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两样,这豆子还能发豆芽的,多攒点,咱们到时候不管是自己吃还是拿去卖,甚至去其他村子换点其他东西都方便不是。前儿你不是还说要去弄点土布嘛,用成品的油啊,豆腐啊,这些东西换,可比买划算多了。”

这时候的乡下农村,不,就是在现代某些偏远的地方,不直接用钱,用东西来互换也还是挺实在流行的物品流通方式,邱澄明这话说的很得人心,最起码他家老爹就挺认同。

“还真是啊,你妹妹好些年没做新衣裳了,今年可不能再瞎混了,都是大姑娘了,走出去也不体面,以后不好说人家,正好在换点棉花,给她做件体面的棉袄穿。姑娘家不像是咱们,用兔子皮凑合,看着就寒酸的很。”

知道您老心里总惦记闺女,你也不用时不时拿出来说,刺当儿子的心吧!邱澄明觉得自己这独苗当的十分的憋屈。

不管怎么说吧,这大采购黄豆计划还是得到认可了,只是邱澄明的小荷包又倒霉了,因为他爹说了,他没钱!!!好吧,是得没钱,自打到了这地方,挣钱的路子就那么几个,打猎,卖皮子,卖草药,可花钱的地方却多的很,衣食住行,从新建立一个家,哪个地方不要花钱?所以啊,入不敷出是正常现象,存款到底也能理解。可问题是,亲爹啊,你怎么知道自己有钱的?

“呐,就这些,一共47个大铜元。”

“一两银子都不到?你怎么存钱的?”

这世界真的是没天理了,自己没钱,居然还嫌儿子钱少?当他天天拜财神,捡银子嘛?

“爹啊,你觉得我能有多少?这地方没啥给我挖金子的可能吧。”

“别以为我不知道啊,你小子这来钱的路数比其他人多多了,不是采药比人家多,就是脑子灵活,居然趁着去镇子上,还带了油卖,哪怕一次来个十文二十文呢,这么长时间,这样会折腾,还能不挣钱?”

系统果然厉害啊,不但是这房子变化大了感觉不出来,连着挣钱都能让人觉得合情合理?这影响力,比邪教都厉害。他是不是该庆幸?他爹居然没怀疑他怎么在上次清空血槽之后,这么快又有了剩余?

“爹啊,你觉得这地方有多大的财路?油什么的,不要本钱嘛?采药多点能卖几个钱?又不是挖着人参什么的,一筐也就多一二文啊!我这已经很能干了好不。你算算,就你闺女的新衣裳,200文也能做一套了吧。这么算,我这还不算能干?”

确实很能干了,吃穿全去了之后,三个月能存下近一两,这年头放哪儿都算是会养家,会挣钱的了。哦,那些行商做官的除外啊!

所以啊,老头垂着眼皮,砸吧一下嘴,愣是没说出一点不好来,可他和儿子抬杠习惯了,怎么也不肯认输,所以只能强调到:

“你是这家壮劳力,不指望你指望谁?”

好吧,这就没话说了,邱澄明嘟囔了半天也只是挤出一句:

“早知道这样,你当初就该多生几个儿子,这样也能多几个剥削的。”

“呸,多了也没用,你爷爷还生了三个儿子呢,结果呢?你大伯七八岁就没了,你三叔,十岁就出家当道士去了,最后还不是就你爹我一个?”

咦!他居然还有个三叔?等等,记忆里似乎还真有人说过,只是几十年没回来,自然也就没几个想到他,更没什么人说到他,所以印象淡的很,不过这不代表人邱澄明不好奇对吧!连系统都能遇上,那么那些小说里什么神神道道的事儿他能不稀奇?说不得真有呢,要是这样,岂不是鸡犬升天了?所以马上凑上来,问了起来。

“当道士?爹啊,这三叔…在哪儿当道士?啥派的?正一教还是全真?会法术不?”

“我哪知道?你问这干啥?”

老头满带疑惑的看了儿子一眼,以前和他说起这个,这小子没这么积极啊,怎么突然问这个了?

“爹,你这脑子,真是没治了,怎么这么不会转弯呢?你想啊,道士和尚可都是会看病的,咱们这要是能让三叔回来,在这附近开个道观什么的,以后看病治伤多方便?就是祭祀啊,看坟地啊,甚至是起屋看风水什么的,也专业,让人安心多了。顺带的,说不得这香火钱什么的,也能偶尔应个急,那可就赚大了,这年头出家人比普通人日子过得可舒坦多了,最起码没见人官府没事儿上这些地方收税征兵的。”

这是…可这一个就能全利用干净的架势啊,这要是让他三叔知道了,就是真有心回来,只怕都能给吓跑了。看,他家老头就给吓住了。

“儿子,那是你叔,我怎么听着你这是使唤长工呢?”

不过话说到了这里,虽然邱澄明的主意让人很无语,却也勾起了老头的几分兄弟情,砸吧着嘴忍不住说起了古。

“…当时家里难啊,你奶病的不轻,钱都花的没了,族里也难,又遇上了兵祸,所以当时就把你三叔送到了附近的道观,算是寻了个活路…那道观被火烧了之后,老道士就带着弟子走了,说是问道四方,说白了就是投靠其他大道观去了…前几年倒是也有人带过信,说是在徽山那儿的什么道观,地址还知道,现在不知道在哪儿。”

话说到这里,老头不知怎么突然一把抓住了邱澄明的胳膊,问到:

“我给你说过没?我给你三叔是不是去信说过咱们迁徙的事儿?你爷爷说过没?”

他连这个人都要忘了,还能说过?

“居然都没说?那可怎么好,要是哪天你三叔要寻咱们怎么办?”

“民信局啊,爹,赶紧的写信,给寄过去,这事儿可不能马虎了,不然真失去音信了。”

不说没事儿,一说全是事儿,这迁徙这么大的事儿,愣是忘了给这么个三叔送信,可见这一家子日子过的实在是粗糙的很啊。不过,出家人,对家人感情上估计也淡漠的很吧,不然不至于这么些年没回来了。

父子两个这里说的正热闹,甚至无厘头的还探讨了一下这三叔回来的可能性。另一头,门口二爷爷的大嗓门又开始响起来了,一个劲的在喊邱澄明。

“明哥儿,快来看,是谁来了。”

有人来了?谁来了?这还有谁来能让二爷爷这么激动?除了几个近些的村子近来知道这里有个小油坊,十天半个月来换点油,应该没人来吧,这么一个小村落,还有谁感兴趣?

可等着邱澄明走出去一看,忍不住乐了,还真是有人感兴趣,你倒是谁?居然就是早先他们赶路避雨时候那个村子的人,看着这架势,两辆牛车,三辆手推车,二十来口人,这是全村来了?难道是搬迁?咦,不说不觉得,还真可能是,难道是想和他们合村?

“老村长,你们这是…”

“邱家小哥,我们,我们这是投靠你们来了…”

第20章 民生难

这路遇借宿的小村怎么就来投奔他们了?这不科学,可事实上人就是在了。而且坐在邱澄明家,在一圈族中族老围拢下,诉说起这来投奔的缘由也让人不得不信。这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两个村子,人家还真是想过来求合并,求接纳的。

“说是建军营,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过那县里头文书跟着来,还有一群穿着新军衣裳的兵丁,足足一二百人,后头还有大车跟着,装着好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看着应该是不假,你说,这么些人过来,说是要征地,我们能说不行?哪有那个胆子哦。”

说起这个,这老齐头,哦就是这来投奔的村子的村长,搓着头满脸的疑惑,可再怎么疑惑,这也不是寻常老百姓能搞明白的,除了听话,除了顺从,那是没有第二条路啊。所以这也就是说说,摇摇手这理由就这么过去了。

“好在那什么标统也不是个狠人,还知道拿点钱出来安抚,没让咱们白搬,还是按照人头给的征地费,一人二两银子,虽说不值这地价,可到底也算有点安慰了。”

这话说的,邱澄明听着都觉得憋屈,忍不住插嘴:

“你们那儿就是地在不成,在少,一亩地四两银子总是值的,就是没有田地,那一家子宅基地总也有一亩上下,这怎能就给这么点?再说了,上次去我也看了,你们那里怎么也有二三十亩的田地在,这,这价值差的也太远了吧。”

这一个村子才多少人?二十多而已,也就是说人家用了五十两银子就换了那少说也有一百五十两上下的田地,若是按照良田算,那价值还能直接在翻一倍,这差价多的,都能把人心疼死。

这些人可不是那家财千万的大户人家,对这些苦哈哈来说在,这点差价简直就是将他们未来的生路都一并断了,怎么就能这么忍了?不但忍了,居然还说人不算狠?这都什么逻辑啊!

“不然能怎么办?前些年闹什么天国,弄什么拳会的时候,遇上狠得,贪的,弄个什么罪名扣上来,白占的不知道多少,还有更了不得的,杀人栽赃,力役弄死全家,什么手段都有,和这些人比起来,这新军的人,还算是讲理了,谁让咱们倒霉呢,这地那么偏,愣是也能给看上,能安生的活着,还能给点迁徙银子,我们已经够幸运的了。对了,走的时候,他们还给了两石的粮食,男丁一人一床旧军被,这么看,人家还是挺顾惜咱们这些穷苦人的。”

被剥削,被欺负成这样了,居然还能说人家顾惜,邱澄明感觉自己都快被气炸了,虽然说记忆力也有不少类似的事儿,可回忆的,和自己听到的看到的那就不是一回事儿,这种冲击让邱澄明感觉十分的悲哀。为这些人,也是为自己,为这个国家。

吐了几口气,正想在说点什么,可猛地,手腕就让边上的亲爹给抓住了,转头看去,老头子却看都没看过来一眼,只是和那老齐头说着话。

“这事儿你们做的对,那些人手里有刀枪,厮杀惯了,戾气重,也最是不讲理。带着兵过去,那说明你们村子那点地方是怎么也要拿下的架势。能给点银子,做个脸,我估计还是因为有县衙的人在,人家那是不想让文官抓住什么把柄,也看不上这几十两银子,所以来个先礼后兵的架势。这要是你们顶撞了,撕破了脸,人家到时候脾气上来,不管不顾的来个横的,那就不是钱不钱的事儿了,那可是要送命的,什么都没有把命保住了重要。和他们死磕,吃亏的,永远都是咱们这样没权没势的老实人。”

这话可真是说到了这老齐头的心里去了,忍不住拍着桌子一个劲的点头,看着邱澄明他爹,那就和遇上了知己一样。

“可不是这么说嘛,村子有几个性子急的,年级轻的一开始还想不通,我当时就说了,想想咱们村那些被抓走没回来的男丁,若是咱们万一惹了人家发火,再来这么一遭,那咱们这村子就真的毁了,本就是小门小户的小姓氏,这要是真再来一次,说不得绝嗣都可能啊。什么都没有给各家留下香火重要,再怎么难,大伙儿凑一起说不得还能寻出个活路。”

听得他这么说,屋子里几个老人也跟着唏嘘,

“老哥哥,你不容易啊,是该劝,这些孩子就是心气太高,不懂这忍一忍的道理。”

“忍字头上一把刀,再难,为了这些孩子,也只能这样了。”

“这些年,东打仗西打仗的,就没有消停过,不知道死了多少人,在那些老爷眼里,咱们的命就是根草,不值钱的很。若是咱们自己也跟着不知道珍惜,这日子可还怎么过?”

“来了就来了,就像是你说的,咱们相互搭把手,总能凑合着活。”

“这里也有点地,不成在开点,自己种自己吃,离着这些事儿远点,总能混过去的。”

一群老头们凑一起,说着这世事艰难,说着他这村长的不易,说这他们这百忍成钢的生活哲学,另一头邱澄明听得却心里疼的厉害。

过来了这么久,或许是一来就处在迁徙中,或许是这里偏的实在是远离世俗,让他下意识的就将这个时期的一切都摒弃在外,只一心过自己的小日子,只想着怎么挣钱,怎么做任务,好像只要这么做了,日子就一定能过的很好一样。

终究,现实就是现实,在你最猝不及防的时候给了这么大的一个巴掌,为什么老头会拉着他的手腕不让他说话?因为老头知道自己要说什么,因为他知道这些话在这个时期是多么的不合时宜。他都可以想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口出怨言,有时候也容易成为把柄,成为将来的祸端,所以拉住了他。甚至从人情世故上来说,这样的话,也不利于团结,有下人家老齐头脸面的意思,所以制止了他。他终究还不够成熟,终究没有看透啊!

改朝换代,这是正经历着改朝换代特殊时期的时代,从没有什么鸟语花香,安静祥和可以期待。往日看史书,看电视剧的时候,虽然也觉得这个时候的人苦,可真没想过会是这样的苦,不只是死的人苦,活着的人一样苦,这样的苟延残喘,这样的忍辱负重。

他似乎突然有些理解了那些曾在小鬼子占领地内生活的人们的心情,他们或许也是和这老齐头一样,在经历过无数的生离死别之后,在遭遇了无数战火侵蚀之后,苟且偷生习惯了,又将传承香火,将保护孩子生死看的太重太重,这才选择当一个顺民,可惜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邱澄明理解了他们的退让,却并不赞同苟且,即使知道不适合说这些不忿的话,却也暗暗的给自己重新定下了一个目标。

既然他来了,作为一个拥有金手指的男人,即使不能救国救民,好歹也要多护住一些百姓,多为这个民族留一点生机。

“老齐叔,你来是信得过我们,放心,这里还住得下你们这些人,西面山脚还有十几个院子,虽然说都半塌了,不过地基还在,大家帮把手屋子建起来快的很,那边山脚能开的地虽然不多,估计也就不到十亩,不过这周边草甸子多,你们原本就是林子边住的,想来这挖野菜,弄点小猎物总是成的,跟着我们族里打猎的一起出去,也不至于没收获,这么一算,日子还能过的去。你看怎么样?”

人已经找到他们了,还说了这么多,邱澄明知道,这些人怎么也不可能再推出去。不说脸面的问题,就是这村子里婚嫁什么的,也需要掺入点其他姓氏血脉不是!更不用说他还有自己的小主意:接受这些人,让村子里人手更充足,也一样是保护了他们自己,让自己未来也多点帮手。所以啊,邱澄明对老齐家这些人安排上自然也上心的很。

而原本说了半响,都没听到答复,不知道是不是能顺利留下来,心里十分忐忑的老齐头听到邱澄明这么明确的答应下来,自然也十分的高兴,更不用说连着开地的事儿都帮着想到了,真是不能更好,立马乐呵呵的站起来,对着邱澄明,还有这屋子里的族老们频频作揖感谢。

“谢谢,谢谢大家伙儿了,说句实话,我原本来是想着,上次看着明哥儿也就带着二十多人,人数不多,我这也人丁稀少,若是两下里一并,那人数能好看些,不至于到了陌生地方被人欺负了去。可到了这儿看着你们这么多人,心下还觉得自己相差了,觉得我们这来的有点多余,还心慌的很,不想,我这里倒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好人啊,真是…放心,我也不是不懂事儿的,这以后有事儿就喊我,我绝对不二话。”

老齐头能当村长,即使人少,也绝对说明有水平,看看这话说的,不但是将自己的小心思放到了明处,给人直爽的印象,给邱家还戴上了高帽子,更关键的是连着未来这村子里的主次都直接给定下了,表明了自己不争权夺利的意思。

虽然这人数上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可谁不喜欢明白人呢?这样一开始就说明白,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显然是能让这邱家人对着老齐家的人更容易接受些,相互直接也能更好的相处,这对于初来乍到,还要靠着邱家帮扶的齐家人来说,绝对是至关重要啊!

所以说,人都说马老滑人老精,真是半点没错。看看,邱纯儒老头就很满意,一把扶住了老齐头的手臂,那个亲热啊,搞得和那什么什么第二次握手一样意义非凡,内涵重重。

第21章 责任重

突然这村子里多了这么些人,原本刚有些稳定下来的生活自然又忙碌了起来,别的不说,单单是那些屋子就足够大家伙儿折腾了,这不是刚开始他们来的时候,那时候要修房子,边上其他用不上的宅子里的什么土砖石块都能用上,除了木头麻烦点,其他的材料不缺啊。

可这会儿呢?那些剩下的院落,真的是出了地基,就没别的了,原本就败落快腐朽的木头早成了柴火烧没了,那土砖也全用干净了,(别忘了,他们可是还建了个进出大门的,那围墙就是土砖,消耗量绝对不小。)

如此一来,这想要建起老齐家七家的屋子,那真的就是从头开始的节奏,摔砖呸,晾晒,砍木头,收集茅草,甚至搓绳子,每一样都不是什么小活计,更要紧的是,这会儿已经是秋天了,白日里的温度也不够,风干晾晒自然需要更长的时间,还要赶在冬日前完工。这么一算,这活不抓紧都不成啊。

而在这房子建好之前,这齐家的人自然就需要在邱家各房借宿。好在因为当初分房子的时候,大家伙儿大手笔了一把,所以目前房屋很宽敞,住下这些人还真是不成问题,像是邱澄明家,就住下了当初借宿的祖孙两个,就在后排他妹妹的隔壁。

老太太虽然带着孙子活的艰难,可也不是那种无赖性子,人更是厚道,因为借宿的事儿,感觉占了便宜,愣是每天一早起来帮着打扫院子,帮着做饭,就是那实际年级9岁,看着才七八岁的小子,也十分懂事的日日去捡柴火,挖野菜,一心想给邱澄明贴补点口粮,生怕因为他们的关系,让邱澄明一家米粮不够吃,这样的两个人在家,不说心里怎么感慨吧,反正邱澄明觉得,这日子过得,倒是轻松了很多。

“儿子啊,看样子,咱们这冬储的事儿,还是要抓紧,在存上一些,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即使他们什么都没说,可要到时候真没得吃了,咱们还能干看着不管?多留点储备总是没错的。对了,你这些日子可寻到能挣钱的法子?还卖油不?爹我这几日晚上赶一赶,应该也能多榨点出来,你去卖咋样?早知道这样,当初晒野菜的时候就多干点了。”

当了半辈子的族长,邱纯儒看事情比一般人更长远,瞅着空隙,对着儿子就是一顿的嘱咐,看他皱着眉头的样子,估计是已经看出未来自家的责任有多重了,心下有些为这已经逐渐撑起这个家族的儿子发愁。生怕一个不好,让儿子吃了亏,受了罪。

“这我知道,爹,你放心,我心里有数着呢。前几日,那老齐叔那里我就和他说了,这建屋子的事儿不用他们出钱出粮食,权当欠着,以后村子里有事儿,他们多出点力气,也就能还上了,像是开年,我想从南山脚那里弄个小路,这事儿就能喊他们。”

邱澄明即使再怎么感觉民生艰难,怎么觉得这齐家众人可怜,到底也不是那种圣父,能牺牲自己,成全别人。所以喽,自然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对着这些人手早就在肚子里算了不下八遍了,连着怎么说,怎么安排都有了腹稿,尽量让人干了活还觉得他好。以方便未来能长期指挥。人老齐头再怎么认怂,在怎么表示依附,若是自己没本事,时间长了,这送上门的人丁可未必都听话。

嘻嘻,从这个方面来说,他比以前现代的时候可是长进多了,早不是那个脸皮薄,心眼少,谁说什么他都信的单纯小子了。少族长什么的,职位再小也锻炼人啊!

“至于那开荒,正要和爹你商量,我是这么想的,这地和捡来的一样,说起来而已不是我们的,再说了,咱们自己也没往衙门什么的交银子,到现在这县衙土地册子上,这地方估计还是荒地荒村没主呢。所以也没那个立场收他们的,既然这样,索性做个好人,也不收他们的钱。只是到底这里从一开始修整,防御什么的都是咱们出的,他们既然要在村子里住,成为这里的一份子,享受咱们打下的好处,那么该出的总是要出。所以说好了,让他们以后开荒种地有了收成之后,每年拿出一成来,作为村子修缮道路,修整村口防御的份子钱。连给三年,三年之后,就和村子里其他人一样,该多少是多少,你说怎么样?”

“嗯,这个可以,挺公平的,这样你再怎么帮扶,在族里也能说得过去,毕竟来的晚,后补上也没错。”

听着儿子安排的头头是道,老头子终于是能放心了,这小子比他老子机灵,真不愧是自己的种。这法子别说是他了,估计那老齐头听着也一定高兴,毕竟这什么都是以后的事儿,还是有了根基,有屋有地,有了活路之后的事儿,这说明啥?说明这最难的时候,邱家那是扶了一把不算,还往长久在考量,给了他们喘息,休养生息的机会啊!

“所以啊,如今他们身上的银钱,可以先顾着存粮食,买点锅碗瓢盆,我估算着怎么的,混到开春总是够的,若是本事些,趁着这会儿外头还有东西,多晒点野菜根茎的东西,即使老了点,吃着刺嗓子了些,可到底也能填肚子,说不得还能省下不少,在青黄不济的时候派上大用处。”

“儿子啊,这老齐家,真该给你磕头了,这是把什么都想到了,只要是个明白人,就该感恩。小子,这村子,你这是拧成了一股子了。好,好啊。”

当爹的最大的幸福是什么?那就是儿子出息,这会儿老头就觉得自己十分的幸福,乐的眼睛都眯起来了。他们家作为族长多少年了,要说出个威信大的,族里一言九鼎的,那真是不少,可像是儿子这样,连着依附的人家也能拧在一处,和自己族人一样信服的,真是不多,不然这次迁徙,也不至于只有邱姓人了。各姓各别的,心思杂乱,利益牵扯下,从来都是难笼络的。不想如今到了儿子手里,他倒是有希望,看到不一样的场面了。

“你有这本事,爹心里高兴啊,咱们邱家,什么都好,就是人丁太少,怎么些年了,也不知道是中了什么邪,从来就没有超过百人的时候,这样的数量,太弱小了,一点子风吹草动都可能折了。当初你爷爷就曾算计过,想过用姻亲联合,围拢上二三百人的规模,凑出个大庄子,大村落出来。若是能有这么些人手,不说能做到什么大事儿,好歹能让城镇一带的大户们不至于轻易欺上门来。可惜啊,人心这东西,真是…唉,若是你爷爷还活着,知道你这本事,不知道该多高兴。”

不过是一点子小小的算计,在这老爹的眼里,居然说的好像天纵奇才一般,就是邱澄明这样已经磨了好几层老皮的脸也有些受不住。

“爹,你这话说的,我…这砸能算本事呢,不过是想着尽量一碗水端平,让大家伙儿心里舒坦而已。”

“能端平这碗水就是本事,多少人多少事儿,就是毁在私心上的。好了,闲话少说,你既然自己有了主意,这事儿爹就不管了,你自己张罗去,不过那储存冬粮的事儿,你还是要看重些,这年头,不管是什么时候,粮食,永远是最要紧的,也是最能安抚人心的,知道不?”

“唉,爹,我知道了。”

族长家这词听着好像挺威风,可身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责任也一样十分的沉重,往往要想的比旁人远,做的比旁人多,在危机时刻还要能承受的住压力,对得起族人的期盼,这个职位真的不好做。

告辞了老爹走出门,为冬储粮食继续奋斗的邱澄明远远的望着那田垄边,还在收拾菜地,不住的欢笑,忙碌的人们,不知怎么突然多了几分羡慕,他有多久没有这么轻松的笑过了?他不记得了。好像很久,很久了吧!

“明哥儿,怎么了?傻了?赶紧的,昨儿不说好了,今儿咱们一起去河边看看嘛,再不走,回来天都要黑了。”

“啊,哦,来了,车架了没?木桶放上了?网呢?备齐了不?”

“好了,都按照你说的准备了,不过明哥儿,那河里真有鱼嘛?我们去了那么多次,没见着有人抓啊?”

“没人抓就一定没有嘛?万一是人家嫌远不过去呢?啥事儿都不能光凭想的,不试试怎么知道?万一里头有呢?那咱们怎么也能多存点好货色过冬。再不济河边那地方,泥鳅什么总有吧,再不济,这是秋天了,河边的野菜什么总能弄点。”

“野菜?那还用去河边?山里才多。”

“山里?咱们这么些人,搜刮了这么多遍,还能剩多少?给山里的牲口也留点吧,不然明年怕是打猎都没得打,全逃荒了。”

“哈哈哈哈,牲口知道怎么逃荒?别逗了。”

“这可说不准,人家有腿,还是四只,比咱们还快呢。”

“哈哈哈。”

带着车,带着人,邱澄明说笑间再一次走出了村子,为村子里的口粮努力,这是他的责任。既然顺着他们的心思,带着族人来到这里,那么让他们安然的度过最初的一关,是他不能推卸的职责。他从成为这个身体的主人,成为邱澄明,成为少族长开始,就没有资格懈怠!

第22章 有马贼

邱家如今住的地方,因为早年没正紧起过地名,也不是什么交通要道,连着田地契书都不涉及,随着各自的理解喊,时间长了,倒是混了好几个诨名出来。比如在县城,被人称之为西围子;在这村子附近,其他村镇上,又被叫做山窝地,还有从西面过来的,喊山口窝子。

不管是哪个称呼吧,能被叫出名字来,就可以知道,这地方真说起来也不是偏的没人知道。而这么一个窝在山里,不等高,不靠飞机,寻常看不见的村落能被人知道,这北面的大河真的是出了不少的力气。

这据说是从天山流过来的河流,一路向东延绵,不仅滋润了大片的草场,也养活着无数的人家。像是邱澄明家村子东北面大概半天路程的地方,一个山林子和官道岔口的地方,就有个足足二三百人的村落。

那里的人们从这大河边修渠,引水灌溉,也有村民沿着河边往西面的草场去放羊放牛。而类似这个村落这样依靠着大河的,还有很多。就是东西往来的马帮,也已经习惯了沿着河流走,不用担心走岔,也不用担心渴着。所以说,这河岸地界,说一句是这附近地方人稀的地界难得的社交场地,也是可以的。

所以啊,邱澄明带着族人在这河里找鱼,真的不仅仅是为了多储存粮食,也有打算用这样的方式,开始慢慢地和周边的村落接触上的意思。毕竟他往日去各个村子走动卖油也好,收购粮食也罢,交易的味道太重,很多话不好问,人家也未必肯讲,讲了也未必是真。

唯有这样在没有利益关系的情况下结交的,他才有可能探听到这周边最真实的情况,比如这各个村子之间是否有矛盾,这附近的城镇官府的力度,周边有没有强有力的富户地头蛇等等。想要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安稳的生活,不招惹麻烦,需要的消息人脉都不是简单的几个。

“大叔,拿着吧,我们这都抓了不少了,又不是什么大鱼,也就能熬个鱼汤,尝个味。”

怎么样有分寸的结交邱澄明没学过,不过让人没有负担的给点好处,更容易获得好感,这肯定是不会错的。所以当邱澄明一行在河边折腾遇上不远处正放羊的中年汉子过来瞧热闹,立马很有眼色的选了几条还算可以的鱼用河边的草穿了往那人手上塞。

“咋这么客气呢,真是,瞧个热闹居然还能兜着走了,这事儿整的。”

不过是看了几眼,就得这么个便宜,即使再不值钱,那也让人高兴不是,那中年汉子脸上都笑开了,微微带着拘束,不好意思的举着那几条鱼,和邱澄明寒暄起来。

“啥客气啊,这是见着有份,再过上一阵天冷了,可就没这好事儿了,这是趁着这会儿还能下水,赶紧捞最后一笔呢。对了,您不试试放个鱼篓子?我瞧着这里鱼可不少啊,即使都不大,也是个菜。一早来放着,到了走人的时候拎出来,估计比这还多呢。”

邱澄明想要讨好一个人,这张老实厚道,外带几分斯文的脸还是蛮有优势的,若是在加上爽利的作风,瞬间拉近了距离,就是边上的几个族人看着听着邱澄明那最后一笔的说辞,也忍不住跟着笑闹几句,场面显得更加松快亲和。嗯,或许是他们笑点比较低?反正挺热闹就是了。

“小子哎,这话说的不对啊,你们刚来的吧。”

不过这高兴松快也就那么一瞬,看,立马就被那汉子打断了,反问起来。

“啊,是啊,就是那边山窝地,我奶原来就是这儿的人,家里遇上了事儿,所以族里就过来了,不过叔,这和我说这鱼有啥关系?”

邱澄明感觉,这鱼上钩了,只用了这么一点子手段,人家立马来分享信息了在,和鱼给的实在是太划算了,可惜,啊,这划算却不是什么好消息,

“我说呢,刚来的才有这胆子,你没瞧见,这附近这么一长条河。愣是连个下网的都没有?告诉你吧,那是让这狼旋风那伙子马贼给闹腾的。不然哪里还轮得到你们这些娃子,早成了周边人肚子里的货了。”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果然人还是需要人脉情报的,往常真是没人告诉他,这地方还有马贼?还是一伙性格奇特,名字唬人的马贼。

“马贼?真有马贼?叔这你可得赶紧说说,往日我曾听人说起,这草甸子上的马贼呼啸来去,行踪诡异,十分厉害,还真是没想到,离着这么近就有,哎呦,这,我这心都不安生了。”

这吓着的不只是邱澄明,边上邱家的其他人脸上也没了笑容,紧张的围了过来想,想要听个仔细。

“叔,那马贼人多不?厉害不?在附近啥地方出没?哎呦,好容易寻了个安生地过日子,这怎么就没太平的时候呢,难不成还要在走?老老小小的,可经不住这么折腾啊。”

心急的几个已经开始苦恼这以后的日子了,邱澄明忙一挥手,止住了其他人七嘴八舌的话,

“别说了,先听叔的,叔,你给咱们好好说说,我们初来乍到的,真是…呐,这里还有五条大鱼,都给你,不说是什么报酬什么的,让叔没脸,权当咱们这几个不懂事儿的晚辈孝敬您的,求您给指点指点。”

态度恭敬,礼仪到位,即使奉上的东西不值钱,可这一句晚辈,这一句指点,还是让那汉子心里挺舒坦,本就看着顺眼,有心说几句的汉子自是不会藏着掖着,本就不是什么机密事儿,在这住着的基本全知道,说起来十分的痛快。

“称不上什么指点,你们只要在这里住的久了,自然就会知道,那马贼说来本是逃兵,本事自然是有的,早年人数也不少,足足有五六十骑,哦,对了,你们如今住的那山窝子里的村子里,就是让他们逼的不得不走的,缘故也很简单,就是他们啊,瞧上了那地方,觉得这能当个老巢,这才硬逼走了。”

原来是他们?邱澄明听到这里,忍不住将自家那地界在脑子过了一遍,随即暗暗地点头,你别说,选中这里的人脑子还真是不错,只要修缮的利索,那地方还真是个天然的堡垒,确实适合当老巢,只是这既然已经选定了,怎么后来又便宜了他们?没占下?

邱澄明那眼神或许表现的十分的明显,那汉子看着乐呵呵的,带着几分幸灾乐祸的继续说到:

“是不是觉得奇怪?好容易赶走了,怎么就没留下?这就是命啊,他们就是没有这占地盘的好命,那边才走了人,这边马贼就闹了内讧,里头还没整好呢,外头又遇上东面新军出来剿匪,一来二去的,折损了些人,对着这靠近县城的地界也有了顾忌。如今还剩下三十多骑,倒是不怎么往这边来,小半年没见了。咱们这附近的人家,可是过了段安心日子,想想都觉得舒坦。”

他这里感觉舒坦,邱澄明却不觉得,小半年没来,这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他们又寻到了新的容易发财的地方,不稀罕这里了,也不想和这边的官府多打交道,这才有了这难得的安生。还有一种是,他们在积蓄力量,想要重回巅峰,好攒足了这县城吃不下的实力,再来一雪前耻,不管是哪一样,邱澄明觉得,他都要当成后一种的情况来做防备,不然一个不好,就又是前一个村子的结局,那可不是他们能承受的起的。就像是边上族人说的那样,老老小小的,经过这一次迁徙已经够吃力的了,再来一次,还不知道那些弱的是不是能撑得住呢。

“叔,那你知道他们在哪个方向不?给我们说说,也好避忌一二,惹不起,咱们也只能指望躲得起了。”

要是知道从哪个方向来,那就重点防备一下,那样的话,就是真让他说中了,也好有个缓冲转移的时间。再不成,他大不了发狠,将这四面的山上都弄个警戒的屋子,派人巡逻,或者…哎呦,今天回去他估计是没法子睡好了,有的琢磨。

“方向?哦是了,你们以后往哪儿走都好说,就是往西去,要小心,听说如今他们就驻扎在西面早些年蒙古骑兵的营地,那地方是个土胚围出的军堡,显眼的很,你们就是远远看见了,也要早点避开。”

西面?难道那就是未来马家军什么的?不会吧,自己应该没这么悲催。不会遇上那些绝世凶人的,这应该是…对了,这里应该是西北军的地方才对,那西北军头头又是哪几个来着?关键时刻,邱澄明深深地觉得,自己没有能学好近代史是多么的短视。要是他能事先知道谁将来是兵头子,暗地里交好一下,那以后还愁啥?安全问题铁定妥妥的呀!

唉,书到用时方恨少,他能重起不?

第23章 安全防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