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归骂,她也知道自己这辈子,当真于儿子几无助益,却总在扯后腿。现在太子位置不稳,她要是再做妖,说不得儿子真要被误一生,虽然委屈得很,哭了一阵也就止了。

皇帝虽然不怎么关注后宫,但太子一见周贵妃就挨了骂这样的消息,却也少不得有人通报。他和儿子暗里打擂台,被逼着不得不放弃易储的打算,都没有见面就骂。偏偏周贵妃却是不分青红皂白,一见儿子就要先哭骂一通,这样的脾气性格,哪有半分母仪天下的度量?

一想到这里,皇帝就心灰意冷,虽然使太子御文华殿监国理政,却忍不住在病情越来越重时召李贤进来,流泪问他:“一定要让太子继位吗?”

李贤眼看主君病重至此,竟然还存着心结,也忍不住流泪:“如此,则国家社稷大幸!”

太子根基稳固,那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将御座拱手相让的,皇帝若在这个时候强行易储,无异于逼太子自立,国朝立时便有靖难危机。

皇帝抱着万一的心情来寻求李贤的支持,见他始终没有同意帮着自己易储,既失望又伤心,哭道:“太子继位,周氏位尊,后宫无人能制。卿等为吾礼尊元后,勿使元后受屈!”

李贤知道这是皇帝最真诚的心意,流泪叩首:“臣谨遵谕旨,定当善尽职责!”

天顺八年正月,这位从少年登基,青年失国被俘,中年又夺门复辟的皇帝,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除了皇后、诸妃、太子、诸王、公主以外,被选定为顾命大臣的李贤以及阁臣彭时等人,也都守在寝宫里,记录皇帝的遗命。

皇帝对几位倚重的重臣一一嘱咐托付,又拉着李贤的手反复叮咛:“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

李贤近年得皇帝之信重,不亚于当年景泰帝与于谦,今日送别效忠的主君,也痛哭流涕,道:“臣一定竭尽所能,不负陛下重托。”

皇帝身体衰弱至极,嘱咐完朝政后便累得闭上了眼睛,好一会儿才缓过气来,示意太子近前。

太子虽然对父亲的偏心不满,可生死离别之际,那些埋怨,都烟消云散。剩下的全是即将失去父亲的恐慌难过。

生死弥留之际,皇帝看着这个曾经寄托了自己最大希望的长子,叹了口气,几不可闻的说:“深儿,父皇不是不喜欢你,而是……你若登基,以你母亲的性情,吾怕她偏狭起来,令皇后殉葬!”

太子悚然而惊,皇帝叹了口气,吃力地提高声音,道:“自高皇帝以来,但逢帝崩,总择后宫妃妾殉葬,此事灭绝人伦,有伤天德,吾心不忍。吾死后不需殉葬,此事自今而绝,汝要谨记,不得再为!”

太子正襟叩首,应诺:“儿谨记不违!”

皇帝为妻子将最大的安全隐患除去了,却又怕她日常生活受周贵妃欺凌,又道:“皇后名位素定,当尽孝以终天年。”

太子俯首道:“儿侍奉母后,必尽孝以终!”

皇帝得了儿子的承诺,虽然心中仍旧放心不下,但却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其它办法再为钱皇后做别的筹划了,只得点了点头,道:“你们都退下吧!皇后……”

钱皇后快步走到床前,握着皇帝的手:“皇爷,我在。”

帝后夫妻情深,这最后一程,只愿妻子陪在身边,却不想再说话了。群臣相继退出,诸妃、皇子、公主亦退了出去。周贵妃等了许久,始终没有等到皇帝传她说话的诏令,站在殿外呆了许久,突然放声痛哭,甩开太子和重庆公主、崇王的扶持,独自一人蹒跚前行。夏时连忙率领侍从跟上前去,护卫着她离开。

万贞这段时间睡的时候多,清醒的时候少,听到宫中的丧钟和哀声才清醒过来,惊问:“怎么?是谁?”

秀秀哭着回答:“是皇爷。皇爷临终遗诏,废除殉葬,永不再为。”

皇帝殉葬选取宫人是不分地位的,只看有没有入主持此事的宦官的眼。当年宣庙驾崩,有位叫郭爱的秀女,入宫不过月余,连皇帝的面都没见过,就被选了去。皇帝废除殉葬,确实惠及满宫女子,由不得秀秀她们都感念恩德伤心痛哭。

万贞怔了怔,也叹了口气,道:“赶紧收拾东西送过去,照应殿下哭灵守孝。”

守孝礼仪繁琐,太子这段时间只怕都要住在停留梓宫的偏殿里,除了哭灵守孝,还要与陆续赶来吊唁的宗室、公卿、大臣答礼。天寒地冻,若是真严守礼仪单衣服孝,冷粥冷饭,只怕人都要冻出病来。

万贞人在桃花源闲着无事,收集羊绒纺线织了背心线裤,本来是想离开后让小福送回宫中给太子留个纪念。现在桃花源被一羽搜刮一空,她住处的东西被还了回来,现在倒是用着合适。

太子守灵答礼之后,退到偏殿里暂时休息,见到万贞过来,心一酸,哭道:“贞儿,父皇没有了。”

再怎么对父亲偏心失望,做儿子的儒慕父亲也是天性。何况皇帝临终之前,还对儿子做了解释。少年现在全心沉浸在失去父亲的悲痛中,哭得不能自抑。万贞拥着他安慰良久,才缓过气来。

万贞摸摸他身上冰凉,外面礼部官员又在提醒覃包过会儿叫太子出去守灵,连忙从大袖里取出藏着的衣服,让他换上。太子本来不肯,万贞急道:“守孝礼敬,在于心诚。却没有哪个做父亲的愿意用严酷的礼法来摧残儿子的体魄。这么冷的天气,二十七天大礼若都只着粗麻单衣如何挨得过去?若是因此毁损身体,违背父愿,那才是真正的不孝!”

劝过后又哄他:“你看,这都是细麻低领的里衬加背心,你穿在里面护住心腹就好,外面看不出来,并没有逾越之处。”

少年在这种事上争她不过,只能穿了藏好,又捧着她从暖瓶里倒出来的热豆奶喝。万贞把暖瓶交给覃包,叮嘱他:“这暖瓶小巧,你随身藏着不得离身,殿下冷饿的时候就给他喝。每半个时辰我会换新的送来,再不然就是梁芳、黄赐、小秋,中途绝不会假手外人。”

太子眼看就将即位,身边的人无不希冀前程,比过往殷勤十倍都不止,覃包满口答应:“我一定率人小心照看殿下,外面的饮食也会再三小心。”

第一百七十九章 两宫积年旧恨

大行皇帝按惯例移灵于斋宫待葬,太子朱见深继位,让万贞率人将谨身殿东阁收拾出来,用以居丧,让她也不再回东宫,而是直接在东书房后的暖间暂时住下。

新帝登基,第一件事是正名分,给钱皇后和周贵妃上尊号。

朱见深一早就前往奉天殿御门受礼,万贞醒得比他晚,直到御驾起行肃道的声音将她惊动,才迷迷糊糊地问:“怎么了?”

秀秀坐在熏笼边打着络子,笑嘻嘻地回答:“是咱们的皇爷起驾了。姑姑要不要还睡会儿?皇爷早晨过来看你的时候,特意吩咐了要让你好好休息,下午让御医过来看病换方子。”

万贞这才清醒了些,陡然想起他今天要办的事,顿时一惊坐起,道:“快,帮我打水梳洗,我要去见周娘娘!”

秀秀莫名其妙:“您不好好休息,去见娘娘干什么?”

周贵妃贵为新君生母,皇太后之位是怎么也跑不掉的,她自己也志得意满,慢条斯理地用过早膳后,吩咐夏时准备车驾。接到万贞求见的通报,她愣了一下,犹疑不定。

也许是因为她最艰难狼狈的时候,万贞曾经看过,伸手帮过;又或是她知道,哪怕有孝道礼法压着,在儿子心里,万贞的地位也绝不会在她之下;再则,她再心恨手黑嘴硬,内心深处对万贞也怀着点儿愧疚。

要是她能杀了万贞,那倒一了百了,无所谓心虚了。偏偏她杀又杀不得,实在是一想起来就头痛。种种情绪在她心里交缠,就变成了对万贞的深深忌惮,好一会儿才让人将她放进来。

她是想端一端太后的架子让万贞看个威风的,但真等到万贞进来,她又觉得自己压根不应该见她,直到万贞行过礼后才想到了个话题,道:“贞儿,如今太子登基,你多年扶持东宫,论功当赏。”

万贞笑了笑,道:“正为求娘娘恩赏而来!”

“喔?”周贵妃顿时觉得腰杆子硬挺了许多。她面对万贞的心虚,最深层的原因,不就是因为多年来万贞一直受的是故孙太后的封赏,她连赏都赏不了,一直在欠人情吗?万贞求赏,顿时让她有了大权在握的底气,精神都不一样了:“你想求什么?”

万贞慢慢地说:“我求娘娘,无论要做什么,都不要亲自踏足前朝。”

周贵妃踌躇满志的吩咐夏时备驾,正是想在儿子登基要尊自己为太后的这一天,亲自前往奉天殿,去做一件她在皇帝大行前一直想做没有做成,反而背了口大黑锅的事。万贞的要求一出,顿时让她大怒:“万贞!你敢!”

万贞扬眉回答:“我敢!这么多年来,你从来没有真正尽过母亲之职,那么你现在也不要想在他真正柄国当政的第一天,就借着母亲的名义临朝妄为,去害他登基之初就背负不孝之名!”

这话实在太戳心了,周贵妃顿时瞪大双眼:“你要阻止我?你凭什么?”

万贞看着她,不闪不避,一字一句说:“凭你把你应该做的事,全都丢给了我做!凭你十八年来,从来没有哪一天,真正爱他重过这世间虚荣!凭你在他绝望痛苦的时候,不曾给过怜惜宽慰,却只往他心上插刀!”

她本来只是想拿语言逼住周贵妃,但随着过往那些岁月的记忆浮上心来,情绪也渐渐难以控制,厉声问道:“这是他的治世之始,是他一生功业的开端,你不想着怎样支持他,鼓励他,却想着临朝一泄私愤!你配做个母亲吗?”

周贵妃气得发狂,抓起桌上的茶盏就砸了过来,尖叫:“我怎么不配?他是我十月怀胎生下来的!”

万贞抬手接住茶盏,冷笑:“是的,他是你的儿子,是你十月怀胎生的!然而,他从嗷嗷待哺的婴孩,长到君临天下的皇帝,论及爱子之情,你能摆出来的,居然只有这一句!难道你就没有一点愧疚和心虚?”

周贵妃的泼辣劲,大行皇帝生前都只能退避,整座永宁宫就没人想过,居然有人敢跟她对面争吵,都目瞪口呆。夏时终于醒悟过来,怒喝:“万贞,你敢对娘娘无礼!”

万贞转头厉喝:“你当日下毒害我,我顾忌娘娘脸面和太子安危,不曾追究!怎么,你是一定要逼我报仇吗?”

夏时与她锋利的目光一对,顿时吓得退了几步,气沮声消。他是周贵妃的心腹,但对比当日太子为了万贞自甘服毒共死的情分,这一点倚重简直半点就是风中竹枝,单薄得很。

周贵妃见夏时被她吓退,更是胸懑气郁,指着她厉叫:“你们都是死人吗?把她给我……”

话到了嘴边,手指发抖,但剩下的半截却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来。万贞似笑非笑的看着她,问:“娘娘,你还想再杀我一次,是吗?”

周贵妃哑口无言,她确实恼她、恨她,可是经历过了郕王府那件事,她也确实不敢冒着玉石俱焚的风险来杀万贞。在讨厌一个人却又无法驱离对方,偏偏还欠着巨大人情的情况下,纵然以周贵妃的泼辣,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置,过了会儿,突然崩溃大喊:“贞儿,你也欺负我!”

这是完全抛弃了权势的压制,以旧识故交的身份说出来的指控。万贞做了好几种应对准备,独独没有想到周贵妃这时候会冒出这样一句话来,错愕无比。

周贵妃指责了这一句后,接下来的话就顺畅了许多:“什么叫我的母子之情只有十月怀胎?你明明知道,你还提醒过!当初是钱氏哄了皇爷,从我身边把深儿诈走的!是她抢了我的儿子抚养,是她欠了我!”

万贞默然,周贵妃哭得涕泗交流,逼到她面前揪着她的衣襟嘶声质问:“她抢了我的女儿!抢了我的儿子!抢了皇爷的一生!我凭什么不能报复?我凭什么不能废她?”

她一生的爱恨,都被困在这座宫廷里。因为名分尊卑,因为性情偏爱,所有人都不喜欢她,都指责她。可是没有人替她想过,一而再地把亲生的骨肉交给皇后抚养,她愿不愿意!她有再大的过错,错的源头,也不是她!

这样的郁愤,她对皇帝发作过,得到的只是疏远;对钱皇后发作过,得到的却是世人对她“嫉妒不贤”的指责;万宸妃她们将自己的儿女抱得死死的,却温柔的劝她“安分随时”!

到最后回想起来,只有当年的万贞才曾经体谅过她的痛苦。虽然现在她们身份对立,但这份委屈,却也只在对着她宣泄时可能会被理解。

万贞确实理解她这份所求不能得,所有却被强夺的悲愤,见她哭着哭着竟然倒在自己怀里,也不由叹了口气,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缓声道:“我并没有让你宽容大度,我只是请你多替他着想,不要为了一时的冲动,跑到前朝去削了新君的威严,毁他的治世之基!”

周贵妃还不懂冲破前朝后宫隔阂的意义,但一开始就勒着她不过前朝,绝对是必须的红线。因为她虽然没有政治智慧,却有着任性妄为的胆量。当年的皇帝对她都只能避让,身为儿子的新君,在孝道的要求下更是无从约束。一旦今天她到了朝堂上凭着撒泼的本领顺遂了所愿,以后稍不如意就如法炮制,新君岂不是威严扫地,再多的努力留给朝臣的最深印象,都是母亲一撒泼就手足无措的懦弱形象?

周贵妃愤怒大叫:“我不去前朝,怎么废得了她?”

夏时倒是听出了其中的空当,知道应该怎么缓和双方的僵持,又对充当太后的代言人去前朝使威风充满向往,连忙请缨:“娘娘,奴婢愿为您前往奉天殿据理力争!”

周贵妃一点都没意识到夏时这是在两面讨好的同时,又替自己争权,立即应允:“好,你去!告诉李贤他们:钱氏病废无子,哪有做太后的资格?早该循宣庙胡皇后先例废位!我才是太后!”

夏时应了一声,偷眼看到万贞对他的举动果然不加干涉,便快步退了出去。周贵妃自以为钻了空子,冷笑着看万贞:“我可没有亲临前朝!”

前朝的李贤、彭时等人,连皇帝废太子的意愿都能一直硬顶着不松口,又哪会因为周贵妃派出去的一个太监几句话,就无视皇帝遗诏、礼法正统废钱皇后而独尊周贵妃?要是周贵妃亲自到朝堂上哭闹撒泼,他们会无法处置。但夏时嘛,不被骂回来就算好的。

万贞也不说破其中的关窍,点头:“派夏时出去帮你说话,是你做母亲的权力,我当然不会干涉。我只求你不亲自临朝妄为,让人看了新君的笑话,方便他坐稳御座。”

周贵妃被她逼得狼狈不堪,怒道:“说得好像只有你才关心他!我才是他的母亲,我当然为会儿子着想!不就是前朝吗?不去就不去!”

万贞得了她的应诺,松了口气,点头道:“如此,我谢娘娘恩赏。”

周贵妃恼怒:“这是我爱子情深,与你有什么相干?你少往自己脸上贴金!”

万贞目的达成,并不去和她争这一时辞锋,行礼退后。周贵妃心中不忿,终于忍不住大喊:“你不让我如愿!那你这辈子也休想如愿!要专宫独宠,做深儿的皇后,你做梦!”

万贞的脚步微微一顿,却没有停留,踏着漫天的风雪,走了出去。

夏时此去,果然无功而返。前朝重臣为了不使钱皇后受欺,不仅要求两宫并为太后,且给钱皇后加徽号“慈懿皇太后”,周贵妃则仅称为“皇太后”。慈懿皇太后位尊居东,住慈宁宫;皇太后却是得的实惠,居西边故孙太后经营得富贵无极的仁寿宫。

第一百八十章 深宫世事纷纷

朱见深最怕的是老娘撒泼大闹朝堂,从夏时嘴里知道万贞把人拦在了里面,既放心又担心,登基的第一个难关过后,打发覃包安抚李贤等人,自己却赶紧回谨身殿去看万贞。

万贞只宜静养,不该有这么激烈的情绪起伏,回到东阁后就昏睡不起,连御医过来看病也是由秀秀代为答话。

朱见深从御医那里问了情况,回到内室,轻轻推了她一下,见她不醒,便在她身边侧卧了下来,叹了口气:他们独处那么久的时间,孩子都没来。现在他居丧守孝,这孩子更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

她闭目沉睡,眉宇却没有舒展,全不像他们在南直隶时那么开怀明朗。这雕墙峻宇,纷华靡丽的宫廷,于她而言却是愁源。不止让她忧郁,还要她操劳,对养病半点好处都没有,却在加剧她的神魂损伤。

他摸了摸万贞手腕上系的黄神越章印,再看了一眼床尾安的阳平治都功印,心中焦躁,过了会儿忍不住起身叫梁芳:“给钱能传信,请仙师入京。告诉他,我不能再等了,再等怕贞儿出意外。”

梁芳应了一声,礼部又来请新君移驾斋宫,为大行皇帝守灵。朱见深答应了,又吩咐秀秀和小秋:“母后迁居慈宁宫,会逐步移交二十四衙十二局。你们选一选要用的人,录下名字等贞儿醒了过目。”

他怕宫务大权旁落,万贞在母亲那里吃亏,明知万贞现在需要静养,也一定要把二十四衙十二局的权力收到她手来。又怕事务繁杂令她伤神,想了想又道:“你们还有小娥她们几个,都是贞儿教养出来的,一般的事务想来难不住你们。要是实在怕没经验,就把皇祖母当年的老人叫来参详,不要什么事都吵她。”

运河结冻,钱能的信直到二月末才传回来,却不是什么好消息:一羽也是个风灯似的体质,操心的事一多就从腊月病到了正月。现在身体都不怎么好,兴安根本不肯透外面的消息让他劳累。即使钱能再催他入京,最少也要等到四月天气暖和才能起行。

可是万贞现在昏睡的时间越来越长,那阳平治都功印显然治标不治本,只能在她无忧少思的时候起作用,一旦她损神耗思,就没什么作用。

朱见深看着钱能送来的信,呆了半晌才道:“梁芳,派人去清风观,把致笃带到钦安殿安置着,只要他说的办法真能让贞儿好起来,那群牛鼻子,朕都饶了。”

梁芳比起牛玉、怀恩、王纶等人来,他的资历根基要浅得多,在新君面前争权争不过。他也索性不去争这个权,专心地站在万贞这边,倒也算是独到的立身之本,时时得令听用。

梁芳走得匆忙,连万贞从东书房那边转过来也没看到。

万贞到嘴的招呼吞了回去,诧异的问秀秀:“你不是说今天休沐吗?怎么梁芳这一副心急火燎的样子?”

秀秀笑道:“皇爷出了孝,他们的事也多了,不比从前有闲。”

天子居丧,以日代月,二十七日便期满除服,恢复日常理政、朝会、休沐的常序。万贞这些天睡得迷迷糊糊地不知日夜,连时令都分不太清。韦兴把她迎进西阁,她心里还在纳闷:“怎么这些天,一直没有见到王大伴?”

朱见深虽说有过监国理政的经验,但在父亲的督促下监国,与自己独力承担一国重任,毕竟不同。登基的这一个多月既要守灵又要理政,忙得手忙脚乱,不可开交,一时竟没发现王纶这段时间在他身边的时候少。此时得她提醒,回想了一下也有些色变,忙把黄赐招来,悄声道:“你去看看,王大伴这几天在忙什么。”

王纶权欲极重,在东宫时就恨不得太子身边全是他的人。现在朱见深身边多了牛玉、怀恩这几个大行皇帝留下来的大太监,正是需要在新君身上献殷勤的时候,怎么可能连续几天都只早晚在朱见深身边摆个脸就算了?

黄赐出去了,万贞看看朱见深桌上那几叠奏折,笑问:“天气这么好,要不要出去走走?”

朱见深有些意动,旋即苦了脸:“不行呢!这些奏折李先生让我今天批了,不准偷懒。”

偌大的国家,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何况先帝大行、新君登基这样的交换之际,孝期压着的奏折一下全都要这段时间处理,难怪连休沐李贤也压着他批折子。

这是正事,万贞也不好打断,不过看着他皱眉的样子,却又心疼,道:“我给你揉揉。”

她许久没有精神这么好的样子出来,朱见深心里既高兴又有些内疚,笑道:“昨天我去文华殿,朝房下的一株腊梅开了,又被倒春寒冻成了冰棱,看着晶莹剔透,鲜艳娇嫩,十分漂亮。我本来想折两枝回来给你清供赏玩,李先生在旁边看着,就没敢。”

万贞取了他的乌纱折上巾,解了头发,慢慢揉按,听到这话忍俊不禁:“李先生没那么严厉吧?”

朱见深摇头:“李先生做了顾命大臣,比以前责任更重了,自然会比以前严厉。”

那倒也是,以前李贤当首辅,只需对朝政负责;现在除了首辅还是顾命大臣,除了管理朝政还要引导新君,得到了臣子的至高荣耀,也必要承担无比沉重的责任,日常有些变化也正常。

像这样的重臣,皇帝也得尊重礼让,即使私下也不好轻慢,两人说了这一句,就转开了话题。朱见深拿过一本奏折,边看边道:“叔母前天派人托口信来,说是小妹妹自去年入秋开始咳嗽,换了几个御医开方都反复难愈,想请我从民间征召名医入京。说起来,太医署那边是好几年都没进新人了,我也想换一换……”

他看着手里的奏折,话突然顿住了。万贞见他神色奇怪,便扫了一眼,这奏折却是在说郕王府为小郡主治病连换御医犹不知足,对比当年,优待过甚。

郕王妃提议召外地名医入京,不过是想找人给女儿治病而已。这人上的奏折却借了这个口子,翻景泰年的旧事,明显是想踩了郕王府求幸进。郕王府现在摆着看的是孤女寡母,这人竟也做出来。万贞哑然,朱见深也忍不住叹了口气,提起朱笔,在奏折上写了几个字:“景泰年旧事朕已忘了。”

批完以后,心里到底有些不痛快,便换了支笔在小屏风的反面记下这人的名字,撇嘴道:“居心不良,激君为恶;人品不佳,欺凌孤寡。以后要是做错事被人揪到弹劾上来,就把他贬到边远地方去,让他也吃吃苦。”

难为他当了皇帝,竟然还保有少年时的赤子童心,爱憎分明之余,又还肯给人留脸面。万贞心中爱极,忍不住在他脸上亲了一口,笑道:“心怀险恶之人,自然不懂你的宽厚仁慈。”

朱见深一个多月没和她亲近,这时候被她一亲,顿时蠢蠢欲动,捉了不让她退走。万贞没想到他反应这么激烈,吓了一跳,赶紧提醒:“你还在批奏折呢!这是你的书房!”

朱见深抱着她往内寝带,奏折也不重要了:“我才登基不久,其实真正重要的国政,李先生和几位阁臣都已经商议处置过了。现在让我批的这些,无非是些礼仪、问安一类的琐事。先生们直接让通事送来,是让我看了熟悉臣工的性格脾气,方便以后君臣相处……你刚才不是看到了嘛!就那样的奏折,哪里比得上咱们求嗣重要……”

他急着让万贞怀孕,偏偏天不遂人愿。过了十几天,她的小日子又来了。

朱见深失望至极,等梁芳来报说致笃已经在钦安殿做好了准备,他便不再迟疑,把阳平治都功印收了,抱着昏睡不醒的万贞乘轿直奔钦安殿。

御花园的钦安殿里供奉着真武大帝,也算道门场所。致笃一个人忙乎了大半个月,但真等新君抱着万贞进来,他还是有些害怕,讷讷地说:“陛下,贞姐姐这个神魂聚养,最好还是等她有孕了,借着孕胎的先天精气,母子感应相生。真用您的精血来养……以后……万一……您伤的可是根本。”

朱见深心中既惶恐又焦躁,不耐烦地说:“朕知道!可……这孩子……他就……不来!偏偏宫里事多烦杂,根本没法让她安心休养!再拖下去,万一出点什么意外,那可怎么得了?”

致笃见他没有改变主意的打算,便将万贞腕上系着的黄神越章印解了下来,送到他面前,又再次提醒了一句:“陛下,这龙含珠的养魂之法,是师父独创的禁法。他过世前特意提醒过,这法术一旦生效,您是没法停止的。即使最后……”

他皱眉道:“朕知道了,你就说,这样做后她多久能恢复过来?”

致笃想了想,其实也不太有把握,道:“快的话半年,慢的话可能要一两年吧!”

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生欢苦难分

李贤为顾命大臣,锦衣卫都指挥使门达生怕以后被李贤压制,与意图扩张势力的王纶一拍即合,密谋由翰林侍读学士钱溥取代李贤辅政。

朱见深留意到王纶的行踪诡密后立即调兵保护李贤出入,逮捕门达,黜退王纶。旋即在朝议上下旨令毁锦衣卫新狱,将门达流放广西。

李贤这段时间忙于辅政扶君,真没想到就在皇帝大行,新君登基的忙碌中,身边竟然潜藏着这样的危机。一想王纶在宫里心怀险恶,门达在宫外虎视眈眈,身边还有个钱溥等着接位,饶是他久经宦海,也不由得出了身冷汗,抹了下额头才道:“多谢陛下信赖周全。”

朱见深笑眯眯地说:“这段时间太忙,其实是万侍发现王纶行为古怪,朕才留心的。”

从景泰朝过来的老臣,自然明白新君口中的“万侍”是谁,李贤虽是顾命大臣,但这种时候也不得不夸赞万贞两句:“万侍敏慧过人,护持陛下滴水不漏,确实难得。”

朱见深等的就是他这句话,接口道:“万侍敏慧贞静,端懿惠和,称诗实禀,朕欲以为后。盼先生为朕周全。”

李贤愕然,万贞和新君多年相依的情分,老臣无不心里有数。要说她能宠冠后宫,群臣不会多嘴说什么,毕竟她的功劳和与新君的情分摆着。可是,要立她为后,那却是绝无可能。李贤虽然刚受了她的恩惠,却也无法答应替新君游说群臣,沉默了会儿问:“万侍有孕不?”

朱见深一怔,过了会儿才道:“总会有的。”

李贤摇了摇头:“万侍花信之年早过,孕育皇嗣只怕不易。自宣庙以来,中宫无子,是非频发。陛下自身亦是险受其害,当知此非社稷之福。老臣为国家计,不敢领命!”

以他顾命大臣的身份,平时在新君面前完全不用行大礼,但此时却伏地叩首不起,道:“陛下,东宫太子妃与两位侧妃,皆是先帝遍择淑女所取。陛下还请念先帝及两位太后爱子之情,从中择后,以全孝道!”

两位太后移宫,但新君却丝毫没有将太子妃和两位侧妃迁入后宫的意思,就让她们在东宫呆着。这其中的异常,群臣早看出来了,只不过事情没挑明,大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新君已经漏了口风,牛玉在旁边听了大感焦急:太子妃中选,他是出过力的。如果新君登基,太子妃却当不了皇后,他原来的一腔心血岂不是落了空?

作为先帝大行前内宫第一掌权太监,他哪里甘心因为朝代更替被梁芳他们踩上头来?王纶倒了,正是他进前的好机会,只要再把太子妃推上后位,他这地位就算稳了。

外朝是为礼法正统考虑,内宫则有牛玉推动,都请以太子妃为后。朱见深本想寻求两宫太后支持,但周贵妃与万贞素有积怨,早就等着这一天,无论儿子怎么恳求都不应允;至于钱皇后,自先帝大行,她的命也就丢了一半,更没有精力逆了众意去支持新君立万贞。

朱见深无人支持,回到东阁看到万贞犹自沉睡,心痛无极,忍不住握着她的手低声恳求:“贞儿,你快点恢复过来吧!没有你一起,我难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