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情人如此体贴,徐妙仪心中暖暖的,“好。”

朱棣往浴桶里倒水,为了驱赶无孔不入的“无礼”幻觉,他强迫自己去想父皇抽打、被放逐到凤阳历练,身无分文,不得已和一群流民为伍,排队等候龙兴寺施粥。

为了维持最后的尊严,不像狗一样跪在地上舔舐食物,他用尽最后的力气伐了一根老竹,砍竹筒当碗筷使…

“哀兵之计”果然有效果,朱棣总算避免了“咬舌自尽”的悲剧下场。

开水倒了一半时,徐妙仪说道:“停,够了,再倒我就煮熟了。”

朱棣停手,正要撤回手上半桶开水,蓦地传来哗啦啦的响动,一双湿漉漉、带着莫名异样香气的手触不及防解开了他罩在眼睛上布条子!

朱棣根本来不及闭眼,或者他另一半蠢蠢欲动的“邪念”暂时接管了他的身体,摧毁了他的意志,不许他闭眼。

然而“邪恶”朱棣很快就后悔了:眼前的徐妙仪身上披着一件宽大的袍子,还是幻觉的想象比较美好啊!

“邪恶”朱棣闭上眼睛,尽情欣赏着幻境中光溜溜的妙仪,被真身朱棣用咬舌攻击干掉了。

朱棣睁开眼睛,看见徐妙仪将布条子蒙在自己眼睛上,诧异道:“居然真的看不见啊!”

徐妙仪暗道:没有想到你是这样的皇子!其实偷看一下没什么的,反正我会装傻不知道…哎呀,好像这样的想法不太对哦,毕竟没有成亲,我应该矜持一点。

朱棣转身背对着徐妙仪,说道:“热水是用驱寒的生姜熬制的,你多泡一会,莫要生病了。”

算了,我当不了矜持的淑女,还是继续逗他玩吧…徐妙仪解开罩袍,顺手将袍子仍在朱棣肩膀上,“拿去烤干,我泡完了要穿的。”

朱棣逃也似的拿着袍子跑出房间,刚跨在门槛上,就听见后方妙仪说道:“慢着。”

朱棣:“还有什么事?”

徐妙仪全身沉在浴桶里,只露出脑袋,沉默不语看着朱棣的背影。

朱棣:“没什么其他的事的话,我这就去烤衣服。”

“等等。”徐妙仪紧紧盯着朱棣的背影,眼前腾起的热气好像在梦境中,她一眨眼,朱棣就消失了。

徐妙仪说道:“这几天我心急如焚,几次做噩梦梦见你出事了,死在雪地里,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

朱棣:“我明白的,我知道这种内心煎熬的滋味。”

徐妙仪问道:“皇上要将你放逐多久?”

朱棣:“不知道,父皇他…对你有成见,反对我们的婚事,或许以后不止这一次考验。”

马皇后考验我是否在乎朱棣、马三保和朱橚配合皇后施展连环计,但朱棣是结结实实被洪武帝打了一顿,在凤阳受尽磨难,并非苦肉计。

所以徐妙仪虽然受到欺骗,但并不舍得对朱棣发脾气,还暖言说道:“把棉袄脱了——我看看你背上的伤。”

朱棣解开衣襟,露出脊背。挺拔,强健,可以清晰看见凹凸起伏的肌腱,紧窄的腰身,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力量,但上面横七竖八布满了老树皮般黑色的结痂,体无完肤。

好像绝世兵器上布着的铁锈,耀眼的寒光和黯淡的铁锈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惋惜、心疼。

泡在热水里的徐妙仪倒吸了一口凉气,觉得这些鞭伤仿佛感同身受,好像打在自己身上,不禁动了怒,“你父皇…还真狠心,将你打成这样。”

朱棣安慰道:“不要紧,我抗的住。你来凤阳找我了,这一切都值得,我无怨无悔。”

徐妙仪猛拍了一下蒸汽腾腾的水面,“你无怨无悔,我有怨气啊,虎毒不食子,皇上对你太无情了!他的心是铁的吧,居然——”

“妙仪。”朱棣打断道:“这附近有锦衣卫暗探。”

已经惹怒皇上好几次,徐妙仪立刻不说话了,朱棣为她承受皇上的怒火,她不能再看着朱棣受伤害。

“妙仪。”

“嗯?”

“我可以出去了吗?”

来日方长,徐妙仪恋恋不舍的看着朱棣的裸背,要是目光能够疗伤该多好,点头道:“哦,好。”

朱棣关上房门,心绪方定,他将罩泡架在火盆上的熏笼上烘干,将水桶里剩下的开水灌进陶制汤婆子里,用来捂热被褥。徐妙仪入睡时,汤婆子已经将被窝熏的温暖舒适。

徐妙仪已经精疲力竭了,躺倒盖上被子,睡意立刻侵袭而来,她突然想起一个问题,“你睡那里?”

这破草房只有一个卧房。

朱棣替她放下床帐,说道:“我去睡厨房,那里有几捆稻草堆。”

徐妙仪说道:“厨房漏风漏雨,又脏又乱的,不是睡觉的地方,把稻草堆搬到卧房铺着睡吧。”

朱棣心中狂跳,几乎要从咽喉里蹦出来,“这…于理不合。”

其实徐妙仪在浴桶里泡着时,他几次差点管不住自己,不顾一切的冲进去,可是他的理智最终占了上风。他想起刚刚落成的燕王府、他亲自督造的捶丸场地、他希望堂堂正正的娶妙仪为燕王妃,在新房里完成洞房花烛夜。

他希望能够给徐妙仪最完美的婚姻和家庭,不留下任何遗憾,这风雨摇摆的破草屋,墙壁都漏着寒风,太委屈妙仪了。

况且有了二哥秦王和邓铭的前车之鉴,万一妙仪有孕…岂不是给了父皇口实,不准妙仪嫁给他当正妃?

可是,我真的很想就这样睡在她的身边,用手指一根根的梳理她半干的长发、紧紧的抱着她,吻着她,述说比雨丝还长的思恋…

朱棣正在天人交战,徐妙仪同样如此,她蜷缩在被窝里,里面都是朱棣身上的味道,闻着有种莫名的安全感,就像在风雨中独行了十年的小船,终于航行到了一个避风的港湾,哪怕外头风更大了,雨更猛了,港湾里的小船却觉得前所未有的安全。

徐妙仪猛地起身,双手环在朱棣的脖子上,挺身吻了过去,她是个性烈如火的女子,她不满足只是闻着他的味道,她想要更多…越是靠近,她就越觉得安全。

直到距离为零,甚至为负。唇齿交融间,他和她都努力的索取和给予,好像两个灵魂无声的交流,互述衷情。

这绵长了一吻点燃了朱棣积蓄已久的热情,好像在火药库放了一个鞭炮,由此引发了一连串的爆炸,绚烂的烟火在夜空中升起,是令人流泪的美好。

朱棣双目赤红,在昏暗的灯光下亮的心悸。看着他炙热的眼神,徐妙仪已经听不见外头的风雨了,朱棣俯身舔舐着她的颈脖,舌尖经过之地,火辣酥麻就像吃着她熬制的辣椒酱,令人上/瘾,欲罢不能。

简陋的床榻,徐妙仪仿佛置身静谧的海洋,全身都包裹着幸福。

是的,这种感觉是幸福。

这是她七岁那年曾经失去过的东西,她又找回来了,朱棣帮她找回来了。

以爱情的名义。

作者有话要说:想请问万能的读者们两个问题:

一,历史上,靖江郡王朱守谦的妻子徐氏是谁的女儿?和徐达家族有关系吗?舟没有找到关于徐氏的任何记载。

二、建文帝朱允炆的皇后马氏,第二个马皇后是光禄寺少卿马全之女,这个马全和洪武帝的马皇后娘家有没有联系?是不是一个家谱上的人?

多谢各位答疑解惑,舟很想知道答案,但一直找不到确切的原始记载。

第166章 春回大地

朱棣在梦中翻身,在一阵窸窸窣窣的稻草挤压声中醒来。

他猛然坐起,发现自己就睡床铺旁边的稻草堆里,春日的阳光透过窗缝钻进来,撩拨着他的眼皮。

他揉了揉眼睛,昨晚比梦境还美好的回忆涌进脑中,风雨中流泪而笑的妙仪、浴桶里如梦如幻的妙仪、以及床榻上勾着他的脖子,热情拥吻的妙仪…

他一扫简陋的床榻,被褥散开,有人睡过的痕迹,但摸向被褥里头,却冷冰冰的,没有人体留下的余温。

难道只是做梦吗?

不,妙仪,妙仪人呢?朱棣打开窗户,强烈的光线直射卧房,他看见院子里晾晒的女人裙袄,还有对面厨房升起的炊烟,便知昨晚的美好不是梦境了。

除了…朱棣看着隐藏在窗外乱草堆里的捕兽夹,有强行撬开的痕迹。

昨晚意乱情迷时,突然听见窗外传来一声惨呼!

朱棣和徐妙仪才如梦方醒,朱棣脸色一变,拉起被子盖着妙仪,俯身捡起散落在地上的棉袄,他最近瘦了,裤腰挂在胯部突出的骨骼上,腰际到臀部弯曲的弧线就像熟透了的、饱满的蜜桃,令人很像去啃一口。

他捡起棉袄站立,后腰中间立刻出现一个深坑般的腰窝,不过只是一瞬间,他披着棉袄遮蔽身体,抓起墙壁上的柴刀推开窗户,“是谁!”

风雷闪电中,看见了几个穿着夜行衣、带着斗笠的人翻出低矮的院墙,其中一人步履蹒跚,需要两个同伴帮忙,头上的斗笠在翻院墙时掉落,露出了比油灯还亮的光头。

“龙兴寺的和尚,估计是锦衣卫乔装的。我来凤阳打听你的下落,无意中听说龙兴寺突然多了好些不会念经的和尚。”徐妙仪也系上了衣袍,看着窗外的捕兽夹,上面的利齿还残留着血迹,很快被暴雨清洗干净了,“多亏有了这个小东西防着。”

锦衣卫暗探的“及时出现”,卧房里即将爆发的火山当头撞上了冰山,熄灭了火焰,冰火交融时腾起的烟雾如尴尬般无处不在。

两人对视一眼,而后很快分开,并肩站在窗前看着风雨。

徐妙仪低头捏着手指,“看来你父皇还是留下情面的,派出那么人暗中保护你。”

朱棣看着暴雨冲刷捕兽夹,“嗯,他们一路上暗暗跟着我,在我晕倒时灌一点汤药参汤吊命。”

徐妙仪:“那今晚…自己人伤了自己人。”

朱棣:“他们是父皇的人,不是燕王府亲兵,不算是自己人,我不全信他们,不想连梦话都被他们听见报给父皇,这捕兽夹是防患他们听壁角用的。”

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派上用场了!

“如果被他们听见…”徐妙仪想想有些后怕,洪武帝的眼线无处不在啊!

“不怕。”朱棣拉着徐妙仪的手,将她拥入怀中,“我一定要娶你,我们一定会在一起的。”

当晚徐妙仪睡床铺,朱棣从厨房搬了几捆玉米杆和稻草打地铺,两人隔着薄薄的床帐聊天,不知不觉睡着了…

春雨过后,山林冒出了不少蘑菇,徐妙仪是大夫,能分辨出那些有毒,那些可以食用,她捡了半篮子蘑菇回家,割了一块挂在厨房里的熏肉,和蘑菇同煮,当今日的早饭。

朱棣喝着清香的熏肉蘑菇汤,“没想到你除了熬药开方子,还会厨艺。”

徐妙仪从汤碗里挑了一块肉夹进朱棣碗里,局促的笑了笑,“我只会烧水把东西煮熟,凑合着能入口,其他做糕饼炒菜什么的,一概不会。”

朱棣笑道:“不要紧,我来。”

徐妙仪扫了一眼堆在墙角的农具,“你真要下地种田啊?太累了,身上伤还没好全呢。你放心,我有治病的手艺在身,走到那里都能养家糊口,以后我赚银子养家,你洗衣服做饭带…”

原本徐妙仪是想说带孩子的,想到昨晚的尴尬,赶紧低头喝汤,将未说完的话和蘑菇一起咽下去。

亲王之尊,落魄到了靠女人吃软饭的地步,朱棣有些讪讪。但自己未来媳妇有本事,文能治病,武能杀贼,哪怕沦落乡村也能过好日子,朱棣觉得很自己太幸运了,说道:

“虽说你也能养家糊口,但父皇本意是发落我来凤阳耕田种地历练,体会他年轻时的艰辛,这一关只能我自己过,我已经佃下了龙兴寺的庙田,锦衣卫的和尚们盯着,不能出错。”

想起昨晚的被捕兽夹伤了腿的光头,徐妙仪无奈的点点头,“也对,你总不能一辈子在凤阳种地,春耕秋收后,皇上消气了,自然会召你回去的。”

朱棣眼神里有些许挣扎,吃过了早饭,朱棣收拾碗筷,故作轻松的说道:“你打算什么时候回京城?”

徐妙仪环视着一贫如洗的茅草房、即将见底的粮缸、脸颊削瘦的男人,她心疼的拍了拍朱棣的脸,“反正不是现在——我上山采药去了,你背上的伤还需治疗,这穷乡僻壤的连个药铺都没有,去个凤阳县城走山路要一整天,还不如我采药来得快。”

其实徐妙仪手中的私房钱能够买下整个村庄,和朱棣过着小地主的舒服日子,但锦衣卫暗探一直盯着,洪武帝这个小气的父亲若知道朱棣不劳而获,定会骂他作弊。

一场春雨过后,春回大地,冰雪彻底消融,一直尤抱琵琶半遮面的桃花也肯出来露面,枝头上露出一张张俏生生的粉面,映衬着山半腰的小茅屋如同仙境般可入画了。

朱棣借了里长家的耕牛犁地,条件是出劳力将里长的田地也深耕一遍。他牵着黄牛到地里开工,这才发现看似容易的耕田也很难。

他扶稳了犁,黄牛却不配合往前走,挥鞭驱赶也不好使,惹急了黄牛,那看似憨厚的黄牛居然转身发了怒,刨着蹄子,顶着弯弯的牛角朝着朱棣的小腹冲过去!

若是在战场上,朱棣拍马一挥□□便能漂亮的解决危机。

但这是耕地,在村民眼里,一头黄牛比他的命值钱,杀耕牛要坐牢的。

朱棣只得狼狈的躲闪逃命,那黄牛一路追逐,哞哞交换着,田地里的庄稼汉个个弥足大笑,就像看着一场滑稽戏,无人上去帮忙解围。

直到黄牛跑累了,朱棣才有喘息之机。

里长的孙女王大妮心疼自家黄牛,她提着一捆干草过去,亲手喂给黄牛,不满的数落朱棣,“你到底不会耕田啊?瞧你五大三粗的个子,连赶牛都不会,真没用。再这样瞎跑,我家牛就不借给你了。反正你是个猎户,上山打猎也能养活自己。”

人不如牛。

朱棣连连道歉,王大妮见他态度挺诚恳,人又长的俊,心下一软,说道:“你莫小看黄牛,它通人性,它和你不熟,这耕田是你们两个一起使劲,对它好一点,它才会配合你。”

哞!黄牛好像听懂了小主人的话,忙着吃草之余还对着朱棣叫唤了一声。

这——朱棣顿时被难住了,他懂得相马、驯马,和战马配合默契,但是如何和黄牛相处呢?

朱棣虚心请教,“这位小姐,牛喜欢我怎么对它?”

王大妮顿时红了脸,“我…我就是个村女,不是什么小姐,地主家的女儿才是小姐呢。”

按照王大妮的指点,朱棣从家里厨房拿了一些粗盐,粗盐撒在掌心里,任由黄牛粗粝的舌头舔舐,那黄牛似乎十分喜欢这个味道,兴奋的牛尾乱晃。

朱棣和黄牛磨合到了下午,终于能够犁出一行地了。

徐妙仪上山采药,到了中午时,听见龙兴寺传来的钟鼓之声。皇家寺庙的黄墙琉璃瓦,飞檐塔楼,气派非凡。

看着龙兴寺,徐妙仪略感惆怅:龙兴寺住持是大明第一高僧智及禅师,而以前的义父道衍禅师是他的高徒,因此徐妙仪和智及禅师之间有些香火情。小时候徐达和常遇春攻打苏州城,和张士诚决一死战时,整个姚家都被道衍接到了智及禅师所在的杭州寺庙里躲避灾祸。

徐妙仪看了一眼药篓子里刚挖到的一只灵芝,决定去庙里会会这位故人,顺便探探庙里和尚锦衣卫们的底细。

昨晚闪电劈亮夜空之时,有一个暗探的斗笠掉下来,那张脸很熟悉,是毛骧的亲信,叫做纪纲,以前在韭山时见过,是纪纲发现明月的下落…

徐妙仪刚刚站在龙兴寺门口,一个左腿微跛的和尚就主动开门了,好像恭候她多时,正是纪纲。

徐妙仪并不戳破,说道:“我要见智及禅师。”

纪纲哭丧着脸将她请进去,说道:“智及禅师正在待贵客,我——贫僧的腿受伤了,请徐大夫帮忙看一看,这穷地方连个正经大夫都没有,哎哟,疼死我了。”

徐妙仪只觉好笑,“这是听壁脚的代价。”

纪纲哭道,“奉命行事,实属身不由己,再说属下啥都没听见啊。徐大夫,你医术高明,帮我治一治腿吧,我就靠这条腿混饭吃,混饭的家伙都没了,我以后要讨饭了。”

作者有话要说:第二任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曾经也二过,这个职位下场都很惨…

第167章 青史虎头

半夜听壁脚踩到捕兽夹居然还敢找我治病,徐妙仪看着这个“骨骼清奇非俗流”的锦衣卫小旗,问道:“毛骧怎么挑中你入锦衣卫的?”

纪纲苦着脸说道:“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因为我长的帅吧。我们指挥使大人喜欢招募漂亮的人。”比如类似明月这样好看的近乎妖精的女人。

徐妙仪正好想探一探锦衣卫这帮人的底细,便同意给纪纲治疗,纪纲左小腿处一片青紫浮肿,脚踝上有一排深约指甲盖的齿状咬痕,这就是踩到捕兽夹的后果。

“还好,没伤着骨头,皮肉受损而已,敷药静养为善,莫要再劳累了。”

纪纲尤不放心,“徐大夫,麻烦你开点药。”

徐妙仪说道:“就用你们锦衣卫随身带的膏药就行了。这穷乡僻壤的,连个药铺都没有,我开了也不管用,拖着伤腿翻山越岭去凤阳县城抓药,回来这腿就彻底废了。”

纪纲只得放弃,叹息道:“大夫,会不会留疤啊?”

徐妙仪想起朱棣脊背上爬满的鞭伤,即使伤愈之后,也会留下如蜈蚣般的疤痕,不由得迁怒说道:“这缺医少药的,伤口没腐烂流脓就不错了,当然会留疤。”

一听此言,纪纲犹如遭遇了晴天霹雳似的,“啊!那我岂不要破相了?”

徐妙仪讽刺道:“怕什么?你的脸长在腿上?”

“剃了头发又毁容,可惜了我这张俊脸。”纪纲哭丧脸说道:“不行,再大的功业我也不想要了,等这次完成任务回去,我就求指挥使大人大发慈悲,放我去仪仗队里扛旗帜去。”

锦衣卫的功能之一就是帝后出行的仪仗,仪仗队不要求武艺,长的俊秀是首要的。

徐妙仪说道:“别异想天开了,仪仗队里大多是混资历的世家子弟,顺便时常在皇上面前露露脸,混个脸熟,你这种毫无根基的,根本混不进去。”

纪纲顿时绝望:“这可咋办呢?难道就耗在这里等死?”

徐妙仪徐徐诱之,“你知道我爹是谁对吧?”

纪纲面露崇拜之意,“开国第一功臣,魏国公徐达。”

徐妙仪眨了眨眼睛:“知道就好,有我爹在,你不愁前程。”

纪纲连连摇头,“不行,我不能背叛毛大人,对不起锦衣卫。”

徐妙仪说道:“谁要你背叛毛大人了?你只需不偏不倚的转述燕王殿下凤阳历练的经过,别乱扯些闲话。”

纪纲正色道:“我们职责是保护燕王殿下,也不敢瞎编瞎扯,昨晚徐大夫跋涉千里找到了殿下,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但以礼待之,并没有…”

纪纲瞥了一眼徐妙仪,“徐大夫,我很佩服你的勇气。”

“保护归保护,但不准再听壁脚盯梢了。”徐妙仪笑了笑,暗想多亏你踩了窗台下的捕兽夹,差点大意了,洪武帝是个苛刻多疑的人。

纪纲心有所触,说道:“我是个懦夫,喜欢一个人,连说都不敢说出来。”

徐妙仪觉得这个小旗很有意思,“你喜欢谁?”

纪纲摇头,“不能说,说了会死人的。”

徐妙仪试探问道:“莫非是你家毛大人?”

纪纲脸颊绯红,“才不是,她是个姑娘。徐大夫,你别问了,就当我没说,把这事忘了吧,我是个胆小鬼,活命比较重要。”

徐妙仪心有所感,爱情刚开始懵动时,对未来的不确定,会使得恐惧大于幸福,恐惧让有些人选择退缩,但恐惧也会产生一股强大的力量,去追求看似虚无缥缈的幸福。

一时到了中午,龙兴寺住持智及禅师还在待客,没空闲见徐妙仪。

纪纲传了一桌子斋饭招待徐妙仪,徐妙仪暗想,这个智及禅师是为了避嫌故意躲着自己,还是真有什么了不得的客人?

谁会来这种鬼地方啊!

纪纲觉得智及禅师怠慢了徐妙仪,嘟囔了一句,“听说是去年春闱刚刚得中的一个小进士,不值一提,谁知方丈大师将这个小进士当宝贝似的,一起参禅聊天到现在。”

抬着食盒的小沙弥是凤阳县临淮镇本地人,听纪纲如此言语,不由得争辩道:“这位师兄,你刚来龙兴寺,不知我们这里的情形。这位马大人是大明去年重开科举以来第一批进士,还是我们临淮本地人,和皇上都是老乡呢,可不是什么小进士。”

纪纲是在锦衣卫混的,什么大官没见过?刚入官场的新科进士在他眼里不值一提,但在小沙弥眼里,这位马大人一举成名天下闻,是临淮人的骄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