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这日两人到了卖菜的地方却被人围住。

苏念为看着来者不善的几个汉子,沉声问道:“几位有何事?”

其中一个道:“哼,乡下泥腿子,非得和我们这些小商小贩抢生意。”

另一个道:“识相点赶紧滚,以后不许到县城卖东西。”

看着这些人凶神恶煞的,苏念为也有些吃不准,他将念悠拉到身后,强自稳定心神,对他们道:“我们卖我们的,你们卖你们的,可碍着你们了?”

“哼,当然碍着我们了。这几天都来你们这买菜,我们的菜可都烂了的。”

夏季天气热,菜放不了几天便容易坏,而小商小贩的菜从地头上收上来本来就耗去时间,来回折腾到县里肯定比他们的差。

县城的人家境大多富有,哪肯和乡下人一般不计较蔬菜新鲜与否,宁肯多花些钱吃些新鲜的蔬菜,也不愿买那次一等的菜,以前没办法,现在有人供应菜新鲜自然愿意来买。

可现在因为他们卖了钱却阻碍了他人的财路,别人自然不愿意了。

当头的那人叫牛哥,是这一条街上卖菜的头头,见两人年纪都不大,便收敛起怒气,“小兄弟,看你们兄妹也不大,哥几个也不难为你们,只是你们以后莫要再来这条街卖菜了,城里其他地方我们绝不阻拦,如何?”

苏念为哪肯答应,这清河县说大也大,说小也小,除了这条卖菜的街他们只能走街串巷去叫卖了,只是那样卖出去的太少,家里还有两亩多地菜要卖呢。

“大哥,也不是我不愿意,家里还有好几亩的菜,若是入了秋卖不完就冻坏了,你也知道这县城挣了八经卖菜的地方也就这条街,我们不来这条街哪能卖出去?你们是卖菜,我也是卖菜,你交摊位费,我也同样不少交,你们这么赶我们就是你们的不是了。”

苏念为觉得自己说的在理,念悠也紧张的看着。

那牛哥却冷哼一声,他身后的几人也将拳头捏的嘎巴响,牛哥道:“小兄弟别不知好歹,哥几个有心放你走,可你不是抬举,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说着对其他人使个眼色,几人上前将牛车上的菜便往地上摔去。

苏念为大叫:“你们干什么,放开。”

可这些人也都是狠角色,将菜扔到地上不算,还上前踩了几脚。

念悠急了,她两辈子也没见过这么不讲理的人啊,上前便趴在牛车上,将菜拦住:“你们这些坏人,不许扔我家菜。”声音隐约带了哭腔。

牛哥看着小姑娘要哭了,也不在意,对苏念为道:“看你妹妹也吓坏了,还是赶紧收拾收拾回家去吧,别在这儿和我们对着干,否则有你们好看的。”

苏念为刚经历林氏之死,对于强取豪夺最是痛恨,这会儿见牛哥他们威胁他们,更加愤怒,倔脾气也上来了,瞪着眼,握着拳,冲着牛哥道:“你休想,我不会走的。”

“你!”牛哥气的咬牙切齿,冷笑一声,叫过后面围观的几个婆娘道:“将小姑娘拉开,省的伤了这小姑娘。”

有两个妇人闻言上前一左一右将念悠拉到一边,任凭念悠如何挣扎都不放开。

苏念为再强硬也不过是十四岁的少年,当下急了,大喊道:“你们放开念悠。”

不远处鸟兽店里正专心致志挑选黄莺的男娃突然手一顿,对身侧中年男子道:“荣叔,我好像听见有人叫念悠姐姐了。”

荣叔笑着故意问道:“念悠姐姐是谁?”

裴轩解释道:“就是上次来咱家那位老伯的女儿,就是咱家店里苏念庆的妹妹。长得可漂亮了。”

荣叔摸摸他的头,“那咱们出去看看?”

裴轩眼睛亮晶晶的,急忙点头。

又可以看见漂亮姐姐了,真好。

谁知他们付了钱出了鸟兽铺子,便看到不远处围了一圈人,隔着老远就听见小姑娘清脆的声音道:“大家都是做小买卖,凭的是各家本事,你家菜不如我家新鲜顾客自然选择我家,你有何不服?”

裴轩大惊,拉着荣叔的衣襟,“荣叔,咱们过去帮她。”

“这么喜欢这个姐姐?”荣叔不着急,笑着问道。

裴轩点点头,焦急的说:“姐姐长得好看。”

荣叔有些哭笑不得,自家小少爷只有八岁,却对美的事物过分执着,路上若是碰见漂亮小姑娘都能停下来多看几眼才肯走,买只黄莺都得找只毛色漂亮的。而自家大少爷,对女色却不关注,不过这一次哥俩的眼光总算相同了一次。

荣叔被裴轩拉着钻进人群,就见念悠气鼓鼓的被两个婆娘拉着,而一旁的苏念为也涨红了脸似乎随时上前打架救出妹妹。

牛哥看着不知好歹的兄妹俩,脸上肌肉抖动,“小妹子还是别逞能的好,咱们都是小生意的人,也不想为难你们,我再说一次,你们走不走?”

牛车上的菜已经被几人扔了一些,看来牛哥还是存了顾虑又警告了一次。

哪知苏念为梗了脖子哼道:“休想。”

牛哥怒了,皱眉招呼几个同伴就要掀了牛车。荣叔摇头,笑着开口:“慢着。”

众人转头看向荣叔,念悠看到荣叔身边的裴轩,便问道:“轩轩你怎么在这?”

牛哥等人一看这兄妹俩认识这人,而这人从穿着打扮来看一看就是有钱人家,不由得有些迟疑。

牛哥吞咽口唾沫,强自镇定:“这位大叔何必多管闲事。”

荣叔知道这伙人也是为生计所迫,便叹息一声将苏念为拉到一旁,小声道:“小兄弟,我是裴家人,你大哥在我家做长工,也算相识。我在县城认识几家酒楼,若不小兄弟将菜拉过去试试?”

第十六章

苏念为迟疑:“可是....”可是他正在气头上,哪能这么容易放过这几人啊。而且他家的菜也被那几人踩坏了一些。

荣叔似乎看出他的迟疑,便解释道:“大家伙都不容易,若不是为了养家,他们也不愿意与你们为难的。我看他们虽然扔了一些菜,可也只是一少部分,并没有赶尽杀绝。既然我能给你找到卖菜的路子,何必和他们一般见识。”

这么一说,好像也是。苏念为挠挠头,点头道:“那谢谢大叔了。”

牛哥等人见兄妹俩拉着菜走了,并且说今后不上这条街来卖菜,也不为难,而是将地上的菜筐给捡起来,客客气气的放到牛车上,然后赔了不是。

念悠牵着裴轩走在后面,念悠问道:“你手上是什么鸟?”

裴轩笑嘻嘻的将笼子一提给她看:“是黄莺,是不是很漂亮?”

念悠点头,就听裴轩唠唠叨叨道:“上次在集市上轩轩就和茂茂看的就是黄莺,这只黄莺比那只还要漂亮,我大哥说了,等他回来给我待带只老鹰回来,我让它干嘛就能干嘛。”

念悠心里一动,不由问道:“你大哥去哪了?”

说到这个,裴轩撅起嘴来,“大哥又去当兵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他声音了充满了落寞,很不开心。他兄弟姐妹虽然多,可二哥三哥他们都嫌他小不爱带他玩,就大哥不嫌弃他,上哪都带着他。

“哦。”念悠低垂着头,没有在说话。

前面与苏念为低声说话的荣叔却也听到后面两人的谈话,心里暗笑,他以前一直以为自家大少爷会娶不上媳妇,现在看来不是他不想娶,而是媳妇还太小罢了。

又想到裴骁这次出门,或许又是三五年回不来,到时候小姑娘也该长大了,只是小姑娘别嫌弃他们大少爷太老才好。

当然,裴骁走时已经在苏家人面前刷了一些好感,临走时又嘱托他照看苏家,那么等小姑娘长大了,裴家去提亲,应该也不好意思拒绝吧。

想到几年之后大少爷便可以娶妻了,荣叔心里一阵美的冒泡。

苏念为见荣叔笑的开怀,惊讶问道:“荣叔有什么高兴的事?”

荣叔看着和小姑娘有些相似的少年,哈哈大笑:“当然是好事。”

□□叔却不打算说出来,大步往前走去,苏念为疑惑的挠挠头,赶着牛车慢悠悠的跟上。

谁知荣叔带着他们又到了福泰酒楼,到了后门,苏念为叫住荣叔道:“荣叔,这家我之前来过,说是田地主家跟他们打了招呼,不能接我们的菜的。”

荣叔却不在意,临敲门前说道:“田家而已,不用惧怕。”

不光是苏念为,就是念悠也是奇怪,她发现重生后和裴家的交集突然多了起来,而上辈子直到她死都没见过裴骁,更别说和裴家其他人认识了。

还有她娘,想到这辈子发生了太多上辈子没发生的事,念悠突然不想去想上辈子了,上辈子自己过的太苦,家里太穷,现在家里生活比上辈子好的多,应该不会再为了几两银子将她随便嫁了。

不多时,荣叔进了酒楼的后门,没多时,之前和苏念为说过话的管事又出来了,见到这兄妹俩也只是惊讶了一把,便招呼着活计将剩下的菜都搬进去,并告知每天都来送一些菜。

苏念为很惊讶,对荣叔感恩戴德,因着车上还有一些,于是荣叔又带了他们去了另一座酒楼,事情很顺利,菜也卖的顺利,不到夕阳西下便将菜卖完了。

苏念为很高兴,对荣叔千恩万谢。裴轩笑嘻嘻的看着,拉着念悠的手道:“念悠姐姐,等你有空去轩轩家玩好不好?”

念悠捏他的脸答应着,便与他们一同往回走,而裴家坐的是马车,跑的快,很快便不见了踪影。苏念为心里很高兴,赶着牛车也抑制不住开心。

念悠看着,心想这样也好,自从林氏没了,二哥就像没了魂魄,整日不见了笑脸,时隔这么长时间终于见到了笑意。

有了荣叔的帮忙,后面几亩地的菜卖的很顺利,连带着他们代卖的鸡鸭等物也卖个干净。

很快天开始冷了,地里只剩下少许的蔬菜,苏家人已经不打算卖了。家里这三亩地的菜苏念为算了笔账,足有十几两银子,加上代卖鸡鸭等物还有帮村民代买物品赚的差价也足有二十多两了,这是一个丰收的年。

一大早念悠和商氏还有苏念为便去了地里,将地里剩下的蔬菜都起回了家。

早饭后,念悠和商氏开始动手腌制蔬菜。白菜按照往年的惯例是腌制酸白菜,到了冬季炒着吃很香,而今年念悠则打算将一部分白菜晒成干,以备他用。

这源于上辈子的事情,十三岁冬天,县城突然传出一种辣椒炒白菜干,很受欢迎。所以念悠想今年先做一些自家尝试一下,若是好吃,则明年多种些白菜。

还有豆角也可以腌制算豆角。芥菜根则直接放了粗盐腌上,也是一道菜。

还有萝卜等物也可腌制,或者切成条晒干。

像油菜和菠菜等菜则不好储存,好在油菜长得老了开了花,可以榨油吃,菠菜则只留了一点便往各家邻居送了一些。

两人整整忙了半个月,才将这些菜处理好,而念悠晒制的白菜干也晒好了。当天晚上正好苏念庆回来了,带回来八百文钱,一家人都很高兴。

一向不喜欢下厨的念悠破天荒的下了厨,将事先买的五花肉切片,放到油锅里炒过,又放了些辣椒,等炒出香味的时候将洗干净的白菜碎放上煸炒。

不多时灶房里传出香味,念林蹲在灶房门口也不嫌烟熏,眨眨大眼道:“姐姐,好香啊。”

苏茂本来跑出去和小伙伴玩了,也循着香味来了,见念林蹲在灶房门口流口水,无情的嘲笑道:“怪不得小叔叔不和我出去玩,原来是在这流口水呢。”

念林擦去口水,板着脸训斥:“茂茂,要尊敬小叔叔。”自己说完却笑了起来。

苏茂过去挠他,俩人回到院子里你追我赶起来。

到了晚饭的时候五花肉炒白菜干一上桌,便将一家人的目光吸引住了。

苏老汉将烟袋熄灭,一张脸上却少了喜色,“唉,老婆子要是还活着,咱们悠悠哪需要做这些活计啊。”

他这话一出口,众人又想起几个月前离开人世的林氏来。

苏念为本来因为妹妹脸上开怀不少,听了苏老汉的话,脸上一僵,低下头去。

商氏心里也不痛快,她是家里的大嫂,这话若是让外人听了去少不得说她苛待小姑呢。天地可鉴,她对小姑的疼爱真是不少,平日里念悠做活,她哪次不是抢着干的,若不是实在忙不过来,她也不会让小姑搭把手的,可当着公公的面,她又不敢说,只能沉默着生着闷气。

念悠见气氛不好了起来,笑着对苏老汉道:“爹,别想那么多了,娘要是看到咱们这日子过的红火了,也会开心的。况且,我现在也是自己想动手做,难不成等过几年我嫁人了去婆家啥也不会被人戳脊梁骨就好了?”

“你个小丫头,才多大点人,就惦记着嫁人了。”苏老汉心中的抑郁被她一打趣消去不少,不由得拿手戳她脑袋。

念悠假装脸红,“爹,咱们快些吃饭吧,尝尝我的手艺。”

苏老汉拿起筷子夹了一口,满口称赞:“嗯,不错,香、辣、脆,一个都不少了。”

其他人见苏老汉开动了也纷纷举筷子去尝,一尝之下味道非常美味,苏念庆道:“没想到咱们悠悠手艺这么好呢。”

苏茂也跟着他爹瞎起哄,“小姑姑以后咱家你掌勺了。”

念林眯着眼睛,一脸的享受:“可真香呀。”

商氏则激动的眼泪都出来了,“咱们悠悠长大了。”

看着亲人因为自己做的一个菜就激动成这样,念悠心里也是一阵温暖。看着这样的兄嫂,她实在难以和卖了自己换钱的兄嫂联系在一起,还有上一辈子,她好像真是凭着乔言榕的一人之话就判了兄嫂死罪。

现在看来可真是蠢啊。

因为这菜都爱吃,所以第二日上念悠又和商氏多晒了些白菜,而那些腌制的咸菜也在院子里放了一段时间陆陆续续的搬进了屋里。

苏家有个地窖,里面如今放置了许多的蔬菜。

而随着天气的转冷,秋收到了。

因为夏天遭了水灾,今年的秋收尤其的不好,除去两亩水稻还打了些稻子,他家也就剩下一亩的地瓜了。

这三亩地,没几天便收完了。

村里其他人家也好不到哪去,都是一般的困难。

秋收刚结束,县里便来了衙役开始收今年的税收,原本以为夏天的时候遭了水灾能减免一些,可谁知税收和去年一样,说是朝廷在打仗,税收不能少。

这下老百姓可苦了,有人想闹事,可看看衙役腰间挂着的明晃晃的刀,也泄了气。

原本苏二婶还担心苏家会在缴税的时候去他们家借粮,可谁知到了交粮的日子也没见人来。他们不知道的是苏家早就拿了钱提前买了粮交上了。

反倒是苏二叔有些不忍,想着大嫂刚过世家里困难,见没人来借粮,心里就想着是苏二婶的事,好在大哥家已经交上了,他也不好再说些什么。

第十七章

转眼便过了八月十五,又进了九月,天气一天冷过一天,等到进了十月,外面已经飘起了雪花,天更冷了。

每到了冬季,一般人家都不出门了,苏家除了苏念庆还在镇上做工,其他人也闲了下来。商氏是个能干的妇人,刚进九月时便带着念悠去县城接了缝荷包的活计,好歹赚几个零花钱。

可自从进了十月,念悠就开始坐立不安了,每天都拘着念林不让他往外跑,生怕他得了风寒接着得了天花。

可谁知她防了半个多月终于在她和大嫂去县城的那天出了事。

这天从县城回来,念悠便看到苏茂一人在门口玩雪,却不见念林,商氏随口问了句:“茂茂咋不带着你小叔叔一起玩?”

苏茂停下表情郁闷道,“娘,小叔叔病了。”

念悠本来没有在意,因为这段时间她一直拘着念林不让他出门,就是怕他出去冻着,可没想到秋天熬过来了,却在初冬发了病。

“怎么回事?”念悠着急,脸都吓白了。

商氏皱眉安慰:“也许没什么事。”

谁知苏茂却道:“小叔叔很难受呢,爷爷正在照顾着。”

念悠哪里听得进去这些,几步进了院子,到了自己住的屋子,竹篮都来不及放下就去看床上的念林。

此时念林脸色绯红,人已经昏迷了,额间搭着一块白色的布巾,整个人躺在被子里要多可怜就有多可怜。

苏老汉推门进来,手中端着一盆清水,念悠接过来,将她爹推出去,“爹,我看念林烧的厉害,赶紧去镇上请个大夫来。”

村里人生病最多叫隔壁村的老大夫过来看看,可那老大夫也不过是个赤脚大夫罢了,谁家都很少往镇上请大夫。

苏老汉迟疑道:“兴许明天就好了,要不我叫陈大夫过来看看?”

念悠眉头轻皱,“爹,我看念林病的凶险,还是去镇上吧,我二哥也该回来了,让他赶紧借辆牛车去。”说着将屋门关上,嘱咐道,“爹快去洗个澡,将身上穿的衣服跑水里,然后不要再进这个屋子了。”

听闺女这么说,苏老汉也吓了一跳,“这是咋的了?”

念悠来不及解释,只道:“爹就听我的,我会照顾好念林。”重来一世,她定不能再让天花要了念林的命。

上一辈子念林就得了天花,苏老汉找来陈大夫看了确诊了是天花,陈大夫怕被传染,飞快的跑了,又去镇上请大夫,人家一听是天花更不敢接诊。最后念林撑了十天便没了。

苏老汉不再犹豫,决定听闺女一回,转头就叫了刚进门的苏念为去镇上请大夫,自己则去灶房提了热水冲了澡,然后换了干净的衣物,将之前的那身泡进水里,打算得空的时候洗一下。

自从林氏没了,念林晚上便跟着念悠睡,这会儿倒省了事,直接将门关上,杜绝别人进来。商氏看小姑和公公说的这般厉害,心里也迟疑了起来,听小姑的意思小叔子像是得了传染的病,可小姑又如何得知?

念悠现在顾不上这些,脑子里飞快的想着上辈子关于天花的有关治疗方法,因着上辈子念林之死,念悠很长时间都很难受,有次跟着大哥去县里还特意去找大夫问过,恰好那位大夫刚从京城回来,认识宫里的御医,得知了一些关于天花的治疗方法,当时念悠还牢牢的记了下来,现在却正好用上。还有她脑子里时常闪过的话,似乎也是应对天花的方法,可那声音说的方法,似乎是对未感染的人预防有作用,对得了的病人却不能。

念悠有些责怪那个声音了,为何不早些出现,若是她早些知道这预防的方法,念林就不用得病了。

过了一个多时辰,苏念为终于将大夫请来了,念悠没让苏念为进门,只身将大夫请了进去。那大夫看了一会儿,惊吓得往后退了几步然后开门出去,“你们,这孩子得了天花,你们这黑心肠的家人,竟然让老夫来看这病,若是传染上了,你们赔得起吗?”

天花这个病,无异于对苏家人来说是个晴天霹雳。

那大夫怒瞪着一家人,吼道:“快送老夫离开,多亏刚发病,若是晚来会儿说不得该传染上了。”

苏老汉只觉得脑子嗡嗡直响,这几个孩子就是他的命,若不是这几个孩子,他早就上吊死了去找林氏了。

念林是个好孩子,才只有五岁多,老天爷竟然如此对待他的幼子。

苏老汉吓傻了,商氏也受惊,拉过苏茂便去洗澡,将换下来的衣服直接拿到火盆里烧了干净。

念悠站在门口,对苏念为道:“二哥将大夫送走吧,顺便求求他开点药缓解一下,然后去县里春雨医馆找一个钱大夫看看有没有什么法子。”

苏念为答应一声赶紧去了,到了镇上老大夫还很生气,苏念为厚着脸皮求他,好歹给开了一些温补的方子,控制着病情。

等苏念为临出门的时候,那大夫道:“小伙子,你们一家也不容易,快别救了,白浪费钱,得了这病可是治不好的。”

苏念为气的转头,“不会,我弟弟一定没事。”说着大步走了。

走到镇口又想起大哥,觉得应该和大哥说一声,于是去了裴家粮店,叫出来和苏念庆说了声。

苏念庆听了,焦急道:“你等一下,我和掌柜的告个假和你一起回去。”他身为大哥家里有事自然不能置身事外。

苏念庆进去将情况和掌柜的讲明,掌柜的因着苏念庆和裴骁的关系痛快的应了,但是最后也劝他们不要治疗了,白费钱不说还治不好。

苏念庆虽说有些不悦,可也只是答应着便走了。

等晚上掌柜的和荣叔交割账目的时候顺嘴和他提了一句,说者无意,听者却上了心。荣叔想着,这是不是个帮大少爷刷存在感的机会?

且说念悠在家照看念林,一直等到第二天早上才等到苏念为回来。昨日送了老大夫,苏念为便将念悠的话和苏念庆说了,两人对于妹妹的话虽然迟疑,可也想着去县城找大夫兴许好一些。

两人紧赶慢赶的终于赶在天黑前进了城,可找到春雨医馆的时候却被告知钱大夫已经休息,不接诊了。两人没法子,只能找间客栈住下,第二天天一亮便去春雨医馆守着,好歹找到了钱大夫。

钱大夫前五十年是在京城度过的,得罪了贵人这才回了乡,当听两个少年说求他救治得了天花的弟弟时,他还是迟疑了。

他知道些治疗天花的法子,可又不愿意去接触这类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