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拉上来!”明纳德又喜又急,从马上跳下,飞奔了过去,蹲在沟边叫着。

几只手合力将一具男人的身体从沟中托了出来。明纳德凝神看去,这人身上未着官袍,却裹着条羊皮毛毡子,面上尽是血污,头上缠着布带,还在渗血,身体看着似已是僵硬。

明德纳只觉着身形眼熟,抖着手用袖子抹开他脸上的血迹,欢喜至极,“是我们家的少爷!”

跟过来的老喇嘛趴在何图华胸口,听了半会,“——还——还活着!来人,快烧水——”

明纳德又惊又喜,“还…还活着?”跳起来直叫,“大夫——”暗自庆幸因着怕路上又遇上准噶尔人突袭,特意带着的随军大夫以防受伤无人料理。

随军大夫连忙走上前来,一边看探何图华的伤势,一边道:“头上被冰块砸伤,伤势颇重。好在冻伤还不重,赶紧送回西宁去治伤——”

土沟里的军士一个接一个爬了上来,带上来种种杂物,有火折子、燃尽的衣物角料、拆碎的藤夹木箱以及刀具,“有一头死驴——”旁边的红衣老喇嘛上前细看着吃了大半的驴骨架,极是惊异,“这是驮行李的驴,必是和这位大人一起陷下去的,难怪冰塌都过了一月,竟还有存活——”

明纳德正指使人抬着何图华上了停候在一边的马车,一听得这话,想起出京时十三阿哥让他顺道寻找北河河总尸骨的交待,正要吩咐下头的人再寻一寻,土沟里又传来了兵士们的叫喊声,“还有一个!还有一个!”

明纳德转头大叫,“拉上来看看,是不是北河河总大人。”

远远的,黄河水轰鸣雷响,奔涌不绝。

第十五章 漕船上的莲香-葫芦湖里的蕊儿

江苏淮安,太阳半浮在漕河之中,河面上漂浮着鳞鳞的。

近晚的风已是凉了些许,漕连府葫芦湖里的莲花儿随风摇曳着。

连大河在抱厦里向比儿交了帐册,走了出来。他伸手招过连大船,低声道:“过几日,我要去京城里办差,我不在的时候,你事事小心,大小姐可不是个能糊弄过的。”

连大船连忙应了,“大河哥,你放心,不会出差子的。”想了想悄声道:“大河哥,你是去京城接夫人么?”

连大河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不单是这事儿,还有四爷派下来的差事。”连大船一时恍然,“按说,姓崔的当初胆子也太大了些,为了除去大当家,竟然把四爷当枪使,也难怪四爷放不过他。”又担忧道:“大河哥,他可不是个好摆布的,要不,我和你一块儿去。”

连大河微微一,“他如今也疏忽了,在京城和天津来来去去的,总能被寻到空子的。你不用担心。”

葫芦湖西面的莲香院忽然有了动静,连大河和连大船转头看去,却是桂姐儿被丫头媳妇簇拥着从莲香院里出来了。

连大河心中惑,莲、桂两位姨娘这两年水火不容,现下为何又这般上门来探。连大船却啧啧道:“她倒是转得快,眼见着内事儿由大小姐掌住了,便想息事宁人罢。 ”

连大河听得似有些道,便也抛开。他又看了看抱厦连大船道:“呆会半叶出来问问她莲姨奶奶写了信没有。大当家一直等着呢。”

连船站在抱厦前。等了半个时辰。眼见着晚膳地时辰快到了。仍是没见半叶出来。他终不是耐烦。躲在树下打了唿哨。

不一儿。一个大丫头从里边走了出来。四处看着。

她约是十五六岁。眉目如画。娇俏常身上拱碧兰单衫儿淡雅可人。白绫绸裙子清清爽爽。双腕上一对缠丝芙蓉玉镯子。头上地珍珠金钗儿闪闪发亮是半叶。

连大船又打了个唿哨。半叶看了过来。

半叶走得近前了他一眼。“你又躲懒。叫大河哥看见了。你小心着。”嘴上虽是厉害。却脸上带笑。

她提着白绸裙子。偷偷儿和连大船溜到了假山后地背人处“什么事儿。快说还得去侍候大小姐。”

连大船嘻嘻笑着,拉着她并肩儿坐在草地上。半叶一边嘀咕着“仔细我这裙子沾上了草根儿。”一边挨着他坐了下来。

连大船小声道:“怎么样?你和莲姨奶奶说那事儿了?怎的两三天了还没有动静?大当家可是等着她写信请夫人来淮安呢。”

半叶听得他问,脸上便黯淡了些。她叹了口气精打采地道:“我能不说么,盼了多少年了——”

连大船听得她话里有话,瞅了她一眼,用肩膀撞了撞她,“瞧不出,咱们在淮安大街上一块儿讨饭时,我愣是没瞧出你的心眼多,你啥时候知道的,我可从没和你说过,大河哥——更不会说。”

半叶微一犹豫,连大船又推她道:“这事儿都快定下来了,你还瞒什么,和我说说。”

半叶啐了他一口,“我还不明白你?你打小就是个嘴碎的。”却也不再迟,压低了声音,:“娶莲姨奶奶进门那年,云夫人不是和她一块儿来操办婚事?莲姨奶奶是她跟前出来的人,为了她的体面,大当家不是让把东厢房重整,叫了人开工

连大船点了点头,疑惑道:“你从这事儿上就看明白了看着这半半的,也是为着陈大人的体面——”

半叶悄悄儿在连大船耳边道:“那一日夫人喝醉了酒,歇在卷棚里,云夫人因着云老爷中暑,先走了,我在二当家房里。那时节,大当家就去了卷棚里——”

连大船惊得目瞪口呆,“你是说,他们俩早就——”拼命摇着头,“不可能,绝不可能,我眼睛没瞎,要是早上手了——”

半叶伸手在他胳膊上狠狠拧了一把,嗔怒道:“你急什么!我话还没完,不想听就算了!”

连大船亦怒了,“你怎么停在半路上,打小儿结巴的毛病不是好了么,我听得急死了!”

半叶气得直咬牙,拿他没法,只得说道:“我从二当家房里回卷棚,就见着房里各处有些不对,似是有人来过。夫人床上的左边帐幕被卷了起来,衣衫儿也有些乱,我原是想着我眼错了——直到我看到床脚上的扇子——我分明记得是放在外头屋子里的东坡椅上的!”半叶咬着唇,“我挨个想了,除了大当家不会有人得空儿。我再算了算时辰,必是不会怎样,我就趁着夫人醉着,把扇子收了起来,将各处打理妥当,打那日起,我时时留心,也就看明白了——”

连大船听得半晌说不出话来,咋了半会舌,方道:“不管当初怎么样,如今总算也是要如愿了。京城里的人都安排好了,只要夫人接了信点了头,不过是转眼的事。莲姨奶奶可写了信

半叶摇了摇头,“没有唤我过去取信。我如今被爷差给了大小姐,也知晓情形,只是她前几日身子一直不好,时时吃不下饭——”半叶叹了口气,“她和夫人情份好,她一听到陈大人死在黄河源,她脸色儿就灰了。后来我劝她写信请夫人来淮安,也好照应一二。她只点了点头,再没出声。”又庆幸道:“好在那年陈大人在清河出了事,我也领了爷的嘱咐劝她写信,想来这回她也不会多心。多亏她不知道爷的心思儿,否则依她的性情儿信她是死也不会写的——”

连大船亦叹了口气“我说上回你怎么帮着那房里反了口,原是早明白大当家不想立正室——方才那房里去莲香院,许是探病罢。”

漕连府已是掌上了灯。连府老爷带着大小姐连比儿在正厅用饭。因着有了大小姐,姨娘们再不能陪坐,俱都与侍妾一样,站在两边侍候。

半叶和籽字站在了比儿身后。桂姐儿领着侍妾们站在两边,莲香却没见影子。

比儿看着面带不安的蕊儿,微笑道:“我看着这几日莲姨娘胃口不大好蕊儿姑娘去吩咐小厨房,熬银鱼补汤送过去罢

蕊儿听得比儿替莲香说好话儿,暗暗松了口气忙应道:“大小姐说得是,只是莲姨奶奶这几日进不了鱼汤,奴婢让人熬鸡子汤可好?”

比儿笑着点了头,“如今莲姨娘的贴身丫头还没挑好又有些不好,蕊儿姑娘多费些心。”蕊儿笑道:“大小姐放心几日我在她跟前侍候着。”说罢,便转身下堂而去。

桂姐儿看了看她的背影,又看了看屋角默默无言的半叶,冷冷一笑,原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儿,不用费她半点功夫。

更鼓敲响三声是三更天。众人都已熟睡,只有巡夜的人沿着走习惯的巡夜路子走动着。

葫芦湖里轻轻的水波声传入了莲香院中留在左厢房里的蕊儿已是睡熟了。内室里黑漆漆的,只有敝开的窗户里照入一片月光。圆几上的鸡汤凝成了一片白油月色映成了惨白的颜色,和莲香的脸色一般。

圆几上崭新的砚笔墨动一分,在月光下闪着利刃一般白晃晃的微光。

莲香终是慢慢站了起来。

她推开门,半叶与籽定平夜的床位已经空了,连府老爷的亲信旧人调去侍候大小姐,新的丫头明儿随她去挑。

莲香的手轻抚过绫罗的被面,缀珠的床栏,螺甸的妆盒,金镶玉嵌的珠宝,缓步走到了外室。

正房里紫檀木的家私,月光下泛着死光。莲香走上去,坐在紫檀木罗汉床上,只觉像海静的小棺材一样又冷又硬。

院里的夜风吹拂着,将月亮与星星扫入了浓云之后。莲香沿着走习惯的没有暗哨的小路,慢慢走着。身上的葛纱衫儿在夜风中沙沙作响,腰间长长的白罗绡随风飘动着。

她顺石径,走过了莲香院前的开满莲花的葫芦湖。

石径转弯外,便是董冠儿与秦萼的冠萼居,屋前醉芙蓉花圃里冷冷清清,花时仍未过去,赏花人却久未来了。

莲香的手抚过醉芙蓉花瓣,听得不远处随风传来咿咿呀呀的唱戏声,配花阁里还亮着灯,淮安苏戏的腔声甚是悦耳。不过,便是花阁前的不知名小花们都懒得去听了。

莲香从配花阁前走了过去,一座空空的小院在黑暗中沉默着,里面花儿已是落尽,连梗枝与枝影都没余下半点。

转过三重竹林,便是桂花院。早开的桂花在夜色着弥漫着浓浓的甜香,虽是没有了孩子夜以继日的啼哭声,男女交缠的欢爱仍是不绝。

然则,正北面巍峨高耸的正房将它黑漆漆、暗沉沉的影子压了过来,桂花院中的欢爱便也虚幻了。

不过是雪见了雪没了,花开了,花又谢了…

莲香在二门前驻足,望向内宅外那一片黑暗不可知的世界,想要将脚伸出去,裙下那三寸小小的金莲却迈不动步,她慢慢伸出手来,细细看着那纤长柔软,二十多年不曾沾过阳春水的十指,轻轻叹息着,缓缓转过了身去。

长长的白罗绡在风中飘荡着,越飞越高,越飞越高…

连大河在睡梦中突地听到一声重重的水响,全身一颤,顿时醒了过来。

连大河看着黑沉沉的天,看了看身边的侍妾四儿,坐在床上寻思了半会方醒过神来。

梦里听到的那声水响,分明是人堕水的声音,却又心是做梦。

四更鼓蓦然敲响。

连大河心里打了个突。他披衣下床。四儿迷糊道,“怎么了…”

急急的敲门声在院门上响起,“大河哥,大河哥,不好了…”

夜风从敝开的窗户刮入莲香房中,将空无一字的信纸吹得飞起,飘落到莲香院外的葫芦湖中,转眼不见了踪影。

蕊儿从葫芦湖中被捞了起来,已是咽了气,房梁上解下的莲香,下身还在淌血,连大河怔怔看着两人的尸身,重重跺了跺脚。

“大河哥…”连大船哭丧着脸,“怎么办…莲姨奶奶好像还怀着两个月的孩子…我们都不知道…她就这样上了吊…她怎么就这样想不开…还有蕊儿,她都跟了大当家十五六年了…”

连大河叹了口气,“你不用怕,这不关咱们的事。是大当家亲口吩咐半叶,让她请莲姨奶奶写信请夫人来淮安的…”他转头看向院内,摇了摇头,“莲姨奶奶若是知道自己有了身子,就算知道大当家对夫人的心思,不愿意写信哄夫人来淮安,也不会走这条路…”

连大船打了个哆嗦,慌张道:“大河哥,我…我再没和别人说过夫人的事…更不会和莲姨奶奶说…”

连大河看着蕊儿被葫芦湖水泡得青白的脸,还有她脚上系着的石头,“莲姨奶奶不知道,蕊儿却难说了。她可是跟了大当家十五六年,半叶一个丫头都能看出来的事,她会看不出来?”

“半叶是看着扇子猜出来的…蕊儿她是怎么知道的…”连大船左右看看,悄悄道,“那事儿我都不知道…”

连大河沉默半晌,“她…怕是只要看大当家的脸色就明白了…她不比桂姨奶奶蠢…她只是心性儿比桂姨奶奶好…难怪夫人喜欢她…”

连大船恍然,“难怪这些年来,她一直用心服侍莲姨奶奶,怕是早明白将来正室夫人…只是…”连大船怅然看着蕊儿左脚上,用五彩绦带系得紧紧的石头,“莲姨奶奶我明白,她和夫人那样的情份,若是知道内情了,无论如何是不会写信的。她本来就不得宠,再这样挡了大当家的好事,怕就没得好下场…蕊儿她又何必非寻死不可…”

“莲姨奶奶死了,她以后还有指望么…难不成现在再去投靠桂姨奶奶?”

“夫人喜欢她…”

漕运总督衙门钟鼓楼上传来了亮更鼓声,天边已是开始泛白,连府的老爷快要起身了。连大河慢慢向连震云歇宿的桂香院走去,“她太明白了。夫人若是知道莲姨奶奶自尽了,大当家的梦,就该醒了…”

正文 第十六章 等待辞官的北河河总(一)

天灰茫茫的。

出了陕西地界,通向京城的官道上,十多骑快马拥着两辆蓝昵围布的暖车一时急一时缓地行驶着。明纳德看了看天色,吩咐下人到前头探路,准备午间打尖歇息后,便调转马头,到了第二辆马车边。

他揭开车帘,看着仍是昏睡的何图华,叹了口气。他心中想要埋怨少爷舍命去救北河河总,多管闲事。但想着陈大人这一月在地沟里,把吃食、毛毡尽着受伤的少爷,自个儿瘦得脱了形,冻伤不轻,终是保着少爷等到了他们,却又无语。

总归是互不相负。

正午的太阳驱走秋日的肃寒,探路的奴才领着众人进了一处不过三四条街的小镇,街上的行人虽是不多,但陕西羊泡馍的香味儿飘了满街。

明纳德指使着下人包下家勉强能入目的小店,催促店家准备干净饭食。

他等着奉皇从京城里赶来的御医走下马车,连忙陪笑问道:“郎供奉,我家少爷还没醒过来。这伤到底要紧不要紧?”

头发雪白的老御医,已正四品的内廷供奉,他苦笑道:“明管事,何大人至多过三日便会醒过来,只是他受的伤重,亏了元气,怕是要将养过三四年才能恢复。”

明<德花白的胡须抖了抖,说话间已是有些哽咽“我家少爷还没上三十——”

郎供劝道:“有命回来就是万幸了。陈大人虽是没大碍双脚跌伤。为了保住何大人又受了冻。以后老寒腿地毛病儿是治不了了。”说话间。拱了拱手。“老朽还要去写折子。向皇上禀明两位大人地病况。”说罢。转身去了。

明纳德看着朗供奉地背影。抹了把老泪。招手接过下人送来地热腾腾地羊泡馍和放着三道菜地食盒。向北河河总地马车走去。

皮帘子一揭开浓烈地药味儿扑鼻而入。

车厢里垫着厚厚地灰毛毡。固定地铁木小桌上镶着铜烛台。陈演半躺在车厢里。下身盖着熊皮色因着太久不见天日。格外苍白“明管家。何大人可醒了?”

明纳德爬上车。将食物放到铁木小桌上。恭敬禀告道:“多劳陈大人挂心。我家少爷还未醒。朗大人说也就是这几日了。”顿了顿又想起什么。“陈大人地家信朽早已差人送进京城了。”

陈演早知道这位钮禄家地管事积年知事。想起何图华舍身献他现下仍是未醒。心中虽是沉重听明纳德说了家信地事儿。便也安了心。

皮帘子放了下去,陈演揭开食盒,里面是些家常菜——红椒猪头肉,鸡汁粥,还有蒜泥白肉。陈演只觉得眼中一热,粟娘在京城里受惊了罢?这一月她是怎么熬过来的?他摸着有些麻木的双腿,他不能和何图华一样慢慢恢复,齐强哥死了,粟娘以后全得靠他了。

明纳德每日照料着何图华,看着朗供奉的折子三天一个地递了回去,又看着京城里差了专治腿伤的御医过来,看着进了山西地界后,北河河总挣扎着能下地行走了。明纳德对北河河总照顾得更是周到了。

等得他再看着北河河总能行走后,每日被人扶着来探视何图华,陪着刚醒的何图华说几句话,明纳德对北河河总越发殷勤了,说话行事间透着股亲热劲儿。

“先生…”何图华头上仍包着厚厚的白布,身上盖着厚厚的锦被。他微张开眼,看着陈演想说些话,却连张嘴的力气也没了。

陈演被明纳德扶着坐到了何图华身边,他凝视着何图华,“好好养伤,等你身子好了,我再带着你去巡河。”

何图华却又昏睡过去了。陈演伸手给他压了压被子,轻轻叹了口气,“还得过三四年…”

皇上催促着早日回京,钮禄家从京城里差来迎接的人也是来了两拨,明纳德一路急赶着。

探源团上一拨伤重回京的人还未到通州,明纳德一行人已出了山西太原城,离着通州也不过几百里路了。明纳德正催促下人加鞭赶路,忽听着官道上重重马蹄声由远而近,似是有不少人马从京城方向疾驰而来。

明纳德远远见得对面赶来了近百骑快马,他眯眼看去,到得近前,认得打头一人是北河河总府里的周师爷,后头是两个小厮和北河河总府里的亲兵。

马车内的小几上,摆着暖壶和两盏热茶,固定的铜烛台燃着一支小烛,半明半暗地摇晃着,照亮了信纸上的字

痕。陈演看了齐粟娘写的信,字字句句都是问伤势,回,心中虽是欢喜,却知晓她瞒了事儿未说。他叹了口气,抬头问道:“周先生,夫人现在在查府?你把京城里的事儿细细说给我听。”

周襄天斟酌着,把这大半年来的事儿慢慢说完,陈演闭目沉思,久久没有言语。

车厢外,传来杂踏的马蹄声,车轱辘一面发出吱呀的混浊声响,一面从碎石上碾了过去,铜烛台上的烛光便也随之晃动着,照得陈演的脸忽明忽暗。

周襄天看着陈演的脸色,轻声道:“大人,讷定苏大人已死,何图华大人伤重。李明智大人掌控不住河标兵,在下以为,这时节,皇上必是还要重用大人。大人需体察圣意。”

陈演慢慢张开眼,“先生所言极是。”他拱手谢道:“多承周先生在十三爷面前进言,为我奔忙。”

周襄天连忙回道:“大人吉人天像,在下蒙大人青眼,托以骨肉之情,敢不效力。只是位卑职小,无能照拂大人家眷。”

陈演摇了摇头,微微笑着,“生,待我辞官后,可愿归乡与我毗邻而居,同看千里漕河日升日落?”

周襄天捋须笑,“固所愿,不敢请尔。”他捧起一盏热茶,呈给陈演,“只是,大人如今所虑甚多——齐三爷、京城里的爷们,还有夫人—”他看了陈演一眼,慢慢道:“太子门下时常聚饮,除了兵部尚书齐世武,其余尽是领兵之人。但若是要入罪,却又怕寻不着实据——”周襄天顿了顿,“京城里的各位爷都盯着,怕是会出大事。大人回京,皇上必要召见,还是忍一时为好——”

陈演恍若未闻,只看着中齐粟娘的书信——“我在京城一切安好,只待你早日归来——”陈演慢慢折起信,抬头对周襄天道:“周先生,小连和赵把总也跟着你来了?”

“是,先受伤回京城的那一路走走停停,还未到通州,正遇上我出京。他们伤势好了多半,原听得大人安好的消息就要回头来迎,正遇上我。我就将他们带过来了。”

“悄悄小连去天津城,请李明智大人到通州一晤。”

京城中,因着秋日已临,宫女太监忙乱着,贵人们已是准备着从畅春园搬回紫禁城。畅春园边的静安园中,十阿哥一屁股坐在石亭子里,“陈变之竟然没死!连钮禄家那小子也吊着一口气被找回了!真他奶奶让老子白欢喜一场。”

九阿哥慢慢悠悠走上石阶,笑道:“你有什么好白喜欢的?你门下没有能做河督的奴才,难不成你还指望着齐家那上百万的家私?”

十阿哥哼了一声,“她要不是老十四的宝贝奴才,这样的便宜进项爷早就到手了,还用得着王母娘娘挑女婿一样,等着她来挑爷们?”瞪向满脸笑容的十四阿哥,“瞧你这傻乐劲,犯得着这样高兴?到嘴的肥肉都飞了!”

十四阿哥靠在亭柱子上哈哈大笑,“我可松了口气。她那脾气行事,不是我府里的女人,我瞧着稀罕,隔一阵儿受一回,爷还忍得住。若是收了她做外室,十天半个月见上一回,爷怕迟早忍不住一顿鞭子抽死她。”

十阿哥和九阿哥皆是大笑,九阿哥笑道:“原来你也明白这个理,倒是哥哥小看你了。看你以后还把她当宝贝捧着!”

十四阿哥瞪眼道:“这不是还在外头么?既然没到手就是稀罕!”

九阿哥和十阿哥笑着骂他,半晌没有言语的八阿哥慢慢开了口,“通永道台李明智一听说陈变之被钮禄家的人寻到了,送上了京城,就离了天津,在通州等着他。

九阿哥一怔,“何图华那小子只剩一口气,是死是活还拿不准。陈变之也是在冰洞里躲了七八天,只比他多几口气罢了,李明智赶着去和他说什么。”

十四阿哥的眉头却是皱了起来,“李明智虽是不熟河政,但他只要把河政上的事儿向陈变之一说,陈变之可是个精的——”

八阿哥瞟了十四阿哥一眼,微微笑了起来,“正是如此,我听说,李明智从通州回了天津,便开始查河溯海银。”八阿哥站了起来,“李明智倒是有眼色,眼见着何图华病了,讷定苏死了,陈变之回来后,官位儿照旧,皇上还特赐他去小汤山养伤,就明白这北边河道上的事儿,眼下还是陈变之说了算。”

正文 第十六章 等待辞官的北河河总(二)

日的小汤山处处树高叶茂,太阳从枝叶缝中洒下斑驳山鸡在草丛乱石中钻来钻去,偶尔有山鹿在树林中一露头角。坡上的皇庄一个连着一个,行宫虽还没有建起,但各处的泉眼儿都被京城富贵人家圈了进来。

小汤山东头,一处不过十余亩方圆的小庄子。

前后两重花木掩映的四合院子里传来枝儿和理儿的笑语声,七夕在廊道上安置了长椅,烧起红泥炉,侍候着周襄天坐下晒着太阳,自个儿一边烧水煮茶,一边看着枝儿和理儿将院子里晒好的驱寒药材收入簸箕内,走入了后院。

浴室内莲花型的池子里,白气腾腾地冒着。枝儿和理儿将药材放入池中,过得半刻钟,满室时便充满了药香。眼见着陈演穿着单衣,被齐粟娘扶着,慢慢走了进来,两人便退了出去。

他脸上已是瘦得没了半两肉,单衣下隐约可见冻伤后留下的斑痕。他握着齐粟娘的手,慢慢挪动着双足,双腿上冻伤虽好,但冻伤时肌肉麻木的毛病让他不良于行,只有每日靠温泉来调理。

他低着头,看着力扶着他的齐粟娘。她的鼻尖上隐隐有几颗水珠,不知是是汗,还是这浴室里蒸腾热气所凝结的雾水。她的嘴角儿微微翘着,有着掩不住的欢喜,她的眼角儿时时扫了过来,一刻不停地看着他,似是生怕他转眼飞了去。

他尤记得,路过龙羊峡冰时定苏掉下了冰缝,他和何图华却掉进入山脚下的土沟,眼见着要被接连而下的冰块砸到时,他心中那一瞬间闪过,只有粟娘。

他今生于河已是足矣,虽死无悔。但——粟娘——粟娘还在等他回去。

何图华扑上来替他挡了冰块,随后而落的巨冰卡在冰隙之上,将他们深深困了土沟之中,也为他们留下了一个小小活命之地。他抱着受伤的何图华缩在了冰隙中,听着外头准尔游骑在冰上搜寻他们。

他能呼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