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捐东西,包拯是真愿意捐的,但是云雁回这倒回来帮别家募捐的架势, 也太微妙了, 包拯不得不服, 好,不愧是云雁回。

林易只见包拯沉吟良久,最后缓缓说道:“可以吧,我给你写个条儿,你去仓曹领吧。”

包拯刷刷几笔,果然手书为证,给云雁回领物资。

云雁回潇洒地出了书房,竟看到林易仍有些战战兢兢,便劝慰道:“局长,您现在就吓成这样,待会儿去御史台可怎么办啊?”

这安慰,直叫林易差点腿软了,普通官员,那能喜欢台官吗?都是一群乌鸦啊!

“御史台……我们就不要去了吧?台官清贫,想来也没什么可捐的……”

“怎么没有,捐点笔墨纸砚书本给我们啊!”云雁回说得理直气壮,“局长,我了解过,慈幼局好像并没有教孩子们读书,或是将他们送去上学吧?”

林易一想,还真是,御史台也有可以捐的东西啊,“对,对,局里养育孩子都忙不过来,因此还真没有教书的功夫,爱学的跟着局里人零散学学罢了。”

毕竟要在南宋,各种福利机构的制度才会完备,现在还是有些不太完整。

于是云雁回先去仓曹领东西,在这儿遇到了镇守此处的二毛,上前摸了摸。

仓曹的官吏与云雁回打了招呼,叫人去给他清点,而且非常好说话地答应帮他直接送到慈幼局去。这要是慈幼局的人来,就没这个待遇了,但是云雁回不一样,他是自己人。

仓曹的管理还告诉云雁回,最近府中的捕鼠官,是一家有女百家求。随着它们长到几岁,女猫们也就开始和外面的男猫勾搭了,生下不少小猫。

先前大毛的孩子在别人家,那是大逞威风啊。因此,现在又有小猫之后,许多人都来求,尤其是读书人。本朝印刷发达,家里书多了,难免遭老鼠破坏,这便需要一只有能力的狸奴了。

开封府的猫不但有优良传统,而且寓意也好,从开封府来,那能不会抓盗贼吗?这不,多得是人求上门来。

云雁回严肃地说:“那可一定要把好关……对了,我也替慈幼局申请一只。”回头他就要上御史台募捐了,也需要猫啊。

办理好手续之后,云雁回又和林易一起,去了御史台。

御史中丞一听是云雁回和慈幼局的官长一起来,颇为不解,亲自出来一看。

待听到云雁回说,他要借调到慈幼局去,顿时无语,心中想了想,倒也明白,勉强道:“不错,不错。”

“呵呵,是吧,所以特意来和台长问安……”云雁回笑得非常不怀好意。

御史中丞顿感不妙,“你待如何?”

云雁回将来意说个清楚,“……就是这样,希望御史台能发扬善心,赠点文房四宝,捐些诗书文本,我先替慈幼局的孩子们谢谢您了。”

御史中丞:“……”

他真傻,他还以为云雁回和林易是忐忑于拒绝了御史台,于是亲自登门解释,没有想到……

云雁回说得多冠冕堂皇啊,他们要是连点东西都不捐,岂不是显得非常无情,非常没有爱心吗?都是读书人,丢得起这个人?

一咬牙,御史中丞说:“捐!”

皆大欢喜,于是云雁回开开心心又领了御史中丞的条子,还和御史台的人打商量:“能不能直接送到我们慈幼局去?”

“不能!”

云雁回也不伤心,“哦,没事,那我回头请我开封府的兄弟来帮忙领。”

接下来去哪呢,云雁回看了一下,“翰林院。”

林易抓抓脑袋,“也是去要书吗?”

“书我们已经有了,去翰林院主要是要人。”云雁回说道。

林易:“啊?”

云雁回:“书都有了,咱们还不得要点儿教授啊?”

林易:“……”

云雁回非常惭愧,他真不是不要脸,杀鸡用牛刀,实在是……翰林院又熟又有闲啊!他们开封府学的老师很多都是兼职的,不然他肯定优先坑自己人了。

而且云雁回也不是叫人常驻,只是希望他们能派人轮流过来讲课,目前的目标是,给孩子们开蒙。

云雁回和翰林院的关系好啊,胡翰林在这里面儿大,他找到胡翰林一说,胡翰林那样的人品,自然觉得这是一个好事,当下就同意了。

……

这么一趟走下来,云雁回还向仁宗讨要到了增加五十亩官田,最后连教坊也没放过,谈到了定期的文艺演出——教坊还挺开心呢,对于能够和云雁回搭上交情。

林易都觉得有点不真实了,这也……太容易了吧?

慈幼局开了这么久,就没有人想过募捐?当然有!但是,效率绝对没有云雁回这么高,说句不太好的话,那愿意捐东西给他们的人,远不如捐东西给寺庙道观的人多。

然而,林易看着云雁回总是三言两句就把事情办成,仿佛事先和人串通过一般,都要怀疑人生了。

开封府,御史台,翰林院……甚至是官家,不是应该很难搞吗?

林易都懵了,只有一个想法,难怪大家都想借云雁回,因为……真的很好用啊!

云雁回借一笔就往纸上记一笔,看了看今日借得也差不多了,说道:“局长,接下来咱们去最后一个地方就可以了。”

林易已经麻木了,现在就算云雁回说要带他去驿站问辽人募捐,他都丝毫不会觉得不可思议了。

云雁回一笑,将林易带到了桃之夭的糖果铺。

林易迷惑又激动地说:“这是?”

云雁回说:“我也不能光动嘴啊,让人家出了那么多血。”他指了指桃之夭,“我私人也捐一批糖。”

林易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不是让你破费了吗?桃之夭的糖也太贵了!要买,买别的也行啊,逐风啊,这糖也不是必需的……”

“怎么不是必需的,吃糖多快乐啊,快乐买得到吗?”云雁回说道,“而且,这铺子是家姐开的,我在这儿买也没那么贵呢。”

林易迷迷糊糊,就被说服了,等到云雁回进去买了一堆糖,在掌柜拼命推辞下,把钱付了之后,他才想起来,就算在这里买只要成本价,那也比买别的要贵啊。

不过云雁回本来就是抱着花钱的想法来的,所以林易肯定拦不住他。两人从铺子里借了一架牛车,带着几大包糖回去。

……

慈幼局中收养的孩子来来去去,现在差不多有四百多人,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十岁以下。

林易带着云雁回,抱着糖进去,就看到里面人声鼎沸的。

官吏在忙着今天源源不断从各处送来的物资,焦头烂额。他们到这会儿还没搞清楚呢,官长到底是抢了哪家银铺……不对,这些东西送来的地方,抢了银铺也没用,应该说是走了什么狗屎运吧?

这么多东西,吃用都有,几乎涵盖了各个方面,大家又激动又高兴。

而另一边呢,好几十号小朋友,正撅着屁股围观一只竹篮中,正在打盹儿的小猫,不时伸出一只小手,在小猫身上摸一下。

小猫睡得正香,动也不动,只是不时发出奶声奶气的哼唧。这是从开封府送来的,它的母亲就是威名远扬的开封府二毛。

小猫身下还垫着干净的布,身上也是干干净净的,毛色是黄色和白色相间,在黄色中还能看到淡淡的斑纹,鼻头和爪垫都是肉粉色,看上去可爱极了。

在它身下,甚至还有一只可爱的老鼠形状的布偶。

有孩子羡慕地说:“它一定是猫里的大官,还有这样的玩具……”她自己最珍爱的玩具,就是一个自己木头刻出来的小猫,但是很多人都说,根本不像猫。

“它好漂亮……”另一个孩子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小猫的头,看到它动了动脑袋,蹭着怀里的布偶。

对着这只居然还有自己的玩具的小猫,孩子们露出了喜爱又羡慕的神色。

一名妇女擦了擦汗,对着那边喊了一声:“不许用力摸小猫啊!别挤在一起,小猫都要憋死了!”

小孩们怯怯地退开了一点,然而还是舍不得走开,不多时又围回去了。

云雁回一看,这些小孩的精神面貌还算好,毕竟是天子脚下,林易看上去也是个很负责品德过硬的官员,他们过得不能太差。

这时,林易也大喊了一声:“别看小猫了,谁想吃糖?”

吃糖?

那些小孩几乎是一瞬间就炸开了锅,暂时抛下漂亮的小猫,围到了这边来。

自然,比起小猫,还是糖更吸引他们。只是想想,就觉得嘴里津液变得多了起来。

“大官人,我想吃!”

“我要吃糖!”

他们都看到了林易和云雁回手里的东西,口水直流,恨不得扑上去。但是摄于林易的威严,并不敢这样做。

小猫睁开眼,抬起头看了这边一眼,又缩回脑袋了,只是低低喊了一声:“喵。”

林易趁机给他们介绍云雁回,“这些糖,都是这位云郎君送给你们的,你们该怎么做呢?”

小孩们你推我,我推你,最后一起给云雁回唱喏行礼。

云雁回便笑眯眯地给他们发糖。

在慈幼局,能够吃饱穿暖,已经很好了,糖这样东西,是肯定没有的,偶然有,也是逢年过节朝中顺便给一些。

但是现在呢,这个哥哥一把一把地往外掏,有比较机灵的,已经开始喊没在外面的同伴了……

其他官吏一看,还以为是什么爱心人士,直到林易说这是从开封府调过来的云雁回,东西都是他帮忙从其他衙门募捐的,会在这里待半年,他们才恍然大悟,这就是云雁回啊!

随之而来的,就是第二个问题:所以官长到底是怎么把人骗过来的呢?

他们这个地方,可不止是清水衙门了……

这么说吧,好多人,还宁愿把小孩送到寺里去当童行呢!那寺里,人家有香客捐钱,自己有买卖,而慈幼局是没有进项的。

在寺庙里吃不到肉,搞得好像在这里就能吃到肉似的。穷啊,那么多小孩,那么多张嘴,好多还在长身体,能吃得不得了,都靠朝廷拨下来固定数量的钱粮,当然要精打细算。

饶是如此,他们也比很多人要幸运。

有些家庭,生下“多余”的孩子后,连走两步送到别的地方都懒得,直接埋了。

在这样的一个地方,要做出什么政绩来,也是很不容易的,像林易这样比较负责的,每日光是管理局内的事务就头昏眼花了。

这位大相国寺的地头蛇,开封府的狠角色,怎么会想到来这里呢?还帮忙弄来这么多东西?

不太了解云雁回的人们,有了各种各样的猜想。

不过很快,他们就明白了……

云雁回:“惭愧惭愧,今后大家就要一起共事了,在下从开封府带了些肉菜来,今晚大家一起吃顿肉吧!”虽说是募捐给孤儿们的,但是,也不能让这些官吏、乳母只看不吃啊。

现场顿了一下,然后掀起热烈的掌声。

——众人:因为这是个好人啊!

第236章 慈幼局的变化(上)

晚上的菜肴在慈幼局众人眼中堪称丰盛, 即便是那些官吏,也因为厨子是按照云雁回带来的菜谱做的菜,而贪吃得很。

对呀,可千万不能忘了最重要的一点,云雁回来的地方, 是盛产美食的开封府。

仓曹的人还随了一些葡萄酒, 有了美酒佳肴, 云雁回和慈幼局的人推杯换盏几轮后,一下子就熟稔起来了。

吃得差不多时,云雁回告罪一声,拿了些一点点鸡肉末, 放进水饭里,出去喂猫。

一出去云雁回就看到廊下有五个七八岁大的小孩儿,正蹲在小猫旁边看它。

云雁回走过去,柔声问道:“你们怎么不去吃饭, 在这儿看小猫?”

几个小孩互相看看, 其中比较大的男孩怯怯回答道:“我们已经吃完了, 婆婆要去吃饭,叫我们看着小猫。”

婆婆大概是指看顾他们的妇女,而提到吃饭,几个孩子都咽了咽口水。虽说已经吃完了,但是今天吃的这顿饭,还是让他们印象深刻。

香喷喷的肉最受欢迎,而且,与记忆中有限次数吃到肉的情况不一样,这一次即使大家都拼命往嘴里塞肉,也不会出现没人能吃饱的情况。

满嘴的肉味,让他们觉得,这是最幸福的时刻了。要不是婆婆说不能吃太多肉,他们肯定不愿意放下筷子,就算菜也好吃,但是也不如肉啊。现在,肚子都是圆溜溜的呢。

“你叫什么名字?”云雁回问了一句。

男孩说:“我叫秤砣,这是小燕儿、马蹄、阿元、阿欢……”

“小燕儿?我是‘大雁’。”云雁回笑了一下,给他们说自己的名字,“叫我哥哥,或者先生都可以。”

“先生,”秤砣看到小猫已经醒了,而且颤颤巍巍爬起来,往云雁回手里的水饭走过去,问道,“这只小猫也是您带来的吗?”

“对呀,它的母亲是我们开封府的捕鼠官,”云雁回看小猫吃得欢,说道,“它娘叫二毛,让它来慈幼局保护你们,帮忙捉老鼠。但是,二毛还没有给它起名字,你们觉得它应该叫什么?”

几个小孩从一开始的有点紧张,渐渐放松了,热烈讨论了一下,然后说:“那它应该叫毛仔。”

“毛仔?好呀。”云雁回忍俊不禁,摸了一下小猫,“从今以后你就是细毛啦。”

小孩们也“毛仔”“毛仔”的叫起来。

秤砣期盼地说:“先生,是官家派您来,给我们送肉吃的吗?”从前吃肉,大官人和婆婆也叫他们感谢官家。

“……嗯,是呀。”云雁回点头,“不止有肉,官家还多给了田,一些其他地方的叔叔也给你们送了东西来。”考虑到孩子们也不懂御史台之类的概念,云雁回也没逐一数出来。

不过呢,孩子们关心的只有肉而已。

“那我们什么时候能再吃肉?”秤砣迫不及待地问。

“很快的。”云雁回微笑了一下。

秤砣乖巧地点了点头,但是心里其实是有一点点失望的,每次吃完肉,他们都会问大人,下次吃肉是什么时候。这个时候,大家都会回答他们,很快。不过,几乎一直要到他们快忘记这件事了,才会再次吃到。所以,秤砣觉得云先生也是这样。

给毛仔喂完了鸡肉末水饭,云雁回就端起碗告别了,他施施然道:“明天见。”

……

第二天,秤砣睡醒了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去看毛仔。

毛仔这个名字,昨天晚上在他们的宣扬之下,已经众所周知了,虽然有不同意见,但是因为秤砣说这是云先生同意的,所以他们也无法。

秤砣到的时候,已经有几个小孩围着毛仔在看了。

秤砣挤了进去,因为通过他之口宣扬了“毛仔”的名字,所以在小孩们心中,仿佛是普遍默认秤砣和他的小伙伴有优先探视权了。

“阿元,你把鼻涕擦擦!”秤砣看到趴在篮子边的阿元一直在吸溜鼻涕,那鼻涕落下来时,几乎都要碰到毛仔的头了,顿时一阵嫌弃。

阿元用袖子擦了擦鼻涕,因为布料粗糙,又抹得用力,鼻子都红了。在这里,自然不是每个人都能穿上好衣裳,都是捡大孩子的旧衣裳穿。只有大点儿只有,裁新衣才有他们的份。

阿欢在一旁说:“我想昨天的肉了……”

顿时一片沉默,然后秤砣说:“哼,谁不想啊。”

一说到这个,顿时大家对小猫的热切都淡了一点儿,好一会儿,秤砣才振作起来,给大家讲述云先生口中,毛仔的母亲是开封府的捕鼠官。

不知道这是什么官儿,但是,有人已然开心地说:“我就说,它一定是大官儿!”

秤砣纠正,“不是它是大官儿,它娘是大官儿,不过,它以后一定也是大官儿的。”

在嬉闹中,就到了吃饭的时间,他们这些能懂事的孩子,早就知道规矩了,一个个捧着碗去食堂,等着打吃的。

不多时,秤砣就闻到了一股香气,他原本就饿得直响的肚子,反应更加热烈了,“好香,这是肉香味儿!”

其他人也辨认出来了,原本就不怎么整齐的队形,一下子更加散乱了,纷纷往前面挤。

还有人问食堂的阿叔,“今日又有肉吃?!”

阿叔眼皮都不抬,懒懒道:“快点排好队,一个个过来打,这顿吃雕胡饭。”

噫……看来肉不是给他们吃的呀,那还在这里炖,馋着他们。本来雕胡饭也是不错的,然而有了期待之后,再一对比,就让人失望了。

秤砣方才就带着阿元他们挤到了前面,这会儿虽然失望,但还是把碗高高举起。

阿叔用大勺打了雕胡饭,放进秤砣的碗里。

秤砣习惯性地要捧着碗走开,然后下一个,阿叔却攥着了他的手腕,“等等,去哪儿呢?”

秤砣茫然地抬头,“啊?”

阿叔又拿起一只碗,递给秤砣。秤砣感觉手上一重,拿到眼前一看,居然是一碗散发着肉香味儿的浓汤!而且,那汤中不但泛着油光,更漂浮着一些碎肉!

现场顿时一片哗然。

阿叔说:“这是猪骨头汤,每人都有。”虽说供不起顿顿吃肉,但是有赖多了田,但是常供肉汤,偶尔加餐还是可以的,水平一下子提高不少。

哗然立时变成了欢呼声,排队的人一下有精神了,站得笔直,不停伸着脖子往前面看,口水都快滴下来了。

到了分完汤后,部分孩子还有幸分到了骨头,虽说骨头上不剩多少碎肉了,他们可以把骨头砸开,吃里面的骨髓。

阿叔还说,不要多久,又可以再吃一顿猪肉,虽然还不知道是哪天,但超不出这个月。听说,以后也许还能吃到羊肉。

秤砣想到云先生对他说的话,兴奋得脸都要红了,云先生没有骗人,他所说的很快,和别人不一样,真的就是很快。

秤砣美滋滋地用肉汤配雕胡饭,吃了饱饱的一顿,碗被他舔得干干净净,肚子里暖洋洋的。

……