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图别的也要看自己有没有这个本事了。”季贞儿不以为意,“他以为霸占住老太爷,就可以继续用孝道压制老爷太太?别忘了,咱们家可是已经分家了,而且按老爷的意思,咱们孙子辈也是分的,老太爷为难儿子,难道还会去寻孙子的麻烦?”

江寒之想了想,也是这个理儿,不由得再次佩服父亲的英明,笑着看了妻子一眼,咽下口中的饭菜,撂下筷子便拉着季贞儿进了内室。

“你这几日先将贵重的东西偷偷归拢好。”

“难道现在就要搬家?”季贞儿挑挑眉,“那老太太正病着呢,三弟妹又怀着身子…”

这时候搬家,不吉利吧?

“而且,你刚刚不是说四弟要留老太爷一块儿过么?老太爷怎么说的?”季贞儿又问。

“老太爷原本的打算应该是等老太太…然后跟着我们一起搬走的,只是冯安之刚刚在正厅哭的不成样子,老太爷又有些不忍了,后来也觉得冯安之有的有点道理,儿孙分家,没有老太爷也跟着搬家的,便答应留下了。”

季贞儿暗暗冷笑,老太爷这个人啊,真是不知道让人说什么好,也不知他这个性子当初是怎么做到礼部尚书这个位置的,居然没让人生吞活吃了!

冯安之的主意打得好,老太爷不搬走了,老太太又病重,老爷作为儿子就算分了家也是不能挪动的,如果一旦老太太…那他们还要守孝,这一晃又是三年,这期间就能生出许多事情来。到时他们就算分了出去,老太爷跟着冯安之,他们就如同半边身子被绑住了,做什么都要束手束脚。只是,现在的老太太,可是一门心思的要跟冯安之划清界限,会这样轻易的让冯安之如愿么?

果不其然,老太太一听老太爷预备和冯安之一起过,一口气差点提不上来。她有儿有孙,为什么要跟着那个姓冯的女人生的孙子一块儿生活?老太太性子虽然鲁莽跋扈,可却不傻,想了片刻也明白了冯安之的打算了,感情这个小畜生还想着给她儿孙添乱呢…

老太太咬咬牙,紧紧盯着老太爷看了一阵,待对方心虚的挪开视线,这才闭上眼睛假寐。老太爷见老妻不言语,以为她无奈之下默认了这个决定,心头一松。可惜,虽然夫妻四十几年,老太爷仍旧低估了老妻的执着和固执,老太太可不是那种受了气不吭声的懦弱之人,她任性到就算自己得不到好处,也决不让别人占她丁点便宜,何况冯安之可是光明正大的将主意打到了她的头上。

结果就是,老太爷前脚刚离开上房,后脚老太太就把江岳平和刘氏找来,二话不说就让他们赶紧搬家。

江岳平怎么忍心让老母一个人留在老宅,自然是不同意的。老太太见儿子不听话,心里又气又甜,儿子儿媳都是孝顺的,可也正是因此,她决不能让他们因为她受委屈!

“你们搬走了,有空回来住上几日,难道那个小畜生还敢拦着?既然如此,何必在这里跟他胡搅蛮缠…”老太太尽量平静的说道,“你要给敏之他们分家,可都安排好了?”

“正要和母亲回禀这件事呢。”江岳平从怀里掏出写好的分家协议,“因为事出突然,也没来得及和母亲细细商量,儿子便自己做了决定,若是母亲有什么想法,就直接说给儿子听,这文书虽然经过族老们见证,可还没去官府备案,可以更改的。”

老太太点点头,“你说给我听听就好。”

江岳平看了文书一眼,便走到床沿前握着老太太的手说道,“敏之是长子,自然是得大头的,儿子单独备出了杏儿的嫁妆之外,又挪出了六间收益不错的铺子分给寒之和云之,剩下的都给了敏之。”

“哪六间?”老太太竖起耳朵。

“寒之是城南的两家布庄和京都的那间酒楼,那两件布庄原本就是寒之管着的,现在给了他正好,至于酒楼,儿子想着季氏的娘家在京都,给了他安国公府也能更加用心照应,可云之就不同了。”那酒楼是六间铺子中收益最好的,江岳平怕老太太不满他没有分给江云之,于是刻意解释道。

老太太点点头,“很该如此,另三间呢?”

“安之原本就管着书画铺子,因此儿子便把这两间给了他。”江岳平偷偷看了一眼老太太,见她嘴角微微勾起一抹笑意,心头一松,那书画铺子倒也值些钱,里头的现存的名家字画也不少,可是因为做的是风雅生意,比起地点好招牌大的酒楼来说在收益上却差上了一点,但江岳平想到这个幼子自小就喜欢写写画画的,分给他却是正好的。

“至于第三间是城北的一间茶楼,云之一向不喜欢咱们家的布匹生意,所以儿子分给他的都是他可能感兴趣的产业。”

老太太点点头,“就是那茶楼小的点,如今李氏又,又怀了身子,那么点收益怕是不够呢。”

“确实如此,所以儿子又另拿出十顷地来平分给寒之和云之两兄弟,另外又留了三个庄子和20顷地自己养老,这一笔日后再分便是了。”江岳平低头看了一眼文书,又说道,“另外咱们家在峦城和京都还有几座宅子,儿子也做了安排。”

“你说说。”

“京都的两座三进宅子分给敏之和寒之,峦城城南还有三座五进大宅,儿子和敏之一家搬到桂花坊那座。”想到这,江岳平补充了一句,“儿子原想着咱们内分外不分,可后来一想,既然分家,就分个干净利落,左右咱们家这三座大宅都在城南,离得也不远,走动起来也方便。”

“你说的很是,只是,只是你们两口子身子还硬朗,这时候分家本就不,不甚妥当,还是谨慎一点的好。”老太太想了想,又说道,“我瞧着敏之和淑卿也不是,不是那容不下弟弟弟媳妇的人…不如,你将桂花坊那做宅院扩大一些,到时候给老二老三两家留个院子,一年四季的来住上几个月,也热闹不是?”

“还是母亲想的周到,儿子这就遣人去打听附近卖房卖地的人。”

老太太点点头,“不急,你们搬,搬过去后在慢慢研究也可…”

“那儿子继续说。”江岳平笑道,“剩下的两座五进宅子和城北的两座三进小宅平分给寒之和云之,另外城郊还有一个花园子,里头种了一些花草和果树,也分给云之了,也能添个进项。”

“这样分来倒是公平,只是,只是云之的日子怕是要,要比不上两个兄弟了…”老太太眼角含泪,她最心爱的孙子,却是过的最差的,这让她如何放心的下。

“母亲多虑了,这些产业足够云之一家用的了,至于比兄弟过的差,母亲仔细想想,敏之是长子,他多分是为了维系咱们江家一族,他过的好便是咱们江家过得好。至于寒之,他分的财产和云之差不太多,但是季氏嫁妆丰厚,老三媳妇是无论如何也比不得的,这样看来,就算是敏之日后也未必比他二弟富贵呢,何况云之?”江岳平劝慰道,“只要云之争气,就算不能大富大贵,小富即安还是没问题的,何况他们兄弟情深,日后哪个过得不好,难道还能眼睁睁的看着?”

“可我,我就是心里不舒坦…”

“老太太放心,儿媳手里还有六家嫁妆铺子,虽然不大,可早就跟敏之寒之说话分给老三了,改日儿媳就将文书交给云之,也算是给他们夫妻添个进项。”刘氏上前笑着说道,“儿媳名下还有几顷地和四个庄子,分出一些给杏儿添妆,余下的待日后自然也是要给他们姊妹几个分了,也是笔收入,委屈不到云之的。”

老太太满意的点点头,咳嗽了两声之后才缓缓说道,“说起来,我当年几间嫁妆铺子和几顷地呢…可惜都在京郊,离,离咱们太远…这些年我也攒了一笔银钱,本想着留给云之,还有纹贤,她虽是出嫁的女儿,可寡妇失业的,日子艰难…可,可如今,临了临了,却不想让另外几个孙子孙女埋怨我,埋怨我偏心…”

“母亲想多了,咱们家这几个孩子都不是那掐尖儿嫉妒的。”

“罢了罢了,明儿你把他们找来,那些东西,就给他们兄妹四个平分了吧,也算是我当祖母的最后一份儿心意…至于纹贤,她如今得了个好女婿,想是也不稀罕我这点体己银子了…”老太太微微合上眼睛,“还有老大家的岚儿,李氏肚子里的孩子,单独分出两份儿,算我这个老祖宗给他们的礼…至于季氏,她的孩子,我是看不到了…可也不能厚此薄彼,也留一份儿出来吧…”

“母亲…”听了老太太仿佛交待遗言似的话语,江岳平和刘氏双双跪倒在床前,眼中含泪。

“别哭,你若是想让我安心的走,就趁早搬出老宅,否则…”老太太突然睁开双眼,直勾勾的盯着江岳平,“否则,我死不瞑目!

第九十七章搬家下

老太爷虽然不愿意儿孙在此时搬家,可却拗不过老太太,何况,老太太的话也硬气,“妾身又,又没说要咱们两个老东西跟着次子搬家,你还有什么不乐意的?家都分了,还凑一起干什么?难道在等我死?”

老太爷和冯安之被噎的说不出话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江岳平和刘氏命儿子儿媳打点行装。

第一个搬走的是江寒之和季贞儿,她的嫁妆虽多,可心里头早就存了分家单过的心思,一些不常用的嫁妆这些年早就陆陆续续的挪到了自己的陪嫁宅子,现如今需要拾掇的也就是一些常用的首饰衣裳以及摆设。他们夫妻并没有搬去江老爷分给他们的那座宅院,而是去了绿园。也不知当初江寒之买下绿园时是不是特意选的位置,这里距离江老爷和刘氏预备搬去的桂花坊大宅坐马车也就两刻钟,近的很,刘氏听说二儿子夫妻的新家离自己不远,也收起了心中的不快,虽然她和老爷分给几个儿子的都是五进大宅,可毕竟多年没有住人,看起来有些荒凉,修整的最好的那座还被他们自己留下预备和大房一起居住,因此如今就算想反对也说不出道理,更何况两座宅子距离桂花坊远近都差不多,不如可了儿媳的心,让她住自己的地方还自在。待她腾出时间来将新宅扩大,几个儿子都有了自己的院子时不怕他们不来住。

至于江云之夫妻,因为李秀云有了身子,本不想这时挪动,可老太太日渐虚弱,老太爷意志又不坚定,若是他们不搬,江老爷和江敏之夫妻也无法离开,没有公公婆婆走人却把小儿子小儿媳单独留在别人家的道理。

“依妾身看,咱们不如先搬到城北的三进宅子吧。”李秀云从梳妆盒里抽出一支梅花簪插/进发髻里,扭头说道。

江云之皱眉,“可老爷太太的意思是希望咱们离他们近一些。你没看二哥他们,如果不是绿园里桂花坊近便,太太定是要反对的…你如今又怀着身子,许多地方需要太太照应。”

“妾身自然知道太太的心思,太太对咱们素来是好的,妾身也愿意挨着太太住,只是,老爷分给咱们的那座五进宅子短时期内可住不得人,等修整好了最少也要一个月,难不成还要老爷太太大哥大嫂他们等咱们这许久?”

李秀云没说的是,他们可以等,可老太太等得了么?若是在这期间老太太一个不小心去了,他们还怎么搬家?

“要不咱们先跟着太太他们到桂花坊,等城南宅子修好之后再住过去?”江云之迟疑的看向李秀云。

“此事不妥。”李秀云断然否决,“如果我们跟着太太搬去桂花坊,二伯二嫂怎么办?他们可是已经搬到绿园了,一家子三个儿子,单单老二一房单过,外面人怎么看老爷太太,怎么看二伯二嫂?”

江云之一听恍然大悟,感激的拉住李秀云的手,“多亏你提醒我,要不我受老爷埋怨不说,还要平白得罪二哥。”

“这有什么,就算妾身不说,这件事到了太太那里也是要驳回来的。”李秀云笑微微的坐到江云之身旁,“所以,咱们目前只能先搬进三进的宅子,等城南的住处修好了,再搬过去也不迟,三爷这样和老爷太太说,他们定能理解的。”

“…也只能如此了。”江云之轻叹一声,“我这就去寻老爷太太。”

江云之走后,李妈妈面带忧虑的上前说道,“江家三个兄弟,三爷是最弱的一个,本想着若是挨着太太住,也能照应一番,没想到却…”

“瞧妈妈说的,就算我们离的远了,难道太太就不疼了?”李秀云笑着拍拍李妈妈的手,“不过是暂时的罢了,以后还是要搬到城南的,一家子住的近些也热闹。”

“奶奶如今刚刚显怀,怎么着也要等小少爷满了周岁才能再搬家,这一拖可就是一二年。”李妈妈低声嘟囔,这住得远,自然不能像过去那样日日请安,时不时的走动一番,虽然轻省,可太太那边有什么好事儿自家奶奶也会是最后一个知道信儿的。

李秀云不理李妈妈的抱怨,要她说,城南城北都是一个样,早晚他们得独立,总指望着老人能有什么出息。

可就在李秀云偷偷命人去城北的小宅收拾屋子的时候,江云之却兴匆匆的拿着一张房契回来了。

“哪儿来的?”李秀云好奇的问道,“槐树坊离桂花坊可只隔一条街啊。”

“大哥给的。”江云之笑嘻嘻的说道,“我去寻太太的时候刚好大哥也在,知道我们要搬去城北,太太极为不舍,大哥便说大嫂子在槐树坊有一座陪嫁的宅子,前两年嫌那屋子破旧又只是个三进的,便让大哥帮着脱手,大哥见宅子离咱们家的几个布庄都很近,便自己拿了体己给大嫂,将房子扣了下来,整修一番之后一直借给朋友一家住,上个月那家人刚刚搬去京都,这不就空了下来了?”

“那这房契是什么意思?”如果是借他们的,怎么会把房契也一起送来了?

“太太说,虽是兄弟,也没有长久借住的道理,就做主让我给大哥两千银子,将这宅子买下了。”说到这又问李秀云,“你快去取两千两银票来我好给大哥送去。”

李秀云笑呵呵的点头,从梳妆匣的暗格里凑出两张千两的银票递给江云之。江云之灌了一碗茶之后接过银票便去了外书房。

第三日江云之和李秀云夫妻俩便拖着行李搬去了槐树坊。见两个幼子相继搬走,刘氏也拉着韩淑卿行动起来。

桂花坊的宅子是前年新盖的,倒是不需要怎么收拾,刘氏先是打发了两房家人过去准备,之后便和韩氏拾掇出整整四十两马车的物件,慢悠悠的搬离了住了将近三十年的宅院。

“你们是没瞧见搬家那天四弟那个样子,他好意思做,我都不好意思说!”虽然江老爷和刘氏带着几个儿子儿媳分家另过,可毕竟老太爷老太太仍旧健在,老太太又卧病在床,韩氏几个孙媳仍旧是每日前来老宅给老太太侍疾的,这不,韩氏前脚刚刚进门,后脚季贞儿和李秀云便结伴儿来了。因为这几日帮着归拢自己的新家,倒是没怎么串门子,趁着老太太午睡的功夫,妯娌几个凑到了偏房闲聊。

季贞儿挥手将屋子里的几个小丫头撵出去,只留下三人的心腹后才缓缓说道,“我仿佛听说那日四弟拿着个账本儿对账来着?”

“可不是嘛,生怕咱们把他的家产一起带走似的,那个小家子气的样子,真真是个上不得台面的!”韩氏吐出口中的瓜子皮,嗤笑道,“咱们家的古董摆件不是两房平均分的么?我们打包行李准备搬家的时候四弟便领着几个婆子封锁了客院和外书房,拿着名册一样一样的对照,听丫头说,他嘴里还嘟嘟囔囔的说什么除了老太太、太太住的上房和咱们妯娌三个的住处之外,其他各房的东西可都要算成公中的,后来又硬拉着老太爷和老爷清点公中的库房,要求对账,竟是怀疑我偷运了什么古董!哼,我也不瞒着你们,太太时常和我说,好东西就是拿来使的,留在仓库里摆着能有什么用处?所以咱们家这些古器珍玩,若是好的自然要先给老太太和太太送去,余下的便直接分到各房各院,剩下的几乎都是用来走礼或是摆设客院的,虽也有几件精品,可我还真没看上眼,不想四弟却看的紧,竟拿我和太太当成贼在防着!”

韩氏一番话引得季贞儿和李秀云也跟着不满,虽说分家了,可到底还是一个姓不是?这样说不是在大他们这一房的脸么?季贞儿撇撇嘴,“大嫂子何必跟他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孩子见识!”

“就是,不过,虽不和他一般见识,咱们平时来老宅走动也得提防一点,没得再被人怀疑偷了他的什么宝贝!”李秀云端起杯子喝了一口白开水,俏皮的眨眨眼睛,低声说道,“我今儿给老太太请安,带的鸡丝粥是用描金翡翠碗装的,那可是我自家的东西,两位嫂嫂可要给妹妹作证,别出门时再碰上个婆子查看,生生贪了我的好东西!”

这话说的引人发笑,韩氏边笑边说,“你这个丫头,平时装的乖巧,说起话来却比咱们都刻薄!”

季贞儿拿起帕子抹了抹眼角,想起正房里的老太太,敛下笑容问道,“这几日我忙着收拾屋子,也没来得及问慧歌,四弟对老太太可好?”

“他哪里敢薄待老太太!”韩氏重重的将茶盏放到桌上,冷哼道,“我们几个虽不是见天儿在这守着,可丫头婆子却留了不少,老爷太太和三位爷也是日日过来请安,四弟虽然不着调,可还不干担上不孝的名头。”

“那就好,老太太这几日精神虽好,可身体却弱的不行,可不能再被气着了。”季贞儿说道,对于老太太,她的感情算是比较复杂的,刚嫁入江家的时候,老太太对她还是不错的,虽然有些小性子,可碍于她的娘家也没有整治过她,就算后来看她没孩子起过惹人厌烦的小心思,最后也都被她一一挡了回去,如今看着这个强势了一辈子的老人,在临终前还要拼着最后一口气为儿孙闯出一条轻省的小路,季贞儿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

“四弟不气老太太,不代表别人来添麻烦!”李秀云抿抿唇,嘴角拉起一道不快的弧线,“两位嫂嫂可知道大姑太太来了?”

“大姑太太来了?怎么回事儿?”韩氏忙问,他们家前段时间闹成那样大姑太太连个面都不露,如今他们搬走了,她倒是出现了?“她又想干什么?”

“具体有什么打算我也不清楚。”李秀云蹙了一下眉,“昨儿我们三爷来看老太太,正好在上房外头看见大姑太太带着二表妹,听说二表妹定亲了,现在正在商议出嫁的日子,过来给老太太磕头,可我总觉得哪会这么简单?”

“青梨那丫头倒是个好的,可惜摊上那么个姐姐。”韩氏叹了叹,随即问道,“不过,青梨表妹不是还差两个月及笄么?怎么现在就开始商议婚事了?”

“这个我倒是知道。”季贞儿看了两人一眼,缓缓说道,“我娘过去有个贴身丫头嫁给了宁城知县做了填房,前日途径峦城,知道我搬了新家便来瞧我,说起了和二表妹定亲的那个杜家。那杜家公子和青梨表妹算得上是青梅竹马,杜夫人也中意这个儿媳妇,本来说好等青梨及笄便下聘的,可上个月不知怎么的杜家姑太太被休了,还带这个正值婚龄的女儿回了娘家,话里话外透出的意思都是要将女儿配给杜公子,还在杜家老太君跟前说起来青鸾表妹几件不规矩的事情,惹得杜老太太极为不喜。”

“我早就说大表妹这个样子,准要拖累家里人的,可不是应了这话了?”韩氏插口道。

季贞儿拿起一块点心小口嚼了两下,咽下后又继续说道,“杜老太太虽然不满青鸾,可杜夫人哪里会让自家儿子娶个母亲被休弃的女子呢?何况,那位表小姐,不容与父亲和祖母,只能跟着母亲被休回娘家,想来也不是个妥当的,杜夫人怎么看得上?相比之下,青梨表妹可好了不是一点半点了,杜夫人原就中意她,如今虽然不喜她姐姐的作为,可也不至于悔婚,这不,为了堵住杜家姑太太和老太君的嘴,巴巴的赶来峦城议亲了…”

“可俗话不是说长幼有序么?这姐姐还没嫁呢…”李秀云迟疑的问道,望门寡到底不是正经的寡妇,虽然不好说亲,可也不是真的嫁不出去的,若是妹妹先于姐姐出嫁,这话说出去怕是不好听呢。

“所以说,大姑太太着急了呗!”季贞儿别有深意的冲着两人眨了一下眼睛。

第九十八章亲事上

大江氏确实是着急了,不仅仅是因为杜家的婚事可能出现变故,也是因为老太太眼瞅着不行了,如果青鸾不趁机嫁过去,一旦老太太闭眼,江家几位儿孙都是要守孝的,自己的两个女儿作为外孙女也逃不过去。

若是等上冯安之三年,自己的青鸾都是二十岁的老姑娘了,没名没分的这样守着岂不是让人笑话?

何况如今杜家太太亲自过来,软硬兼施的要先娶青梨过门,甚至不惜撂下脸来暗示青鸾不受规矩,他们杜家若不是中意青梨这个孩子,断不会和这样的人家连亲,大江氏听了真是又气又羞,可偏偏说不出一句话来反驳,杜家是宁城的大户,若不是多年的情谊,凭他们吴家现在的情况,是无论如何也高攀不上的,因此大江氏就算是受了亲家的威胁和奚落,也只能将愤怒暗暗压在心中。

大江氏本以为冯安之认祖归宗之后能搏出个前程来,没想到却只得了个空宅子和几万两银子,这样看来,他们吴家是无论如何不能失去杜家这门姻亲的。

可是长女连亲事都没定反倒先把未及笄的小女儿嫁出去,这话好说不好听啊,让自家成为别人的谈资不说,只怕青鸾的身价更是要低上两分了。

大江氏如今也不指望吴青鸾去试探冯安之了,在她看来,这个大女儿就是个只知风花雪月不懂柴米油盐的小丫头,一贯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指望她不如自己亲自出马。

大江氏知道老太太现在将青鸾恨的要死,看她上次砸人的举动就知道了。可青梨不一样,当初一块儿住的时候,老太太疼她虽没有青鸾多,可也是时常夸赞她乖巧懂事又知规矩的,后来他们家搬离江府的时候,青梨代替他们母女去磕头,老太太虽没搭理,可也没为难。

想到这,大江氏鼓足了勇气,领着小女儿去了江府,先是去寻了老太爷,说了青梨的婚事,又将自家的处境说了一通,想让老太爷看在青鸾和安之情投意合的份儿上成全他们,不想老太爷却只是赏了两幅字画给青梨添妆,对于青鸾和冯安之的婚事,却不肯接大江氏的话茬。

大江氏无奈,只能将自己的意思直白的说出来,让老太爷装不得糊涂。

“儿孙的亲事向来是你母亲做主的,为父也不好越过你母亲多加干涉。”老太爷一句话,将事儿推到了老太太身上,大江氏听后心便凉了,老太太现在见到青鸾就要打人,而她的哥哥嫂子也怪她气病了母亲,对她闭门不见,而冯安之毕竟不是老太太的亲孙子,他的亲事老太爷便是越过老太太谁也说不出什么,何况,江家的几位孙媳妇,虽然名义上都是老太太的许的亲,可实际上哪个不是老太爷和江老爷挑出的人选,老太太那里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可如今老太爷却将她支到老太太那边,想来也是对青鸾不满意的…

大江氏现在欲哭无泪,当初她怎么就听信了女儿的话,对冯安之动了心思呢?现在一比较,他除了能给青鸾一个正妻的名分之外,有哪一点比得上云之啊?五万两银子看起来是不少,可却住不起这样的深宅大院过不了锦衣群婢的日子啊…

大江氏拉着吴青梨缓缓的往正房走去,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看着沿路的花草林木和假山流水,她总觉得不如过去那样打眼,那花丛,得有四五天没修整了吧?这石子路,今儿定是没扫干净,那边还有叶子堆在树下呢…也是,她大哥大嫂搬走的时候带走了八层的下人,剩下的那几个小厮和丫头婆子哪里顾得了那么多啊,冯安之分的那点银子,也请不起太多的下人…

可偏偏青鸾却瞎了眼,看上了一个花架子,现如今她也只能认了,只是,她同意女儿嫁进江府,老太太会允许将她气的半身不遂命悬一线的青鸾在眼皮子底下转悠么?

果然,大江氏刚进上房,慧雨便迎了出来,说老太太睡下了,她拉着女儿在厅里等了整整两个时辰,直到天色渐暗,老太太才打发慧歌送出来两套头面说是给青梨添妆,至于人,就不见了。

大江氏哭丧着脸拽着女儿离开正屋,刚出门便碰见江云之,只见他一身月白长袍,腰间系着一块儿上好的和田玉佩,整个人俊朗的紧,眉头微带愁色,想是为老太太的病情烦扰,这样容貌俊朗又体贴孝顺的女婿,岂不是比那个只知阴谋诡计胡搅蛮缠脑子又不够用的冯安之强上百倍?她前些日子真是迷障了啊…

大江氏现在是有苦说不出,云之这边是靠不上了,自家女儿现如今这个样子还上哪儿去说别的体面婚事?如今也只能扒着冯安之了。

老太太不同意,老太爷那边指不上,大江氏想了想,还是决定让女儿出马,虽然青鸾不太靠谱,可毕竟她和冯安之是有一定感情基础的,或许会老太爷架不住孙子的哀求松口呢?

大江氏的愿望很美好,却不知道冯安之现如今已经将吴青鸾当成了烫手山芋。

原来,在他和舅舅董家老爷密谋江家作坊图样的时候,便有心和娘舅亲上做亲了,可董老爷只有一个宝贝嫡女,夫妻俩哪会将她配给一个四六不靠的人,就是亲外甥也不行。后来见冯安之成功认祖归宗,又接管了城东作坊,董老爷的心里就活络了,冯安之这个外甥不太靠谱,不过运气到是不错,虽然舍不得嫡女,庶女倒是可以嫁一个过去,若是将来冯安之继承了江家产业,他也是名正言顺的老丈人,若是他被江老爷踢出局,自己不过损失一个女儿罢了,反正他闺女多,庶出的又不值钱,不过是陪送一副嫁妆而已,董老爷这么一想,便定下了主意。

后来的事情,证明冯安之果然是块扶不上墙的烂泥,分家的结果几乎是被江老爷扫地出门,不过既然董老爷已经承诺嫁个女儿过去,就没想过反悔,用一个庶女和江家搭上线也是好的,到时吩咐女儿好好奉承江老爷江太太和几位妯娌便是了,焉知日后没有用得上的地方?就算那群人不待见冯安之,可打断骨头连着筋,说到哪儿他们也都同是老江家的人不是?

冯安之知道舅舅的打算自然是乐意的,当初他勾搭吴青鸾,不过是看在她是老太太的外孙女,又极为受宠,想着或许会在自己认祖归宗一事上帮衬一些,没想到那对母女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重要,虽然气病了那个老虔婆,让她没有过多的阻碍自己,可在家产的分割上却是一点忙都没帮上,反倒做起了缩头乌龟!

还有老太太,别以为他不知道,老太太前些日子已经将自己的体己分光了,大江氏可是一丁点没得着,吴家现在早就败落了,能给吴青鸾陪送什么嫁妆?对于自己的前程没有益处的事情,冯安之才不会去做,现在他巴不得将吴家母女甩的远远的,还肯搭理吴青鸾,不过是看在他到底是老太爷的外孙女,闹的太僵不好看罢了。

“四弟求太太替他去董家议亲?”这日季贞儿到桂花坊给刘氏请安,一进门便听刘氏如此说道。

“正是。”刘氏苦笑,“安之他无父无母,老太爷是男人,老太太又病重,这不就求到我这个婶婶头上了?”

“那,那大姑太太那边如何安排了?可知道这件事儿?”季贞儿转转眼珠,不确定的问道。大姑太太前两日还急巴巴的跑到老宅求老太爷老太太将吴青鸾许给冯安之呢,如今男方竟然要去别家提亲,这也太荒谬了吧?

“你们那个姑母啊…看着精明,其实却一点不拿事儿!”刘氏摇头叹息,“如今还想着将青鸾嫁给老四呢,我听人说,这几日青鸾见天儿的守在老宅的侧门,你说这小姑娘家家的,怎么也不注意个名声?”

就算老太太现在厌烦吴青鸾,她也是江府的表姑娘不是?光明正大的进门,外头不知内情的人也只以为这姑娘是去给老太太请安侍疾的,谁还能真把她拒之门外不成?可这姑娘偏偏跑到侧门去等情郎,身边还只领着一个没留头的小丫头当跟班,这叫什么事儿?

“四弟求太太去提亲倒是合规矩的,只是大姑太太若是知道,恐怕要以为咱们一家子合伙欺负孤儿寡母呢。”吴青鸾的事情季贞儿不予置评,那姑娘就是个缺心眼的,不能将她当成正常人对待,不过依大姑太太和吴青鸾的性子,如果知道冯安之求太太去董家提亲,弄不好还会生出什么事情来。

“那依贞儿看该如何是好?”

“此事太太不好拒绝,可若是轻易答应也不妥,大姑太太到底是亲戚,若是太生分了外人不知就里还以为我们江家瞧不起穷亲戚呢。”季贞儿想了想,又说,“现在董夫人还没带着董家姑娘来峦城,时间还是足够的,太太不妨请老爷将咱们的难处说给老太爷听,或许老太爷那边对大表妹另有安排呢?在那之前先想法子将四弟的打算透给大表妹。”

刘氏赞许的看了儿媳一眼,满意的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已经打发人将安之有意和董家结亲的事情传给大姑太太了,下面就看她怎么做了。”

第九十九章亲事中

大江氏虽是老太爷的嫡女,可比起儿孙来,还是差上一层的。原本老太太喜欢吴青鸾,想和女儿亲上做亲将外孙女许给云之做平妻,他虽不甚满意,可也没有反对,毕竟两头都是自己的亲人,平妻也不是正妻,就可了老太太的意吧,何况女儿守寡多年拉扯两个闺女长大也不容易,就当他扶持女儿了吧。

可自从发现大江氏和吴青鸾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还气病了老太太,老太爷的心思就变了。老太太这些年行事虽然不可他意,可仍旧是他相守四十年的妻子,大江氏气病了母亲不但不侍疾,还拖家带口的直接走人,这在老太爷看来,简直是不孝极了,如此人品,想来将来对他这个老父也好不了多少,这就是老太爷不能容忍的了。

何况,老太爷一向自负,怎么能容忍吴青鸾在他的两个孙子中间挑来拣去呢?在他看来,他们江家的儿孙,随便拣出一个来都比吴家人强上百倍,吴青鸾这样的行径,不但侮辱了他们老江家,还会让两个孙子生了嫌隙,这可是犯了老太爷的大忌了。

因此在冯安之和他说要和舅舅董家结亲的时候,老太爷故意忘了前段时间自家那个外孙女还和孙子黏糊来着,按老太爷的意思,吴青鸾就是红颜祸水,离他们家远远的才好呢,因此毫不犹豫的就点头了,还提点孙子去请婶娘到董家提亲。

老太爷的想法是好的,让刘氏去提亲,不但合了规矩,又显得冯安之敬重叔叔婶婶,还叫外人知道知道,他们江家虽然分家了,可仍旧是和睦的。可是,这样的举动却一点没顾虑到刘氏和大江氏的心情。如果刘氏二话不说的去了董家,大江氏第一恨冯安之欺骗了自己女儿,这第二恨的恐怕就是刘氏了,弄不好还会误会刘氏因为恼了吴家对江云之悔婚,这才故意要破坏吴青鸾的姻缘。

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刘氏怎么会做?自然要想辙应对了。

而大江氏那头得了冯安之要另娶他人的消息,整个人都懵了,也不理女儿的哭哭啼啼,自己关在房里一整天,滴水未进。

第二天出门的时候,整个人仿佛老了十岁,看着吴青鸾哭红的双眼,大江氏深深的无奈了,大女儿必须得出嫁,如果错过冯安之,以自家女儿现在这副样子,只怕真的只有穷人家的光棍可以嫁了,以青鸾这个性子,还不得闹翻天?

还有青梨,这大女儿还待字闺中呢,未及笄的小女儿却嫁了,这不是给外头人添谈资么?可杜家那边又等不得,青鸾是指望不上了,她的后半生,弄不好还得依靠小女儿,杜家这门婚事,绝对是不能出差错的。

大江氏咬咬牙,也不命人重新梳洗一番,就这样顶着一张憔悴的容颜去了江府,直挺挺的跪在了老太太的房前。

出乎众人意料,老天太这次很爽快的见了大江氏,母女两个不知在房内聊了什么,只是大江氏离开上房之时,脚步轻浮,脸色也差得离谱。

“…咳咳…咳…”李秀云一口水卡在了喉咙里,脸上憋得通红。

江云之连忙上前给她拍背顺气儿,“你倒是当心些啊…你现在可金贵着呢。”说着还扫了她的肚子一眼。

“还不是,还不是三爷说话刺激我!”李秀云嗔了江云之一眼,拿着帕子拭了拭嘴角的水痕,“你说,老太太要青鸾表妹给四弟做姨娘?”

江云之伸手揽过李秀云软软的身子,帮着她抽出发钗任一头青丝散落在肩头,一边点头一边拿过一撮细细把玩。

李秀云将头凑近江云之,“老太太这招也太狠了吧…大姑太太能同意?”

老太太这个性子简直让李秀云彻底无语了,大江氏和吴青鸾虽然不孝,可老太太这态度也转变的忒快了。几个月前为了抬高外孙女不停的打压自己这个正经的孙媳妇,如今却恨不得将吴青鸾生吞活吃了,过去的那些疼爱仿佛压根儿不存在一样。

吴青鸾不愿意给江云之做平妻,可以,但也别想给冯安之做正妻!你不是和那个小畜生情投意合么?可人家现在要跟董家表妹双宿双飞了,这可怨不得别人!你想继续纠缠,那就给冯安之做姨娘吧,正妻平妻什么的是别想了,人家董小姐是冯安之正经娘舅家的亲表妹,这人还没过门,哪能弄出个平妻来膈应自家亲戚啊!

大江氏仿佛吞了黄连一样,从心里苦到全身,自家女儿给江云之做平妻她都觉得憋屈呢,怎么能给冯安之那个不靠谱的混小子做姨娘?!要知道,在大月朝,姨娘就是个玩物,就算是良妾,比起正妻平妻来说在地位上也是差了不止一星半点的,他们吴家的女儿,怎么能受这份儿委屈?

“我嫁!”吴青鸾红着眼睛叫道,不理大江氏的阻拦继续说道,“我问过冯郎了,他说董家舅舅对他有恩,现在看中了他的才华,胁着恩情和亲情执意要以将女儿许配给他,他深爱着女儿,本来是不同意的,可老太太不喜欢我,老太爷又觉得董家门当户对,希望他能和董家联姻巩固江家的事业,他是忍着痛苦应承啊…他还说现在董家舅母和董小姐还没来峦城,他会趁着这段时间为我们想办法!娘,冯郎说他不会辜负我的,娘,你就答应女儿吧!”

“他想的办法就是让你去做姨娘?”大江氏吼道。

“这只是权宜之计,冯郎说了,现在老太太和老太爷都不喜欢我,想名正言顺的嫁给他基本是不可能的,加上董家舅舅又看中了冯郎,他不能直接拒绝,可是我若给他做了姨娘就不同,谁不知道我们俩相爱?到时董家看我过了门,心里定会知道冯郎有多看重我,多离不开我,到时说不定为了自家女儿的幸福,会打消了联姻的想法呢?娘,你若是疼女儿,就应了女儿吧。”吴青鸾快速的说道,一向天真明媚的大眼如今充满了不甘、绝望和不易察觉的疯狂。

大江氏看着哭闹不休的大女儿,简直是死的心都有了,她怎么就生了这么个不晓事的女儿啊…

“姐姐,你别胡闹了,我们吴家的女儿,就算是一辈子不嫁,也不能这样自甘堕落!姐姐你仔细想想,董家若是真的看重四表哥,会把个庶女嫁给他?依妹妹看,这根本就是冯安之他自导自演的一出戏,姐姐你别执迷不悟了!”吴青梨恨铁不成钢的看着吴青鸾,有个姐姐做平妻她都觉得丢人,如今若是真的由着她的性子让她给冯安之做妾,她们吴家的脸可真是丢的一点不剩了!还有,嫡亲的姐姐给人家做妾,她将来到了杜家怎么在亲戚面前抬起头做人?!当初她便说,那个姓冯的靠不住,可家里这两个祖宗没一个听她的,非要一意孤行,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如今都这样了还执迷不悟,简直是不可救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