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叶连忙笑道:“比儿姐姐不知。奶奶前阵儿时时和各府里走动。咱们四处玩着。都累得不行。奶奶体恤我们俩。只笑我们没用。丢了我们在家歇息。过几日再出去耍玩。”

比儿笑着点头。又问籽定。“连大爷上了京。莲夫人也空闲了些。时常和那些府里走动?耍些什么乐子也听听。开开眼界。”

籽定犹豫道:“也就是和汪府、郑府、漕司同知刘府…奶奶喜欢——”

“奶奶喜欢热闹,平日倒不听那些昆曲班子,只爱听戈腔班子,到这些府里总是要点。我们也听得多了,什么《水漫金山》、《目连救母》、《鲤鱼记》,我都听得会背了。”半叶嘻笑着,“比儿姐姐,我唱一段给你听,绝不比那名角儿差…”

李四勤策马立在埂子街头,看着府衙衙役、民壮们将趁火打劫的人群驱散开去,扬州士子们慢慢从左家祠堂里退了出来,咋舌道:“好在府台大人回来得正是时候,否则不单学道衙门会被拆,左家祖宗也得遭罪了。”

连大船有些想笑,看了看连震云的脸色,半点儿不敢出声。

李四勤转过头来,“大哥,算了吧。海静现下越来越好,小嫂子这些年一直小心谨慎地,蕊儿跟了你十多年,半点儿错没有过…她已经回来了…你不看僧面看佛面…”

连震云重重一哼,“要不是看着这些——”一甩鞭子,驰过梗子街,拐入南柳卷,直向小秦淮河边而去。

一阵马蹄急响,十多名府台衙门里的马快散入了各处的巷口,似是在寻什么人。

离着漕连府还有半里路,李四勤看得前头一顶破烂的蓝昵官轿晃晃荡荡地走着,顿时吃了一惊,“怎么回事儿?那不是她的轿子么?她不会是撞上这些乱事儿了吧?”说话间,急急策马追了上去,却见得抬轿的是自家府里地家人。

“这是怎么回事?”连震云皱眉问道。

“回爷的话,府台夫人进城时正撞上士子们闹事,丢了轿子逃到咱们府上了。大管事让小的们来寻轿子。”

连震云在府门前下了马,连大河立时迎了出来,低低禀告:“小地只说是去天宁寺进香了…”

连震云进了二门,上了飞桥,过了花门,沿着青砖道一路慢慢走着,到得正房前停下了脚步。他看了看正在阶下磨蹭的李四勤,“你怎的不进去?不是嚷着几个月没和她说话儿了?”

李四勤苦笑道:“她要问我小嫂子事咋办?这都晌午了,到天宁寺进香也该回来了—算了吧。”

连震云沉默半晌,“原是看在她一向谨慎,方把海静放到她身边,我不过去了京城一两个月…”转头看向连大河,“立正室地事儿不办了!蕊儿也打回去做侍妾!海静以后就一直放在桂姐儿身边。”说罢,转身向花门外园子而去。

李四勤看着他的背影,裂了裂嘴,说不出话。他看了看正房门,又看了看连大河,犹豫半会,终是没有上台阶,转身向自个儿的院子走去。

连大河苦笑一声,正琢磨着怎么在府台夫人面前圆场,连大船走了进来,悄声道:“府台衙门里的人一家一家寻过来了,在门外等着呢。”

连大河点了点头,打帘儿进了正房,陪笑道:“夫人,府衙里衙役满街上寻夫人…”

桂姐儿一边站起,一边笑道:“府台大人想是着急了,夫人还是早些回去,免得让府台大人担心。”

破烂的四品府台蓝昵官轿跟在府衙的马车后,从新城小秦淮河拐入梗子街,进了旧城小东门,一路向府衙大街而回。

“奶奶,必是出事儿了。”比儿在马车里说道:“半叶、籽定是莲夫人地贴身婢女,没道理不跟在身边。咱们在连府里进进出出这几年,哪一回不是一堆子媳妇丫头在跟前侍候着?大管事何时又会赶着夫人离府?必是海静的事出了岔子,莲夫人只怕被罚得不轻,不想让夫人过问。又或是连大爷恼了莲夫人,连带着怠慢了奶奶地缘故。”

齐粟娘慢慢点着头,“你说得是,莲香到底是我劝着连大爷娶成偏房的,大当家只有这一个儿子,也难怪他恼了我——只是不知道莲香和蕊儿现下怎么样了,海静怎么样了?”

比儿寻思着,“奴婢看着,海静必是好了,否则动静只有更大。连大当家不是个软和人,若是海静出事,莲夫人和蕊儿不说是在府里呆不下去,怕是——”突又叹了口气,“奴婢倒不担心海静这回事,奴婢是担心桂姨奶奶。

齐粟娘皱着眉头,“我今日也是觉得她有些怪,只是不知道哪里不对—”

比儿叹道:“桂姨奶奶以前在奶奶面前时,何时这样会说话来着?今儿她那张嘴,真真是巧得不能再巧…”

齐粟娘一惊,拉住比儿地手,“你说得正是!平日里她多是张扬,言语不谨慎,时时带剌儿。今日说话又得体又讨好,我在那房里坐了半会,愣就被她说得没回过神来问一句莲香。”

比儿看着齐粟娘,“桂姨奶奶今儿说的话,竟是把奶奶地心思好恶看得通通透透,比奴婢还想得明白。这些年来却半点儿不露,安安分分做她的侍妾。就这忍劲儿,奴婢这些年还没在后宅女人身上见过。”顿了顿,“桂姨奶奶怕是比蕊姨奶奶还要明白分寸得多。奴婢要是连大当家,不宠她也没天理了。”

齐粟娘默默无语,“虽是明白分寸,却嫌太左了些,本性儿竟是半点也不露了…”

“奶奶糊涂了。桂姨奶奶比不得莲夫人有奶奶撑腰,也比不得蕊儿和大当家有多年情份。她若是事事有分寸,还怎么去争宠?她若是真争了宠,有奶奶在,莲夫人还收拾不了她?她正是上不能上,下不能下的坎儿上,难为她竟看得这样明白,消停了这么些年。再者——”比儿看了齐粟娘一眼,“奴婢不怕奶奶怪罪,奶奶在奴婢心里算不得后宅内眷。但这些后宅内眷里,只有桂姨奶奶这性情儿和奶奶像了那么一点半点,该忍地忍了个十足,——却怕又和奶奶一样,不想忍的半点不肯让—便是这样也罢了,就怕心性儿不正…”

齐粟娘长叹一声,“既是忍了这些年,好不容易终于熬成了正经主子,怎么又会不去争——到底连大当家一直以来还是最宠她…”

小连在府衙门前等着,赶上前来侍候齐粟娘下了车,打千儿笑道:“爷叫小的在这儿等着,好生看看奶奶,奶奶好?”

饶是齐粟娘满心忧愁,也不禁笑了出来,“你叫爷放心,半根寒毛儿未掉,我好着呢。”

小连嘻嘻笑着,又道:“爷说,对不住奶奶,开先没想着士子们会去梗子街上闹。让奶奶受了惊,爷说,给奶奶赔罪了,让奶奶饶了这回。”

衙门前的衙役们忍不住都笑了出来,齐粟娘红了脸,“你只让爷自己小心着,别累着,也别叫人伤着了。”

小连瞟了一眼马车后破烂的官轿,应了一声,“爷还让小的和奶奶说,这几日扬州城乱得很,还是别出门地好。大老远回来了,好生在家歇息两天,绣绣花、写写字都好。爷晚上回来陪奶奶说话儿。”

齐粟娘听到绣花写字,脸上又是一红,“你和爷说,我知道了。”

第二十三章 漕连府里的桂姨奶奶(下)

衙后宅里,荷塘里已是开了半塘粉荷。

“奶奶,奴婢打听着了。”比儿匆匆走进后花园子,来到荷塘边的小凉亭上,低声对齐粟娘道:“打从连大当家上京,莲姨奶奶时常和汪、郑、刘那几府里走动,都是和这些奶妈们叉麻雀牌耍钱。”

齐粟娘吃了一惊,“她那样小心的人怎么会在这时节”猛然又顿住。齐粟娘慢慢把手中的竹活儿放进小篓里,上面刚绣了“言”字偏傍的前两划,她叹了口气,想着莲香平日里的喜好,“她她赌性儿好似不小”

“正是这话。奶奶,奴婢打听着,海静原是弱病了,若是盯着延医看病也出不了大事儿。偏偏莲姨奶奶带着蕊儿去郑府里耍玩,叉了三天两夜的麻雀牌,这边府里竟没个作主的人。到了第三天夜里,还是桂姨奶奶瞧着不行,大胆儿作主去外头请了大夫进门。否则难说是什么结果。”比儿顿了顿,“大当家一回来,就把莲姨奶奶和蕊儿关在了院子里,侍候的人全赶了出来,这一二月只送些饭食进去。”

齐粟娘半晌没有说话,过得良久,看着荷塘里应时的粉莲,“你说,桂姐儿…”

比儿慢慢道:“不论桂姐儿心里怎么盘算,她可是半点没做错。连府里大爷二爷都不在,天瑞堂大夫全是男人。若是没有当家奶奶作主,一个偏房去外头请男人进府里,自然不合规矩。她等了三天,还算是越俎代庖,便是她半声不吭,连大爷也怪不到她头上,海静原本就是莲姨儿子。”

“她怎的不让去郑府里请莲香回来…”

“说是去请了,竟是没得到半点回信…半叶亲眼看着她差的人…半叶可是连大当家的旧人,没得替桂姨奶奶遮掩的道理…”

“半叶没跟着去?桂姐儿那样好玩,也没跟着去?”齐粟娘惑道:“反是蕊儿跟着去了?平日里除了乳娘,海静可是蕊儿管照得最多…”

“半叶是正巧受了些寒,所以没去。蕊儿一向听莲姨奶奶地话,莲姨奶奶带她出去不奇怪。倒是桂姐儿”比儿寻思着道:“奴婢觉着,她抬了偏房,行事就谨慎多了。家里男人不在,莲姨奶奶三天两头的出门,原就不是好事儿。好在还只是耍钱,要弄出别的事儿来…”

齐粟娘长叹了一声。伸手拨弄小凉亭石几上花瓶里地几支盛开莲花。“好不容易要立正室。全城都贴子了。如今却是白欢喜一场…”

比儿苦笑道:“奴婢原看着莲姨奶奶立正室。就已经觉得不妥当。她必也是欢喜极了。才忘了形。到底年岁小了些。不够稳。比不得桂姐儿沉得住气。”

“如今还是偏房。面子丢了事小。儿子丢了才是事大…”

“奶奶说得是。现在已是两位姨奶奶两头大。一个是救了幼主有功地得宠偏房。一个是遭了贬地无子妾室。谁高谁低是一眼分明。那个奴才会没有眼色儿?听说连大爷这两日虽是让莲姨奶奶和蕊儿院子里地媳妇丫头回去侍候了。还是没准让她们出院子。每天只在桂姐儿房里歇宿。看海静。新抬进来地几个侍妾每日里都是到桂姐儿面前侍候。内事儿也全是她拿主意…奴婢当真是佩服得紧…”

“一朝出了错。便把往日里地好全抹去了…莲香往日里何尝不疼海静…”齐粟娘怅然道:“却也怪不得连大当家…”

“奶奶明白就好。奴婢还担心奶奶要去说情儿。这事可说不得。为人妻室地。不过是生儿育女。管理内事。连大当家便不是只有海静一个儿子。莲姨奶奶是海静地娘。也没得三天两夜耍玩。不回来看地道理。倒让连大当家觉着。她没把海静当亲儿子看待。哪里还肯放心…”

齐粟娘苦笑道:“你放心,便是我要说情儿也要能进连府里才行。

如今,为着莲香得罪了连大当家。莲香被关着,那府里女眷也不会下贴子来,我越不方便去那府里了,哪里还能求情…”

比儿摇头道,“奶奶说的是平常,如今连大当家在扬州,绝不能得罪了咱们爷,自然也不能得罪了奶奶…”

说话间,枝儿走了进来,持着手上的红贴儿,“奶奶,连府里桂姨奶奶下贴子来了。”

齐粟娘和比儿对视了一眼,比儿叹了口气,“这位桂姨奶奶当真明白得很。”

齐粟娘坐着修补好的蓝昵官轿儿,在连府轿房里下了轿,方走到二门,桂姐儿便领着董冠儿、秦萼儿等侍妾,还有一堆儿媳妇丫头们接住,恭敬请安问好,“妾身给夫人请安。这些日子,妾身一直盼着夫人来,又想着城里不安定,又出事儿。到今日才敢去下贴子。”

齐粟娘伸手拉住她,笑道:“我也是一直想来看看,却怕不方便…”

桂姐儿殷勤扶着齐粟娘过了飞桥,“夫人来我们府里,何时会有不方便?妾身什么样的性子夫人还不知道?最是爱玩爱闹,就怕夫人不过府,妾身寻不到借口热闹。再,夫人和二爷也旬月没见着了,正盼着

呢。”

齐粟娘看着桂姐儿一路领着向正房而去,惑道:“…不去你院子里…”

“二爷在正房里坐着呢…爷也是…”

比儿微微一笑,“姨奶奶,既是爷们都在,便也没得去正房的道理,还是去姨奶奶院子里地好。想是新糊的承顶也好了,姨奶奶,奴婢说得可是?”

桂姐儿咯咯笑道:“比儿姑娘说得是,竟是我糊涂了。来人,去正房里知会一声,府台夫人来了。”

媳妇们高高挑开了湘帘,让着齐粟娘进了桂姐儿院子,竟是一色儿红木镶银的簇新家私,又富贵又喜庆,满堂里古玩字画和摆设俱是顶尖儿的货色。

齐粟娘暗叹口气,在罗汉床榻上坐下,方问了一句,“怎地没见着枝影姨奶奶…”便听得一阵脚步声响,外头媳妇丫头们道,“爷来了,二爷来了。”

连震云和齐粟娘寒喧完毕,早有媳妇摆了红木长背椅到座榻边,李四勤上前一屁股坐下,笑道:“那一日吓着没?俺看着你轿子破成那样,当时可是惊住了。你在家里七八日没出门,到如今外头还有人议论上回你被士子们惊吓得重病。”

齐粟娘掩嘴笑道:“原来你当我那样傻?见得乱还坐在轿子里等?那时节,我一边拉着比儿跑,一边就想着,若是不成了,直接跳河里游回去。”

李四勤裂嘴大笑,“俺听说府台大人正缺人手,你若是害怕,俺差漕上的兄弟去给你护轿。”

齐粟娘瞪他一眼,“又说混话。让人听着了像什么样?”又笑着道:“他从河标千总崔大人那里借了人手,腾出衙役来给我。我今儿还足足带了八十衙役护轿呢。一路上把府台锣砸得震天响,肃静、回避地府台仪仗都扛上了,恨不得把街上地人清空了让我过才好。”

李四勤微微一愣,“借了河标兵?”不由向连震云看了过去,桂姐儿走了过来,亲手奉给齐粟娘一盏六安茶,一边使着媳妇丫头们摆桌子,布下茶点,一边和齐粟娘说笑。

李四勤悄悄起了身,坐到连震云身边的靠背椅上,低声道:“大哥,这事儿果然和八爷那边有牵扯,河标兵上回帮着府台大人,不就是八爷要卡住太子银钱的时候?这回…”

桂姐儿从横几上取了一盘齐粟娘平日爱吃的酥螺丝卷,亲手捧了,放到座榻小几上,“夫人尝尝,这是妾身亲手做的。”

连震云扫了桂姐儿一眼,微微一笑,看向李四勤,“这回江南乡试,三榜一百一十六名举人,苏州府只中了十六个,其余多是扬州府地盐商子弟,齐三上回来,不是见天儿向盐商府里奔么?”

李四勤一愣,想了半会,“俺也听说了,其中一个中举的俺还听黄二提起过,是瓜洲茶园主刘延贵地二儿子。他和齐三可是十来年的交情,每年都向齐三地牙行里供货。”

齐粟娘捏了一块酥螺丝卷儿咬着,笑着赞好,桂姐儿笑道:“妾身记得夫人爱吃几颗杨梅,妾身新近学了渍杨梅的新法儿,正试着。过两日试成了,再请夫人尝尝。夫人可要时时过府里来才好。”

连震云听着桂姐儿和齐粟娘说话,笑着端起了茶,“左必蕃是这回地主考官,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家里的祠堂差点就被拆了。副主考是十爷门下的人,再,这样财的事儿自然少不了咱们的督台大人。江南乡试可是在江宁城他眼皮子底下,没有他点头,这些人敢把题目漏出去么?看着吧,还有得闹。”

李四勤笑了起来,“俺听说一个举人名额三百两金子,督台大人一人拿了一半,其余的才轮到下面地人分。八爷既得了盐商们的支撑,这中了举得了官的人,若是入了朝,还不是他门下的人?难怪他肯借河标兵给府台大人。这些士子们可不是省油地灯,苏州士子把五路财神像抬进了江宁城府学贡院,虽是被噶礼抓了几个领头的,现下却是越闹越凶。俺们扬州府,好在府台大人还镇得住。”

“半叶,请比儿姑娘也坐下,送盏茶给她。”桂姐儿拉着比儿地手唤着。

连震云看了一眼脸上带笑的齐粟娘,“那些名士、士子们本就和府台大人交好。这回,谁不知道府台夫人被士子们惊吓了?那破轿子从咱们府里出去,满扬州城的人都看见了。府台大人虽是狠狠训了领头的几个,到底一个士子没抓,他们自然也要给他些面子。”

李四勤裂了裂嘴,“这样下去,山高皇帝远,这事儿还得让噶礼压下去。”

连震云微微一笑,“江宁来的消息。江宁织造曹寅曹大人已是病愈曹寅这回儿可是不装病了,逮着这样的好机会,还能不给八爷和盐商一个巴掌,好报了上回西花园地仇?到底,他才是皇帝家的心腹奴才…”

第二十四章 漕连府里的半叶

阳照在小秦淮河面上,把河房妓馆染上一片金色。的画舫从河房里陆续开了出来。虽然江浙的抢粮潮还没有停息,苏州士子们的闹事仍是不断,扬州府仍是一片歌舞升平。

陈演从前衙回了后宅,比儿提着灯笼,迎着陈演进了中门。陈演一边走,一边问道:“今儿去连府里,奶奶可高兴?”

比儿苦笑道:“面上是高兴,心里却不乐,没见着莲姨奶奶和蕊儿。好在那府里看在爷的面上,又有李二爷在,仍是一般儿的殷勤,没叫奶奶受冷落。”

两人一路说着,进了堂屋里。齐粟娘正领着枝儿、理儿摆桌子布饭菜,见得陈演进门,连忙迎了上去,笑道:“府台大人回来了,今日辛苦。”

陈演笑着拉她在桌前坐下,端详着她道:“你别着急,那事儿急不得。等连大当家气消了,莲香和蕊儿自然就放出来了。”

齐粟娘点了点头,“你说得是。”

“只要你能见着莲香,这事儿就好办。”陈演笑道,“她到底是你跟前侍候过的丫头,论理,你也能开这个口。

齐粟娘点了点头,比儿端了热水毛巾在一旁笑道:“连大当家还没有要去淮安的样子,日子还长着呢,***面子是一定要给的。那位桂姨奶奶是个极明白的人。必也是想明白这一处了。”

齐粟娘笑了起来,站起给陈演绞了面巾子,替他擦脸拭手,看了看他身上地官服,“今儿晚上还要去前头办公事?”

陈演点了点头。“江宁城那边没个消停地时候。苏州那边也闹起来了。扬州府盐商们最多。名士和士子们又硬项得很。半刻都松懈不得。”挥挥手。让丫头们退了下去。看着齐粟娘给他盛饭。“我听说。曹寅地密折已呈到京城里去了。皇上必要派钦差来江宁查问地。说不定也要把我召去江宁问话。”

齐粟娘微微一惊。“陈大哥。皇上不会怪罪你吧?”

陈演接过饭碗。笑着道:“会试是在扬州府。我多多少少脱不了关系。江南乡试可是在江宁府。主考虽是扬州府学道左必蕃。但学道和民政本就是互不隶属。和我又有什么关系?你放心。”

齐粟娘点了点头。犹豫着道:“我听说。有个叫刘年富地瓜洲秀才也中了举。我当初也见过刘延贵。他是哥哥地好友。这事眼见着出了漏子。哥哥在九爷跟前若是交不了差。会不会——”

陈演顿时叹了口气。看着齐粟娘。“齐强哥这事儿办得可…不过倒也不怕。刘年富不过是七十六名。头两名盐商子弟。和刘年富也是一样。斗大地字不识得一箩筐。这事儿闹成这样。也是那些爷们胆子太大。手伸得太远。督台大人太会捞钱。可不是齐强哥没办好。”

齐粟娘面色微松。见得陈演给她挟了一筷炒鳝鱼。又轻轻道:“这回。你可是打算要推推墙?”

陈演微微一笑,“还拿不准,得看皇上派来查这案子的钦差大人是谁。”安慰道:“你别担心,我不过是寻机会推推噶礼这堵护驾忠臣墙,可没胆子去推阿哥们的墙。若是扯到了齐强哥,我一定远远避开。”

齐粟娘凝视陈演,“对不住…九爷这事儿…盐商们多少也是看在你是扬州府台,又和士子们交好,娶的是九爷府管事的妹子…”

陈演放下碗筷,将齐粟娘抱入怀中,“齐强哥是九爷府里的管事,我沾了多少光,得了多少方便,我心里有数得很。我便不是扬州府台,盐商们还没胆子办这事儿了?他们可是连皇上的税都敢拖,皇上的心腹奴才都敢使绊子的。何况这回还有阿哥们和两江总督撑腰,我又算得了什么?”说话间,陈演松开怀抱,摸了摸齐粟娘地脸,“来,和我说说,字儿写得怎么样,绣花儿绣得怎么样了?”

齐粟娘卟哧一声笑了出来,咬唇儿嗔道:“你就取笑我。明知道我那些活计上不得台面,我今日从连府里回来,对着卫夫人小楷足足练了一个时辰,才把头两个字写得有点模样。好在那一篇书总有重复的字儿,否则,我便是提前一年绣,也赶不上皇太后的七十大寿。”

陈演哈哈大笑,“我们成亲这些年,除了我娘教你绣的莲枝儿,我就没见你绣过别地,我但凡说一句,你就和我急。如今有这等的稀罕事,我瞪大眼睛等着看呢。”

齐粟娘侍候陈演用完饭,端茶给他漱了口,看着他向前衙里去了。比儿陪她坐在内室里,看着她绣了几针,便停下叹气,不由劝道:“奶奶别烦心。这些事儿都急不得,爷、大爷、莲姨奶奶也不是小孩子,自个儿都会有打算。奶奶只要看着情势儿,能帮地帮上一把就是了。奶奶这些年不都是这样过来的?何时又替他们去拿过主意?这才是长久之计。”

齐粟娘苦笑道:“我明白。莲香的事儿倒也罢了,到底不会丢命。爷自个儿没办亏心事,现下不用**心。只是你大爷———”慢慢道:“明儿去别院里,让师爷们知会江南二十一处牙行,把帐册送上来查看。等扬州府的事儿消停些,咱们就去各处见见货商,套些交情。也让九爷知道,他跟前可少不得我哥哥办差。”顿了顿,“叫两湖牙行的,把明细帐全送上来看。”

齐粟娘日日来往于府衙与齐府别院,又使钱新请了两位管帐师爷,把江南二十一处牙行的帐查得明明白白,除了多少给下头办差地一些油水,上半年贡给九爷府里的银钱竟是比往年多了二成。

她日夜操执着,和陈演一般儿地忙碌,桂姐儿下了四五回贴子都推病,近一月没有去连府,直到比儿将莲香地贴子送到面前,顿时大喜。

齐粟娘在漕连府前下

握着莲香的手,一路进了莲香院子,满堂里水磨楠木是有些黯淡。

齐粟娘含泪看着莲香,“怎的瘦成这样?连大当家只是一时恼了,以后地日子还长,你可得把身子养好了。”又四面看看,“蕊儿呢?怎地不见她?”

莲香面色暗黄,身子单薄得撑不起往日的旧衣裙,勉强笑道:“桂姐儿替我求了情,我才能出院子。蕊儿…是我带累了她…”

齐粟娘听得心酸,拉着莲香并肩坐到坐榻上,悄声问道:“那日桂姐儿差人去郑府里请你,你怎的没回?”

莲香轻轻捏了捏齐粟娘的手,抬头扫了满屋子的媳妇丫头,“去摆桌子,给府台夫人准备茶点。”

媳妇丫头们齐齐应了,散了不少出去忙活,莲香又差人去知会二爷,把屋里的人打发得七七八八,只余了半叶和籽定。

她瞟了正和比儿说话的半叶一眼,低声道:“我实在是没接到信儿。”

齐粟娘一惊,死死握住莲香的手,哑着嗓子含泪道:“这是怎么说的?这是怎么说的…”

莲香抬袖子替齐粟娘拭去面上地泪珠,微笑道:“大宅门里总免不了这些,是我疏忽了。这样要紧的时候,我却出了岔子,白让夫人替操了这许多年的心…”

齐粟娘咬着唇,却忍不住眼泪,“我不该时时拉着你一起玩闹,你原来的性子可不是这样地…”

莲香摇了摇头,“这深宅内院的,总有些嗜好儿才能度日。夫人在地时候,我反是日日精神,没把那些赌戏儿当成正事。爷和夫人都上京了,日子空落落的。海静…我虽是疼他…到底不是我亲生的…爷也没恼错我…”

齐粟娘实是忍不住,抱着莲香哭道:“当初,我原就不想让你嫁进来的…”

连大船跟着连震云身边一路走进了院子,还在阶下,便听得里头传来府台夫人断断续续的哭泣声,微微一惊,看向连大河。

连大河不动声色,以目示意他闭嘴,便听得李四勤陪笑道:“大哥,她就这性子,谁叫她和小嫂子好呢…”

连震云看了李四勤一眼,没有出声,撩袍上了台阶,门前的媳妇丫头们眼见他们来了,一直未出声,此时方揭开了帘子,报道:“爷来了,二爷来了。”

齐粟娘和莲香俱是一惊,慌忙站起。齐粟娘急急用帕子拭去脸上地眼泪,拉着莲香的手,迎了上去,陪笑施礼,“大当家。”

连震云看了齐粟娘一眼,回礼道:“夫人。”

齐粟娘小心翼翼,“大当家请坐。”

连震云叹了口气,看了莲香一眼,“夫人请坐。”

连震云见得齐粟娘在他身边坐下,便转头对莲香道,“可曾给夫人奉茶?”

莲香连忙施礼,“爷,妾身已吩咐丫头去泡茶,布茶点了。

”话音方落,籽定便领着媳妇丫头们走了进来。莲香接过茶,正要捧给齐粟娘,齐粟娘朝她替了个眼色儿,接过茶,站起亲手捧给连震云,“大当家喝茶。”

连震云一愣,齐粟娘陪笑道:“莲香她糊涂,没管顾好海静,原是该罚。现下她明白了,以后再不敢犯,只怪当初她在妾身身边地时候,我没好好教导她。还请大当家看在妾身面上,容她磕头奉茶,认个错。”

莲香连忙跪了下来,给连震云磕了三个头,齐粟娘将手中的茶递了过去,莲香双手高高举起,“爷喝茶。”

连震云看了看笑得脸都僵了地齐粟娘,又叹了口气,伸手接过茶,喝了两口,“半叶,接姨奶奶起来。”

半叶和籽定连忙上前,将莲香扶了起来,连震云看了莲香一眼,“以后不准再碰赌戏。”

莲香含泪应了,“妾身再不敢犯了。”

李四勤松了一口气,看向欢天喜地的齐粟娘,笑道:“俺听说你如今越发厉害了,京城里大老远送来了一船地东西,全是赏你的,你替九爷府赚了多少银子?”

齐粟娘咯咯笑着,“我可不比你和大当家,我不会赚银子。原是自己爱钻别人的空儿,现下我也就专堵空儿罢了。”转头道:“比儿,把那两箱子东西拿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