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两个道童还在卖力的扇风。

众人皆是一呆,高铭快步走上前,“你不要胡闹,你知道这是谁吗?”此时赵佶出声道:“罢了。”便也跟着高铭走了上来,他靠近这油锅,就见下面的柴堆烧得正旺,锅里的热油咕嘟咕嘟冒着泡,毫无疑问,这是一锅沸油。

他骇然,惊愕的看锅中的道人。

那道人不慌不忙地双眼闭目,一派悠然自得,“徒儿不卖力,这洗澡水不热。”

他确定这不是自己的幻觉,锅内热油翻滚,锅下是熊熊烈焰,公孙胜就坐在这热油沸腾翻花的锅中,淡定自若的说要洗个澡。

就连林灵素本人也从没见过这样的场景,这不就是传说中的下油锅吗?

高铭瞥见众人都被公孙胜的这一举动给镇住了,心中不禁暗暗松了一口气,这就是他要的效果,所谓一鸣惊人,就是要在一开场就把所有人都镇,在他们心中,深深的根植一个概念,眼前的是一位神人。

剩下的就好办了。

林灵素呆呆地眨了眨眼睛,他甚至能够感到这锅内不停扑面而来的热浪。

林灵素怀疑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使劲揉了揉,确定自己没看错,但是他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这个场景他从来没有见过,不好评价。

此时公孙胜朝着高铭哈哈大笑,“衙内来了,我看着天气凉快,便洗了个热水澡,你等我洗完好吗?这些人都是衙内的朋友吗?”

高铭装作吃惊的指着翻腾的油锅道:“你、下油锅?”

他今天,就是公孙胜的托儿。

“这有何难,不是早就告诉过衙内吗?”公孙胜淡定如常,甚至还将油锅里的热油朝自己身上淋了两下,从容不迫,面带微笑,慢慢从油锅中站起来,“衙内带了这么多朋友来,那我就不洗澡耽误时间了。”

林灵素本来以为这公孙胜站起来后,他的腿肉应该筋骨糜烂了才对,可是现在看来,他根本没有任何异样。

这就是一双功能健全的正常双腿,公孙胜从油锅中出来,迈开步子往屋内走,“请允许我去擦个身,去去就来,你们在那个屋子等我吧。”去掉满身的油腻。

赵佶发自内心的夸赞,“真乃神人也。”

林灵素暗暗咬齿,这时候,他听高铭道:“林道长,这在你们修真界,是很常见的吧?对不对?我没接触过道士,不了解这些。”

林灵素含糊地嗯了声,然后就听高铭笑道:“我就知道没什么了不起,林道长也坐下试试吧?”

滚,你想烫死我吗?!林灵素瞟向高铭,见他眼神天真懵懂,心中暗想,亏我当初还叫你当宝华吏,你竟然还想坑我。

高铭就知道林灵素不会答应,其实所谓的热油锅洗澡就是个简单的科学原理,一些破除迷信的科学栏目科普过许多次。当然,现在这项骗术还没有人掌握,高铭属于第一个引入者。

下面是醋,上面才是油,而且里面加入了硼砂,硼砂起反应不停的冒泡,看起来好像油在翻滚一样。

道童烧得柴火中,故意弄得味道很呛,也是为了掩盖醋的味道。

其实温度并不高,而且公孙胜坐在铁锅内,那铁锅底下又铺满了厚厚的杂草,起到了很好的隔热作用,所以从外面来看,他就是在热锅中洗澡。

而等到锅内的温度升高到公孙胜不能承受,他就找借口出来了,这是高铭准备的第一个法术。

看到了刚才的下油锅表演,众人此时都不敢再随意评价公孙胜,赵佶满怀期待的来到公孙胜指定的屋子等待。

很快,公孙胜从外面走了进来,已经换了一身整洁的道袍。

他笑着看向众人,“大家等了贫道这么久,口渴了吧?那么就让贫道为大家引来山泉之水,供大家饮用如何?”

山泉,哪里有山泉?

众人就见公孙胜指着墙上的一幅山水画道:“贫道看此处泉水正好,可以引水来用。徒弟,拿水壶来!”

便有道童双手捧着一个水壶走上前,举到到公孙胜跟前。

公孙胜领着他来到那幅山水画面前,就见那公孙胜,口中念念有词,接着把手贴到了画中山泉的上面,笑道:“水来水来。”接着便有涓涓细流从他指尖流淌出,一股一股的注入到了水壶里面。

“天啊,这太不可思议了!”一个赵佶身边的随从忍不住先叫了起来。

其实他代表了在场大部分人的心声,这难道真的是个真神仙?

“童儿,将这些泉水拿去煮开沏茶。”公孙胜随意一摆手,那道童就捧着这个茶壶下去了。

赵佶眉毛皱着,因为他觉得不可思议,但他嘴上笑着,因为他觉得自己看到了真正的仙人。

高铭暗暗瞟皇帝,在皇帝面前表演魔术,算是欺君吗?当然,看不穿就不是,那是仙术。

刚才的手法很简单,就是公孙胜的大袖子里有个水袋,水袋里有管子顺着胳膊延伸到他手心,他说水来的时候,偷偷挤压水袋,将水注入到壶中。

玩的就是个视觉死角,加上心理上的先入为主,刚才公孙胜热锅洗澡,已经叫众人认定他有法术,此时,不疑有他,就更看不穿了。

只觉得这公孙胜真的从画中引了泉水出来。

高铭觉得宽衣大袖的衣裳,再适合戏法表演不过了,分分钟制造视觉死角。

大家还没被各种魔术和魔术解密洗礼过,一个个都很单纯,加上浓厚的封建迷信思想,后世尚且能骗到上亿人的魔术,他们怎么可能看得穿。

公孙胜主动出击,看到林灵素也是道士打扮,便道:“都是道门中人,不知该怎么称呼?”

林灵素强作笑颜,“今日的主角是你,不是我,想必还有神通要展示,请吧。”

林灵素横行东京道士圈,在他看来,所有人都是假货,靠画一些神神叨叨的符咒混日子,就连他,本质撒上,研习的也不是道术,而是阿谀谄媚之术。

他有点懵,一直以为书上记载的法术都是假的,难道今天,自己碰上真的了?

否则的话,怎么解释下油锅,和引画中的泉水?

“既然你这么说了,那么贫道就再展示一下不死之身吧。虽然这不死之身的法术,每三年才能用一次,但为了衙内和衙内的朋友,贫道不吝消耗掉这次机会。”

言下之意,这次展示完了,下次展示要三年后了,至于三年后什么样,鬼才知道。

“请允许贫道下去准备一下。”公孙胜背着手,悠闲的走了下去。

高铭趁着这时跟赵佶搭个话,结果发现他眼睛发亮,完全沉浸在遇仙的兴奋中,根本不愿意多出声,高铭便作罢了。

不一会,有几个道童推进来一辆四轮平板车,上面载着一个棺材,公孙胜跟在后面。

将棺材摆到众人跟前,公孙胜登上平板车,叫人移开棺材盖,一条腿迈进棺材内,“贫道要运真气,希望各位后退,否则被贫道吸了元气就不妙了。”

听了这话,都往后退了,尤其赵佶,退得远远的。

公孙胜笑看高铭,“贫道先去里面躺着,希望衙内用锯子将我从中间锯开,如果我能醒来,衙内,还想您相信我的仙术,如果不能,呵呵,就直接将贫道用这棺材埋了吧。”

高铭摇头,“我可不来,如果你死了,岂不是叫我摊上杀人的罪。”

公孙胜环顾四周,“大家都可以作证,是贫道自愿叫衙内将贫道从中间锯开的,如果贫道死了,不干衙内的事。不过衙内也不需担心,不会有事的,贫道仙术不会出错。”

“可……”高铭装出为难的样子。

赵佶就道:“你答应下来,没事的。”

高铭就做出有皇帝撑腰,无所畏惧的样子,“是!”然后四处看,“锯子呢?”此时一个道童很贴心的送上来一把长锯,“一会我与衙内一起将师父锯开。”

这时,公孙胜躺进了棺材内,林灵素见了,终于发现了一处能挑刺的地方,赶紧道:“这棺材这么高,你在棺材内做什么谁能看见?”

就听公孙胜呵呵一笑,似是早有准备,“不用担心,给你们看便是了。”说着语气中就像蕴满了真气,喊了声:“开!”

棺材的四面木板应声落下,趴在棺材内的公孙胜,一览无余的暴露在众人眼前。

“可以了,那就麻烦衙内和我的徒弟,拿着锯子将贫道从中间锯开吧。”

高铭故意装作不自在地笑:“这还是个体力活。”就跟道童拿着锯子,走上前,从公孙胜的腰部中间开始锯了起来,这一锯不要紧,就见血从公孙胜身上渗了出来,流了满地。

高铭喊道:“不行不行,我做不到。”

公孙胜一指他的手,哈哈一笑,“借衙内手一用。”说完这句话,众人就听高铭惊讶的喊道:“哎,我这手怎么不好使了?然后就跟道童飞快的锯了起来,仿佛高铭这手已经不受自己控制。

高铭哭丧着脸,“怎、怎么回事,停不下来?!天啊。”

众人就听咔嚓咔嚓的锯东西渗人的声响,公孙胜竟然从中间被活生生锯断了,他的两个道童分别上来,把平板车和棺材板从中间拽开,让他的上半身和下半身彻底脱离。

人体分离了!

公孙胜的身体被分成了两截,相聚足有半丈,切口虽然由衣服盖着,但一片血迹,十分恐怖。

可他仍然谈笑自若,对自己的两条腿道:“贫道现在身轻如燕,也不要你这两条腿了。

而那两条腿却像听见了公孙胜的话一样,不停的在上下乱动,似乎在表示不满。

根据常理,一个人被腰斩,是不能活的,他的双腿也不可能再动。

但是现在,众人亲眼目睹公孙胜被一锯两半,却还能说话,双腿还能自由活动。

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除了仙术之外,没有别的原因了。

果然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他是不死之身。

有的人已经尖叫了起来,赵佶本人也惊得直吸冷气。

公孙胜笑道:“童儿,这两条腿不愿意离开我,将我们重新合起来吧。”

两个道童便将两截身子重新拼合在了一起,并把棺材四周的木板都立了起来,片刻,就见公孙胜从棺材中间站了起来,跳到地上,“衙内,这次可信了吗?”

高铭充分表现出了对公孙胜的“拜服”,活脱脱一个被仙术征服的,与官家信仰保持高度一致的人,“信了信了,道长是仙人。”

高铭见众人吃惊的表情,就知道今天这场表演成功了。

其实人体分离魔术已经属于一个毫无新意的魔术了,解密的人太多,高铭之前就在各种地方看过无数次。

核心诡计就是,两个人合作表演,上下半身分别属于两个人。

远离就是棺材底部有很厚的夹层,且平板车经过特殊改造,四条腿有很大的容纳空间。

公孙胜进去之后,将腿伸进夹层内,只露出上半身,而另一个人将上半身藏起来,只露出下半身,连接处用衣服遮挡。

所以从中间切开之后,上下半身各自能活动,因为本来就属于两个人。

再提前准备点猪血,用衣裳掩盖,装作是伤口出血,大功告成。

虽然在后世没新意,但在这个朝代应该还是很新鲜的,高铭也不觉得第一次看到这个戏法的人,便能看穿。

表演了人体分离术,比起只有一张嘴的林灵素,公孙胜完胜

赵佶站起身来,走到公孙胜跟前,将他上下好好打量了一番,似乎在找刚才被切断的痕迹,他亲眼所见这个公孙胜用滚烫的热油洗澡,从中间被锯开而又复活,这不是仙人谁还是仙人?

他激动地道:“还请仙人随朕回宫!”

公孙胜微笑道:“果然是官家,您一进来,我就见您身上有紫气,命格极贵,天下除了官家不会有第二人。不过,贫道还是要说,贫道不是仙人,贫道只是受了仙人的指点,学了些仙术而已,还是俗人,俗人啊。”

他越是这样放荡不羁,越显得有大才。

赵佶道:“先生说哪里话,与朕回宫。”

高铭见大事已成,心道,幸亏自己前世看了那么多“没用”的视频,如今才能重现出这些魔术来。

另外,公孙胜这算是成功出道了吧?

第124章

对于公孙胜的出现, 许多人一开始并没有在意,只当他和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但是很快,宫内外的人就发现自从公孙胜出现, 林灵素整个人都变得自闭了,仿佛一夜之间,从耀武扬威的孔雀变成了落毛的公鸡,一看就是遭受了重大的挫折, 被打击得不轻。

得宠的道士, 得宠的妃嫔,得宠的臣子, 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皇帝如果要是待见你, 便会常常召见你, 如果要是不待见你,就会丢掷一旁,对于妃子, 俗称蹲冷宫。道士们俗成坐冷板凳, 总之就是一个冷字。

林灵素就坐上了冷板凳,自从公孙胜进入了皇帝的视线,他就再也没被召见过。

遥想当年自己的辉煌,不禁感慨, 只见新人笑, 不见旧人哭。

跟他同样想法的, 还有其他被冷落的道士, 一时间,宫内曾经热闹的各个道馆, 都弥散着一股幽怨的气氛。

高俅听说皇帝身边出现了一个新得宠的道士,还摇头叹气, “又是哪个人给官家推荐道士,还嫌弃不够乱吗?”稍微一打听,却发现这个道士竟然是从自己家出去的,而且还是经过自己儿子的手亲自送上去的。

他是不是对儿子太放任了?竟然在他眼皮子底下搞这么危险的操作。

他将儿子叫到跟前,先是无奈的长叹,然后担心地道:“这公孙胜是什么人啊,你就敢往官家身边推荐。”

高铭连呼冤枉,“我也是受害者,这公孙胜仗着我们在梁山的交情,希望我举荐他,我本来不想答应,可是他走了崔念奴的门路,竟然让官家主动过问,我也没有办法。不信您可以打听打听,我那天是多么地为难,完全被他牵着走,几乎等于被裹挟了。”

别人不了解自己的儿子,高俅还能不了解么,咽了口唾沫,语重心长地道:“跟爹说实话。”

好吧,知子莫如父。高铭也就不再伪装了,“确实是我举荐他的,但是您不觉得他也真有本事么。官家如此宠信他,便是最好的证明。”

朝中有人好做官,官家身边儿有道士好办事儿。

“你还想办什么事儿啊?现在这些事不够你忙活的吗?”高俅发现儿子的翅膀硬了之后,想要飞翔的高度,有点吓人,“你胆子是越来越大了。”

高铭的胆子的确不小,就比如忽悠皇帝这件事儿,一旦被发现了,就是吃不了兜着走,当然,如果没发现,那好处也是车载斗量的。

风险和收益从来都成正比。

“我也没干什么啊,就在官家跟前吹嘘了公孙胜几句,至于公孙胜能得官家的信任,全凭本事,和我没关系。我就想混个推荐之功,您以为我还想做什么?不是以为我会通过道士影响官家的决策?怎么可能,我是那种找死的人么?别担心,真的。”

高俅脸色稍缓,“你千万懂得分寸!”

高铭装作乖巧的不停地点头,“明白明白。”

——

赵佶本来是不想再叫人碰那一块蝌蚪文石碑的,这东西都惹出多少麻烦事了。

不过,听说公孙胜也认识蝌蚪文,赵佶破例叫这个离仙人最近的道士重新破译蝌蚪文,给出权威版本。

于是,第三次碑文破解大会召开。

这个时候天气已经有些凉意,大家裹得严严实实再次来到艮岳内。

要知道前两次的破解已经捅出了那么大的娄子,这一次谁也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这一次的碑文破解大会,因为皇帝下令官员必须都要出席,所以就是称病不出的蔡京也到了现场。

之前王仔昔的骚操作历历在目,这一次众人对不知根底的公孙胜更是捏了一把汗,就怕他再说出什么耸人听闻的话语来。

跟这天气一样,众人脸上仿佛凝结了一层冰冷的寒霜。

表情麻木又冷漠地站着,等待这公孙胜揭晓他对碑文的解读。

他们现在也不求什么仙不仙班的了,只要不说他们是魔君就好了。

一阵冷风吹来,众人都打了个寒颤。幸好官家和公孙胜很快出现了,没叫大家等多久。

就见这公孙胜容貌不俗,配合飘逸的绣金鹤氅,确实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模样。

他来到石碑前,既没有做法事,也没有掏出天书,只是一手接触这块石碑,一手掐指。

不多时就听他道:“恭喜官家,贺喜官家,这块石碑上记载乃是九鼎太虚丹的药方。

虽然没听过这个丹药的名字,但是听起来就很厉害的样子,吃起来肯定大补。

这个说辞是公孙胜和高铭一早就商量好的,说这块石碑上的蝌蚪文记载的是一个药方,然后公孙胜便可按方抓药,顺理成章的将自己已有的丹药献给皇上。

而官家吃了,发现确实有功效,必将更加宠信公孙胜,认为他可以配出仙方。

众人都松了一口气,太好了,总算不是什么名单了,就是一个药方,这才是大家想要的结果。

现在大家都只想平平安安过个年,不想再应对任何的节外生枝状况。

林灵素的版本太肉麻,受之有愧,王仔昔的版本纯粹找事,叫官员挨骂。

不管怎么说公孙胜提供的这个版本,是最安全的。

于是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表示支持。

“原来记载的是仙方,我就说嘛,怎么可能是名单。”

“还是公孙道长说的在理。”

“公孙道长不愧是再世的仙人。”

除了这个版本,我们谁都不认。

赵佶一看下面的人也都支持公孙胜的解读,不由得心花怒放,虽然他不是神仙,有点惋惜,但能够得到仙方也是极好的,不停满意地点头。

不出高铭的意外,果然这个版本得到了官家和文武百官的一致认可。

此时,一直不声不响的太子提出了疑问,“不知公孙道长,可否将上面的药方念出来?”

公孙胜没有拒绝,仰头看着石碑,“玄阴天雾三两、天悲神草四两、无间玄水六两……”

既然要炼仙丹,用的原料自然是人间所没有的,众人从没听过这些东西,当然也分不出真假。

公孙胜撒谎不脸红,“官家和太子不必担心,贫道可以上天宫采摘这些草药下来。”

赵佶给了公孙胜一个“朕相信你”的信赖眼神,宣布,“公孙道长将碑文都翻译出来了,朕不希望之前两次错误的译文继续传播。”

皇帝表态了,这就是官方版本。

为了早日吃上仙丹,赵佶给公孙胜在艮岳内分配了院子,给钱给人。

资金一到位,公孙胜就叫道童们烧起了炉子,没日没夜地为皇帝烧制仙丹。

并宣称,仙丹七七四十九日就可练成。

赵佶算了一下,七七四十九天之后,正好是元宵节,搓着手,翘首企盼。

民间舆论在皇城司的轮番打击下,已经没有热度了,但是朝廷中仍然有一股势力追着蔡京穷追猛打,不停的有人弹劾他。

但是赵佶一点都不担心,因为马上就要过年了,而过年之后就是元宵节,元宵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没有之一,从太宗时期开始,元宵节就有超然的地位。

从皇族到百姓对元宵节偏爱得紧,从正月十四开始一直到正月十八,每天晚上都有灯会。

不管什么烦恼,什么样的大事,遇到这样的节日都要靠边站,等到节日之后,能不能想起弹劾蔡京还两码事儿呢,就算能想起来,但是热情跟之前也不能相提并论。

晾着晾着就凉了,适用于各种地方。

而且赵佶突发奇想,叫臣子们每个人准备三个灯笼,挂在大内正门的灯棚内,供皇室和大臣们集体猜谜玩乐。

高家父子同朝为官,便是六个花灯。高俅有儿子这么好的帮手,当起了甩手掌柜的,都交给儿子一起置办。

元宵节当晚,皇宫不光正门,左右掖门、御街都搭起了灯棚,灯火璀璨,流光溢彩。

店铺悬挂灯笼自不必说,连个人家也不甘落后,屋前屋后都挂着精巧的彩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