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女当家:带着空间好种田上一章:第 32 章
  • 农女当家:带着空间好种田下一章:第 34 章

漂亮得不行的皎洁,光滑的触感,真是令人爱不释手,不摸几下她都睡不着了。

玩了会儿后,便将它放回灵泉潭中回到房间睡了。

第154章糙米煮鸡食(4)

第二天一大早,慕璃就起来煮了一锅骨头粥,还有半锅的糙米饭做鸡食。

等孙氏起来的时候,看到小女儿又在糟蹋粮食了,免不了又说了她几句。

“煮粥就算了,煮这么多糙米干啥?小鸡这么小吃不了这么多。”孙氏道。

“这是小鸡早上跟中午的粮食,想省点柴火,所以就把小鸡中午的也给煮了。”慕璃道。

孙氏都不想说她了,都不会等她摘了鸡食草回来再煮吗?这些小鸡饿一顿又不会怎么样。

但当看到这大半锅的浓粥后,可心疼了,这么多粥,搁在以前一天都吃不了这么多米,可现在居然给女儿用来做早饭。

但昨天已经将掌厨交给了女儿,所以现在便是看到这些,孙氏也没再说她什么,喝着香喷喷的浓粥,心里不住安慰自己,女儿会把这些米给赚回来的,会再买回来。

慕爹没她那么多心思,满足地喝了四大碗后,便心满意足地背着框跟孙氏出门去了。

他们今天要去山里砍柴,最近柴火消耗得太过,天天三顿地烧柴煮饭,都有些不够了。

现在是农闲时候,便得出去砍些柴回来了,顺便采些鸡食草回来给鸡吃,不然天天糙米饭,这样下去怎么行。

慕爹孙氏出门后,家里就他们四个小孩了。

吃过香浓的猪骨头粥,跟往常一样,慕风跟小植在院子里练习生字和算数。

慕禾看得稀奇,他没念过书,更没有学过什么知识,连算数都只是跟孙氏学,小的数还行,若是多了就不行了,因为他会算错。

因此在看到两个弟弟会写字,还在那里出题给对方算,慕禾非常羡慕:“小风,你也教我写字和算数吧,这样以后去卖东西的时候,我就不会算错钱了。”

这两个弟弟可真行,现在连字都会认了,要知道,他现在连他自己名字都不会些,便是慕爹,也不过是才会写自己的名字而已。

他也问过他们为什么会识字,慕风小植说经常去村外偷听老秀才教书偷学来的。

他们已经答应过要替姐保密,自然不会说出去。

而老实人听到这,也便相信了。

“算数我还行,但是字我就不太行了,你让小植教你吧。”慕风就对他说道。

不知道是小植跟着慕璃时间长的原因,还是个人天赋,反正慕风对学字成语或者是是造句什么的,都很慢,自然,这个慢的相对慕小植而言,至于跟其他人相比如何,这就不得知了。

不过慕风虽然学字很慢,但他算数方面却非常行,在小植还在对一百以内的加减计算的时候,慕风已经会口算一千内的加减,但若是一千开外的,就得手写计算。

“好啊,大哥,我先教你写你的名字跟一些菜名吧。”慕小植对慕禾高兴道。

慕璃没当过教师,所以她也不清楚小孩子要从哪些地方教,教了一些简单的字后,现在正在教实用的,就是一些庄稼名称和家禽的字。

于是,慕禾便跟自己两个弟弟学字了。

第155章 慕禾学字(1)

慕禾学得非常慢,慕风以为自己算慢的了,刚开始学几个字都要花上小半天的时间,不如慕小植一会儿就会写会认了。

可现在看到慕禾不过一个名字而已,一上午过去了,居然还没学会,写得歪七扭八的不说,还缺笔少画。

为了促使兄妹中的老大尽快学会自己名字,慕风慕小植也不学了,一起过来就教他学写自己名字。

可等到中午慕璃喊吃饭的时候,慕禾才勉勉强强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虽然字还是那样又丑又大,但至少能不缺笔画了。

午饭是很丰富。昨晚两斤卤肉,慕璃知道慕爹最爱吃肉,怕全端出去都没得剩,所以便留了一半下来。

现在看来是明智的,昨晚那卤肉连汁儿最后都被慕爹收拾个干净,半点没留下。

还有便是油渣炒酸菜,今天的这道菜慕璃不敢放辣椒,因为小植根本吃不了辣的,昨晚吃了那么一块油渣,吃了大半壶水,又起床尿了好几次,把慕璃可折腾的。

大米饭浇上香喷喷的卤汁儿,再吃着卤肉跟油渣,别提多香了。

四兄妹吃得很满足。

不过吃完后,慕风慕小植让慕禾去院子地里又写一遍他名字的时候,这家伙也不知道是吃撑了把脑袋撑坏了还是啥,居然把一早上学的忘了个一干二净,现在别说写错了,连写都写不出。

把慕风小植给气得,又拉着他写了好几遍才让他勉强记住,结果午睡过后,起来后慕禾又忘了,慕风跟小植都深感无力了。

慕璃不管这,其实慕禾这种对学识记性差的也不奇怪,慕禾都十三岁了,家穷,吃不饱穿不暖的,慕爹孙氏也不是个细心的,认为孩子吃饱就行,哦,更准切地说,在他们眼里,是孩子饿不死就行。

营养不良已经很严重了,今年又被慕爹带出去地里干活,智力低下很正常,再加上家族没有优秀的基因相传,不像慕风慕小植天天被她喂灵泉水,他们身体多少恢复了些,智力自然也高了。

慕爹孙氏两人是在他们午觉睡醒不久的时候回来的,慕爹挑着一大担的柴,背上还背着一个框,框里满是鸡食草,而孙氏也是挑着两大担的柴。

约莫一担得有二三十斤,这两担就是五六十斤了,孙氏虽然挑得少了些,但两担柴也有四五十斤了。

慕禾赶紧出去给他们开门,慕璃则是进房拿了壶水出来,在水壶里加了少许灵泉水才出来,拿着杯子倒给慕爹孙氏喝。

连喝了好几杯之后,慕爹跟孙氏才感觉整个人都活过来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渴得太过的原因,连平日里喝的水现在喝起来都感觉加了糖一样甜。

两人挑了近一百斤的柴走这么远的路回来,早上就喝了粥,就带一壶水去,没别的粮食了,不得不说,这体力实在令人佩服。

“有啥吃的,可饿死了。”慕爹说道。

“有,那米饭还微热着,爹娘你们先去吃,这些等会再弄。”慕璃道。

第156章 慕禾学字(2)

慕爹孙氏点点头后,便去厨房盛了满满一大碗饭,将那些盖在锅里还微热的油渣炒酸菜跟卤肉夹到碗里吃了起来。

慕爹满足地吃着香喷喷的大米饭加卤肉,心满意足道:“在挑柴的时候,一想到回到家就能吃到小璃做的饭菜,就浑身充满了劲儿…”

“吃吃吃,就知道吃,明天可还得出去再砍些柴回来。”孙氏瞪了他一眼,不过心也高兴,还好有小璃一大早就起来给他们做粥吃,要不然都没这力气挑回来了。

以往出去挑柴的时候,她也是有煮食才出去的,但也不过是些淡粥,再加上她舍不得下米,几两的清米水早在路上就消耗光了,便是挑柴,也不过是那么二三十斤。

哪像今早,一整锅的粥不仅浓稠,还是骨头粥,香得很,吃得也饱,才有力气走那么远的路挑这么重的柴回来。

头一次孙氏觉得她女儿败家败得还不错。

“知道知道。”慕爹点点头。

因为饿得很,慕爹吃完了三大碗白米饭,便是孙氏也吃了两大碗,要不是没饭了,估计两人还能再吃一大碗。

吃完了饭,喝着慕璃泡给他们的红糖水。

孙氏喝着甜甜的红糖水,看着正在院子里劈柴的大儿子,孝顺的女儿,两个聪明的小儿子,劳累了大半天的慕爹跟孙氏,两人心里不约而同升起一种,这样的日子要是能一直过下去该多好。

院子里,慕璃倒了碗参着些灵泉水的茶水给劈得正卖力的慕禾喝:“大哥,先喝水吧。”

慕爹孙氏砍回来的柴是一整块的,需要再劈成小块方便烧火。

“嗯嗯。”慕禾停了下来接过慕璃的碗喝,喝了后感觉这水好甜,“小妹,你在这水里加糖啦,好甜啊。”

“哪有白糖加,不过倒是有些红糖,大哥你要的话我给你加些。”慕璃笑道。

红糖对女孩子身体好,十一岁的女孩子身体已经逐渐开始发育了,有些发育得早的,这个年纪便已经有了葵水,自然慕璃是不希望女孩子的这个‘亲戚’来的这么早,但该调理的还是调理,灵泉水可不是万能的。

“不用了,说说罢,大概是太渴了。”慕禾摇头道。

“大哥不仅是太渴了,还是太傻了,两个字学了大半天还不会不说,居然用劈柴当借口偷懒。”慕风道。

慕璃给喝的水很甜,这点慕风小植早就察觉到了,但这是姐的秘密,他们知道了也不会说出去。

虽然这个年纪没什么心计,但是也私心地想让她的秘密只有他们两个知道,便是亲大哥也不行。

“对啊,我跟二哥学了这么多天都没偷懒,大哥才第一天就偷懒了,不羞。”小不点也说道。

“哪有,这柴要是不劈好,今天用什么柴烧饭煮饭?且那我的名字我已经会写了,刚才都写了好几遍了…”

两人的一番话可把慕禾这老实人耳根子都红了。

这两个字太难写了,特别是这个慕姓,笔画多得记不住。

俩字被小风小植揪着让他都写了千儿百儿遍了,他感觉写字太难受,还不如种地劈柴来得轻松,至少不会让他头昏脑涨。

第157章 慕禾学字(3)

“这柴就算全劈好了,也是要晒了日头才能烧,大哥你当我们都不知道啊,且家中的柴也不少,你便是找个身体不舒服的借口也不用找这个。”慕风一眼就看出了大哥的不爱学。

这点可不好,虽然他也学字学得心烦,但他还是愿意学的,哪像大哥,才俩字就怕了,无语。

“大哥偷懒,小植敢肯定,大哥十有八九已经忘了慕禾这两个字了。”慕小植哼哼道,虽然教大哥比教十个二哥都累人,但半途而废,大哥也太不好了。

“哪有。”慕禾红着脸,该死,那两个字怎么写来着。

“行啦,你们两个,肚子有多少点墨水就教训起大哥了,还不赶快帮大哥拾柴,看这满地乱的…”慕璃对他们俩道。

看到院子里四个孩子玩玩闹闹的干活,慕爹跟孙氏两人也感到一丝家和安乐的欣慰感,心里一松,便回房休息了。

睡了一觉起来后,已经是日落西斜,院子里挑来的柴劈了一小半,小块的木头正整齐地摆放在地上晒着日头。

而慕璃跟小风已经前往野草地回来,把摸的近三斤泥鳅放在了木桶里。

晚餐是红烧泥鳅,加一个骨头汤还有油菜,虽然还剩一半的油渣,但连续两顿油渣炒酸菜,慕璃怕他们给吃腻,就没做了。

两荤一素,倒也不差。

晚餐过后,慕璃就跟孙氏说,让她赶紧给自己赶制一身衣服出来,好让她去镇上做卖东西。

空间里二十斤酒没买,她想早点买了,下次酿药材酒,空间里好多的药草,吃不完也没卖出去,还不如酿成酒。

虽然听不懂什么敬衣,什么敬人的话,但孙氏也听出了好像是没件新衣服就卖不出好价钱的意思。于是点头,答应这两天内一定给她赶制身衣服出来。

农村的姑娘从小便要学着打理家的事,这个裁剪衣服制作衣服便也如此。

当然也是有区别的,像桂花那样无论绣工和裁剪都一流的毕竟少,大多是孙氏这个,裁剪了之后才随便拿针缝补。

而且加上孙氏嫁过来后便再没裁剪过衣服,可想而知她手艺生疏成什么样了。

五天后,当孙氏将一件青方格子的新衣给慕璃的时候,看着这件新衣,慕璃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一件长袖上衣,再加一件裤子,针脚很粗,而且衣服偏大了些。

穿上去有些不合适。家里没有镜子,慕璃也不清楚这衣服穿在自己身上怎么样,不过看小风小植的除了说这件衣服好柔好漂亮之外,再没其他了,慕璃就知道不咋地。

不过选这颜色的时候也是因为不分男女,而且就为了去镇上卖东西不被瞧不起,而不是为了打扮,所以慕璃也没多大失落,反正前世多少好看名贵的衣服她没穿过。

四天前慕永盛就已经把二十个篓子拿来了,慕璃当时就把六十文钱给他,还让他带两斤泥鳅回去。

慕永盛本是想拿五十文钱就好的,偏这平日里这乖巧的侄女说什么也不肯,还说慕家能赚到这些钱都是三叔的篓子帮的忙。

虽然不怎么相信这些篓子能抓到那滑不溜秋的泥鳅,不过最后慕永盛还是把钱收下了。

第158章 慕禾学字(4)

当天慕璃就带着全家出动野草地。把上一天的两斤多泥鳅收了后,便一人五个篓子,一共二十五个篓子埋在了野草地里。

别看这二十五个篓子多,其实这片野草地大得很,他们折腾这么久也不过是在外圈,野草地深处太多杂草了,水也深了不少,慕璃怕有什么泥泞的危险,也没敢拿自己小命开玩笑。

每个篓子逮到的泥鳅并不多,但每个大概也都是一斤左右,积少成多,二十五个篓子平均每天能抓到二十斤的泥鳅,这可比以前五个篓子抓两三斤的多得太多。

这四天下来,都有近八十斤的泥鳅了。

就是很累,每一次折腾完,都腰酸背痛的。

明天就要去卖了这些泥鳅,还有她已经埋了好些时候的酒。

装酒的竹筒这四天里她带着慕禾慕爹去山上砍竹子,再砍成一节节的竹节,而这些竹节她也都装进空间里用精神里二次加工了塞子出来。

然后便是洗干净装酒。

等到要去卖东西的前一天,慕璃提着三斤的泥鳅再一次去李珉宇家借牛车,李珉宇明天不用上镇买卖东西,但李崇也很大方的借给了慕璃。

还问她会不会赶牛车,慕璃自然是会的。

车她都开过,还会搞不定一只牛!

跟上次一样,这次也就带了慕禾一个,慕风本想跟着来的,但慕璃不想带着他,说等他再长高一些就带他去。

慕风对比了下自己跟慕禾的身高,也只好作罢。

来到镇上后,跟上次一样,租了个五文钱的地摊。

然后慕璃就开始大声吆喝了。

虽然今天不是大赶集的日子,但是来镇上的人也不算少,慕璃这么一吆喝,就有三三两两的人过来瞧了:

“大嫂,你看这泥鳅多肥多嫩,买些回去炖个汤给大人小孩补补身体吧…”

“大爷,这泥鳅红烧最好下酒了…”

“大叔,我记得你上次来过,这次多买点我算你便宜些…”

慕璃挨个招呼,半点不慌乱。

“这鲫鱼一斤不过二十五,这泥鳅贵了许多…”

“小姑娘,便宜些,二十五一斤我就给你买点。”

“再便宜些,有点贵…”

这些人也个个挑三拣四的,嫌这嫌那,都在讲价。

慕璃也跟上次一次,一斤以下的是没得讲价的,照旧二十八文,但若是一斤就二十七文,两斤二十六文,三斤以上才是二十五文,再多买也没得便宜了。

慕璃定价比别鱼价高出一些,也是留一些给别人讲价的余地。

这个时代一般都是鸡鸭猪等家禽养得比较多,除了猪价稍贵些外,其他的鸡鸭都是十二三文左右,而鱼因为物以稀为贵,价格就相对而言贵些了,最少也要二十三四文,贵的便是三十文都有。

鱼这种东西也就是镇上这些有钱人吃得起。

而除了正常讲价话,回头客要是买两斤以上的话,一斤还能再少一文,把人高兴的,直夸慕璃会做生意。

因此一番讲价还价之后,有些还是嫌贵的没买,其余的一斤两斤就卖出去了,家里人口稍多的,便买三斤,不过这类舍得买的比较少。

第159章 卖酒(1)

上次三十多斤买了一个多时辰就卖完了,这次八十多斤,买了一个早上才买完。

这还是有许多回头客在内,要不是上次买回去说好吃,这次多买了几斤,慕璃得买到下午才能卖完。

不过也是,这些泥鳅都是被慕璃喂了灵泉水的,因为怕养在家里会死掉,除了撒些饭食下去,慕璃每天都舀了一瓢灵泉水下去,把泥鳅喂得生机得很,便是味道也提上去了不少。

一共是八十三斤,卖得差不多的时候,剩下的几斤泥鳅都很小了,慕璃就给便宜买,一斤算二十五文,也都卖出去了。

除了少部分人买的三斤算二十五文外,其他的都是二十六七文,这次一共二千一百六十三文钱。就是二两多银子,慕璃还是头一次拿到这么多钱。

慕禾不会数不了这么多钱,不过看他小妹钱兜满满的,也知道这次赚了不少钱了。

卖完泥鳅后,他们就去把桂花婶子跟槐花熬了几次夜才绣完的十五条绣帕拿来上次那绣阁了。

李新红看了之后,直接给出了六条七文钱,七条八文钱的价格,一共是九十八文。

“这绣的是不错,但是花样都差不多,你叫那两个绣娘再绣些别的花样,别都是这些荷花莲花杜鹃花的,都是花,太普通了。”李新红道。

慕璃应好,等回去之后她给些花样让桂花婶子跟槐花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