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进展顺利的邱澄明感觉自己这一趟真的是没白跑啊,看这出戏唱的,比说书的说的都精彩。与此同时,这一次的探查他还有了别的收获,比如说一些外界暂时还不知道的消息什么的。

台湾有革命人士公开剪辫子?这象征意义可不小啊。虽然说这时候,因为留学国外的人不少,跟着洋人当二鬼子的也多,造成了很有一部分人已经没了辫子这个东西。可这样的现象多半都盖上为了一层遮羞布,或是用留学在外,入乡随俗做借口,或是借着洋人混个视而不见,甚至有人专门做个带假辫子的帽子,来掩耳盗铃,大面上这辫子依然是正统,是主流,也是清政府的脸面。

可如今呢?这个大盖子就要揭开了,这风起云涌的时代啊…坐在村寨大门边不远处半山腰石头上的邱澄明,略带复杂的看着自己手里的那根辫子,一时也不知自己是个什么滋味。

“这是又怎么了,盯着这根辫子半天了,难不成还能看出油来?”

“我又不炒菜,看出油也没用。”

看到自家三叔一脸调侃的走过来,邱澄明哪还有什么心思去想那些有的没的?这会儿忙着说自家这边的事儿还来不及呢。

“叔,那几个伤员都好了?没什么缺胳膊断腿的吧。”

“放心,好着呢,说来也是咱们的福气了,到了这儿经历的也算是凶险了,嘿,愣是一个都没死,连个残废都没有,真是老君保佑。”

知道你是道士,可你也不用动不动的就把老君扯上吧。老君要是真有这么大的威力,怎么就没能让这全国的人都吃饱饭呢?怎么就没让这连着几年的大灾全消失呢?

邱澄明对此不怎么感冒,可到底也是接手了金手指的,对着这些神神道道的事儿,即使没什么信仰,可也充满了敬畏,所以这些话也就是自己心里想想,嘴巴上是怎么也不会说的。

“叔,我这回进城,听到不少消息,听说那东北面的鼠疫,死的人越发的多了,不过好在,有个什么大夫,挺有本事也挺有决断的,采用了什么措施,反正目前已经有了点控制,看样子,这灾祸再过一阵应该就能灭了。”

不想说老君的事儿,邱澄明自然而然的就开始转换话题,想要吸引三叔的注意力,那话匣子自然不能用这边显而易见的事儿,所以喽,县城的见识就被提了出来。

“都说天灾人祸,这世上近半的灾难都是人惹出来的,看看这一场鼠疫,唉,到底是咱们朝廷没本事,斗不过人家,不然都不用干别的,把这疫病丢回他们国家去,就能直接让他们认怂了。”

呵呵,您老厉害,这妥妥是成吉思汗的思路嘛,据说当年成吉思汗用这一招可是灭了人欧洲两千多万人口,害的欧洲皇帝都不敢洗澡呢。

“哦,对了,我还听说,朝廷新颁布了什么法律,嗯,好像说是什么第一部现代民主法律?我也没听全…”

“现代法律?这个我以前在外头走动的时候,也听人叨叨过。要我说,要说法,这东西洋人才懂了多少年?咱们春秋战国时期,那可就有了专门的学派了,若是没有法家,秦朝能一统六国?就是后来的汉朝,那廷尉什么的,不一样是法家的地盘?法律,那都是咱们老祖宗玩剩下的,这会儿倒是反过来学洋人,立什么法?大清就没律法了?从来都有,这国家的问题不是有没有法,而是这法能不能严格实行,有多少人犯法无罪的?什么法律救国,这些言论太虚,不实际。”

邱澄明简直震惊了,从来不知道,自家这个满口老君的三叔居然还有这样的深刻见识,居然知道有法必依,违法必惩才是硬道理?还知道人家虚?那个再虚,有老君虚?

“干啥这么看我?难道三叔说的不对?别当三叔不懂,早年间替人顶罪,顶死的,我这都看的多了。见了这么些该死没死的,还能不知道这里头的道道?刀子割不到肉上,就不知道疼。没受过罪怎么知道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不说别的,光是斩白鹅,就让多少人心存侥幸?多少贪官污吏把受贿当寻常?看着吧,这什么律法,最终成为一张白纸都是好的,被人利用了翻过来牟利才是大问题呢。”

听到他这么说,邱澄明能说啥?难道说,叔啊,就你这见识,混到人革/命党里头,估计比那什么元老都有见识,到时候当个国家总理估计也能凑合了?

“叔,你这见识可真是…长见识了。”

“长见识的还不止这个,说说吧,是不是还听到什么厉害消息了?不然你小子不至于在这儿傻坐半天。”

“呵呵,我听说,南面有地方已经开始公开剪辫子了,所以…”

“剪辫子?几百年的辫子要剪了?是该剪了,咱们是汉人,纶巾长袍才是正统,披发左衽那是蛮夷,这么些年不伦不类的,也该到了回归正朔的时候了。只是可怜啊,天下大乱,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一句话邱纯阳说的沉重无比,内里更是掺杂了无数的感慨。邱澄明侧头,忍不住看了又看,他是真的不知道,自家这个三叔,居然还是个民族主义人士?就他这想头,反清复明组织怎么就没吸收进去?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年头,因为国家疲弱,确实有不少人充当事后诸葛亮,说什么满清毁了中国,说若是汉唐遗风犹在该是如何如何。

只是这都只是图个口头痛快而已,祖宗风光本事,那都是祖宗的,和你有啥关系,你要真厉害,怎么就没有取满清而代之?你要早看出了不对,怎么就没有力挽狂澜?满清就是再不济,在错的厉害,人好歹也保持了数百年国家的统一,给了百姓安稳生活的土壤,也让这个国家领土一度扩张到了历史新高,给后世子孙留下了不小的本钱。三百年一轮回,早不是少数民族和汉族纠结人种问题就能解决的,是本身制度上缺陷太顽固造成的。

“叔,大乱将至,你说咱们…”

“该怎么着还怎么着,一时半会儿的,乱也乱不到这里,明哥儿啊,这地方选的好啊,偏僻的让大伙儿免了多少乱子。成了,忙你的去吧,听说最近来找你问那玉米事儿的人不少?好好教,多活一个是一个,积德行善啊。”

说话间,邱纯阳一个转身,快步的往道观走去,那背影,怎么看怎么沉重。或许他已经预见到了,那中华大地上的满目硝烟,战乱中的尸骸遍地…

第103章 德诚的盘算

外头的世界怎么变换, 对于这么一个处在偏远角落的山村来说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影响,这里的人们还在继续着他们的生活, 缓慢而坚定的向着他们心里的目标前进。

“德诚啊,又盘算啥呢?都忙乎了一天了, 也不早点歇着。”

山坳里大院子中的某个小间, 靠着墙边最暖和地方躺着的方奶奶翻了个身,就被另一头微弱的烛火给晃了眼, 瞧着墙上那隐隐晃动的身影,就知道这必然是自家儿子还没睡,在那里忙乎, 忙看了眼自家孙子, 瞧着没给惊醒,压低了声音询问起来。

这大院当初建的虽然粗糙, 可屋子却不少, 足有近三十间。因为来的六十来人总计也不过是二十家不到, 所以在度过了最初的阶段后,因为冬日漫长, 索性按照人家分了屋子,免得时日长了,大家过日子不方便。而德诚他们一家三口人少, 又是老弱占大半,所以特意分了个朝向不错, 屋子东西也齐全的屋子, 虽然不如有些人家能有个内外间什么的宽敞, 又只有一个炕,睡觉的时候也不怎么方便,可到底也算不错了,故而这日子过得还算是顺当。

只是,这到底不是正经的家,住的太紧凑了,没有了私人空间,看看,不过是盘点点东西,都能惊醒了老人,这确实不怎么方便。

“娘,吵着你了?没事儿,我这是在算钱呢,这不是开春就能起屋子了嘛。”

德诚人不错,脑子也活,挣钱也本事,可就一点不好,这人啊,总是喜欢什么事儿都闷心里,一个人琢磨,不爱和人说,不到办事儿的时候,你都不知道他都想到了些啥,有时候就容易让人觉得这人看不透。明明是个本分孩子,因为这,还总是容易让不熟悉的人以为心思深,不知道吃了多少亏。

可你要说人不对?也不能这么说,他这也是逼出来的毛病,早年就没了爹,没了亲爹言传身教,他能问谁?和兄弟商量,相互拾遗补缺是唯一的法子。可后来大哥又突然没了,这些可不是连个商量的人都没了?一个人撑起一个家,又要养活娘,又要养活侄子,生活的压力太重,让他除了自己,那是谁都指望不上啊?他就是再有心和人商量又能和谁说?不时时琢磨又能这么办?时间长了,可不就习惯了闷着自己琢磨了嘛。

方奶奶对着自然也清楚的很,看着这样的儿子也实在是心疼,所以,自打自己这病好了些之后,就努力的想着分担一二,不说能出什么有用的主意吧,好歹能带着耳朵,让儿子心里松快松快,不至于憋出病来。

所以喽,一听是盘算起屋的事儿,立马就坐了起来,皱着眉头问到:

“可是钱不够?咱们这一路花销不算多,卖家当的钱应该还剩不少吧,这次你刚分的钱有多少?要不咱们把分的马肉卖了?再凑凑?”

他们家早年也不算差,也是个有点田地的富户,虽说称不上什么地主,可家里也攒下了二三十两的银子,可谁让时运不济呢,先是老头子病死,整的家里地都卖干净了,等着好容易重新有了起色,家里的两个儿子都寻到了新营生,日子过得松快起来,这天灾人祸的就又来了,大儿子儿媳一下子就去了两个,这家瞬间败落了。若不是二小子机灵,第一时间就把家里的瓶瓶罐罐的全卖了,换了银子带身上,带着他们一老一小的逃了出来,这会儿只怕一家子早就全没了,家底也一分都剩不下。

因为这,老太太如今对着这仅剩的儿子那是言听计从,只觉得这儿子福大命大本事大,这会儿就是德诚说天上的月亮是方的,老太太都能点头。所以一听说盘算盖房子的事儿,忙跟着出主意,生怕儿子的盘算不能成。看看,连着白天还乐呵呵的算计着怎么多吃些日子,给儿子孙子补身子的马肉都想贡献出来了。

“不用,娘,这回我这分的还成,虽说不是正面对敌的主力,可到底也算有功,分了有5两银子呢。加上咱们的底子,凑起来划拉个大院子,建上砖瓦房子都够了。只是…上回不是说了嘛,这大院子里的人家都想把房子建到村子里头去,这样一来,那地基就紧凑了些,估摸着会两三家挨着建,这么一来,不单地俭省,就是钱估算下来也省不少,最起码这垒墙的土砖什么的能省小半。”

说到建房子,德诚眼睛都在发光,经历了这么一场劫难,长时间的生死边缘盘旋,让如今的他对于重新拥有一个正紧的家,让全家仅剩的人丁重新获得安稳的生活,十分的渴望,甚至可以说的上急切。与此同时,因为这一场苦难,因为他这一路的行程,因为他走动当货郎的见识,让他整个人也变得越发的成熟和谨慎。毕竟这家里顶门立户的就剩下他一个人了,这个家再也折损不起任何一个,所以他想的越发的多,越发的周全起来。

“我估算了一下,这房子要这么建,确实挺不错,再不济这邻里住的近便了,有个事儿喊个人都方便,实在是不错。对了,娘,我盘算着,咱们到底是新来的,这里也不是城里,不好太出挑了,什么砖瓦的,有点招摇,所以…咱们索性学着村子里其他人家,用土胚裹砖就成,看着不怎么样,住起来一样暖和结实,看看,这屋子不就是?挺好的。还有屋顶,也不一定就要用瓦,木板铺上两层的泥草,也挺不错。”

“是不错。”

老太太索性做起了身,将被子往身上拉了拉,下意识的往边上的墙看了一眼,伸手摸了摸,感觉不比早先他们在城里的时候那院子差,甚至真细算,好像还厚实了好些。比最初他们在老家,老头子没死的时候,那乡下屋子还敞亮气派些呢,怎么能说差?自然是跟着点头的。

“既然都想好了,那你还算啥呢?”

“我这不是想着再买头牛嘛,咱们这开荒的地都说好了的,村子里没空隙,都要在这边外头烧荒,这么一来,从家里到地里,光是走路就要近半个时辰,这要到了秋收的时候可咋整?村子里虽说有牲口的不少,可借人牲口总是…还不如想法子自己买呢,有了这,我走货的时候也能用上,省力气不说,每次还能多装点货,多挣点。”

“那…那要不和人家合一起买?买头母牛,等着配了种,出钱少的再分小牛?”

“这大院里苦哈哈多,有点家底的少,好几个都准备只盖草棚子呢。也就是这次得了点钱,可这钱,他们多半也都是要投到房子上的,哪有买牛的?就是有这想头,一时半会儿的估计也未必会干,都是遭了灾的,没几个不想手里存几个活钱,以防万一的,看着吧,估计都还想着到时候借牲口呢。”

他既然在干这货郎的活,还带着大院子里的几个伙伴,那自然消息灵通,对各家的家底大致也有了点数,也正是因为知道合伙的可能性小,这才忍不住一个人盘算来盘算去的想法子。

“那,那可怎么办?”

老太太也不说那先不买,只是说怎么办,看看,这有多顺着儿子。好在这儿子确实也挺顶用的,不过是一会儿的功夫就有了法子。

“攒吧,我这货郎干的还成,每个月开销什么的能挣出来不说,多多少少的还能存下一点,等着开了春,在跟着村子里的人折腾点野菜什么的去卖,就是挣得再少,等着到了秋收的时候,估计也就成了。”

为了挣钱,他不知道打听了多少法子,这村子里卖野菜的事儿自然也听说了,为了这,还特意去了村子四周的山里看了看,确定了一下这草木的兴盛程度。不是他说,这地方那真是好的有点吓人。就是哪些深林密集的地方,他都从没有见过这样的吗,大冬天的,破开了雪层,都能看到那树下没冻僵的根茎,这地方食物丰盛的,真是让人觉得眼红啊,也怪不得那些马匪总想来占了去。

“卖野菜?”

“嗯,这地方,或许是四面围山的关系,山上的草木比其他地方发芽早不说,连着长起来也快不少,听他们说,就和韭菜似的,一茬一茬的,就是木耳蘑菇的,也比其他地方多,去年他们就因为这,趁着城里菜蔬青黄不接的时候,挣了不少的钱。”

“那可真是福地了,德诚啊,咱们这是来对地方了,只要以后不再遇上那什么大水大旱兵灾人祸的,想来再也不用到处逃难了。”

老太太听到这里这么好,心下忍不住就是一酸,虽然说嘴里什么埋怨都没有,可心里却总觉得自家男人,自家大儿子,大儿媳妇死的冤。

“娘,会好的,人都说苦尽甘来,咱们这不是就到了转运的时候吗,不然能那么好?快病死的时候就遇上了真人?走投无路的时候就有个投奔?这里没有大河,住的又是山坡,以后水灾怎么也淹不到,村子里还有深井,旱灾也不怕,还有这么些山林子,来了兵祸也有躲藏的地方,再不济就是吃树叶子也比旁的地方能多顶几日呢。”

这话说的,合着你这想的后手不少啊!这么算计,是想着把周边都利用尽了?让人听了还不得笑话死了?没你这么能往死里扣算的。可你还别说啊,他这说的虽然不好听,可对这些早就经历了太多灾难的人来说,却分外的安心。看,老太太也笑了。

“可不是,这么一说,这地方好处不是一点两点,怎么算都是有活路的样子,不用愁再遇上什么大难了。”

安稳,安全,这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珍贵,只有失去过的人才能理解他们这样的心啊。

“儿啊,既然这里这么好,你也别太操心了,不是说过几日还要跟着去学套兔子吗,赶紧的多养养,到时候才好多学点本事。”

“唉,我知道了,不只是学本事,听他们说,要是顺利,还能弄好些皮子肉回来呢,娘到时候咱们就又有肉吃了,这马肉你也别算上算下的不舍得吃了啊。苦了这么些时候,不趁着冬日补补,身子太亏虚可不。”

“成,我听你的,还说我算计,这还不是和你学的?”

呵呵,当娘的和儿子学,这话说的…

第104章 成亲

邱澄明在这改朝换代的最后一个冬天过得那是相当的忙碌, 光是各处跑的路程加起来,就能走坏好几双鞋。再加上他自己潜意识的危机感作祟, 动不动就攒钱攒粮,折腾个不修, 这日子不忙, 那才是没天理。

而这样忙碌的好处当然也是显而易见的。先不说他来来去去的顺带挣了多少钱,(这个已经不用质疑了, 这家伙搂钱相当有一套。再不济也有系统兜底,他怕啥!)关键是,因为这样的走动, 他家老爹絮絮叨叨列出来的, 他们兄妹两个成亲的东西,那是已经基本全买周全了, 还是按照最场面的数量规模品种来算的。让家里的老头那是相当的长脸啊。

还有啊, 因为这一茬茬的事儿, 那山坳边的人和自家村子里的这些,如今熟悉的很, 少了不少隔阂生分,让他的工作那是顺当了不少。连着那划宅基地的事儿都好说话了。没了一开始那种排斥戒备。等着雪一点点的融化,山间嫩芽开始舒展, 那些外头的人一个个的搬进村子,他似乎都已经可以预见, 这个慢慢变大的村落未来的模样。

当然了, 除了这些忙碌的事儿之外, 邱澄明同学自己的终身大事儿也是他忙碌的原因之一。作为一个去年就已经下定,媳妇一家就在附近的订婚男,被自家老爹推着,赶紧成亲自然是无可避免的。

屋子崭新,家具齐全,连着置办酒席的食材都不用愁,那还等什么?

“新娘子来了…新娘子来了…”

即使殷家如今就住在东面的山上,即使那家里头空的,连着这嫁闺女当天,要招待来客的碗碟都有大半是借的,可哪怕是给自己做脸呢,该有的排场,程序,那也一样不能少。毕竟是未来的族长夫人,硬撑也要撑起几分对吧。

从城里租来的轿子上扎上了红绸,专门请来的轿夫,喜乐,全福人,还有金三奶奶家一大家子,这个新娘子的舅家亲戚,热热闹闹的这么一凑。嘿,你还别说啊,那小小的蒙学馆似乎瞬间就变得有些不一样了。就是那殷童生,也忍不住摒弃了往日的斯文讲究,一边抹着眼泪,看着孩子的舅妈,姥姥,一遍遍重复的叮嘱,一边生硬的,努力的和来的客人们打着招呼。

邱澄明来迎亲的时候其实整个人还有点萌呆,整个人好像还在做梦一样的感觉不真实。怎么说呢,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单身狗,他一直以为结婚什么的,离着太远太远。想想那些姑娘们对房子,车子,票子的需求。想想周围可选对象的人数,想想那些小三,小四造成的竞争人数…

一般没点家底,没点狠劲,基本轮不到。即使轮到了,等着结婚消耗了父母一辈子的积蓄好容易结婚之后,孩子的问题又立马上升到新的高危警戒线。若是再加上这年年攀升的离婚率…在这样的情况下,现代小年轻三四十岁还单身,那是在正常不过了,很多人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想。

作为曾经的不敢想中的一员,即使在到了这个世界没多久已经意识到了这方面的不同,还曾暗自得瑟,幻想自己那天也能来个小N环绕的待遇,可知道和经历绝对是两种不同的感受。

只有真的到了这一刻,看着那一身红衣,盖着盖头,被人搀扶着出来,小心的坐进了轿子里的人,他才意识到,他真的要成亲了,这个被迎回去的女人将成为他的妻,为他生儿育女,为他洗衣做饭,在这个离婚都属于特立独行的年代里,从此相依相伴一生。他在这个世界的牵绊越来越深,根越来越牢固了…

“明哥儿,别傻看了,赶紧的,走前头,把人带回家去啊。”

“可不是,不赶紧的带回家,磕头行礼,你这洞房还想不想有了。”

“哈哈,别看我们明哥儿能干的啥都会,啥都行,看看,到了这事儿上到底是露怯了吧,知道自己年纪小了吧,来赶紧的,先把人带回家,一会儿叔我好好教教你…”

“你个混球,这还要你教?那不还有族长呢嘛,他等着宝贝孙子等的眼睛都快红了,保证教的比谁都用心…”

都说新婚三天无大小,好容易待到个肆无忌惮的机会,那些往日因为辈分大,不好随意闹的家伙们那是彻底解放了,连着族长都敢编排上了,这胆子大的都快没边了。或许是作死的人太多,或许是那族长开玩笑太刺激,反正整个气氛那是越发的热烈起来。就是一边道观门口站着,准备一会儿跟着去宅子的邱纯阳也忍不住偷笑了半响。

即使精神有些恍惚,感觉有点不真实,可这也没能完全侵蚀了邱澄明的脑子,他耳朵可没聋,听到这些乱七八糟的打趣,下意识的眼睛就是那么一瞄,随即整个人也清醒了几分。微微垂头,嘴角露出了几许有些复杂的笑。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怪,曾经视若寻常,从不重视的人身安全在这里犹若奢望。而当初以为难度大的需要耗尽力气的成家问题,在这贫瘠的地方反而实现的这么容易。一正一反,一饮一啄,真是奇怪的反转。

脑子里乱七八糟都能突破天际的念头乱飞,这让邱澄明整个反应都慢了几拍,看着都没了往日的机灵,不过在这个日子里,这样的反应是正常的,是被允许的,在众人看来,这是欢喜傻了。而他这欢喜傻了的模样,对女方的娘家人来说,那真是没有再安慰人心的了。除了说出的话有点…

“好好的过日子,早点生个儿子…”

这速度是不是太快了?这才成亲…

“登对,在没有更登对的了…”

盖着盖头,你怎么端详的?透视眼吗?

“…”

好容易抬着人走了,这一路,邱澄明渐渐清醒的脑子终于发现,自己今儿这简直就是成了动物园的猴子,大胸口的大红花绑的连着脚尖都看不到不说,那帽子上的红花…他这是怎么穿上的?怎么出门的?他怎么不记得了?

他记得又能怎么样?这一天基本上就是个木偶的命,有他自己说话的份?请等着插手指挥的人多着呢,可轮不上他自己做主。看看,这不是,从门口牵着新媳妇走麻袋,到进门怎么磕头,他连说话都不用,只要跟着边上人的指挥转就成了。唯一能发挥一下水平,显示一下存在感的,估计也就是送入洞房后的敬酒这一环节,呵呵,还是个被灌醉的结果,邱澄明觉得,自己这一天过的太晕,怪不得咱们这国家不流行什么结婚周年纪念呢,合着是因为这一天的记忆不怎么美好的缘故。

哦,也不是,美好的东西还是有的,比如这晚上大红烛照应下的新房,新人,新婚夜…咳咳咳,为了不被和谐,以下内容省略三千字啊!

家里添丁进口,有了新媳妇,这日子过起来似乎真的很不一样,邱澄明再往外走,这整理衣裳,帮着准备干粮,比自家那个粗咧咧的妹子细心的不是一点两点。晚上回家,留饭,准备热水,让邱澄明舒坦的骨头都有些发软。只觉得这家里多了一个人,就像是多了好多好多生机一样。

这样的兴旺的感觉不只是邱澄明有,他家老头也觉得有,新媳妇一进门,他家闺女终于有了个能一起做活一起说话的人,他这耳朵终于是清净了,除了那杂货铺就再不用管别的,还能时不时的听到闺女哈哈大笑的声音,只觉得这家里热闹的鲜活。

可于此同时,老头也开始发愁,这没多久闺女就要出嫁了,这进来一个,出去一个,这刚感觉人丁起来,就立马又恢复原状,这让他怎么甘心。所以喽,作为家里的大家长,他自然立马就招来了还新婚燕尔的儿子,开始下新日任务了。第一个任务?呵呵,这还用说?除了孙子还能是啥?

“早点要个孩子,你爹我都这么大的年纪了,再不赶紧的,让我抱抱孙子,我死了都不瞑目。”

这威胁的,邱澄明感觉从成亲第二天起,孩子,似乎就成了催命符了,戳戳的他太阳穴都疼。

“爹,我又不是送子娘娘投胎的,哪能保证这个。尽量,尽量啊。”

“你努力,知道不?”

“知道,知道,孙子落地,儿子丢弃。就这还得死命努力,我这都什么命啊,哎呦,爹,你脱啥鞋啊,别冻着…我努力还不成嘛,保证每天不腿软不出门,不给您弄个孙子出来,决不歇着,这总成了吧。”

“嘿,混小子,还越说越来劲了你…这是…算了,不说了,你自己心里有数就成。”

脱鞋速度和穿鞋速度一般快的邱纯儒比划了一下感觉揍儿子没戏,立马重新换回了原来的画风,想想自己这几日催的是有点过,忙抛出第二个事儿来。

“咋样,不是说你这妹夫人选已经最终划定,只剩下三个备选的了嘛,看好没?别只顾着自己,你妹的事儿也要紧。”

呵呵,前头催着生儿子的是谁啊?这会儿又把妹妹放前头了?还说什么只顾着自己?老头这变的够快的。

“放心吧爹,保证这个春天搞定,秋天就能出嫁。”

这个效率你总满意了吧?嘿,人老头偏不…

“好好选,别为了赶时间就瞎来…”

“爹啊,您这到底是让我快还是慢?你说个准话成不?”

“哎,孩子都是债啊,看看,都已经这个年纪了,都有了媳妇的人了 ,居然还不懂爹的心,这孩子,怎么就长不大呢…”

邱澄明很懵逼,他觉得,他就是成了个婚而已,为啥自家老爹就立马悲伤秋风,前后矛盾到了和更年期一样?难道说这鳏夫其实和寡妇一样?感觉孩子被抢走,所以心理出问题了?…那啥,系统,有心理学技能不?强烈要求增加新技能。

“爹,爹,德诚来找你了。”

恩,这正说女婿的事儿呢,这人选之一就上门来了,这是啥意思?难道有情况?两个男人对视一眼,很是默契的立马起身,直接往杂货铺走,外头来的狼崽子想要叼走自家的小羊羔,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第105章 春回和任务

老邱家的女婿选了都快半年了, 眼见着春天都要到了,这人居然还没选出来, 顺带还看谁谁不顺眼,这速度, 也够可以的。可这一项不顺利, 不代表这日子就不过了,时间就不走了。看看, 转眼的,雪已经化了,绿芽也开始隐隐可见了, 春天回来了。

1911年的春天, 小山窝是忙碌的,六十及口人, 近二十户的人家要在村子里各处加塞一般的新建起屋舍来, 这折腾的可不仅仅只是他们自己, 那些帮忙的,买卖材料的, 就几乎将整个村子都牵扯了进去。你说有多忙。

此外,还有开荒,耕地, 种树等等事儿在后头排着等着,一样样的, 分到每家每户身上或许不怎么明显, 可作为少族长, 村落实际工作的组织人员,邱澄明就没有那么轻松了。这些日子,。连吃饭都不安生,睡觉都有人喊醒,反正吧,无时无刻都要接受村中所有人的求助,你说忙成啥样吧。

明明是新婚燕尔,整该享受一下有媳妇的美好生活的时候,愣是被实际工作忙的,整个人都累成了狗,每天一到房间,第一时间就直接躺下睡着打呼,这滋味,别说他媳妇有怨念了,他自己也十分的…不满足!!累得坐都坐不住的时候,他有时也会想,自己在这么下去,是不是会未老先衰?或者直接瘫痪?

你说啥?不用管那么多?呵呵,整个村子如今人口才一百五十上下,房子却一口气要起二十间,平均分下来,看着好像一个院子能有7人干活,可实际上呢?老弱一去,病残一划,哪怕是壮实的妇人也算计进去一并忙碌,能有四个人在那里干着就算不错了,这样的情况下,邱澄明就是想偷懒,那也没那个脸啊,你说怎么能不管?

好在别人忙那是只能硬抗,而邱澄明呢?那是还有金手指可以作为底牌,进行分担,这个时候不找系统找谁?所以喽,他不是,瞅着一个空档,他这立马死命的往系统里划拉,一门心思想着怎么寻质优价廉的好项目…

“加快建设速度?这个好像不错啊…恩,这个草木丰盛?这个好像用多了也不好吧,村子周边如今比深山长的都快,就是村子里人不觉得,外头的知道了会咋想?…地形调整?这个倒是不错,要是能把几处坡度大的调整一下,那即使村子里的地未必能增加多少,可这建房子的余地就多多了。哪怕是在有分家什么的,估计也够的…咦,山体扩张?这个?这个啥意思?这是说能把山往后拉拉,村子中间的平地扩大?这事儿是不是太玄幻了点?”

系统确实有办法,而且还是脑洞十分大的办法,直接让邱澄明瞪圆了眼睛,一时没了反应。可转过头细细的想想。既然这系统连着地形调整也能有,当初那溶洞也能开发,那为啥,这山就不能扒拉扒拉?来个微调?

“果然啊,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呵呵,没点想象里还真是…”

喂喂喂,这说的,前言不搭后语,乱七八糟的是啥意思?人呢邱澄明真没啥意思,只是突然对自己的联想能力产生了怀疑而已。等着这一股子自我怀疑过去,整个人立马又重新振奋了起来。

“山往外移点确实不错,都不用多,只要各往后退上三五米,不显山不露水的,猛一打眼也看不出来,可真量起来,这中间平地怎么也能增加出好十好几亩地,若是再用那地形调整将边上的划拉一下,那说不得又能扯出点,凑一下,多出五六十亩估计也有可能。要是那样,即使外头开荒的地地力不成,或是被野兽糟蹋了,或是让人抢了,这村子自给自足也能凑合…”

邱澄明如今想事儿那真是习惯了从全局,从各个方位,从得失两方面相互验证的思考,虽然说这样让他整个的反应看起来好像没有以前灵活,可你也不得不承认,这样思考出来的才是最有实施可能性的结论。

虽说这系统的东西,他没人商量,也没什么模型让他参考,可好在这是他的地盘,他有让周围的人们自动忽视一场的外挂,所以在考虑清楚之后,积分挺土豪的邱澄明立马就开始动起来了。

等等,你忙啥忙…我们是不是忽视了什么关键问题?呵呵,是的,邱澄明本来是想利用金手指,利用系统,让自己能有偷懒的机会,可不想等着他扒拉完了开始动手…反过来自己给自己增加了工作的事儿,邱澄明直到忙乎好了,一屁/股坐地上休息的时候才反应过来的。当时那脸色就相当的精彩,感觉自己简直就是得了老年痴呆,连着这么神经的事儿居然也干的出来。

可真的回头看看,直接忙了半响的结果,他又笑了。忙都忙完了,再想这个有什么意义?再说了,他自觉这事儿确实很有用,即使不是今儿,别的时候知道有这么一条,只怕也会迫不及待的用上吧。

“忙都忙了,总不能半途而废,这么着,给村子里再引出条小河好了,不然这原本的水源可不够用…”

“地形微调,那几个山上打地基建房子的可算是有福了,我也给你们调整一下,这么偏,若是不平整些,万一摔了都没人直到,这可危险的紧。”

“微调,微调,既然是微调,那能不能把早先的那些院子也稍微的调整一下?排列的稍微整齐点?紧凑点?或者把村里各家之间连接的小路中整整?当初刚来的时候到底疏忽了,只求方便快捷,美观什么的,就没一个多想的。如今…再说了,那样东一家,西一家的,确实不怎么好看。”

邱澄明或许是点啊点的,已经点成了习惯,花起积分,就和遇上天猫年中活动一样,这会儿满脑子都是买买买。要不是这会儿还不能解锁什么了不得的大价钱的东西,估计这会儿它的积分已经清零了。可即使这样,等着他顺着自己的心思,将自家这边族人,邻里,亲友等等的屋子也顺势理了理,将小路山道什么的,抹的平整了大半的时候,那积分终于见低了。

“怎么这么快,只剩下12分了?这…杂货铺进货咋办?”

哈,小子,你这会儿总算是回神了,居然还记得有个杂货铺?真是“太不容易了”。还以为你准备把脑子丢了直接装猪脑呢。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就在邱澄明感觉自己想要剁手的时候,系统傲娇的再次发布了任务。

“建设任务:村落建设不能停,请保持村中建设连续一个月,并将村寨进行进一步扩大。任务完成奖励:积分20,金钱20,没多增加一天,将得到1积分和一元。”

“人口任务:请在三个月内将村落人口充实至200人,达到小型村落的阶段,任完成务奖励,积分20,金钱20。没多增加两人,就能得到积分1,金钱1。”

任务很及时,可任务内容却让邱澄明十分的无语。你说这第一个,建设任务,这个没啥可说的,村子里这都建房子呢,一个月不停太正常了,简直就是送分题,可后头那个就麻烦了,不到160人的村子,要一下子变成200人以上?那可是差了四十人…不是四个,这可怎么子在一个月利搞定?在这周边没有什么天灾人祸的情况下,这事儿真是不好做啊~!故土难离他也经历过,能不知道迁人过来的难处。

要邱澄明说,除非他们学着那衙门里的某个人,对着山里的其他猎户自然野村来个招安,不然这真的很难补充。可人隔壁村子什么的,怎么肯…他们自己也一样是地主家没有余粮,人丁稀稀拉拉的很呢。除非是合在一起,只是这也怎么靠谱,谁家不留恋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怎么肯抛家舍业的投奔?

这么一来,邱澄明觉得,这简直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没有官府那么大的脸的情况下,在小小的村子地力承受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还是算了吧!一下子填进来十户人家,就是地能在外头开,这建房子也是麻烦呀!

再说了,就是真的成了,那其实也未必是好事儿。很可能让他的族人,血亲,从开辟者,主人翁,突兀的又变成“少数名族”,这不仅仅是话语权的问题,更是这地姓什么的问题…他可不想自己辛苦一场便宜了别人。

这么一来,这后头的任务…邱澄明有心放弃,可眼睛却不住的往上瞄,有了这个系统这么久了,说实话,他还从没有放弃过一个任务呢,这…这可不是吧什么好开头。要不在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