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也是莫名失踪,母后也是,母后下落不明,父皇却那么仓促的让大皇兄登基,难道这其中有什么......

想到此,独孤鑫源浑身一个寒颤,酒劲也醒了九分。

“母后去哪儿了?”听到独孤鑫源这嘲讽的口吻,独孤音尘和独孤行风同时也看到了独孤鑫源瞬间骤变的脸色,脑海中已经思绪百转,抓住了独孤鑫源话中的重点。

“等二王兄醒了,你们就知道了。”独孤鑫源狠狠的一口饮尽杯中酒,自斟自饮,接连几杯,只想让自己醉的昏天暗地,不去想那让他无法接受的可能性。

如果太子的失踪,母后的出事都是有预谋的,那么大皇兄,不,现在的皇帝,他可有参与?

想到之前,独孤韵那温文儒雅的脸庞总会不时的注视着母后,风雨无阻的早晨,总是第一个到达玄月宫。

难道这一切都是假象吗?

难道这一切都只是为了除去母后吗?

再次想到,母后的出宫是大皇兄提出来的,也是大皇兄努力向父皇争取来的,难道这里边也有预谋?

一个个可能性,一个个疑点像爆炸了似地,一时间涌上独孤鑫源的脑海,让他头痛欲裂。

他真的不敢想象,也不敢去想。

难道他们之前的温馨和乐的一切都是假的吗?

想到太子失踪后,母后的疏离,母后的幽居,难道这一切都暗示着母后不想牵连他们吗?

越想越乱,独孤鑫源真想冲进宫去,找独孤韵当面问个清楚,可是脑海中仅存的理智却告诉他,不行。

因为独孤韵已经不是他的大皇兄了,而是奉天的当朝天子,他们的皇帝,他们的天。

独孤韵已经不是那个和他们一起围绕在母后身边,渴望温情的大皇兄了。

垂首苦笑,又一杯酒下了肚,可是为何,他丝毫感觉不到醉意,为何他的脑海里还是那么的清晰。

“六弟,此话何意?”独孤音尘手中的酒杯一抖,差点恍出了杯中酒,凝重而严肃的看向了独孤鑫源。

独孤鑫源的表情明显的有着悲伤和一种说不出来的愤恨。

等独孤云峥醒来,这不明摆着是说,母后的行踪和独孤云峥的昏迷有关系,而独孤云峥身在齐国,这么说来,难道皇后在齐国?

可是权公子的信里只是说独孤云峥昏迷不醒,却只字未提母后啊?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我醉了,别问我,我什么都不知道。”独孤鑫源只是一个劲的灌着酒,有些事,他不想说,更不能说。

此刻他只希望自己能够一醉解千愁,只希望一觉醒来,就能听到母后安然的消息。

只希望他所想到的一切都是幻象,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也好,我等明天就要走了,之前我曾经承诺过,学艺初成,会给母后建一座宫殿,模型我已经做好了,就有劳六弟转呈给母后,算是我向母后交的一份答卷。”独孤音尘话锋一转,娓娓说道。

唇角浅浅的笑容,让人看不出真假。

“转呈?呵呵”听闻此言,独孤鑫源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悲愤,放下酒杯,起身背对,看向亭外的月光。

“母后,你听到了吗?三哥要谢谢你呢,你和太子皇兄团聚了吗?你们还会回到这个肮脏的地方吗?你们会想来看看鑫源吗?”悲凉的话语清晰的传入了背后两人的耳中,不能言明的含义已经明了。

“母后,源儿想你,想太子皇兄,你们回来看看源儿吧。”靠着亭柱,慢慢的滑落地面,两行泪水无声倾泻。

独孤鑫源真的醉了,醉到吐出了心中不想相信也无法相信的可能,醉倒忽视了身旁的两人。

只是呆呆的看着天上明亮的月牙,默默泪流。

此时此刻,已经不用再问,独孤音尘和独孤行风相视一眼,独孤鑫源已经给出了他们想要的答案。

他们又怎么会理解不开呢,只不过,心中的感激之情,今生却无以为报了。

共同举杯,自斟自饮,不一会,亭子中已经无人坐在桌旁,有的只是三个背靠亭柱,默默看着夜空,看着那一抹月亮的身影。

第137章

就在奉天举国欢庆的时刻,齐国的一个角落,有着让人窒息的冷凝。

两天,整整的两天时间,不许任何人打扰,就是一向和庄主走得最近的青峰也被拒之门外。

没有声响,没有吃喝,墨良就在这屋子里呆了整整两天,他没有想到虽然这一天,他早就知道会有,但是当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他还是感到了一种无法形容,却又挥之不去,无法忽视的悲哀。

没有人是你能永远信任的,这是母后给他的一句话,这也是他牢牢记住的一句话,就是有了这么一个意识,他早就对有些事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就算他已经有着足够强大的承受能力去面对这样的状况,可他还是无法控制自已的内心,那种被背叛,或者说被抛弃的感觉。

哪里,从这一刻,和他就真正的没有了关系了。

唯一牵挂的就是那个依旧呆在玄月宫的人,他的青姨。

独孤离决定在这么特殊的时刻,让独孤韵登基,这其中又有什么样的隐情呢?

母后现在又该怎么样?

而独孤云峥在齐国究竟遇到了什么事,袭击者是谁?那个跟随独孤云峥一起到齐国的女子是谁?

他曾经想过或许会是母后,但是如果真是青姨的话,在看到彩云公主身边的蔓儿的时候,她就应该敏感的意识到,他还活着,她就应该来找他,即使不能有所行动,但是她该知道,怎么和暗卫取得联系?

可是他没有收到任何信息,再说,和独孤云峥前来的是一个未婚少女,而母后可是一国之后,即使隐藏身份,也不可能是一个少女,这些因素,导致了墨良错失了一个能够见到青姨的机会,后来的时光里,每当想到这里,墨良总会忍不住的自我谴责,如果他能够慎重一点的话,也就不会耽搁那么多的时光,彼此任由思念折磨。

关于女子的信息在他的脑海里也不过是一瞬即逝,他关注的更多的是奉天的时局,以及楚国太子对齐国此次驿馆遭到袭击所作出的反应,奉天新君继位,又会采取怎样的举措来面对这一状况?

“良国要求派兵支援,保护公主。”这是墨良沉默之后的第一个命令,良国毕竟是小国,不能经武力威逼齐国,以示对齐国保护不力的不满,但是却可以以保护为由,让更多的良国兵士进入齐国国都,化整为零,为以后的计划做准备。

一切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墨良依旧习文练武,从不懈怠。

齐国上下,却迎来最为艰难的时刻,楚国太子萧一寒无须请示齐国皇帝,楚国大军直逼齐国边境,只要太子稍有闪失,那么楚国大军必将踏入齐国境内,刀兵相向。

而楚国太子所居住的驿馆“清风苑”却被楚国的侍卫重重包围,齐国卫士根本就没有立足之地。

“蝶馆”的彩云公主虽然没有那么强硬,但是也明确的提出了让本国侍卫保护的要求,鉴于此,齐国也不好坚持,一旦彩云公主真有意外,那么对于良国也不好交代。

楚国大兵压境,一旦良国倒戈相向,那么齐国就真的四面楚歌了。

更何况,这次事变中,最大的受害者却是奉天,二皇子独孤云峥还一直处于昏迷状态,虽说没有生命危险,但是一日不曾醒来,又有谁敢保证,独孤云峥真会没事。

更何况,奉天还有一个人失踪了。

虽说这个人不是什么有身份的人物,但是也毕竟是随着二皇子一同前来的贵客,至今却依旧音讯全无,这又让他们怎么跟二皇子,不,应该是卫国王交代。

奉天此刻,新皇登基,这不免又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但是却又感觉情理之中。

毕竟奉天皇帝大限将至,而奉天虽然有六位皇子,但是太子早就消失,无影无踪,剩下的五位皇子虽然都各有所长,但毕竟相对年幼,总体看来,唯一能够担当国之重任的就属大皇子独孤韵和这位二皇子独孤云峥。

此刻独孤云峥昏迷不醒,为了以防万一,为了奉天的江山社稷,是该册立新君。

这才是保证一个朝代稳如磐石的最为首要的因素。

更何况,这个大皇子在奉天并无任何的不良传言,如果真有,也是符合一代君主所具备的宽厚和仁慈。

不得不承认,奉天的皇位接替,是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国家都想有的,没有流血,没有死亡,更没有造成明显的朝廷势力割据。

独孤韵的继位看似是情势所逼,这不但让独孤韵免去了太子未归,但是却也没有明确界定太子死亡之后,取代的不义之名,也让其余各位皇子措手不及,等反应过来,一切木已成舟,尘埃落定。

可是这看似和平的背后,又该有着多少的阴暗和血腥?

这些,作为皇室成员的他们,又怎会不知。

作为齐国的太子,南宫月肩上的重担更重了,因为他是太子,所以发生的一切,理所当然的由他出现料理,更何况,他还知道一个没人知道的内幕,那就是奉天失踪的女子并不是什么无关紧要之人,那可是奉天曾经的皇后,现在的太后。

想到太子的失踪,皇后的失踪,都是那么的离奇,无迹可寻,南宫月心中的凝重无人知晓。

不难想到,奉天皇帝为何当初会力排众议迎接没有任何后台势力的皇后母子进宫,并且让她拥有了管理整个后宫的权利,这为的是什么?

现在看来,依然明显,为的不过是转移权斗势力的目标,保护真正的真龙天子。

而作为棋子的皇后母子,在一切时机都慢慢成熟的时候,理所当然的要被剔除。

这是事实,也是真相。

可是却无人知道,事实是如此,真相本该如此,但是太子和皇后的失踪都是在被动中有了主动。

而这一变化却让事态有了难以预料的变化和发展。

当务之急就是找到失踪的皇后,不管生死,都得找到,还有就是保护好昏迷中的独孤云峥,等待着奉天再次派人前来,也对这位新皇会采取什么样的举措感到难以捉摸。

祸乱未平,皇宫却传来了皇帝生命垂危的消息,齐国各位皇子之间是波涛暗涌,南宫月是内忧外患,烦不胜烦。

不管哪一步,稍有闪失,都必将导致不可估量的后果。

如果这次事件难以平息,那么有可能会引起两国纷争,战火燎原。

如果一不小心,那么也可能失去太子之位,沧为帝王之争的牺牲品,身首异处。

如果从个人角度来考虑的话,南宫月只有牢牢的抱住自己的太子之位,他才能继续为外患做出考虑和相应的应对的政策。

如果他失去了太子之位,也就意味着他失去了生存的权利,那么考虑再多也都无济于事。

权衡之下,南宫月手中力量必然有了偏颇,南宫月把绝大部分身家都压在了皇位之上,而关于奉天失踪皇后的事情,他也就索性来个避重就轻,恍若无知事情严重性一般。

反正奉天出使齐国的人是为国王,只要独孤云峥不死,只要独孤云峥醒过来,那么这事态就不至于到不可挽救的地步。

毕竟,独孤云峥只不过是一个王爷,还是一个显而易见被排挤的王爷,奉天的轩元皇帝,初登皇位,皇权未稳的情况之下,又怎么会贸然发动战乱。

思绪既定,南宫月的步子也稳了许多。

可意外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发生,良国的彩云公主在带上侍卫之后,前来独孤云峥此时居住的“怡宁居”途中,居然遭到了不明人士的袭击,幸好恰好路过的南宫炫雨带人路过,要不,彩云公主也是在劫难逃。

虽然彩云公主所带的侍卫武艺高强,更何况还有良国武功第一的尚开将军张武相伴,但是百密总有一疏,他们还未来得及抵抗,就被迷昏于地,毫无抵抗能力。

要不是南宫炫雨的及时援助,彩云公主的后果不堪设想。

思索再三,南宫炫雨还是决定把彩云公主带回自己的王府,毕竟既然有人袭击,就说明彩云公主已经成为了袭击的目标,那蝶馆已经不安全,鉴于“悠然居”的被袭,南宫炫雨还是决定先带公主回府,更为妥当。

同时也派人前往皇宫向皇后禀明情况,传了太医,也要了禁卫军。

不出半晌,这彩云公主被南宫炫雨所救,中毒诊治的消息也传遍了整个齐国。

且不论,这袭击公主的人究竟是何许人也?

先不议这南宫炫雨怎么会那么巧合的救下了公主,闻着心中第一个闪现的念头就是,这彩云公主和齐国之间,联姻那是肯定了,本雾里看花的可能性也有了突破性的进步。

毕竟这救命之恩,以身相许并不为过。

虽说,彩云公主在齐国的地盘上遭到袭击,南宫炫雨搭救本属应该,但坏就坏在,公主中了毒,昏迷不醒的时候,可是这南宫炫雨一路抱回王府的。

在古代,这个礼教甚严的年代,这无疑已经算是肌肤相亲的一步。

好似,这南宫炫雨和彩云公主的婚事就成了定居,原本并不看好南宫炫雨的人们又因为这一突发事变,重新对齐国各皇子之间做出了审视,而齐国的势力割据无形中又有了变动。

这是南宫月始料未及的,也是南宫月措手不及的。

虽然知道,皇子们会对彩云公主有心,但是却不想会是这么一个情形。

“把这个交给公主,她知道该怎么做。”当彩云公主进入了南宫炫雨的府邸,一个玉玺,一个让多少人为之疯狂的权力的象征也抛向了彩云公主。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这道理,谁都懂。

但是当真正的要拿孩子当诱饵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能够如此果断的做出决定呢?

这就是成大事者和成不了大事者最根本的区别。

别说就是一个良国,如果有必要,良庄,他也在所不惜。

他既然有自信送出去,就有自信拿回来。

、、、、、、

南宫炫雨府中,在一番慌乱之后,彩云公主终于幽幽醒来,当她看到完全陌生的环境,当她看到守在一旁的南宫炫雨,明媚的双眸中闪现了让人心怜的波光。

不知是恐惧未平,还是劫后余生的庆幸,亦或是对南宫炫雨的感激,很复杂,但是却让观者怜惜。

“公主,别担心,这里是本王的王府,在这里,没有人敢伤害公主。”南宫炫雨温和的安慰道,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无心之举却让他捡了这么大一个便宜。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只希望这分幸运能一直眷顾于他。

皇帝眼看大限将至,他已经没有多少可以争取的力量了,如果能够拿住彩云公主,无疑是拿住了良国,这可比朝中势力要来的更坚固和雄势。

“尚武将军怎么样了?”却不想彩云公主凤目一闭,随着两行热泪的滑落,沙哑的声音有着惊惧过后的坚强。

果真不愧是一国公主,在这个时候,即使害怕怯懦,但是想到的还是自已的臣民的安危。

她的坚强却不会让人感到做作,反而让彩云公主彰显了一种真正的皇家风范。

一种不屈不乱的,处变不惊,从容的气势。

当然,彩云公主并没有完全达到这样的规范,但是她已经尽力了。

她的表现,已经表露在了众人眼中。

这已足够。

亦真亦假,虚虚实实,只有半真半假,才更能让人信服。

“公主放心,尚武将军没事,已经先于公主之前醒来了,其余人也没事了。”南宫炫雨对眼前的这位公主感到更加的欣赏了,没想到彩云公主不止人美,心地也不错。

这样的人儿,才更好拿捏。

一躺一站的两人,却都有着无人能识的思绪。

“公主,这是国主让人送来给公主的信物,请公主过目。”一直跟随着彩云公主的贴身宫女蔓儿却在这时,拿着一个锦帕,恭敬的交到了彩云公主的手中。

彩云公主也很疑惑,在蔓儿的搀扶下撑起身子,靠向床头,这才打开了手中的锦帕,却在看到那莹润的物体时,惊呆了。

第138章

墨良印,当彩云公主看到这三个有着红色印泥的字体的时候,不可否认的,她也惊呆了。

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良国的玉玺居然出现在了她的手中,国主究竟何意?

“啊,玉玺。”蔓儿小小的惊呼声,让一旁的南宫炫雨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看向被彩云公主捧在手心里的东西,还在怀疑是不是自己听错了。

“住嘴。”彩云公主想要阻止,好似已经来不及了,而她这惊惧而又避讳的神情,更有着欲盖弥彰的意味。

南宫炫雨本不肯定的怀疑,在看到彩云公主的神情之后,有了更多的肯定。

“今天之事多谢王爷相救之恩,彩云不胜感激,还有请王爷送彩云回蝶馆。”情绪平复的彩云公主,礼节中有着淡淡的倨傲,把一个公主该有的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公主请尽管安心在此休息,等公主恢复气力了,再回去也不迟,更何况,小王说句冒犯之语,公主此刻回去,小王也不放心,那些袭击者还未查出之前,还请公主在此小憩,若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吩咐小王即可。”南宫炫雨尽量抑制心中的激动,尽量保持平和的神态相劝。

心中却在盘算,怎么才能让这公主安心的在他的府上呆下来,最好公主再不打算出这王府,怎么让她手中的东西为他所用?

玉玺......没想到,这彩云公主居然如此的受良国国主器重,这么看来,如果他能虏获公主芳心,那么他不止会是良国驸马那么简单,到时候,恐怕这整个良国,还不......

“多谢王爷好意,彩云在此,多有不便,就此告辞。”彩云公主径自下了床,孱弱的身躯微微晃了一晃,她顾虑的可不止是自身的声誉,她代表的可是良国的形象。

看着彩云公主故作坚强的坚持,南宫炫雨心中不自觉的多了几分怜惜,如此娇柔的人儿,只要是男人都会喜欢的吧。

更何况,还是一个有着让人觊觎的身家的美人。

“公主,请三思,现在外面乱成一团,先有奉天二皇子遇袭,现在公主又遭到袭击,齐国上下,此时是严加搜查,全城戒严,公主在这么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大众眼前,小王担心,刺客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还请公主三思,即使不为个人安危考虑,也得为良国的百姓考虑,一旦公主在此有个不测,那么良国国主又怎么面对,良国百姓又如何看待齐国,到时候,就怕齐国和良国再无宁日。”南宫炫雨情急之下,绞尽脑汁的想出所能想到的词汇,理由来说服彩云公主留下。

其实他并没有那么伟大,那么的宅心仁厚,为两国百姓考量,就算彩云公主真有个三长两短,良国就算再不满,也断不敢和齐国宣战,毕竟双方实力太过悬殊,他担心的是一旦彩云公主回到了蝶馆,那么良国玉玺在公主手中的消息会不胫而走,到时候,他想要争取公主的机会就会变得更加的渺茫。

别说争夺齐国皇权,就是做良国的驸马,保住自己的小命都将成为无稽之谈。

“公主,奴婢斗胆,请公主三思。”见此情况,一旁的蔓儿也砰的跪在了彩云公主的跟前,恳求到。

“公主,留下吧,南宫炫雨用身家性命担保公主安全。”看到此,南宫炫雨也真诚的看向彩云公主,心中却为这小宫女的附和感到心喜。

“蔓儿,你大胆。”彩云公主凤目怒睁的呵斥到,好似没有想到自己的贴身宫女会倒戈相向。

“公主,外面现在草木皆兵,公主虽然不是齐国的千金之躯,但是却是我良国的珍宝,就连国主都不忍公主受到任何的慢待和屈辱,若是公主有个......有个......,国主情何以堪?良国百姓又怎肯善罢甘休,到时候就怕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不说我良国不能和齐国一教高下,就是能,公主又怎忍心看着百姓忍受那征战之苦,蔓儿斗胆,恳请公主三思,为了我良国国主,也为了良国百姓。”蔓儿重重的在地上叩了三个响头,铿锵的话语有些哽咽。

看似哀求的话语中,却无形的传达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当今的良国国主很是器重这个彩云公主,若是彩云公主在齐国有个意外,那么不可避免的就会带来战火,就算良国的实力与齐国想必是以卵击石,但是,良国也在所不惜。

这个信息无疑证实了一点,那就是良国国主把玉玺交给彩云公主完全有可能,只因为,公主在齐国也能调动良国军队,她的身边不是有良国的尚武将军吗?

虽然是个小将,可是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之猛将,一串联起来,彩云公主无论如何是怎么也不能出了这王府。

“公主,请三思。”南宫炫雨看着这主仆之间的互动,只希望彩云公主能体恤这小宫女的番呈请,能够留下。

“罢了,那彩云就只能叨扰王爷了。”彩云公主虽然同意了,但是神态上却有着无可奈何,看向南宫炫雨也有些黯然凄楚,出尘的容颜,配以柔中带刚,却又楚楚可怜的神情,此刻若是让南宫炫雨去死,或许他也不会拒绝了。

“公主大可安心住下,南宫炫雨一定护公主安全。”南宫炫雨此刻,心中的大石总算是放下了。

下一步,他得赶紧找人商量,怎么才能让彩云公主成为他的囊中之物,尽快的把良国的玉玺拿到手中。

只要拿到了这个玉玺,那么,齐国皇位之争,他就多了更大的筹码,就算是南宫月,也未必会是他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