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荣点头,“我就把他领走。”笑着将高铭拽出了门。

因为刚才一直有父亲在场,有些话不方便说,现在只剩他们两人,高铭就笑道:“你就变着法的讨好我爹吧。”

花荣笑道:“我都已经拜他为父亲大人了,这些是我应该做的。你每天这么忙,我有空过来便探望探望他老人家,自然不能空手来,总得送点东西。”

花荣加封了节度使,在薪酬优厚的本朝,他不用攒钱买房,又无家眷要赡养,到手的俸禄除了给在老家的老太君进一份孝心外,就都给高铭和高俅买东西了。

在送鹦鹉之前,也是逮什么买什么,高俅连夸这孩子有心了,看样子是十分满意花荣的表现的。

高铭微笑,“你这样努力下去,到时候我爹调任你的时候,下手会轻点,应该不会岭南那么远了,我看啊,能在沧州附近了。好了,不说这些了,你吃饭了吗?我叫厨房做点你爱吃的。”

“不用了,我得走了,今天我轮值,等到现在,就是看你一眼。”

高铭送花荣往府外走,两人有说有笑的。

“对了,现在东京城内,什么魔君的名单传得沸沸扬扬,你知道吗?”

花荣也是明知故问,高铭身为皇城司提点,哪能看不到这些名单,他这么说,就是引出一个话头。

高铭无所谓,“传就传去吧,反正那名单上也不光是我,还有那么多人呢,天塌了,有我前面的人顶着呢。”

见高铭谈笑自若,花荣也放下心来,来到门口翻身上马,“那我改天再来看你。”

高铭送走了花荣,回到府邸内,正见父亲出来,“花荣走了?”

“走了,你都没留他吃个饭?”

“他还有正事。”

高俅叮嘱道:“对了,你看每次来都提着东西,不曾空手。你也想办法回送他点东西,礼尚往来,懂吗?”

高俅总是担心儿子太习惯花荣的热络态度,进而粗心大意,忘记也该回赠花荣东西来维护友情。

“懂,那我看看,也送他点东西。”

晚上,高铭躺在床上,琢磨着该送花荣点什么,这份礼物多少得代表他一份心意。

灵光一闪,有了主意,就给花荣做个护手霜吧。

天气冷了,他演武时正好用得上。

等第二天傍晚,他有空了,就叫人找来蔷薇水、茶油、蜂蜜和蜂蜡,还有各种加热用具,然后挽起袖子,开始手工劳动。

蔷薇水为了增加芳香,否则油脂的味道难闻。

制作过程,他已经在脑海里演练过很多遍了,一切都很简单……

很简单……

半个时辰后,高铭丢弃了锅子,扶额怀疑人生,明明应该很简单的才对啊,为什么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明明大脑已经参透了一切,轮到这不争气的双手就各种出问题。

晚上,高铭躺在床上,又在脑海里演练了一遍制作过程,心有成竹地道:“嗯,很简单,明天一定成。”

第二天,高铭看着窗外的星辰,依靠着墙角,无力地悠悠的吐出一口气,“……难……我太难了……”

晚上,他躺在床上再次总结经验,暗暗发誓,就不信自己真是个手残党,一定要做出这玩意来。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三天,高铭捧着手心里的小瓷盒,开心地笑道:“哈哈,大功告成!”

此时,有仆人敲门,打断了他品味喜悦的时刻,“衙内,有个道人求见您,说是梁山时的旧相识。”

道人,梁山的旧相识?高铭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名字,和一张面孔。

高铭忙下手里的活儿,走到前厅,一看不是别人,果然是公孙胜。

虽然当初梁山的人没有把提前走掉的公孙胜的下落供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当时打劫了蔡京生辰纲的公孙胜,就不是个通缉犯了。

“你怎么来了?”他俩在梁山的时候,都没什么交情。

公孙胜下山的时间很早,那时候高铭连第二把交易都没坐上。

公孙胜看出高铭的疑问,也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开门见山的说道:“我听何玄通说,衙内在找能够破解蝌蚪文的人。”

“不用了,已经破译出来了,现在传得沸沸扬扬,你没听说吗?”

“可他们破译的都不准。”公孙胜笑道。

高铭觉得他的话有意思,“哦?看来你知道正确的破译方法?”

公孙胜笑得神秘莫测,“这个是自然。我能给出正确的译文,只是缺一个举荐我的人,不知衙内可否愿意帮这个忙。”

高铭是不愿意的,因为现在这块碑文已经牵扯到了很多人,他不想再进去趟浑水。

都是在一个山头混过的,高铭也就不和他拐弯抹角了,他哼笑道:“我不信你能破解那块碑文,你甚至连那块碑文是什么样子,你都没见过,蝌蚪文可不止一种。你到底有什么目的?你想破解的版本是什么样子的?”

公孙胜笑道:“果然瞒不住衙内的法眼,不错,其实是我这里有一些丹药想要献给皇帝,如果衙内肯举荐我,那么我便能破解出一份神仙药方来。”

高铭挑眉,如果公孙胜也去破译,那就是第三个版,俗称仙方版。

“你有什么灵丹妙药献给皇上?”说来奇怪,皇帝吃饭喝水都要专人试毒,就怕谋害他,但是面对道士,给什么吃什么,什么都敢往嘴里放。

公孙胜故意卖关子,讳莫如深的笑道:“衙内,你懂的。”

虽然只有三个字,但是高铭瞬间竟然明白了。

考虑到赵佶庞大的子女数量,要保持这样的造人能力跟滋补不无关系,而道士们炼就的各种“仙丹”中,自然有满足这方面需求的。

看来公孙胜从梁山跑路之后,走上了从医之路。

“你知道现在宫里有多少道士吗?就算是我举荐你,你也未必能够在这些人当中脱颖而出,现在那两块石碑已经让官家谈之色变,你一个新进宫的,他不会叫你去破译的。”

“所以这就需要衙内助我一臂之力了。”公孙胜微笑道:“我离开梁山比较好,没有看到衙内是如何一步步坐上寨主之位的,但是,就从最终的结果看,我对衙内的能力非常有信心,况且我觉得咱们的目的是一致的。”

这话就很值得玩味了,高铭勾起嘴角,“什么目的是一致的?”

公孙胜呵呵笑道:“你懂的。”

打哑谜是吧?高铭笑着摇头,表示不懂。

公孙胜便将话挑得更明白一点,“自从衙内回到东京,杨戬,朱勔相继落马。衙内为人如何,能看透的人很少,我便是那少数慧眼如炬的人之一。”

公孙胜之前放着好好的道士不当,跑去打劫蔡京的生辰纲,完全就是因为看那祸国殃民的蔡京不顺眼,想匡扶一下正义。

但是上了梁山之后,他才发现他自己错了,他们的理念跟自己相差太远,于是他干脆借着探望母亲的理由下了山。

他看不到任何出路,浑浑噩噩度过许多日子,直到他听说高衙内在东京扳倒了杨戬,又在杭州击败了朱勔。

仿佛拨云见日,他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他之前的手段,实在上不得台面,根本无法伤及这些奸臣的筋骨,只有像高衙内一样潜伏在这些人周围,发现他们的软肋才能击败他们。

此时他正好研发出了一剂药方,他相信只要有此方一定能够获得皇帝的宠信,就是缺一个能够举荐他的人,高衙内无疑是与他志同道合,最合适的人选。

高铭考虑了一下,如果公孙胜真的有这方面的仙丹进献给赵佶,凭借他对赵佶的了解,极大概率能够获得对方的宠信,

现在虽然说道士满街走,但是高铭的阵营中还没有这方面人员,如果跟公孙胜合作,的确能填补空白。

至于公孙胜的黑历史,赵佶一开心写个免罪文书就是了,劫了个蔡京的生日礼物而已,根本不是个事儿。

彼此需要,是合作的基础,高铭想了想,“我可以答应你,但是有些话我必须说明,现在皇帝身边并不缺少道士,如果我要举荐你,一定要好好策划一番,让你一鸣惊人,你先找个地方住下,等时机成熟了,我派人去找你。”

公孙胜听从高铭的安排,“我就住在鸿云客栈,衙内随时可以传唤我。”说罢告辞。

高铭看着公孙胜的背影,心想,该怎么把公孙胜打造成最耀眼最红的道士呢?

得好好琢磨琢磨。

——

隔天,花荣又来太尉府给高俅请安,三人一起吃饭。

席间,高铭取出了一个手掌见方的小盒子递给花荣,“喏,也送你一件礼物。”

花荣担心的瞧了眼高俅,见他没什么反应,假意推辞道:“这是做什么,你也太客气了。”

高俅摆手,笑道:“送你的,你就收下吧。”虽然盒子很小,但想必里面的东西非金既玉。

花荣就大大方方的收下了,当着高家父子的面,他也不好拆开看。

等到从太尉府出来,他一骑到马上,就迫不及待的拆开来看,见盒子里面是个小瓷盒,还有一张纸条。

上面是高铭的字体:送你一盒护手霜,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但这真是我亲手做的。

花荣一愣,随即下意识的笑着回眸看太尉府的方向,仿佛能够看到心上人一般。

——

演武场上,花荣带着史进等将领检查士兵的操练情况。

冷风干燥,虽然史进是个好汉,但他还是能感到手上有皲裂正在慢慢形成,不觉搓了搓手。

此时,他就见花荣从袖中掏出了一个小瓷盒,慢条斯理地打开,从里面挖出一点膏脂抹到手背上。

史进就闻到一股清新的花香,他在花荣手下做事也有些时日了,已成他的心腹,说话也就不那么外道:“花将军,这是什么啊?”

花荣道:“护手霜。”说着,将膏脂推展开,滋润双手。

“您在哪儿买的呀?”史进觉得这玩意不错,他也想要。

“别人送给我的,是他自己做的,应该没卖的。”

史进不免失望,不过,既然是别人送的,就冲膏脂里面掺和着蔷薇花香的细腻做法,他半开玩笑地猜道:“是您意中人送的吧?”

花荣微微扬了扬下巴,语气中满是幸福的小得意,“没错。”

第123章

关于怎么把公孙胜打造成一个掌握了前沿仙术的道士, 高铭没少费心思,筹划了好几天,终于有了完整的计划。

将公孙胜叫到了家中, 跟他细细说明了所有的计划,听得公孙胜一愣一愣的。

半晌,公孙胜惊愕的朝高铭一拜,“衙内真乃神人也。”

走南闯北, 他也见过不少使用戏法的, 但高衙内想出的这些主意,足以媲美仙术。

高铭想说并非他乃神人, 而是他站在了众多历史神人的肩膀上。

看穿了是骗, 看不穿那就是仙法。

但这套“仙法”靠公孙胜一个人不能完成, 于是公孙胜快马加鞭,把自己的师弟都给叫到了东京充当帮手,制作道具, 认真排练。

见公孙胜这边已经准备妥当, 高铭瞅准时机动身去找崔念奴。

赵佶最近被石碑的事情弄得焦头烂额,他一方面觉得应该放逐蔡京,给民间舆论以交代,另一方面又觉得如果自己罢免了宰相, 就会坐实文武百官都是魔君的传闻, 进退两难之下, 干脆就不进退了, 把事情束置高阁,冷处理。

他不是在深宫中陪伴各位佳丽, 就是跑出宫和李师师弹琴赋诗,或者跟崔念奴把酒歌舞。

朝臣最近想见他一面不容易。

这个时候, 高铭就庆幸自己有崔念奴这个帮手。

这天,他找了个空隙,到了崔念奴的住处。

崔念奴一见高铭就笑了,高铭征讨方腊回来已经封了广恩侯,她先笑着祝贺,“奴家见过衙内,恭喜衙内。您今日怎么有空到奴家这里来?”

高铭知道崔念奴也是个大忙人,就不多占用她的时间了,干脆开门见山的挑明来意,“我这里有个忙,需要你的帮助,不知道你可否愿意。”

“您这么说可就太外道了,尽管说来!”

“你知道宫里那块蝌蚪文石碑吗?”

“知道。”不仅如此,崔念奴还知道有两个版本,且相差甚远,一个高铭是仙,一个高铭是魔。

与崔念奴这样的人精高铭,也就不藏着掖着了,“那你想不想也做一位仙子呢?比如牡丹仙子。”

崔念奴噗嗤一笑。“您真会说笑,奴家怎么可能位列仙班呢?”

宫里的道士虽然多,但谁会指认她是天上的仙子?

“这有什么不可能,或许你就是呢,只是缺乏一个人看穿你隐藏的身份,把它揭示给示人。”

崔念奴也知道皇帝就喜欢这一套,可是她跟林灵素根本搭不上话,对方放着宫里那么多娘娘不巴结,岂会搭理她。

“奴家倒是想,可上哪儿去找这位‘独具慧眼’的人呢?”

“其实我这里有一位神仙,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其他人所没有的神通,相信他也能看穿你其实就是牡丹仙子转世。”

如果崔念奴能够搭线成功,让公孙胜进入皇帝的视线,那么给予崔念奴的好处,就是将她也列为天上的仙子,更赢得皇帝的好感。

高铭做事,尽量追求双赢,让别人白替他做事,他也不放心,只有大家都是利益共同体,共坐一条船,才更稳妥。

崔念奴眸子一转,权衡利弊后,觉得自己不亏,宫里道士很多,也不多她推荐一个,再说了,如果这人真的能够皇帝的宠信,她也有好处,“不知道衙内想要推荐的是何许人也?”

高铭笑道:“这个人叫做公孙胜,原来是梁山泊的一员,后来云游四海认识了仙人,如今学了一身仙术,想要向皇帝展示,还请崔姑娘从中帮忙。”

“没问题,奴家便试一试。请问这公孙先生有什么神通呢?”也方便她在皇帝面前吹嘘。

“这个公孙胜最了不得的地方,就是他能够上九天采集仙草,配制灵丹妙药,第二个了,不得的地方就是他学了一身仙术,有不死之身。”

听高铭言之凿凿,崔念奴愣了愣,朝他露出一个尴尬的微笑,难不成衙内真的相信法术?

在她看来,这些江湖道士不过都是一些骗子罢了,“难道奴家真的向官家这样说吗?”

别到时候收不了场。

“没问题,崔姑娘,您只管向皇帝陛下这样说,不要有任何后顾之忧。”

崔念奴不放心的又确认了一遍,“他有仙丹,也有不死之术,是吗?”见高铭郑重的点头,崔念奴嘴角抽了,“如果有空,奴家就会向官家提起他这两个能耐。”

“如果可能,我希望崔姑娘可以这样说……”他低声叮嘱了崔念奴一番,“你按照我说的做,如果真出事了,也方便你将自己摘干净。”

崔念奴彻底打消了顾虑,“就按照衙内说得办。”

“拜托崔姑娘了。”高铭也不是空手来的,送给崔念奴一匹好缎子,才离开了。

崔念奴将高铭的嘱托放在了心上,等赵佶再来来找她的时候,她便装做生病的样子。

赵佶对她还是比较关心的,当天夜里就派了御医给她问诊,但是崔念奴说有人在她脑袋里敲锣打鼓,痛得她不行。

这不属于医学,属于玄学,御医对病症,自然是束手无策。

崔念奴的演技还是很过关的,留着眼泪啜泣地对赵佶说,“奴家这条命怕是保不住了,以后都不能陪官家了。”楚楚可怜。

赵佶最近事业不顺,在感情上不能也不顺,看到美人落泪,不禁十分疼惜,既然御医治不了,那就叫能人来治,“你不要怕,朕一定找人治好你。”

不就是脑袋里有人敲锣打鼓么,不管是哪路妖怪,都有能降服他们的人。

他把目光投向了宫里样的那些道士,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不就派上用场了。

等第二天再来探望崔念奴的时候,他便将林灵素也带上了。

林灵素对碑文的破译,虽然来了个王仔昔唱反调,但是赵佶内心中还是相信的。

到了崔念奴的住处,见她被丫鬟搀扶出来,已经能够下地行走,全然不是昨天那等必须卧床的样子。

面对赵佶的疑虑,崔暖怒含泪解释道:“全亏了一位道长相助。昨天您走之后,奴家头疼欲裂,实在熬不住,想起高提点曾经办理过一个假死案,那个案子的罪犯吃的是一种止痛的药。奴家便叫丫鬟去太尉府问问那个开药方的大夫叫什么。谁知道在门口遇到了一个道士,道士一看奴家这丫鬟,就说出奴家的病症。这丫鬟就将他带回来了,这道人做了法式,喂了奴家一粒药,奴家这脑袋一下子就不痛了。”

太尉府?高俅父子养的道士?赵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自他而下,供养道人实数平常,“他叫什么名字?”看来还有点能耐。

“似是叫做公孙胜。他说给奴家吃的药丸,是他元神出窍,去那仙宫采摘回的仙草制成的。”崔念奴缓缓地道。

元神出窍上天这招本是林灵素拿手的,如今听到这公孙胜也能,不禁心中冷笑,这不是公然抄袭么,“贫道去仙宫的时候,可不曾见过有其他的人间道士。”

崔念奴装作无辜的道:“那奴家就不知道了,反正他说他云游蓬莱的时候,遇到了仙人,仙人教了他一身仙术,他自称有不死之身,还说哪天要给不相信他的人展示一下。”

林灵素一听就笑了,“不死之身?那真想见识一下了。”

他见过很多自称有各种神通,但是号称有不死之身的还是头一次见。

为何?因为多数人只是靠坑蒙拐骗混一口饭吃,并不想丢命。

演示不死之身的神通,叫人戳两刀,可不就死了么。

赵佶来了兴趣,他本身对道士就有一种收集癖,只要说有神通的,他都想召来看看,何况是这种公然放出狠话的。

崔念奴道:“虽然还没看到,但奴家相信他说的话是真的,这位道长真的长得仙风道骨,最重要的是,奴家的病,真的药到病除。”

见皇帝对公孙胜这个人并不抵触,林灵素深知堵不如疏,“真想会会他啊,切磋一下。”

崔念奴笑道:“这位道长想切磋,这不难,他就住在太尉府上,一找就能找到。”

崔念奴对公孙胜的描述,成功引起了赵佶的好奇心,转身就将高铭召进宫内询问他关于公孙胜的事情。

谁知道这高铭不仅没有夸赞公孙胜反而道:“官家,实不相瞒,这公孙胜原本是梁山泊的一员,劫持蔡太师的生辰纲就有他一份,后来他没等到招安就私自下山,这么多年也不知道哪里去了,前几天然跑到我家,胡搅蛮缠,一会说有仙丹赠我,一会说能够破解碑文,叫我引荐,我不想搭理他。正准备给他一点银两叫他离开。”

赵佶听公孙胜是梁山泊的一员,眉头微微皱起,而且这高铭似乎也不相信对方的法术,可能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偶然治好崔念奴罢了,正打算作罢。

就听高铭继续道:“可他不走,非说他在蓬莱岛遇到了仙人,被传授了许多仙术,我想那天宫戒备森严,只有林道长这样的人才能上去,那公孙胜何德何能?肯定吹牛,他心中不服气,说要在他的住处为我亲自展示神通,我还犹豫要不要理睬他呢,没想到他竟然找到了崔念奴头上,我看这家伙是不能留了,我一会儿便派人将他赶出东京。

高铭说了这么一堆,核心的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公孙胜要展示他的神通。

赵佶猛地提起神儿来了,“他要展示神通?”他在崔念奴那里听过一次,又听了一次,想不注意都难。

他就听高铭嘀咕道:“这个人真的不能信他,竟然说他能够下油锅,甚至被腰斩而不死。这怎么可能呢?”

下油锅,被腰斩而不死?这实在是太刺激了。赵佶本来就是好奇心旺盛的人,只要是能玩儿的,他都想玩,只要是能看的,他都想看,何况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就能看到。

当机立断,“那朕就去见识一下。”

皇帝发话了,那就都去吧。除了侍卫和高铭外,还把林灵素也叫上了。

众人驱车来到太尉府,高铭一进门就吩咐仆人,“叫公孙胜不要睡懒觉了,就说我打算看他的神通了。”其实是叫公孙胜赶紧准备。

高铭一路领着官家往一个偏僻的院子走,“这公孙胜性格古怪,所以我就让他住到了安静处,这边请,过了月亮门就是了。”

高铭赔笑着引路,等到公孙胜住的院子门口,亲自推开了大门,然后就装作震惊,进而笑容僵硬在脸上的模样,“公孙胜你在做什么?”

赵佶抬头一看,就见院内架起了一口锅,烟雾缭绕地大火正旺,一个道士模样的人正站在里面,缓缓的坐下。

他回头见了众人,淡定的笑道:“要见衙内,自然要先梳洗打扮一番。贫道看这油锅水正热,正好洗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