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好东西,拿出来给我长长眼,酒友道。

不行不行,这是祖传的宝物,外人不能看的。

这么神?

那当然,有了这个宝贝,富贵荣华皆在手,九州四海唾手得。

老头吹嘘道。这本是酒后玩笑,只是他低估了众口铄金的威力。

转眼间江湖皆知晋阳余家有一个可定乾坤的江湖秘宝,于是家族悲剧便随着这个流言一代代延续下来。

“娘,真有这个秘宝吗?”小人儿好奇问道。

“有。”月眸缓缓抬起,看向崖壁上的这个心字。

小脸骤地黑了,“别告诉我…”

“嗯,这就是那个老头吹嘘的秘宝,是他酒后发疯刻上去的。”可怜一代代余氏后人面壁思过,想骂又不能骂祖宗。

“果然是个‘笨’字。”小人儿沉重点头。

“是笨字也是秘宝啊。”听自家娘亲这么说,不弱的小脑袋差点错乱。

“娘,你故意耍我是不是?"

“当年,娘也是这么对你外公说的。”娘的眼中思念无限,看得他心头发软起来。

娘…

“不弱。”迎着朝阳,种归看向牵着自己的小小孩儿,“这几日你可怨吗?

童眸澄激,小人儿微微点头,“初时是怨的,可看到街坊向娘告状,不弱就不怨了。”

“哦,为何?"

“街坊们以前之所以怕不弱,是因为爹是因为娘,不是因为不弱。”小人认真想着,“其实让别人怕也没什么可高兴的,倒是得到叔叔伯伯们的原谅,不弱才真心快乐!”

闻言,种归欣慰道:“所以说这个笨字也是秘宝啊。”

小人儿愣了愣,再抬首,月牙眼中盛满了笑意。

“嗯!对了娘,余家还有什么秘宝啊。”

“余氏家训之一,识时务者为俊杰,打不过就跑。”

“嗯,嗯。”这个好。

“做人秉承老二哲学,打架之前千万不要报名号。”

“明白!”

“对了,还有一条,得罪谁也不能得罪你爹。”

“娘…”

“嗯?”

“这也是外公教你的?“

“不,这是娘以身试法得到的血泪真理啊,唉…不弱你可千万要记牢了。”

秭归牵着儿子软软的小手,沉重叮哼着。

枝头上夏蝉的鸣声一唱一和,随风直上云霄。

当与子归番外之四人上人

这不过是寻常的一天。

成片的云朵荫聆在皇城之上,如巨大的蒸笼屉子,衬得整个紫禁城如微缩的景致一般。

“一十五、一十六。”

尖细的声音在御书房外念着,儿臂粗的廷杖上下交错,闷重地打在四个小太监身上。书房内,年仅十岁的兴平帝捧着书,心思却显然不在之上。

“皇上。”周侍读轻声提醒道。

兴平帝眨了眨眼,这才发现首辅眉头紧锁,看向自己的目光很是严厉。

“皇上,刚才周侍读念的那段是什么意思?”

小皇帝被问蒙了。

季君则招来门外监棍的太监,“再领十棍吧。”

闻言,小皇帝忍不住了,“季师父!”他脱口叫道,“别打了,都已经二十棍了,都是朕的错,朕…”

“皇上是天子,天子不会错。”

小皇帝被堵得说不出话来。

门外,听说再加十棍,已有人经不住告烧起来,“阁老饶命…阁老饶命…”

季君则眉头一皱,“是谁在殿外喧哗?”

“回首辅的话,是富贵。”

“富贵?就是教唆皇上出宫玩的那个小太监?”季君则抬眼看向一脸紧张的小皇帝。

“是。”

“把他们四个都带进来吧。”季君则道。

按说能在皇帝身边当差,那是无上的荣光。可在兴平初年,御书房的跟班却是大家唯恐避之不及的可怕差使。原因只有一个,季首辅是一位极其严厉的帝师,仅皇帝出阁读书的第一年就打死了三个御书房的小太监。

“方才求饶的就是你?”季君则看向当中的那人。

“是。”小太监讨好地抬起头来。

一副奴颜媚骨,难怪皇帝会宠爱于他。

季君则目带狠色,“大胆奴才,还不知罪!”

小皇帝瞪大了眼,“季师父,富贵做错了什么?”

这声不问还好,一问更坚定了季君则的杀心。

“敢问皇上,这奴才是为谁领的打?”

“是为朕。”

“那他这声饶是为谁求的,又求的是谁?”

“是…”小皇帝不说了。

这不是帮他向季师父求饶么,那究竟是他是皇帝,还是季师父是皇帝,这奴才真是大胆。

思及此,小皇帝语带狠庆,“把他拖下去!”

“皇上,皇上饶命啊!”惨叫声一路远去。

物伤其类,一同被打的两个小太监身子禁不住颤抖,只有一人恭敬伏地看不出异样。

小皇帝不禁多看了他两眼。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皇上可知道这是何意吗?”

“不知。”小皇帝收回视线。

“周侍读,你同皇上说说。”

“是,回皇上,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在乡邻中恭顺谦逊,好像不会说话。在宗庙和朝廷中,讲话雄辩,但很谨慎。在朝廷中,他与同级说话,直率畅快;与上级说话,温和恭顺。国君在的时候,敬畏不安,态度严肃。”

小皇帝边听边点头。

这时季君则道:“人先有礼而后有德,那个富贵对皇上逢迎附和,对外臣讨好献媚,便是不懂礼仪不知廉耻。说句皇上不爱听的话,我朝英宗就是因为宠幸阉竖而遭土木堡之难。”

在场的大小太监心神震荡,纷纷跪下。

“季师父说的是。”小皇帝应道。

众身伏地,又只有那个小太监不动不颤,不动如山地趴在那里。

待几位师父离开,小皇帝就命他抬起头来。

“你是…”兴平帝有些记不起他是谁。

“回皇上的话,奴才吉祥。”

小皇帝想了片刻,“你是富贵的师弟?"

“是。”

“你不怕季师父吗?”

“回皇上的话,奴才怕。”

“你倒老实。”小皇帝很满意,他都怕,没道理这个小太监不怕。

“对了,你师父福明呢,月关还等着他的好东西呢。”

“奴才的师父被打发去南京了。”

闻言,小皇帝有点来火,“谁打发的,月关怎么不知道?”

“是首辅大人。”吉祥老实答道。

同在这片天下的金陵―

“难为公子还记得。”福公公看着锦盒里的名贵药材,两眼微微颤动。

“小事。”

福公公摇摇头,“不怕公子笑话,这次被贬出京,咱家看透了人情冷暖。往日里那些巴结我的人,现在见了我不骂声阉竖已经很念旧情了。”

“说到这事,公公是怎么得罪了季首辅?”上官意像是久未关注京师,虚心问道。

“唉,响家哪里敢得罪他。不过是给皇上找了几个小玩意,就被这位大人说是有意教坏皇上。”

见他言不由衷,一脸愤恨的表情,上官意心领神会,立刻给他搭了个台阶。

“照理说,内廷的事也轮不着外官生杀予夺啊。”

“公子!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福公公的嘴又开始漏风,他确定四下无人,眨眼道,“首辅和太后之间的秘密。”

“难道是太后下的旨?”上官惊讶了。

“可不是,宫里知道这个秘密的就是我啊,这回只是把我赶回南京已是阿弥陀佛了。公子,你可要小心,那两位可不是投桃报李的人。”

上官恍然大悟,“多谢公公提醒。”

“唉,还好啊,听了公子的话,走之前安插了两个小徒弟在皇上身边。以后就算首辅大人杀了我,这个秘密我也不会带到棺材里去。”福公公哼哼两声。

“公公大可放心,季君则杀不了你。”

“哦?"

上官微笑转眸,看向天边流云。

“不出十年,季君则必死。”

八年后——

京城街头,一双阴鸷眼紧盯着那个华丽的三十二抬大轿。

好一个季师父。

去年他不过是想重修大殿,就被一句“百性不足,君孰与足”堵了回去。

“公子,该回去了。”仆从老实本分,他身量颇高却始终不敢超过主子的视线。

“公子,宫门要下钥了。”见自家主子未动,他再道。

黄公子才收回视线,“张英,你说这天下是大魏皇帝的还是首辅大人的?”他问。

“大魏自然是皇上的大魏。”

“朕…我瞧倒像他季柯家的。”

闻言,原名吉祥后改叫张英的太监心思一跳,目波似有翻滚却转瞬平静。

“公子,再晚老夫人可要着急了。”

说者似无心,听者实有意。

想起锦衣卫上报的江湖传言,黄公子年轻的面容带抹冷意。

兴平十九年七月,首辅季柯急病而亡。九月被夺季柯太师、首辅等官职,撤“文忠”谧号,季柯三子抄家发配,季氏一门永不录用。

―《兴平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