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凝目送他离开,拿着供词坐下细细观看。吴知府虽不擅长破案,但他为官这么多年,经常需要处理这些事情,耳濡目染也是半个行家了,短短时间整理出来的供词十分详尽,几乎每个可能涉案的人都进行了盘问,且问的问题都在点子上。

崔凝边看边想,食指不自觉的便在桌上轻轻敲着。

“崔…大人。”有个女声在不远处唤道。

崔凝看的太投入,竟然没有听见有人靠近。她闻声抬头,看见俞夫人、俞瑢和俞织馨,而与她说话的正是俞夫人。

第169章 疑凶

俞夫人前段时间见到崔凝还拿只她当个小辈看,这会儿却是不能如此随意了。

她是诰命夫人,品阶比崔凝要高的多,崔凝自是不能端架子,立即起身道,“见过俞夫人。”

“快请坐。”俞夫人忙道。

“夫人也请坐吧。”崔凝目光微垂,看见她露出宽袖的手指微微颤抖,显然仍处于惊惧之中。

崔凝刚刚把供词看完,正好想问一问当家夫人一些问题,见她坐定,便也跟着坐下来,而俞瑢和俞织馨只站在她身后。

不多时,侍女便端着茶点奉上。

崔凝抬手倒了杯热茶递给俞夫人。

“多谢。”俞夫人接了茶,握在手中,温热从掌心传递到全身,令她微微哆嗦了一下。

距离如此之近,崔凝能看清俞夫人的面上没有一丝皱纹。俞夫人生的一副端庄大方模样,又喜往庄重里打扮,使得她乍一看上去有四十左右,但实际上她是俞尚书后来娶的继妻,今年才三十四,嫁入俞家之后只生了个女儿,也就是俞瑢。

俞夫人握紧手中的茶杯,慢慢平静下来,“崔大人,不知可曾查到线索?”

凶手没有捉到,这府里的人都有嫌疑,就算是有什么线索,崔凝也不能随便说给她听,只好打个太极,“但凡是杀人总会留下痕迹,吴大人任京畿知府这这些年破案无数,定能抓获凶手,俞夫人不必担心。”

俞夫人眼眶微红,哽咽道,“可怜如娘这孩子。”

俞尚书有两个儿子四个女儿,两个儿子皆是原配所出,均已成家立业,剩下这四个女儿当中就属俞瑢最大,其次便是俞织如和俞织馨这对庶出的孪生姐妹,还有一个却也是俞夫人所生,是俞尚书四十多岁才得的。今年还不满十岁。

崔凝的父亲没有妾室,她无法体会到嫡母对庶出孩子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态,但见俞夫人情真意切,也不像作假。再看后面的俞瑢和俞织如反应则大大不同。俞瑢只是脸色微白,薄唇紧抿着,是兔死狐悲的模样,而俞织馨则完全沉浸在悲痛之中,眼睛肿的像核桃。脸色一片惨白,风一吹就要晕倒似的。

崔凝收回目光,问俞夫人,“府上可曾发生过什么大事是关于俞二娘子的?”

关于俞织如有没有得罪过什么人之类的问题,吴知府都已经问过了,俞府许多人提供的证词都是一样的,俞织如一个才及笄的小娘子就算是得罪人,也不可能是个不共戴天之仇,别人也犯不着把她祸害成这样,更何况。俞织如见人三分笑,还真没有怎么得罪过人。

崔凝想,如果不是什么采花大盗之流的凶恶之徒,那便只能是俞织如身边的人,长时间不断的冲突使得对方下死手。

若说利益冲突,嫡庶之间天生就有,但俞夫人要弄死个庶女怎么会如此大动干戈?好像唯恐旁人不知道似的。俞瑢身为嫡女,本就比庶出高一头,又有母亲罩着,俞织如还能撼动她的地位不成?

剩下就是俞织馨了。身为孪生姐妹。姐姐却比她长的好看那么多,这么多年的对比,是否会让她心里积怨?

好像也说的通,但崔凝还有疑惑。如果俞织馨是嫉妒姐姐的美貌,首先毁的应该是她的脸吧?可是俞织如被毁掉的是胸和下半身,这是代表女性的两个地方…

凶手到底是出于什么心理?痛恨女人?那也不对呀,俞府这么多女人呢!那就是俞织如有某些地方,引起了凶手的反感…

崔凝脑子不断的运转,无数想法也不过瞬息之间。

俞夫人道。“最近倒是没有发生什么事。”

“婚事呢?”崔凝突然灵光一闪,“簪花宴是为俞大娘子选婿,但二娘子和三娘子也及笄了吧?不是一并选了吗?”

“是这样的想法,家里养女儿向来娇惯,却不知她怎么生出了那样的心思。”俞夫人有些难以启齿,犹犹豫豫不愿说出口。

崔凝想到俞织如那天送她离开时的表现,顿时明白了,“她是看上我未婚夫婿了吧。”

就算魏潜如今还没有订婚,俞织如身份也配不上他,但身为户部尚书的女儿,若是给他做妾,又有些委屈了。

俞夫人叹息道,“人死如灯灭,还望崔大人不要介意。”

“无妨,看上他的不止俞二娘子。”崔凝自是不会怀疑魏潜,于是略过了这个问题,又问道,“除此之外,府上就没有想过给她定亲?”

俞夫人顿了顿,“我瞧着簪花宴上有几个不错的郎君,正托人打听着。”

崔凝正欲再问,抬眼瞧见几个府兵匆匆跑过来,“大人。”

不待他行礼,崔凝直接道,“说。”

“方才抓到一个婢女,那婢女正在洗一件溅了血的衣服,是俞三娘子的,大人命属下前来带俞三娘子过去问话。”那府兵道。

崔凝转眼看向俞织馨,见她睁大眼睛,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喃喃道,“怎么可能…”

“我也一起去吧。”崔凝让人把供词都带着,跟随他们一起前往。

进了厅内,崔凝便见屋子当中一个绿衣婢女跪伏在地上瑟瑟发抖,首座的俞尚书脸色铁青,吴知府在上坐,手里端着茶,垂着眼睛,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崔凝给两人行礼之后,便默不作声的挨着吴知府坐下。

“给我跪下!”俞尚书瞪着俞织馨道。

俞织馨早已六神无主,被一声大喝吓得噗通跪在地上,连喊冤都忘记了。

崔凝在一旁看明白了,既然已经在俞织馨的衣服上发现血迹,若她是凶手,那这就是余家的恩怨,吴知府只要坐在这里等着他们清算完,把凶手下大狱就行了,犯不上掺和。

看清这一点,崔凝也就不插嘴,静静看着事态如何发展。

俞尚书见自己这个庶女已经说不出话,便逼问那婢女,“你说,这血衣是怎么回事!”

人心都是偏长的,俞尚书的两个庶女,一个生的美貌,笑着甜又会说话,他自然喜欢,另外一个长得一般又不爱说话,一向也没有什么存在感,他倒不是说讨厌,只是相对之下,爱女惨死,这个不大入眼的女儿是疑犯,他心中的惊怒可想而知。

只不过,俞尚书还是存了理智,俞织馨毕竟也是他的亲生女儿,也是需要他这个父亲护着的,万一弄到最后她不是凶手,那么他今日若是说出太残忍的话,难免教女儿寒心。

第170章 血衣

此事俞织馨才回过神来,急声道,“父亲,不是女儿,不是女儿啊!”

俞尚书见这个一向温婉少言的女儿此刻花容失色,满面的惊惧,心中不忍,语气不由柔和几分,“若此事与你无关,吴知府自会找出真凶。”

他说罢,转头又逼问那侍女,“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那婢女哆哆嗦嗦的道,“今日三娘子屋里的莲香姐姐说三娘子小日子将衣物弄脏了,令奴婢过去取了衣物浆洗,且嘱咐说不能叫人看见,奴婢这才避着人过去取了衣服。”

俞尚书看她的服饰,果然是府里做下等活计的粗使婢女,便命人将莲香带过来。

只须臾,莲香便被两个婆子带了进来,跟着进来的还有俞夫人和俞瑢。

“郎君,莲香带来了。”一个婆子道。

那跪在地上的浆洗婢女闻言连滚带爬的扑到莲香脚下,“莲香姐姐,姐姐,你快告诉郎君,是你叫我拿衣服去洗的呀!”

莲香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但看这样子也知道是衣服出了问题,再想起二娘子惨死,当下便噗通一声跪在地上,“今早娘子身子不方便,不慎染脏了衣裤,奴婢还如往常一样让负责浆洗的小春拿了衣物去洗。”

俞织馨惨白面上忽然涨红,小声道,“女儿今早确实弄脏了衣服。”

事情既然已经捅出去,俞尚书根本不想亲自审问自己的女儿,现在也不过是撑个架势,于是当话问到此处,他便转眼看向吴知府。

一直袖手旁观的吴知府顺势放下手里的茶盏。抬头道,“俞大人,衣服上面的血迹并非染上去,而是溅上去。”

月事还能血溅三尺不成?

吴知府给手下小吏使了个眼色,证物立刻便被展开在众人面前。

崔凝一看,那是一件红色缠枝纹衣裙,衣服上果然是被溅了许多血。鲜红的缠枝绣花和暗红的血。深深浅浅,竟是有种凌乱的美。血滴大多都是在正面,背面只有零星几点。

“莲香你看清楚。这可是三娘子的衣服?”俞尚书死死盯着莲香,直到现在他都觉得是江湖上那些臭名昭著的采花大盗所为,因此才没有阻止家人报案。

他始终不能相信自己家里出了这等残忍人,可是万一事情属实。他的官途也就到了尽头。那帮子御史没事还要挑三分理,出了此等骇人听闻之事。绝不仅仅是生女不教养的罪名,怕是他整个人都会遭到舆论质疑。

莲香哪里承受得住这种威严,一时竟是连声音都发不出来。

“说!”俞尚书气的胸膛急遽起伏,一声怒吼吓的不少人直哆嗦。

“是!是娘子的衣服。可是早上明明不是这样的!只有裙子上沾染了一丁点的血。”莲香脑子里一团乱,但心里明白自己和三娘子是一体的,此时必须要作证。不能害怕退缩。

然而莲香的证词并没有让俞尚书的脸色有任何好转。如果莲香说的是假话,那俞织馨绝对就是凶手。如果她说的是真话,那凶手肯定是俞府的人无疑,否则一个外来的凶徒,杀人也就杀了,还顾得上设计陷害谁不成?

审问到了一个僵局,吴知府清了清嗓子,认真的问崔凝,“崔大人怎么看?”

崔凝知道吴知府这是想要她出头,她可以三言两语推过去,但就算担上点事,她也要真相,“莲香是吧,你上去仔细看看,这件确实是俞三娘的衣服吗?”

她清脆而又平静的声音与此时的气氛格格不入,却让莲香没有那么害怕,闻言便起身过去仔细查看衣服。

“不,不,不对的。”莲香指着裙子后面,“奴婢记得很清楚,这里有印出来的淡淡血迹,这件却没有。”

“凶手还在府中。”崔凝可以确定这一点,“假设莲香说的是真话,这件衣服并不是原来那件,凶手能够事先准备好同样一件衣服,甚至是穿着这件衣服行凶,这说明,此人不仅在俞府,还有一定的权利,并且一定很了解俞三娘的习惯,知晓她今早一定会穿这件衣服。”

俞尚书问道,“是谁安排三娘子穿这件衣裳?”

崔凝很清楚,这些贵女身边的侍女都各司其职,就像她自己平时并不会想着自己每天要穿些什么,但这并不代表别人就是这样,不排除有人每天吃饱了没有多大事情,整日想着怎么打扮。

“是…是莲蕊。”莲香道。

这又扯出一个人来。

崔凝皱眉不再说话,虽然有人嫌疑人总比没有嫌疑人强,但是她总觉得这一切好像有人安排了一般,若是顺着这根线查下去,很有可能查到的结果,是凶手想要官府查出的结果。

这种预感很强烈,所以崔凝打算静观其变,要好生想想其中的关节。

俞尚书又令人将莲蕊唤过来细细盘问了一番,末了竟又扯出了俞二娘子。

原来,俞织如前一天和俞织馨商量好要穿同一件衣裳,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虽然每一次两个人站在一起俞织馨都会被比下去,但她从来没有拒绝过。后来俞织如就直接不问俞织馨的意思了,只令身边的侍女告诉莲蕊次日要穿些什么,让莲蕊照着样子给俞织馨穿就是了。

莲蕊比莲香大胆的多,这会儿怕是怕,说话却一点都不磕巴,“昨日奴婢还在娘子跟前提了两句,娘子穿红没有穿蓝抬脸色,若是想穿一样的衣裳,下回就求了夫人,做同个样式,不一样的颜色…”

说来说去,又绕到了俞织馨身上。

“三娘子方才为何不说?”吴知府问道。

“我…”俞织馨面上没有一丝血色,两眼空洞,只知道流眼泪。

大家看她这个样子,也知晓估计是被吓坏了。

传闻双胞胎之间的感应比普通的兄弟姐妹更强烈,俞织如死了,俞织馨是不是也能感受到她濒死时的绝望?

“大人,仵作重新验尸的结果出来了。”府兵在门外禀报。

“好,写好送进来,令他在外面待命。”吴知府道。

第171章 镇场子

仵作重新验尸结果,俞织如被人下过毒,具体是哪种毒药尚未可知,她死前并未遭到男人凌.辱过,但是凶手最先对她的下.体动手,凶器是绣花针。

用绣花针刺人,虽不致死,但剧痛难以想象。

所有人闻之色变。

凶器是绣花针,是不是可以怀疑凶手是个女人?毕竟一般情况下能有几个男人会想到拿绣花针去刺女人?

其实崔凝一开始也怀疑是江湖上的恶徒所为,但是种种证据表明,凶手肯定出自俞府。

有什么深仇大恨至于这样报复?

崔凝有过师门被灭的惨烈经历,心里也经常想,有朝一日定要将凶手碎尸万段,然而真到那个时候,她最多插上几剑泄愤罢了,也未必会想到将人尸体残害成这副模样。她一时有些拿不准,究竟是自己感情太凉薄了,还是这一次作案的凶手生性凶残。

目前看来,最有嫌疑的人是俞织馨,因为她有足够的作案条件,目前所有的线索都指向她,且俞织如对她没有戒心,最便于动手。

因为姐妹之间的对比,俞织馨就心生仇恨,以至于对俞织如下如此狠手?

崔凝觉得不至于,不过没有确实的证据,她不会凭着感觉就将其排除在外。反正吴知府叫她过来就是想有个人出头担事儿,未必就想真的让她插手。她是监察司的人,又出身清河崔氏,正适合担着这件案子。崔凝心里有数,这会儿打算作壁上观,但是也不准备白白给人做幌子。该伸手时必须要伸手。

“案情至此,我想得要带贵府三娘子回衙门问话了。”吴知府说罢又扭头看崔凝,“崔大人以为呢?”

崔凝很纠结,这要怎样回答?一个小娘子因残害亲姐的罪名被拘到官府,不管最后罪名成立不成立,她这辈子都算是毁了,崔凝若是今日点个头。明个俞府就能把帐算到她头上。虽则她身后有两大靠山,但也架不住这么作啊!

“这个…”崔凝决定实话实说,“如此对俞三娘子的声誉不大好吧?毕竟现在出现的证据也颇有疑点。不过。此案太过骇人听闻,断不能掉以轻心,不如下官在此陪同查案,直到查出真凶为止?”

吴知府明白崔凝言外之意。顿了一下,点头亲切道。“还是崔大人想的周全。”

崔凝起身施礼,“大人谬赞。大人还是唤下官崔监察使吧。”

一般上峰称呼属下,为表亲切都会唤对方的字,崔凝年纪小又不爱附庸风雅。便一直没有取字,她现在觉着自己必须得取个字。

“那就这么定下了,本官先会府衙一趟。”吴知府说着起身。

他负责京畿要地。每日要处理的事情当然不会只有这些案件,他也很重视俞府的命案。但一想到案头还有堆积如山的要务,他哪里能坐得住,更何况目前看来,凶手出自俞府,既然不会危害京畿治安,也不值当他花整日的时间耗在这里,反正也不是他亲自查案。

而俞尚书能得圣上重用这么多年,自然是个精明的,即便不懂破案也大致能猜出祸根在自家,既然如此,他也不希望事情闹的太大,吴知府若是戳在这儿一天,满长安都会知道他家出了命案。

两人心照不宣,俞尚书亲自将吴知府送到了大门口。

负责查案的是个捕头,名叫赵贲。捕头只是吏,吴知府走后,他便要听崔凝的调遣,“如何处置俞三娘子,还请崔大人示下。”

崔凝转头问,“俞夫人,您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