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他干啥了?怎么这么看他?等等。该不是以为自己贪污了?雁过拔毛了?邱澄明觉得,自己真该给自己一个巴掌,刚才还反省自己脑子被狗吃了,智商下降,要好好弥补呢,这一个转头,自己又把自己给卖了,不说这怀疑贪污的事儿吧,老头这知道了自己会藏私房钱,以后还能不盯着自己?那自己以后有钱怎么说?真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不但是这样,刚才才填坑完毕,这又该动脑子补上这个缺口了,你说是不是自己找事儿?真是傻死算了。

“爹啊,儿子今年都几岁了?难不成这么些年,就连点散钱都存不下?你当我这手是漏的不成?放心,不是贪污的,是我自己省下的。”

“不是贪污就好,咱们大房可不能干这样的事儿,当了几辈子族长,不能丢了祖宗的脸。你心里要有数,以后也能不能啊!对了,当初咱们离开老家的时候不是给我了嘛?怎么还有?你小子,藏得可真是够深的。”

这还是想问这钱?老头,你追的可真是够紧的。

“我就不能留几个防身钱了?爹,你这样可不对啊,怎么整的我好像是捡来的一样?净知道从我这里抠唆,你怎么不去问你闺女,她手里也有呢。”

“女孩子家买个头绳脂粉的,也不可能让咱们这大老爷们帮忙,不给她留点她这怎么过?男娃就要粗养你不知道啊!”

“得,反正你总是有理,以后我再有私房,也不告诉你,自己藏着,看你怎么办。”

“臭小子,你回来,你有钱敢不孝敬你爹?你这是不孝知道不?混账,你走那么快干啥?别忘了喊人啊。”

或许是真当老头是亲爹,邱澄明这耍起脾气来也顺溜的不行,直到走到了门口,这才忍不住笑了。算了,漏洞就漏洞吧,自己以后钱总是会越来越多的,总不可能永远藏着,时不时的漏点,说不得还正好呢。

这么一想邱澄明圆满了,那智商被咬的问题也抛到了脑后,虽然任然感觉自己犯傻,可好歹傻的还算能接受。

第16章 忙碌和田地

邱澄明以为,自己忙过了这脑子不好的一阵,接下来有了章程,应该日子过得从容些,可不想这需要忙的事儿其实自己总是会找上门来。像是这会儿,那早就完成了任务的村子大门,就在返工。

“木头做的不是挺好的嘛,我瞧着那些栅栏也挺结实的呀,就是人骑马来的,遇上这样的一时半会儿也未必吃得住吧,怎么就又改主意要用土胚筑墙了?”

对着返工的事儿有疑惑的不仅仅是邱澄明,其他几个差不多年纪也一样头疼,感觉自己好像前头的活都白干了一样,十分的让人丧气,好在这会儿弹压什么的用不上邱澄明,三房木匠出身的三爷爷一个巴掌下来,什么杂音都给灭成灰灰。当然了解释也是一样说了的,毕竟磨洋工什么的,实在是耽搁事儿,还不如和孩子们说清楚来的利索对吧。

“混小子,别想偷懒啊,这可是关系到咱们村子以后安全的大事儿。原本那木头的是不错,可这几日山上山下的走了一趟,难道你们就没发现,这村子原本的防御其实也做的挺不错?那山道上凡事好走的地方都有一大片的荆棘,有些树木能借力的地方,还有陷阱,这说明啥?说明这原本的村里人,一样也是谨慎人。可就是这样的人,居然还被那些祸害给逼走了,那还不够给咱们警惕?再看看你们这建造大门时候发现的那些木桩子,这说明啥?说明啊,这些混账要吗不来,一来肯定人不少。还就是从这大门进来的。既然已经发现了,知道了,要是还不知道赶紧的把这漏洞堵上,你不是找死吗。”

这么一说所有人都猛地一惊,你别说,这老人看的是比他们更齐全些,往深处一想可不就是这样嘛。撇开那些防御手段,细看这环境,这村子虽然说四面围山,可这山不高也不陡峭,进出的路又只有这么一条,看着好像挺安全,可若是没有具体的措施,实际上和袒露在匪人的面前真是没啥区别。

反过来,再看看如今他们建的规模,那倒塌的破院子里寻来的土胚加上石头,木头,筑起的一人高,一尺厚的墙,看看山道两边新补上的荆棘丛,再加上这加厚了一层的门,进出的大路这么一弄,想要进攻,即使用上那些新式的什么洋枪,估计,没有个一天半天的,也未必进的来。至于山上,那么些防备手段,若是他们能在叠加几层,加上巡逻的,想来也能起到不小的作用,这样一想,这些日子的辛苦还真是非常的值得。只是…

“乖乖,要这么说的话,其实这里也不安生啊,比咱们老家那里比起来,未必好得到哪里去。”

听到这话,邱澄明要说话了,毕竟这迁徙的事儿他爹是起头的那个,来的还是他奶的老家,所以忙跟着说到:

“好歹这地方咱们防御什么的还算是能占点主动权,就是真打起来对上了,死也能死个明白,可老家那地方呢?那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让人给坑了,谁知道隔壁卖烧饼的是不是革命党呢,说句话都有可能被牵扯,那真是死都白死。再说了,这地方再不济,我寻思着,一年到头的这样的麻烦能有一二次估计也就到头了,毕竟这里有多偏真是谁住谁知道,人家不是实在没油水,估计都想不到咱们这里,可老家就不一样了,我瞅着,骨头他们都想炸几两油出来。伸手的人太多,再多的好处也不够这些人分啊。”

凡事儿都怕对比,这么对上一看,还真是啊,别说是边上几个年纪不大,脑子简单的听着点头了,就是那几个长辈也忍不住侧目的看了邱澄明一眼,默默的点了点头。这娃子眼光看的远,想的也深,以后族里的事儿教给他倒是也能放人放心。

“明哥儿,明哥儿,你赶紧来,快来啊,那地烧了以后果然像是你说的,看着还成呢。”

这里大门的返工刚做了一半,另一头又有人过来喊他了,引得他过去又是一阵的忙乎,这一次忙乎的还是关乎全族的大事儿,那就是在这村子里头,南面和西面的山脚处,刚刚清理出来的约莫十亩上下的土地。

常言说得好啊,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什么时候都要牢记自力更生,这样才能有备无患。无数的小说,无数的历史,早就说明了这一点的重要性。对此,邱澄明自然贯彻很彻底,生怕遇上什么巧合,什么意外,让这一族人都陷入危机。

你说不可能?什么都有可能,想想这里各个村子之间广阔的距离,想想乱世中平原上遇上抢劫的几率,怎么算都是自己种更保险对吧!当然了,在明知这村子早先没有开垦的痕迹,土地带着几分盐碱,估计耕种困难的情况下,还要做出这样的决定,这不但是因为他对村中长期外出,采购粮食的不安全性有一定的防范,更因为他有系统的督促和庇佑,看看那面板上的任务:

“请在村中开垦一定的田地,每开出一亩,土地将自动升级为下等田,并奖励积分2,金钱2。”

你说,这样的好处摆着他能视而不见?不赶紧的弄出个十亩八亩的,都感觉对不住这样的送分任务,要是能开出二十,三十亩来,那更是能乐的他半夜笑醒,给财神磕头。要是有五十亩,老天啊,以后这村子还愁啥?在偷税漏税的情况下,喝粥已经能保证全村饿不死了,若是在加上打猎的出息,这日子立马十分的有指望!

跟着负责田地的五爷爷走到最初开出来的那两亩地边,看着那烧荒后,残留着焦黑的土地,邱澄明蹲下细细的捏看了几下,这才笑了起来:

“虽说是下等地,不过好歹能种麦子,咱们那水井够深,水量也够多,想来浇灌也不会有问题,有了这地,只要种下冬小麦,那到了明年,这粮食就不用发愁了。好歹能有粥喝。”

“可不是,我们也是往日这熟地种惯了,脑子僵了,竟然没多往深处想,再怎么地不好,只要能长草,怎么就不能开出来种粮食呢。这下好了,我刚才让小子们量了,就这山脚的地,怎么也能开出三十多亩来,若是往山坡上在借点,即使宽松些,不妨碍那些成林子的山坡,也能开出不少,这一样一来算上坡地,怎么也能有六十亩上下。有了这么个数目,即使都是下等的,咱们也够吃了,要是好好的上肥,多养上两年,即使不能有个中田的产出,也能增加不少。”

什么都没有田地更让人安心了,看看,这才开出来多少,边上那些小子就已经高兴的笑没了眼了,村子里那些人也高兴的奔走相告。五爷爷觉得,自己刚来时候那种七上八下的忐忑也一下子都去了。

“如今只要咱们手里的银钱能支撑到开春收割,那真的是就什么都不愁了,对了,明哥儿,你可算计过?咱们这银钱可够?”

听到这个问题,邱澄明的眉头立马又皱了起来,怎么可能够,本就不是什么富裕人家,一路开销又大,老本早就快空了。熬到明年开春啊…这么一算,好像目前除了建设,这挣钱也十分的要紧了。

“五爷爷,咱们按照六十亩地算的话,那这牛最低需要多少?我盘算着,咱们村子里如今加在一起足足有十一头牛,若是算下来有的多,直接卖了,换成粮食,这样应该能顶不少的时间。”

“这样啊,六十亩的话,那咱们人手还算宽裕,若是紧着用,有个三四头,估计也就成了,不过好歹总要留点余地,这地方牛少,卖出去容易,再买就麻烦了,所以留下5头,应该更合适些,这样,你卖六头,按照这个地方的价钱,应该能顶多久的粮食?”

“这边粮食价格倒是还稳定,五两银子能买一石,一头牛估计能换五担粮食,卖出去六头,加上野菜什么的,混上小半年的野菜粥应该能成。”

“这就好,这就好啊,对了,再把大家伙儿的银钱凑凑,看能不能在秋收的时候多攒点粮食,这地方冬天不知道会不会涨价呢,你忘了去年,最高的时候,那粮价可是翻了三番的。”

这还真是,民以食为天,粮食掌控在别人手里,就是把命交给别人掌控,确实不怎么保险,还是多藏点粮食要紧。反正这会儿大家伙儿都安定下来了,有的是空屋子存放。

“那好,等着大门口哪儿弄好了,就派人去卖牛买粮,不行的话,也不用卖,咱们直接寻周边的村子换,这样或许还能划算些。”

“你会儿你回去,和你妹妹他们说,那些孩子闲着的时候就去挖野菜,多攒点菜干,如今可是夏天,菇子什么的也正多,这个也多攒些,只要是吃到肚子里填地方的都别放过了。告诉他们,今年冬天最要紧,只要熬过去,明年就好了。”

“这我知道。”

迁徙这事儿,到了地方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要做的事儿真是多啊!

第17章 成村

人多力量大这话从来都不假,只要心起,没什么事儿是干不了的,就像是这刚到地方就要开垦五六十亩地的事儿,听着好像十分的不可思议,很难完成,可真的干起来,也不是什么做不到的事儿,毕竟这事儿关系到以后大家伙儿会不会饿肚子的大问题,每一个人都十分的上心。

更不用说邱澄明这个为了积分,为了尽可能的在入冬前开出足够种植冬小麦的地,都已经有点魔怔的家伙给出的胡萝卜了,那更是差点让族里的孩子都跟着一并往地里钻。

啥?啥胡萝卜?当然是开发一下族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了!这大锅饭什么的,刚来的时候没啥不对,建设新家新村子,都挺有激情的。可时间长了,事儿一样一样的总是不断,人就很容易懒散,甚至疲累,也容易影响效率,后世那些国营厂就是例子。

所以他想过之后,就和几个房头的爷爷们商量,给出了开垦土地的全新方案,除了一开始开垦的五亩将作为族田,以后全族轮流照顾外,其他的垦荒的地,不管开出来多少,全都要分到各家。为了尽可能的公平分地,所以族里由老头们划好大致的田亩,剩下的就不管了,反正就是谁开的就归谁,你说这事儿大家伙儿能不拼命?

土地情结这东西,即使大半是猎户的邱家人也不能例外,一想到自家能有自己的田地,老人孩子没一个肯在家歇着的,全一股脑儿的往山脚附近去,哪怕是捡个石子呢,也要搭把手啊!看看,不说别人了,邱澄明家老爹不是也跟着在折腾?要不是那腿脚已经差不多都好了,邱澄明都怀疑,老头会不会连着可能残疾都顾不得。

邱家七房,每一家人丁都不是很多,和那些一生一窝,一家十几口的人家比起来,简直就和小火苗一样的微弱,可再怎么微弱,也都比大房要好些,谁让这大房如今就三口人呢!人丁少,这开垦土地自然也慢,若非这一时半会儿的牛还没卖,还能借重一下畜生,邱澄明家老爹估计都能哭出来了。

“早知道,咱们过来前给你娶了媳妇多好,再不济给你妹妹找个上门女婿也成啊,看看如今,咱们这磨蹭的,你二爷爷家都已经成了五亩了,咱们居然两亩都还没干完,差的也太多了。别弄到最后,咱们这族长大房田地反而是最少的,要真是这样,我这老脸哦,可怎么见人啊!”

啊?合着你这不是因为田地少,怕吃亏?而是为了脸啊!邱澄明感觉自己披星戴月的,为了明年吃饭问题,连着干了这么些日子的那股子发狠的劲头都要泄了。可老头这话你能说不对?没道理?也不能这么说,很多时候财力就是实力,作为族长家,若是实力不够,成了弱势的一方,这对整个家族都不是什么好事儿。就像是这一次的迁徙,若是不是自家强势,都未必能成行。迁徙地点也不至于他们说了算,对吧!

“爹,没事儿,地少,咱们还能从别处找回来的,等你腿脚好了,东山脚那儿咱们把油坊再盖起来,有了这么一个作坊,比田地挣得多多了。后院咱们再多养的猪,让妹妹喂着,几处攒钱,肯定不比人家差。”

人丁少不是他的错,邱澄明除了安慰几句也不知道说啥了,难不成说你老这生孩子不给力?那不是找打嘛!他爹对他可半点不客气,他没那种找虐的癖好。可不想好容易寻了几个可以干的挣钱事儿,说出来想岔开点话题,不想立马又被当爹的给打击了。

“这倒也是,我也听说了,这里猪肉似乎价格挺高的?不是说西面那些白帽子的,不吃猪肉吗,这买的人少了,怎么价钱比咱们哪里还高呢?真是太奇怪了。不管这个,只要价钱好,咱们养着就划算,不过儿子啊,我和你妹妹你都安排了,那你干啥?我怎么听着就你闲着?难不成你还要你爹我和妹妹养你?这可不成啊,你才是男丁,养家糊口的事儿,你才是大头。”

果然自己就是捡来的,实在是太虐心了,怎么有这么喜欢捅刀子的爹?

“我说爹,你就不能想我个好?我是那种人嘛?你也不想想,这开荒出来,怎么做地契?怎么和外头打交道?怎么去周边村子城镇采买?这不都要人?跑腿的事儿可不轻松,这事儿您不知道?要是这样还不满意,那要不咱们换换,你去?我来榨油?”

“那啥,我也就那么一说,老胳膊老腿的,哪里干的动,你嚷嚷啥?赶紧的,把这地里的石头捡了,没眼色的,没看见你爹我这挣松土那么!”

合着还是自己做错了?邱澄明感觉自己迟早让这老头给整的心肌梗塞不可。忍不住狠狠的将锄头往地上砸,一个使劲,愣是掀起了半米款的大土疙瘩。这力气,这场面,呵呵,老头一时也有点傻眼。砸吧半响嘴,终于老实的干活,不说话了。戳心什么的,火上浇油的时候可不能干,他也知道好歹…

都是穷人家出身,过日子的好手,算计起种地吃饭这样的民生事情,脑子显得分外的机灵。这里一边开地,另一头已经开始往地里种植东西了,虽然赶了些,可种植秋玉米却还来得及,哪怕只种上一家一亩呢,哪怕头一年长的不好呢,到了十月底,好歹也能填补一家子一个月的粮食对吧!

还有后头开的那些地,虽然种植粮食是来不及了,可种菜总是可以的吧,萝卜白菜什么的,别看不起眼,可量大呀,到了实在没东西吃的时候,这东西也能塞肚子不是。所以这田地那是每开出一点,就种上一点,没有一家浪费的。就是邱澄明家也是一样。

而随着这样的开垦种植,山谷边的野草蓬蒿少了没了,庄稼田垄开始整齐排列,这村子也一点点的开始变换了模样,日益展现出别样的生机。

等着秋日来临,蔬果丰收,这村子更是大变样,早先零零落落的衰败屋舍不再是破旧的模样,那些家中儿子好几个的,趁着这地方宽敞,索性分了家,捡着那些地基完好的院子,重新盖起了屋子,让着村中整齐的屋舍不再是刚开始那稀稀拉拉的萧瑟,还有那牛,因为那些秋玉米的种植,最终留下的数量还是比计划多了些,最起码一房一头已经有了保证,连着那匹老马也一并留了下来,毕竟这里马价钱本就不高,还是老马更是卖不出什么价钱,还不如留着,索性做了村中拉车的牲口,归了邱澄明家老爹使用。

邱澄明一心折腾的油坊也有了,买点豆子自己榨油总比外头去买便宜些,豆渣还能养牲口,不知道合算了多少,所以喽,各家后院牲口棚子也一样有了,猪也养上了,虽然未必有邱澄明那么利索,一上来就是三头,可到底增加了不少的生气。

村中有了人气,有了牲口,还有了田亩,自然这防御上也越发的重视起来,谁也不想自己辛苦劳作的成果最终便宜了旁人对吧!所以啊,那四周山上的各色防御措施,做的自然越发的细致周到起来。东一个扑兽夹,西一个陷坑的,若不是村子里的人,想要翻山偷袭,那简直就是做梦了。

除此之外,邱澄明的收获也是满满的,除了那田亩的任务,后来他又接了不少任务,比如油坊什么的,往日是天没发现啊,其实这些属于村中建设的事儿都能卡到任务上,谁让这系统是建设系统呢对吧!

而发现任务小窍门的邱澄明自然舍不得这样的好事儿浪费了,攒起积分和银钱来也就速度快了好些。连带着这村子里的建设也快了几分,比如不适合开坑田地的山坡种植果树,栗子树的事儿;比如在山上寻找小溪,引水渠增加村中水源的事儿,这些都成了任务,一一完成后,不但赚了几分,还顺带着让村子条件更上了一层楼。虽说这让族人们日常变得十分忙碌,可到底都是好事儿,就是族人们说起邱澄明也只有称赞的份。

不过赚的再多也不够他花啊,里头能点击的技能太多,金手指太诱人,实在是有点忍不住。比如点了个骑马的技能,比如点了个骑射的本事等等,在武装自己的时候,他十分的舍得出手。

越是点击,邱澄明就觉得自己越是穷,个人武装什么的只是那可以花积分点击的好处里头的最底层,还有什么山体变得险峻啊,土地变得肥沃啊,这些高积分的事儿他还没资格呢,你说这看得见摸不着,让人多难受吧!反正邱澄明如今那是见着什么都想着是不是能换积分了,可见这系统真的是换着法的,玩着花样的在督促邱澄明不断地折腾。

“咱们这地方,如今看看,真是不错,看看这地,看看这山上的树,只要一二年,自给自足是没问题了。多好!”

“是啊,除了盐布不能自己产,其他吃的喝的用的,咱们都能自己弄,确实不错,比咱们以前老家都宽松。”

“说起布,我听说,咱们西面外头不远就是一片草甸子,那地方这个时节兔子什么的应该不少吧,你说咱们是不是组织一下,去猎上一场?那兔子皮在不值钱,咱们自己做皮袄子总是不错的,这里冬天可比老家冷呢。”

“那地方狼也不错,你啊,周边都没有摸熟呢,这心又野了,先等等吧,等着这秋玉米收了再说。就是再想,也不能不小心,人多点更安全。”

“这也是啊。那就等等?不过老实说,这里实在是太安静了些,这都多久了,我瞅着连个经过的都没几个人。”

“要不是这样,咱们这能这么安全?摘了西瓜还想要芝麻,你可真贪心。”

“他那是操心媳妇呢,没人来,谁给他说亲啊…”

“哈哈…”

邱澄明给自家老爹递上茶,给坐在自家堂屋里说着闲话的族中长辈,兄弟们让着坐,静静的听着他们说话,同时运用其老爹教的分析法子,用自己的角度,眼光分析族人们的需求。当一个好族长从来都不容易。

至于这些人?人心都是这样的,当这村子有了大致的模样,族中这些小子们忍不住就开始向往外头了,打猎只是走出去的借口,更多是他们对着这牢笼一般的村子感觉到了蔽塞。毕竟是从繁华中走来的人,骨子里更渴望大场面,对偏僻荒凉带来的安全一时可以接受,却永远不会满足。

那么作为少族长他又该怎么办?族中人员单一,婚嫁艰难的问题似乎已经迫在眉睫了。

第18章 盐

再怎么着急上火,该过的日子还是要这么过,像是打兔子,就是目前最该做,也最容易做的事儿。不是他们不怕狼,也不是他们胆子大的周边都没摸清楚地盘划分,就敢上草甸子瞎转,实在是这兔子皮太诱人了。

老邱家本就不是什么有钱人家,迁徙耗费的花销又多,路上行走又没有托运,所以啊,来的时候那是把能卖的都卖了,除了些实在是舍不得的东西一路艰难的带了过来,其他的绝对算的上是轻装上阵的典型。所以喽,这眼见着已经到了秋天了,冬衣愣是还空唠唠的,你说,这不打兔子的主意还能怎么办?

“咋样,这草甸子上兔子可还多?”

在外头跑上一天,邱澄明感觉自己腿都要断了,回到家,躺在床上就不想动,好在还有老头心疼儿子,端着饭碗送进来,总算是让他吃上了一口热饭。

“这里人少,兔子生的又快,自然是多的,光是今儿一天,就有十五只,我和一起去的人说好了,这内脏做了吃正好,肉做了腌肉,存到冬天也合适,皮子更不用说, 六房的纯田叔那里放着呢,等着歇下来,估计也全弄好了,正好一起分了做衣裳,爹,就一个事儿,咱们这样的话,这盐用起来可不少,这银钱上…这边的盐价可不低。”

说到这个,邱纯儒也有点皱眉了,确实,吃饭的事儿他们还能想法子自己折腾,这盐可咋整?这边离着最近的镇子也要走两个多时辰,而那镇子去往县城又是半天的路,这样不方便的地方,盐价高倒是也能理解,只是这花起钱来就肉疼了。

“这事儿还真是麻烦,这里不是海边,连想寻个没人的地方自己煮盐都没法,还能怎么的?在镇子上我倒是听人说,这西面青海的地界,有什么盐湖,那也有盐,只是那地方早就有主了,那出来的盐,好像都不往这边走,都是往北,往西去的,当金子一样的高价货,这也没得想,唉,真是愁人。”

咦,真是啊,他还真是忘了,这附近其实是有盐的,只是…好吧,老头也没说错,那是有主的,不是当地豪强,就是官府管着,是人家的金鸡,怎么也轮不到他们这样的人去要,就是买都没那么多钱买。不过这话对邱澄明来说,倒是也另外打开了一个思路。

盐这东西,除了海盐,湖盐,他记得,还有井盐和岩盐,卤盐这三种,那井盐不用说是不用想的,那是川蜀的特色,可剩下的两种却是能寻摸寻摸的,毕竟这里可是有大片的盐碱地的,这说明啥?说明这里土质含盐啊。

“爹,你说这大草甸子能养活这么牲口,这牲口难道不吃盐?只要这些东西吃,那咱们顺着找能不能找到?”

“咦,这个估计还这是可以啊。特别是那马,跟着应该挺容易才对,毕竟这些东西,可不是那些兔子野鸡的,从草叶子虫子里就能吃到盐分。”

老头听着邱澄明的话,那是眼睛都亮了,一巴掌拍到他的后背上,直接拍的邱澄明直咳嗽,可这老头,这会儿连着儿子都不管了,只顾着往外头走。

“你歇着,我去找你二爷爷他们。”

真是现实啊,这老头,简直就是用完就甩,太伤人了,不行他要多吃几口补补!

邱澄明的法子确实有效,轮着派人跟着野马群走了三天,还真是寻到了有盐的地方,离着他们村子还不远,不过是不到半天的路,就在北面一条大河的河岸上,只是这盐…现实很是打击人,那愣是岩盐,还是黑红色的岩盐,这东西只要是个有生活经验的都知道,那就不是人能吃的,吃上一口都能让人肿胀三五天,还浑身发黑,你说这找到了有啥用?

“有用,怎么没用,赶紧的,先敲点石头回去,我告诉你们怎么弄。”

别人不会,邱澄明会啊,虽然他不是什么化学专业,可是那不是有穿越秘籍反复洗眼的经验在吗,那还能不知道怎么弄?那个什么什么砖的小说里就说了,这东西很容易分离的。

“啥,你知道?明哥儿,你…你真知道?”

“明哥儿说能用,那咱们就弄点回去呗,反正不过是浪费点力气的事儿,有什么好多想的。”

“对,大不了白干就是了,走,咱们去敲,捡几块大的回去。”

“碎的也要,反正最后一样要弄碎的。”

“知道了,走,咱们去。”

年纪大的保守些,听着邱澄明的话还有些迟疑,可年轻的就没想那么多了,寻思着反正不过是试试,没啥不好,真弄出来了,那整个村子以后可就省了大钱了,自然很积极。

等着大家伙儿回到了村子里,邱澄明也不和那些满脸迟疑,满眼怀疑的人多说,只招呼着几个交好的,将那些石头都捯饬碎了,又在石碾子上磨了几圈,这才寻了个大缸,将这石头粉丢进去,开始加水。

“这石头既然是咸的,有盐,那咱们把这石头粉化开了,不就是把这盐分都给分出来了嘛,等着搅匀了,在滤上几回,这杂质自然就没了,在不放心,还能这样…看,这是木炭,这是洗好的沙子,都放漏斗里,在滤几回,看看,这出来的水多清。”

经过几道程序,这水果然十分的清澈,邱澄明老爹看着有了几分信心,忙伸手用手指在水里沾了一下,随即放到嘴里尝了尝,转瞬就乐开了花,

“有味,真有味,咸的,看样子还这是成啊。”

他这话说的爽利高兴,那边邱澄明却心下温暖感动的不行,他这样折腾旁人都光是帮忙,没有一个尝试的,为啥?说白了还是不信呗,或者说将信将疑,甚至还担心这东西还是和外头说的一样,尝了容易黑肿,所以只看着,不伸手。也就是自家爹,亲爹,对自己毫无防备,万分信任,怕自己失望,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这样的爹,即使往日偏心了些,手劲大了些,还爱拍人了些,他也一样亲近的很。

“真成?”

有了第一个,看着还没以往那种要吐,不舒服的模样,自然就会跟上第二个,那二爷爷忙不迭的也跟上来尝了一下,随即乐呵呵的开始招呼边上的其他人。

“果然是盐味,一点都不涩,看样子只要再加把火,煮一煮,那盐就能成了,赶紧的,你们垒灶,咱们煮出来再看看。”

这样的法子怎么可能不成?等着煮出青白色的盐粒,所有人都高兴坏了,有那促狭的还忍不住和边上的人嘀咕:

“早知道这样容易,那咱们以前花的买盐钱岂不是浪费了?”

“行了啊,你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能省下以后的盐钱已经够幸运了,这要是没寻到这石头呢?你就不吃盐了?你没见着咱们跟着那野马多少日子才寻到的?啥东西都不是容易得的,人要知足。”

“这到也是啊,不过这石头,我瞧着,好像风水日晒的,也没人在意,你说怎么就没人有明哥儿这样,知道过滤的?白瞎了这东西这么些年。”

“人不知道不好啊,这是老天爷降福气给咱们,这才有了这好事儿。”

“成了啊,闲话少说,什么福气不福气的,说正紧的,咱们如今最该想的是,乘着人家都不知道这法子,这些天赶紧的,多存点石头才是,你想啊,能有一个想出这法子,就会有第二个,万一哪天这传出去,那地方以后可就值钱了,未必有咱们的份。”

“咦,你小子这话说的在理,脑子好使了啊,这样,明儿起,咱们就轮着去敲石头,那边往日去的人不多,咱们尽量的寻着没人的时候敲,尽量多带点回来。”

“对,带回来也先不弄出来,免得让人知道了,存着石头,反而不打眼。”

“就是遇上了人,咱们就说做地基用,要大石头,这才敲,估计没人在意。”

虽说都是寻常百姓人家的孩子,可这些小子们一个个脑子其实都不慢,看看,不过是转眼,一个个的好主意都出来了,果然,只要是占便宜,再笨的人都能变精明。看看,别说是那些年纪轻的了,就是那几个老头,这会儿也凑在一起商量上了,估计也不会错过这样的省钱大事儿,琢磨着怎么占大便宜呢。

邱澄明觉得接下来的事儿似乎没他的事儿了,要不他还是去睡会儿?这一天又是敲石头,又是运石头的,到了村子里还干了这么多活计,这胳膊可真是酸啊!偷懒,赶紧偷懒。

“明哥儿,你干啥去?”

“啊,没,没干啥,回去喝茶,怎么了爹?”

“回去赶紧睡觉。”

“嗯?睡觉?”

爹有这么好?支持他偷懒?不可能啊!对不可能,因为老头又说了。

“明儿一早,族里壮小伙子一起去,天亮前就去,多弄点石头回来,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弄最多的石头。这东西,只有放在自己地盘才能放心。晚了,别便宜了别人。”

呵呵,果然,他就是没偷懒的命啊。

第19章 来人

那岩盐的石头其实很不少,沿着那河岸,学神农用舌头辨别之后,能算得上岩盐的,不算最淡的,可有可无的,足足有一二十来块,还都是近两人高,十人合抱的那种,可即使这样,对着这个村子来说,也十分的不满足,嫌不够多。每天天没亮就来敲,总觉得少搬回去一点都十分的浪费。

甚至邱澄明觉得,若不是石头够大,估计他们都能日夜不停,不用一年就能全敲完了带走。可见对省钱,对盐有多执着了。也不知道过上几年,这附近的野马什么的牲口会不会集体暴动。

为什么这么说?嘻嘻,你也不看看,这才几天啊,这些石头整体就小了足足一圈,因为太高的不好敲,用力的地方躲在中间,直接让这石头苗条了好些,就跟缩水了一样。就这,还是村子里谨慎的老人,生怕一下子没了石头,引来路过的熟悉地形的人怀疑,控制着,小心着取石头的结果,若是按照那几个激进的人的主意,能直接整出个腰围了!

可即使这样,不少人还不断地算计,想着用蚂蚁搬家的法子,分成几年,每年让这石头瘦身一圈,好达到不浪费一点的规划。你说说,这和抢了人家本地野生丁口的口粮有啥区别?

“儿子,每家都分到了?”

“分了,分了,按照人口,保证每个都有三斤,连吃奶的都没少,这一年都不用愁吃盐了,只要不是天天腌咸菜,肯定够用。”

敲回来那么些石头,不可能所有的都一次性全弄成盐,毕竟盐这东西,容易受潮,要是遇上大雨化了,那就太不划算了,所以直接按照村子里老人给的法子,大块的都存到了村子里祠堂的偏房存着,其他散碎的磨了,按照人丁分了分。

你别说啊,光是这一项仁政,立马让刚搬过来日子过得还有些忐忑的族人一个个都乐开了花,高兴的不行。只觉得这迁徙是真的迁对了,有田地,有免费的盐,这日子比以往不知道俭省了多少去。

“你不说还真是忘了,这都是秋天了,该做点腌菜了,不然冬天吃啥?”

等等,你啥意思?没有腌菜就不过冬了?怎么感觉和他以前一个同学家那么类似呢?那家老爹吃豆芽成瘾,每天饭桌上不是有绿豆芽,就是有黄豆芽,若是哪天没见豆芽,那是饭都吃不下。

等等,豆芽?

“爹,咱们乘着最近粮价还成,多存点豆子吧。”

“存这干啥?咱们那油坊又不用天天忙?如今这油够吃三五个月的,多做了还容易走味,粮食也有玉米填补,攒豆子,难不成你还想做豆腐?那也用不上老多,家里的应该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