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过多时,景帝刘启也翩然而至,见窦太后正与晁错说话,便开口道:“母后万安,朕是与晁大人有要事相商,既然母后也在此,儿臣还有要事要与母后相商!”

之后刘启到也不避讳陈阿娇再次,便将削藩一事告知窦太后。陈阿娇先是一愣,十分奇怪的望向刘启,自古后宫不得干政,为何刘启此番还和窦太后商议正事。后来她想了想,又想到此时削藩一事,便会影响到梁王刘武的利益,是想看窦太后的反应吧,这般想来,到时候很快便想通。又想起晚年的窦太后溺爱刘武,后来还起兵造反。

“削藩?这是陛下的意思,还是晁大人的意思?”

窦太后果然冷脸下来,她清泠的嗓音听起来有些寒人,果然在削藩一事上,窦太后是不赞成了。

“回太后,是老臣的意思,削藩一事,势在必行。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晁错果然如史书上所言一般,峭直刻深,这一点倒是让陈阿娇十分的欣赏,颇有太宗贤臣魏征之态。又想到为了坚定削藩,晁错的父亲劝说他都不听,最后还服毒自尽来说,此人真的乃是大义之人,只是不善于人际处理,看来还需打磨一番,需让晁错吃一些苦头,她才好入手。

那么现在削藩一事,倒是很好的来由,毕竟历史著名“七国之乱”始于晁错,加上陈阿娇也需借景帝刘启之手,将那些诸侯国给灭了,这让才能让她称帝的时候后顾无忧。

“好,好,好,晁错你可知晓那些藩王的先祖都是我大汉开国功臣,削藩一旦尽心,岂不是让那些忠臣之后寒心,让我大汉子民寒心?”窦太后此时倒是保持着十分镇定之色,便开始质问起晁错。

“回太后,臣私以为削藩利大于弊,臣愿以项上人头想保,而今乃是削藩的最佳时期。”

果然晁错也是一个据理力争之人,陈阿娇就看着不卑不亢的他,竟然开始和窦太后争论起来,当真可爱的之人,敢于直言的臣子才是好臣子。想她大唐时期,房玄龄,狄仁杰等人都乃是贤臣也,今晁错也是大贤之人,是她寻之有寻的人才!

“也罢,此事哀家先不论,还是有陛下你自行解决了,只是晁错到时候哀家还希望你记住你自己今日的话,小心你的脑袋,阿娇与我回宫!”这一次窦太后真的是动怒,十分的生气。

陈阿娇自然便扶着她走,临走之时,还回头望了晁错几眼,知晓他肯定是一定坚持削藩的,送太后回长乐宫之后,陈阿娇便自请道:“皇祖母,阿娇也已经入宫两日有余,实在担心阿母健康,今日便想回去看一下阿母身体是否好转?”

“哦,竟是此事,那你便去吧,素锦去给阿娇置办一下补品给她带回去,哀家也担心嫖儿的身体,只是眼瞅着天下即将大乱,哀家还需好生想象才是!”窦太后摆手示意陈阿娇可以离去了。

之后陈阿娇便出宫,特意在宫外等了许久,便见晁错出宫,还有一人,正在和晁错正在大吵,此时陈阿娇之前也见过,乃是大将军窦婴正在激烈的争吵,两个人差点就打起来。又想起晁错自然果然有个性,窦婴乃是武将出生,且腰间还有佩剑,更是窦太后的侄子,位高权重,这两个人竟然在宫外大声的吵起来。若不是陈阿娇亲眼所见,还真的不信。

“你知道什么?一介武夫,冥顽不灵!”晁错与窦婴争论道。

窦婴自然指着晁错的鼻子便骂道:“乱社稷之臣,你…”

两个人一直这般争论下去,陈阿娇看着窦婴这个青史留名的大将军,平定七国之乱的主力,后来竟是因为仗义执言,被害身死,又是一阵唏嘘。

“嘿嘿嘿…”

女子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传到了晁错和窦婴的耳边,果然两人都不吵,便看向陈阿娇。便见陈阿娇一身红衣,站立在撵车身边,瞧着他们两个人笑着。这两人自然觉得脸上挂不住。

“原是阿娇翁主,此番为何在这里?”

晁错转身便道,望向陈阿娇。陈阿娇此时缓步来到了晁错和窦婴的身边,便笑道:“两位大人,方才争论可是让阿娇打开眼界,不过阿娇还是看到两位大人都是在为陛下着想。阿娇虽不知两位大人在争论什么,只是心想但凡做事情,必要有一个万全之策,不可见空中楼阁,大将军虽是反对晁大人,心中所思所想无不为晁大人着想,乃是真的益友来。试问一旦失败,晁大人怕真的要身死,到时候我大汉又缺一贤臣,何苦来哉,还请晁大人三思而后行。当然这乃是阿娇一家之言,还请晁大人当着玩笑话听了去。”

陈阿娇说完,便冲着窦婴笑了笑,窦婴见到陈阿娇这般,当即便笑道:“阿娇果然长大了,你阿母身子如何?”窦婴乃是窦太后的侄子,自然也算是陈阿娇的舅舅了。

而此时晁错却沉思了,望向陈阿娇,竟是拱手作揖,拜倒:“倒是晁错错怪窦将军好意,削藩一事,到时候在下考虑失衡,确系要想一个完全之策。想我堂堂御史大夫,竟然还不如阿娇翁主看的透彻,实在是惭愧。”说着晁错竟是拂袖而去,便返家去。

陈阿娇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在心里暗道:“晁大人你可是要好生想想了。如今她陈阿娇还未登帝位,若是真的再度发生七国之乱,出现株晁错,清君侧之事,她也是爱莫能助。”

见窦婴还在身边,陈阿娇便微微施礼,忧心道:“近几日,阿娇都在宫中陪伴皇祖母,今日才回宫,舅舅这是要去?”

“我这要去寻周亚夫,你是不知道,你舅舅乃是武将出生,与晁错这种文臣说起话来,当真费劲,还有他为人十分的实在是太过固执,若不是你,舅舅怕真的要与他打起来。上次你不知道,这晁错和袁盎两人为了策问一事,竟然在朝堂之上,真的动起手来。足见此人脾气直固执,当真到了冥顽不灵的状况。罢了,不说他了!”窦婴摆手。

陈阿娇听到之后,用袖掩鼻,扑哧一笑,那笑容自然是美得倾城,晃了一个人的眼睛。那人便是李陵。

“原是窦将军啊,陵儿你来,我给你介绍这乃是窦婴窦将军,这位是阿娇翁主。”说的人正是李广。陈阿娇总算见到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飞将军李广。李广身边正站在一个小男孩子,看起来大略七八岁的样子,相貌出落的十分清秀,一身的正气。此人怕就是李陵,因为李陵投降之事,太史公司马迁为其辩护,竟遭腐刑。想到李家后来因为李陵投降之事,竟遭灭族,又是一阵唏嘘,都是刘彻才会做出此等狠绝之事。

“阿娇翁主,在下李,李陵…”

说话竟有些口吃,陈阿娇对着他微微一笑,那李陵竟是眼红了,一双手竟是不知道到底该如何放是好,但见陈阿娇说道:“李公子你好!”陈阿娇见见礼。

李广见陈阿娇虽为翁主,却不拿大,对待李陵都这般有礼,捋着胡子,满意的点了点头。

“李广兄,你这是要入宫…”

窦婴拱手作揖的问道,还指着李陵。

“是啊,入宫,今日陛下传旨,说胶东王需一玩伴,便让我带李陵来了,我便来了。”

陈阿娇听着,心想没想到历史上的李陵竟是汉武帝刘彻幼时的玩伴。想到后来刘彻竟然因为他投降之时,丝毫不问缘由,竟是灭李家全族,丝毫不念及儿时旧情,当真是可怕之人。不过陈阿娇转变一想,他对待自己的姬妾和子女都那般,对待李陵这种儿时玩伴做出此等事情,也不奇怪!

李广为人豪爽,放浪不羁,一把便捞出李陵,李陵则是站在他身边,显得有些忸怩,尤其是对待陈阿娇的时候,倒是如同一个小女子一般,低着头。反观陈阿娇虽有女子,对待李广和窦婴的时候,倒是落落大方,进退有度。

“时候不到了,窦将军我先入宫,阿娇翁主告辞!”

李广便带着李陵入宫而去,而那李陵在看到陈阿娇的时候,竟然还念念不舍的回头瞧着陈阿娇,李广看到他这般,便长叹一口气道:“陵儿,不要肖想了,她乃是翁主,馆陶公主和堂邑侯之女,身份尊贵,不是你我这等人家可以肖想的中,走吧。”

此间陈阿娇和窦婴两个人均留在一处,陈阿娇见窦婴便未准备撵车,便笑道:“既然舅父再次,不如与阿娇一起乘撵车,我送你去周亚夫府上如何?”陈阿娇指着撵车,对窦婴说道。

窦婴见陈阿娇小小年纪,便颇上道便笑道:“那一道吧。”

便让陈阿娇送他而去,还未到周亚夫府上,窦婴便要求下车,原是他竟是看到了灌夫,而陈阿娇自是跟了去。

“原来是窦老哥啊,你怎么来了,怎么身边还跟了一个娇滴滴…”突然,灌夫认出了此人乃是陈阿娇,立马便正经起来,说道:“翁主见罪,臣下方才没有忍住是翁主,口出不敬!”

陈阿娇望着灌夫,自然看起来便十分的勇猛,不过说话还是不注意,想到灌夫以后便是因为对田蚡口出不敬而被斩首,下场也很惨,不过此人也是出了名的刚正不阿,作战勇猛。

而田蚡此人则是善于辞令,又是王夫人的同母胞弟,算起来竟还是刘彻的亲舅舅,后来官至丞相,窦婴也是因他而死。这么算起来,倒是刘彻的舅舅逼死陈阿娇的舅舅,于是此时陈阿娇倒是对灌夫颇有好感。

“无事,灌大人说话豪爽,不拘小节,阿娇又岂是小气之人,既然舅舅与灌夫有要事相商,阿娇心忧阿母,就先行告辞了。”毕竟陈阿娇现在还是女子还需早些回去才是。

“那你去吧,好生照料你阿母,过几日我便去府上亲自探看馆陶!”窦婴便让陈阿娇离去,灌夫看着陈阿娇的背影,笑言:“阿娇翁主,倒是比馆陶公主有礼数多了,怎么我上次听别人说,她最是娇纵无理,现在看来还真的不能听别人言说,眼见为实才好。”灌夫由衷的感叹道,窦婴也点了点头:“以前我与你一样的想法,今日所见果然不同,而且阿娇今日还开解了老顽固晁错,要不是她,我怕就要与那老顽固晁错打起来了。”窦婴笑道便和灌夫两人走远了。

陈阿娇则是乘着撵车回到家中,到了家中自然马上便将宫里发生的事情告知了馆陶,此时的馆陶也爬了起来:“没想到栗姬也是一个对自己心狠之人,本宫倒是小瞧她了,王娡也是,这一次倒是让她妹妹成为了替死鬼,也罢。她妹妹死了,对她没有半分的好处。”刘嫖便从床上坐起,起身换衣,既然事情已经结束了,她也无需这般了。

“阿母,你还是在躺些时日吧,其实皇祖母已经…”

“已经怎么了,母后怀疑本宫了。本宫早就知道,我这点伎俩怎么逃得过母后的法眼,阿娇啊。你皇祖母是天下第一精明人,她早变知道是我在装的,只是不言明而已。而我这般做,也没有威胁到她,母后在这般不处置我。无事,我今日便好也行。只好做实我的病乃是巫蛊之事,到时候王家百口莫辩。”尽管馆陶公主很不满意这一次的结果,也只好作罢。

陈阿娇此时才正视起馆陶公主,发现她还是有点儿小聪明,尽管历史上她的几个子女混的都比较惨,唯独她生前享乐最好,看来还是需要一点聪明了。而就在陈阿娇和馆陶两人在一起闲话的时候。堂邑侯陈午也下朝归来。

“哦,竟是阿娇回来了,来阿爹这里来。”

陈午对于他唯一的一个女儿陈阿娇自然是娇宠,陈午归来,陈阿娇的两个哥哥,陈季须和陈蟜也来到馆陶公主的房中。

“小妹回来了,我可是有好些日子没有瞧见你了,如今在宫里过的如何?没有在自家过的舒服吧,上次我与二弟一起入宫,与皇子们一同玩闹,简直就死提心吊胆,再也不想去了。”

陈季须回忆起上次的时候,顿觉唏嘘不已,不想入宫。

“我觉得尚可,只是大兄和二兄为何此番归来,现在不应该进学的时候吗?”陈阿娇不提还好,一提陈午的脸色便大变了。他本是见到陈阿娇回来,一时间太过高兴,竟是将此事给忘记了,现在被陈阿娇一问,竟然再次想起了了。

“问他们,为何进学时间回来,为何,季须你说!”

陈午突然严厉起来,便要责打陈季须,馆陶公主护子心切,一下子便冲了上来,抱住陈季须,便道:“到底发生何事,驸马你要这般生气,到底为何?”

“他们被太学退学了,赶出来,让我颜面尽失,你说我到底要不要责打他?”陈午今日才得知,陈季须和陈蟜两人竟是因为骄纵被太学给退学,所以他十分的生气。

馆陶一听,便笑道:“原是这个,退学便退学,这又不是什么大事情,季须和陈蟜都是我馆陶公主与你堂邑侯之子,即便不进学又如何。那些太学生又有什么好稀罕!”

陈阿娇一听此言,便在心里冷笑道,馆陶公主果然是一个教子无方的女人,她的女儿因为骄纵被废,她的两个儿子后来也因为在各种事情而选择自杀,悲剧怕是就是从这里开始了。想那卫子夫也就一个弟弟卫青,成为了一代将军,而陈阿娇有两个出生地位如此高的哥哥,却无所作为,当真是让人寒心。当她此时看到这里的景象的时候,才发现原因竟是在这里。

“公主,你是有所不知…,季须和陈蟜两人是在是太…”

“阿母,我也觉得阿父说的有理,为何不读书,你瞧瞧阿娇就是想上太学,也没有机会,既然大兄和二兄有这么好的机会为何不好好珍惜。再者,阿母为何不问缘由便这般护着大兄,自古慈母多败儿,阿母不是不知晓。近日阿娇在宫中,也陆续听到有人在说阿母之事,说你骄纵。皇祖母随无言说,心里定是有些不满了。阿母为何现在还不察觉?”

陈阿娇一番话,说的馆陶公主一阵心悸,便道:“谁人敢说本宫,本宫就先灭了他,只是季须和陈蟜之事,本宫…,本宫不管了便是。”最终馆陶公主也就不管了。

陈午便开始问罪了,“这下可如何是好?如今季须和陈蟜都被退学了,如今…”

“阿父阿娇这里有一个人倒是可以推荐,那便是晁错晁大人,此人为人刚正不阿,而且还是帝师,如若阿母和阿父出面去请,既可以让人知晓阿母乃是良母,阿父也是慧眼识英才之人。最重要的阿娇也想进学,可不可以请阿母出面,私请晁错晁大人来侯府讲学,这样阿父就无须担心哥哥们,不学无术,惹是生非了。到时候你可以亲自督查!”

陈午一想,便于馆陶公主道:“公主一下如何?只是为夫听闻晁错大人性格耿直,怕是不好请,让他来府上讲学,怕是困难!”

刚开始的额时候,馆陶公主对请晁错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兴趣,可是在听到陈午之言之后,便说道:“本宫去请他来,他敢不来,来人备车,本宫这就去请他去。”

陈阿娇忙跟上:“阿母,阿娇与你一道!”

她是兴奋的,如果晁错成为她的恩师,那么就又进一步了,而此时最不快乐的便是陈阿娇的两个哥哥——陈季须和陈蟜。

“大兄,阿娇怎么跟变了一个人似的,她以前不是这个样子,这宫里的人果然可怕,阿娇这才去几天啊。”陈蟜十分不解的说道。陈季须也是一头雾水,无奈的说道:“二弟啊,我觉得我们两个人的好日子到头了。”

祸殃全族

馆陶公主便带着陈阿娇与陈午一道来到晁错的家中,晁错住在城北,虽然他位列三公,身为御史大夫,家境看来却实属平常只是比一般平民的家中要好一些。

“你若是坚持削藩之策,老父今日我便死在你的面前!”说话的乃是晁错的父亲,他正在言辞恳切的劝说晁错放弃削藩之事,并且不惜以死相逼,可惜的是观看晁错的样子,竟是丝毫不为所动。

“大父,为何不站起来支持孩儿,却以这般方法来逼孩儿就范,恕我办不到!”说着晁错竟是跪拜在他父亲的面前,不抬头一直跪坐。那老者望着,已经满眼含泪,手里握着一个酒杯,举起酒杯。

“不是为父不支持你,而是你今日削藩之策,他日必为我们一族带来灭顶之灾,今日为父劝说不了你,子不教父之过,唯有一死以谢列祖列宗!”说着便要饮下毒酒,而晁错始终跪在地上。

“阿母,不是来请夫人的吗?为何不去呢?”

陈阿娇见状,想起历史上晁错之父就是因反对他削藩服毒自尽的,今日她既然来了,自然不能让悲剧重演。

馆陶公主听言,便道:“是啊,晁大人,你们这是…”

晁错这才起身,见到是馆陶公主和堂邑侯亲自到府上,便扶起他的老父,便道:“下官晁错不知公主驾到,有失远迎还请公主,堂邑侯见谅!”自然晁错说话,他老父见到是馆陶公主来了,断然不能在公主的面前自杀,便命人看茶。

“无妨,本宫今日来,还有要事有求晁大人!”

馆陶公主摆手,她身后侍者便捧着财帛来了,笑道:“晁大人,本宫有两个顽劣小儿,本在宫里与皇子们一起学习,今日因为顽劣,不得教。不怕晁大人笑话,被赶了回来。本宫恐他们将来一事无成,今日特来请晁大人过府教学。本宫知晓晁大人乃是帝师,此番去府上,定是委屈了晁大人,所以本宫亲自来迎。还请晁大人多加思量。”

陈阿娇听到馆陶公主一番话,十分惊奇,没想到她一直以为傲慢无礼的馆陶公主竟然还有这么一面,果然也不能小瞧了馆陶公主这个女人,想在历史上,她可以助王夫人帮刘彻夺得地位,而且窦太后死后,还将所有钱财都留给了她,要知道窦太后生有两女,馆陶公主只是其中之一。再者馆陶公主最后也算是寿终正寝的女子,比起她的子女她的命运好太多了。今日所见,这馆陶公主也不是一无是处,还是有些过人之处。

“公主,这…”

晁大人自然不会想到,馆陶公主过府竟然是为了请他去当夫子教育两个顽劣的孩子。他本以位列三公,乃是权臣,现在竟是让他去教育两个顽劣的孩子,他自是不愿,可又想到对方又是公主,便不好拒绝。

“晁大人本宫知晓你公事繁忙,你只要有空过府便好。”

晁错还在想理由,而此时陈阿娇立马跪拜在地上:“夫子在上,请受学生一拜!”

阿娇翁主对晁错行了叩拜之礼,论身份,晁错自然是受不起的,他一见到,而此时翁主已经叩拜完毕,他如若是拒绝了,馆陶公主那边的脸面断然是挂不住。又想到如今馆陶公主乃是陛下的亲姐姐,而窦太后更是将她奉为掌上明珠。最终晁错也无法,只好点头答应:“那既是如此,下官斗胆应下这副差事,只是下官有言在先,还请公主见谅。下官教学,不管是天子亦或者平民,都将严苛,若是公主舍不得两位公子被下官所累,还可…”

“不必了,本宫自是相信晁大人为人,那就这么说定,晁大人何时有空,堂邑侯府随时欢迎。”

馆陶公主也颇为大气的说,而陈午则补充道:“晁大人你放心便好,季须和陈蟜两人平时是顽劣了一点,但是根基都不差,只要晁大人可以严厉教学,我相信他两人必有所成,至于小女阿娇一直仰慕晁大人才学,也想与兄长一起听学,不知晁大人意下如何?”

晁错看着陈阿娇,又想到反正是到堂邑侯府教学,只要他不说,无人知道他收了女学生,便道:“既然这样,那就一起吧,到时候翁主去听学便是了,下官已经会好生教学!”

晁错从来都是一个认真的人只要是他决定的事情,就一定要最好。

“那就有劳晁大人,只是方才晁大人和老先生所为何事?”

方才这两个人的对话,馆陶公主自然也听到,至于削藩一事,对于她影响不大,也未触动她的利益,她对于此事本不关心,只是今日既然来了,便问上一问。

“公主,这乃是下官的家事,还请公主见谅!”

馆陶公主一皱眉,继而笑道:“那既是如此,便不打扰了,我们先走吧。”

说着便转身离去,而此时陈阿娇也站起身子,见晁错要送行便道:“晁夫子,自古大丈夫相时而动,懂得趋吉避凶乃是真君子,无万全之策,不然真的祸殃全族。”说完便转身离去。

晁错望着陈阿娇背影,想着她说的这些话,削藩这事是势在必行,可是一旦失败的话,假如有人揭竿而起,造反他又将如何。方才父亲言说,会获罪全族,他也开始沉思了。

“阿母,今日你好厉害,三言两语便搞定了!”

“那是当然,也不想想你阿母我是谁,可是堂堂的馆陶长公主,只是晁错那老匹夫果然不好对付,想着季须和陈蟜两人以后怕有罪受了。”馆陶公主想到这里,便有些心疼了。

“有罪受也是好的,你瞧瞧他们两人都比阿娇大,今日来请夫子竟然就阿娇一个跟来了,他们两个人一个也没来,若是方才晁错质疑拜师的诚意,那可如何是好。两名男子竟比不上阿娇一名女子,以后我堂邑侯府靠谁支撑,若是阿娇出嫁,受了委屈,又将如何是好?”陈午十分不满言说道,一脸的怒气。

馆陶公主见状:“这么说,也有道理,季须和陈蟜是要好生教育,只是陛下招你入宫商议事情,是不是边关又告急了?”

自求和亲

陈午长叹道:“是啊,如今匈奴再次进犯,陛下正在为此时担忧,召集众臣商议对策,当下还未有良策!”陈午的脸上露出一丝的忧色,几乎年年边关都会告急,只是今年来的颇为早了一些。

馆陶公主一听,便冷笑道:“那些无用的大臣还能够给陛下出什么主意,无外乎便是再次让汉家的女子出嫁到匈奴去和亲罢了。陛下儿子倒是不少,女子也就三人,本宫瞧着他定是舍不得,到时候也不知会看上哪个诸侯王的女儿出嫁和亲。”

“公主所言极是,和亲实属无奈,如今我军…”

陈阿娇听到陈午和馆陶公主两个人正在谈论此事,手便牢牢的攥紧了,果然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三日之后,馆陶公主便和陈阿娇一起入宫去看望窦太后,还未到长乐宫,便听到一阵哭声,那哭声颇大了。馆陶公主和陈阿娇对望了一眼,便加快步伐来到长乐宫,便见到刘婷就是后来的南宫公主趴在窦太后的腿上大哭,而王娡则是站在一旁,一脸的怒气,景帝刘启则是一脸的心疼。

“母后这是怎么了?”

馆陶公主提起裙摆便走了进来,见到刘婷大哭,一脸的不解,陈阿娇紧随其后。

窦太后微微的皱眉:“婷儿,你也不要哭了,此事既然是你阿母所求,哀家也帮不了你。”

“皇祖母,婷儿不想去,不想去和亲,匈奴人太可怕,他们会吃了我的,我不想去。我想永远在这里陪着皇祖母。”刘婷见求助窦太后无果,便转身过去求助王娡:“母妃,不要让我去。我也是你的亲生女儿,为什么你不让姐姐去,要让我和亲,不是还有小妹吗?那么远,你怎么舍得让我去啊!”刘婷的哭声越来越大。

“刘娉如今已经许了平阳侯,择日出嫁,而你小妹刘婉年纪尚小,只有婷儿你合适。你此去和亲也是为了你父皇的江山社稷着想,也是为了我们大汉子民着想,你不能如此任性。我注意已定,你不要再哭了。有损你公主威严!”王娡一脸的严肃,说的那叫义正言辞,驳斥着刘婷一句话都不能说。

“父皇我…”

刘启倒觉得于心不忍:“算了,婷儿你无需去和亲,朕明日就昭告各大诸侯国看看他们有没有女儿愿意去和亲!”刘启是舍不得刘婷远去匈奴,千里迢迢,在那里受了委屈,也无人诉说。尤其是最近几年匈奴王庭对待大汉虎视眈眈,越发的猖狂起来。

“陛下,如今你与各大诸侯国的关系如此紧张,怎么能让他们再度献女?这岂不是给他们理由?”王娡瞪了刘婷一眼,脸上已经带了怒气,而此时的刘婷则是选择沉默。

“那又能如何,婷儿是朕之骨血,朕怎能忍她远嫁,又不能从民间选女,恐给匈奴王庭与借口,你说朕该如何是好?如今边关告急,和亲势在必行,而且是越快越好,丝毫不能耽搁,两军交战,受苦的只能是百姓。朕乃一国之君,普天之下皆是朕之子民,朕如何能够看着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呢?”刘启又是一声长叹。

就连一直淡定自若的窦太后此时也是一脸的愁容。

“舅舅,要不让我去吧,阿娇愿意为舅舅分忧,自求和亲匈奴!”说着陈阿娇便跪拜在地,拱手抱拳,朝刘启叩首。而她身边的馆陶公主则是大惊,此时则是不顾宫廷礼仪:“阿娇,你说什么,你疯了?那匈奴都是饮血菇毛之辈,你怎么能去那莽荒之地!”

“阿母,是阿娇不孝,不能承欢膝下。只是阿娇不愿意看到舅舅和皇祖母为此事忧心,也不想看到我大汉子民受苦受难了。阿娇是自愿和亲,还请阿母,舅舅和皇祖母成全!”

说着便再次叩首,长跪不起。

刘启和窦太后见状,则都是一脸的吃惊。而刘婷则是破涕而笑,大声的说道:“父皇,你瞧阿娇愿意去,她是馆陶姑姑的女儿身份同样尊贵,父皇…”

“阿娇,你可知道你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若是今日朕答应你了,你怕永远都要留在匈奴,若是日后两军开战,舅舅也就顾不得你了,你当真要去和亲?”刘启再次十分严肃的问道。

陈阿娇这才抬头,一脸的严肃,回道:“愿意,我陈阿娇心甘情愿和亲匈奴,还望舅舅成全!”

刘启见她如此支持,陈阿娇虽然是他的侄女,到底还是比不上自己的女儿亲,“那朕便成全你,你可以先回去准备一下,三日之后,和亲匈奴!”

“诺,只是舅舅阿娇在此还有一事相求,还请舅舅务必成全!”

刘启见陈阿娇帮他解决了一大难题,此时只是有一事相求,便十分爽快的答应了:“你说吧,朕准了!”

“阿娇想请周亚夫和李广两位将军,带铁骑精兵一千人送阿娇和亲匈奴,除此之外别无他求!”陈阿娇此时依旧跪在地上,不起身,一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刘启。

这个理由不过分,虽然带的人有些多,但是送亲队伍,只要稍加打扮一下,匈奴的人也不会有所怀疑,刘启几乎是不假思索:“这有何难,朕会帮你安排好,三日之后,便让周亚夫和李广送你出嫁,到时候舅舅我也会在亲自送你出城,你彰显我阿娇你的贤德!”

“阿娇在此谢过舅舅!”

陈阿娇这才站起,便又跪下朝窦太后一拜:“阿娇此去匈奴,再也不能来皇祖母这里,还望皇祖母务必照顾好身子,切莫为不孝女阿娇伤心难过,我去匈奴一定好生安抚那边,助我大汉国运昌盛!”

窦太后一听,忙伸出手捉住陈阿娇的手,眼泪便下来了。窦太后是何等人,后宫浮沉多年,她早就忘记了眼泪是什么,今日却因为陈阿娇落泪:“阿娇啊,你为什么就这么懂事。如今陛下与哀家倒是解了心头大患了,可是哀家的阿娇去要远嫁匈奴了。阿娇…”

“皇祖母,你莫哭,你一哭,阿娇心里就难受,以后若是阿娇有机会,会再回来看皇祖母的!”

此时在长乐宫的人都知道,那将是遥遥无期,汉家的女儿出嫁匈奴就没有人回来过,陈阿娇也不会成为一个意外。过了很大一会儿,陈阿娇辞别了窦太后和刘启等人便与馆陶公主回去。

刚刚一出门,馆陶公主怒火中烧,啪的就给了陈阿娇一巴掌:“阿娇,你怎么这么蠢,别人避之不及的事情,你为何要去抢,你可知晓你是本宫唯一的女儿,你去了匈奴,为娘的心好疼啊。你道谁都是冷心冷肺的王夫人吗?还有你阿爹要是知道这件事情,该怎么办才好?阿娇啊,我的阿娇啊!”馆陶公主一把将陈阿娇搂在怀里,舍不得啊。

“阿母无需伤心,阿娇…”

“我怎么能不伤心啊,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是我十月怀胎生下的女儿,我怎么舍得。现在陛下心意已定,断然是改不了了,这可如何是好啊?”馆陶公主哭的伤心。

陈阿娇来到堂邑侯府没有多久,对于馆陶公主此人还不算是了解,但是有一点可以值得肯定那就是馆陶公主绝对是一个极其溺爱孩子的女儿。她对陈阿娇的宠爱那是真的。想到以前史书说,后太骄,说的就是陈阿娇太过骄横了。怕是也和馆陶公主的溺爱有关。

不管馆陶公主为人如何,她对待陈阿娇也只是一个普通母亲对女儿的不舍之情而已。这种感觉她也有,她也有一个女儿,太平公主,当年也是极尽宠爱,想起太平,她也想落泪。她虽然身为女皇,到底也是一名女子,自是比不上刘彻那边无情之人。

“阿母,都怪阿娇不孝,只是我若不出嫁,还有更多的百姓家里,要妻离子散,牺牲我一个人,便可以少好多家庭如此,这么说我也是赚了。”

“他们与你何干,阿娇你为什么就这么懂事呢?”

馆陶公主的眼泪还是止不住,一个劲的说陈阿娇,那眼泪自然是哗哗的流下来,也许是哭累,她便领着陈阿娇上撵车。

回到堂邑侯府,馆陶公主将此事与陈午一言说,陈午自然也是大为震惊,只是此时木已成舟,他也无力回天,只得坐在一旁一脸不舍的伤心难过了。而陈阿娇则是回到房里,小憩去了。

“匈奴,这将是我称皇的跳板!”

陈阿娇握紧了双手,她当年无意去和亲,她的可是要成为大汉女皇的人,自然不会让和亲搅乱她的计划。只是这是一个机会,而且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她便呀好好把握。

“翁主,正在里面休息,你…”

“让来,阿娇,到底怎么回事,阿母说你要去匈奴和亲,这不是真的吧?”陈季须领着陈蟜两个人一脸怒气的便冲了进来。

陈阿娇缓缓的转过身子,漠然的点头道:“恩,是真的,怎么了?”

血染嫁衣

陈季须和陈蟜两人见陈阿娇如此淡定,尤其是陈季须当即便大骂道:“小妹,你笨啊,匈奴人吃人都不吐骨头,你为何要自求和亲?你不要去好不好?是不是大兄以前对你不好,我和二弟两个人以后出去都带着你,你看好不好?”

“是啊,你还是不要去了,和阿母说一声,让她去求皇祖母,此事还有转机。以后我也在不会欺负你了。如果你去了匈奴,以后我和大兄想看你一眼都难了”陈蟜也附和道。

陈阿娇这才抬头看着在历史上最终都自尽的两位兄长,没想到他们两人对陈阿娇还算是挺关心。只是如今她有大计划,可不能出差错了,便言道:“自古君无戏言,舅舅既然已经答应了,我自是要去,只是以后小妹不能奉孝与父母膝下,就有劳两位兄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