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凝想想似乎也有道理,他们三个一把年纪都没有成亲。如今凌策年后便完婚,而魏潜也定了亲,可不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么!

“一同用饭吧。”魏潜道。

“阿凝去吩咐厨房做个席面,今儿我要与长渊痛饮三百杯。”符远挥手撵她去弄酒菜。

“诶,这就去。”崔凝应声往前头去。

符远看了她背影一眼,收回目光,埋怨魏潜,“你不地道,我这才离开多久啊,你就把人划拉到自己家里去了?我明明跟你打过招呼了!”

“我有答应你吗?”魏潜与符远从小一起长大,瞧他的神色便知道,他生气归生气,却并不是真的怪自己,“她救了我,我以身相许很正常。”

符远微微张嘴,吃惊道,“你不是我认识的魏长渊吧?”

魏潜微微挑眉。

在所有人的印象中,魏潜是个正经到十分无趣的人,符远认识他这么多年,他从来没有说过这种话。

“唉!好不容易发现个有趣的小娘子。”符远颇为惆怅的一叹,拿眼觑他,“你好歹安慰两句吧?”

魏潜淡道,“你要不觉得是故意刺激你,我便说几句吧。”

“罢了罢了。”符远对崔凝只能说是感兴趣,并没有男女之情,眼下倒也算不上伤心难过,只是有些遗憾罢了,“不过我有些好奇,崔家为何会同意这门亲事?”

如果符远知道崔家这么轻易松口,早就上门求娶了。

这个问题,魏潜也一直在想,“许是崔家看我父亲比较顺眼?”

“哈!”符远忽然大笑起来,抚掌道,“总算找到由头去堵我祖父的嘴了,我输给你不是因为我不好,而是他老人家不招人喜欢。”

崔凝返回,正听见他说这句话,于是笑问道,“符大哥做什么输给了五哥?”

“当然是成亲啊,我还比长渊年长,小阿凝记得帮我也寻个媳妇。”符远开玩笑道。

崔凝却是认真了,想了一下,“我有个朋友叫谢子玉,符大哥也见过的,你觉得她怎么样?”

符远一听,倒是在脑中过了一圈。

江左谢氏门第高贵,却已经快要淡出朝堂,眼看谢家推了谢飏出来,便知道他们不会甘于落没,如果谢家与符家成了姻亲,以后符危必然会对谢飏多几分照应,谢家多半不会拒绝这种联姻,而此事对符家也有说不尽的好处。

可符远现下连谢子玉长得什么模样都不记得了,他又没有恋童癖,并不是天生喜欢年纪小的小娘子,只是与崔凝相处了几回,觉着她性子好,为人有趣,出身合乎他的需求,这才动了心思而已。

他想着,便婉拒崔凝的好意,“我得找个年纪大些的,趁早成亲生儿子,叫魏某人干着急才行!不然我心里不平衡。”

符远也拿不准自己的心思,先时听说魏潜和崔凝订婚的消息,他懵了一下,之后只心里有些空落之外倒无别的情绪,现下又好像瞬间想开了似的,以前铁了心要娶个能互通心意的妻子,现在居然隐隐不再坚持了。

饭菜很快做好,三人在暖阁里尽情吃了一顿,因崔凝酒量浅到令人发指,魏潜便残忍的拒绝符远借酒消愁的请求。

饭罢,魏潜便一如往常的送崔凝回家。

符远则是宿在了乐天居中。

时近年底。

监察司经过几天忙碌之后开始了长达二十天之久的年休。

崔凝总算得以喘了口气,抽空赴了李逸逸的约。一大早收拾停当,崔凝带着青心青禄出门。

“这簪花宴是怎么回事?”崔凝看着名字完全不能想象内容。

青心便解释道,“簪花宴实则是相亲宴。”

“啊?怎么不早说!”崔凝惊道,“这要是给五哥知道怎么办?”

青禄捂嘴笑道,“娘子莫急,此宴并不是只有未订婚的娘子才能参与,许多夫人也都爱去凑热闹呢,到时候名花有主的人只要在衣襟或头上簪一支花儿即可。”

说起簪花宴,还有一段故事不能不说。

五十几年前,宁寿县主已满十八岁,家中却无父母为其做主婚事,嫂嫂一心要把她说给娘家侄儿,宁寿县主看不上那郎君,便私下央求兄长举办一场宴会,容她相看夫婿,其兄广邀青年才俊赴宴,宁寿县主则在隔壁园子办了个赏雪宴,邀请各家女眷参与,宴至正酣,宁寿县主便带着几个要好的闺中密友躲在阁楼上偷瞧那边的男子。

恰时有个身材魁梧的郎君从阁下踟蹰,寿宁县主一眼便相中了,但她从未见过此人,并不知对方身份,想令人上前询问又觉得有些唐突,犹豫之中眼看那男子就要离开,她情急之下,从头上摘了一支绢花往他身上丢,想找个由头搭讪,而那绢花竟是不偏不倚恰落到郎君头上。

那郎君有所察觉,取下花儿之后抬头说了一声:娘子花儿掉了。

宁寿县主闻声顺势打开窗子,楼上楼下这么一瞧,只一眼就把对方看进心里去了。

原来郎君却是怀远将军,心中早已爱慕宁寿县主,但他前头有个夫人,成亲不到一年就去了,县主再嫁过来便是填房,他心觉得自己这条件配不上县主,便也不敢往跟前凑,那日酒意上头,瞧见县主和几个小娘子偷偷溜进阁楼,便鬼使神差的跟了过去,在楼下徘徊几回正打算放弃,不料竟有一支绢花丢到他头上。

没隔几日,怀远将军便请媒人上门求亲,宁寿县主得知怀远将军是个鳏夫,并不嫌弃,还以“簪花为缘”的理由求兄长允了婚事。

二人成亲后恩爱非常,怀远将军终身不曾纳妾,也没有多瞧其他女子一眼,且对宁寿县主的疼爱有目共睹,简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着,满长安的未嫁女子无不羡慕。

宁寿县主自己得了良缘,便以后每年都举办宴会,想多促成几段好姻缘,并因着自己那段经历,将宴会命名为簪花宴。

崔凝听罢颇有感触,“这就是因缘啊。”

就比如在她走投无路的时候,魏潜恰好出现在她眼前。

“宁寿县主五十出头便去世了,怀远将军哀思甚重,次年便病逝了。”青心继续说道,“后来的簪花宴都是别人效仿,也都很受欢迎。这一回是户部尚书夫人办的,为了帮他家嫡女觅夫婿呢。”

崔凝摸了摸下巴,“哦,那咱们就是去看热闹呗?顺道给那些觅夫婿的娘子壮壮声势?”

青心道,“正是如此。”

说着话,马车已经停到了俞府门口。

第159章 俞府

第159章

俞府所在的位置极好,可谓寸土寸金,但是从外头看一点也看不出是个三品官员的宅邸,灰扑扑的大门看上去崭新,但是用的都是极为普通的料子。再往里走,绕过照壁之后方能窥见一点大官家的气派,然而也就是修的用心点罢了,不见什么值钱的物件,与外头也没多大反差。

崔凝被请到小间里休息,青禄见俞府的侍女出去,不由小声嘀咕,“这户部尚书府还不如咱们府上呢。”

崔玄碧孤家寡人的住着,不爱折腾宅院,他不用的院子有些边边角角几乎都要荒芜了,崔道郁一家搬进来之后,凌氏令人收拾了好一阵子。

崔凝身在朝堂,对官员自然都略有了解,且不说这俞大人是真穷还是装穷,抠倒是真的,管着偌大的户部,按说手上过的钱财比皇帝还多,拢钱也是一把好手,可是每一回朝廷拨个什么款项就跟要了他老命似的,数了又数,算了又算,锱铢必较,一个大子儿都不带多漏出一分。

这还不算,他为官期间还有个举措,每一回拨赈灾、修筑之类的钱款时不走真金白银,而是发一张交子,下边的人拿着钱票去地方钱庄兑换,随后,户部还会昭告天下,这一回究竟是拨了多少钱款,免得下面有人从中克扣。

俞大人这一举措虽也不是完全遏制贪污,但若是没有十足的聪明才智,还真不容易从里面捞钱。户部一向是油水差事,人人都是争破头往里面去,为得就是私底下的灰色收入,可是俞大人这般清廉。下边的人应该很难混,少不了要齐心协力把他拉下马,但这位大人愣是稳坐户部尚书这些年,没一个人对付他。

崔凝猜测,他肯定深谙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这位俞大人不仅擅长敛财,还擅长做账,在他手底下混。贪的钱在他允许范围之内。他再帮着抹平,任谁也查不出蛛丝马迹,大家拿的钱虽然比以往少了。但是安心。

坐着一小会,崔凝便猜得七八分内情。

俞府的侍女捧着托盘进来,躬身道,“崔二娘子。这是宴会准备的绢花,您挑一支戴上吧。”

青禄上前接过托盘。顺手塞给她一个小荷包,笑道,“有劳了。”

侍女大方接下,施礼道。“谢娘子赏赐。”

崔凝随口嗯了一声,目光看着托盘里的绢花,兴致勃勃的要挑一支。俞夫人显然不像她夫君那么抠。绢花用的是月笼纱、冷烟织和芙蓉锦堆就,花朵看着有虚有实。十分漂亮,只是颜色大都艳丽,冷烟织这种冷淡的色彩只充作花枝和叶子。

“不说堆花儿的手艺,单就这份心思就不简单。”青心赞道。

那俞府的侍女适时道,“绢花正是我们家八娘子做的呢。”

俞八娘是尚书府的嫡幼女,正是这回要选婿的人。

却说俞大人今年已经五十出头,而她的夫人是继室,今年还不到四十,俞八娘就是后头这位生的,今年才十六。崔凝想,老来得女,俞八娘肯定深得俞大人疼爱,不然以他这么抠的人岂能允许办这样大规模的宴会!

青心看了看绢花,眼见没有一支能够恰好配崔凝伸手的衣裙,便道,“娘子今日着得素淡,反倒不如挑一支最艳的。”

崔凝点头,“我也中意这支海棠红。”

青心闻言便取了那只花儿帮她斜簪到发间,仔细端详了一遍,满目惊艳,“屋里还有好几匹海棠红的料子,待回去奴婢便拿去针线放给娘子做两身时兴的衣裳。”

崔凝眉眼清丽,一张小脸盘,让人觉着压不住艳色,因此平日里的衣裳大都是浅嫩的颜色,好看是好看,就是显得她更稚嫩,如今发间一抹海棠红,倒是在青涩中透出一丝娇媚,本就极好的颜色,愈发引人。

“崔二娘子,各位赴宴的夫人娘子都聚在花园里,您可在此间歇歇脚,若是什么时候想过去,唤奴婢一声便是,奴婢就在门口候着。”俞府的侍女口齿伶俐的道。

崔凝笑着应下,听见外面有熟悉的脚步声,微一沉吟,“若是李家、谢家、胡家娘子过来,直接让她们进来便是。”

“是。”那侍女应声退出去。

不多时,李逸逸等三人便进屋来。

“唷,阿凝的花儿都簪头上了。”李逸逸笑道。

她手上拿着一支水红绢花,胡敏拿的是丁香色绢花,而谢子玉的鹅黄绢花已簪在了头上。

崔凝让三人坐着,瞧见谢子玉头上的花,诧异道,“子玉订亲了?”

谢子玉摇头,解释道,“若是不想说亲,也可以给自己簪花。”

高门大族的贵女自有一个圈子,她们平时也会参加这一类的宴会,却绝不会在宴上相看,就算有人看中了她们,或者他们看中了谁,并不会贸然接近,而是私底下议亲,如此方显得矜贵。

崔凝对此不置可否,矜贵倒是挺矜贵,却不如平常女子自在。

“你可要去厅内与大家打个招呼?”李逸逸问道。

“自是要去,不过我来的算早,咱们先坐一会吧。”崔凝对人不是很感兴趣,只是对宴会本身好奇罢了。

胡敏道,“确实不必急,今日来的这些人,有一半都等着瞧你呢,何必这么早跑出去给她们瞧。”

“看我?”崔凝还不知自己已经成了名人,略想了一下,道,“莫不是因为我占了五哥的缘故,有人嫉恨我?”

崔凝可没有忘记那个宛卿为了魏潜同她打了一架,还恶人先告状。

胡敏嗤嗤笑起来,“你呀,不是年休了吗,择日咱们去茶楼里听一段话本子你就知道了。”

魏潜生的俊,还是六科魁首的状元郎,自然很多人喜欢看他,不过因着关于他的谣言太深入人心,大家都只是纯围观而已,最多唏嘘几句可惜,这么个出色的人品却是中看不中用!真把他当做夫婿人选,还当个宝的,没有几个人。谢飏一出现,弥补了所有的遗憾,众人立刻把魏潜抛到脑勺后去了。

同样万众瞩目,谢飏和魏潜的处境截然不同,大家看魏潜,好奇有之,戏谑有之,怜悯有之,欣赏也有,总的而言大家是把他当做的有趣的事物在看,而谢飏是个完美的男子,就如那皎皎明月,令人觉得自己卑微如尘、不敢肖想,却又忍不住痴望。

就连宛卿喜欢魏潜,也从没有视若珍宝,只有崔凝这个异类,放着唾手可得的谢飏不要,反倒觉得魏潜高不可攀。

三人说了一会儿话,便相携去了厅中。

崔凝甫一出现,便有不少娘子围过来同她打招呼,崔凝有一瞬的惊讶,很快便持着平常心与这些不认识的人寒暄。

远远观望的夫人们也止不住暗暗打量崔凝,见她生的样貌姣好,进退有度,举手投足之间是出尘的飘逸洒然,又许是因做官的缘故,初显出了有别与一般小娘子的沉稳大气,更难得的是,这些气度并不影响她身为女子的娇俏,那一张小脸儿清荷含露般清丽,乌发之间一抹海棠红又点出一丝娇媚。如此复杂的感觉糅合在同一个人的身上,出乎意料的和谐,令人觉得奇特难忘。

如今看那脸还未完全长开,待到她盛放之时,真不知道会是怎样一番美丽。

众人暗暗叹魏潜好运,待崔凝过来给几位士族夫人见礼的时候,又不禁扼腕,心觉得崔家真是疯了,这么好的小娘子竟舍得许给魏潜。

当然,也有些人看不惯崔凝这般出风头的娘子出言挑事,“听闻崔二娘子在清河时与一众小郎君打架,好生威风,不知是真是假?”

崔凝转头朝声音来处看去,见得一个不认识的小娘子,与她年纪差不多大小,而站在她旁边的几个人中崔凝却是认识的两个的,一个是王映雪,一个是宛卿。

宛卿有几分察言观色的本事,先前见旁人提到崔凝和谢飏相配,王映雪忍不住皱眉,便起了攀交的心思。宛卿那点手段还不够王映雪看,王映雪自是嗤之以鼻,不过念在她还算知趣,也就勉强同她多说了几句话。

宛卿自以为得了青眼,便一直跟在王映雪身边,倒是同不少大族女子搭上了话。

“这位娘子是?”崔凝笑问道。

她只是平常的一问,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那小娘子以为她故意,冷哼道,“你连本县主都不认识?!”

宝应县主是许王幼女,因与太平公主交好又得陛下喜欢,长安倒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初来乍到,尚未认全人,若有得罪之处,还请县主大人大量。”崔凝很是诚恳的欠身施礼。

宝应县主没想到她这么能屈能伸,不由瞪大眼睛,“我故意提起你不堪往事,你不生气吗?”

崔凝这回是真笑了,这宝应县主哪壶不开提哪壶,但为人看起来倒没有多少心机,“我做都做了,如何能怨怪别人提起?那时候年纪小,不懂得如何处事,确实做了不少错事,家里罚的可狠呢。”

宝应县主见她如此爽快承认,立即生出几分好感,“你倒是磊落,我就喜欢这样的性子。”

王映雪在一旁瞧着崔凝,却是有一些惊讶的,这才多久没见,她从样貌到气质竟然都上了一个层次。

第160章 傲娇五哥

崔凝见王映雪看她,便主动过去说了几句话。

待回来,胡敏低声道,“你认识王家娘子?”

上回崔凝被左凛的人追着跑,不慎跑到王家,后来是王映雪接待的她。崔凝头一眼见到王映雪的时候还挺有好感,聊了一会儿发现俩人根本不是一路人,之后凌氏亲自带礼去王家致谢,而崔凝没有再与王映雪深交。

崔凝压低声音简略的同胡敏说了认识王映雪的经过。

“听说王家与谢家议亲。”胡敏说着转头看向谢子玉,“是不是真的?”

谢子玉疑道,“王谢两家本来就是姻亲,又不是第一次议亲,有什么好奇怪?”

“是你那堂哥和那位。”胡敏看了王映雪一眼。

谢子玉倒是知道谢家曾私底下与崔家有联姻的意思,却没有听说过要堂兄娶王家娘子。谢子玉毕竟是立志做女相的人,平时常关注时势朝政,想了一下便道,“我虽不曾听说过此事,但堂哥不可能娶王娘子为妇。”

王家亦是高贵有余,实力不足,王家有的,谢家全都有,谢家又凭什么要拿最优秀的郎君去联姻?

谢子玉认为,谢飏的婚事最终还是会在崔氏,崔家又不是只有崔凝一个小娘子,当初谢家首先考虑她,主要还是因为她有血脉中有一部分属于谢家,还有个做尚书的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