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还要推辞,周大娘明白晚渝这孩子的心,知道她是个重情义的人就让大家收了。晚渝见夏荷他们小心翼翼开心的样子,又理解又难过,这是他们第一次拿到些私房钱。又一次下定决心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第二天,大家起的更早了,晚渝困得起不来但还是强打起精神爬起来和大家一起练武。夏荷几个孩子割了满满一筐青草才回来吃饭。吃过早饭,然后分工,周大娘又忙着做豆腐,胖婶几个也帮忙。荷花他们三个女孩子忙着打结,鱼苗的事也搞定了,男孩子也被捉来学习打结。几个人练武还行,做起女孩子的事就手忙脚乱起来,还不好意思,扭扭捏捏认为这是女孩子做的,男孩子做有些不像话。

晚渝却一心想把自己村的孩子教育成男女平等,所以严肃地批判了他们错误的思想,并且许下保证,如果他们做的好,闲下来就给他们炒田螺,做大肠猪肚吃,几个人这才安静下来老老实实地学。六个大男孩虽然学得比较慢,一上午的功夫到底也就学会了。晚渝又彻底表扬他们一番,接着又教育一番:不要有大男子思想,想想如果家里以后娶了亲还靠老娘和媳妇养着,丢不丢人。再说,做一个就是钱,上哪打工能赚到这么多钱,有钱以后说话不就硬气了,面子能当钱花吗?管别人的闲言碎语干什么?

几个想想,一个二百文,的确干什么也赚不来这么多钱,一个结在他们的眼里也就变成了二百文,又是帮晚渝做事,因此学会了也就越发认真做了。

手工这东西只要学会,做起来也就上手许多。下午,每个人身边还真有一堆结了。晚渝深知这东西做起来很简单,打算再找两三个靠得住人做就没有打算再教别人。

傍晚三伯过来找晚渝过去看看,说水车做出来了让晚渝过去看看。晚渝一听和几个小子撒腿就往果园跑。到了那一看,二伯水生他们正围着一个大家伙转了,见晚渝来了就让她走近看看。

晚渝一看,哎呀还真做成了。晚渝不得不佩服张伯的手艺高超。大家用水试试,果然好使。看没有问题,大家就商量着多造几辆用。可是晚渝担心水车目标太大,容易招人眼。又想到招些工人、运来的布料放哪里,麦子已经发黄了快要收了,果园里的果子也要收了,这些家里都放不下呀。

张伯听了晚渝的烦恼,告诉她有个地方或许能用,晚渝心想家里就那么大,还有我不知道的地方?

当听到张伯说果园后面有个大山洞时,晚渝就不再淡定,决定去看看,好奇得热血都沸腾起来。

------题外话------

非常没有动力,就是想写家长里短的琐碎小事,情感问题到很久才出现。或许大家都不喜欢这类文,点击和收藏的较少。虽然是写着玩的,也有些受打击。

第二十一章 山洞的妙处

一行人随着张伯来到屋后的一个棚子里,棚子里堆满了柴火。晚渝正好奇山洞在哪呢,就见张伯、二伯他们把柴火往一旁抱,大家齐动手。当一大堆柴火被移走时,一个天然的洞穴展现在眼前。张伯率先走进洞里,天成紧跟其后,其他人也马上跟着进去了。洞口看起来只有两米高,洞内却足有七八米高,好大的洞呀,晚渝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神奇。

整个洞起码有一千平方米大,洞内很干燥,左边有个分支道,右边和正中都有通道。自然风透进来很冷,晚渝他们不自觉地抱紧了自己的身体。

“好冷呀,我都起鸡皮疙瘩了。”天翔哆嗦着说。

“怎么这么冷呀?”天明一边跳着一边问。

“因为往右边走,里面的第三个洞口是向下的,里边有很多不化的冰,第一和第二个洞就是死路。”天成给出答案。

“那么左边和中间的通道呢?”晚渝问。

“中间的通道是条也是死路,越往里走越窄,不远处就是一条大缝。左边往里走是条暗流。”大家这下知道洞里的风是怎么来的了。

“我想到左边的通道去看看。”晚渝请求。

天成不声不响地从外面拿来一个火把。大家跟在天成后面往前走,走了大约两里路,终于看见一条暗河,这溪水一直往下流,不知流到哪里,洞很高大约四五米多,宽约两米多。

“这些水是从山后流过来的。”或许看到晚渝纳闷的样子,天成给她主动解释。看来天成顺着这条溪流探过险,晚渝很肯定。有机会自己也要到山后去看看。这座山在周围众多山中是比较高的,从山脚往上看,几乎看不到顶,山后的两座山也是晚渝的。

晚渝还郁闷过,山高有猛兽根本上不去,山后的山简直就是摆设呀,外婆的妈妈也不知怎么想起来买下的。现在找到路,以后有机会当然要去看看了。

大家出洞的时候,外面已经全黑了。几个人又七手八脚地把水车和脱粒机搬进洞里。洞口依然胡乱地用柴堵住才各自回家吃晚饭。

吃完晚饭,晚渝和家里几个人又忙着做豆腐乳。因为已经做过一次,这一次大家做起来就顺手多了,一会儿一百多斤的豆腐就做完了。

第二日,张伯先到村里烧陶器的苏加豪家定了五百个小坛子,然后就匆匆忙忙地赶到果园里忙着做水车。这边周大娘也加入编结的大军中,每个人都憋足了劲干,别说,几个小子干起来也有模有样的了,像天问和天成做起来竟然比女子差不了多少。晚渝倒是没有奇怪的,在现代,美容、厨师、服装方面做得好的大多是男人,而古代男子在女红方面是不屑一顾的,其实做起来绝不会比女子差的。

第三日,晚渝天一亮就和天成装好四十坛豆腐乳,把大家近两天做的八百个结用布包包好也带着,坐上马车就进城了。

到了客来居,包掌柜的见了赶紧迎上来,“苏公子,酒楼里的豆腐乳早就卖光了,许多客人在找了。我家公子也在等你。”

“这次我带来四十坛,你找人搬进来吧。”晚渝对于客来居的销售能力还是很满意的。

包掌柜连忙叫店里的伙计把外面马车上的坛子搬进店里,又让一个店小二把晚渝带到内堂去见莫清休。

“苏公子,你终于来了。这次不知送了多少豆腐乳?”莫清休见到晚渝很高兴。

“这次带来四十坛,这四十坛是这批货的最后所有货。如果你们再下订单的话,最早也得二十天左右。”晚渝一张口就打乱了莫清休的计划。

“实不相瞒,你的这个豆腐乳虽然不值多少钱,却给我们带来很多回头客。许多客人吃了,都会买些带回家。可是量比较少,几乎不许外带的。我打算将豆腐乳扩大到别的州酒楼。”莫清休相当坦诚,这是合作者之间必须做到的。

“那你这一次打算订多少呢?”晚渝毫不拖泥带水。

“两千坛。”莫清休也很干脆。“不知苏公子有没有困难?”

“没问题,不过希望莫公子能做好管理工作。我是个小人物禁不起风浪,到时候不希望出现因为嫉妒而出现问题的事。”晚渝把自己的担忧提出来。“我下次的货将打上我们苏家独特的印记。”

“放心好了,有什么问题有我解决。”莫清休又一次保证。

“看看我带来的结。”晚渝打开包裹给他看。

莫清休走近一瞧,果然这次的结和上次卖的结不同。晚渝就给他介绍了各种结的编法。

上次晚渝的宣传很到位,不仅她作的三首诗出了名,几乎青州每个学子都会背,就是很多富豪人家也知道她苏晚渝的大名,而且连带着水涨船高,她卖的结也出了名。这些天许多人不是来找豆腐乳就是来打听她什么时候来卖结。没有买到的还在后悔,买到的得意洋洋,把晚渝宣传时吹嘘的话又重复一下。

无外乎是这个结就是身份的象征,讲的人好像前程,财富就在手中一样。火爆的程度也超出了莫清休的预想,对以后的合作期待值也就更高了。

这次晚渝果然不让他失望,带来的每种结都很漂亮,晚渝为了让他更好地区分,每种结都写了名字,并且介绍了它们的寓意。

莫清休看了连连点头,但是还是嫌带来的量少了。晚渝也很着急,村里马上大忙了,人手肯定不够,而且交给别人自己也不是很放心。

两人就合作的细节又商谈一会儿,晚渝就告辞准备回去,刚走到大堂就被那天在场的几个书生拉住,要和她交流一下诗文,并且有几个没有买到结的书生向她买结。晚渝委婉地告诉他们,自己今天很忙没有空改日再说,结已经由客来居的老板代卖了。那几个书生才依依不舍地放她离开。

晚渝和天成又驾着马车到各家布庄去收购布头去了,事情是谈好的,布庄早把布头装好了留给她,半天功夫他们就收购了八袋布头。晚渝和天成把事情办完了,正准备往回赶,忽然听到大街上传来一阵叫骂声。

“你这个小偷,看我不打死你。”晚渝挤上前去一看,就见一个满脸横肉的卖包子大叔正打骂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一个十多岁,另一个看起来也就七八岁,挨打时,大的孩子紧紧地把小的护在怀里。

晚渝看到孩子的表现又有了想法。

第二十二章 收仆

周围看热闹的人也议论纷纷,小偷总是遭人痛恨的,大家都指责偷东西的孩子不对。两个孩子一言不发,卖包子的见舆论有利于自己更加得意,顺手拿起旁边的火剪就举起要打。周围的人看那火剪粗实,打在身上,两个孩子肯定都吃不消就惊叫起来。

“住手,他们的包子钱我给了。”晚渝及时出声制止。“人家只拿你一两个包子,你却想要了别人的命也太狠了吧。”

晚渝的声音很冷,卖包子的也不管,只伸手向她要钱。“你好,你把钱给我。”而跪在旁边的孩子一点反应也没有。

“别人也是爹娘养的,不是饿极了怎能拿你包子。老板没有同情心也就罢了,却为了这两个包子就要了他们的命,你不该对他们说些什么?”周围的人听了晚渝的话,仔细看两个拿包子的孩子果然衣着褴褛,脸色苍白难看,身子也很单薄,都对他们起了同情心。那两个事不关己的孩子听了她的也抬起头看着她,很吃惊地样子。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再说连你一起打。”接了钱的包子铺老板见舆论此时又不利于自己,举起手中的火剪就要抽向晚渝,眼看着晚渝要吃亏,大家有的惊叫起来,有的不忍心闭上眼睛。

事情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发展,当火剪抽下来时,站在管闲事旁边的少年以迅疾不及掩耳之势夺下了包子老板的火剪。

速度好快呀,大家松了一口气之余对空手夺火剪的少年充满佩服。

“再敢伤我们家少爷就让你趴下起不来。”看起来老实的少年说起话来却是恶狠狠的。

包子铺老板是典型的欺软怕硬的人,见天成那么厉害,就不敢放肆,嘴里却嘀嘀咕咕为自己找面子。“偷东西还不许教训,这世道倒是变了。”

晚渝他们也不理他,转身向自己的马车走去,看热闹的也散了。始终抓着包子不放也不说话的两个孩子忽然出声,叫住了晚渝。“那位公子谢谢你今天的出手。”接着长躬一拜到底。

晚渝顿了脚步,“这只是举手之劳罢了。”说完就准备离开。

“等等,公子能不能好人救到底?我求求你了。”稍大的孩子说着就跪下了。

“起来吧,男儿膝下有黄金。有什么事你说来听听。”晚渝没有因为他们是乞丐而看轻他们,但同样也没有轻易答应他们的请求。

“我们还有别的小弟兄姐妹,都是孤儿总共有九个人。我们人小抢不过城里其他的乞丐。大哥为了我们被他们打了,现在躺在床上还起不来。公子救救他吧。”少年哀求着。

晚渝见他说得恳切,心一软就答应跟着去看看。

两个乞丐就坐着晚渝的马车到城外的一座废弃的小土地庙中,马车停下来,两个孩子先走过去,有几个孩子从破庙里跑出来了。这几个乞丐身体都很瘦,衣服破破烂烂的,脸却洗得干干净净的。

“石头哥、狗子,你们找到吃的吗?”一个大眼睛的小女孩上前说。

“我有两个包子。”狗子不好意思地说。

“我这就拿给思白哥哥吃。哎呀,狗子石头哥你们又被他们打了?”女孩气愤地说。

“咳咳,你们伤得怎么样?不是叫你们这两天不要进城的吗?吃亏了不是?”一个脸色苍白的高个子少年在两个孩子的搀扶下,慢慢走出来责备又心疼地说。这个少年看起来只有十三四岁,明显是这群孩子的头。

“我们没有事,一点小伤。”叫石头的少年不在意地说。

“思白哥哥,我给你找来的包子吃吧。”狗子向前殷勤地说。

“这包子哪来的?”思白严厉的问,“不要说谎。”

“是好心人给的。”狗子小声说。

“不要对我说谎,看着我的眼睛告诉我这包子是哪来的?我不吃这来路不正的东西。”思白生气又怒其不争。

在场几个孩子有些吓呆了,大气不敢喘。

狗子被他一吓,就哭着把自己偷包子挨打,晚渝怎么救他们的经过讲了一遍。思白他们这才发现自己只顾自己的事,远处站着两个人都没有发现,不禁都不好意思起来。

“这位公子,感谢你今天救了狗子他们。”思白挣扎着过来鞠了一躬。

“那你打算用什么感谢我呢?”晚渝接着他的话说。思白一下噎住了,不知怎么回答才好。

“不如卖身给我吧。”晚渝给出个主意。

“公子真是好打算,我感谢公子出手相助。但两个包子就想买我们一生,公子真是好打算呀。现在我没有能力还你的人情,今后有机会一定还今天的人情。”宋思白本来很感谢眼前少年的相助,但是听了晚渝的话,却是很失望,又是一个自私的人,原来帮助狗子他们是有目的的。

“本来我不想来,是你的两个兄弟求我来的。你以为什么人都能成为我的手下吗?”晚渝慢条斯理地说,“如果不是你的人品打动了我,你想做我的下人我还不要了。实话告诉你,我家条件也不是太好,我做的事需要我绝对相信的人,现在不方便告诉你。但我可以向你保证,只要我有一口吃的就绝不会饿着你。”晚渝很清楚宋思白的想法。

“你能保证不虐待他们吗?”或许晚渝最后一句话打动了他,宋思白追着问。

“在我的眼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只是出身不同遭遇不同吧了。只要忠于我,我自然不会打骂任何一个人。还有我做的不是违法的事。”晚渝打消他的顾虑。

宋思白这才认真地打量眼前的少年,琉璃般的大眼,皮肤很白,个子不高,身上穿的也是粗布衣,还没有自己大,眼神很坚定,心里不由得相信了她。

“我要的是绝对忠于我的人心,而不是仅仅一个人。你们现在想好了,做我的下人,必须签的是死契。而且跟着我可能会吃很多苦,但我给你的还是只有那句话,我有一口饭绝不会饿着你。”晚渝提醒他们。

几个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竟没有人说话,场面很安静。

“如果你下定决心就必须做到,即使是在场你的兄弟姐妹有朝一日背叛了我,你必须能亲自下手处置他,忠于作为主人的我,你们要考虑清楚了。”晚渝一点也不急,只有发自内心的忠诚,才能为自己所用,宁缺毋滥。

“石头愿意跟着公子。”没有想到是石头第一个下了决心。

“狗子也愿意跟着公子。”“妞妞愿意。”…一个接着一个孩子跪下说。

“思白愿意跟着公子。”看大家都愿意跟着晚渝,宋思白松了口气,也坚定地说。

“刚才我说的话你们听清楚,能做到吗?”晚渝再问一次。

“既然下定决心跟着公子就不会怕吃苦,也绝不会背叛公子,做任何事以公子马首是瞻。就是在场的兄弟一朝一日背叛了公子,我绝不会手下留情。”宋思白坚定地说。

晚渝点点头,人手的问题终于解决了,可以松口气了。签了死契,这些人的死活是掌握自己手中的,但是发自内心的忠诚却是金钱买不到的。

------题外话------

这几天就没有收藏,第一次写在大家眼里很差吧。

第二十三章 安排

晚渝见宋思白虚弱得不成样子,就让天成调转马头再次进城,先到青州比较大的药房安济堂请先生给宋思白检查一下身体。还好宋思白受的只是皮外伤,坐诊先生给他配置了一些外伤药,晚渝付过钱拿过药当堂让石头给他擦了药,宋思白虽然痛得很,却咬紧牙关愣是一声不吭,晚渝见他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也知道他的外伤比较重,又见他的表现,就暗暗点头。

抓完药,晚渝见几人衣着褴褛破得不成样子,又带着一行人来到一家成衣店,给每人买了两身粗布衣服花了三两银子,想想家里的人,狠狠心替爷爷奶奶、伯伯两家和家里的几人也每人添置了两身,花了四两二十文。接着转到鞋店又替每人买了一双鞋花了二两五十文钱。

这样一算下来,晚渝今天卖豆腐乳一两银子和卖结的本金八两全花光了,好在出门时周大娘给了她五两银子。就是这样,身上的银子杂七杂八地也花去了接近二两。晚渝感叹银子太不禁花了,看看身边几个孩子菜色的脸,以及孩子们对他信任敬仰的目光,晚渝还是没有忍住,又掏出二十二文买了二十二个馒头,在场的每人两个分发了。几个孩子犹豫地接过晚渝递过来的馒头,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自己和天成也每人吃了两个,宋思白接过馒头,眼里有了泪花,却低下头小口小口地吃起来。

吃饱了以后,大家挤在马车上,天成扬起鞭子,马儿飞奔一般向家里跑去。

没到傍晚,晚渝他们就到了家。几个孩子有的晕车,脸色很白,见到晚渝家的院子只是一座很平常的农家小院愣了一下。

“我说过,我不是有钱人,跟着我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说不定每天要做很多活,而且你们的卖身,我没有一文钱给你们。如果你现在后悔的话还来得及,等到进了这座院子签下卖身契,你就没有机会后悔了。”晚渝观察着大家的神色静静地说。

宋思白没有说什么,带头走进院子里了,剩下的人也一言不发地进了院子里,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在内屋打结的伯母她们听到响声,知道是晚渝他们回来了,都高兴地起身站起来。正准备出去,没想到从大门口走进来八九个衣着褴褛的孩子。

“你们是谁?进来干什么?”夏荷第一个发问。

“你们是来捣乱的吗?小心我揍你们。”天明以为这些陌生人是来打听结的秘密的,完全没有好脸色,其他人一听也紧张起来。

“不是,这是我的朋友,大家不要紧张。”晚渝从大门口进来解释。

九个乞丐听晚渝说自己是她的朋友,内心顿时澎湃起来,发誓这辈子都要忠心与她。平时他们受尽了别人的欺辱,九个孩子只有团结在一起互相帮助才活了下来。而面前站的这个孩子却给他们买了新衣新鞋,告诉他们只要有一口饭吃就不会少了自己,现在还明确地告诉别人自己是他的朋友。朋友,多么神圣的字眼,从今天开始自己的生命就是他的了,几个人相互看了一眼,都流露出坚定地眼神。

苏杨氏不明白晚渝为什么带来九个乞丐来。晚渝就简单地把事情的起因讲了一遍,大家这才明白。

晚渝拿出笔墨纸砚写了几张卖身契,又请人找来里正和族长作证,当面和这九个人签下了无偿卖身契。

晚渝把卖身契给周大娘收好了,又让他们见过家里的长辈和周大娘,告诉他们今后要对这几人恭敬,然后让夏荷秋月带着三个女孩子进去洗澡换衣,天成带着男孩子们到果园那边洗澡换衣服。

洗漱好了,天色已晚,几个人又到院子正屋集合。苏老爹他们也过来,几个男孩子已经见过了,晚渝又让他们正式认识了苏老爹几人,同样要求他们今后要对几人恭敬。

晚渝把这两天打结的钱结算给胖婶、玉兰婶两家,又给奶奶他们先算一个结一百文,告诉他们下次分红时再把余下的钱结算完。苏杨氏知道晚渝孩子孝顺而且很拧,就答应下来。

天明见自已也能赚那么多钱,高兴得合不拢嘴,晚渝就取笑他,“是谁说这是女孩子干的活,男子汉大丈夫才不做呢?”。天明不好意思地笑了,“他们几个还不是和我一样,是不是?”他不甘心自己一个人被取笑,把永生他们也拉下水,那几个跟风的人见火烧到了自己身上,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世上的事和人一样,本身是没有贵贱之分的,而是我们人为地将他们定了框框。所以记住了,是自己劳动获得钱就可以挺起胸膛做人,没有必要听别人的闲言碎语。”晚渝抓紧思想教育,那几个小男子汉们连连点头,宋思白他们听了也很激动,从来没有人告诉他们人是生来平等的道理,原来自己也可以活得堂堂正正。

“这是我为大家买的衣服,大家试试看合不合身?”晚渝让天成将买来的衣服拿出来。

“你这孩子,家里日子刚有些好过,我有衣服穿买新衣服干什么?”苏杨氏又责备又感动地说。

“是呀,公子我也有衣服穿,你把它退了吧。”秋月红着眼睛说。

“我也不要。”夏荷也把衣服还回来了。

“男子汉穿什么新衣服,给你?”天翔很大人地说。

晚渝知道大家是关心她,“以前大家什么都先考虑我,现在日子好过些,就让我为大家做些事吧。放心好了,我有赚钱手,再说赚来的钱不花放在那,也就是一堆数字罢了。怎么大家都不喜欢我买的衣服吗”晚渝故意难过地说。

“好了,这是晚渝的一点心意,大家就都收着吧。现在的晚渝可是很能干的。”胖婶一旁打着圆场。

大家这才都收下了。天明和天翔到底是孩子,当场就臭美地比划起来,引得大家又笑了。

散场后吃饭时,宋思白他们见晚饭虽然简单,只是玉米稀饭和玉米窝头,一点腌菜,但是晚渝真的和他们吃得并没有不同都很感动,觉得自己跟对了主子。比起原先饥一餐饱一餐的残羹剩饭,现在简单的饭菜就是人间美味呀,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因为宋思白他们是临时起意地来,家里并没有准备他们的住处。晚饭后,晚渝就要安排他们的住处。“跟着我,你们以前的名字就不能用了。”石头他们也不慌张,这时代卖身的奴仆都是要主人赐名的。

“宋思白就叫月白,石头叫月石。”宋思白也无所谓,自己是孤儿名字只不过是个代号罢了。其余的三个男孩叫月雷,月黄和月玄。

而三个女孩子就叫月心、月离和月萝,很明显晚渝是按月字辈给他们起名的。

赐名过后,晚渝就给他们安排住处,五个少年跟张伯他们住在果园,果园的偏房原是给短工预备的,现在给他们住正好。

女孩子安排要麻烦些,晚渝让周大娘住到自己父母原先住的屋子,三个女孩就住到周大娘住的屋里。见周大娘没有反对自己的安排,晚渝倒有些意外。她哪里知道,周大娘真的相信了她的父母成仙了,再加上晚渝近阶段的唠叨,周大娘已经将她的话当成了圣旨。

晚渝见大家都安排好了终于松了一口气。

------题外话------

今天得到推荐,收藏很给力,对于第一次写文章的我来说,这是很大的动力。再申诉一遍,本文以家长里短为主,感情到很远才会出现。如果你喜欢看一个孩子成长的家长里短,请你点点鼠标收藏一下,后面更精彩。谢谢你的支持。

第二十四章 大忙(一)

第二天一早,九个后来的孩子也加入了早练的队伍中。

早饭后,晚渝见几个孩子的身体太弱了,又让天成到小集市把所有的下水都买来,并且关照卖肉的荣摊主以后将这些下水都给她们家留着,天成答应下来就去办了。

接着又是好忙,晚渝交给九个孩子编结的方法,几个孩子学得都很用心,不大一会儿就上手了。家里地方不大,人手增加了许多就显得拥挤些,大家又分散到走廊下干。

周大娘和两个伯母忙着做豆腐,张伯赶着到苏加豪那儿定了三千个坛子,晚渝写了几个很古怪的字母,让张伯带去他家让置坛子时刻在坛子的外面,这就是晚渝家的独特商标了。

田里的麦子已经变得金黄,这两天就可以收了。晚渝和爷爷他们家的麦子最后一次浇水及时,比别人家的麦子更饱满些,看起来也就更喜人。

伯伯他们就赶着大忙前的最后时间把坡地和沙地的草除掉。地里肥足,浇水又方便,因此种的庄稼长得绿油油的十分喜人,连带着草都别人家长得茂盛。

晚渝查看一下自己种的辣椒种和青瓜、冬瓜、丝瓜苗也很健康,心里琢磨着把这些苗抓紧时间给栽下去。

中午她亲自动手,做了大骨头汤,红烧猪肚,炖了肚肺,爆炒了几个哥哥前天摸的田螺,又炒了一大盆山野菜,醋溜白菜一大盘,主食是玉米窝窝。

人太多,家里分成两桌。晚渝的手艺可不是盖的,每个人吃得肚大腰圆。月白他们更是极其感动,没有想到晚渝会亲自动手做饭给他们吃,而且做得这么好吃。他们什么话也没有说,但是做起事来都抢着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她。

午饭后,晚渝和伯伯他们又忙着栽种辣椒和瓜苗。积肥行动一直都没有停,大家都是自发地利用早上时间割草、扒泥、背腐叶,果园的肥越来越多。晚渝在栽辣椒时没有吝啬这些肥,地里的肥施得很足,两亩地的辣椒很快就栽完了。大家又把冬瓜和青瓜苗栽在田地的外围。

而丝瓜就栽在小溪边上,在小溪的两边用草绳架起网,让这些瓜苗以后顺着绳子爬,既不占地又不会影响水源。

接着傍晚时候,大家齐动手,把院子和果园中间几十米地的菜园全都种上了辣椒,连果园四周的篱笆旁都栽上了冬瓜青瓜,内围则栽上了三排的辣椒。

村里人见晚渝家又瞎捣鼓,竟然种起了野草,都纷纷劝解起来,可是晚渝一口咬定,这些野草结的红果子好看,自己喜欢,而张伯听了之后当没听见。村里人见了都以为家里的大人哄着孩子高兴了,可拿着土地开玩笑就太出格了,就集体摇头替她家可惜。

晚渝可不管这些,闷头继续着手头的事。田地里栽完了,剩下的辣椒苗,伯伯、爷爷家拿了一些,玉兰婶家和胖婶家虽然不知道晚渝为什么要栽种这种野草,但是他们相信晚渝这样种自有道理,也向晚渝要了一些苗栽在自家屋旁。晚渝见辣椒的苗还剩下一些,又让张伯把自家屋前的地犁了,趁着天还有亮光,大家连忙把苗栽下了。

第二天一大早家里就来了六七个壮汉,听了张伯的介绍,晚渝才知道这些人是往年的短工。今天他们是来打听晚渝家是否还要短工的,张伯让他们先见见家里的新东家。

“我叫孙大壮,跟着来的都是我的亲兄弟和堂兄弟。”接着孙大壮就给晚渝介绍了身后的二壮、三壮、四壮和五壮,还有两个堂兄弟叫孙大武和孙二武。

几个汉子都是实诚人,没有因为晚渝年纪小就轻视她,说起话来是毕恭毕敬。

晚渝决定现在就收麦子,就让张伯带着他们到田地里去忙。中午要供饭,晚渝赶忙让天成到集市上买些肉、豆腐和下水,家里的米面也不多,周大娘也跟着去,把缺的东西都多买些回来。

辣椒昨日刚种下,今日需要回水。晚渝让过来的伯伯他们分头去回水,晚渝改造的自流水很省事,他们所在的村子叫千溪村,这里山多河多,溪流多浇水很方便,一个大早地就浇好了。

浇完水后,二伯他们也忙着回家收麦子了。晚渝到了田里一看,地里多了本村五个人来帮忙,她连忙打个招呼。

“各位叔叔伯伯,你们自家不忙吗?”

“我家的明天才收,今天先帮你家收,往年你父亲在的时候,我们几家的淘气小子没少麻烦他呀。家里的婆娘进城也没少麻烦你家。”一个壮实的汉子憨憨地说,剩下的几个人也一个劲地夸她的父亲。

“自己一个村的,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晚渝知道村里人朴实重感情,也就没有多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