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太太来了。”贾母脸上维持着淡淡的笑意,“鸳鸯,让人上茶。”

“老太君一切可还安好?”薛王氏让薛宝钗给贾母问了安,才搂着自己女儿坐下,“薛家宅子修缮的事情还得多谢老太君帮忙才是。”

“我也没出什么力,都是赦儿媳妇给找的匠人,都是京城里最好的。”贾母不是没有看到方才薛王氏走进来看到徐慧时脸上微微僵硬的表情,只是薛蟠这事是真的不能沾身,薛王氏心有不悦也是可以想象的。“这便是你家姑娘了,上来叫我看看。”

薛宝钗理了理鬓发,走上前又给贾母道了一声安:“宝钗给老太君问安,祝老太君福如东海旭日升,寿比南山常青松。”看了一眼自己的婢女莺儿,示意她上前后又道,“这是我在路上给老太君跟大太太绣的香囊,不是什么贵重的,却是宝钗的一点心意,老太君跟大太太看看可还喜欢?”

给贾母的香囊里放着清心宁神的香料,图案也是长寿蝠纹,看着十分精致,针脚细腻,贾母接过来抚摸了一下,笑着道:“你的手真巧,这香囊我很喜欢。薛太太真是有福气,有个这样心灵手巧的姑娘。”

“老太君是谬赞了。”薛王氏浅笑着道,脸上的表情却是十分自豪,“今儿怎么不见琬姐儿在?”

“说来也是不巧,薛太太来之前她就跟沈家的姑娘约好说今日要出门,所以没能来跟薛太太见一见。”徐慧吃了一口茶后说道。

薛王氏扯了扯嘴角,道:“那倒是可惜。”便再也没有这个意愿跟徐慧搭话。

薛宝钗也知道自己哥哥做下的事情,她妈妈想要荣国府的人出面保下杀人的哥哥,可人家府里正有要参加科举的人,怎么会这么贸贸然地就去把她哥哥从牢狱里捞出来,也不怕连累了自己家。她微微叹了一口气,自己是女儿身,也不能出面说教自己哥哥,妈妈又是只知道宠溺的,哥哥那样子不惹出祸事来才怪。

几人又聊了几句,薛王氏便借口府里没个主人在不方便,也拒绝了贾母的留饭,带着薛宝钗便回到了薛家去。

“那薛家姑娘我看着倒是稳重。”贾母在薛王氏跟薛宝钗走后如此说道。

“媳妇也这样觉得,瞧着她给老太太跟媳妇绣的香囊绣工精致,倒是个好姑娘。”徐慧跟着道。

“只是有个那样的哥哥…”贾母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

上了马车后,薛王氏搂着薛宝钗说道:“明儿就带你去见见你表弟。可怜你姨妈去的早,现在你姨父家里没个话事人,也不知道宝玉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妈不要担心了,明儿我们去看看就知道了。”薛宝钗见自己娘亲眼眶微微泛红,便安慰道,“听说表弟是衔玉而生的最有福气,又有个姐姐在宫中当贵人,姨妈在天之灵也该安息了。”

薛王氏轻轻叹了口气,将自己女儿搂在怀里便不再说话。

<

贾宝玉今儿是早早就换好了衣裳,眼巴巴地正等着薛家姨妈还有薛家的表姐上门来。因为府里没有话事的女主人,所以出面接待都是大管家做的事。等到外头传来喧哗声,便见一个藕荷色人影走了进来,身边还跟着一个穿着月白色衣裙的姑娘,他定睛一看,便是薛家姨妈跟那位叫宝钗的表姐了。只见她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看得宝玉是眼前一亮。

贾探春见贾宝玉恨不得立刻上去拉住薛宝钗的手,连忙低声道:“老爷还在府里呢,别急着就去拉着薛姑娘,叫老爷知道了仔细又要训你了。”

贾宝玉脸上欢喜的神色瞬间黯淡,道:“我不过是想跟薛表姐好好说说话罢了。”

薛王氏见到贾宝玉后也是用有些激动,毕竟这是自己姐姐留下来的唯二一点血脉了,元春在宫中只怕不得见,宝玉她却是要好好护着了。便对薛宝钗道:“去给你宝玉表弟说说话吧。”

薛宝钗走上前跟贾宝玉还有贾探春打了个招呼,便坐在了贾探春身边,环顾了一下,又道:“不是说府里还有一个哥儿吗,怎么没见到?”

“环儿病了,所以没能出来见姐姐。”贾宝玉率先回道,“听说姐姐乳名叫宝钗,不如我以后就叫姐姐宝姐姐吧。宝姐姐唤我宝玉就好。”

贾探春微微皱起了眉,似乎觉得贾宝玉这样冒进的行为不妥。可是又想起赵姨娘跟她说了,宝玉的事情她不要多管,她只能把到嘴边的话给咽了下去。只是起身向薛王氏问了声好,又让人给薛王氏上了茶,才坐下来看着贾宝玉缠着薛宝钗说话。

“宝姐姐生得真好。”贾宝玉笑嘻嘻地道,“可有玉没有?”

又来了。贾探春微微垂下眼眸,看着手帕上的花样出神。

“玉我倒没有,毕竟通灵宝玉实在难得。”薛宝钗见贾宝玉神色开始有些不好,又道,“不过我身上倒是有一个金锁,是从前生病的时候两个方外神仙给的,说是可以保佑我平平安安。只是我觉着今日戴着来不合适,所以放在家里了。”

“神仙?”贾宝玉转移了注意力,“那是什么样的神仙呢?”

“这我倒不知道了,那时候我还病着呢。”薛宝钗微微一笑,“听妈妈说是一个跛足道人跟一个癞头和尚,虽然疯疯癫癫的,但是给的丸药还有金锁却能保得我健健康康。听说表弟这块玉也是上天恩赐的,想必也是块好玉。”

“宝姐姐要是喜欢,我送给宝姐姐如何?”说着就要摘下脖子上的宝玉。

薛王氏连忙阻止:“你宝姐姐素来不爱戴玉石一类的东西,这玉还是宝玉你戴着吧。”

贾宝玉见类的物什,便遗憾地“哦”了一声,将脖子上的银链收回了衣物里。他还在孝期,不能戴嵌薛宝钗头上也只是簪着三两支珍珠素银簪子,以为薛宝钗大约是真的不喜欢佩戴珠宝首饰一宝石的金项圈,所以通灵宝石都要银链固定好戴在脖子上。

因着贾政在外边跟薛蟠说着话,所以跟薛王氏交际的事情就落在了大管家还有贾探春身上。探春也算聪慧,小小年纪对府里上下事宜都有了一定理解,跟薛王氏说起话来也不费劲,只见她道:“老爷给薛姨妈、薛大爷还有宝姐姐都准备了东西,虽然不是什么值钱的,但也是老爷一番心意。”

“我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金陵的土仪,都拿下去分了吧。”薛王氏叹了口气,觉得府里没有女主人担着果然是不行的,又慈爱地问贾宝玉,“宝玉今年也有七岁了,可读书没?”

“我最烦就是读那些四书五经的,那都是沽名钓誉国贼禄鬼之人才会去读的,可偏生老爷非要我去读。”贾宝玉抱怨道,“听说琏二哥今岁过了殿试当了礼部主事入朝为官,我却不喜欢这样。我只希望姐姐妹妹永远开开心心在一块儿,一起玩耍多好呀。”

薛宝钗觑了贾宝玉一眼,微微抿了抿唇。打小她听到的都是男儿就该光耀门楣,怎么到了二表弟嘴里倒觉得热衷功名的人是沽名钓誉之辈?他如今吃的穿的喝的,过着的富贵荣华生活,可都是他嘴里那些沽名钓誉之人给争取回来的。这个表弟,跟妈妈嘴里说的也不完全一样呀。

薛王氏只当贾宝玉还是年少心性,便笑着道:“宝玉这是在说傻话了。我从金陵给你带来了一艘西洋船,叫人拿来给你赏玩吧。”

那艘船不过巴掌大的木质材料,底座却是银质的,装在一个玻璃瓶中,显得十分精致。贾宝玉连忙接过来,爱不释手地观赏了好久才道:“这船真好看!”

“喜欢就好。”薛王氏笑着道。

薛宝钗见贾宝玉全盘心思都放在这艘西洋船上,遂松了一口气,转过来跟贾探春说着悄悄话。在荣国府时她听说了琏二爷的事情,在这儿却见自己二表弟对读书一事不甚上心,虽然二表弟天资聪慧,可要是后天没有继续勤勉奋进,这天分只怕最后也是要被消磨殆尽的吧。他如今的锦衣玉食也都是先祖们积累下来的,怎么自己表弟却不以为然呢?

第六十七回沈氏有孕林家归

薛家在京城安定后也有两个月,徐慧正跟沈氏商讨着中秋礼节的事情,说到了如今越发得到重用的王子腾,忽然觉得王氏这个人原来暴毙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一年了。前不久两个孩子周岁宴的时候,王家还封了一份厚礼过来,也不知道是为了补偿还是旁的,只是徐慧知道,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如从前稳妥了。

姐儿跟哥儿的名字都是贾琏自己取的,姐儿大名贾芊,哥儿大名贾芃,并由贾琏亲自将命牌放入了贾家家庙。

“母亲在想什么呢?”沈氏见徐慧的眼神像是落在遥远的不知名处,便轻声问道。

“想着林家好像九月就要上京了,也不知道原先的宅子修缮好没有。”徐慧淡淡地笑道,“妹妹写信来说,这回上京述职很有可能就不再回南了,所以也想着到时候要怎么给她介绍如今京里的局势,毕竟他们在扬州也有好多年了,怕有些消息也滞后。”

“林大人的事情我在家里时也曾听爹爹提起过,他是林大人是个可用的人才,所以年轻之时就被提拔,如今更是为二品大官,前途不可限量。”沈氏道,“这回回京,只怕也是要入内阁的。”

皇上跟吴丞相一派的矛盾隐隐有了不可修好的苗头,如今皇上先是撤了吴丞相一派的周贵人之父周玉清,然后安排沈柏顶替了周玉清的位置,分明就是要架空吴丞相在内阁中的势力。要是此时林海参合进去,会不会引起吴丞相一派的反对呢?徐慧微微垂下眼眸,思量着京中那些人家跟吴家是有牵连的,到时候必须仔细给贾敏道一声才是。

沈氏见她又想得出神,便叫人拿来玫瑰香露,倒了一杯递到徐慧手中,道:“母亲先别多想了,喝口玫瑰露润润喉吧。”

徐慧接过来抿了一口,又道:“你也喝吧。”

沈氏却是摇摇头:“最近不大爱喝甜的,倒是想吃酸梅汤了。”

“叫人去给你做一碗就是了。”徐慧笑着道,“这天气也热,只是你也别喝太冰的。”

“是。”沈氏吩咐人去制一碗酸梅汤来,左手却是默默抚上了自己的肚子。她的月事好像有一段时间没来了,等一下回去得请个大夫来看看才是。

当晚,就传出沈氏有孕一个多月的消息,贾赦、贾琏跟徐慧都是笑得合不拢嘴,又担心沈氏既要安胎又要照顾一双儿女,故而商议后决定先把两个孩子接到徐慧身边来。

<

一岁的奶娃娃正是最可爱的时候,贾芊跟贾芃穿着徐慧亲手做的衣衫褂子,两张小脸看上去并没有区别,唯独贾芊眼角却是长了一颗泪痣,位置跟徐慧眼角的几乎无异,也叫徐慧更加喜欢这个宝贝了。

坐在一旁拿着布老虎的贾芃见到自己祖母亲亲自己姐姐,也跟着手脚并用地爬了过来,伸出手非要徐慧抱着她不可。徐慧将他也搂在怀里,笑着道:“小东西,这么小就知道吃醋了?”说罢又低头亲了亲他肉呼呼的脸蛋。

“哥儿还有姐儿跟太太就是亲近。”翠儿笑着道,“按着太太的吩咐,琏二奶奶那儿已经添了好几位嬷嬷了。另外,徐家跟沈家都递了帖子来,说明儿来跟太太说说话。”

徐慧想起了之前回家时候问过的关于徐昭的前程,听说皇上不许在册秀女私自托关系消了选秀的资格,所以徐昭明年是必须入宫选秀的。她叫人去厨房拿来给孩子做的断奶食,又道:“知道了,两位太太爱吃什么你都知道的,吩咐厨房的人明儿给做好就是了。”

“是。”

第二天一早,贾芊跟贾芃也是按时醒了,徐慧正哄着他们吃东西的时候,卢氏跟沈唐氏也结伴走了进来。

“你们倒是凑巧,一块儿来了。”徐慧搁下手中的青瓷碗,笑着道。

“在门口就遇上了。”卢氏笑道,“听说琏儿媳妇又有孕了,这不,就来看看她。刚好到了府门口就见到沈太太,所以便一起进来了。哎呦,才一个月没见哥儿跟姐儿,恍惚又长大了些,如今可是会说话了?”

“含含糊糊喊过一句‘娘’,后来就再也不肯开口了。”徐慧道,“亲家母可要抱抱,两个孩子都重了不少呢。”

沈唐氏熟练地抱起贾芊,笑着掂量了一下,道:“比宁儿小时候还要重一些。”沈宁是沈氏的大名,沈唐氏说的便是如今有孕在身的沈氏了。

贾芊还在眼巴巴地等着投喂玉米羹,见沈唐氏抱着她不放手,汤羹又在乳母手里,咿咿呀呀了好一阵子终于爆发了,哇哇大哭起来。沈唐氏挥手叫乳母把青瓷碗拿来,用特制的小勺子勺了一勺羹,仔细地给贾芊喂食。徐慧则抱着贾芃,熟练地用另一个小勺喂着。直到两个孩子都吃饱后,徐慧才叫乳母将他们抱下去哄了睡觉。

“说来,昭儿的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徐慧净了手,拿过帕子擦干后才道。

“还能怎么样,皇上都发话说不许随意消了秀女身份了。”卢氏也接受了这个现实,“我跟老爷分析过,昭儿入宫的机会不大,只怕也是要指婚的。京中适龄的男子多,立了军功的也不少,左不过仔细打听下就是了。”

“咱们家在京中也算扎根已久,皇上看在父亲跟先祖多年忠君的份上,肯定会给昭儿指门好亲事的。”徐慧道,“倒是旸哥儿,听说非要违拗哥哥的意思跑去军营了?”

“可不是吗?”说起自己这个儿子卢氏也有些头疼,“他从小就喜欢舞刀弄剑,眼下更是说将来要从军,老爷都要被他气坏了。最后还是老太爷出面说了,只要是靠自己能力出仕的,不管是文科举还是武科举都无所谓。”

“我们家老爷倒是认识几个人,回头给你介绍一下。”沈唐氏吃了一口茶后道,“虽然在朝堂上不算大官儿,可都是随过太上皇出征的,叫你们家旸哥儿跟他们学习学习也好。”

“那就多谢你了。”卢氏有些欣喜,笑着点点头。

<

九月中旬,林海带着贾敏、林楠跟林黛玉一并进京来。不过大半年没见,林黛玉倒是长高了不少,脸上的笑意比之前在府里的时候要更明媚些,向来是有家人在身边所以更加开心。林楠穿着一身宝蓝色律紫团花茧绸袍子,挺拔俊朗的样子宛如年轻了二十岁的林海,他去年秋闱考上了举人,只是今年春闱因为风寒所以没有参加罢了。

“回来就好。”贾母见贾敏毫不奇怪贾政一房不在,便知道徐慧已经传信告知她分府的事情,心中微微叹了一口气,“姑爷跟哥儿呢?”

“在前头跟大哥说着话呢。”贾敏轻笑着道。她今日穿着一袭杨妃色绣花裙衫,发髻间簪着三两支累丝嵌珠金牡丹簪,举手投足间俨然成熟了不少,已经不再是十几年前的那个敏姑娘了。

“我原是想叫你二哥回来的,只是他又说有事忙着,几个孩子身上又戴孝,所以不能来见你了。”贾母看了一眼坐在一边的徐慧,见她丝毫没有因为自己说的话而动摇,只能从贾敏这儿着手了,“不如你叫人传信给他,就说咱们母子几人见一见?”

“二哥既然有事忙着,就不要去打扰他了。”贾敏啖了一口茶,“等过段时间他忙完了,我就叫老爷带着林楠去见见他就是了。”话语间,却是拒绝了贾母的意思。

“也罢,你们自己看着办吧。”贾母脸色微变,许久后才叹道,“姑爷可有跟你说这回上京究竟是怎么回事?”虽然之前林海上京述职也曾带过贾敏回来,但却并不像这一次那样连两个孩子都带进京。如今林家的架势倒有点像沈家进京是的模样,难不成自己女婿从此就要入京为官了?

“是想借着这次机会叫楠哥儿认识一下老爷在京中交好的人家罢了。”皇上一天没有下旨,留京都不是铁板上钉钉的事儿,贾敏虽然漏了口风给徐慧,但也要求自己大嫂先给保密的。至于老太太,贾敏思量再三,还是找借口糊弄了过去。“老爷才递了折子,如今还没能见到皇上,所以我也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

贾母不疑有他,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楠哥儿若非年初染了风寒,这回只怕也跟琏儿一样考上科举了。你跟姑爷是怎么个打算,不如叫他留在京城多多跟城里的大儒文臣交流,到时候对楠哥儿的考试也有帮助。”

“这事儿老爷也跟我说过,京城里文臣之家众多,总归对楠儿的学习有帮助。左右宅子已经叫人修缮好,等老爷面圣之后便会做打算了。”贾敏又笑着对徐慧道,“说来还没恭喜大嫂,琏儿如今为礼部主事,琏儿媳妇又有喜了,大嫂果然是好福气。”

“等着哪一天楠哥儿跟琏儿一样,你就不会羡慕我了。”徐慧笑着回道。

说起林楠,贾母忽而想起他只比贾琏少不了几岁,如今贾琏娶妻生子,楠哥儿也是时候相看人家了。刚要提起这事,不知怎么的贾母却又想到贾敏对贾政一房的冷淡,连带着对她也不像从前那样亲厚,话到嘴边却是突然说不出来了。

第六十八回可卿病元春拦人

送走贾敏之后,贾母才道:“楠哥儿如今也不小了,也不知道敏儿有什么打算。”

这屋子里坐着的就只有徐慧一人,她自然不会以为贾母是跟个虚空之人说话。她眼珠子转了一圈,像是想到了什么,慢条斯理地吃了一口茶后,徐慧才道:“楠哥儿的婚事自有林姑爷跟妹妹做主,林姑爷在京城认识的人家不少,等妹妹融入京城女眷的圈子之后打听起来就方便多了。林姑爷跟妹妹都在,而咱们家到底只是外家,在楠哥儿的亲事上能发表什么意见呢?”

贾母咬了咬牙,最终还是败退在徐慧清澈的眼眸下。史家有个姑娘今年正当妙龄,本想着自己大儿媳妇跟敏儿交好,叫她出面给说一说也好。可瞧着眼前这形势,要是她真的说出口来,只怕自己唯一的女儿都要跟自己离心了。贾母挥挥手示意徐慧出去,自己独坐在大厅内,久久之后才叹了一口气。

“太太,敏姑奶奶留话了,说过几天再请你过府一聚。”翠儿在徐慧回来后便说道。

“知道了。”徐慧歪坐在榻上,“还有别的事吗?”

“方才东府来话,说蓉大奶奶身子不适,请了好些大夫都不见痊愈,想起咱们府出面请个资历深厚的太医给看看。”翠儿端来热水,绞了帕子给徐慧擦脸,“只是方才太太跟老太太还有敏姑奶奶说着话,所以东府的人也没进去打扰。”

秦可卿病了?徐慧算了算时间,这秦氏嫁入东府也有好两年多了,听说一直是个乖巧能帮得上忙的,有她帮衬着打理东府事务,尤氏身上的担子也轻了不少。这回一病倒,怪不得东府的人着急。她拿着帕子擦去脸上的胭脂,道:“告诉老太太吧。”

“是。”翠儿又道,“听说蓉大奶奶这段时间病着,蓉哥儿却是不闻不问,倒是跟府里几个采买回来的戏子打得火热,把珍大爷气得够呛。”

贾蓉是随了贾珍的风流性子,父子俩一脉相承,贾珍有什么可气的,当初他原配有孕的时候他不照样抱着外头的戏子风流快活。徐慧哼了一声,道:“我也累了,先去睡一会儿,等一下用饭时再叫醒我吧。”如今老太太是不爱再在荣庆堂摆饭了,她也乐得在自己这儿吃饭,也不必站着立规矩伺候。

“是。”

<

林海的前程最终定了下来,并不是像别人猜测的那样入内阁,而是领督察院右督御史兼少傅,每两日入宫给大皇子讲课。大皇子徒枢是皇上如今膝下唯一长成的皇子,能作为少傅为大皇子讲课是多少人盼都盼不来的福气。吴丞相虽然高兴林海没有入内阁跟他作对,但也忌惮他如今的权势。

接到消息的贾元春却是顿住了勺药汁的手,将药碗放到一边,问抱琴道:“那位林大人,可是姑父?”

“正是。”抱琴脆生生地回道,“听说林大人已经举家迁回京城,前不久才去荣国府见过老太太。”

“原来如此。”贾元春轻声地说道。自打大军回朝后,皇帝对她一下子就冷淡了,虽然不是说无宠,但比之前后宫一枝独秀时的风光要差远了,这样的落差叫她一下子无法接受。后来她勤勤恳恳伺候皇后,总算在皇上面前留了个好印象,只是不巧又染了风寒,叫英答应跟纪常在趁机夺了属于她的恩宠,现在想着都觉得窝火。

“听说薛家的太太也带着一双儿女入京了。”抱琴觑了一眼贾元春的脸色,低声说道。

“姨妈?”贾元春淡淡地说了一句,“虽然薛家是紫薇舍人之后,可如今也只是皇商之家,身上也没有爵位,否则对我来说也是一大助力。”如今舅舅王子腾远在外地,二老爷又是个不领实职的,宝玉、兰儿还小,她真的没有什么势力可以依靠了。要是此时林家能助她一臂之力那该多好,虽然只是姑妈家,也总好过现在这样吧。

“主子在想什么呢,这药不趁热喝的话药效就没用了。”抱琴打断了贾元春的思绪。

“拿来吧。”贾元春接过药碗,“得空去打听一下,看看姑妈在入宫请安时得不得空来见见我。”

“是。”抱琴不疑有它,只当贾元春是想念多年未见的姑妈,便应了下去准备去打听了。

贾元春把手搭在腿上盖着的被子上,这双手皇上最喜欢了,因为他觉得她弹琴的时候特别美。就为了皇帝这句“喜欢”,她可是花了大把银钱去太医院打点,叫人专门配了护手的膏药来。明儿又是大选之年,也不知道有多少漂亮的女子会被选进宫来。贾元春闭着眼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她才二十岁,可却觉得这日子过得好累好累。

<

在凤仪宫请过安后,徐慧跟贾敏并肩一起走着,却不想半道上却遇见了未曾料到的人物。贾母今日身子微恙不能入宫,徐慧跟贾元春向来不亲厚,所以也没有想着要去凤藻宫见一见她,没想到贾元春倒是自己跑出来了。徐慧环视了一下四周的情景,这条路比较偏僻,却是最阴凉的,所以她才会跟贾敏选择了走这条道,看来贾元春也是事先找人盯着了。

见到徐慧是贾元春始料未及的,但她很快就调整好了表情,笑着道:“大太太好,姑妈好。”

“难得见到贵人了。”徐慧笑着回道。从前徐慧随着贾母进宫时,贾元春对她都是避而不见的,久而久之她自己也识趣,再不跟着贾母踏入凤藻宫半步,每回都是自己先出宫回府去的。她知道贾元春不喜两房分家,但徐慧从来不曾想过要修补两房人的关系,贾元春其实心里也明白,所以大家都维持这看似平稳的状态。

“想着姑妈从扬州回来,所以特意来见见。”贾元春穿着绣茜草红紫玉兰玉兰色纱缎宫装,外头罩着一件一字襟的杨桃色蝶纹马甲,回心髻上簪着一对点翠祥云镶金串珠凤尾簪,脸上略施粉黛,比从前在贾府时的模样要更艳丽了。她轻声说道,“听说表妹也入了京,我让人准备了好些礼物放在凤藻宫里,姑妈给带回去吧。”

“多谢贵人赏赐。”贾敏倒没有表现得十分亲近,“只是妾身并未禀明皇后要去贵人处,所以此番进宫只是为了给皇后娘娘请安,怕是不便倒凤藻宫去了。”要真心给黛玉送东西的话叫个奴婢一起带出来有什么难的,非要拐弯抹角地叫她去凤藻宫,什么用心呀?

“也是我考虑不周。”贾元春脸上倒没有被揭穿后惊慌失措的意思,“抱琴,去凤藻宫把我准备的东西带过来吧。”

原来还有第二招,不管贾敏去还是没去,她们都要站在这儿跟贾元春斡旋,直到抱琴把东西带过来为止。徐慧微微眯起了眼,不过几年没见,贾元春的城府却已经深厚到这个程度,看来后宫对她的磨练真是非同寻常。

“今儿怎么不见老太太?”贾元春像是突然想起这回事,先开口问道。

“老太太身子不适,所以今天没能进宫看望贵人。”徐慧面不改色地道,“虽说已经入了秋,可这天气就没有冷下去的征兆。老太太年纪也大了,大夫说用冰的量过多,所以风寒入体,但不是什么大问题,贵人不必担心。”

“那就好。”贾元春又把目光转向贾敏,“听说姑父如今官居一品,又领了少傅之职,真是要恭喜姑妈了。”

“不过是为天子办事罢了,哪有什么值得恭喜的。”贾敏扯了扯嘴角露出个浅浅的笑意,“倒是听说贵人深得圣心,果真是好大的福气。”

“论福气也比不上姑妈,表弟年少聪慧,将来必定能考上科举。”贾元春碰了碰自己的金丝镶红宝石耳坠,“只是这成家的事情总不能抛在脑后不管的,不知道姑妈可有什么打算。老太太在京中认识不少人家,都可以打探一下。”

“这事儿不着急,老爷还没发话,楠哥儿又是想先参加完下场春闱再说。”原来拐弯抹角是为了她家楠哥儿的亲事,贾敏抽出帕子按了按鼻尖,眼眸却在手臂的遮挡下暗了几分,才一回京就想插手林家的事情,贾元春这个贵人的手还伸得够长的。

“瞧贵人说的,楠哥儿的婚事自有林姑爷跟你姑妈操心,哪里需要你跟妾身过问呢?”徐慧浅笑着道,“这些都是长辈的事儿,而且楠哥儿又不是贾家的人,咱们是置喙不得的。传了出去就要被人指着说插手一品大官家的事宜,指不定要被人怎么笑话呢?”又看了看贾元春身后,“贵人身边的人去得真久,咱们出宫还得按着时辰,妾身还得回府照顾老太太,妹妹也是要回府拾掇从扬州运来的东西的,这时间一折腾就容易过去。”

在一边听壁脚的抱琴听到徐慧这番话后便不敢再躲起来,深呼吸了一口气才装作急匆匆地跑来,道:“贵人,礼物我都拿来了。”

“那就交给两位夫人吧。”贾元春见这次谈话是谈不拢了,便揭了自己和善的面纱,“这些赏赐虽不是什么珍贵的,但也喜欢林夫人会喜欢。”

贾敏让身边的丫头接了过来,最后才道:“有劳贵人了。”

话音刚落,就见贾元春气势汹汹地带着抱琴离开。

“元春这丫头啊…”贾敏轻轻摇了摇头,“都不像从前的她了。”

“深宫斗争能磨练一个人的性格,早就该想到了。”徐慧道,“咱们出宫吧,别误了时辰。”

“走吧。”贾敏叹了一口气,随着徐慧一并离开了皇宫。

第六十九回选秀至主位更迭

贾母在得知贾元春跟徐慧还有贾敏之间发生过这样一场谈话后差点没气得晕了过去,自己的孙女怎么就这样急性子,难道她不懂得什么叫细水长流慢慢谋划么!怪不得这段时间贾敏都很少上门来,都是下了帖子请徐慧过林府的。

“老太太,您看要怎么办?”赖大家的低声问道。

“要不是抱琴传话出来说要银子打点我还不知道这事儿,元春那丫头什么时候变得这样浮躁!”贾母跺着拐杖,“敏儿是她亲姑姑,放□段说些软话会怎么样,偏偏弄得现在这状况,便是我出面也没法给兜回来了!”

“老太太别生气,贵人也只是一时着急而已。抱琴说了,这段时间贵人病着,那几个从前不甚得宠的妃嫔借机夺宠,贵人也是想要得到林家的支持所以才火急火燎的,这回不小心说错了话,老太太帮衬着跟敏姑奶奶说和说和就是了。”

“敏儿只怕还气在头上,这些事果断时日再说吧。”贾母幽幽叹道,“赦儿媳妇又去了林家么?”

“是。”赖大家的回道。

“也好…”自己女儿到底还是肯跟府里来往的,贾母看着自己富丽堂皇的荣庆堂,却觉得这日子一天一天这样过下去,身边却是空空的。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另一边厢徐慧正带着两个孙儿还有贾琬到林家做客。贾芊跟贾芃现在已经能稳妥地走路了,如今被林黛玉跟贾琬一人牵着一个在地上昂首跨步向前迈着,看得贾敏也是直呼“喜欢”。

“转眼间琏哥儿的一双儿女都这么大了。”贾敏让人端来热乎乎的牛乳茶,“明年选秀结束后,我也要替楠儿相看人家了。总归还是先定下来比较好,他年岁也不小了。”

“你是想看那些复选撂了牌子的姑娘家?”徐慧问道。见贾敏点了点头,她也觉得贾敏这番决定是对的。当今圣上现在不许在册秀女花钱找关系免了选秀资格,大部分官家女子都要进宫走一遭。留了牌子的自然是得了皇帝或入宫或指婚的旨意,林家自己也没夸下海口说肯定能得了皇上指婚,自然就把目标对准那些复选时最后落选的女子。

“说起来,我家嫂子最近也是盯着京中的银楼跟绣坊,都着急地叫他们给做好给做好衣衫首饰出来。”想到卢氏最近忙些什么,徐慧自然也要有心理准备,“再过几年琬儿大了,就要轮到我这样忙碌了。”

“可不是吗,玉儿也不比琬姐儿小多少,到时候咱们得一块儿忙了。”贾敏轻笑着道,“听说薛家太太已经请了教习嬷嬷,可是托了府里的关系的?”

“倒没有,大概是走了王家那边的路子吧。”薛家跟贾政那一边倒还算亲近,跟荣国府却是维持着表面上的往来而已。徐慧道,“他家的姑娘我倒是见过,性子颇为稳重。”

“性子稳重又能怎样,她哥哥闹出这样的事情来,肯定会上达天廷叫人记在心上的。”贾敏淡淡地说道。虽说不会免了选秀的资格,可是说不定初选就撂了牌子了。

“薛家那哥儿如今还算醒目,知道先循规蹈矩一阵子,可我看呀,过了年之后只怕就又要出来斗鸡走马了。”薛王氏宠溺子女,薛蟠上头也没有别的长辈压着,这段时间虽然是乖乖地呆在家中,可是按着他的性子,肯定不会一直这么乖巧下去的。

“所以说呀,男儿必须严格教养才是。”贾敏摇了摇头。

徐慧赞同地点了点头。

<

新年过后的三月便是秀女们初选的日子,徐慧还在初选前去看过徐昭,见她虽然有些紧张却还是规矩得当的样子,笑着给她送去了一套珍珠头面。他们家不求徐昭能最后入宫为嫔为妃,但终究不能说初选就被刷了下来,毕竟是关乎家族颜面。

徐昭也顺利地过了初选,只等挑好日子便要进宫复选去。

“两个宫殿都打扫干净了吧。”皇后拨着茶盖轻声问道。

“回皇后娘娘,都已经打扫干净了,秀女们的住处都已经配好了伺候的宫人,就等着她们进宫来了。”皇后生产后并没有立刻收回熙妃、宣嫔跟柔嫔协理六宫的权力,反倒是自己收着凤印只管大事,旁的琐碎的事情都分给她们三人。她们三个眼看着新人越来越多,自己越来越不得宠,此时不抓紧手中的权力更待何时,自然也就牟足心思办好事。

“那就好,等本宫回禀了皇上,选好日子便叫复选的秀女进宫来。”皇后凤目扫了她们三人一眼,将三人的神色都记下后才叫她们都出去。

“娘娘,贾贵人在外头候着,说是来给娘娘请安的。”金珠轻声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