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事,先解决了外头的事再说。

景王停住了脚步,点了头,随着元承灏出去。

外头众人见他出去,齐身跪下去,高呼“皇上万岁”。他已经抬步出了房门,我没有跟着出去,这种场面,我不适合出去。

在里头站着,外面的声音还是能听得一清二楚的。我想,各宫主子们,也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不一会儿,传来禹王的声音:“母后,陵王派人入围场,或许不是为了弑君,而是找皇上呢。”

心下冷笑一声,原来太皇太后担忧的,还是有道理的。各位王爷,会想要看着元承灏如何处置一个元家的人。或者说,他们,不希望看到陵王死。陵王不死,还能继续做些元承灏不希望看到,而他们希望看到的事情。

元承灏倦倦地咳嗽几声,笑着开口:“你们看着朕的气色,陵王象是来救朕的么?”

“这…”禹王一时间语塞了。

丞相忽而开口:“太皇太后,皇上,陵王有意弑君,当处以极刑。”

扶着窗台的手微微收紧,丞相是否想起了那一日的安府?他怀疑那一日的刺客,也是陵王啊。我还记得安歧阳临死,他曾说要害他的人血债血偿的。

陵王,是该死。

微微推开了窗户,国丈恰巧站在最显眼的地方,只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却只看着太皇太后,一句话都不敢站出来说。国丈在朝中,从来不声不响,所以太皇太后才越发地起要皇长子由叶家之人所出。否则等她百年之后,叶家越发地没有影响力了。

电话网景王朝前走了一步,开口道:“臣等是要誓死效忠皇上的,即便是元家的人犯了大罪,亦是不能饶恕的。臣以为皇上该削了他的爵位,降为庶民,再赐死。”

到底是吃惊了,我以为景王会和禹王一样,不想让陵王死的。忽而想起元非锦,是因为他受了伤么?不,一定不是的,元非锦没死,元承灏没死,我也觉得,他是希望看到元承灏出事的。

可他却要元承灏把陵王贬为庶民再赐死,那就是永不入皇籍了,真真是狠!

太皇太后终是低咳了一声开口:“众卿家的意思哀家和皇上也知道了,都回吧。”

众人告退下去,我才见元承灏与太皇太后入内来。

“皇上怎知景王会帮你说话?”太皇太后不解地问他。

他却不答,只道:“朕还有事要和皇祖母说的。”

“何事?”太皇太后愈发不解了。

我皱了眉,猛地才想起青大人的事情,吃了一惊,他却已经开口:“昨夜,青绝不知去向,朕怀疑他和陵王串通一气…”

他的话未完,太皇太后忙变了脸:“皇上胡说什么?昨夜是哀家吩咐青绝回宫办事去了。”

“何事?”他分明是不相信的。

太皇太后微怒了赶来:“皇上莫非连哀家都要怀疑不成!”

他不理会,径直开口:“朕只知道那一日在安府,青绝那干净利落的一剑,让他免于血杀之毒,而其他中毒之人,都死了。皇祖母又作何解释?”

太皇太后气得说不出话来,他却道:“朕没说此事和您有关,或许是他背叛了皇祖母,亦或是他原本就是谁安插来的细作。”

“胡说!青绝的忠心哀家从来不怀疑!皇上怎能怀疑他?”太皇太后显得有些激动,丝衣姑姑忙扶住她的身子,小声劝着。

我怔怔地站着,不知该说什么好。

我和太皇太后并不在一条船上,可为何这一次,我却与她一样,并没有怀疑青大人。安府的那一次,元承灏为何不能理解为是青大人经历得多,一听箭上有毒而做出的本能反应呢?

我实在不理解。

他转身坐了,淡声道:“朕有怀疑的理由就能怀疑任何人。朕已经派杨成风押他过刑政局,会有人让他说实施的。”

大吃了一惊,他想严刑逼供!

太皇太后被他气得浑身颤抖了起来。

他依旧不改口,只道:“皇祖母也不必紧张,倘若他真的是无辜的,朕也不会滥杀好人。”

是么?可是我怎么觉得他就是要杀也他?

太皇太后猛地转了身,扶着丝衣姑姑的手出去,一面道:“哀家去找杨成风!”

杨将军,会听太皇太后的么?

回头,见他微微阖了双眸,我上前,轻声道:“皇上为何要杀青大人?”我不在乎话问得有多直白,我只是不想拐着弯和他说话。

他没有睁眼,只笑着:“朕没有要杀他。”

“可皇上并不是要查,否则为何不带来问话,而直接要杨将军押往刑政局提审?”

“放肆。”他轻轻吐字,“他何时还买通了你?”

摇着头,我和青大人本没有关系的。我只是不希望他冤枉一个好人,青大人忠于太皇太后,他如此,不就是跟太皇太后对着干么?还是,他根本就是想和太皇太后作对?

“皇上。”常公公过来,小声问:“景王问奴才,何时可以接侯爷回去?”

我这才想起元非锦还在他房内的事情来,阿誻闻声出来,开口道:“回皇上,小王爷身子虚弱,此刻又昏睡过去了。是找人抬他出去,还是…”她朝我看了一眼,见我的脸色不好,她也显得有些担忧。

元承灏想了想,放轻了声音道:“谁也别吵他,让他睡会儿。”

“是。”阿蛮和常公公入内伺候了,独留我和他在外头。

隋太医从里头出来,见他还坐在桌边,忙小声劝道:“皇上进去歇会儿,臣…”他似乎才想起元非锦还睡在他床上的事情来。

我忙道:“让皇上过本宫房里休息。”说着,伸手去扶他。

他倒是没有拒绝,起了身,道:“隋华元,你不必跟了,在这里守着侯爷。”

隋太医忙道:“臣让苏衍过来守着侯爷,臣还是陪皇上过去。”

他提了起来,我倒是忘了,今日还不曾见过苏太医。元承灏亦是发现了,皱眉问:“苏衍去了哪里了”

“回皇上,昨儿贤妃娘娘腹痛,苏衍过去问诊了。”

我想起来了,那时候在皇后宫里,贤妃说身子不适先走了的。腹痛…是孩子有异么?

元承灏回了身,隋太医忙又言:“皇上放心,贤妃娘娘没事,是为皇上失踪的事情受了惊,休息几日便无碍了。”

他这才点了头:“还是让苏衍守在贤妃房里,朕没事,你就待在此处吧。”语毕,也不再看他,只抬步出去。

扶他穿过长廊,拐弯的时候,隐约似乎听得有铃铛的声音传来。回头,瞧见棠婕妤携了宫女的手行至元承灏的房门前。

拐了弯,便看不见了,我却想着等她进去却不见元承灏时的表情来。

才想着,见景王迎面而来。

“六叔还是先回去,朕让他在朕房内再歇会儿,没什么大碍,你也放心。”他淡淡地说着。

景王忙道:“有皇上这句话,臣自然放心。只是不知,关于陵王的那道圣旨,什么时候下?”

呵,他真是迫不及待。

元承灏笑道:“自然等回宫。今日,朕还得多谢谢六叔的深明大义。”

景王跟着笑了:“臣只是就事论事,也没什么别的。臣不要替非锦谢恩。”

这话,我倒是听不懂了,元承灏只说赏,可还没赏呢。侧脸,看着边上的男子,他的神色依旧平常,想来,他定是听懂了的。

果然,他轻笑一声道:“朕方才仔细斟酌了一番,非锦还小,此事可以再缓两年。”

闻言,景王的脸色骤然一变,忙跟上我们的脚步,开口道:“皇上不是说他可以独当一面了么?”

“哦,朕是这么说过,只是如今他受了重伤,朕以为当务之急,还是让他先养好身子再说。”他的话语平静,眸中的笑意不减。

他与景王的话并不露骨,而我却恍然大悟,我终于知道景王进他房间的时候他与他说的话是何意了,难怪蛀会帮他说话。

呵,谁不说元承灏狡猾?陵王一倒,他的封地各位王爷都看着,他方才话里的意思,不分明是要给元非锦的么?元非锦又是景王的儿子,他这个父王自然是想为元非锦考虑的。封地给元非锦,不还是给他景王一样么?

可元承灏此刻却又反悔了,叫景王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他略快了脚步,笑言:“朕明年行了冠礼,也当跟皇叔们学习学习政事的,这一次,倒不如让朕历练了。六叔以为呢?”回头,看了景王一眼。

景王铁青着脸,一言不发地站着。

元承灏的步子没有停下,身后的景王的那一句“皇上真的长大了”,他的确是长大了,也知道开始收权了。他想陵王的封地空着,将那大权直接握于自己的手中。没有什么,能比自己还可靠。

回了房,扶他上床躺了。

这里的温度一直还好,只他自昨夜开始身上一直不曾暖过。喊了宫女添了几个暖炉进来,他也不开口,只靠着垫子闭目养神。

好几次动了唇,终究什么都没有说,低叹着,还是让他休息。

这次冬猎会持续三天,皇上的事情如今了了,围场又开始热闹起来。有些事,过了就过,谁都不会在意,或者说,谁都知道明哲保身这个道理。

众人都只道是陵王的人伤了他,他倒是也可以光明正大地不去围场了。

宫女送了午膳进来,他未醒,我也没叫他,只自己匆匆吃了点过一侧的软榻睡了。不躺着还好,一躺下,睡意很快便上来了,人果然不是铁打的。

也不知睡了多久,隐约似乎听见房内有说话的声音,一个激灵睁开眼睛。坐了起来,身上裘貉顺势滑下去,一怔,我睡的时候并不曾盖上什么东西。

元承灏…

床已经空了,我一惊,忙跳下软榻,有声音自外间传来。不自觉地放轻了脚步声,是杨将军的声音:“皇上,太皇太后让钱公公一传话,末将没有见。”

元承灏没有说话,杨将军又言:“皇上,此事,末将也以为不妥。青大人跟着太皇太后十多年了,太皇太后不会看错他。”

他讥讽一笑:“师父在说是朕看错了他?”

“末将不敢。”

他起了身:“给朕看着他,直到他认罪为止。”这一句话,森然无味,听得让人觉得骇然。

杨将军出去了,他转身的时候看见我,神色并不见起伏,只上前道:“昨夜你也不曾睡,此刻过床上去睡会儿,朕还有些事要做。”

顺着他的目光瞧去,见桌上不知何时已经摆上了砚台,笔也已经准备好。而那原本该放宣纸的地方,此刻却是放着明黄色的绸缎。

他还说回宫再拟旨的,我没想到这么快。

上前拉住他的手:“皇上为什么?”

他低头看着我,却没有甩开我的手。我握得他越发紧了,见他的脸色沉了下去。可,那却并不是要动怒的样子,却象是,哀伤。

“皇上…”

略一摇头,他大步入内。我跟着他进去,见他窗沿坐了,半晌,才伸手入怀,我看清楚了,是那辛王府的令牌!没想到,他竟会带在身上。

片刻,才听他开口:“十六年前,青绝曾收税官过云滇郡,随着他回京,另有消息传来,朕的祖母病逝,朕的娘亲殉葬!”这些话,每一字他都是咬着牙说出来。

我惊愕得不知所以,脱口道:“皇上怎知是青大人?”那时候,他也还只是个孩子不是么?

猛地握紧掌心中的令牌,他阖了双目:“那一晚,朕留他在乾元宫的时候,他看见这令牌的神色,朕看见他那表情就可以断定,那时候去的,就是他!”

这,才是他想杀了青大人的原因!他怀疑青大人杀了他的至亲。

他说,不会放过他们。

陵王、青大人,还有谁?如果真的是青大人动的手,那么下令之人又是谁?握着他的手颤抖着,他大约知道是谁下的令,所以连用这样的理由赐死他都不行,非得冤枉他!

是太皇太后…是太皇太后!

抬起眸华,他似是承受不住哀伤,略低了头,长如扇的睫毛不住地抖动着。

“所以皇上根本知道青大人没有谋反,是么?”那一夜,他是真的救了他。

“朕知道又如何?朕还知道他杀死朕的亲人,也不能说出来!”

害怕地抱住他:“那皇上杀了他还打算杀太皇太后么?”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我的身子止不住地颤抖,说不清在害怕什么,就是害怕。

他的身子有些僵硬,我想这件事,他不会没有想过。可是他今日,没打算告诉太皇太后他要杀青大人的实情,是因为他不知道能不能对太皇太后下手,是么?

“太皇太后养育皇上十六年,皇上下不了这个手,臣妾明白。臣妾亦是明白恩怨如果可以勾销,这个世界便也不会有你仇我恨了。十六年前不管青大人做过什么,他都是奉命行事。这十六年来,他保护皇上,也是出于真心的。”心跳得飞快,我不知道我这番话会不会惹怒了他,可是说了出来,我心里竟然好受了很多。

他的呼吸有些急促:“朕想知道你至底站在哪一边!”

“臣妾自然站在皇上这一边!”我答得毫不迟疑。

“骗朕!”他抬手狠狠地将我推开,我收势不住跌倒在地上,掌心擦过地面,传来火辣辣的疼,可是眼泪没有流出来。

回头看着他:“我娘就是宫老爹害死的!我是宫府的私生女,他不认我,当丫鬟养了十五的.为了替姐姐入宫,才不得以认了我这个女儿。我恨他,一直恨他!他是杀我娘的凶手,可我该杀了他么?十五年来,他一直待我很好,不管怎么恨,那些好也是永远记在心里抹不去的!”

他猛地起了身,大步过来,狠狠地扼住我的下颚,冰冷着声音开口:“别给朕说这些没用的道理!朕,不想听!”

语毕,起了身飞快地出去。

那一刻,我什么也不惧了,冲着他的背影叫着:“皇上不是不想听,是不敢听也不敢想!”他怕放过了他们,就做了他父王的不孝子。他怕放过了他们,就没法给他的仇恨交代。

他的脚步没有停下,我只见外头的门传来巨大的声音,他象是要生生地将房门撞坏。

阿蛮回来的时候已经很晚,说是景王接了元非锦回去。瞧见我磨破了皮的手掌,她吃了一惊,忙拉着问我怎么了。摇了摇头,说不小心跌了一跤。

阿蛮其实是不信的,却是识趣地没有说话。打了清水来替我洗干净了手,她也不问元承灏为何不在的话。

晚上,听说前面的厅中设了宴。元承灏过去和大臣们饮酒畅谈了。皇后倒是也去了,只太皇太后不曾去,为了青大人的事情。

陵王也一并被押往刑政司收监,他带来的人,一并押走。

我在房内坐着,阿蛮进来的时候笑着道:“娘娘,郡主来了。”

↑伊人谷↓手打章节

第四卷 凤栖铜雀台 代罪囚妃【16】vip_3

↓伊人谷↑手打章节

抬眸,果然见芷楹郡主。忙起了身,她已经上前来,才要行礼,我已经拦住了她:“这里又没有外人,这些虚礼就免了。”

她也不和我客气,面色有些担忧:“刚从我王兄房里过来,他倒是好了些,又催着我来问问娘娘皇上是怎么了。说是从娘娘房里回去之后,一个人在西边儿亭子里坐了一下午,常公公上去劝,他也不说话。”

冬猎的事情,芷楹郡主本是不会来的,她今日来了,我也知是为了元非锦的事。

可元承灏的事情,我不能说,想了想,只好道:“今日也不知和太皇太后说了什么,皇上一直有些不悦。”太皇太后的事,相信芷楹郡主也必然不会去问的。

果然,听我如此说,她一下子缄默了,片刻,才叹息:“皇上和太皇太后,素来就如此,小时候太皇太后管得他多了,他就是心里不舒服,也不说出来。”

芷楹郡主倒是了解他,如此也好,省得我再解释不清。

点了头,我也劝着她:“郡主只回去告诉小王爷,什么事都不必他操心,嘱咐他好好养伤,他不好,才是皇上最担心的。”

“我知道,我父王…派了人看着他。”她朝我笑了笑,起了身,“那我先过去了,我王兄一个人闷得慌。”

让阿蛮送她走,想必这次景王气得不轻。他派人看着元非锦,不就是怕他再找着元承灏什么事么?对他来说元非锦这次受伤,绝对的吃力不讨好。若是能得了陵王的封地也就罢了,偏偏元承灏根本没那个意思,也怪景王太心急,那个时候来不及想就帮了他。

那边的宴席不知什么时候散了,听闻他回来先去了贤妃的房里,后来又出来过了皇后的屋里去。我起身入内室的时候,听得门口有声音,阿蛮脸上一喜,笑道:“定是皇上来了!”说着,出去开门。

门开了,露出帝姬的小脸,她甩甩手中的花球,脆脆地叫:“阿蛮姑姑!”

阿蛮似是愣了下,忙行了礼:“奴婢给姚妃娘娘请安,给帝姬请安。”

姚妃牵了姝玉帝姬进来,瞧见我,神色似是尴尬:“妹妹要休息了么?倒是本宫来得不是时候。”说着,拉了帝姬便要走。

帝姬撅着嘴不肯走,我忙道:“姐姐这是什么话,嫔妾是清净得很,也没个人说话,这才想早早歇着的。帝姬,过来。”

孩子一听,忙转身跑过来,扑到我的怀中“咯咯”地笑着。

抱着她起来,与姚妃一道坐了,阿蛮止来奉了茶。姚妃无奈地摇着头:“玉儿吵着要来妹妹这里坐坐,本宫是拦也拦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