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妇们大喜,本来是觉得有点奇怪的,相看未来夫人的大事居然托给手下小吏,但是问过包拯此人姓名后,她们就都放心了。

媒妇们每日走街串巷,东家长西家短,全都知道,云雁回的名字她们也是听过的。甚至,还有人找过郑苹想给云雁回说媒呢,只是被拒绝罢了。

包拯都这么说了,她们也就不打扰包拯了,一窝蜂出门,找云雁回去了。

……

云雁回说监考,就真的监考去了。此时,他坐在讲台上,教室里的学生们正在认真写题。

忽有一人举手,云雁回便走到他面前去,低声问,“怎么?”

学生:“先生,我想方便……”他说这话时有点不自信,因为这时候大部分学生会选择憋住,但他实在是憋不住了。

“可以,走吧。”云雁回说着,看到学生站起来出门,也跟在他后面,把教室暂时交给另外一个老师独自监考。

那学生有点惊讶云雁回跟着自己,不过想想应该是为了防止作弊,于是夹着腿跑到厕所去了。

待进了隔间后,那学生才发现,云雁回居然也跟进来了,“??”

云雁回不但进来了,还一本正经地走到他隔壁,探身盯着他看。

学生:“…………”

云雁回:“你快点,题还没答完吧?不剩多少时间了。”

学生战战兢兢掏出来,在云雁回的注视下瑟瑟发抖地尿完了,心想早知道是这样,我还不如憋着!云先生真是太狠了,要真人想作弊,岂不枉费心机?

待他尿完后,云雁回才和他一起回教室,这时看到另一位老师站在门口。

“云先生,有人找你呢。”那位老师说道。

“谁啊?”云雁回随口问道。

老师:“一群媒妇……”

这句话一说出来,全体学生都“嗯?”地看了过来。

云先生前不久加冠,这是要议亲了吗?而且是一群媒妇……啧啧,这背后有故事啊!

云雁回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一群媒妇找自己,他百思不得其解,不过现在正在监考呢,于是说道:“请她们到我书房稍坐片刻,我这边还有一会儿才考完。”

过了一刻钟,考试结束,云雁回收了试卷,便夹着一大卷试卷去书房了。一看,里面果然坐了五六个媒妇。

这媒妇有全职的,有兼职的,有官媒,有私媒,有三六九等……眼前这些,从穿戴看就知道是比较高端的那种,专门给有身份的人做媒说亲,所以云雁回也不敢大意,客客气气地问好。

起初云雁回只是心中隐隐觉得不妙,待这些人把来意一说,云雁回就彻底呆掉了。

“……包相公,叫我帮他掌眼?”云雁回不敢置信。

包拯这是要疯啊,居然敢把亲事也交给他。

……不对不对,包拯正是笃定他不敢自己做主……所以,这是拿他做挡箭牌呢。

勘破这一点的云雁回心中一寒,这是包拯自己想出来的办法吗?太黑了!

云雁回绿着脸道:“此事我是万万不敢做主的,回头我要向相爷回绝了,各位,请回吧。”

“唉,怎么这样呢!”

“你和包相公是不是说好的啊,来回耍着我们?”

“别这样啊云郎君,既然我们都来了……”

说什么的都有,就好像几千只鸭子在叫。

甚至还有人说:“都说贼不走空,我们媒妇也如此,既然你不接这差事,我们也不能白走——还是两趟啊,云郎君,你这都及冠之年了,还未有妻室,不如我帮你做桩媒吧?”

云雁回:“……”

云雁回冷汗都快下来了,“那个什么……我还不考虑……”

“为什么不考虑?说起来早我就好奇了,你怎么一直不议亲呀?”

“难道是有难言之隐?云郎君,我干这行已经三十年了,你若是有难言之隐也没关系,照样给你说一门好亲!”

“不是我吹,这些年在我手底下成就的姻缘……”

这些媒妇还真不是在吹,无媒无法成亲,很多人会花钱打点媒人,就怕她们想出什么花巧,瞒着男/女方的缺陷,等到成亲后发现,就晚了。

因这时候相亲都不会十分亲密,甚至只是远远见一面,所以有什么缺陷,很容易瞒过去,比如叫瘸子骑马,便可掩饰腿疾,更不用说一些隐疾了。因此,媒妇的名声也是江河日下。

云雁回听她们猜得无边无际,赶紧双手合十,一脸纯洁:“阿弥陀佛,家师乃是大相国寺了然方丈,自我幼时便拜在他门下做俗门弟子,家师说过,我佛缘深厚,日后是定然要皈依的……”

云雁回和大相国寺、和了然的渊源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他说的话更是真得不得了,以前了然不就是老劝他皈依么?

那时节,他走在大相国寺,路过的和尚都会笑问一句“师弟准备何时皈依”呢。

这些媒妇你看我,我看你,无话可说了。她们就是再牛逼,也不可能明目张胆地说和尚照样可以找婆娘啊。她们可都是正经媒妇,不会做这种不入流的媒妇才干的活计。

云雁回费了老大劲,把人都送走了,回来就悲愤地自语:“包黑子,你好狠啊!居然把皮球都踢到我这里来!”

云雁回找到包拯哭嚎,包拯却笑着说:“不是你说的吗?要为本相成家出力?”

云雁回无语凝噎,他开玩笑说的这话,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不对,这回是搬起黑锅砸自己的脚。

“我错了,那您也要真叫我帮忙啊,您要是真想成家,那还好办了……”

……

挡箭牌谁想当啊,云雁回本以为自己告诉每一个上门的人,他不接这差事就行了,谁知道,这消息竟然已经传出去了,有些不是媒人的人也知道了。

包拯绝对算个如意郎君,朝中不少人“觊觎”已久,这会儿听到风声,纷纷找上云雁回,打探消息,不是媒妇,都是当官儿的——赶都不好意思赶,得客气着呢。

云雁回指天发誓:“这么重要的事,我怎么敢给相爷做主,假的,假的,消息都是假的,我没这个权限。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

结果人家说:“就算不叫你做主,谁不知道包相公对你很是信赖,逐风啊,你索性就替我探一探吧,我家里是这么个情况,幼女年方二八……”

云雁回:“……”

又或者是:“什么?包相公不归你负责吗?那好吧……说起来,拙荆娘家外甥女儿已然及笄,上次龙舟争标,你们开封府的白护卫英姿勃发,他是什么意向呢?什么?你不知道?不对啊,你现在不是全权负责开封府所有未婚外地男子的亲事吗?白护卫是外地人吧?”

云雁回:“??”

所以云雁回都不知道消息是怎么扭曲成这样的,说包拯请他帮忙也就算了,还算是符合真相,但是说什么他要代理所有开封府外地未婚男青年的婚事……也太可笑了吧?!

最可怕的是,这些人一听云雁回说没这代理权,就会转而请他帮忙问一问,说动说动,理由就是他人·缘·好。

问的人还挺多,白玉堂和展昭行情是最好的,尤其是白玉堂,上次龙舟争标俘虏了很多少女的芳心,包括不少想招他做女婿的妇女,来探问的人之时,不乏家世一流的。

不过白玉堂和展昭都暂时无心成家,白玉堂倒是听说那么多人来问,去“探看”了一下,回来后对云雁回表达了一下质量堪忧的想法,某些竟然还不如他自己。

其次就是开封府其他优秀男青年,最开始是来问家在外地的,愿不愿意在京中结亲。云雁回实在推脱不过去,无法,只好说他帮忙转达一下。

结果,竟然还真有成了的!

这一下,可真是一发不可收拾,任云雁回怎么解释,大家也不相信了,还都夸他:“要不逐风怎么人缘好呢,多热心啊,看到哪个同僚比较困难,都愿意去帮一帮……”

“现在的媒妇不靠谱,还不如先问过逐风,他知道的多呢,若是可信,再找媒妇去说亲也不迟!”

“就是就是,逐风知道的比媒妇多,还不会像她们那般瞒着呢!”

最后大家一致认同,云雁回之言,比媒妁之言要靠谱多了。

这么一来,云雁回的“业务”范围就更广了,甚至有人要给他谢媒礼,因为虽说他没有走流程,但是帮忙牵了线。云雁回自然是严正拒绝,坚决不认。

开什么玩笑,真拿了谢媒礼,他还能脱身吗?

云雁回被包拯坑了一把,一个好好的未婚青年,老是被人拦下要求帮忙打听对象、亲事,虽说人缘是越来越好了,但是社会定位也是越来越奇怪了……

更有不太好的一面,先时,云雁回被人缠住说媒长说媒短时,被赵允初撞上了,还以为是来给他说亲的呢。

赵允初当时就黑气缠身了,幸好云雁回及时解释清楚,不然不知道要闹出多大阵仗来。

即使不是给云雁回说亲的,赵允初也特别不满——这些人全找雁哥儿打听别的男人是什么意思?雁哥儿居然还都细细答出来了?什么情况?!

包拯一言,影响如此深远,后果如此严重,令云雁回不得不说一声:太黑了,包拯真是太黑了!(注:心黑)

面对如此情形,云雁回深刻感受到,不避避风头是不行了,于是严正声明:“我要主动申请借调,谁要我?谁要我?”

第234章 赚钱不如花钱

云雁回这几年待过或者协助过的单位, 别的不说,钱是绝对赚到了的。就连《东京日报》这样本来是亏损的产物,都能靠收广告费发财。本来就很有钱的部门,比如茶案,也能够让其更上一层楼。

如此看来, 这简直就是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啊。

云雁回一透露自己想找个地方待上一段时间, 立刻就有很多人来找包拯了。从御史台这种很有可能借云雁回是想折磨他的地方, 到教坊这样的娱乐机构,甚至是看起来毫无关联的部门,纷纷上门。

包拯看到云雁回这么惨,倒也没“赶尽杀绝”, 还真肯把他借出去个一年半载。只会这么多地方,该借给谁呢?

来的人多了,自然难免碰上,于是各方之间还会互相攻击。

御史台的人大骂教坊不要脸, 好好一人才, 你们把他借过去是想干什么?给你们编节目啊?

教坊委屈地表示谁都有颗想创收的心啊……再说, 云雁回办的几次大型活动都那么成功,到他们这里也是对口,凭什么就不能借了?

包拯左右为难,必须思考一番。这些人上门之后,还老写一些言辞恳切的书信,来提醒包拯他们的存在。

而赵允初,正熊抱着云雁回,叫他不能呼吸,悲痛地说:“我好不容易调来开封府,你却要调走!”

云雁回被按在他怀里,拔都拔不出来,也看不到外面的情形,伸着手往上摸了摸,找到他的脑袋,顺了几下毛,说道:“我就去避避风头,再说了,又不是见不到了,我找个近点儿的地方,说不定还能每天一起吃饭呢。”

赵允初:“外面太危险了!”

“??”云雁回深觉赵允初有向小醋缸发展的趋势,语重心长地安慰他,“小初,长时间在一起很容易审美疲劳,你为什么不想想,万一我玩儿腻你了怎么办……”

赵允初:“……”

赵允初把云雁回从怀里扒出来,不可思议地道:“你在玩弄我?”

“啊?”云雁回总算呼吸到新鲜空气了,揉了揉鼻子,“口误!意思是这么个意思……你关心的重点居然是这个吗?”

“雁哥儿,你当我傻吗?”赵允初认真地说,“咱们认识这么多年了,要腻你早就腻了……”

云雁回;“……”被一个傻(重音)白甜教育的感觉,真是无比酸爽啊。

“反正……”云雁回咳了两声,“现在是不走不行了,现在天天帮人做介绍,忙都忙死了,我去别的地方,说不定还能清闲一些。”

这么一说,赵允初就理解了,因为这段时间,云雁回的确是很忙,还不止是上班时间忙。那些人找到云雁回,不可能干说,所以饭局、酒局特别多。

云雁回在那些找他的衙门名单里翻了又翻,甚至还看到了军器监,嘀咕道:“……沈括这家伙,难道不知道我是文科生吗?”

他可不像沈括那样,十项全能,有些事情他是真的来不了。

云雁回还真没什么拯救世界那种高度的使命感,在这个时代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微小工作,就算是他的成就了。

这时眼前出现了一个有点陌生又有点熟悉的地方,云雁回愣了一下,“慈幼局?”

慈幼局是官方养育弃婴的地方,当年郑苹待的慈幼庄,则是乡人自发建立的,两个性质差不多,只不过一个是官府出钱,一个是百姓出钱。

对这样的地方,云雁回是很有好感的,但是……

赵允初:“慈幼局要你过去做什么?你又不会养孩子……”

云雁回在心中反驳,好歹他也帮郑苹一起带大了双宜和小宝。不过还真是,慈幼局跟他之间,真是八竿子打不着,居然也申请把他借过去?

云雁回本想放下,可是忽然一想,他若是出去躲个清闲,这地方还正合适。而且,现在各方争得那么大,去这样的地方,谁也不会得罪,慈幼局是福利机构,又不能发大财。

越想云雁回越觉得不错,“我去问问相爷的意见,慈幼局其实不错啊。”

赵允初真是墙头草,云雁回一支持,他立马也变卦了,“雁哥儿心细温柔,去慈幼局正合适呢。而且还可以……”他脸红了红,“看看有没有与咱们有缘的孩子……”

云雁回:“……”

没想到,这赵允初还没成年,就已经想着领养的事情了。

赵允初看云雁回没反应,又补了一句:“虽说向来是领养同宗的孩子,然而我这边比较麻烦,说不定还得官家开口方有机会。或是你觉得,你父亲那边的寨子中……?”

云雁回想了想,说:“我看我们过继郑凌就不错。“

赵允初:“…………”

过继郑凌那个臭小子?!疯了吧??

看着赵允初当时脸就变色了,云雁回哈哈大笑起来,“说笑的!这个事情还不急,我们都年轻。你啊,先看看怎么和小老虎改善关系,学习带小孩儿吧。”

他都没好说出来,你说收养就收养,怎么好像忽略了王妃、郑苹这一干人等,仿佛他们肯定会同意一样?

赵允初先前那是做梦呢,现在云雁回一打击,再这么一说,他也觉得不应该太急。别的不说,雁哥儿现在时常连轴转,若真的养一个孩子,还不是他抱着儿女一起独守空房?

……

云雁回找包拯说了一下,包拯也觉得非常可行,并且赞赏地说:“这里许多衙门借你,都是希望你开源节流去的,我倒是觉得,你若是能去慈幼局花钱,也是好事一件。”

云雁回小时候在慈幼庄就待了几天,但是给他的印象很深刻,点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这时候弃婴成风,毕竟没有什么有效的避孕手段,普通人家生了过多孩子,就会选择丢弃。民间一般只会留三四个孩子在身边,再生下来,无论男女都不会要了。

普通百姓家很多并没有重男轻女到弃女婴,这时候因为女性人口少,多得是男性娶不到老婆。

尤其京城的百姓,还觉得生女儿比较好呢,这时候有些女性从事的职业赚得比男的还多,比如厨娘。

当包拯找来慈幼局的负责人林易,说要把云雁回借到他们那里去,找他商议一下条例,包括借个多久之类的。

那林易都惊呆了,万万没想到天上会掉个馅饼砸在他头上。

就看别人都申请,于是也不抱希望地申请了一下,结果,御史台都没要到的人,就被他给要到了?!

而且,还是从包相公手里要到的……

思前想后,林易都觉得自己要么是走了狗屎运,要么就是自己曾经买来放生的望情鱼真的成精了。

包拯哪知道他在想什么,还叫人把云雁回带过来。

云雁回一看到林易,就非常热情地问好,“官长好,林局长吧?未来半年您就是我顶头上司了。”

虽然云雁回无品无级,但是林易还是非常惶恐,知道这位做过官家的钱袋子,不敢受他全礼,“说笑了,是请您来帮忙……”

林易一紧张,都忘了问林局长是什么意思。后来,林易小心翼翼地问云雁回这个问题,云雁回还非常洒脱地说,御史台的老大是台长,那咱们慈幼局的老大不就是局长了?

林易那个激动啊,脸都发红了,和台长相提并论有木有?这么说起来,局长这个称呼还真的是好顺耳啊!

包拯放云雁回和林易去交流,林易激动过后,也平复了一下,小心翼翼地告诉云雁回,他们那里没有什么油水,工作也不是很好展开……

云雁回说:“局长,当年我娘曾经在民间的慈幼庄做工带小孩,我就随她一同住在庄里,所以,环境是我再知道不过的。您不用担心,打我们开封府出来的人,最不怕的就是没油水和吃苦了——您看看,我们还得种菜呢!”

林易随着他的话,看了一下开封府的菜地,也笑了起来,顿时放松了。觉得云雁回年纪虽小,但是能混出来,除了有本事之外,的确会做人,而且不卑不亢,谦虚有礼,让他觉得非常舒服。

“其实,我决定要来之后,相爷就和我说,”云雁回认真地道,“大概是这个意思:与其去帮别的衙门赚钱,还不如去帮慈幼局花钱!”

林易感动地说:“没想到包相公是这样想的……”

像慈幼局、漏泽园、安济庄之类的福利机构,都是国家出钱,虽说没有什么油水,但却是济世积德的好地方。条件说不上特别好,但真的救了很多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云雁回喃喃道。

林易:“嗯嗯,怎么?”

“局长啊,你看,这是所有问包相公借过我的衙门的名单,包相公给我的,我对他们,也算是略有了解。”

云雁回含蓄地说,“听说朝廷的救济钱米是有定数的,我回头问下官家能不能再给点官田。另外,咱们去找大户募捐一下呗,你看,比如这个《东京日报》,专门打天价广告,贼有钱……”

林易:“……”

云雁回:“咦,对了,应该先从开封府开始,募捐一点自种的菜给孩子们加餐怎么样?”

林易:“…………”

第235章 做好事从吃肉开始

云雁回连大门都还没有出, 就带着林易折回来了。

包拯看到,还以为他有什么事没来得及交代,于是摆出了倾听的架势。

结果云雁回说:“相爷,方才我和林局长聊了一下,发现我们慈幼局过得比较清苦啊, 您这儿有什么肉啊菜啊, 是不是能捐一点给我们?”

包拯:“……”

什么就“您这儿”?你好像借出去还不到半个时辰吧!

包拯深吸了一口气, 所以,云雁回现在已经是代表慈幼局在和他说话了?

林易站在一边,颇有点瑟瑟发抖的意思,不知道该点头还是该摇头。包相公的脸那么黑, 又不怒自威,他也看不出来到底是什么心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