岂不可惜?凡事要得第一,不仅需要有实力,还得有策略。”

崔凝佩服的点点头。“你说的好有道理,那你有策略了吗?”

“目前的策略就是——避开实力强的对手。”崔况又懒懒的躺回去,打了个呵欠,“那些人比我多吃十二十年饭,我往跟前凑有些吃亏。”

崔凝道,“可是压倒比自己更年长的人不是更有成就感吗?”

崔况翻了个白眼,“我又没说二十年之后再考!”

“那你…”

“我五年之内挑一个合适的年头考上状元,然后回家娶个妻子,等生了长子之后我先在家教养几年。那时候我有二十五六岁,正合适出去做官闯一闯。”

崔凝眨了眨眼睛,又眨了眨眼睛。眼前还是一个白生生的包子脸,距离“生子”“教养孩子”这些事情似乎还差很远很远啊!

“你觉得如何?”崔况问道。

“那…那个…”崔凝被他一番话震的晕头转向,有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你自己都是个孩子,知道什么叫娶妻生子么!”

“你以为人人都跟你一样笨?”崔况吧嗒一下嘴,“我已经看好了一个人选。”

“我的娘!”崔凝此刻简直不敢直视自家弟弟。

门外偷听许久的崔道郁听到这一段。快要忍不住冲进去把这兔崽子拎出来狠狠揍一顿,小小年纪不学好。一天到晚想的都是些什么!

“是哪家娘子?若是日后我见着了,好帮你看看配不配你。”

崔道郁听见崔凝这样说,心里暗暗赞了一句,好闺女!

“是裴氏三房排行九的娘子,叫裴颖,还没满七岁那年见过她一回,长得又白又可爱,声音甜甜糯糯,想来若是不出意外,以后不会太丑。”

不满七岁!崔道郁握紧了拳头,算起来,正是老夫人去世那年,之后的几年里,家里一直都闭门谢客,族里也不曾接待过郑家人,应该是郑家前来拜祭老夫人的时候。

“天呐。”崔凝还是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崔道郁已经忍不住破门而入,“凝儿你先出去。”

“父亲偷听,不是君子所为。”崔况忙穿上鞋,预防万一。

“你!”崔道郁随手拿起案上的紫檀镇纸,“你六岁窥人家女孩,还好意思跟我谈什么君子!”

崔凝连忙跑出去,顺手把门带上,趴在门缝往里面瞧。

听着动静很大,其实没有几下是打到崔况身上的,这让崔凝放心不少。

凌氏和崔净正过来,远远便听见书房那边噼里啪啦的声音,忙加快脚步。到达书房门口是,便见崔凝撅着屁.股凑在那边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