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女人摸着手也不敢恼,“姑姑,这可是急事儿,那送信的人还等着呢,说是今晚歇下,明天一早就赶回去,您看那几样儿东西只有您做得殿下常吃。对了,还有潮生姑娘。那个排肉可得多做些,材料都已经开始预备了。”

真现实啊。

李始姑说:“知道了。”她起身往回走,潮生跟着那个女人亦步亦趋。

“送信的是谁?”

“是肃哥儿。哎哟,看着黑了也瘦了,想来殿下在那里一定是吃不好住不好的。”小肃都升级成肃哥儿了。虽然人们对宦官都习惯称一声公公,不过现在出了宫叫法儿就多了。象这样赶着一声哥儿的也不少。

小肃就站在厨房外头,厨房里的气氛显得有些凝滞。一见李姑姑进门,秦氏连忙迎上来,“李姐姐可是找着你了。”李姑姑浑不在意拍拍身上的泥问:“小肃,就你回来了?还有谁?殿下可说什么?”

小肃这人总是一板一眼的。所以虽然关系也不错,但潮生和他总不象和小顺那么融洽亲热。

“那边什么东西都没有,去的头一天,那里的人从几十里地外的城里订了席面,殿下说以后不可如此。但是河工上苦得很。

李姑姑点头说:“你也辛苦了,这一路赶的肯定辛苦,快去歇一会儿?吃饭了没?”

小肃摇摇头。

李姑姑吩咐潮生:“你给他下碗面去。”

潮生应了一声,小肃说:“不用麻烦,随便寻摸点现成的就好。”

“一碗面有什么麻烦?”潮生系起围裙,“你坐着等一等。”

李姑姑转头看了一眼旁边站的那些人,“你们都这么闲哪?”

众人顿作鸟兽散,要么就连忙捡起活儿来以显示自己很忙。

潮生手脚麻利,一大碗面条儿热腾腾的端上了桌。说是大碗,不如说是个小汤盆儿。

小肃道了声谢,吃得头都不抬,天热面也热,吃得汗珠子直掉,倒是很痛快。

李姑姑那边也已经忙活开了。小肃吃完抹了下嘴,将筷子并好,站起来说:“潮生,殿下还让我带几本书,这上头是书名。”他从袖夹里拿出一张纸条来给潮生。

“嗯。”潮生扫了一眼,心里都有数了,“我带你去取。”

两人在路上,潮生也忍不住说:“你瘦了不少啊。”

“都瘦了…”小肃说,“殿下也瘦了。”

“见过皇子妃了吗?”

“已经拜见过了,回了话,信也交了。”

四皇子妃八成是要回信的,她不是那种目不识丁的女子。

过了一会儿,他问:“那几个生面孔是哪里来的?李姑姑怎么不在厨房看着?”

“是皇子妃带来的人,说是吃不惯咱们这边口味儿。”别的话潮生也没多说。

小肃只是话少,可是心里亮堂,这么说他也就明白了。

要是小顺在这儿,说不得肯定是一大篇子话,小肃和他不一样。让人感觉更可靠一些。所以这趟回来是小肃回来的,而没打发小顺吧?

比如这小厨房,李姑姑掌头儿这是一早定下的。李姑姑这么些年来一直伺候四皇子的饮食,四皇子这个人看起来很温和,但是某些事情他是很坚持的。

就象从前春墨那档子事儿。潮生后来越想越觉得,让桂雨改口保下春墨这事儿,只有四皇子能办到。他很护短,身边的人不会让人欺负了去。

李姑姑现在坐了冷板凳,四皇子回来总不会不理的。

潮生这样想着,心里也顺坦了很多。她把那几本书找出来包好给小肃。

这个向沉默寡言的人居然多问了一句:“可也有人欺负了你么?”

“没有。”潮生心里一暖,摇摇头说:“我就每天打扫一下,殿下不在,锁上门也没什么是非。”

小肃沉声说:“要有什么事儿,别硬顶着,好汉不吃眼前亏。”

谁都不笨。硬顶谁?吃谁的亏?这就不用明说了。

潮生笑了,“我可不是好汉,不过我也不是笨蛋。放心吧。对了,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不好说。”小肃说,“上月底就该完工,可堤修得连我这个外行看着都不妥。汛期将至,殿下只怕一时是回不来。”

“要多当心。”潮生加重语气叮咛:“殿下也是,你们也是。”

顺河水患潮生听说过,往年多次决口。只是以前觉得这些事情离自己很遥远。

小肃只说“知道。”

这次四皇子让人回来,主要是给他皇帝老爹汇报情况,和小肃一起回来的是工部包侍郎的随员。那些人办完差事,小肃再会同他们一起上路回去。潮生也忍不住担心四皇子,他现在可还好?

橙子他爹非说我早上做梦发X症把他叫醒,然后我自己倒头继续呼呼。

不可能啊,我完全没印象的说。

第一百零三章 月

潮生和李姑姑差点干了整个通宵,等最后一个坛子封好,潮生的腰都快直不起来了,扶着墙慢慢走了几步,在门口小凳上坐下。

李姑姑倒了热水给她:“喝口。”

“谢谢姑姑。”

门外头,夜空中一轮圆月皎洁,映得四周的星星都失色黯淡了。

李姑姑伸伸腰:“唉哟,到底老了。”

潮生把碗一放:“我给你捶捶。”

李姑姑一笑:“行啦,你也累。知道你有这份儿孝心就成。要是我往前二十年…不,十年,这活计都不在话下,现在不成了。”

“姑姑是天天操劳,亏着了。听说府里药房要配药呢,我和小顺说说,抓两副补药你吃。”

“补药是不指望了。”这会儿月明星稀,李姑姑也有些感慨:“喏,你瞧,天上是这样,地上也是这样…这在宫里头啊,皇后娘娘就是那月亮,后宫其他人就是星星…这在咱府里啊…”

嗯,皇子妃就是那月亮,其他人都要退避远扬。

李姑姑嘿的一笑:“可是这月亮也是轮流做的…又不是独一家儿。”

潮生搓着手靠过来:“姑姑给我讲讲呗。”

“嗯,”李姑姑也来了谈兴,两人支起窗篷,倒了壶热茶。

“现在皇后娘娘姓陆——不过她可不是皇上的原配…”

潮生依稀听人说过,点了点头。

“先头皇后姓蔡,出身世家。她嫁与皇上时十六岁,也是皇子妃。跟皇上一路熬了许多年,生了四个孩子,养活的只有大皇子和大公主两个。可惜大皇子后来也亡了,大公主嫁得又远…”

“嫁在哪里?”

“在昆州啊…”

潮生吃了一惊。

她曾在四皇子那里见过舆图,中原与东南上面标的地名密密麻麻,往西北去,越远字越是稀疏,有的地方大片空白,那意思肯定是无人区了。直到图的角落里,才有一个红色的小字注着昆州二字。正因为它如此偏远,潮生才记住了这个地名。

那么远!

朝廷的势力几乎不能到那里,大公主这不等于和番了么?

“先皇后娘娘在时,堪称明月当空,她和皇上是少年夫妻恩爱情深,又共过患难…”李姑姑说:“我进宫时蔡皇后还活着,我见过一回,要说相貌,没有现在这位陆皇后美,但是一派国母威仪,又温婉爽朗…”李姑姑没有多说,接着说:“后来蔡皇后病亡,隔了两年,皇上立了现在这位陆皇后,陆皇后原是宫妃,貌美多才,称一声艳冠群芳也不为过。皇上对她也甚是爱宠,有一段日子甚至言听计从…那时候后宫里头出了不少事儿,大皇子也是那时候没的。”

“可是大皇子不是在东宫去的么?”

“是啊,所以说,咱们皇后娘娘半点干系也没有啊。”李姑姑说:“我进宫后先学规矩,后来打杂儿,小宫女们要干的事儿都没少干过。后来严美人那里要人,我被分过去。伺候了五年半,严美人晋位为妃,后来怀了身孕。”李姑姑给自己倒了半杯茶,抿了一口,倒象是在抿酒,她声音低了些:“严妃知道皇后手段厉害,所以格外当心,可是这世上只有千年做贼的,哪有千年防贼的?再小心还是防不胜防…”

“严妃也…”

“她没有你伺候的那位安妃好命。安妃起码自己没送命,还升了位份,严妃是怀到六个月的时候出了事,嘶喊了一日一夜,一尸两命。”

潮生打了个哆嗦。

静寂的夜间听到这样惊骇的宫闱往事,让人不寒而栗。

“严妃出事之后,我的遭遇你也想得出。当时宫中几个要好的姐妹都死了,包括九儿,我和你说起过她吧?我捡了条命,一直挣扎到如今。”

潮生想起李姑姑上次在皇帝面前露面,皇帝居然还对她有些印象。

也许皇帝早忘了严妃,以及严妃身边这个微不足道的小宫女李玉檀。但是他或许还对自己喝过的汤有印象,也多少记得曾经历过的那些温香软玉的快活。

男人的温存,就是这样淡薄,人没走,茶就凉。

更何况蔡皇后、严妃都死了这么多年了。

难道还指望皇帝对她们追忆思思,守身如玉?

呸,别做梦了,别说皇帝,就是普通男人也不可能。前头妻死了,后脚就会再续一个,纳上妾,搂着婢,一点不耽误过日子。

李姑姑说:“可是陆皇后现下年纪也不轻了,她现在的心思多不在争宠上,而是夺势…”

潮生点点头。

这要是换个别的十几岁的女孩子来,大概听不懂李姑姑说什么。

不过潮生懂。

李姑姑也知道她懂。

到了皇后这个位置,宠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

她已经到了顶点,她现在要做的就是维持这个顶点,并且让她的儿子稳固地位,延续她,她子女,她家族现在的辉煌。

很难说前一样更难,还是后一样更艰难。

潮生对这个未曾谋面的陆皇后,充满了好奇。

这是位武则天式的人物吗?

凭美貌手腕在后宫杀出一条血路可不是易事。她必须得心狠,善于谋划,会审时度势——还要忍耐。

这些品质缺少哪一样都不行。

所以后宫无数佳丽,能出头者寥寥无几。皇后的位置只有一个,陆皇后不知踩踏着多少美女的尸骨和血泪才登了上去。

潮生再想想自家的皇子妃,长长吁了口气。

她可不想做炮灰。

她得自保。

还有李姑姑…她可是拜过师的,得给李姑姑养老呢。

所以得一并保住她们两个人——嗯,两人中不管少了哪一个,那养老的诺言就是一句空话了。

李姑姑突然和她说这个,也不是人老絮叨。

这座皇子府,就象一个缩小版的皇宫。

温氏就相当于皇后。

而潮生呢?

她纵然想避开这一切,可是她避得了吗?

不能。

从温氏这些天的动作,潮生已经可以看出,温氏的掌控欲很强。

她做的事,也许每一个女人都会做,但是不会象她这样急。

她的手迟早伸到自己身上来。

那时候,何以自保?

难道现在跑去和她说,自己不会好高骛远,只想平安本份的生活?

潮生的目光再投向院子上方的夜空,不知什么时候一片云飘了过来,将月亮遮住了。

第一百零四章 阴雨

小肃第二天便动身离京了,温氏嘱咐又嘱咐,还写了一封回信交他带走。

李姑姑在厨房的地位又回升了,且看着比前还稳固。

这个潮生感觉十分强烈。

秦氏和胡氏两个到了小厨房之后,厨房的人再见着潮生也没有殷勤的又招呼又倒茶了。但是,小肃回来这一趟,潮生再去厨房,那些人看着比以前还热情,上赶着说话献好儿,姑娘长姑娘短的。

这就是人情冷暖哪。

以前在宫里不是没经历过,只是没有这么大的起伏。

潮生毫不怀疑,要是哪天李姑姑和她失势了,这些人肯定也会上赶着来多踩一脚。

杨梅成熟的时候,李姑姑交给采买单子上面列的是做杨梅酒要的材料。

原来那采办还没说话,温氏布置的那人已经先把单子接了过去,看了一眼笑着说:“这些都易得,姑姑只管放心,今天一准儿给办齐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