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悠哪有胃口吃饭,她手一顿,轻声问道:“爹醒了吗?”

商氏点头,然后叹气,“醒了,可不吃不喝的也让人担心。还有....”她眉头微皱,又叹气,“你二哥还在院子里跪着呢,谁叫也不起来,非说是他害死了娘。唉,今年怎么这么不顺,没一件好事。”

念悠神色黯然,两辈子都要经历这种痛苦,老天爷何苦还要她回来。

外面越来越黑,念悠轻轻的起来穿上鞋,“我去看看爹和二哥。”

商氏拉住她,担忧道:“娘已经没了,你好好劝劝爹和二弟,活着的人总要往前走不是。来悠悠,先吃了饭。”

念悠瞥了一眼,然后默默端了起来,这里家里有人没了,一般要吃上三个月的素食,念悠端起碗随便扒拉几口便吃不下,将碗筷放下了,匆匆走出了屋门。

念悠住在西边厢房,一出门便看到二哥念为正跪在院子里,脸上一点血色也没有,眼神空洞,不哭不闹却一点神采都没有。

念悠眼睛发酸,抬手捂住了嘴,待眼泪吞了回去,才吸一口气走到苏念为跟前,“二哥,起来吧,娘已经没了,你跪着也无济于事。”

苏念为抬头看看天,半晌缓缓开口:“是我害死了娘,若不是我,娘不会死,是我害死了娘,是我害死了娘.....”

商氏也从西厢出来,抹了把眼泪,对苏念为道:“二弟,娘已经走了,别再跪着了,你跪着娘就能回来吗?家里已经够乱了,你别再添乱了好不好,大嫂求你了。”

可任凭两人怎么说,苏念为都不为所动,只是跪着,喃喃自语:“是我害了娘,是我害了娘....”

若不是他拿了那黑心的钱回来,娘怎么会死,都是他,都是他当初为何和爹娘说谎将钱拿了回来。

还有田家大少爷田有明,这个黑心肝的混蛋明明说这二百两银子是补偿给他的,明明说好了以后都没有关系的,为什么,他还是不肯放过他。

念悠看着这样的二哥也有些烦躁,抬腿便进了堂屋,屋内念庆点了油灯,苏老汉蹲在地上,手里握着烟杆却没有抽,只是看着桌上的油灯一动不动。

快引开他的视线,否则会失明。

一个声音猛的又钻入念悠的脑海,等不及她思索那道声音又消失不见。这样的感觉有一段时间,似乎自己脑子里总有自己也说不明白的东西在引导着她一样。种蔬菜是这样,这会儿又是这样。难不成自己活了这一回得了什么特异功能?

念悠见她爹还盯着油灯,上前直接挡在苏老汉身前,苏老汉眼睛一眯出了不少泪水。

苏老汉唉声叹气,神情有些恍惚的对念庆嘱咐道:“念庆啊,将你媳妇叫来吧。”

还未等念庆出门去叫,商氏便抹着眼泪进来,“爹,二弟他还是不起来,这可咋办啊,虽然天气还热着,可对身体也不好啊。”

苏老汉声音嘶哑,感觉一下老了十岁,从念悠的角度看去竟然看到许多白发。

“她大嫂,都说长嫂入母,以后几个孩子就靠你了。”苏老汉顿了顿,将手中的钥匙递了过去,继续道,“你嫁进苏家也有十多年了,咱家什么情况你也清楚,这以后家里就你多看顾了。”

商氏听得心惊肉跳,总觉得公公话里有话,她张了张嘴,可苏老汉却抬手打断了她,转头对愣在一旁的念悠道:“悠悠啊,以后要听你大嫂的话,照顾好念林。”

念悠心砰砰直跳,总觉得她爹像是在交代后事一样,她蹲在苏老汉跟前,将头放在他膝盖上,“爹,我不管,以后念林还指着您给他娶媳妇呢。”

苏老汉摸摸她的头,道:“好了,都回去睡吧。”

等所有人都回屋了,苏老汉背着手从屋里出来,见苏念为还直挺挺的跪在院子里,叹了口气在他跟前蹲下,“老二啊,你这个样,是想让你娘走的都不安生吗?”

苏念为看着一下子苍老了的爹,突然哭道:“爹,都是我的错,都是我害了娘啊。”

苏老汉眼泪吧嗒吧嗒的掉了下来,将苏念为的头揽进怀里,声音哽咽道:“好孩子,爹不怪你,你娘也不会怪你。爹不知道你在田家受了什么委屈,可爹知道这钱不是我儿子偷来的。爹的好孩子,别再让爹伤心了。”

苏念为哭的撕心裂肺,似乎将自己受的委屈都发泄出来。他长到十四岁却很少和父母撒娇,有了委屈更是很少和父母他人去说,可就是这样,他还是给这个家带来了灾害,将娘给害死了。

这一夜,苏家注定是不眠之夜。念悠躺在炕上听着外面二哥的哭声,突然就松了口气,哭出来就好了,总比憋着什么都不说的强。

————

九如镇,裴宅。

“裴将军,西南动乱,陛下请您前去平叛。”

黄沉将手中密旨递到裴骁手中,坦然一笑:“将军此去便可接手二十万大军,等西南平叛,将军封侯指日可待。”

裴骁神色黯淡将密旨接在手里,无奈摇头。他本来以为这次回来可以和上一世一样可以不用再打仗了,谁知这辈子突然冒出一个不安分的平王。

上辈子,平王是个懦弱无能的王爷,每日只懂得饮酒作乐,哪知这辈子竟然是个厉害的,坐拥西南十五万兵马就敢和朝廷叫嚣。

真真的有些不一样了。

还有他的小未婚妻,这一去可真不知何时能回,若是长时间不会来,小媳妇儿被别家定了去可怎么办?

黄沉见裴骁出神,笑着打断:“将军可是担心家人?要我说将军可说明身份,这小小九如镇谁敢对裴家不敬,何必隐姓埋名不肯吐露。”

裴骁以一种你不懂的神情看他,“黄大人不懂,我既然想归田,自然想安安静静的过日子,若是都知晓了我身份,哪里还有安稳日子过。”

黄沉是宫中皇帝心腹,却也是农人子弟出身,稍微一想便想了明白。

裴骁正开门打算安排黄沉,却见管家来了,“大少爷,苏家姑娘的娘亲没了。”

裴骁顾不上招待黄沉,拉着管家荣叔走到不远处树下:“怎么回事?”

荣叔见少爷紧张,便道:“听说田家找了十几个地痞打上苏家,说是苏念为偷了田家银子,那林氏上前阻拦被那些地痞误杀了。”

裴骁双手握紧,咬牙切齿:“那些人呢?”

荣叔道:“出了事去田家拿了钱就跑了。”

裴骁闭了闭眼,复又睁开:“可恨我明日便要出发去西南.....”

荣叔似乎明白了少爷对苏家小姑娘的执念,这些日子以来少爷便让他注意苏家动静,谁知今日就传来这不好的消息。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荣叔劝道,“等将军回来,再找田家算账。”

站在屋门口的黄沉看着裴骁一脸怒容突然有些好奇是何事让他动怒,在他印象里裴骁沉默寡言,心情从不外露,让人难以琢磨。可现在那个不显山不露水的人竟然怒了。

有趣。

第十四章

因为是夏季天气炎热,林氏尸体停了两天后便入了土,办完丧事,苏念庆和苏念为便去了县衙将田家给告了。

县太爷一听是状告田家,只是收了状纸便打发兄弟俩回去等消息。

可一直等了一个多月,依然不见县衙有人来问话,一家人有些泄气,自然知道这年头当官的只认银子不认人。

田家确实有钱,听县太爷说了这事后只当个笑话:“一个农妇而已,当不得大人费神。”

临走的时候丢下五百两银票便了事。

县太爷看着人走了,高高兴兴的收了银票,拿了五十两交给衙役,让衙役送到了苏家作为补偿。

县衙给出的结论是:杀人者乃地痞流氓,早已逃窜外省,田家毫不知情,田家老爷怜惜苏家老少,补偿五十两银子过活。

衙役走时,看着苏家一家人失望的脸,忍不住规劝:“这年头就这样,你们也别再去县衙或者田家闹了,拿了钱就行了。哪里都不是你们这些泥腿子能惹得起的。”

苏念庆正站在院子里拿着银子发愣,听衙役一说顿时火大:“你他娘的站着说话不腰疼,若是你娘被人打死了,你能忍着?”

衙役见他不知好歹,当即拉下脸来,可看四周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又怕被人堵在这里打一顿,瞪着眼骂了一句:“不知好歹,泥腿子就是泥腿子,哼。”转身便跑向路边骑马离去。

苏念庆抄起门口的石子砸了过去,“你他娘的有本事别走。”

马匹一颠一颠的绝尘而去。

清流村民风还算淳朴,除却林氏出事那天可能是吓着了不敢上前这次倒是同仇敌忾。

“唉,当官的就只认钱,哪肯为老百姓做主啊。”

“就是啊,念庆啊,你娘已经没了,可得看好几个弟弟妹妹啊。”

“唉,老苏家咋就遭了如此大罪呢。”

“念悠她娘也是没福气,眼瞅着孩子都大了,唉。”

苏念庆面无表情的送走邻里,失魂落魄的走进院子。

一家人自从林氏没了便再也没有笑过,两个小的也感受到大人的悲伤安安静静的也不吵闹。

苏茂还好,林氏只是他奶奶,又有商氏护着,而念林就不同了,他今年才五岁,比苏茂还小,正是需要母亲的时候。

这几天商氏本想让念林跟着她睡,可念林非要跟着念悠睡,念悠抹着他的脑袋不忍拒绝。

而苏念为自从林氏死后似乎像变了个人,以前特别爱笑的少年一下子沉默下来,别人不问他,他也不知开口,每日天一亮就起来干活,挑完水,砍完柴,便去几亩菜地里收拾菜。

苏老汉唉声叹气的说了他几次,都只是低着头不说话。念悠背着人劝了几句,也只是看着远方喃喃道:“都怪我,害了娘啊。”

听她这么说,念悠真想一棍子敲醒他,娘已经不在了,难不成你还不活了?

可看苏念为的除了脾气变了意外,其他也没什么不同,张了张口又不知道说什么。

转眼到了半个月,地里的菜长成了不少,一家人合计着拉一车去县城里卖一趟。

苏念庆自从林氏走了以后又回到裴家做工,裴家是良善人家,并没有因为他一个多月没来就辞了他,这让一家人很是感激。

一大早念悠便起来了,穿上粗布衣裳,去灶房帮着商氏做了中午要吃的饼,又拿陶罐装了些咸菜,便去了地里。

地里苏老汉和苏念为已经起了些白菜、萝卜、菠菜、油菜还有大葱,正一捆捆的往借来的牛车上装。见念悠来了,苏老汉道:“悠悠要不要跟着去城里逛逛?”

念悠将干粮放到一旁又上前帮忙,“爹,我和二哥去就得了,您不用去了。”

苏老汉动作一顿,“你个姑娘家的去做啥。”

车子很快装好,可念悠却坐上牛车另一边,“爹,你回去吧,我和二哥去。”

苏念为默默的也上了牛车,对不放心的苏老汉道:“爹,念悠聪明着呢,不用担心,何况还有我看着呢。”

苏老汉看着几乎一夜间变化的二儿子,心里一阵心疼,不过十四岁的少年,现在却活的犹如一个老人。

他蹲下身子去磕鞋上的泥巴,嘱咐道:“悠悠听你二哥的话别乱跑。”

苏念为扬起鞭子,缓缓上了路。

此刻还是早晨,路上没有什么行人,太阳在东边只露出一角红红的印记,微风徐徐出来,带来一丝的凉意,眼看着夏天快要过完了。

念悠坐在车架上,想着这些菜,上一世大雨过后青菜贵了好久,镇上一些菜农便是得了机会、种了青菜拉到县城去卖,得了好一笔银子。

在这时代,死一个人要花费不少的钱,林氏死后便花了几两银子。以前苏家也攒了些,但是也不多。虽然这次县衙给了五十两补偿,可到底是林氏拿命换来的,一家人谁都不敢说花这钱。

这些菜加上地里的那些,应该可以卖上几两银子吧。到了秋天念林得了病时定要给找个好的大夫,一定要保住他的命。

清晨的山路空气很好,一直到了县城近郊才陆陆续续见到一些进程的人。

当然也有像他们一样拉着菜的菜农,那些人看他们一眼摇头叹息觉得又有人抢生意了。

进了城,苏念为直接赶着牛车去了一处酒楼。这酒楼面基挺大,想来在清河县很是有名。对于二哥为何带她来这个酒楼,念悠一点都不奇怪,之前苏念为在田地主家做工的时候没少跟着田家少爷来这。

酒楼名做福泰酒楼。

苏念为绕过前门,赶着牛车去了后门,他跳下牛车对念悠嘱咐道:“悠悠看着车子,我过去敲门。

念悠点点头,坐在车上环视四周。四周是一些居民房,几个妇人坐在门槛上一边摘菜一边大声的打招呼说话。

苏念为敲了门进去,过了不久面色平静的出来,念悠以为没卖出去可谁知紧接着酒楼里也出来几人帮着搬菜。一通忙碌之后,车上每样菜还是剩了一些,一旁记账的管事道:“你家的事我也听说了,不过咱们也只能帮你这一次,咱们也是靠着田家吃饭的,田家老爷发了话,让咱们不能搭理你,以后可以去其他酒楼试试。”

管事说完将手中钱袋递给他招呼着活计进了后门。

苏念为拿着钱袋,嘴唇咬紧牙关,双手青筋暴起。念悠叹声气拍拍他的手,苏念为平息了愤怒,对念悠道:“咱们去菜市场卖。”

“嗯。”念悠坐上车,苏念为赶着牛车往菜市场而去。

路过一户人家时,坐在门口摘菜的妇人喊道:“小兄弟卖菜的?”

苏念为点点头没说话,却也将牛车慢慢停下,念悠见二哥越发不爱说话便笑着点点头:“是啊大婶,您要买菜吗?我们是九如镇的,自家种的菜,早上刚从地里摘的,给您算便宜点。”

妇人站起来笑了笑,“那感情好。”说着便走到牛车前去看框里的菜。妇人拿起油菜看了眼,冲着左右那几户在门口的妇人喊道:“田婶,赵家妹子,你们也买点吧,这菜看着挺好,比市场上的还好些呢。”

那田婶听了也站了起来,“是吗。”说着也跨个篮子过来了,另一边赵二妹也过来了,三位妇人围着牛车一人挑了些菜。

再上路,念悠就有经验了,沿途便叫卖起来,苏念为有些不好意思,张不开嘴,念悠嘲笑他:“二哥,你嘴以前可巧的很,现在咋还不会说话了。再说了,咱们出来卖菜不吆喝可不成。”

苏念为面上泛红,支支吾吾道:“太丢人了。”

念悠哼了一声,“二哥,咱们凭本事吃饭有什么可丢人的,咱们就是泥腿子,那又怎么了,照样吃饱穿暖。”

许是念悠吆喝的卖力,直到出了街菜只剩下一小部分了,甚至有些人家还说让他们明日再来,他们还会买。念悠心里听了一喜,当即答应下来。

苏念为许是听进了念悠的话,再到专门卖菜的街上时已经能够坦然吆喝了。

卖菜的很多,但是他们价格公道,不多时便卖个精光。

回家的路上,苏念为难得舒展开了眉头,他以前就知道妹妹聪明,没想到妹妹这般聪明。还好今日随他来的是念悠,若是他爹,估计两人到天黑都卖不完呢。

清河县里清流村有三十多里,俩人赶着牛车一个多时辰便回到村里。

村民看到他们真的将菜卖完了很是吃惊,慢慢的又后悔他们怎么没想到种菜。

院子里念林和苏茂蹲在墙角数蚂蚁,商氏围着围裙在灶房里收拾晚饭,苏老汉坐在院中修理着一个车架子,见他们赶了牛车进来当下焦急的看向后面。

等看到车上已经空了,苏老汉不可置信的问道:“都卖光了?”

苏念为点头,然后将钱袋子递给苏老汉,苏老汉做回凳子上慢慢数,商氏等人听见也纷纷围了上来,苏老汉倒出来数了三遍这才相信,满眼的惊讶:“这些竟然卖了三百文?”

念悠笑道:“是啊爹,咱地里剩下的那些若是都能卖出去也能卖好几两银子呢。”

“可不是。”商氏面上也终于露出笑容,自从林氏去了,她成了当家主妇,没当家时总觉得林氏抠门,可婆婆没了,自己掌家了才知道柴米油盐贵。他们种这些菜本就是无奈之举,若是能换些钱自然好了。

又听念悠说道:“大嫂,那些菜咱们也留一些放到地窖里冬天吃,剩下的都卖掉,回来的路上我又想了一个赚钱的主意。”

见她卖关子,商氏急忙问道:“悠悠快说说,还有啥赚钱的法子?”

第十五章

见众人都看向她,念悠这才将脑子里突然钻出来的想法说了出来:“我想着,咱们别只卖菜,可以去问问村里人谁家要卖鸡,咱们低价收过来拿到城里去代卖,咱们可以赚差价。”

“那若是卖不出去呢?”商氏问。

苏老汉则抓住重点:“什么是代卖?”这闺女越来越聪明了他这当爹的都赶不上闺女想的了。

念悠缓缓开口:“代卖就是咱们替他们卖,就是他们如果想卖鸡鸭鹅的咱们就顺道带上,卖了再给他们钱,若是卖不出去咱们再还给他们,他们也不吃亏。”

苏念为对妹妹更加刮目相看了,他没想到妹妹这么小的年纪竟然想了这么多,他这个做哥哥的却毫无头绪,不过都是一家人,真能赚钱那就听她的也无妨。不觉间也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咱们还可以帮他们代买东西,镇上因为卖的少价格要贵,而县城有些东西却比镇上便宜。”苏念为突然说道。

念悠笑了,“二哥说的没错。”

商氏当即解下围裙,往外走:“我去问问他们有没有要卖的。”说着急吼吼的往外走。

“大嫂,别急。”念悠拉住商氏,继续道:“你能记住哪家几只鸡多少斤吗?”

商氏一愣,然后摇头:“记不住。”

念悠道:“咱们需得将哪家几只鸡一共多少斤记清楚,除此之外还要弄些草绳给每家的鸡鸭做区分才行。”

商氏脸一红,“这么讲究。”

苏老汉吧嗒吧嗒的抽着汉烟,抬头道:“咱们悠悠想的周到,念为识字就让念为和你一道去吧。”

苏念为答应一声便和商氏出去了。此时正好是晚饭时间,正好家里都有人,一听苏家要帮他们代卖鸡鸭,想卖的人家纷纷同意了他们的说法。

按照他们的想法是,苏家既然愿意帮他们代卖那就代卖好了,能卖好价钱更好,不能卖出去也能吃苏家一天谷子呢。

所以苏念为何商氏收货收的很顺利,回来后,一家人吃了饭,商氏难得的点了油灯,铺开以前苏念为念书时用的纸张,让苏念为将每家每户的东西记录在册。

苏老汉在一旁瞅着,突然道:“悠悠啊,难为你能想到这么多。”

念悠看着苍老的爹,喉咙有些哽咽,“爹,咱们一家人好好的就好了,悠悠不为难的。”

重活一世本该守好家人,谁知娘亲却比前世更早离世。

到了第二日,一家人照常早早起来,苏老汉和苏念为去地里起菜,商氏和念悠准备干粮。

等念悠和念为到了县城也已经日头老高了。

两人赶着牛车先去了昨日去过的街上叫卖了一番先卖出一部分,两人一商量去专门卖菜的地方说不好也没合适位置,倒不如沿街叫卖试试。

于是两人又去卖了几个街道,到了中午两人凑合着吃了些干粮,又开始继续卖剩下的蔬菜。

这时节中午还是有些热,菜叶子有些蔫吧,还好念悠提前准备,将陶罐中的水撒上一些才避免了这问题。

上午两人卖了一百多文的菜,还卖了四五只鸡,下午再着重将菜卖出去。

谁知下午却没那么好卖,眼瞅着时候不早,可框里还剩下一些,苏念为道:“去专门卖菜的地方试试吧。”

到了地方摆好蔬菜,两人扯着嗓子吆喝开来,念悠年纪小嗓子清脆,很快便吸引人过来。

到了黄昏,两人堪堪卖完,只有鸡和鸭都剩了些。

回到清流村天已经黑了,两人交了帐,匆匆吃了饭,洗漱完便倒头就睡。

如此过了几天,菜卖了一亩多了,全家人都带着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