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知道儿子这是才替媳妇出气呢,也不理会,只原原本本的将话回给了老太太。老太太虽然心中有气,可到底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若是季贞儿真的从庄子上出发去见皇上太后一家子,只怕她这几日闹的这一出儿便再也隐瞒不住了,与其到时被太后冷眼相待,还不如今日低头。太后总是要离开的,这帐,以后再算便是!

老太太恨恨的想着,当晚众人请安之后,便将江寒之一个人留下谈话。

“这季氏在外头也住了十几日了,我想着她也该悔悟,毕竟是一家子,长久分离也是不好,明日你便将她接回来吧。”

江寒之见老太太到这这个节骨眼还在拿架子,心中好笑,说道,“老太太想着贞儿,想要接她回来,这本是老太太慈爱。只是如今天气正热,孙儿媳妇身子不好,怕是禁不起折腾,不妨让她在外头再住几日。”

老太太脸一僵,觉得被孙子卷了面子,恶狠狠的盯着江寒之,“…难道她身子骨还能差到马车都做不了了?寒之,你告诉她,千万别得寸进尺!”

江寒之微微皱眉,脸上神色也淡了下来,沉声说道,“孙儿不懂老太太在说什么,当初让贞儿在外面凉快的是您,如今要接她回来的也是您,孙儿倒是不懂老太太的心思了?!”

“你…”老太太气道,“寒之,你是江家的孙子,若是我和你祖父在太后面前受了委屈,你以为这是你的光彩?别告诉我你不知道圣驾将临的事情!”

“孙儿自是知道的。只是孙儿想着老太太当初那样干脆的责骂贞儿,心中想必已是有了想法来应对太后娘娘和季家的责问的。”江寒之站直身子,冷冷说道。

老太太眯起眼睛看着江寒之,缓缓说道,“老婆子今日才知道,我竟然有个这样本事的孙子…居然敢这样对我说话,你就不怕别人说你不孝?”

“孙儿自然是孝顺您的,如今不肯应您的要求强把贞儿领回来也是为了咱们江家考虑。”

“哦?你倒是说说,这怎么就变成为家里考虑了?”老太太挑眉。

“老太太想想,这太后娘娘到了峦城,定是要召见贞儿的。她人在哪里无所谓,关键是,心在哪里!”江寒之淡淡说道,“若是她心中有气,想必在御驾之前也会有所埋怨,倒时您强要她回家,只怕也是一重罪过了。”

老太太一愣,知道江寒之说的有理。虽然她身为老太君责骂孙媳几句并不算什么大事,便是娘娘问起,她也能讲出道理,只是到底季氏是太后的娘家侄女,便是脸上不显,心里也是向着自家闺女的,何况她现如今又心里有鬼,生怕太后娘娘派人打探,到时再查到有关她不慈的流言,那对她可是极为不利的…上面那位只怕是巴不得找个机会替侄女出气呢…

第四十三章回府上

江寒之撩开纱帐,轻手轻脚的下了床,回身拉过薄被轻轻盖在妻子身上,随后走到一旁的屏风后面从挂着的衣服中掏出一串血红珠子穿成的手串缓缓套在季贞儿雪白的手腕上。

冰凉的感觉将季贞儿从半梦半醒之间惊醒,迷茫的看着丈夫的笑脸,有些愣神。

“醒了?”江寒之轻问。

“恩。”季贞儿点头,眼神渐渐清明,视线移到手腕上的红手串,“这是…”

“娘子,生辰快乐。”江寒之掀起嘴角,眼神温和的看着季贞儿。

季贞儿忍不住扬起笑脸,扬扬手腕上的珠子,“不是说这园子就是生辰礼物吗?怎么又送了这手串?”

江寒之淡淡笑道,“难道娘子不喜欢这手串?”

季贞儿伸出手臂圈住江寒之的脖颈,声音中透出一丝娇憨,“夫君送我的,我都喜欢。”

江寒之微微一笑,自一旁取了衣裳披在季贞儿肩上,扶她靠坐在床头,自己也坐到床沿说道,“只怕今日会有客来。”

季贞儿眉头一挑,“哦?”

“老太太昨日命我带你回府,被我拒了,今日定会有别的招数。”

“我就说,昨日你怎么这样大胆,居然在这里过夜。”季贞儿瘪瘪嘴。

“这两日老太太心中有事,怕是也没时间关注我夜里住在哪里。何况,二门上的妈妈们都被我打点好了。”江寒之不在意的笑笑,“昨日母亲找我,我说了咱们这园子的地址。”

“太太没说什么?”

“母亲是个通情达理的,哪里会挑什么。”江寒之顿了顿,“虽说圣驾还要几日才到,只是今日是你生日,按往年的惯例宫里定会赏东西过来,老太太怕露馅,今日定会打发人来将你接回府中,待会儿你起来后叫人先收拾一下行李,免得走时匆忙漏了常用的东西。”

季贞儿抿抿嘴,低声嘟囔,“想接我回去,那得看是谁来…”

江寒之眼神一闪,“老太太打发的人只会是家里的平辈媳妇,难不成你还想…”

季贞儿看江寒之神情古怪,便知他想岔了,忙道,“我哪里敢劳动太太,只是,这平辈媳妇也是要分人选的…”

她不指望老太太对她一个孙媳妇赔不是,也不敢让婆婆受委屈,那么,让韩氏这个当家媳妇过来跟她话话家常,应该不为过吧?!

江寒之似有所悟的点点头,“只怕你的打算不会这样容易呢…”三个小辈媳妇中,老太太和老天爷其实最看重的是韩氏。她是长房长媳,江家未来的当家主母,老太太和太太不能理事的时候,韩氏对内对外便是府中的当家人,在外人眼里,管家媳妇的行为便代表了江家,代表了老太太和太太,若是韩氏过来请贞儿回府,在外人眼中,那就是受命于老太太,只怕她老人家未必肯呢。

“她不肯也无妨,我在这园子里住的更畅快!”季贞儿冷笑,她还真不急着回去!江家有那样一位老太太,便是外人讲起,她也有的应对!更可况,她还真不信有谁敢当面讥讽于她。那些市井妇人的无知言语,她有何惧怕?左右她季贞儿无儿无女,将来怎样还不好说,也用不着为了一个不知能不能怀上的孩子委屈自己去讨个好名声!

“你呀…”江寒之无奈的摇摇头,妻子看似温和柔顺,可一旦她下定了决心,便是雷打不动,因此他也不劝她改主意,只说道,“三弟妹是个有几分见识的,你在园子里虽自在,可到底有些孤单,和她说说闲话也是好的。”

季贞儿笑眯了眼睛,“看样子你是认定老太太会让三弟妹过来了。”

“不是我认定,是我见到了。”江寒之说道,昨日他正要往园子来的时候,刚好看到李氏领着丫头从上房出来。那时老太太早就用过晚膳了,按照平时的惯例,便是老人家想要和儿媳孙媳谈笑,也会先让她们回自己的屋子吃了饭再来。可他却分明听到落梅苑的小丫头在路上跟李氏说江云之正在房内等着李氏吃饭。

而江府中的李秀云了,此刻也正是在打点出门的行装。

“三奶奶,今儿穿这件桃红的裙子如何,喜气又亮堂,让人瞧着就舒畅。”碧琴笑微微的捧着裙子给李秀云看。

碧琴是刚进五月的时候进的落梅苑,当时太太已将她许给了严管家的小儿子严图。碧琴今年刚满十六,按旧例,丫头们往往都是十七八岁才被主子配人的,像碧琴这样早早定亲的却是少数。而那严图年纪只比碧琴大一岁,如今正在江家的绸缎庄上给掌柜做帮手,年纪轻轻便深得重用,加上相貌又好,极得府中一些丫头婆子的喜爱,一些不指望自家姑娘飞上枝头做姨娘的管事娘子都极愿意跟严家结亲。

那严管家一家虽不像管着采买和内务的方管家两口子那样时常和主子接触,可却是太太身边实打实的亲信,严管家管着全府庄子铺子的收益,银钱进出皆要经过他的手,而严家娘子却是太太的陪嫁,现如今管着府中丫头婆子的规矩,无论是主子还是下人,见了她都要喊一声严妈妈。如今碧琴又被太太做主许给了严图,可以说是江家配出去的丫头中嫁的极体面的一个,因此这门亲事,不论是碧琴自己还是单家爹娘都是极乐意的。

因太太说碧琴年纪还小,让她先伺候李秀云一二年再出嫁,那碧琴高兴自己得了门好亲事,加上进了落梅苑便是一等大丫头,月钱和地位都跟着上涨,伺候李秀云自然也十分尽心。

“这裙子虽好,只是二嫂子素来喜欢素淡的衣着…”李秀云犹豫的摸了摸裙子边儿,她心中也是极爱这一身的,只是今日是出门拜访,自然要捡着人家的喜好来。

碧琴嘻嘻笑了两声,“奶奶太过小心了,二奶奶没那么多规矩的。更可况,奴婢这些年瞧着,二奶奶也是个喜欢亮堂衣裳的人。”

“哦?”李秀云诧异的看着碧琴,从她入门至今,季氏的穿着便极为素气,不是青就是蓝,怎么如今碧琴却是这样的说法?

“三奶奶进门不过一个多月,见到二奶奶的次数也是有限,难怪不知道这个缘故。”碧琴笑道,“二奶奶的枫林苑虽然简单雅致,可她的衣裳首饰却并不朴素单调,前几年穿着打扮也是鲜艳华丽的,可去年却因这个被老太太说了一通…”

李秀云听了更是诧异,怎么老太太还管孙媳妇穿什么衣裳?

碧琴想了想,见屋子里除了李妈妈和绿衣之外也没旁人,便低声说道,“老太太说二奶奶之所以成亲多年没怀上孩子,便是日子过得太过奢靡折了福分…”

“这老太太管的也太宽了吧?”李妈妈叫道,据她这些日子的观察,这碧琴也是个实在的丫头,进了他们落梅苑倒也一心一意的为李秀云打算,因此李妈妈几个也渐渐的放下了戒备。而李秀云更是将碧琴同绿衣一样视作心腹。在她心里,既然向太太讨了碧琴,那便不是摆着好看的,总不能千辛万苦的求来的丫头,每日还要猜忌怀疑吧,因此观察了几回她的行事,也渐渐撤下了心房。这人心,都是人心换来的,她想让碧琴对她忠心,便先要付出她的信任!

碧琴咬咬下唇,犹豫了半晌才继续说道,“二奶奶当时虽没理会,可几日之后却打发人做了许多素淡的衣裳,之后去上房也再不穿鲜艳衣裳。只是奴婢想着,这人的喜好哪是那样容易变的,如今她进住在自己的宅子里,穿着打扮也定是依着往常的惯例,二奶奶虽不是个爱多心的人,可三奶奶您还是个新嫁娘,若是一身素雅的过去,却也不合适。”

李秀云拍了拍碧琴的手,“难为你想的周到,便穿这一件吧。”

碧琴笑了笑,一边和绿衣两个一块儿服侍着李秀云穿戴整齐,一边应道,“这是奴婢该做的。”她既然进了落梅苑做了大丫头,那么这一生便打上了李氏的烙印,便是以后出嫁,在别人眼中,她也曾是三房奶奶的贴身丫头,那么,只有主子好了,她的身份才能更体面,因此在碧琴心中,也是盼着李秀云好的。

“寿礼可装点好了?”李秀云问道。虽然今日她是去接季氏回府,只是既然打着过生日的名头去拜访,这寿礼也是要随着她过去的。

“已经按奶奶的吩咐,将您过去绣的那扇绣屏抬进了马车。”绿衣答道。

李秀云点点头,虽说老太太和太太也赏了礼物,可这绣屏却是她自己的心意,“大奶奶清早不是还打发人送来一对黄玉镯子吗?可带上了?”

“奶奶放心,都收到车上了,待会儿奴婢再打发人去清点一遍。”绿衣递了一杯茶放到李秀云手上,“老太太说今日不必太太伺候早膳,李妈妈刚刚已经打发小丫头去厨房传饭了,奶奶先用一些?”

李秀云点点头,“昨日三爷带回来的香酥羊肉可还有剩?”

绿衣一愣,“奶奶昨日用的少,还有大半碟呢,只今这大清早的奶奶要吃那个?何况那东西还是昨日剩下的。”

李秀云脸一红,不等说话,李妈妈便说道,“你这丫头怎么这样多话,那是三爷对奶奶的心意,今日便是吃上两块又如何?”

绿衣头一缩,“我这就去拿。”说完就跑了出去。

“这个丫头越发没规矩了。”李妈妈笑骂。

李秀云扶着李妈妈的手出了内室,看着绿衣端上来的香酥羊肉,神色却有些恍惚,不由得想起昨晚江云之说的一番话,唇边泛起一丝冷笑。

作者有话要说:祝全天下的妈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第四十四章回府中

昨日清早李秀云便发觉家里气氛有些不对劲儿,先是老太太不用她和太太伺候早膳,之后又听说老太爷在上房发火,最后连晚膳都是在方太姨娘房内用的。老天爷素来看重老太太,便是平日里歇在妾室房内,这晚膳也定是会和正室一块儿用的,听丫头婆子说,像昨日那样不给老太太留脸的,几十年来可是头一遭。

在晚膳之前,老太太曾单独和江二爷说了几句话,事后那脸色却越发难看,加上老太爷没在上房用饭,老太太也只略略吃了几口便撂下筷子,也不说话,只闭目歪在罗汉床上呆了半晌。

当时太太本想打发她和大嫂韩氏一块儿离开的,可偏偏老太太却突然睁开眼睛将她留了下来,命她次日去庄子上将二奶奶接回来。李氏有心推脱两句,可老太太却又发起火来:“难不成连你也不听我的话了?”

“孙媳不敢,只是…”

“没有什么只是,叫你去你就去!”老太太虎着脸说道。

刘氏见小儿媳尴尬的立在下面,笑着打圆场,“明日是你二嫂子的生日,老太太看重她,特意赏下自己陪嫁的一串儿项链。又想着她在外面也住了一段日子了,家里还有许多事情离不得她,想着你们妯娌素来关系好,便让你请她回来。”

李秀云皱眉,她虽和季氏投缘,可嫁入江家还不到两个月,若说妯娌情分,派韩氏去岂不是更合适?何况,她一个小儿媳哪有本事劝得动二伯嫂,李秀云想了想,对老太太说道,“蒙老太太看重,将这差事交给了我,按理不该推的,只是上面还有大嫂子在,让孙媳妇这个家中最小的媳妇去给二嫂子送寿礼怕是不合适。”

老太太右手重重的拍在桌上,“你大嫂子每日忙着管家,难不成让你帮着分担这么一点都不成?不必多说了,我已经吩咐你大嫂帮你备车,明日也不用你来伺候,你只需把这件事给我办好就成!”

李秀云看老太太又要发火,也不敢在言语,便低头应下,“既然老太太如此说,孙媳便领命了。”

李秀云领着绿衣刚出上房,便见自己院中的一个小丫头在外头张望,绿衣忙问,“可是家里有什么事?”

“回三奶奶,是三爷打发奴婢来瞧瞧奶奶什么时候回去。”小丫头笑道,“奴婢来回跑了两趟也不见奶奶出来,偏三爷又心急,李妈妈便让奴婢等在上房门口。”

“可是三爷那里有什么事情?”李秀云问道。

小丫头摇摇头,“李妈妈并没说有什么要紧事情。”

李秀云见问不出什么,便快步往落梅苑走去,进了屋子便见到江云之正无聊的摆弄炕桌上的茶碗。

“三爷急着找妾身有事?”

江云之见到李秀云进门,急忙站了起来埋怨道,“你怎么才回来?这菜都凉了…”

李秀云挑眉,“三爷还没用饭?”

江云之也不答话,只吩咐李妈妈快将那食盒拿过来,“今日和朋友到阳春斋吃饭,里面的香酥羊肉做的极好,我想着你上回说爱吃这个,便给你带了一盘。”

这时李妈妈捧着托盘将那香酥羊肉摆到桌上,“奶奶快尝尝,三爷怕菜凉了,一直命人用热水温着,如今这热水都换了四五次了。”

李秀云看着桌上的羊肉,眼神微微闪动,牵起嘴角温柔的望着江云之,“多谢三爷想着妾身。”

江云之微微红了脸,“这有什么。”

“三爷可用了饭?可否陪妾身一块儿用些?”李秀云问道。

江云之顿了顿,其实他在外面已经用过了,可看着李秀云期盼的眼神,又不忍拒绝,“一块儿吃吧。”说罢拉着李秀云坐到桌前。

李秀云抿嘴笑了笑,拿起筷子便夹了一些江云之素日爱吃的菜放到他碗里。

“不必管我,你自己吃。”江云之说道,犹豫了一下,伸出筷子将那香酥羊肉夹了一块儿放到李秀云碗中,之后也不看李秀云,只低头扒了两口饭。

李秀云看着江云之这一番动作,心中泛着喜气,也不说话,只静静地吃起饭来。

而那江云之吃了两口之后却皱起眉头,吩咐李妈妈道,“吩咐厨房做一盅燕窝送来,今日这才菜都凉了。”想了想又道,“还是让慧心去吧,就说是我要用。”

李妈妈急忙应了,“奴婢这就告诉慧心去,今日奶奶回来晚了,奴婢虽吩咐人将那羊肉温了,可其他的菜和米饭却不好都如此。”

江云之点点头,又让李秀云放下筷子,“菜都凉了,你也别吃了,待会儿那燕窝来了你用那个垫垫胃吧。”说罢又问李秀云为何今日回来迟了,“可是老太太又有什么事情?”总不会又刁难自己媳妇了吧?

李秀云漱了口,随着江云之进了内室,便将刚刚老太太的一番话学了一遍,“如今大嫂管家,妾身想着此事断没有幼子媳妇出头的理儿,可偏偏老太太又…”

江云之叹了叹,“老太太主意虽好,只怕二嫂子未必那样好说话呢。”

李秀云虽然心中也是如此认为,可却奇怪江云之这个素来不问琐事的人也能想到这点,于是诧异的看着丈夫,“三爷何出此言?”

“难道你不知道圣驾要来峦城了?”江云之问道。

“今日倒是听婆婆说了。”李秀云顿了顿,又道,“老太太想必也是因此才急着想让二嫂子回来的。”只是季氏既然拿定了主意要整治老太太,会这样轻易的随她回府吗?

江云之看着妻子疑惑的表情,想了一阵子才说道,“…老太太到了如今还想着自己的面子呢…”却不知,从二嫂子出府的那一刻起,她的脸便已经丢净了!

李秀云听着这话静静的想了一会儿,也有些明白老太太的心理了,韩氏是长房长媳,代表了江家,可她这个小媳妇便不一样了,虽然也是江家的人,可只要老太太说一句妯娌感情深厚,自作主张的想让季氏回来,外人不明就里也只能相信,再往深了说,她这个小孙媳,连族谱都没上,若是外人知道了,她连正经的江家人都不算,有什么资格替江家老祖宗办事儿?以后若真是有人用这件事嘲笑太婆婆被孙媳妇治住了,老太太一百句话在那等着呢。

只是,季氏会让老太太这样算计自己?想到这,李秀云冷笑,若是自己接不来人又打发韩氏去,那老太太的脸面可才是彻底没有了呢!

李秀云简单的喝了小半碗皮蛋瘦肉粥,那香酥羊肉虽是江云之特特买给自己的,可毕竟是昨日剩的,李秀云也只是动了那么两块便不再吃了。漱口之后便领着绿衣碧琴和两个小丫头去了长风苑,得了刘氏的几句嘱咐便上了马车直奔季贞儿新置的园子。

马车大约行了半个时辰后停在了一座院落前,李秀云透过窗纱只见那朱红大门上悬着一面新做的匾,只简单写着绿园二字。大门紧闭,门口并无人看守,随行的婆子只得上前拍了拍门上栓的铜环,不一会儿便有人开门出来,那开门的下人早已得了主子的嘱咐,一听说来的是江府的三奶奶,急忙开了大门将李秀云等人迎了进来。

李秀云带着众人刚在内院的大厅坐定,便见季贞儿领着丫头婆子进来,妯娌两个多日不见,如今很是亲热。李秀云喊了丫头将寿礼送上,笑微微的说道,“我手上也没什么稀罕的物件送与二嫂子,也只这绣屏还算拿得出手,二嫂子可别嫌弃。”

“三弟妹说的哪里话,家中谁不知道你的女红是最好的,这刺绣最是费手费眼,这样一扇绣屏想必用了三弟妹许多心思,我欢喜还来不及,哪会嫌弃。”季贞儿只就这丫头的手略微看了一眼诸人送来的生日礼后便吩咐丫头收起来,又嘱咐红缎,“将你三奶奶送来的绣屏摆到琴房去。”

李秀云听了抿嘴一笑,自己送的礼得人看重心里自是高兴,笑眯眯的又和季贞儿话了几句家常,只不提请她回府一事,急得老太太派来跟着的一个婆子直冲她使眼色。

李秀云无奈,只好说道,“二嫂子在外头住了这许久,老太太甚是想念,今日一是派弟媳来给二嫂子送生日礼,二却是让我来接嫂子回家呢。”

季贞儿笑笑,“三弟妹回去替我谢谢老太太惦记,只是我身子不好,昨日刚请了大夫来瞧过,说是还要静养几日,只是今日三弟妹大老远儿的过来,我也不好拒不相见,因此这才勉强接待了,哪里敢拖着病体回去给老太太添烦,待过上几日我身子好转,也不消老太太特意打发人过来,我自会回去给老太太请安。”

李秀云听了心中暗笑,季氏脸色红润眼神清亮,一袭绯红色长袍配着全套的红宝石首饰更是显得神采奕奕,哪里像个有病的样子,只是她既如此说,自己也不好说些别的,于是便略问问病情,随后便闭口不言。

李秀云不急,可她跟来的石婆子却着急。她本是老太太院中一个二等婆子,因那赵妈妈犯了错被老太太撵了出去这才显出自己来,陪着三奶奶来绿园接季氏回府可是老太太交给她的头一桩事情,若是办砸了,她的锦绣前程怕是也没了。

于是又悄悄的冲着李秀云使眼色,可偏偏李秀云只顾着自己低头品茶,并不理那婆子又气又急的神态。石婆子无奈之下只得咳嗽两声,伸出右手正想悄悄儿的拽拽李秀云的衣裳,那手刚摸上裙子边儿便见季贞儿已经板起了脸。

“三弟妹,按理说你的婆子本不应我来管教,只是这下人的形态也关系到主人的脸面,你又刚进门,想必面嫩不敢狠狠管教,我身为嫂子少不得要讨个嫌说上两句了。”

李秀云心知季氏怕是要敲打这婆子,因此只虚心的抬起脸来答道,“弟媳早就听闻二嫂子是最懂规矩的,您肯帮忙教导弟媳高兴还来不及哪会介意,二嫂子有话直说便是。”

“那位妈妈,自打你一进门便不停地冲着你主子挤眉弄眼,难不成你们奶奶如何行事还要你来指点?”季贞儿一双杏眼冷冷的盯着石婆子。

石婆子一惊,不等答话便又听季贞儿问道,“还有,你那手往哪儿伸呢?主子的衣裳是你碰得的?”

石婆子急忙收回手跪倒在地,往常在老太太的院子中自有几个体面的老妈妈管着一应事体,他们这些二等婆子不过帮着那些妈妈们打打下手壮壮声势,虽比那粗使婆子活计轻巧,可却算不得管事的,更是极少有机会在主子面前露脸。如今被季贞儿质问,石婆子结结巴巴的吭了半天也想不出一句得体的话来替自己辩解,不大功夫便急的满头是汗。

李秀云抿嘴一笑,“二嫂子想必不知道,这石妈妈原不是我这院里的,只是因今日是我出嫁后头一次自己出门,老太太怕我无人照应,这才派了石妈妈跟着。”

季贞儿一听,脸上顿时露出懊悔的神色,忙喊彤霞将石婆子扶起,那石婆子本就心虚,哪里敢用人扶,自己匆忙站了起来,“不敢劳动姑娘。”

季贞儿冲石婆子腼腆一笑,有些内疚的说道,“我不知妈妈乃是老太太身边的人,刚刚多有得罪了。”

那石婆子站稳身子,正想着如何应对才能不丢了老太太的脸面,便听上首的季贞儿又道,“老太太房中的几个婆子我都是熟的,今日看着妈妈脸生,又瞧着您刚才的做派,只以为是哪里新提上来的粗使婆子,还未仔细教过规矩,不想却是老太太跟前的…妈妈可别怪我刚才言语不周。”

石婆子到了此刻哪敢张扬,只讷讷答道,“二奶奶教训的是,是奴婢举止不当。”

听到这里李秀云放下茶杯,慢声细语的说道,“因老太太身边的赵妈妈年岁大了,老太太最日开恩让她儿子接了她回家荣养,这石妈妈是临时提上来的,规矩上难免差了一些,二嫂子今日肯提点她,正是她的福气呢。”

那石婆子听了又羞又气,合着她挨了骂还要感泣涕零?可一抬头却见季贞儿正静静看着她,仿佛真是在等她叩头答谢,一口气哽在胸口上不来下不去,脸上涨得通红,偏偏领着她过来的李秀云只一脸似笑非笑的看着她,也不帮忙,那石婆子无奈之下只得跪下恭恭敬敬的磕了一个头。

季贞儿眼中闪过笑意,让那石婆子起来时候便不再理会,只拉着李秀云说话,“三弟妹还没见过我新置的这园子呢,今日可要好好逛逛,回去也跟老太太学学,就说我改日请她老人家过来赏景儿。”

那石婆子一听心里更是着急,她虽没什么见识,可也知道最迟今晚宫里的赏赐也该下来了,若是二奶奶不在,只怕要耽误老太太的大事情。可如今这情形,三奶奶分明是无法把人接回去,为今之计只能尽快回府请老太太定夺。可这三奶奶若是真的去逛了园子,只怕一两个时辰都未必够用。可偏偏自己刚被训斥,也不敢再去犯忌讳,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李秀云,满眼哀求。

李秀云微微一叹,她讽刺个老妈妈无所谓,可也不敢真的去耽误老太太的事情,此时收到石婆子的哀求的眼神,心中却升起一个主意。因此便说还要回去伺候老太太中饭,不敢久留。季贞儿也不强留,命丫头装上一些补品给李秀云带上只说是自己孝敬老太太和太太的。

第四十五章回府下

季贞儿亲自将李秀云送到了二门上,又命落霞扶着李秀云出门上了马车。车子刚转出小巷李秀云便命人将石婆子喊进了自己的马车,“老太太交待今日必要将二嫂子接回府中,我刚刚本想借着和二嫂子逛园子的机会再劝劝她的,可妈妈却神色焦急的示意我立刻回府,不知是何道理?因妈妈是老太太派来的,我想着你既然这样暗示我必定会有些缘故,因此也不敢耽误,只能匆匆告辞,可如今这心里却有些不安,这样无功而返岂不是有负老太太的托付?妈妈刚刚那番举动可是有什么特别的意思?还是老太太有什么话只吩咐了妈妈?”

石婆子听了这话立时呆了,怎么就变成自己让她回来的了?可看着李秀云一脸的认真和无辜,心知怕是无法辩解了,嘴里越发苦涩,只得说道,“奴婢瞧着三奶奶也尽力了,只是二奶奶执意不肯回来,不如咱们回去再请示请示老太太…”

李秀云含笑点头,“妈妈说的也有道理,二嫂子身子差,我磨破了嘴皮子也无法请她回来,刚刚若不是妈妈提点,只怕还要在那里纠缠呢,到时岂不是耽误事情,还是石妈妈想的周到,难怪能得老太太看重。”

石婆子神色越发凄凉,如今这三奶奶是在将责任往自己身上推那,天知道她宁愿不要这番褒奖,只求回去能向老太太交待。石婆子暗暗吐了一口气,苦涩的应道,“三奶奶过奖了,您已经尽力了,老太太定是明白的。”

“那待会儿老太太问起,您可要将如实回禀呀。”

那石婆子刚刚无精打采的应下,便被绿衣碧琴二人撵到了后面跟着的小马车上。

回到江府之后,李秀云也不敢歇息,匆忙领着石婆子去了上房给老太太回话。

老太太听到季贞儿不肯回来,只一口咬定是李秀云没有尽力,正要不阴不阳的说上两句,便听那石婆子在一旁不停的说什么三奶奶已经竭尽全力了,气的老太太狠狠的摔了茶碗,暗恨道:果然是个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那石婆子在马车上受了恐吓,心知若是不为李秀云说好话,只怕自家这位三奶奶会直接跟老太太说是自己强把她从二奶奶处拽出来的。今日跟着三奶奶出门的,除了自己之外可都是她的人手,心里向着谁可想而知,而那位二奶奶只怕也未必会替她一个下人辩解。左右她今日出师不利,这事情已经办砸了,不管什么原因老太太都不会高兴,管事妈妈的位子定是轮不到她来坐了,若是再被三奶奶告上一状,就算老太太不相信,心里也会认为自己做事不周到。算来算去,不管怎样都是要挨罚,与其两面不讨好,还不如送这位奶奶一个人情儿,若是有幸让她记住自己今日的维护,说不定将来还能求个恩典…

“还不给我滚出去,不知好歹的东西。”老太太一脚踹到石婆子的膀子上,身手灵敏的一点不像个六旬老人。

“老太太息怒,下人不懂规矩再教就是了,如今要紧的是将贞儿接回来。”刘氏扶着老太太坐到榻上,“秀云想必也是尽力了,她一个弟媳妇难不成还能将嫂子强按上马车拉回府里?”

老太太心知儿媳妇说的有理,可就是不愿意承认。“尽不尽力的先不说了,你看看如今可怎么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