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晋如此多娇/换女成凤上一章:第 111 章
  • 大晋如此多娇/换女成凤下一章:第 113 章

郗鉴写信给庾亮,从中说和,要庾亮不要再动王导了,以大局为重,千万不要重演苏峻之乱。

庾亮没有办法,王允之掌控江西,江西的将领也大多换成王导提携的人,以江西为屏障,王导在朝中安心当宰相,高枕无忧。

加上王导还有郗鉴这个亲家在,庾亮不敢硬碰硬了。

只有双方实力相当,才可能坐在和谈的谈判桌上,王导太明白这个道理了,庾亮死咬住他不放,未必只是为了温峤之死,狼要吃羊,总得找个借口不是?

只是,庾亮太小看我了,我虽然脾气温和,从无专权篡位之心,但,这并不表示我王导是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

袁耽因“误报军情”被罢免了历阳太守之职,但是王导很快将他重新启用,当了从事中郎。不过袁耽是个没福气的,新官上任没几天,病了,病情严重,一命呜呼,年仅二十五岁。

谢尚为了大舅子之死伤感不已,王导存心补偿他,谢尚有个妹妹叫做谢真石,嫁给了都乡亭侯褚

裒,两人生有一女,叫做褚蒜子。

都说外甥像舅,这个褚蒜子长的特别像舅舅谢尚,谢尚男装英俊,女装妩媚,风流人物,褚蒜子小小年纪,才貌都神似舅舅,是个女神童。

在王导的运作下,褚蒜子和琅琊王司马岳定了婚,给谢尚的外甥女说了一门绝好的亲事,以作为补偿。

从此以后,谢尚更加效忠王导,连同谢家的姻亲也成为王导的助力,庾亮兵马虽强,却撼动不了王导的宰相之位,王庾两家势力平衡,暂时休战,大晋朝政才得以安稳下来。

王悦帮助父亲解决了忧患,决定和清河再次退隐,去实现他们的理想,他回到娄湖别院,却见清河捧着一纸书信落泪,泪水将字迹一圈圈的湮开。

羊献容病危,王悦清河当天就渡江,赶往西北长安。

☆、第202章 伏魂

羊献容一直和清河保持通信来往, 每一次都是流水账似的讲生活日常,她大半辈子都在宫廷生活,只是大晋宫廷跌宕起伏, 每天都在刀尖上跳舞。在赵国就开始平淡如水, 无波无澜。

刘曜把她保护的很好, 一个汉人女子当着匈奴人的皇后, 居然并不艰难,刘曜的朝廷一半官员都是汉人。和大晋推崇玄学不同,刘曜一直在赵国推行儒学——因为儒学学起来最简单, 长安城里建有太学, 汉人和匈奴交杂期间,民族通过文化进行融合,颇见成效。

王悦深受刘曜的影响, 在自己兴办的学堂也以儒学为主。刚好学生桓温的家族渊源也是儒学,给王悦添了一把力,桓温将家里私藏儒学典籍拿出来传抄,起过于玄幻高深、需要悟性和天分的玄学, 儒学相对务实,容易理解, 在平民和庶民阶层渐渐推广起来。

如果非说羊献容在赵国为后有什么波折的话, 那就是苏峻之乱结束之后传到大晋的一件事。

刘曜问羊献容, “我比司马家那个前夫如何?”

羊献容说道:“陛下是开创千古基业的明主, 他是亡国之君, 连妻女都不得保护, 时常被凡夫俗子所辱,我屡次都想一死了之,何尝想到有今天?我出身士族高门,觉得世间男子都一样,自从嫁给陛下,才知天下真的有大丈夫。”

羊献容这些话传到到长江以南的大晋,掀起轰然大波,大晋许多人纷纷谴责羊献容天生凉薄,不知廉耻,为了讨好现在的丈夫诋毁前夫。

其实羊献容说的也没错,她当大晋皇后时五废五立,女儿清河公主在永嘉之乱时失踪,一度被贩卖为奴婢,试问历朝历代那个公主有清河这么惨?

和流言一起到江南的,就有羊献容的书信,羊献容说她并没有说这些话,是后赵皇帝石勒为了激化前赵匈奴和汉人的矛盾而故意造谣,说的就像真的一样。

这种流言刘曜迫于匈奴贵族的压力,不能公然否认,所以帝后都只能闭口默认,等将来扫平后赵,再来平息此事。

大晋和后赵一直没有建交,清河和羊献容的通信属于私通外国,为了避免麻烦,每一次通信都是阅后即焚,清河将母亲的解释扔进火盆里毁尸灭迹,叹道:“纵使像刘曜这样强势的雄主,也不并不能为所欲为。”

皇帝不好当,且刘曜坚持封羊献容为后,封羊献容所生的儿子为太子,已经有很多保守的匈奴贵族对他不满,他也不好做,各有各的难处。

王悦一语中的,“后赵石勒捏造这诛心的谣言,恐怕是苏峻之乱时,刘曜出兵围赵救晋的缘故。但是石勒几乎要拿下兖州了,刘曜出兵,他只能班师回朝去布防,郗鉴得以分兵来渡江勤王。他回去之后,刘曜随便打一打就走了,此时大晋苏峻之乱已经结束,估计石勒回过神来,觉得这一切不可能是巧合,大晋和前赵恐怕有阴谋。你是羊皇后的女儿,石勒猜测你从中牵线,要刘曜出兵解围,所以故意捏造这种恶毒的谣言,除了挑拨前赵匈奴和汉人的矛盾,还有让你难堪的意思。”

羊献容被骂,自然会影响清河的名誉,当年以羊献容在赵国封后,她差点被废了公主之位,是王悦慷慨陈词,舌战群臣,保留了羊献容大晋皇后和清河的公主尊号。

清河说道,“我无所谓,大门一关,听不到那些闲言碎语。”

羊献容在信中从来不提她最近身体不好,经常生病的事情,所以清河收到信后犹如当头一棒,一时难以接受——若不是到了诀别最后一刻,绝对不会要她去长安的。

前朝都城,长安,皇宫,弘训宫。

清河王悦赶到宫里时,潘美人已经开始将办丧事的东西都拿出来,抱着最后的希望“冲一冲”。

潘美人从衣箱里翻出一件半旧的襦裙,“就用这件,这是清河公主送的,皇后时常穿着,即使被勾魂使者勾去了魂魄,见到这件衣服,恐怕能够召回来。”

“美人,那两位客人来了。”

潘美人连忙放下衣服,跑去寝宫,清河坐在病榻边,看着昏迷的母亲默默垂泪。

王悦站在清河身后,也看着羊献容。

刘曜半跪在塌边,捂着羊献容总是微凉的手。

潘美人走过去,清河就像小时候那样扑到潘美人的怀里,哭出了声。

潘美人也像安抚小时候的清河,轻轻拍着她的背,“你来了就好,皇后清醒时还担心见不到你最后一面,留下遗憾,现在不用担心了,能在她最爱的人陪伴下去世。”

潘美人早就看淡了生死,“我和曹淑打过赌,看谁活的长,输得那个每人要赔十万贯,皇后说她要加入,这次重病,缠绵病榻多日,她准备了两个十万贯,都给了我,要我捎给曹淑一份。她经常说,此生她没有什么遗憾,若能够在死前再见到你,就是锦上添花。”

清河哭得更大声了,在潘美人面前变成了任性的孩子,“我不让她死,她若死了,我就是个没爹没娘的人,我不答应。”

以前虽然母女分隔两地,但是清河有母亲,心境自然不不一样,有底气,晓得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她还有个娘可以依靠。

清河极重亲情,以前白痴皇帝死时,虽然因父亲失智,让她小小年纪就被迫学着宴会投/毒杀人,承担起家族重任,反过来保护父母,但是父亲始终是她可以遮风避雨的屋顶,白痴皇帝在别人眼里只是大晋皇帝之一,但在清河眼里,他就是唯一的父亲,从此那片屋顶没有了,母女两个陷入了更大的危机。

后来和王悦重逢成亲,清河有了新屋顶,但羊献容一死,就像在心里掏了无法弥补的洞。

曾经被父母好好疼爱的孩子,无论是否结婚、多大年龄,失去父母后,都是孤儿。

清河生在乱世,长在乱世,却从来不缺爱,人在长大,爱她的人注定一个个离去。

清河在潘美人怀里痛快哭泣,把潘美人大半个肩膀都哭湿了。

昏迷的羊献容在一片混沌的梦中,她感觉自己一直在下坠,没有终点的下坠,混沌蓦地出现哭声,这哭声从远到近,从小到大,就像一炳利剑,劈开了无边无际的混沌,强行撕扯出来。

羊献容缓缓睁开眼睛,先是出现无数个光圈,瞳孔渐渐焦距,看着一个熟悉的背影的背对着她,缩在潘美人怀里哭,潘美人低声安抚着她。

刘曜握着她的手,半跪在塌边,脑袋靠在床上打瞌睡,他瘦了,眼圈青黑,应是熬了好几夜没睡。

只有一个人发现她醒了,那就是亲生儿子王悦。

王悦正要叫清河,羊献容在枕头上摇摇头,嘴唇微启,对他说着什么。

王悦俯下身,将耳朵送过去。

羊献容气若游丝,“不……不要告诉她,永远。不要让她受到第二次失去母亲的痛苦。”意思就是不要清河曹淑才是她亲生母亲的事情。

王悦说道:“好,我发誓。”

这时潘美人看到了羊献容醒来,连忙把清河推到她的怀里,“皇后,她来了,带着女婿一起来的。佳儿佳妇,多好的一对。”

疲倦之极的刘曜被这阵动静弄醒了,见到羊献容睁开眼睛,连忙把早就备好的参汤拿来,要喂给她,还有些委屈的说道:“你都昏迷三天三夜,清河来了你才肯醒。”

羊献容此时连吞咽口困难,自觉大限已到,又不好伤害刘曜,说道:“你放着,我待会再喝。”

刘曜乖乖放下陶碗。

清河一见此物,就晓得是自己亲手烧出来的陶器,“母亲一直在用这些陶器啊。”

羊献容想要伸手摸女儿的脸,却无力动手,潘美人最了解她,就将她的手从被子拿出来,贴在清河脸颊上。

清河的脸哭得潮湿,还有些黏手。

羊献容用尽全力捏了捏清河的脸颊,“我的女儿,每个人都有这么一天,我这一生,无怨无悔,爱过恨过,落魄过,荣耀过,我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当你的母亲,是我一生最快乐的事。”

这时连潘美人都忍不住落泪,她听出羊献容的话中话,是对当年换女成凤之事的交代,她爱清河,清河就是她的女儿,换了之后,就不换回来了,清河永远都是她的女儿。

羊献容对潘美人说道:“我走之后,你一个人在这里会寂寞,你把清河视为己出,挖心掏肺的对她好,她是个晓得感恩的好孩子。你跟她去大晋,和曹姐姐一起颐养天年,比谁活的长,看谁是十万贯赌约的最后赢家。以曹姐姐的性格,你的晚年一定很热闹,我们三个好朋友,我先走一步,你以后和曹姐姐作伴。”

最后,羊献容侧头看着枕边的刘曜,“来世……早点娶我。不要让我……等太久。”

听到此语,刘曜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也受不了,埋在羊献容的枕头边落泪。

羊献容交代后事,耗尽所有了力气,脑袋往刘曜这边一歪,紧贴在清河脸颊的手也松了,直直的砸在被子上,倾世红颜,玉殒香消。

清河抚尸大哭。

王悦在一旁劝慰。

潘美人忍痛出去安排葬礼各项繁琐的事宜,好好送羊献容最后一程。

刘曜接受不了现实,他冲去寝宫,从潘美人手里抢去羊献容经常穿的那件衣裙,顺着准备好的梯子爬到屋顶,面朝北方挥舞着旧衣,开始伏魂仪式,大呼道:“魂兮,归来!魂兮,归来!”

伏魂仪式在魏晋风行,据说人在刚咽气时,魂魄还没走远,用旧衣招魂,可能死而复生。

刘曜站在北面屋檐上,举着衣服从中午召到日落,再到满目星辰,芳魂一去不复还,独怆然而涕下。

☆、第203章 他吻她,她吻他

羊献容薨逝,谥号文献皇后, 葬在显平陵。显平陵“功费至亿”, 群臣劝谏莫要为陵墓劳师动众, 刘曜大怒,还将陵墓又扩大了。

前赵皇帝刘曜丧妻,后赵石勒乘机入侵前赵,刘曜暴怒,大呼“石贼可恶,连我的亡妻在地下都不得安宁”。

刘曜奋起反击, 进军渭城, 大败后赵,俘虏千余人, 还将五千后赵士兵逼入黄河, 黄河死尸几乎要堵塞河道, 方解刘曜心中之恨。

石勒见刘曜依然强大, 遂退兵, 之后四年都没有动作。

这四年间, 刘曜脸上再也没有笑容, 他无法走出丧妻之痛,渐渐沉迷于美酒, 暂时忘记痛苦,越喝越多, 这四年几乎都泡在酒缸里, 颓废自毁, 自然无心去打后赵。

大晋经历了苏峻之乱,江南百废待兴,也无力渡江攻打两个赵国,收复中原。

所以这四年间天下没有大型战争,呈现前赵后赵大晋三国鼎立之势。

这四年来,潘美人到了建康,住在娄湖别院,和曹淑安享晚年,清河王悦一直在外资助平民寒族阶层子弟读书识字,推行儒学,无论江南还是中原,都留下了他们的脚步和朗朗读书声。

腊月,江南的细雪天气,外面寒冷潮湿,室内温暖如春,红泥小炉里暖着一壶米酒,米酒不醉人,还甜丝丝的,但是喝多了有些上头。

清河王悦分左右两边半卧,瘫在同一个熏笼上,头碰头,身边搁着陶制的酒杯,身后有个落地的粗陶瓶子,插着三枝含苞待放的梅花。

今天是清河生日,两人到了三十而立的年龄了,因日常用做粮食和卖胡饼生意的钱去培养庶民阶层的人才,立志改变士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两人都很忙碌,清河和王悦的生日只差一天,老夫老妻了,就干脆在清河过生日这天王悦“蹭”个生日,把生日宴放在同一天,以节省时间,避免铺张浪费。

清河歪倒在熏笼上笑道:“今年你蹭我的生日,明年我蹭你的生日,咱们每年都一起过,谁也别委屈谁。”

王悦用头顶蹭了蹭妻子的秀发,道:“娘子妙计。三十而立,早就看淡了。过不过生日都无所谓,我只是想和你一起过。”

王悦这情话说的,清河听了十六年都听不腻,她摸着自己的小腹,说道:“我今天给灌娘写了一封信,告诉她我要毁约了,就是那个指腹为婚的约定。我南渡时身体遭遇重创,又喝过太多江湖郎中开开的虎狼之药,耽误治疗,年过三十肚子依然没有动静,估计将来也不会有了。周楚已经十二岁,再过几年,这孩子就要说媳妇定亲,我不能让周楚一直空等下去,耽误了他的婚事,所以就此去信毁约,不要再等了。”

王悦听了,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他和清河都是在父母之爱下长大的孩子,当然也想当父母,去爱他们的孩子,复制他们受过的父爱和母爱。

可是清河遭受的一切苦难,导致不孕,都是在为他抗下本该是他蒙受的灾难,他怎么舍得让清河难过?

人生不会有十全十美,总是有些缺憾,他们除了没有子嗣,普通夫妻有的幸福,他们都有。普通夫妻没有的幸福,他们也都有。

何况王悦绝对不会容许清河冒着可能会胎死腹中或者难产的风险去强行生孩子的。

王悦扶着熏笼站起来,还一把抱起了清河。

清河微醺,突然身体身体腾空而起,一声轻叫,“你这是作甚?”

王悦一本正经的说着最骚的话,“这些年来第一次不是为了生孩子而同房,你不期待一下吗?反正我很期待。”

清河一听,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王悦的表现比说一万句“不生孩子也没关系”管用。

王悦附身吻着她的泪水,“别哭——泪水挺苦,我不想再吃苦了。”

清河又被王悦逗得破涕为笑,搂住了丈夫的脖子,将脸颊往他怀里蹭了蹭,蹭干泪水,“好了,现在不苦了,你可以亲吻你的妻子。”

他吻她,她吻他,热情似火,亦如十四岁那年在洛阳皇宫华林园梅林里的初吻。

次日早上,三枝梅花被室内暖炉烘得开满枝丫,满室梅香。

四川,巴东。

周抚和荀灌近年一直镇守在此,周抚是益州刺史,他们的邻居是氐族首领李氏家族在蜀地建立的一个小国,先是自封成都王,而后自立为帝,国号“成”,历史上称“成汉”,国家虽然小,不到以前蜀国的一半,但却是后来史书里记载五胡十六国里第一个建立的国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以前大晋在建康刚刚复国,又屡经动荡,王敦之乱,苏峻之乱等,因而王导第四次当宰相,依然以休养生息为主,不对外作战。

四年过去,大晋终于缓过来了,氐族建立李氏建立的成国就在大晋的腹地西蜀,实力也最弱,所以王导计划先收复蜀地,除掉心腹大患,然后再图渡江对付两个赵国。

周抚和荀灌就这样从襄阳到巴东,在这里招兵买马,为灭成国做准备。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不过巴东就在长江边上,清河的信件走水路辗转到了巴东的王记胡饼店,然后送到了荀灌手里,刚好赶上过年。

荀灌这些年也只得了周楚一个儿子,夫妻两个视为珍宝,无论去那里都带在身边,亲自教习武艺兵法,对儿子期待颇高,今天下着大雪,又是过年,但周楚也在雪地里练射箭,大雪淹没了周楚的脚背,按照荀灌的规矩,在射完一百只箭之前,他是不准回屋的。

周处心疼儿子,但是更怕灌娘,所以干脆出去巡军营,眼不见心不疼。

荀灌一边咬着胡饼,一边看清河的信,看到好朋友毁掉指腹为婚的约定时,喉头一噎,不上不下的,遂放下了胡饼,提起茶壶往嘴里猛灌茶水,终于把胡饼给顺下去了。

看着窗外雪地里练箭的儿子,荀灌心下难过,清河三十岁之后,对生孩子彻底不抱希望,决定毁约,让周楚另聘他人,荀灌百感交集,她为清河遗憾,也为她看开了而高兴。

清河王悦为了理想而奔波,他们所做事情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平凡人以绵延子嗣为人生目标。

他们两个,从来就不是普通人啊。不能以普通人的目光来看待他们的人生。

荀灌释然,儿子啊,你此生注定要错过倾国倾城的大美人了。

正思忖时,周抚回来了,还带着一个器宇不凡的青年。

荀灌看了,立刻行礼,“桓驸马。”

正是去年刚刚娶了皇帝的亲姐姐——南康长公主的桓温,他是王悦这几年着力培养的学生,一直为桓温的仕途铺路,上下打点,南康长公主就是王悦利用父亲王导的手,把桓温选为驸马的,这是桓温目前最强大的政治资本。

周抚说道:“桓驸马是来找夫人的。”

这过年的,桓驸马不在建康侍奉南康长公主,千里迢迢跑到巴东做什么?

荀灌是个直爽的脾气,有问题就直接问:“桓驸马远道来此,所为何事?”

桓温有些难为情,说道:“上个月,皇上给夫人的亲弟弟荀羡和寻阳大长公主指婚,但是荀羡突然逃婚,从家里跑出去了,我奉皇上之命、王丞相之托,前来寻找荀羡,带他回去成婚。”

寻阳大长公主是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唯一的女儿。按照辈分,是皇帝和南康长公主的姑姑,所以封为大长公主。

这样算起来,以后恒温还要叫小自己好几岁的荀羡为姑父……

桓温是来抓准姑父回去结婚的。

弟弟逃婚?荀灌听了,差点再次被噎。

荀羡和她一样,都是神童,有其姐必有其弟,从小就与众不同,都是武学天才,荀羡七岁时遇到苏峻之乱,苏峻把他抱在膝盖上玩耍,他却对父亲要一把刀子,说“得一利刃,足以杀贼”,吓得老父亲荀崧赶紧捂住他的嘴。

因为皇室势弱,所以为公主们选的驸马大都是极其强悍的贵族男子,比如以前的王敦(阿黑),尚了最受宠爱的襄城公主。

桓温入选南康长公主的驸马,也是因他十五岁就用妙计杀了杀父江播全家而闻名天下。

荀羡就是因七岁时那句著名的“得一利刃,足以杀贼”,因为恰逢乱世,皇家还是倾向为公主找个能打的驸马,以保护公主的安全。

荀灌将茶壶最后的茶水喝下,问桓温:“桓驸马怎知我弟弟来巴东了?”

桓温说道:“我问过荀家人和荀羡的朋友,他最佩服夫人这个姐姐,除了建康城,他也没其他地方可去,在他的言语中,经常透露出想来巴东和姐姐在一起平定成国,收复西蜀的想法,所以我觉得他应该藏在巴东附近。”

周抚连忙补上一句,“荀羡逃的太急,身上没有几个钱,桓驸马怀疑小舅子已经隐姓埋名,加入了我们在巴东招募的军队,赚点军饷养活自己。”

荀灌立刻站起来,扭了扭脖子:“把最近一个月招募的所有新兵花名册给我,要他们在校场集结,我要亲自操练他们。”

巴东军营。

三百多个青壮年列阵,两两捉对厮杀对打,胜者入下一轮,决出胜负后,再入新一轮,决出前三名的,奖励一千钱,五百钱和一百钱。

以资鼓励,自然斗志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