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妈妈一顿,讷讷的说不出话来。

一旁的绿衣犹豫了一会儿,说道,“…咱们暂且不提这些,只说说将来。老太太虽不喜三奶奶,可对三爷却真是疼进了骨子里,老太太在时,三爷和奶奶自然有她老人家照应,若是有朝一日…奶奶也要尽早打算起来…”

李秀云听后叹道,“…三爷若是不醒事,单靠我一个人,便是将整颗心都空下来,又能计算的了多少?”

“奶奶也不必过于焦虑,老太爷和老太太如今身子骨还算硬朗,而三爷又是老爷太太的亲子,将来定会有所安排的。”李妈妈劝道,“奴婢和绿衣也不过是和奶奶白扯几句罢了…”

李秀云微微点头,“不说这些了,咱们该去给太太请安了。过会子还要随着一块儿去伺候老太太用膳呢。”

李妈妈和绿衣急忙起身服侍着穿戴整齐,到刘氏的院中陪着聊了几句后便一同前往上房,刚好江云之去给老太爷和老太太请安,老太太心疼孙子,便只留了韩氏在一旁伺候,命人在偏厅另设了一张小桌,让刘氏带着儿子儿子一同吃饭,因季贞儿素来是和江寒之一同在枫林苑用晚膳的,此时便只略略动了几筷子,其他时间都在为刘氏布菜,而李秀云因怕上房的丫头跟老太太学舌说她不会服侍丈夫,因此一边照应刘氏,另一边又忙着替江云之布菜,自己不过胡乱吃了两口。

刘氏看出两个儿媳的不自在,也不忍让她们为难,匆匆吃了饭后便命她们各回各的院子。因老太爷和老太太尚在用饭,于是也不让他们打扰,只说待会儿自己替他们跟老太爷和老太太知会一声。

李秀云微微低着头紧跟在江云之身后进了落梅苑,命人打了水服侍着夫妻俩梳洗完毕,江云之随手拿了一本游记歪到床上翻了起来,而李秀云犹豫再三,还是凑到江云之身前攀谈起来。

“三爷,今儿大嫂过来,给妾身讲了许多咱们家的规矩,倒是有许多地方是与别家不同的,妾身真是长了不少见识呢。”李秀云慢慢说道,眉眼弯弯,嘴边衔着一抹温顺的笑容,让江云之看的很是舒服,于是便也不自觉的放缓了语速。

“咱们家虽说如今在峦城算是数一数二的大户,可在老太爷没发达之前也不过是个中等之家,因此许多规矩都是最近二三十年定下来的,虽说老太太体恤晚辈,定的规矩不像那些百年望族一般严厉,可对待犯了错的人,却是丝毫不讲情面的。老太爷曾在礼部任职,和老太太两个都是极重规矩体统,你万不能犯了忌讳。”江云之放下书本,身子微微前倾,让妻子将软枕垫到背后,“老太太的娘家是京都周家,虽比不上那些高门大户,可家中也有几个长辈是有功名在身的,老太太是他们家的嫡女,规矩礼节自然是极好的。当年刚嫁给老太爷时听说也吃了几年苦,身边连服侍的人都没几个,后来才渐渐好了起来。”

“听人说,老太太年轻时可是个极有魄力的女人。”李秀云说道,“咱们江家能有今天离不开老太太的运筹帷幄。”

“那是自然。”江云之点点头,“老太爷虽说学识好,可却不懂经营,当初要不是老太太从娘家借了几万两银子顶下了一间酒楼,也没有咱们江府的今日…”

“要妾身说,老太太最大的本事却是目光长远,有先见之明。”李秀云笑道。

“哦?怎么说?”江云之诧异的望着妻子。

“三爷想想,老太爷致仕不过十几年,可咱们江家在峦城却足足有三四十年的根基,难道这不是老太太的功劳?”

江老太爷致仕之时不过五十岁,刚升任礼部尚书才四年,正是春风得意之时,可偏偏激流勇退,在年岁正好又深的帝王信任之时递了告老折子,当年曾在朝中引起一阵轰动。

而那时的江家,在峦城已经有了极大的名气,便是老太爷的嫡亲哥哥,江家正宗的族长也要退让三分。江老太太是个极精明的女人,虽识字不多,可却深深的知道,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因此早年给婆婆守孝之时便做好了全面的打算,为自己全家在峦城留下了一条后路。后来儿子江岳平无心仕途,老太太便将峦城的几家布店交给他,又给他聘了刘氏这个知书达理的媳妇。

为了让儿子身边有人伺候,也为了能让刘氏早日为江家开枝散叶生下嫡长孙,最重规矩又喜欢掌权的老太太居然不用刘氏随身伺候,反而将她打发回了峦城跟儿子一块儿拼搏。

当然,为了怕刘氏做惯了当家太太,自己和老太爷将来回到峦城时再无容身之地,老太太亲自挑选了几个贴身嬷嬷担任峦城江府的重要管事儿之职,愣是剥夺了刘氏一部分的权力。因峦城和京都相隔不过几日路程,老太太两三个月便要回府一次,查点账册不说还时常暗示待刘氏生下长子之后便要将她带到京都服侍公婆。

而那刘氏每次面对婆婆都是恭敬孝顺,对老太太留下的几个管事嬷嬷也是温和有礼,渐渐地倒也让老太太放下了心中的提防。后来在刘氏连生三子之后也不再提出让儿媳进京尽孝之事,反而慢慢的散出了一些权力交给刘氏。

再后来发生了一件事,可以说是帮了刘氏一个大忙。那年的那一月,老太太照常带着贴身丫头回峦城看望儿子儿媳,正当抱着孙子高兴之际,突然得知江老太爷的书房侍婢,现如今的方太姨娘趁老太太不在京都之时成功爬上了老太爷的床。老太太匆匆忙忙赶回京都,正等着拿到那丫头的错处将其发卖,不想两月后却查出方氏有孕,后来更是仗着为老太爷生下次女被扶上了姨娘的位置。老太太又气又悔,从那之后便紧紧的守着丈夫,若无重要的事情,再不轻易往峦城跑,让刘氏很是松快了近十年,直到江云之出生,老太太回来看幼孙,心中喜爱异常,不过几个月,便将幼孙和奶娘统统接到京都,让刘氏母子分离了三四年。

后来先皇身体渐弱,太子和诸位皇子之间开始了似有若无的斗争,老太爷深知自己不像其他同僚那样有着深厚的背景,孤身一人上京做官的他,若是卷入了夺嫡之争那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祸。加上辛苦几十年,也想歇一歇回峦城去享享清福,于是便递了告老折子。先帝深知老太爷的心思,感念他多年勤恳忠心,也不忍他临老还要为身家性命操心,于是便准了他的祈求,另赐了许多金银恩准其还乡。

而老太太回了峦城之后,见儿媳将家中管理的井井有条,在赞叹的同时也有些不自在。于是便将京都江府的下人统统接了回来,想要和刘氏分庭抗礼。那刘氏也是个乖觉的,在老太太回府之后虽说仍顶着管家奶奶的名头,可却事事以老太太为先,凡事无论大小必要先请示了婆婆在做决定,老太太心中很是满意。略施手段,便将这管家大权又夺了回来,而刘氏,反倒渐渐的退到幕后。

如此几年之后,老太太也去了戒心,便一点点的将管家的权利又交给了刘氏,自己慢慢的开始享受起了含饴弄孙的快乐。

“老太太一面要在京都四下打点,一面又要帮着老爷太太在峦城置产,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李秀云柔柔笑道,“老太太想必早早的就在为老太爷致仕还乡做准备,事先为后代子孙置下一份产业,难道这不是极有先见之明的?”

江云之听后笑了两声,“你说的也有道理。”

“最难得的是老太太慈爱随和,是真正的心疼晚辈。妾身今儿听大嫂子讲了江家的规矩,许多都是老太太当年定下的,看似严厉,其实许多都是极为晚辈考虑的。”李秀云又道。这倒是她的真心话,虽说别的人家也并不限制晚辈媳妇们动用自己的私房银子让自己过的更舒适一些,可像江家这样光明正大的把这一条当成正经规矩的却是不多。她是嫁妆少,这条福利几乎用不上,可那嫁妆多的,却是可以明目张胆的继续过自己的奢侈日子,可不是省下了许多心思?

江云之深深的看了看李秀云,缓缓说道:“…老太太虽说有时严肃一些,可心里是极疼爱咱们的,你若是用心孝敬,她是明白的。”

“老太太是三爷最敬重的人,妾身自会将她当成亲祖母一般侍奉。”李秀云温顺的应道,表情柔和温婉,眼神诚恳宁静,江云之见了更是欣喜,觉得自己这个新娶的媳妇真是温柔恭顺、贤孝贞静的好女子,脸上不由自主的扬起一抹爽朗的笑容。

“说了这许久,三爷渴了吧?喝杯茶吧。”李秀云伸手摸了摸一旁紫檀圆桌上的茶壶,觉得有些凉,如今太色已晚,她为了让江云之晚间能够舒适凉爽一些,白日素来是不怎么用冰盆的,此时屋子里有冰盆散发出的凉气,因此并不是很热,还是喝些热茶的好。于是便起身去了外屋重新倒了热水,沏了茶,慢慢吹凉后才端了进去。

江云之接过李秀云递上的茶盅喝了一口,茶香浓郁,冷热适中,满意的看着妻子,“是你沏的茶?”

李秀云轻轻点头,脸上泛起一丝腼腆,“也不知合不合三爷的口味。”

江云之一把扯过李秀云,将她压倒在床,咕哝一句,“…极好。”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拜访 下

次日,李秀云伺候老太太用过早膳之后便带着李妈妈和绿衣往季贞儿的院子走去。刚进了大门,便见季贞儿从正房迎了出来。

“三弟妹快进来,彤霞,你去将上午二爷打发人送回来的点心端上来给三奶奶尝尝。”季贞儿不等李秀云行礼便将她拉了过来,笑着往自己平时待客用的西屋走去,“正厅没有没放冰盆,咱们去西屋,那里凉快。”

李秀云悄悄打量院子四周,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样奢华,但却十分雅致舒适,和季贞儿低调淡薄的性格倒是很相符。季贞儿的院子位于江府的东北,因院子内外种有许多枫树,因此命名为枫林苑。

枫林苑并不是江府最好的院子,不提老太太的上房和太太的长风苑,只说她和韩氏两妯娌的住处,无论是外观还是院中的景色,都要比这里强上许多。

兰香苑是长房的住处,因此处处显得富贵大气,而她和江云之的落梅苑,却是整个江府最精致的一处院落,因老太太喜爱江云之,十年前特意选出这个距离上房最近的院子重新翻修,请了大月朝知名的工匠做出设计,整个院子皆是采用名贵的木材和奢华的装饰建造而成。因江云之喜爱赏景和绘画,因此院中景致优美,虽说都是人工穿凿而成,可也是极为引人注目的。

而这枫林苑,不仅地点较为偏僻,占地也不大。比不上兰香苑大气,也没有落梅苑的精致,如果不是知道季贞儿在江家是极得长辈们宠爱的,她甚至要以为这个妯娌也像她一样受到婆家的冷待…甚至比她还不如…

可细细打量这枫林苑,却又是另一番感受。一进院门便有一座小小的石屏,挡住了外人窥探的目光,转过石屏可见左右各一条回廊,东西各有几间厢房,西侧还有一个拱门,里面另有东西两个小院,按规矩,应是男主人姨娘和通房的住处,可江家二爷素来疼爱妻子,身边除了江二奶奶之外并无一个服侍的人,这个院子目前应是另作他用了。

顺着回廊往前走,隐约可见尽头树影之后的五间正房,坐北朝南的建在几颗古树之后。枫林苑的格局就是一座正方形的大院子,整齐却也单调,院中风景几乎都是天然形成,并无人工穿凿的假山绿水,可偏偏这院子却有一处极为引人注目的地方,那便是这五间正房。

整个江府,以老太爷和老太太为尊,只有他们两位所住的上房和江府的大厅拥有五间正房,其他的院子无论上下尊卑都是三间,可偏偏枫林苑中却有五间宽敞明亮的正房,这在注重上下尊卑、规矩体统的大家族中是极为罕见的,让人看着很是惊奇。

撩开帘子便是正厅,两把黄花梨的椅子规规矩矩的摆在上首,两侧另有几张椅子用来待客,首座左后方有一个出口可以通往后院的小花园。东西两侧便是住人的地方。东面的屋子挂着富贵花开的门帘子,厚厚的布料遮住了他人的视线,瞧不见里面具体的样子,不过按照规矩,房内应是两间相连的屋子,里屋为主人卧室,外屋为平时歇息和丫头值夜的地方。

随着季贞儿的脚步,李秀云跟着进了西侧的屋子,一进屋便感觉一丝丝凉气扑面而来,只见北侧罗汉床左右两侧各摆着高低不等的几只小几,上面放着皆放着铜盆,里面盛着半盆冰块,似水晶般光滑剔透,让人看了便觉得凉爽。

南北两侧的几扇窗户皆是大开着,上面按着纱窗,窗纱轻薄透明,毫不影响屋中人观景,透过淡青色的窗纱,前院后院的景致一览无遗。西侧墙角有一个博古架,上面摆着几件古玩玉器,给屋子平添了一丝贵气,再往里便是一个水晶穿成的帘子,将里外隔成两个世界。里屋应该是意见小书房,透过珠帘隐约可见里面摆着一张檀木书桌和几个书架,上面满满的排着各种书籍,靠北窗的位置有一把古琴,右侧摆着一把躺椅,旁边的小几上放着几本琴谱,屋子的布局很是简单,可却让人觉得舒心。

“二嫂子这屋子收拾的真是清雅。”李秀云笑道。

“不过就是图个舒适。要说会最会收拾屋子的,还要数老太太。”季贞儿拉着李秀云一同坐到罗汉床上,刚落座,彤霞便端上来两只茶盅和几碟点心。

“老太太布置的屋子自然也是极好的,可是和二嫂子这里是两种风格。一个庄重华丽,一个优雅贵气,一个热闹喜庆,一个宁静温馨,两者是各有千秋。”

“三弟妹真是会说话。”季贞儿微微一笑,“我和二爷都是沉默寡言的性子,若是住的太过奢华,反倒显得不伦不类了。”

“所以说,这屋子和人的性子也是搭配着来的,老太太德高望重又喜欢和晚辈们谈笑,住在宽敞又富贵的屋子里正合适,而二嫂子温和安静,正要这样雅致的屋子才配。”李秀云笑眯眯的说道,“我便是最不会收拾屋子的,幸好落梅苑是老太太和大嫂子帮着布置好了,若是让我自己安排,还不知要糟蹋成什么样子呢!”

“哪里至于那样,整个屋子通共就那么大,东西也是有限的,不管怎么折腾也就这六七样家具来回摆弄。”季贞儿指指桌上的一碟点心,说道,“这是我们二爷在外面买的玫瑰饼,你来之前我尝了一块,味道还不错,咱们家大厨房是没有的,你也尝尝看。”

李秀云接过落霞递上来的湿帕子拭了拭手,拿起一块玫瑰饼咬了一小口,细细的嚼了嚼,待咽下后才道,“这味道和咱们平时吃的似乎有些不同。”

“正是呢。听说是城东新开的一家点心铺子做的,据说这玫瑰饼是里面的招牌点心,许多人都喜欢呢。”季贞儿答道。

“确实不错,就连我这不喜甜品的人都忍不住想多吃两块。”

“你若喜欢,待会儿走时便带上一碟子,我们二爷见这点心受欢迎,整整买了四大包送回来。”季贞儿笑弯了眼睛,扭头对着青缎点点头,青缎急忙去一旁的耳房里将那玫瑰饼另装了满满一碟子,又选了三样点心装盘放进了食盒中,快步走回西屋呈给季贞儿和李秀云看了看。

“这玫瑰饼和杏仁酥是二爷从外面铺子里带回来的,另外两样都是今儿早上特意吩咐大厨房做出来的。”季贞儿解释道,因为知道今儿李氏要过来串门子,她特别派了小丫头叫大厨房做了几样不一样的点心用来待客,不成想大厨房的点心还没送来,江寒之居然买了几样点心叫人给她送回来尝鲜儿。

“瞧我,明明是来瞧二嫂子的,结果不但喝了二嫂子的好茶,吃了新鲜的点心,如今居然还要装匣带走…真是羞死我了…”李秀云红着脸说道。

“这有什么,不过是几盘子点心,你也过于客气了。季贞儿温言说道,“我们妯娌几个正是要常来常往,这样才能处的长远…食盒子你也不必叫绿衣特意送回来,我刚好下午要叫青缎去你那院子找绿衣讨个花样子,让她顺便带回来就是。”

“那就多谢二嫂了。”李秀云感激的笑笑,若是真让绿衣送还食盒,就算季贞儿不讲究这些,她也定是要回上一些东西的,可以她们目前的处境,实在没有过多的银钱用于打点下人。

季贞儿摆摆手, “三弟妹入门有半个月了吧?”

“到今日刚好半月。”李秀云答道。

季贞儿斟酌了一会儿,才道,“因我这段日子身子不适,便没怎么同你闲话,也不知你可还适应?若是有什么用得上我的,只要在我能力范围之内,定不会推脱。”

“目前一切都还好,刚入门时确实有些不适应这身份上的转变,如今倒也习惯了,多谢二嫂关心。”李秀云微微低下头,眼角突然看到李妈妈在冲自己使眼色,眉头轻皱,思量再三又说道,“只是…只是因是新嫁,还有一些规矩不甚了解…所幸昨儿大嫂子已经讲解了一些…”

季贞儿微微一笑,“大嫂管家,对于江家的这些旧例和规矩自然是最熟悉的,有她照应你自然是极好的。”

李秀云抿抿嘴,犹豫了一会儿又道,“…二嫂子也知道,我从娘家只带来李妈妈和绿衣两个贴心的人,现如今院中还缺一个一等大丫头…慧心和慧龄两个过去服侍过老太太,之前又帮着她老人家和三爷打理过落梅苑,按理应当从她们中提一个上来…只是,这两个丫头都是极好的,又是亲姐妹,我竟不知如何选择了…就怕一个不慎,闹得她们姐妹失和,那就是我的罪过了…”

季贞儿目光一闪,应道:“这大丫头可是日日服侍主子的,三弟妹慎重一些也是应当的。”说罢垂下眼睛,略微思考之后,语调一转,“咱们家老太爷和老爷轻易是不管内宅琐事的,对咱们这些晚辈媳妇素来宽厚仁爱的,老太太又上了年纪,每日不过是陪着乐呵那么一阵子,而太太更是好相处,对咱们这些儿媳妇都是跟自家女儿一样的,以后处的久了你便知道了,你若有什么难心事,不妨多问问太太,她和你母亲是旧相识,对你更是多了一份关照…以心换心,定会疼你的。”

李秀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多谢二嫂指点。”

“这有什么,我在娘家虽有两个姐姐,大姐长我数岁,虽说极疼我,可却又嫁得早,那皇宫内院轻易进不得,便是见了也是有诸多规矩束缚着,而二姐又是…我一直希望家中能有个姐妹常伴左右,如今到了江家,你和杏儿便像我的妹妹一样…我平时都是在家呆着,你若得闲儿不妨多来坐坐。”

“只为了二嫂子这清凉舒适的屋子,弟媳也定会常来的。”李秀云笑眯眯的应道,脸上泛起一丝有别于平时稳重内敛的活泼之气。

妯娌两个又聊了一阵子,季贞儿虽然性子疏淡,可却不是凉薄之人,与人谈笑之时素来是温和平顺,笑意盈盈。她虽有心计,可却从不主动算计别人,便是偶尔好打听一下各院的琐事,也只是有备无患,防止自己吃了暗亏,加上又从不拿大,言谈之中时常带着一股大气和冷静,很的李秀云的喜爱。而李秀云自小长在继母膝下,受尽家人刻薄和白眼,因此最会察言观色,即便没有特意奉承和讨好,却会自然而然的避开季贞儿不喜欢的话题,因此妯娌两个倒是相谈甚欢,小半日的接触,不仅加深了了解,便是心里,都觉得贴近了许多…

第二十五章大丫头上

李秀云从枫林苑出来后便带着绿衣和李妈妈回自家院子,走到半路突然顿住,略想了片刻后说道:“…李妈妈,咱们去太太的院子坐坐吧…”

“哎!”李妈妈爽快的应道,脸上划过一丝欣慰,嘴角微微扬起,四下瞧了瞧后低声说道,“奴婢昨儿便让您去找太太讨个主意,可您就是不答应,非说太太不会为了一个大丫头的位置得罪老太太,如今可算是想通了…刚才在枫林苑,奶奶和二奶奶之间说的话奴婢听的真真儿的,怎么想都觉得她那话中的意思也是让您找太太帮忙。二奶奶入门时间长,比咱们要知道太太的性子,既然她如此说,那就定是有几分把握的…当年咱们太太在世时便说过,江夫人刘氏在娘家做姑娘时便最是宽厚柔和的,如今奴婢冷眼瞧着,她也是江家几位长辈中对奶奶最和善的一个,说不定只要奶奶诚心求求,太太心一软就应了呢…”

“…不管怎样,总要去试试…”李秀云咬咬嘴唇,藏在宽大衣袖中的手掌微微握起,尖利的指甲刺在掌心有些发疼,可这种轻微的刺痛却让她的心更加坚定,喃喃说道,“说什么我都不甘心整日将一个别有用心的丫头带在身边…如果现在不争取,那么…这痛,就永远存在…并且越来越重…”

“奶奶也不必担心,太太若是肯帮忙,那是皆大欢喜。便是她老人家心有顾忌不想理会,对咱们也没什么损失啊?最坏的结果也就是像咱们愿想的那样,便宜了慧心慧龄那两个小蹄子…”李妈妈转转眼珠,“其实,若是奶奶不在意老太太的想法,就硬顶着不用她们两个又能如何?老太太便是时候刁难,也不过是一时的,挺过去也就好了…咱们如今就算从外面另买了丫头回来谁又能说得出什么?老太太还能让您给退回去?昨儿大奶奶不也说了,只要奶奶愿意,便喊人牙子来么?”

“妈妈想的过于简单了…”李秀云苦笑,“只怕人牙子还没进门,老太太那边对大丫头人选的建议便传到落梅苑了…咱们现如今可以装糊涂,可一旦等到那一刻,难不成还真能跟老太太硬顶?大嫂子那话也不过嘴上说说罢了…这家里又不是咱们说了算,便是买个丫头也是要知会大嫂子的…可咱们若真的请她喊了人牙子,只怕头一个知道的就是老太太…恐怕最后不仅闹得自己没脸,还要惹老太太不快…”

李妈妈听后也不再言语,现如今她们只能指望太太对他们那仅有的一点善意和慈心了…

而刘氏,对李秀云这个儿媳妇的观点,也是极为矛盾的。其实,李秀云并不是她心中理想的儿媳,她虽不像老太太那样注重门第和家世,可是为了儿子的体面和将来的生活,她也希望云之能讨个门第高贵,家底富裕的媳妇,而李家这个姑娘,没有一点符合她的要求。

在她心中,季贞儿原是她理想的长媳人选,无论是门第、相貌还是行事都极和她的心意。可惜,那时同江家连亲的是庶女季萍儿。等到季家换人之时,敏之已经娶了韩氏,这曾让刘氏在心中暗暗懊悔。可后来季贞儿入门后多年未曾生育,而韩氏却为江家生下了嫡长孙,这让她心中又有一些庆幸,幸好贞儿不是长媳,否则她岂不是抱不上嫡孙了?

次子自小聪明,懂事后便有了自己的小算盘,这些她都是清楚的。江岳平甚至多次和她感慨,若是每家的次子幼子都想寒之那样聪慧又勤奋,何愁家族不兴旺?

刘氏闲着无事时总是忍不住想,如果李秀云注定要成为江家的儿媳,那么,其实江寒之才是最适合她的丈夫人选。温和、坚毅、懂事、明理,最重要的是,他自己便有本事,即便妻子不能给他带来太多的利益和富贵,也不会对他造成什么影响,他本身的才华和能力便足可以闯出一片天地。

而季贞儿出身富贵嫁妆丰厚,若是配给云之,她也不必为了这个幼子的将来操心了…可转念一想,若不是江寒之受伤导致那季家二姑娘悔婚,只怕他们江家也娶不到季家嫡女,这样一想,又觉得季氏和寒之正是因为有缘,这才成就了一番好姻缘…

如果没有李秀云,或许她和老太太会细细的为江云之挑选一个有钱又能帮夫的媳妇。江云之和江寒之不同,他从小被老太太宠溺,心智不成熟,不懂得如何如关爱、照顾女人,他甚至没有自己生存的本事,是个完完全全依靠家族,依靠长辈生活的大孩子,可这样的男人,却偏偏娶了李氏,门不当户不对便罢,重要的是,两个同样弱势的人,如何在这个家中立足?如今老太爷老太太尚在,江云之自然可以理所应当的享受超然的地位,可一旦…她和江岳平虽是父母,可毕竟还有长子次子,无法像老太太那样毫无顾忌的去偏疼幼子。

江云之还不到二十岁,虽说性子已经基本定型,可若是仔细教教,也未必就永远这样不醒事,可偏偏老太太总是护着,便是她这个当亲娘的也不敢过于约束…那么,等到有一天,老太太归天了,江云之年纪渐长,甚至儿女成群,那么,他还会听父母的管教吗?刘氏摇摇头,一个半辈子一直逍遥自在的人,他能忍受以后的拮据和束缚吗?刘氏她简直不能想象这个小儿子在没钱没势没家没业没依靠的时候会如何过日子…

刘氏现在只能期望,江云之能在娶了媳妇之后略略懂些事情…何况,李秀云性子温柔随和,骨子里却又带着一丝坚毅,是个懂得刚柔并济的女人,若是能得到江云之的爱重,那么,一个枕边人的日日引导,总是要比她这个每日只在请安之时才能见到儿子的母亲管用许多吧?!

她虽谈不上多喜欢李秀云,可毕竟已经娶进了门,加上当年何氏对她的恩惠,因此也是希望她能和自己儿子有个好结果的。她心中也怀疑过老太太对云之的婚事另有打算,可却并不认同。

江家已经为了报恩和名声娶了人家姑娘,若是日日苛待或是另作他图,那还算什么报恩?说是恩将仇报也不为过。何况,真要让老太太给江云之挑媳妇,准要挑个合她心意的。若是儿媳妇进门,却事事以老太太为先,却是她这个当婆婆的不愿意见到的。一个跟自己不贴心的儿媳妇,那还不如不要。

李秀云虽然没有体面尊贵的家世,可当年她母亲何氏之所以执意要将她嫁入江家,却与她是江家太太有直接关系。因此,李秀云算得上是她刘氏的人,比起江老太太,定是跟她这个婆婆贴心!

而且,这个小儿媳自入门以来对她这个婆婆是极为尊敬孝顺的,便是老太太那样刻意的刁难,也没见她脸上带出一丝不满和抱怨,仍旧用心侍奉,处处小心谨慎,这样一个聪明大度又贤惠良善的女人,应该知道怎样做才能得到最好的未来吧?!

虽说半个月未必能看清一个人的本性,李秀云也可能只是在隐忍不发,可刘氏一直坚信,感情是双方共同努力的,只要她一直能做到不偏不倚,宽厚仁慈,就算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媳也会像儿子一样尊敬她的。她的大儿媳和二儿媳便是最好的例子,韩氏虽有些小性子,可对她这个婆婆,无疑是极为孝顺的,而季氏虽说不常出门,可得了什么好东西也会想着她这个长辈,看得出来,心中也是十分敬重她的。

刘氏觉得,能够得到儿子和儿媳妇打心眼里的尊敬和孝顺,这就是她这辈子最大的成功!比她的婆婆,江老太太成功!江老太太得到的是面子,而她赢的是人心!

因此,在李秀云愁容满面的对她诉说烦恼之时,刘氏虽说有些为难,可还是应下了。

第二十六章大丫头中

其实,在丫头通报李秀云过来长风苑给她请安之时,刘氏已经猜到了她的目的。

这个小儿媳入门后遇到的种种困境,刘氏是一清二楚的,可老太太的意思,她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违背,只能在细微处略略照应。

李秀云缺一个大丫头,刘氏在娶亲当天便注意到了,当时本想着借着慧心慧龄两个老太太给的通房丫头不在时提一个上来,可偏偏还没等她张罗,那两个丫头便又回来了,老太太嘴上不说,可她看得出来,老人家心中是有意想让慧心顶上这个大丫头的位置的。

“…媳妇初来咋到,也不知丫头们的秉性,还请太太帮我。”李秀云想了想,缓缓跪到刘氏身前,祈求道:“请太太看在媳妇年轻不晓事的份儿上,多疼疼媳妇吧…”

刘氏急忙伸手将她拉了起来,轻轻叹了叹,“…好了,我知道你的心事…哎,这事儿我应了,今日便从我身边挑一个丫头给你做大丫鬟吧…”

李秀云眼睛一亮,忙跪下恭恭敬敬的磕了一个头,“多谢太太。”

“快起来,别总跪着,我这里没那么些讲究。”刘氏笑了笑,闭目想了一会儿才道,“若是随便给你指一个,说不准连慧心慧龄两个都压制不住,那对你也没什么用处…我院中有个二等丫头叫做碧琴,因我这里一等丫头名额满了,她年纪也还小,目前只是管着针线也没怎么在你跟前露过脸,可为人却是本分又能干的,如今便将她给了你吧…”

听到这话,李秀云知道这碧琴怕是刘氏准备的备选大丫头,于是心中大石落地。感激的望着刘氏,““谢太太。”

虽说刘氏在江家未必有老太太那样权威,可毕竟当家多年,加上又是江云之的亲生母亲,她李秀云的正经婆婆,这当婆婆的给儿媳妇添个大丫头,便是老太太心中再不快,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刘氏看着李秀云脸上轻松愉快的表情,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说道,“论理,我这个当母亲的给儿子儿媳院中添个丫头也没什么…只是碍着老太太,又怕影响丫鬟的名声…”

当家太太单独给儿子房里添人,往往都是别有深意的,如今碧琴虽是李秀云所求,可毕竟是从她这里出去的,难免让人多想几分。那丫头伺候她多年,一直尽心尽力,她也不忍心平白污了她的名声…可偏偏李氏刚进门,本来行为处事就艰难,她也不愿再给她添堵…更可况,这碧琴是要去做贴身大丫头的…这样,便不适合收房了…

李秀云一愣,马上反应过来,想了半晌,说道:“太太放心,我定不会亏待了碧琴丫头,她是太太调,教出来的,定是守礼又本分的,若是三爷喜欢…媳妇也是愿意的…将来,将来若是得了一儿半女的,便是做个姨娘也使得…”李秀云咬牙,不管怎样,用刘氏给的丫头总要比将慧心那个正经的通房丫头提上来的好…更可况,比起老太太,刘氏对她可不是慈爱了一星半点儿…若是身边非要有这么一个人,她宁愿是那个碧琴…

刘氏摇摇头,“…你想偏了…你才入门,在江家还没站稳脚跟儿,我哪能再给你添乱…更可况…”刘氏的目光突然严厉了起来,“秀云,你记着,贴身大丫头,是决不能收做通房的!”

李秀云心中一动,若有所悟的眨眨眼。

李氏挥挥手,待房中只剩下婆媳两个的时候才轻声说道,“贴身丫头往往都是主子最贴心的帮手,是主子的心腹,可相对的,这世上最了解主子的,也是她们…”

李秀云点点头,表情渐渐认真起来。

刘氏定定的看着李秀云,“在她们和主子没有利益瓜葛的情况下,便是为了自己的将来也会尽心尽力的替主子考虑,用心侍奉。可这丫头一旦嫁了人,便是再忠心,也会有些自己的小算盘,会为自己的男人打算,会惦记自己的小家,这是人的本性,但实际上只要咱们用对了方法,那她们仍然值得信任。可这通房丫头却不同,便是再忠心,那也是和主子抢丈夫的女人,为了自己的地位,为了将来的荣耀,甚至是为了儿女的利益,不知什么时候便会捅上主子一刀…”

李秀云一惊,猛的抬头看向刘氏,“…太太…”

刘氏将小儿媳拉到身边坐下,拍拍她的手,“你虽聪明,可毕竟年轻,一直关在深宅大院没经过什么事情…加上年幼丧母,继母又是个没德行的,李妈妈虽贴心,可她本就是奴婢出身,哪里会给你详细分说这些事情…你自己也要多留心,这奴才,用的好,她们便是你的得力帮手,若是用不好…那就是头上悬着的一把刀…”

“…多谢太太教我。”李秀云轻声说道。

“至于这通房丫头,最合适的人选便是从娘家带来的家生子…不必和主子太亲近,免得她知道的太多,加上全家的性命都捏在主子娘家手中,因此,便是胆子再大,**再重,这顾虑的多了…也不敢翻天!”刘氏沉声说道,也不知心中想到了什么,脸上冷意连连!

李秀云偷偷看了看刘氏突然严肃冷厉的脸色,微微眯起眼睛,仔细在心里想了想,江家老爷江岳平身边虽无姨娘,却有两个通房丫头。而这两个,皆是刘氏从娘家带来的,入门这些日子,她倒是也见过一两回,瞧着倒也是个可怜的。因为被男主人收用过,自然也无法嫁人,而女主人又不信任她们,时时防着,跟着刘氏嫁入江家二十几年,如今年过四十,没有自己的骨肉不说,居然连个姨娘都没混上。因年岁渐大,容颜不再,江老爷也不再得意她们,据说已有几年不曾招她们服侍了。弄到如今,姨娘不是姨娘,丫头不是丫头,便是有心做个婆子,只怕刘氏也不会重用…这一生,算是毁了…

再想想韩氏和季氏两位嫂子,似乎也相去不远。韩氏入门时带了八个丫头作为服侍的人,另外还有两个是顶着小丫头的名头进来的,后来顶了二等丫头的名额,可却从不使唤她们,现如今虽收了房,可每日除了早晚请安之外,并不用她们跟着,若是江敏之想不起来,怕是她们连男主人的面儿都见不着。

而季氏带来的那两个小丫头,听说不到两个月便被打发到庄子上嫁了人,最让李秀云惊讶的是,把丫头送走的人并非季氏,而是江家二爷!

“如何约束下人这方面,你倒是可以跟着贞儿多学学。她便将自己的院子管的极好。”刘氏缓缓说道,眼中划过一丝欣慰和无奈。枫林苑,就连她这个太太,想要从里面探听出什么实在消息都很难,能传到她耳中的,仿佛都是季氏愿意让她知道的,刘氏微微牵起嘴角,“你大嫂也不错,可性子却有些刚强,时常摸不透或是不屑于猜想下人的小心思,因此行为处事往往不如贞儿柔和大气且能切中要害,但是对于如何制衡手底下的丫头婆子,她却做的极好,你也可认真看看。你性子温婉,难免有些不长眼的下人慢待你,也不要事事忍让…不管怎么样,你现如今是咱们家的主子…”

第二十七章大丫头下

“我今日将碧琴给你,并非是想让云之将她收房,而是打算在她到你身边服侍之前给她定上一门亲事。”刘氏缓缓说道,“如此,她便算是有婆家的人了,将来便是进了你的院子别人也说不出什么…以后待她嫁了人,你若仍愿意用着,便仍旧让她回来给你做个管事娘子也可。”

“儿媳不孝,竟要太太如此费心。”李秀云听了这话心中一时百感交集,万没想到刘氏竟会如此为她考虑。

“我既然应了你,自然要好人做到底…待会儿我便派人去跟淑卿说一声,打今日起碧琴便算是你房里的大丫头了,只是我这边还有些事需要用她搭把手,过几日在让她正式到你房里伺候。”刘氏拍拍李秀云的手,微微一笑,又道,“趁着这几日,我会用心给她挑一门好亲事,也免得她心里存了想头,反倒不美。”

刘氏随即便喊了碧荷进来,让她跟着绿衣一块儿去韩氏的院子吩咐完毕,李秀云见事情已成,便恭恭敬敬的道了谢,领着李妈妈和绿衣退了出去。

李秀云直到回了自己的屋子,神情仍旧有些恍惚,自己烦恼了一整晚上的事情,就这样解决了?挥退了李妈妈和绿衣,自己歪在榻上,仔细思量刘氏今日对她所讲的一番话。

李秀云觉得,刘氏即便不像喜爱两个长媳一般疼她,对她也是心存善意的,或许,她也是这个家中,唯一希望她和江云之能够白头偕老长长久久的人。

压在心上的一桩心事解决,李秀云整个人放松了起来,闭上眼睛,不一会儿便睡了过去。等到醒来时,已经将近午时,匆忙领着绿衣去上房伺候老太太用饭。

周太君想必还不知道碧琴的事情,对她虽然不大理睬,可也没过于刁难。等到下午,李妈妈带回来的消息,更是让李秀云欣喜异常。

“奶奶,奴婢悄悄的打探了,您猜那碧琴是个什么来头?”李妈妈兴奋的脸泛红光,眼睛也亮的出奇,自打进了江家,李秀云还头一次见到她如此高兴,于是便笑道:“瞧妈妈乐的,太太给的,又是能压制慧心慧龄两个通房的,必然不是普通的丫头。”

“奴婢也是这样想的,所以趁着奶奶去伺候老太太时,特意抽了个空儿去打探一番。”李妈妈笑的得意,“这碧琴,可不仅仅是有来头这么简单,奴婢若是不说,奶奶绝猜不到!”

“好了妈妈,平日里处处指点我做事情,结果轮到自己,反倒跟奶奶那巧卖乖了!”绿衣笑道,“以后妈妈若是再教训我,我可有话说了!”

“你这个小蹄子,今日反倒教训起我来了!”李妈妈笑骂,扭头看着李秀云,说道,“如今这绿衣可是有了几分大丫头的样子了,奶奶以后可是不愁身边没有得用的人了,绿衣一个,便顶的上别人两三个!”

李秀云拿起团扇分别指了指她们两个,捂嘴笑了一通,然后看向李妈妈,“妈妈可别吊我胃口了,快告诉了我吧!”

“这碧琴姓单,原名叫做秋琴,因后来服侍了太太,这才改名叫碧琴。”李妈妈说道,定定的看着自家主子,一双眼睛闪烁着笑意。

“单?”李秀云微微皱眉,“哪户有来头的管事姓单么?”

“难怪奶奶疑惑,奴婢刚知道碧琴姓单时也曾不解,后来细细问了才知道,这单家,在江家可是有些历史了,奴婢也不跟奶奶细说了,只看看这单家的近几代人…”李妈妈抿抿嘴,“老太爷刚出生的时候,这单家老祖便是江府的内院管家,这碧琴的太奶奶就是咱家老太爷的乳母,她的幼子就是碧琴的爷爷,名叫单宝忠。这单宝忠自小便给老太爷做书童,后来娶了老太太最信任的陪嫁大丫头,因此他们夫妻在老太爷和老太太跟前儿是极有脸面的。”

“那为何咱们入府这么长时间并未听说过?”绿衣问道。

“这中间可又一段故事了。”李妈妈坐到绿衣搬过来的圆凳上,缓缓说道,“过去老太爷做官时这单宝忠便是京都江府的大管家,老太爷和老太太对内对外的交际应酬全是他们夫妻帮着张罗。后来老太爷致仕,单宝忠一家子跟着回峦城,不想路上遇到了一伙儿盗匪,这单宝忠忠心护主,一把年岁硬是替老太爷挨了一刀,算得上是老太爷的救命恩人,老太爷和老太太心中感激,回到峦城之后便亲自选了一个庄子送给他们算作私产,并让他们搬过去养老,再不用做小伏低伺候人。而他们的独子单有平,为了尽孝,硬是拒了老太爷的管家任命,自己选了一个离父母较近的一个庄子担任管事的,老太爷见他如此诚孝,更是赞扬。这碧琴,就是单有平的次女。”

李秀云点点头,“如此说来,便是老太太,也要给单家几分颜面了。”只是,这单家人毕竟已经远离了江府,这碧琴没有长辈在身边照应,却未必能够压制的住她这院中的丫头婆子…

“正是如此。可若仅仅是这样,奴婢也不至于这样高兴,毕竟单家再风光,那也是过去的事情了,那单家老夫妻,一年到头也不过来府里拜见那么一两次,虽得下人们的敬重,可毕竟远水救不了近火,一些有倚仗的下人未必真怕他们…可偏偏,这单家当家的虽不在了,可这和江家本宅的人脉却一点都没断。”李妈妈咧嘴笑了笑,“奶奶可知道这单有平娶得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